儿童常用推拿健教处方

儿童常用推拿处方

(一)揉脾经

①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②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二)揉肺经

①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②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无名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

(三)揉板门

①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②位置:手掌的大鱼际隆平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小儿大鱼际100—300次。

(四)摩腹

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②位置:腹部。③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移动的方法,称为摩法。摩3—5分钟。

(五)推七节骨

①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②位置:腰骶部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处。③操作:操作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向上推为推上七节骨;向下推为推下七节骨。

(六)揉足三里

①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②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③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儿童常见症状保健推拿

(一)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二)腹泻:揉脾经、摩腹、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三)食欲不振:揉脾经、揉板门、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四)腹胀:推脾经、摩腹、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五)夜寐不安:摩腹、揉足三里、捏脊。宜在睡前或下午进行。(六)出汗多:揉肺经、揉脾经、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七)反复感冒:推肺经、揉足三里、捏脊。宜在饭前进行。(八)尿床:揉足三里、推上七节、捏脊。宜在睡前或行。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第一节推法 以拇指或食、中指指腹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沿一定方向往返移动,称推法。推法可分为直推法、旋推法、分推法等。 要求:用力柔和,平稳均匀,大约每分钟200到300次为宜。 作用:补虚泻实,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第二节拿法 以拇指与其余四指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提起称为拿法。 要求:用力适宜续。 作用: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第三节按法 以拇指或掌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逐渐用力按而留之称为按法。可分为指法和掌按法。 要求:徐徐用力,稳而持续。 作用:镇静安神,疏经活络。 第四节摩法 用掌、指面附着于一定的部位和穴位上,做环形移动称为摩法,可分为指摩法和掌摩法。 要求:手法轻柔,用力均匀,每分钟120到160次。 作用:宽胸理气,清热化痰,和胃降逆。消积导滞。 第五节揉法 用指腹、掌紧贴某一部位回旋揉动称为揉法。可分为指揉法和掌揉法。 要求:动作柔和,用力均匀,快慢适宜。 作用:健脾和胃,消积化食。 第六节运法

用指腹于一定部位上,作弧形移动称为运法。 要求:动作轻缓,每分钟80到120次。 作用:和中健脾,清热除烦。 第七节掐法 用爪甲重刺激穴位称为掐法,可分为单指掐和双指掐。 要求:用力适宜。 作用:醒脑开窍。 第八节捏法 捏法是手指相对用力于一定部位上捏起肌肤的动作。可分为两指捏和多指捏。 要求:用力适宜,部位准确。 作用:清热解表,开通闭塞。 附:捏脊疗法 捏脊法系以捏提手法为主的复合性动作。 操作要领:用指腹相对着力于脊柱两侧自龟尾捏、提、捻、推至大椎。捏起皮肤的多少要适宜,动作要连贯。 作用:消积导滞,健脾和胃。 小儿推拿手法是以手为主来进行各种不同操作方法。小儿推拿手法看似简单易学,但要做到熟练灵活,运用自如,得心应手,却非短时间内能够掌握。要学好小儿推拿手法,需要认真学习和刻苦锻炼,只有这样才能:“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功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医宗金鉴》。手法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治疗效果,他是小儿推拿疗法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推拿治病的成败关键之一,若手法不够熟练,就不能达到“体表推拿,体内感应,内外呼应”的目的。 小儿推拿不仅仅是按、摩、掐、揉、推、运六法,它的手法种类很多,下面是临床常用的手法。 小儿推拿手法总的要求是:“均匀,柔和,持久有力,要达到深、透”,但在操作中更要注意:“轻巧柔和,平稳着实”,另外,各种手法都有其不同要求,如:推法要求“轻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小儿推拿常用手法有其一定的特点,现主要介绍如下: 【推法】 推法在小儿推拿临床应用相当广泛。有直推法、分推法、合推法和旋推法四种。 1.直推法(图196)医生用拇指桡侧缘,或用食、中两指指面附着于治疗部,做单 方向的直线推动 动作要轻快连续,一拂而过,如帚佛尘状,以推后皮肤不红为佳。手法频率每分钟约250~300次。 推动时必须行直线,不可歪斜,以恐动别经而招患。 常用于推拿特定穴中的“线状穴位”和“五经”穴等。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惊惕烦躁等症。 2.分推法用双手拇指罗纹面以穴位为中心向两侧作分向的推动,称为分推法,又 称为“分法” 本法运用时,两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协调。一般分推20~30次。

常用于额前、胸部、腹部、背部、腕掌部。 功效:分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症。 3.合推法合推法是与分推法相对而言,又称合法、和法 动作要求同分推法,只是推动方向相反。 适用部位同分推法。 功效:和阴阳,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症。 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一分一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 4.旋推法医生用拇指罗纹面轻附于治疗的穴位上,做顺时钟方向的环旋移动。即:◎ 旋推法仅依拇指在皮肤表面作旋转推动,一般不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每分钟150~200次。 主要用于“五经”穴。 功效:健脾和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小儿虚证。 【运法】 运是运转的意思,在治疗部位做弧形或环形推动(图197)称为运法。亦有人称运

儿童常用推拿健教处方

儿童常用推拿处方 (一)揉脾经 ①主治:腹泻、便秘、痢疾、食欲不振、黄疸等。②位置:拇指末节螺纹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拇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二)揉肺经 ①主治:感冒、发热、咳嗽、胸闷、气喘、虚汗、脱肛等。②位置:无名指末节螺纹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螺纹面按住小儿无名指螺纹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揉100—300次。 (三)揉板门 ①主治:食积、腹胀、食欲不振、呕吐、腹泻、气喘、嗳气等。②位置:手掌的大鱼际隆平面。③操作:操作者一手握住小儿手掌,另一手的拇指端按揉小儿大鱼际100—300次。 (四)摩腹 ①主治:消化不良、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②位置:腹部。③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食指、中指、无名指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作环形有节律的移动的方法,称为摩法。摩3—5分钟。 (五)推七节骨 ①主治:泄泻、便秘、脱肛、遗尿等。②位置:腰骶部正中,第四腰椎至尾骨末端处。③操作:操作者用拇指桡侧面或食指、中指指面自下而上或自上而下直推100—300次。向上推为推上七节骨;向下推为推下七节骨。 (六)揉足三里 ①主治:腹胀、腹痛、腹泻、呕吐、下肢萎软无力等。②位置: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③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100—300次。

儿童常见症状保健推拿 (一)大便干:揉脾经、摩腹、推下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二)腹泻:揉脾经、摩腹、推上七节。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三)食欲不振:揉脾经、揉板门、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四)腹胀:推脾经、摩腹、捏脊。宜在清晨或饭前进行。(五)夜寐不安:摩腹、揉足三里、捏脊。宜在睡前或下午进行。(六)出汗多:揉肺经、揉脾经、捏脊。宜在饭前进行。 (七)反复感冒:推肺经、揉足三里、捏脊。宜在饭前进行。(八)尿床:揉足三里、推上七节、捏脊。宜在睡前或行。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整理)

1、感冒 风寒感冒: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10、一窝风5、外劳宫3、揉 迎香3揉阳池3 风热感冒:平肝清肺10、退六腑10、清胃3、揉迎香3揉阳池3。 咳嗽加:运八卦、横推四横纹 胃热、便秘、呕吐加:清大肠 惊厥加:小天心 2、发热 风寒发热: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10、一窝风5。 风热发热: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5、退六腑10、清胃3,捏大椎、按揉曲池、合谷、外关。 头痛鼻塞加:揉阳池 咳嗽加:运八卦、横推四横纹 惊厥加:小天心 伤食发热:清脾胃10,清大肠5,顺运内八卦5,退六腑10摩腹5 阴虚发热: 揉二马15、清天河水10、逆运八卦5 3、咳嗽 风寒咳嗽:顺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横推四横纹5 风热咳嗽:顺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清胃5、退六腑10 痰湿咳嗽:清肺经15、清补脾10、顺运八卦5 阴虚燥咳:清肺经10、清补脾10、揉二马10 5、呕吐 脾胃寒吐:揉外劳宫10、揉板门5、平肝5、清胃5、顺运八卦5。 胃热呕吐:平肝5、清胃10、清天河水10、顺运八卦5。 伤食呕吐:揉板门5,顺运内八卦5,清胃10、清补脾10。 6、泄泻 寒湿泻:揉一窝风5、揉外劳宫5、清补大肠15。 湿热泻:平肝经5、清胃5、清天河水10、清补大肠10 伤食泻:清胃5、清天河水10、顺运八卦5、清补大肠10。 脾虚泻:清补大肠15、清补脾10、补脾经5。 7、便秘 实秘:清大肠10,退六腑10、清胃5、平肝5。 虚秘:揉外劳宫10、清补脾5、清补大肠5 8、厌食 脾失健运:清胃经5、清补脾经20、推四横纹5 胃阴虚弱:清胃经5、清补脾经10、揉二马10 脾胃气虚:平肝经5、清胃经5清补脾经20。 9、腹痛 实热腹痛:平肝5、清胃5、退六腑10、揉板门5。 寒积腹痛:一窝风5、外劳宫5、揉板门5、顺运八卦5。 气滞腹痛:平肝15、顺运八卦5、揉板门5、推四横纹5。 食积腹痛:平肝5、清胃10、清大肠10、顺运八卦5 10、疳积 疳气:平肝10、顺运八卦5、清补脾15 疳积:平肝经5、清补脾15、揉二马10。 干疳:平肝5、清胃5、清补脾经15、揉二马10 15、口疮 虚火上炎:清天河水15、清胃5、揉二马10。 心火上炎:平肝5、清胃5、清天河水15、捣小天心5。 风热乘脾:清胃经10、退六腑10、清补脾10。 11、夜啼脾脏虚寒:补脾经10、揉外劳宫10、捣小天心5、掐五指节5。心经积热:平肝5、清胃5、清天河水15、捣小天心5、掐五指节5有遍。 暴受惊恐:平肝10、清补脾5、清天河水10、捣小天心5、掐五指节5有遍。 12、惊风 急惊风:掐人中5次、掐合谷5次、清天河水10、平肝经10、揉二马5。 慢惊风:补脾经10、平肝10、揉二马10、捣小天心300-500下、掐五指节5有遍。 13、汗症 肺卫不固(自汗):平肝清肺10、清补脾10、揉一窝风5、顺运八卦5 营卫失调:顺运八卦5、清补脾15、揉二马10、 气阴亏虚:平肝5、清天河水5、清补脾10、揉二马10. 湿热迫蒸:平肝10、清胃5、退六腑10、顺运八卦5。 14、遗尿 肾气不足:补肾经300次,推三关300次,揉外劳宫,外关,百会各100次,按揉关元100次,揉肾俞200次。擦腰骶50次,按揉三阴交100次。 肺脾气虚:补脾经300次,补肺经300次,揉外劳宫200次,揉百会100次,揉肺俞,脾俞各200次,按揉足三里,三阴交各100次。 肝经湿热:清肝经100次,清心经300次。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揉二人上马300次,按揉三阴交,揉涌泉各100次。食欲不振加:顺运内八卦50次,自汗加揉肾俞100次。 16、鼻炎 气滞血淤: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200次,揉百会200次,揉外劳宫200次,掐揉合谷200次,蜂入洞50次,揉迎香200次。 肺脾气虚:补肺经300次,补脾经300次,补肾经300次,开天门50次,推坎宫50次,揉太阳200次,黄蜂入洞50次,揉迎香200次。 17、幼儿急诊 发烧期(热蕴肺胃):平肝清肺10、清胃5、退六腑10 出疹期(热透肌肤):平肝清肺10、清天河水10、揉二马5 18、近视 近视:补肾经300次,推坎宫50次,揉四白10次,拿风池5次,揉眉心10次,掐揉合谷200次,揉肾俞,肝俞各200次。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小儿推拿保健手法 小儿推拿是一种古老而有效的保健手法,被广泛应用于婴幼儿的健康保健中。它通过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刺激儿童身体的经络和脏腑,调整和促进体内的气血流动,提高免疫力和抵抗力,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 小儿推拿是一种非常安全的保健手法,但在实施之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确保宝宝没有任何疾病或特殊情况。同时,推拿师需要接受专业的培训和认证,以确保技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小儿推拿的手法主要包括按摩、揉捏、推拿、敲打等。按摩是用手指、手掌轻轻按压宝宝的脊柱、肩膀、手臂、腿部等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放松肌肉。揉捏是用手指、手掌轻轻揉动宝宝的背部、腹部、四肢等部位,以帮助消化、舒缓肠胃不适和促进肌肉发育。推拿是用手掌按压和推动宝宝的头部、脊柱、胸腹部等部位,以平衡体内的能量和促进器官的正常功能。敲打是用手指或手掌轻轻敲打宝宝的背部、肩膀、四肢等部位,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免疫力。 小儿推拿的保健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生长发育: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骨骼和肌肉发育,帮助身体健康成长。通过刺激经络和脏腑,调整体内的气血流动,小儿推拿可以改善营养吸收和代谢,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2.调整内脏功能:小儿推拿可以刺激脏腑经络,促进内脏的正常功能。例如,通过按摩腹部可以促进肠胃蠕动,缓解便秘和腹胀;通过推拿头部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育和血液循环,改善儿童的智力发育。 3.舒缓疾病症状:小儿推拿可以舒缓一些常见的儿童疾病症状。例如,通过揉捏胸部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咳嗽和呼吸困难;通过按摩背部可以缓解脊柱侧弯引起的不适和疼痛。 4.促进情绪发展:小儿推拿可以促进儿童的情绪发展和情绪调节能力。通过按摩和揉捏可以增加儿童与父母的亲密接触,增强亲子关系,提高儿童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 1.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在给宝宝进行推拿时,应选择宝宝精神饱满、放松的时刻,避免在宝宝饿了或困了的时候进行推拿。同时,要选择一个安静、温暖、干净的环境,以保证宝宝的舒适感和安全感。 2.注意手法和力度:小儿推拿需要温柔、细致地进行,避免用力过猛或手法生硬。推拿师应根据宝宝的年龄、体质和病情,灵活使用手法和力度。 3.观察宝宝的反应:在进行小儿推拿时,推拿师需要观察宝宝的反应,及时调整手法和力度。如果宝宝出现不适或疼痛的反应,应立

儿童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一6~12个月儿童中医保健

儿童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一) 6~12个月儿童中医保健 (一)饮食调养 1. 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 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 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 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 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 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 春季注意保暖;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 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1.推拿方法 1. 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 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

小儿保健推拿方法(健脾、保肺、安神、益智、眼鼻保健),收藏!

小儿保健推拿方法(健脾、保肺、安神、益智、眼鼻保健), 收藏! 一、健脾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补脾、摩腹各5分钟,揉足三里100次,捏脊3~5遍。 2,保健作用:健脾和胃,增进食欲,增强体质。 3,保健范围:脾胃虚弱,食少吐泻,疳积等。 二、保肺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清肺、平肝、补脾、清天河水各5分钟。 2,保健作用:益气宣肺,顺气化痰,扶正祛邪,固表强卫,预防感冒。 3,保健范围:体质虚弱,反复感冒,咳嗽气喘,肺炎恢复期,哮喘缓解期的小儿。 三、安神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平肝、清天河水各5分钟,捣小天心50次,揉摩两手十指面2分钟。因心主神明,十指连心,故“摩儿手指增精神”。然后将儿抱起,俯在大人肩部,食、中、无名指三指并拢,轻轻有节奏地扣拍督脉,自大椎向下,心俞、膈俞、肝俞,直至尾闾部,拍2~3分钟,在相当于心肺部位,可改用空掌拍之。 2,保健作用:宁心安神,震惊熄风。 3,保健范围:易受惊吓、惊悸不安、烦啼不眠、急慢惊风等。 四、益智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揉二马30分钟至1小时。 2,保健作用:二马穴能补肾益精,健脑益智,独穴多揉久推,必能大补肾中水火,壮元气,填精髓,强腰膝,促进生长发育。 3,保健范围:先天不足,五迟五软,脑发育不全,脑病后遗症,脑震荡,脑外伤后遗症及各种惊风后遗症等。 五,眼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揉攒竹、闭目揉睛明、揉四白、揉太阳、刮眼眶、揉风池各36次。

2,推拿操作:按摩攒竹、四白、太阳穴时,要用双手食指面,同时按压左右两侧穴位,找出酸胀感最显著的一点,做灵活的揉动;揉睛明穴,双眼闭合,用一只手的拇、食二指,相对用力捏揉左右两睛明穴,刮眼眶,左右拇指分别按住太阳穴,四指蜷起,以食指第2节内侧面刮眼眶一圈,先上后下,上眼眶从眉头刮到眉梢,下眼眶从内眼角刮到外眼角;揉风池穴,用两手拇指面同事按压两风池穴,产生酸胀感后再揉之;按摩时手法要正确,用力要均匀、持久、柔和,使酸胀感渗透到穴位深处,才能获得最佳效果、否则马虎敷衍,偏离穴位或只接触表皮,是毫无作用的。 3,保健作用:疏通经络,运行气血,增强视力,保护眼睛,预防近视。 4,保健范围:弱视、近视、远视等各种眼疾,长时间看书、看电视造成视力减退者。 近视眼 1,处方:揉天应穴(攒竹下3分,目眶内骨膜间)、攒竹、睛明、鱼腰、丝竹空、四白、太阳,共10分钟。 2,作用:滋阴养目,舒筋活血。 3,提醒:治疗完毕,令病人闭目静卧10分钟,以提高疗效、教患者每天睡前自身推拿,揉二马20分钟、平肝5分钟。 六、鼻保健推拿方法 1,处方:揉迎香、擦鼻梁、揉风池穴各36次。 2,推拿操作:揉迎香,以两手食指面分别按揉左右迎香穴36次;擦鼻梁,以两手拇指背按鼻两侧,由迎香向上推至鼻根,往返按摩至局部发热,揉风池的操作同眼保健法。 3,保健作用:通经络,活气血,开窍逐邪,疗鼻疾,防感冒。 4,保健范围:各种鼻炎、鼻出血、感冒预防等。 保健推拿注意事项: 推拿一般宜在睡前或者清晨进行,每天操作1次,7次为一个疗程。休息3天,可进行第2疗程。

儿童中医保健及儿童中医药保健处方

儿童中医保健知识讲座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一 6、12月龄——按摩腹部和捏脊 1.摩腹 ⑴位置:腹部(图1)。 ⑵操作: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⑴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图2)。 ⑵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 (3)功效:具有消食积、健脾胃、通经络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二

18、24月龄——按揉迎香、足三里穴 1.按揉足三里 ⑴位置: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处。 ⑵操作:操作者用拇指端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健脾益胃、强壮体质的作用。 2.按揉迎香穴 ⑴位置:在鼻翼外缘中点旁,当鼻唇沟中 ⑵操作:双手拇指分别按于同侧下颌部,中指分别按于同侧迎香穴,其余3指则向手心方向弯曲,然后使中指在迎香穴处做顺时针方向按揉,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宣通鼻窍的作用。 图1 图2 儿童中医穴位按揉方法三 30、36月龄——按揉四神聪穴 ⑴位置:在头顶部,当百会前后左右各旁开1寸处,共4穴。

⑵操作:用手指逐一按揉,先按左右神聪穴,再按前后神聪穴,每次1~3分钟。 ⑶功效:具有醒神益智的作用。 怎样预防儿童肥胖: 儿童肥胖症通常是指单纯性肥胖症,由于饮食因素所致,即摄入大于消耗,使体内脂肪过度积聚,体重超过一定的范围,与活动过少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 对于单纯性肥胖症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减肥: ⑴限制饮食:使摄入的能量低于身体消耗的能量,从而消耗体内积聚的脂肪以达到减肥的目的,但减少食量不能太快,在孩子能接受的情况下进行,循序渐进,长期坚持,才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食物的体积应尽可能大,以产生饱感。但注意饮

幼儿园小儿推拿方法教案

幼儿园小儿推拿方法教案幼儿园小儿推拿方法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儿推拿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2.熟悉小儿推拿的基本手法。 3.能够掌握小儿推拿的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1.小儿推拿概念及其重要性 2.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3.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

1.理论教学结合实际操作 2.讲解技巧并引导学生实践 3.课堂交流和展示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小儿推拿概念及其重要性 1.让学生先谈谈他们对小儿推拿的看法。 2.简要介绍小儿推拿的概念,强调小儿推拿在儿童健康管理中的重要性。 3.提醒学生小儿推拿需要付出更多的爱与耐心。 第二节:小儿推拿基本手法 1.感性了解儿童身体特征和重要穴位。 2.实际操作,讲解常用的三种小儿推拿方法。 3.课堂练习,让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自行练习。

第三节:小儿推拿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1.强调小儿推拿的相关注意事项和注意事项。 2.讲解学生如何选择适合的小儿推拿方法。 3.提示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问题时应如何解决。 四、教学反馈: 1.请学生回答几个相关问题。 2.通过展示和交流梳理教学重点和难点。 3.总结和点评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评价: 1.小组合作和展示评分 2.教师观察和评价学生的操作技能。

3.学生自我评价和互评。 六、教学资源: 1.小儿推拿相关书籍和视频资料 2.小儿推拿操作器材和模型。 3.课件和互动白板。 七、教学前准备: 1.制定教学计划 2.准备教学资源和材料 3.检查课堂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 八、教学时间安排: 1.课时:2课时(90分钟) 2.授课时间:早晨8:30-10:00

儿童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一6~12个月儿童中医保健

儿童中医健康教育处方(一) 6〜12个月儿童中医保健 (一)饮食调养 1.养成良好的哺乳习惯,尽量延长夜间喂奶的间隔时间。 2.养成良好饮食习惯,避免偏食,节制零食,按时进食,提倡“三分饥”,防止乳食无度。 3.食物宜细、软、烂、碎,而且应品种多样。 4.严格控制冷饮,寒凉食物要适度。 (二〉起居调摄 1.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逐步养成夜间睡眠、白天活动的作息习惯。 2.养成良好的小便习惯,适时把尿;培养每日定时大便的习惯。 3.衣着要宽松,不可紧束而妨碍气血流通,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4.春季注意保暖;夏季纳凉要适度,避免直吹电风扇,空调温度不宜过低;秋季避免保暖过度,提倡“三分寒”,;冬季室内不宜过度密闭保暖,应适当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5.经常到户外活动,多见风日,以增强体质。 1. 推拿方法 1.摩腹 (1)位置:腹部。 (2)操作:操作者用手掌掌面或示指、中指、环指的指面附着于小儿腹部,以腕关节连同前臂反复做环形有节律的移动,每次1〜3分钟。 (3)功效:具有改善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的作用。 2.捏脊 (1)位置:背脊正中,督脉两侧的大椎至尾骨末端处。 (2)操作:操作者用双手的中指、环指和小指握成空拳状,示指半屈,拇指伸直并对准示指的前半段(见图1).施术从长强穴开始,操作用双手示指与拇指合作,在示指向前轻推患儿皮肤的基础上与拇指一起将长强穴的皮肤捏拿起来,然后沿督脉两侧,自下而上,左右两手交替合作,按照推、捏、捻、放、提的前后顺序,自长强穴向前捏拿至脊背上端的大椎穴捏一遍。 如此循环,根据病情及体质可捏拿4〜6遍。从第2遍开始的任何一遍中,操作者可根据不同脏腑出现的症状,采用“重提”的手法,有针对性的刺激背部的脏腑俞穴,以便加强疗效。在第5遍捏拿儿童脊背时,在儿童督脉两旁的脏腑俞穴处,用双手的拇指与示指合作分别将脏腑俞穴的皮

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处方自己

1、感冒 平肝清肺10 天河水15 掐五指节3遍 发热重:+推六腑15 提捏大椎10次 鼻塞重:+揉阳池10 呕吐:+清胃10运八卦 咳、痰:+运八卦10 痰盛+清补脾10 伴惊风:平肝30 清肺15推天河水30 惊觉角弓反张目上翻+下捣小天心2分钟斜视相反方向捣 夹滞:+运八卦15 清脾胃10 便有食:+清大肠10 2、寒热往来 分阴阳10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15 3、急性支气管炎 运八卦15 平肝清肺10 清胃10 天河水10发热超38.5+推六腑10 喘重改为逆八卦 喘重湿罗音+小横纹10 喘重干罗音+大四横纹10 慢性支气管炎 按急性操作两次后改用补法 揉二马10 补脾10 平肝清肺10 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方法一:逆运八卦10 揉二马10推 大四横纹10清胃5推六腑15 方法二:揉二马10 补脾10 清肺 10天河水10 4、肺炎 逆运八卦10平肝清肺10揉小横纹 10推六腑10 高热惊厥+捣小天心2 头痛鼻塞+揉阳池10 体温下降症状减轻改运八卦10平 肝清肺10推大四横纹10天河水10 5、顿咳百日咳 逆运八卦15揉小横纹15清胃10天 河水或推六腑10 +-痉挛期,咳嗽痰稠,咳吐不利;改 用逆运八卦10揉小横纹10推六腑 10捣小天心5 病久,气血亏损,体弱消瘦,咳 嗽不典型,治宜清肺养阴;改用揉二 马10清补脾10 揉小横纹10天河水10 6、厌食 运八卦10清胃10天河水10推大四 横纹10 脾胃虚弱去清胃改用清补脾10+捏 脊5-7遍 7、鼻炎 寒症:平肝清肺10揉一窝蜂10揉 外劳宫5 热症:天河水10平肝清肺10揉阳 池10 8、鼻窦炎 平肝清肺20推六腑15揉阳池10 9、扁桃体炎 平肝清肺10清胃10天河水20 热重+推六腑20-30 10、口腔炎 发热者:清胃10天河水20推六腑 10 不发热:去推六腑 11、口疮 选择一:清胃15天河水15推大四 横纹10 选择二:清脾15清胃15天河水10 发热+推六腑20 流口水+揉小横纹10 烦躁惊悸+捣小天心2分钟 外用西瓜霜、冰硼散 12、哮喘 寒性:逆运八卦15揉外劳宫10推 大四横纹10清肺5 热性:逆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推 大四横纹10 缓解期:揉二马15清补脾15运八 卦10 热重:+推六腑15 13、脘腹痛 气郁腹痛:平肝15运八卦15推大 四横纹10揉板门10 食积腹痛:平肝10清胃10清脾10 运八卦15揉板门15清大肠15 寒性腹痛:揉一窝蜂10揉外劳宫 10揉板门15运八卦15推天河水10 如有形寒积+清补大肠10 热性腹痛:平肝10清胃10推天河 水10揉板门15 肠套叠腹痛:揉外劳宫手法加重20 清脾10清胃10清大肠15推大四横 纹15 肠套叠开后用清补脾善后10 蛔虫腹痛:第一次揉外劳宫15平肝 15第二次15清胃10清大肠10 淤血腹痛:推大四横纹10揉外劳宫 10揉板门15天河水10

小儿常见问题推拿方法(三字经派)

小儿常见病病推拿方法(三字经派) 小儿呼吸系统疾病: 1:感冒: (一):风寒感冒:流清鼻涕、打喷嚏、无汗、怕冷,或有低烧。白舌苔。 处方:一窝风,清肺平肝 加减法:又热象加天河水,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 (二):风热感冒:流黄鼻涕、发热重,黄舌苔伴有红舌尖、有微汗,咽痛。处方:清肺平肝,六腑 加减法:咳嗽加八卦,头痛鼻塞加阳池,呕吐加清胃 2:发热: (一)外感发热: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流涕咽痒。有汗或无汗, 处方:38度一下:清肺平肝,天河水 38度以上:清肺平肝,六腑,提捏大椎 加减法:咳嗽加八卦,呕吐加清胃,头痛鼻塞加阳池。 (二)食积发烧:高烧呕吐酸腐,口渴,纳呆。腹胀,腹痛便秘,舌苔黄腻,指纹紫滞。 处方:八卦,清脾胃,六腑,清大肠 (三)阴虚发烧:午后低热,手足心热,心烦易怒,盗汗,剥苔 处方:清补脾,二马,天河水,推涌泉。 (四)惊恐发烧:惊吓发烧,面试完发青,枕后热,耳廓冷,警惕哭闹 处方:上三关,清天河水(反推天河水) 加减法:惊悸甚者加小天心,大便色绿加外劳宫。 3:咳嗽: 常由感冒演变而成,病因为外感风寒,风热引起;慢性支气管炎多属内伤,脾湿生痰。 (一)急性支气管炎:白黄痰,舌红苔黄,初为感冒干咳,后痰变多,伴发烧。处方:八卦,清肺平肝,四横纹,清天河水,捏脊。 加减法:喘重逆运八卦,痰多去四横纹换小横纹。

(二)久咳:久咳不愈 处方:补脾,八卦,清肺平肝,天河水 加减法:痰多或痰少(换四横纹或小横纹),自汗盗汗加二马 4:哮喘: 天气变化,吸入花粉绒毛或食入下泄鱼腥,情绪波动等触动伏痰,肺失宣降,使气管痉挛 症状:咳嗽气喘,呼吸困难,喉间痰鸣,甚则张口抬肩,不能平卧。 (一)寒哮:兼见吐痰稀白,面色青白,四肢不温,舌苔薄白或白腻,指纹淡红。处方:逆运八卦,外劳宫,清肺平肝,四横纹。 (二)热哮:兼见发热面红,喜冷饮,尿黄便干,舌苔薄黄或黄厚,指纹色紫。处方:逆运八卦、退六腑、清肺平肝、二马。 寒哮或热哮推拿完后:揉天突,膻中,肺腧,定喘,按揉走搓摩 小儿消化系统疾病: 1:腹泻: 内伤饮食,脾胃虚弱,感受外邪等原因。 (一)食积腹泻(包括热泻): 特点是大便恶臭(酸臭有泡沫),小便极少甚至没有,或伴有发烧,腹痛腹泻,泻后减轻,舌苔黄腻,或微黄,夹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兼有呕吐。 处方:八卦,清大肠,清胃,天河水,捏脊。 加减法:有消化不良清胃换清补脾,腹胀加四横纹,暴泻去天河水换六腑, (二)寒泻(脾虚腹泻): 泄泻清澈或清水色绿,气味微腥不臭,腹痛肠鸣,口不渴,小便清长, 指纹色淡,食后寂泻,水谷不化,色黄加有不消化食物,神疲乏力,脉搏沉缓。处方:外劳宫、八卦,清补脾,清补大肠,平肝。 (三)惊泻:大便稀而绿。印堂山根或口唇发青,惊悸不安,(多见于6个月内婴儿)。 处方:清补脾,平肝,天河水、小天心。 2:便秘: 大便干结,排便困难或数日不行。多以牛奶喂养,奶糖不在,喝水太少,贪食肥腻导致胃肠积热,或病后体虚,气血亏耗。

小儿推拿培训资料讲课讲稿

小儿推拿项目 小儿推拿简介 小儿推拿是调理师用手触及小儿肢体的某些部位及穴位,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不同的体质确立相应的调理原则,选用适当的穴位及手法,以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平衡阴阳,促进机体的自然抗病能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的作用特点 一、小儿生理病理特点 1、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 (3)五脏两有余三不足:“三不足两有余” 1)肝常有余 2)脾常不足 3)心常有余 4)肺常不足 5)肾常虚 (4)小儿乃“纯阳之体”、“稚阴稚阳之体”,阴常不足、阳常有余。 2、小儿病理特点: (1)易于感触、易于传变 (2)易寒易热、易虚易实 (3)脏气清灵、易趋康复 二、小儿推拿适应症 主要以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小儿保健为主。 1、适应症:小儿感冒、发烧、咳嗽、肺炎、哮喘、急慢性咽炎、消化不良、厌食、腹痛、腹泻、呕吐、便秘、遗尿、惊吓、夜啼、斜颈等。 2、小儿保健如健脾和胃保健、保肺益气保健、病后恢复保健、补肾益智保健。 3、正常健康的小儿经常进行保健推拿,还能够增强体质提升智力,提高免疫力,让小儿少生病,使小儿健康聪明、活泼。 三、小儿推拿手法原则 1、小儿推拿常见有十种:推、拿、按、摩、揉、运、捣、掐、搓、捏。

2、手法补泻: 有补、泻和平补平泻三法。 (1)补泻主要与手法用力的轻重,操作速度,方向有关:速度慢,顺经方向(有些特定穴有它独特的补泻方法)为补,反之为泻。用力和速度在两者之间方向是来回推为平补平泻。 (2)热证揉手心穴位,寒证揉手背穴位,手背均为补阳。 (3)推拿时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泄,手法轻为补,重为泄,慢为补,快为泄,推单数为补,双数为泄,向心推为补,离心推为泄。 3、频率:小儿推拿的速度以每分钟150-200次为宜。1次治疗,每个穴位需要推1000-3000次,大约需要5-15分钟。 4、要求: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渗透,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5、顺序:先头面,次上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可选推左手或右手,一般选一侧即可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如:揉太阳100次、捏脊10遍、摩腹2分钟。 四、小儿推拿介质 1、清介质:滑石粉、爽身粉、水、酒精(切勿用油、膏之类的介质); 2、药介质: 【生姜汁】发汗解表、温中健胃、助消化之功效。 【葱白汁】发汗解表、散寒通阳之功效。 【薄荷水】疏散风热、清利头目之功效。 【中药原液】(类同枸杞原液)增强免疫力。 注:针对不同的症状用不同的中药原液,直接渗透到经络穴位中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小儿推拿特点优势 1、小儿推拿的特点: (1)在经穴方面提出了五指经穴通联五脏的观点。2、穴位集中于头面及上肢部,特定穴位以点、线、面状为主。 (2)推拿手法强调以轻柔着实为主,要求轻而不浮、快而不乱、平稳着实作用深透、适达病所。 (3)在临床操作中,一是强调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然后腰背、最后下肢的操作程序;二是强调手法的补泻作用;三是重视膏摩的应用。 2、小儿推拿的优势: (1)以中医理论为框架,遵循中医对小儿特有的经络穴位的认识,从中医的诊断与辨证思路着手,淡化现代医学病毒,细菌等固定的思维模式。

小儿推拿学

本文由星星与叶贡献 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小儿年龄分期】 14 周岁以下,6 周岁以下,3 周岁以下胎儿期——从受孕到分娩约 40 周。新生儿期——从出生到 28 天。婴儿期——从出生后第 28 天到一周岁。幼儿期——从一周岁到三周岁。幼童期——从三周岁到七周岁。(学龄前期)儿童期——从七周岁到 14 周岁。(学龄期)【小儿生长发育】一视二听三抬头,四握五抓六翻身,七坐八爬九扶站,十捏周岁独站稳。【小儿推拿适应症】①新生儿疾病:新生儿夜啼、新生儿便秘等;②传染病:百日咳、麻疹等;③时令疾病:感冒、暑热症、咳嗽、哮喘等;④内科杂病:呕吐、腹泻、疳积、遗尿等;⑤骨伤科病症:桡骨小头半脱位、肌性斜颈、臀肌挛缩、小儿麻痹症等;⑥预防保健方面。【小儿推拿特点】简——简单便——方便验——有效廉——廉价【小儿推拿特点】小儿推拿不是推拿诊治方法在小儿疾病中的简单应用,而是在理论、手法、穴位上都有不同于推拿在其他临床各科中应用的特色。【小儿生理特点】 1、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稚阳未充、稚阴未长) 2、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纯阳之体”【小儿病理特点】 1、发病容易,传变迅速。 2、脏气清灵,易趋康复。【小儿辨证论治特点】四诊:以望、闻为主,问、切为辅(“哑不能言”、腕部较短三部不分、啼哭影响脉象气息)。 望指纹:①一般多用于三岁以下的婴幼儿。②指纹是指食指桡侧缘所显露的一条脉络。按指节分为三部:近掌侧一节为风关,第二节为气关,第三节为命关。③中医认为属于手太阴肺经的一个分支;现代医学认为是浅表静脉。④检查方法:将小儿的手放在光线较亮处,医生用手指轻轻从命关推向风关,使指纹容易显露。【小儿辨证论治特点】⑤临床意义:三关测轻重——位置。位于风关→病症较轻,多为表证。位于气关→疾病由表及里。位于命关→疾病严重。透关射甲→病症极其严重。红紫辩寒热——颜色。浮沉分表里——深浅。淡滞定虚实——颜色。【小儿推拿手法】 1、定义:是以医者的手或借助一定的器具、介质,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和规范化的动作,以力的形式在小儿体表进行操作的方法。 2、要求:①持久、有力、均匀、柔和、深透②轻快、柔和、平稳、着实 3、补泻:结合所刺激的穴位和部位 4、介质:滑石粉、水、麻油、凡士林、葱姜汁等 5、顺序:先上肢,次头面,再胸腹、腰背,后下肢 6、处方:手法+穴位+时间(操作次数)如:揉太阳 100 次、捏脊 10 遍、摩腹 2 分钟 1、小儿推拿八法:按、摩、掐、揉、推、运、搓、摇 2、其它手法:拿、捏脊、捻、拍法等 3、复式操作法:黄蜂入洞、运水入土、运土入水、打马过河、水底捞月、揉脐及天枢龟尾并擦 1、按法:、按法: 垂直方向逐渐用力按而留之逐渐放松 2、摩法:、摩法:在体表做环行而有节奏的抚摩,不带动皮下组织 3、掐法:、掐法:用指甲垂直方向用力,多用于急救。人中,老龙,内关,合谷 4、揉法:、揉法:轻柔缓和的环旋运动,并带动皮下组织。中指揉法多用(单指揉法、双指揉法、三指揉法)。 5、推法、推法(代表性的手法)①直推法——用拇指的桡侧缘或食指、中指的指面做直线的单方向的运动。除单手操作外,有时用双手交替进行;速度易快,200—300 次/分。要求轻快连续,一拂而过,以推后皮肤不发红为佳。②旋推法——用拇指指端或罗纹面在某一穴位上做旋转推摩。③分推法——分法,用双手拇指指端或罗纹面从中间向两旁分向推动,可以是直线的,也可是曲线的。④合推法——合法、和法,与分推法相反。⑤运推法——运法,用拇指指端或中指指端从一点向另一点作弧形或环形推动的方法。宜轻不宜重,宜缓不宜急。(最轻) 6、拿法:、拿法:相对用力捏住,逐渐内收提起,持续不断揉捏拿五经拿风池拿肩井 7、捏法→捏脊→捏脊疗法→捏积疗法:有病治病,无病防病①用拇指桡侧缘顶住皮肤,食、中指前按,三指同时对称用力捏拿皮肤,双手交替捻动向前(南方多用,又称“翻皮肤”。)②用食指中节桡

小儿推拿处方Microsoft Word 文档

小儿推拿常见病处方

小儿推拿8种常见病处方 一、君臣佐使小儿推拿8种常见病处方: (1)感冒 基本方: (1)分阴阳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80~120次 (3)上三关80~120次 (4)下六腑80~120次 (5)清天河水200~300次 (6)揉一窝风200~300次 (7)揉二马200~300次 (8)推脾土200~300次 随症加减法: (1)发热较高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 (2)发热汗不出增加拿列缺,揉一窝风各200~300次。(3)咳嗽,增加清肝穴、清肺穴各120~200次。

(4)胸满气喘或吐痰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5)吐奶或呕吐食物增加顺运内八卦200~300次。(6)大便稀薄增加推大肠120~200次。 (7)大便干燥增加清大肠穴120~200次。 (2)咳嗽 基本方: (1)分阴阳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120~2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4)下六腑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6)清肝穴80~120次 (7)清肺穴200~300次 (8)推脾土200~300次 (9)揉二马穴200~300次

随症加减: (1)痰白清稀,鼻塞涕清,发热,怕冷,身上无汗,胸满厌食,增加顺运内八卦,揉一窝风穴,拿列缺穴各300次,发热不退再增加清天河水200~300次。(2)痰稠色黄,不易咯出,鼻塞,流浊涕,身上微汗出,增加清天河水,清肺穴,揉一窝风穴各200次。 (3)咳嗽日久,痰白清稀,气短懒言,语声低弱,怕冷喜暖,身体虚弱者,增加顺运内八卦,揉二马穴,推脾土各200次。 (3)哮喘 基本方: (1)分阴阳穴80~120次 (2)顺运内八卦300~500次 (3)上三关80~120次 (4)下六腑80~120次 (5)清天河水80~120次 (6)清肝、清肺穴各80~120次 (7)推脾土200~300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