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统计思维导图

第十一章 统计与概率 第一节 统 计 统计 知识梳理 学法指导 总结升华 统计的相关概念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分析数据 平均数 中位数 学习误区 1.认真理解各个基本概念的实质,找出区别与联系. 知能提升 理解各个统计量的作用,使分析数据更具有方向性. 样本估计总体的方法 画统计图 即通过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根据样本的情况去估计总体的相应情况,常用于设计实际应用题. 画频率分布直方图的步骤 画频数分布折线图的方法 取直方图中每个矩形上边的中点,把这些点用线段依次连接起来即可. 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区别 极差、方差与标准差 利用统计量解决实际问题 数形结合法 总体 个体 样本 样本容量 统计图表 调查的方式 众数 极差 方差 标准差 总体、样本的概念混乱. 分不清集中趋势和离散趋势. 弄不清三种统计图的表达意义的侧重点. 3.注意题目的侧重点来选取合适的知识解题. 1.收集数据;(放到统计图内) 7.写出统计图的名称和数据来源. 常见的命题形式 (1)观察分析各类统计图表,解决相关问题. (2)根据已知条件,绘制或补全各类统计图. 1.比赛成绩的评估. 2.植物长势的判断. 3.对事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他们都是衡量一组数据波动大小的量.这三个量越小,这组数据的波动越小,也越稳定;反之亦然. 平均数的大小与每一个数据有关,任一数据的变动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动. 众数的大小只与数据中的部分数据有关. 中位数只与数据的排列位置有关,某些数据的变动对它没有影响. 2.计算数据中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极差; 3.确定组距与组数; 4.确定分点; 5.列频率分布表; 6.画直方图; 在统计中,所有考察对象的全体. 在统计中,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 在统计中,实际观测或调查的那部分个体. 在统计中,所提取的样本个数. 扇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 折线统计图. 频率分布图 直方图 普查 抽样调查 为了一定的目的,对考察对象进行全面的调查. 从总体中,抽取部分个体进行调查的方式. 算数平均数 加权平均数 n 个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一个数据(或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 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注:有时会有多个). 一组数据中,最大与最小数据的差.

统计思维导图

统计思维导图应用 在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学生普遍对统计方法的应用及创新存在困惑,究其根本的原因主要是对于知识的不理解,只是单纯地去记忆公式,违背了统计学的特点及规律。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课堂中引入统计学思维导图,经实践证明,有利于学生掌握统计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统计学是一门收集、分析、表述和解释数据的学科,在市场营销中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首先,变异是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采用统计方法,可以发现不确定现象背后隐藏的规律,从而对营销过程中提出的理论假设加以科学的验证。其次,结合统计学的知识,可以针对企业的特点,开展企业的市场营销管理工作,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对产品的质量进行分析,对客户的需求进行定量化的描述,明确销售工作的重点和关键。因此,在我国目前的医药市场营销的相关专业中,普遍开设了统计类的课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学习统计学时经常不知从何入手,教学内容主要以记忆为主,违背了统计学科应用性的特点,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对方法的创新。为了让学生更好的理解统计学,应用统计学,我们将思维导图应用于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经验效果。 1 统计思维导图 统计学思维导图是表达发散性思维的有效的图形工具,是一种革命性的思维工具。思维导图采用图文并重的方法,将各级各层的主题关系用相互隶属的

层级图形表现出来,把关键词和图形、图像、颜色等建立记忆链接。 思维导图充分利用人脑的机能,利用记忆、思维等规律,协助人们对问题进行学习和理解,可以将其广泛地应用于统计学的教学工作中。 2 统计学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应用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普及,很多高等医学院校都采用了PPT 进行教学,这种教学方法比较直观,能通过生动的图像、声音等方法,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习效率。但是,由于其同样具有大信息量、大容量性的特点,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觉吃力,跟不上授课的进度。而且,多数幻灯片对于学习内容的排列方式是线式的,不符合人脑的发散性思维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统计学与一般的理科学科有所不同,它的知识自成体系,有逻辑,有层 次,在授课过程中,可以通过统计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应用及创新。 2.1 思维导图在统计描述中的应用统计描述是统计学中最基本的内容,也是统计分析中重要的一部分。在统计学中,经常用统计指标和统计图表来揭示和反映原始资料的数量特征和信息。在药学营销问题中,如果需要对理论问题加以验证,最常用的方法是通过实验数据来说明。经过严谨的统计设计,将实验中收集的数据进行筛查或转换,然后就可以通过统计描述的方法来总结这组数据的一些重要的特征,使得实验得到的数据表达清晰,便于做进一步的分析。 在统计学中,对数据的描述可以是直观的图表,也可以是客观定量的计 算,无论是何种方式,都需要根据数据的类型及分布的类型等因素进行适当的选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 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 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B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 沫较多的是软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 ---直流电 B.----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2↑+O 2↑ D.体积比:2:1(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1: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 E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 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水的化学性质(可溶性碱),例如:H 2O+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CO 2==H 2CO 3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电解水

最新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基本平面图形知识点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知识梳理 一、线段、射线、直线 1、线段、射线、直线的定义 (1)线段:线段可以近似地看成是一条有两个端点的崩直了的线。线段可以量出长度。 (2)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无法量出长度。 (3)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直线无法量出长度。 : 联系: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线段是射线的一部分,也是直线的一部分。 2、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3、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4、线段的比较 (1)叠合比较法(用圆规截取线段);(2)度量比较法(用刻度尺度量)。 5、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6、线段的中点:如果线段上有一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这个点叫这条线段的中点。 若C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AC=BC= 2 1 AB 或AB=2AC=2BC 。 二、角 1、角的概念: (1)角可以看成是由两条有共同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两条射线叫角的边,共同的端点叫角的顶点。 (2)角还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所成的图形。 2、角的表示方法: 角用“∠”符号表示,角的表示方法有以下四种: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 ,∠C 等。 C

大数据时代思维导图

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思维变革不是样本而是全部小数据时代的随机取样全数据模式,样本=总体谷歌流感趋势预测分析美国整个互联网检索记录,可以推测到某个城市的流感状况L y tro 相机 记录整个光场里的所有光,具体生成的照片可以根据需要决定乔布斯癌症治疗对乔布斯DNA 、肿瘤DNA 全测序,根据其特定基因组成按需用药不是精确性而是混杂性谷歌翻译虽然搜集的有错误翻译,但巨大的语料库优势完全压倒了缺点,使其好于布朗、微软的班科和布里尔、IBM 的C a ndide F a c e bo o k 等社交网站 由用户随意贴标签分类照片象棋残局1 w o rd 语法检查 1 更混杂的数据量而不是更精确的算法大数据不只是优于少量数据那么简单,而是能创造更好的结果不是因果关系而是相关关系亚马逊推荐系统根据产品间的联系推荐,增加100倍销售量沃尔玛飓风来临前,将蛋挞与飓风用品摆在一起可增加销量基于相关关系的预测是大数据的核心塔吉特与怀孕预测美国折扣零售商通过对女性消费记录分析,可以发现她是否怀孕,从而在相应阶段寄送相应的折扣券U PS 与汽车修理预测U PS 国际快递公司通过监测车辆的各个部位,提早更换需 要更换的零件早产儿病情诊断实时监测病人信息,提早预测感染知道是什么就够了,没必要知道为什么 大数据时代的管理变革风险--让数据主宰一切的隐忧无处不在的第三只眼亚马逊监视着我们的购物习惯谷歌监视着我们的网页浏览习惯微博窃听到了我们心中的TA f a c e bo o k 似乎什么都知道,包括我们的社交关系网 隐私被二次利用大数据时代,不管是告知与许可、模糊化还是匿名化的隐私保护策略都失效预测与惩罚预测犯罪并提前制止;老年人需要交更多保险费;这否定了人的自由权利、公平,无法独立选择和自由意识数据独裁过于信任、依赖数据掌控--责任与自由并举的信息管理个人隐私保护让使用者承担责任公司负有特定时间之后删除个人数据的义务保护个人动因反数据垄断大亨程序员监控大数据并保持透明度大数据时代的商业变革一切皆可量化坐姿转化成数据孕育出一些服务和一个产业汽车防盗系统能识别是否是车主,不是需要输入密码,错误则自动熄火识别盗贼通过收集到的数据识别盗贼提醒疲劳驾驶坐姿与行驶安全关系通过分析事故发生前的坐姿变化情况地板数据化适时的开灯、开门根据体重、站姿、走路方式确认他的身份监控商店人流量文字变为数据谷歌数据图书馆谷歌翻译沟通变成数据微博情绪数据化来自世界不同文化的人每天、每周的心情都遵循着相似的模式-2011.s c ie nc e 监听新微博发布频率预测电影成败分析微博数据文本,作为股市投资信号位置数据化G PS 通过手机预测交通情况处理来自手机的数据预测人类行为流感时期:通过分析每个人去了哪里见了谁,知道应该隔离谁,怎么找到他数据创新数据的价值不只是漂浮着... 数据再利用网页流量测量揭示用户喜好-Hitw is e 公司数据重组整合手机用户信息与癌症患者信息揭示手机是否增加致癌率-无关扩展数据利用零售店监控摄像头零售店监控摄像头除了安全保卫,还可以跟踪客流及客户停留的位置从而设计店面最佳布局、判断营销的有效性;最终变纯粹的成本为可增收的投资数据折旧及时剔除失去基本用途的数据,如亚马逊推荐系统一般不用用10年前客户买的书来进行推荐数据废气利用谷歌根据用户点击的搜索结果所在的位置来更正排名,将更相关的提前谷歌拼写检查反馈系统通过用户自行更正的搜索词、或点击显示正确拼写的页面来完善相比微软创建维护词典库更先进,变碎屑为金粉开放数据开 放政府数据的倡议响彻全球;私营部门社会对数据的利用更具创新性;数据的价值不只是浮在水面的冰山一角;数据、技术、思维三足鼎立数据拥有者数据拥有者可以选择将数据授权给其他公司,如ITA S o ftw a re ;可以自行开发分析,如M a s te rCa rd ; 大数据技术公司微软Am a lga 系统,减少病人再度入院、大数据思维公司与个人20岁的克罗斯与四个朋友创办了F lightCa s te r 预测航班晚 点数据中间商 结语大数据给我们提供的不是最终答案,而是参考答案,人类的作用依然无法完全被替代。世界不是贫乏规整的惨象,而是纷繁复杂的,天地间存在的事物也远远多于系统想象 大数据时代思维导图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 第一节线段、射线和直线 【学习目标】 1.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3.培养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 【学习重难点】重点: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 难点:对直线的“无限延伸”性的理解. 【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 模块一预习反馈 一、学习准备 1.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并完成随堂练习和习题 2.(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地看做。线段有端点。 (2)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有端点。 (3)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端点。 3.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比较 概念图形表示方法向几个方向延伸端点数可否度量 线段 射线 直线 4.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点在直线上,即直线点;点在直线外,即直线点。 5.经过一点可以画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且只有条直线,即确定一条直线。 二、教材精读 6.探究:(1)经过一个已知点A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2)经过两个已知点A、B画直线,可以画多少条? 解: (3)如果你想将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几枚钉子? 解: 归纳:经过两点有且(“有”表示“存在性”,“只有”表示“唯一性”) 实践练习:如图,已知点A、B、C是直线m上的三点,请回答 A B C m (1)射线AB与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射线BA与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射线AB与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吗? (4)图中共有几条直线?几条射线?几条线段? 分析: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向一方无限延伸;直线没有端点,向两方无限延伸 解: 三、教材拓展 7.已知平面内有A,B,C,D四点,过其中的两点画一条直线,一共能画几条? 分析:因题中没有说明A,B,C,D四点是否有三点或四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应分为三种情况讨论 解: 实践练习:如图,图中有多少条线段?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之令狐文艳创作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 导图 令狐文艳 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 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 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 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 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

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 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 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 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直流电 ----增 2H2O通电2H2↑+ O2 D. 产生位置负极正 极 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 1 : 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 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 的。

八年级下册数据分析思维导图

八年级下册数据分析思维导图 第一单元数据收集一、教材简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较、分类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统计的基本知识的。 为了让学生能了解学习统计的必要性,教材选择了与学生生活有密切联系的生活场景,通过参与风趣的调查活动,使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了解调查的方法,学习收集、、描述和分析数据,认识统计的意义和作用。二、目标导向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统计图(一格代表五个单位)和简单的复式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分析。 3、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三、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3课时进行教学。第1课时课时内容数据收集(一)课型新授课个性修改一课时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体验数据收集、、描述的过程,会用分类数数的方法将数据成简单的统计表;2.能力目标:初步认识统计表,能正确填写统计表,能从中获得简单统计的结果; 3.情感目标:通过对学生身边风趣事例的调查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课时重难点重点:经历收集和数据的过程,初步认识统计表。难点:感受、经历数据的过程,能正确填写统计表。师生活动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1)你们喜爱运动吗?你们都喜欢哪些运动呢?(学生回答)(2)这么喜欢运动,现在的天气又这么好,来组织个比赛好吗?可是这么多运动项目,你想组织什么比赛呢?(学生解放发表意见,意见不一致)(3)意见不一致,这该这么办呢?(学生解放发表意见,老师适时导入)(4)收集一下数据,收集什么数据呢?(学生:最喜欢的运动)(5)引入新知:数据收集。 二、揭示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是什么呢?请看:(出示投影,生齐读)。

手把手教你数据分析全流程

https://www.360docs.net/doc/852481634.html,/ 手把手教你数据分析全流程 听到数据分析,很多竞价小编都会干到头很大有没有,正因为头大,所以我们才应该针对这方面去多种练习,一直练到什么时候拿到这个数据分析的任务感觉得心应手的时候正是我们成功的时候。 下图是某账户的营销数据。从你的角度看,你会觉得是哪里出了问题? 分析好之后,你便可以带着自己的答案看下去。 确定目的 一般情况下,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是为了什么? 降低成本,增加对话、增加流量质量...等等。 但其实,最终我们都可以归结为一个目的:增加转化。

https://www.360docs.net/doc/852481634.html,/ 那我们在分析时,便可以基于这个目的来出发。 发现问题 既然明确了目的,是增加转化,那便可先从结果出发。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它的线索是逐步上升,但线索成本并没有下降。 那...从结果分析来看,我们的获客成本是较高的。 分析、确定问题 线索成本高,要么是因为我们的均价高,要么就是因为我们的对话率低。 但从对话率来看,它的数据我们可以接受,说明流量质量没问题;点击率略微下降,均价居高不下,所以导致对话成本也是处于一个较高的状态。 那,由此可以确定:对话成本高从而导致了一个线索成本的问题。 分解问题 确定了问题,我们就要分解问题。 建议像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在草稿或电脑上罗列出一个思维导图。 对话成本高,我们可以从两点来解决:

https://www.360docs.net/doc/852481634.html,/ 1. 降低对话成本 2. 增加对话量 降低对话成本 降低对话成本,要么降低整体点击均价从而降低成本,要么提高对话率,以量取胜。 降低整体点击均价:我们可通过筛掉那些均价高、转化低的词来达到这一目的。 提高对话率:对话率往往和一个流量质量、转化引导有关系。那我们便可通过对以下四点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自身影响对话的一个薄弱之处。 抵达分析 承载分析 转化能力分析 流量质量分析 增加对话量 增加对话量,不过就是一个增加流量质量和流量数量的问题。 这就需要我们在增加流量数量的同时,筛选出垃圾流量。同样,我们可以通过分词来达到这一目的。 我们最初的目的是增加转化,那么便可先筛选出转化较好的词,然后进行分类。 均价高转化好:先加词,拓量之后优化创意,来控制流量。 均价低转化好:利用提价和放匹配相结合。 操作执行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第一章 有理数 思维导图 ?????????????????????????????????????????????????????????????????????????????????????????????????????????????????<≤??????????????????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律运算律乘方的运算符号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法则运算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是正整数),这种记数,的形式(其中把一个数表示乘——科学记数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叫做幂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求——乘方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倒数的绝对值叫做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绝对值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相反数相关概念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按性质符号分分数整数按定义分分类有理数n 10a 110a n 1a a 0n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思维导图 ??????????????????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步骤反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括号外因数为负同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括号外因数为正去括号作为合并后项的系数所得的结果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合并同类项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类项整式的加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常数项项式—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几个单项式的和—定义多项式指数的和—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系数的式子—由数或字母的积组成—定义单项式用字母表示数减加的式整

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82902

精品教育 第一章 丰富的图形世界 ?????????????????????????????????棱柱:n 棱柱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柱体圆柱几何体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棱锥:n 棱锥有__个顶点,__条棱,__个面锥体圆锥:构成:点动成__,线动成__,面动成__平面展开图正方体展开与折叠丰对立面 富的图形正方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世界圆柱___________________截一个几何体??????????????????????????????????????????????????????????????????? ____________圆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视图左视图从三个方向看俯视图

精品教育 第二章 有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定义分分类按性质符号分数轴:三要素:几何意义:代数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互为相反数。相反数——字母表示:a 的相反数是____,a+b 的相反数是__理数相关概念________01a ?????????≥????≤????__性质:若a,b 互为相反数,则_____________.几何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 0绝对值——代数意义:a=____,a 0性质:非负性倒数——乘积是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正数的倒数是___,负数的倒数是___,0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乘方——1a 10n ???????????????????????????????????????≤

初中数学《基本的几何图形》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初中数学《基本的几何图形》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基本的几何图形 适用年 七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5课时,课外1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本章研究的内容是几何图形、点、线、面、体既是组成几何图形的元素,本身又是基本的几何图形,而直线、射线、线段是研究数轴、函数图象以及各种几何图形的基础,本章中渗透了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几何变换等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并开始学习图形语言、符号语言的初步知识,为学习相关的后继内容打好基础。 直线、射线、线段是最简单的几何图形,比较复杂的图形都是由这些简单的图形组成的,因此本章把它们作为研究对象。本章呈现的思路是:在现实情境中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认识他们的区别和联系,学习他们的表示方法、画法以及线段大小的比较,通过探究,得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的性质。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说明:将主题单元规划的思维导图导出为jpeg文件后,粘贴在这里;如果提交到平台,则需要使用图片导入的 功能,具体操作见《2013学员教师远程研修手册》。)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立方体、长方体、圆柱、圆锥、棱柱、球等几何体,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它们的几何特征。 2.会对简单几何进行正确的分类。 3.认识点、线、面、体;感受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 4.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认识两条直线相交的位置关系过程与方法: 1.经历从现实世界中抽象出几何图形的过程,感受图形世界的丰富多彩。 2.经历展开、折叠、制作等活动体验空间图形和平面图形的相互转化,发展合情推理和空间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2(感受成功的快乐,体验独自克服困难、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具备学好数学的信心。 对应课标 1(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 2(体会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知道两点间的距离。主题单1.你能说说我们身边几何图形吗, 元问题2点、线、面、体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设计 3.线段、射线和直线有何不同,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 适用年 七年级 级 所需时 课内共5课时,每周5课时;课外2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从《标准》看,“统计与概率”领域主要学习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等处理数据的基本方法和概率的初步知识,本章是统计部分的第一章,内容包括: 1.利用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以抽样调查为重点)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利用统计图表(以直方图为重点)描述数据; 3.展现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的统计调查的基本过程。据此,本单元设立“统计调查”“直方图”两个专题。 专题一: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是统计调查的常用方法。教科书以调查人们对几种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为背景,设计了三个问题,通过统计调查问题1回顾了全面调查;通过统计调查问题2和问题3介绍了抽样调查。 专题二:对于直方图,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没有接触,这是本学段学习的一种新统计图。基础。 主要学习方式: 通过调查、讨论、情境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社会现实与自

我成长中的问题,在合作和分享中扩展自己的经验,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过程中增强道德学习能力。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收集、整理、描述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做出决策。 2、认识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的特点和现实意义,了解组数、组距和频数布表的概念,能够读出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中所包含的信息。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统计调查的知识解决简单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2、通过对频数分布表和直方图特征探究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与读图能力,树立正确的统计思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精神。 2.能积极参与调查活动,从中感受数据的作用及统计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激发学生爱数学的热情,体会数据分析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

七年级数学上册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章有理数 思维导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分配律乘法结合律加法结合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加法交换律交换律运算律乘方的运算符号法则有理数的除法法则有理数的乘法法则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有理数的加法法则法则运算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是正整数),这种记数,的形式(其中把一个数表示乘——科学记数法数相同因数的个数叫做指相同的因数叫做底数,叫做幂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求——乘方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积是—倒数的绝对值叫做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绝对值数,叫做互为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相反数相关概念负有理数正有理数按性质符号分分数整数按定义分分类有理数n 10a 110a n 1a a 0n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思维导图 ?????????????????? ????????????????????????????????????????????????????????????????合并同类项去括号步骤反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括号外因数为负同的符号与原来的符号相去括号后原括号内各项——括号外因数为正去括号作为合并后项的系数所得的结果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合并同类项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类项整式的加减的次数—多项式中次数最高项—次数—不含字母的项—常数项项式—组成多项式的每个单—项—几个单项式的和—定义多项式指数的和—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 —次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系数的式子—由数或字母的积组成—定义单项式用字母表示数减加的式整

初中化学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地球表面71%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96.5%;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2O 最多的金属元素是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中一水多用案例:淘米水浇花 节约用水:农业上: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或滴灌 爱护水资源工业上:利用新技术新工艺 工业“三废”(废渣、废液、废气); 水污染物农业:农药、化肥的不合理施用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工业:工业三废要经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硬水与软水 A.定义硬水是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B.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水 C.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装置―――水电解器电源种类---直流电 B.加入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的目的----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 化学反应:2H2O 通电 2H2↑+ O2↑ D. 产生位置负极正极 体积比: 2 :1 (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 1 : 8 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E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2H2O 通电 2H2↑+O2↑ 水的化学性质(2)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碱(可溶性碱),例如:H2O + 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2O + CO2==H2CO3 电 解 水 的 实 验 .

初中数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主题单元设计 适用年 北师版七年级上册 级 所需时 课内6课时,课外2课时 间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章按照统计的过程、问题解决的实际情况,以“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处理分析数据——作出判断”的顺序展开统计内容。尤其是讨论和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表示数据这两个环节。具体地说,第1节通过具体问题,回顾小学阶段学习过的统计图,然后从事一个简单的统计活动,通过该活动揭示统计的过程、环节,并引出数据是如何收集的问题。第2节讨论由于调查对象的差别,就构成了两种不同的调查方式——普查和抽样调查,并通过案例分析普查和抽样调查的优缺点。通过前两节,完成了数据收集工作,从第3节开始探讨数据的整理和表示,进一步学习扇形统计图和频数直方图的制作,并能从所学统计图表中获取相应的信息。第4节将比较这些统计图在表示数据时的特点,寻找各种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与区别,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信息,同时也将帮助学生分析统计图表中的数据,获取准确的信息。 本章的数据收集必须通过活动来完成,为此本章注意了素材的可操作性和学生对这些问题的关注度,也注意到素材的延续性。学

生只有亲自经历这些活动,对实现这一目标才是有帮助的。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 主题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总体、个体、样本的概念,理解在实际问题中感受抽样的必要性,体会抽样方式的差异对结论的影响。 了解频数和频数分布的意义,能画频数直方图,能利用频数直方图解释数据中的蕴涵的信息。 了解不同统计图的特征,能根据具体问题情景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有效地展示数据。 会制作扇形统计图,频数直方图,直观有效地展示数据 过程与方法: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初中化学自然界的水思 维导图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初中化学总复习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思维导图 双城区兰棱镇第一中学孙淑荣 被水覆盖,但供人类利用的淡不足 1% 水资源海水占地球总水量的%;海水中含有80多种元素。 海水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H 2O Na ,最多的元素是O 。 为什么水资源匮乏①用水量增加②水污染严重 生活: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 防止水污染:农业:合理施用农药、化肥,提倡使用农家肥; 生活:生活污水要集中处理达标排放、提倡零排放; 效果由低到高的是静置、吸附、过滤、蒸馏(均为物理方法) 其中净化效果最好的操作是蒸馏 水的净化净化方法既有过滤作用又有吸附作用的净水剂是活性炭。 作用是:既能过滤又能吸附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出去臭味

B .鉴别方法:取样加入用肥皂水,搅拌。 有浮渣产生或泡沫较少的是硬水,泡沫较多的是软 水 C .硬水软化的方法:实验室:蒸馏生活中:加热煮沸 D .长期使用硬水的坏处:浪费肥皂,洗不干净衣服;锅炉容易结成水垢, 不仅浪费燃料,使管道变形甚至引起锅炉爆炸。 A. ---直流电 B.----增强水的导电性,加快水的电解速度 C.2↑+O 2↑ D.体积比:2:1(为什么体积比有时大于2:1氧气) 质量比:1:8氧气比氢气更易溶于水,电极消耗氧气) E 水通电分解的微观实质是:水 F 结论:①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 (1)通电分解H 2O+CaO==Ca(OH)2 (3)水可遇某些氧化物反应生成酸,例如:H 2O+CO 2==H 2CO 3 5、其他 (1)水是最常见的一种溶剂,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 水的吸收:常用浓硫酸、生石灰、固体氢氧化钠、铁粉。 电解水

七年级上册数学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

第四章基本平面图形1 【知识点】 一.线段、射线、直线 线段: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线都可以近似的看做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 射线:将线段向一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射线。射线有一个端点。 直线:将线段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就形成了直线。直线没有端点。 ※1. 正确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以及它们的区别: 名称图形表示方法端点长度 直线 l B A 直线AB(或BA)直线l 无端点无法度量 射线M O射线OM 1个无法度量 线段 l B A 线段AB(或BA)线段l2个可度量长度 2、点、直线、射线和线段的表示:在几何里,我们常用字母表示图形。 一个点可以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直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直线上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一条射线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端点和射线上另一点来表示(端点字母写在前面)。 一条线段可以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或用它的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来表示。 3、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①点在直线上,或者说直线经过这个点。 ②点在直线外,或者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4、直线的性质 (1)直线公理:经过两个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过一点的直线有无数条。 (3)直线是是向两方面无限延伸的,无端点,不可度量,不能比较大小。 (4)直线上有无穷多个点。 (5)两条不同的直线至多有一个公共点。 ※5、线段的性质 (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两点之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之间的距离。(补充类比:①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直线垂线段的长;②平行线间的距离:平行线间垂线段的长) (3)线段的中点到两端点的距离相等。(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相等的线段AM与BM,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 (4)线段的大小关系和它们的长度的大小关系是一致的。 (5)比较线段长短方法:度量法、叠合法。(①圆规截取比较法;②刻度尺度量比较法.) (6)尺规作图: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4.1 线段、射线、直线 ※课时达标 1.填写下表: 名称图例端点数延伸方向有无长度 线段 射线 直线

小学数学几何图形概念、公式大全-思维导图

上次和孩子一起做了小学数学几何图形的思维导图,今天把这个导图彻底完善了下,把所有的计算公式都加进去了,整个导图画下来,等于把这些几何图形知识全部复习了一遍,同时找到不同几何图形之间的关联,加深了孩子的记忆。里面还有些图形孩子目前还没学到,我在填充的时候,着重给孩子讲解了公式的由来,实在讲不出来的,就直接写上公式了,等于给孩子预习,也方便孩子以后的复习。下面直接上图。 一、基本图形 在认识线和角的基础上,主要回顾了计量单位以及换算。 线段的长度单位:千米:km、米: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 换算: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1米=1000毫米 角的计量单位:(°) 二、平面图形

平面图形在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圆的基础上,主要是回顾计量单位、周长、面积计算公式,还有些图形对应的性质。 面积的计量单位: 1、周长:围成一个图形的所有边长的总和就是这个图形的周长 周长的计量单位和换算和线段一样 2、面积:物体的表面或围成的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面积的计量单位: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长方形: 周长:长方形周长=(长+宽)× 2 面积:长方形面积=长×宽 正方形: 正方形周长= 边长× 4 正方形面积= 边长×边长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公式,孩子都记得比较熟悉,所以直接列出来。 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四条边相加,但对边相等,所以只要是两条边相加×2就可以了。 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通过剪切和平移,转化成一个长方形来计算,最后演变结果是: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即:S=ah 梯形: 周长比较好计算,四边相加即可。 梯形的面积演变过程,因为两个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所以梯形的面积就是:梯形面积=(上底+下底)×高÷2。即:S=(a+b)h÷2 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2、在一个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3、在一个三角形中,最多只有一个直角或最多只有一个钝角 在写三角形的面积的时候,孩子清楚,两个一样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方形,所以三角形的面积就是:三角形面积=底×高÷2。即:S=ah÷2 在演变三角形和梯形面积公式的时候,最好是给孩子画图或者折纸的方式进行,这样会比较直观,孩子也容易理解。 圆:

数据分析思维导图与步骤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感觉跟我分析时的思路差不多,于是想模仿写一篇游戏方面的。我的数据分析都是自己长时间磨练出来的,没有什么高明的老师指点,只求能够有效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懂什么数据模型,只求方法简单实用。 三部曲的前提是你对工作有热情,愿意去钻,如果没有热情纯属白搭,有低潮的时候就不太看数据,就算看也是草草而过,没有心情去深究。所以有热情才谈得上数据分析。 第一步:宏观数据 宏观数据是每天都要观察的数据,例如全服的人数(注册,在线,登陆,充值,消费…),钱数(充值数,消费数,ARPU…)。 看这些数据是为了发现“异常数据”和“趋势数据”。 异常数据:就是某些宏观数据的突变,这个时候问题已经发生。能够短期内对数据造成较大影响的问题比较好发现,也比较容易解决。下面一步就详细说明。 趋势数据:数据变化较平缓,但是有一种趋势,我们要利用对我们有利的趋势,减弱对我们不利的趋势。这种数据可以指导长期计划,同时这些数据下也会藏着较隐蔽的问题(此类问题不容易发现,不容易解决)。 第二步:细分数据 当发现异常数据的时候,我们知道有问题,想要知道什么问题,必须细分数据,层层深入。 细分的维度无非就是:付费额度,等级,服务器,消费点,时间点… 我画了一个思维导图,大致写了一些细分的思路。

(点击可放大) 有了思路之后最大的问题就是:能否得到想要的数据?! 在有数据的情况下,多花时间,多花心思,一定能有所收获!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细分的时候不要加入任何主观的判断,直接就论断出原因。这样就无法再细分下去,无法发现问题的根本。 第三步:结合数据,主观分析 很多时候,数据只能告诉我们一些现象,但是最终的问题原因我们无法从数据中得知,只能通过自己对游戏,对玩家的了解来做一些判断(建立在数据之上),下面是主观分析的思维导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