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新加坡国际收支报告

3组

成员:宋秋雨、裘艳芸、阮筠酌、沈怡、邱力、邵杰邦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摘要:国际收支平衡表反映了一定时期一国全部经济往来的状况,是国际收支核算的重要工具。通过对一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分析,可以了解一国的国际收支构成和总貌,同时也为一国政府采取相应调控措施、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了依据。本文主要对新加坡近年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金融账户等主要项目的相关数据进行了分析,并深入分析了新加坡双顺差形成的原因及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采取的应对措施。同时,本文还对外汇市场运行与新币汇率进行了分析,旨在了解新加坡国际收支情况及其特点,并进一步了解新加坡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关键词:国际收支;贸易关系;双顺差;汇率

引言

新加坡是一个较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其经济模式为“国家资本主义”,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也是全球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经济金融实力不容小觑。近年来新加坡的经济增速放缓,各项利率保持相对稳定,且始终坚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和谨慎的财政政策。在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新加坡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国际储备略有下降,支付能力有足够保障,并且无对外债务。此外,新加坡与中国自1990年建交以来长期保持着密切且良好的贸易关系,故分析新加坡的国际收支状况对了解两国贸易往来有很大的必要性。

目录

引言...........................................................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际收支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错误!未定义书签。

2.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经常账户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金融账户项目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中新贸易特色及新元人民币汇率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中新贸易关系..............................................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人民币与新元之间汇率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总结.........................................................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际收支概况

1.1国际收支运行环境

新加坡的经济增速放缓。2016年新加坡经济增长2.0%,较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但这一增长水平仍低于全球平均增速,也显著低于亚洲发达经济体5.4%的平均水平。贸易及国际收支方面,经常账户顺差扩大,国际储备略有下降,2016年国际储备能够满足近7个月的进口用汇,支付能力有足够保障,并且无对外债务。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走势分化且新兴经济体进一步承压。当前,世界经济呈现不平衡的缓慢复苏格局。美国经济持续向好,欧元区经济仍旧疲弱,日本经济步履蹒跚,新兴市场增长动力减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连续四次下调2014年世界经济增长预估值,并称世界经济正步入不温不火低增速的“新平庸”时期。由于经济复苏状况不同,2013年以来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走势分化,美元汇率逐步恢复强势,这加剧了全球金融市场和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调整。2014年9月份,我国境内外汇市场供求突然出现较大的负缺口,就是在国内8月份主要经济金融指标偏弱、世界经济增长继续放缓、美元汇率明显走强等内外部偏空因素的叠加作用下,境内市场作出的强烈反应,同时也反映了跨境资本流动从前期“加杆杠”转向“去杠杆”所引发的“钟摆效应”。近期,地缘政治冲突、重大疫情等突发事件此起彼伏,更是进一步加剧了市场情绪、投资风险偏好的波动。

1.2国际收支主要状况

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近几年来一直是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双顺差。

货物贸易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占据顺差主导地位。虽然期间略有波动,总体趋势处于上升状态。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新加坡服务贸易在2011年还处于顺差状态,然而12年到16年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水平。由下图可以看出2011年之后,新加坡的逆差持续扩大,直到2016年七八月份,逆差额有所减小。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自2012-2016年,新加坡金融账户持续表现为顺差,且大致呈现顺差上升的趋势。其中证券投资占主导。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官方储备资产总体下降趋势,到2016年有所回升。见下图。

数据来源:CEIC数据库

表1-1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2016 (单位:百万美元)

1.3新加坡国际收支运行评价

新加坡的经济在传统意义上以商业为主,包括转口贸易、加工出口、航运等,是东南亚最大的海港、重要商业城市和转口贸易中心,也是国际金融中心和重要的航空中心。

自1998年起,新加坡进入了转型阶段,金融业突飞猛进的发展带动了该国整体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新加坡实施出口导向型和鼓励吸收外资的政策,导致资金过度流入,而国际资本的流动与国际收支结构有密切的关系,大量国际资本的流入会推动本币汇率的升值,从而在宏观角度通过市场机制的作用影响国际收支结构。

2000年以来,新加坡出口增速整体大于进口增速,导致其出现长期经常项目顺差,为减轻持续顺差下的国际收支压力,新加坡积极完善涉外经济政策,促进协调和均衡发展,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稳定汇率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货币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同时,新加坡还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进行海外投资,限制国外资金的过度流入,并且设立了专门机构来具体管理和操作外汇储备。

在财政收支方面,新加坡实行谨慎的财政政策,要求每一届政府都必须基本实现预算平衡或略有盈余。近年来,虽然新加坡政府财政支出略有增加,但财政收支仍保持稳健平衡并略有盈余。

总体来说,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运行以企稳为主,合理运用财政政策,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等,以追求持续而稳定的经济发展为主要目标。

2 国际收支主要项目分析

表1-2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2016经常账户详细目录

2.1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持续双顺差

新加坡的国际收支近几年来一直是经常账户与金融账户双顺差,但其实,“双顺差”是一种不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持续的双顺差会导致新加坡福利的巨大损失。同时,双顺差意味着新币供小于求,在国际市场上会有新币升值的压力。长期以来,新加坡实施出口导向和鼓励吸收外资政策,导致资金过度流入是双顺差的一个重要原因。实际上,通过扩大出口促进经济增长,是亚洲四小龙腾飞和东南亚经济发展的重要经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以后,新加坡经济恢复与发展仍然主要依靠出口行业带动。根据WTO 统计资料,2000 年以来,新加坡出口增速整体大于进口增速,导致出现长期经常项目顺差。为此,新加坡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汇率稳定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储备过快增长势头。同时鼓励国内企业和个人进行海外投资,限制国外资金的过度流入。

新加坡政府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其目标是以利润为导向,对外汇储备进行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其做法是通过6个海外分支机构在世界主要资本市场上对股票?固定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房地产和特殊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该做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既抑制了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又提高了外汇储备的使用效益。然而近几年的持续顺差仍需要新加坡当局不断地调整和努力。

2.2经常账户项目分析

1.货物贸易。新加坡经常项目中,货物贸易在国际收支平衡中占据顺差主导地位。这不仅与我国十分类似,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中,贸易收支有它独特的重要性。商品的进出口情况综合反映了一国的产业结构、产品质量和劳动力生产率状况,反映了该国产业在国际上的分工地位和竞争能力。

从图表中来看,虽然从2014年到2016年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体趋势向下,但从11年到16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新加坡的货物贸易处于稳定均衡水平。

究其原因,近几年全球经济持续低迷,复苏艰难,在全球贸易趋势性的背景下,新加坡经济总体呈现放缓趋势,而且由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对新加坡经济冲击巨大,其经济由高速发展转入中低速发展阶段。并且新加坡经济属于外向开放型经济,且经济体量较小,国际环境对其影响较大,在全球经济复苏的情况下,新加坡货物进出口有所下降在所难免,但货物进出口差额维持稳定说明新加坡经济总体恢复的很平稳。

2.服务贸易。新加坡服务贸易在2011年还处于顺差状态,然而12年到16年间,服务贸易一直处于逆差水平。其中主要是旅游业,知识产权使用费,通讯、计算机和信息,研发,技术、贸易相关及其他商业等构成新加坡国际收支的逆差状态。值得一提的是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一直是顺差状态,极大地缩小了服务业中逆差水平。

3.旅游业持续逆差。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5年各国旅游竞争力排名中,新加坡位列第11.新加坡空运交通网络完善,具备国际水准的旅游接待设施供应充足,旅游景点丰富多样。2015年,新加坡旅游业对其国内生产总值的直接贡献和总贡献率分别达到

4.8%和10.0%,旅游业提供了8.5%的直接和间接就业岗位,旅游业投资占其总投资的19.9%。然而从下表中也看看出,新加坡不仅是一个旅游出口大国,更是一个旅游进口国家。

由图可见,新加坡的旅游支出占出口百分比远远大旅游收款占进口总额的百分比。旅游业方面有很大的逆差,这与我国也十分相似。但不同的是,我国旅游出口并不如新加坡。而且构成两国旅游逆差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我国旅游业逆差的原因主要是对旅游、运输等传统服务贸易领域的发展缺乏足够的重视以及服务业体制机制很不完善。而新加坡旅游逆差的原因则主要因为新加坡国土面积狭小而空中交通系统以及水上交通系统的完善使新加坡人更愿意去往临近的国家旅游,像临近的国家泰国、马来西亚等是新加坡人出游最方便也最多选择的地方。

知识产权使用费、研发、技术贸易逆差持续。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全球竞争报告指出,新加坡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位居亚洲之首,世界第二。新加坡是一个科技创新十分发大的国家,同时他们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十分严格。然而尽管有十分发大的科技和知识产权保护法,新加坡任然面对着和中国一样的知识产权使用费以及相关研发、技术贸易逆差持续的状况。中国主要因为是发展中国家,正处于成长阶段,很多科技都处于学习状态中,创新度不够而导致的知识产权以及专利方面的逆差。而新加坡作为亚洲的发达国家,在科技创新都很强劲的情况下,这方面仍然是逆差只要新加坡不断追求更高的创新程度而进口更多的知识产权来创新能够解释。

金融服务的顺差缩小了服务业中的逆差程度。金融服务业是新加坡经济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附加值最高的服务产业、国家税收的最大来源。从图表中可知新加坡的金融服务业从2011年到2015年间一直处于上升阶段,2016年到2017年,金融服务业在国际收支中有所下降,但总体也仍然处在较高的水平上。

对新加坡金融业影响深远的,很大一部分是政府监管思维的转换。在1997亚洲金融危机之前,新加坡政府对金融监管以严厉著称,而在危机之后,则以“披露为本”,鼓励创新发展。为适应金融混业经营的需要,其在资本市场发放通用牌照(Capital Market Service License),机构可以同时进行券商、基金、期货、REITs管理等业务而无需单独报批, 过去10年间,申请此类牌照的金融机构也增长最快,从2003年的166家增长到2012年的250家。曾有调查显示,在香港特区,向证监会递交申请至获批的平均时间要4-6个月,而在新加坡,获取金管局的批准只需两周。

由上图,可见,新加坡的金融和保险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很大,可以说金融服务业作为新加坡的支柱产业之一,极大地推动了新加坡经济的增长。

2.3资本与金融账户项目分析

1.自2012-2016年,新加坡资本与金融账户持续表现为顺差,且大致呈现顺差上

升的趋势。其中证券投资占主导,也是资本与金融账户顺差的主要来源。1980年前新加坡的对外直接投资很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其对外直接投资逐步增长,投资存量增长速度也较快。近几年来新加坡直接投资始终表现为逆差,而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5年到2016年直接投资逆差额相对较大,2015年直接投资资产314.05亿美元,2016年直接投资资产为238.88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3.9%。而直接投资负债从2011年到2016年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是保持基本的稳定。新加坡对外投资的主要目的地以及海外资本来源地分布也有较大区别。

2.其他投资在近几年也基本表现为顺差,其净资产快速增加。其他投资项下资本流动是影响新加坡国际收支状况的重要因素。2016 年,其他投资项下净资产增加 228亿美元,其他投资主要子项目均为净资产增加,反映境内主体对境内外汇率、利率及市场风险等的预期发生变化,扩大了资金境外运用,并偿还境外债务。金融衍生品账户则呈现出顺差逆差交替出现的状况。

3.新加坡制定并修改了《金融管理局法》和《货币法》,对外汇储备管理设有专门条款,明确货币及外汇政策以稳定汇率作为首要目标,通过外汇储备对外汇市场进行干预,以维持新加坡货币汇率的稳定,抑制外汇被过快增长势头,并于1981年成立了政府投资公司,目标以利润为导向,对外汇被进行长期投资,追求长期的投资回报,通过6个海外分支机构在世界上主要资本市场上对股票、固定资产、货币市场证券、房地产和特殊的投资项目进行投资。

3 中新贸易特色及新元人民币汇率分析

3.1 中新贸易关系

中国与新加坡属于双边自由贸易的关系,两国于2008年10月23日,在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基础上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这是中国与东盟单个国家之间签订的第一个双边自由贸易协定。这也可以解释新加坡是东盟内与中国贸易联系最为紧密的国家之一。这个双边贸易关系已经成为两国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图3.1 2008-2016年我国对新加坡进出口贸易对比(单位:亿美元)说到中新的双边贸易,贸易互补性这个概念就随之突出。贸易互补涉及到两方国家集中进出口的产品相吻合。在此引用结论中新两国在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劳动密集型产品上所存在比较优势差异,且具有互补性,比较优势的差异是两国开展贸易的基础;中新两国存在明显的产业内贸易互补,产业内贸易主要集中在工业制成品上,产业内贸易成为中新两国的主要贸易特征。由两国之间不断增长的贸易额就可以看出中新之间的互补性越来越密切。并且可以看到我国对新加坡出口总是高于进口的, 虽然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中新两国贸易受危机影响在2009年出现下滑,但在2010又迅速复苏,中国对新加坡的贸易整体上的顺差在不断增大,这说明中国对新加坡的密切性高于新加坡对中国, 其中,因为中国向来外贸依存度比较高, 而新加坡贯彻的是外向型经济政策,虽然中国的经济在近几年来已经得到了跨越式的增长,但是从产业链的分工来看,中新之间比较,中国较为依赖新加坡。因此,两国贸易无论是从规模上还是从结构上的稳定性都对我国经济有着重要的影响。

3.2 人民币与新元之间的汇率分析

图3.2 2008年至2018年SGDCNY日线图

不停的波动和震荡是新加坡元兑人名币的汇率所一直呈现的状态。近十年来,SGDCNY指数曾下探到过最低点4.3916,也曾到过峰值5.3684,而最近几年,汇率一直维持在4.8、4.9左右。

2008年和2009年是次贷危机造成的受难年,新加坡的经济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国际货币体系中的浮动汇率制又致使汇率市场的动荡,因此新加坡元兑人名币的汇率便在低处徘徊。但是,新加坡是一个进出口外贸主导的小国,通过贸易的拉动可以快速地还本复原。而且新加坡政府对新元也进行了严格的监管。新加坡金管局对新元的各项业务和交易设置了严格的监管指标,有效降低了外部冲击的影响。自危机到2011年,金管局两次放宽货币政策,将新元汇率政策区间中心调整至新元名义有效汇率的主要水平,保持升值率在零水平。此外,新加坡政府着力开辟和依托新兴市场,较少危机影响。

从图中可以看到,新元汇率在4.3916触底后,随之便是为期几年的快速上涨,虽然在2010年欧债危机的影响下曲折摇摆过一段时间,但是随后仍一路高歌到最高点5.3684。

2011年9月,新元兑人民币汇率几近于直线下跌,几乎达到了2010年6月时的低点。之后又走出了一个小“m”的形态,但是却跌破了11年12年时的价格。

2014年,新元汇率在一次周期性冲高后开始破位下跌。新加坡金管局自1981年以来就把汇率当作货币政策的实施手段。为应对通缩、提振经济,金管局降低了新加坡元

汇率区间的斜率,并下调了该国通胀预期。受该消息影响,新加坡元受到了重挫。此外,

当时人民币中间价也多次下调,中新关系紧密、贸易频繁,人民币的贬值可能对新加坡经济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新元市场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

2016年,人民币整体造贬值,而新加坡元汇率相对稳定,因此新元兑人民币就呈现总体上升的趋势。随后,人民币贬值基本结束,17年开始新元兑人名币汇率又开始周期性波动。

4小结

2011-2016这几年间,新加坡国际收支呈现出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双顺差的格局,在新加坡的经常账户中,货物贸易在国际收支中占据顺差的主导地位,反映了新加坡产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服务贸易在12-16年间一直是逆差,而金融服务的顺差大大缩小了服务贸易的逆差,这与新加坡是全球领先的金融中心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新加坡金融账户持续表现为顺差,且大致呈现顺差上升的趋势。其中证券投资占主导。

参考文献

[1]孔曙东.持续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管理——对现实经验的思考.2007

[2]戴翔.对外直接投资对国内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以新加坡为例.2006

[3]任兆璋.分析新加坡的国际收支结构——研究重造一个新新加坡.2001

[4]郭春松.王俊方《持续双顺差的国际收支管理:国际经验与现实思考.2007

[5]董海伟.《新加坡旅游业的转型及其外部影响因素分析.2017

信托尽职调查报告DOC

XXXX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XXXXXXXX 邮编: 电话:传真: 尽职调查报告 项目名称:XXXX·XXXXXXXX公司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报送部门:证券信托部 二○一三年十一月

XXXX·XXXXXXXX公司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尽职调查报告 一、信托项目简介 1、项目名称:XXXX?XXXXXXXX公司贷款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2、信托规模:总规模不超过30000万元人民币(信托资金达到3000万元信托可以成立,资金可分期到账) 3、期限:固定2年期。 4、委托人及受益人:1、XXXX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2、合格机构投资者; 5、融资人:XXXX公司(以下简称“A”)。 6、信托财产到期交付:每年支付一次信托收益,信托到期时,归还信托本金和最后一期信托收益。 7、信托目的:通过设立集合资金信托,由委托人指定XXXX信托对A发放信托贷款,“A”将所得资金用于XX县XX安置房建设项目。信托计划存续期内,由A 按照合同约定归还信托计划本息,实现受益人信托收益。 8、信托资金用途:按委托人指定向XXXX公司发放信托贷款,借款人用于“XX 安置房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开发。 9、还款来源: (1)项目自身收益作为该项目建设融资正常还款资金来源保障; (2)“A”主营业务收入; (3)“A”现有资产28.09亿元,其中:国有土地资产1829亩估价15.13亿元、房屋资产100715.87平方米估价4.72亿元、林权资产14158亩估价2.75亿元、流动资产及其它资产5.49亿元。也完全能保证该项目建设的融资资金本息的正常还款。 (4)可持续发展收益作为该项目建设融资正常还款资金来源保障。该项目建设为五一物流园建设提供了可靠保障,推动五一物流园可持续发展。根据XX 县“十二五”规划目标,五一物流园建成后,年产值突破100亿元。每年可增加财政收入3亿元,这也为该项目建设的融资资金本息的正常还款提供了保障。 10、保管银行及保管费:待定

近六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动态分析

中国近六年的国际收支平衡动态分析 对于任何国家而言,国际收支不平衡都是无法避免的,但是长期国际收支不平衡,特别是长期的、巨额的逆差或顺差都会对国民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而动态平衡是一国宏观调控的目标之一,通过对国际收支的动态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若干连续时期内一国的国际收支是否达到大体平衡状态。利用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对2006-2011年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进行了动态分析。 最后提出一些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一、经常项目分析 经常项目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了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所以,经常项目分析在国际收支分析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总体上可以看出,这六年内,经常项目差额变化趋势较为起伏,2006年至2008年之间差额有大幅度的增长,而在2008年却有很大程度上的下降,之后就是较小幅度的下降。 我国近六年以来,经常项目一直呈现顺差状态,在2008年达到六年以来经常项目顺差的最高值4206亿美元,经常账户持续的顺差表明了我国的净对外投资国地位。 1、货物和服务项目分析

我国近六年货物和服务贸易占经项目的比重很大,也就是说,经常项的顺差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货物和服务易的顺差造成的。 其中,货物贸易六年内保持顺差,并增长很快,相反服务贸易一直呈现逆差,而且2008年受国际经济不景气的影响,逆差出现较大幅度的增加。可以说,部分货物贸易顺差被服务贸易逆差所抵消。 2007年下半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世界经济增速放缓,对我国的货物和服务出口需求减弱,导致2008年货物和服务差额长率大幅减小。目前,需要努力扩大内需,特别是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提高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少对外的过度依赖。 我国投资收益的变动趋势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2006—2008年,收益项目较之前相比转为顺差,主要是由于随着我国在国外投资和储备资产逐渐增大,获得的投资收益逐渐增多,从而超过了吸收外资所支付的投资收益。 而2008年之后,收益项目又转为逆差,主要是由于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外市场缺少发展

关于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状况,集中反映在这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 Statements)当中。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如1年)全部对外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和汇总的一种会计报表。 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并没有统一的格式,各国政府编制方法亦有不同之处。国际联盟于1938年制定的国际收支分类项目的标准格式,奠定了今天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基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确定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含义、编制原则和标准模式,是当前世界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共同遵循的。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规定,国际收支平衡表按“所有权变更”原则进行记录。因此,以下经济交易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加以记录:(1)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全部结清部分;(2)在平衡表涵盖时期内已经到期必须结清部分(不管实际上是否结清);(3)在这一时期内已经发生所有权变更,但需跨期结清部分。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录均为统计数字,然而搜集本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每笔交易的具体数字显然不大现实。一般统计数字是根据科学的取样方法得来的,但由于信息来源不同,只能提供实际交易的近似数字。搜集和统计数据的渠道有:政府当局从海关搜集,调查旅游人数和支出情况,从银行、养老金、跨国公司方面搜集数字,同时从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机构获取对外国居民的收支情况。 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对政府决策和研究人员很有价值,因为它可以提供一国的国际经济地位以及该国与世界的关系等方面的信息,可以表明一国的对外经济情况是否健康,也可以反映出存在的问题,以便政府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 国际收支平衡表采用复式记账法原理,即反映每一项业务活动时,按其内容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账户进行登记。每笔交易至少要记两笔账,从全面反映资金运动的需要出发,以资金运用和资金来源的对立统一(即方向相反、金额相等)为基础,以资金运动的客观规律为依据,对于任何一项业务的发生所引起的资金运动的具体环节都要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会计科目来反映其运动状况。它以“借”和“贷”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原则。一国国外资产的增加和国外负债的减少,记入借方(Debit),亦称负号项目,记为“-”;一国国外资产的减少和国外负债的增加,记入贷方(Credit),亦称正号项目,记为“+”(通常省略)。每笔交易的账户都分为借方和贷方。其记账法则是:

新加坡信托分析报告精编版

新加坡信托分析报告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新加坡信托公司分析报告 一、信托简介 信托投资基金也叫投资信托,即集合不特定投资者的资金,并委托专家代为投资,使其减少投资风险、分享投资收益的一种信托形式,基金投资对象包括有价证券和实业。托管的资产主要是房地产、银行存款、股票、家族财产等。以下简要介绍家庭信托及房地产投资信托。 (一)家庭信托 家庭信托是指(特指自然人)将其财产所有权委托给受托人,受托人按照信托协议管理信托财产,并在指定情况下将该资产转予指定的受益人。该信托像一个有限公司一样运转,一般委托人生前自己掌握,等委托人身故后,受托人责任开始生效。用一个形象的例子,父母常年在国外,他们会将一笔钱交给孩子的姑姑,由姑姑定期交给孩子当作生活费用。父母就是委托人,孩子是受益人,而姑姑则是受托人。从法律上来说,信托的资产已经不再属于资产的原始拥有人了,这样可以保证家庭财产,避免遗产、婚前财产纠纷,免去昂贵的遗产税,从而延续家族财富。家庭信托是一个极其有效的理财工具,但是普通人很难掌握理财专业知识和信息,这时候便需要一个专业的理财师或者理财机构来处理。在西方欧美发达国家,个人信托占到全部信托市场70%左右,机构信托占30%左右。 (二)房地产信托投资(REITs) 房地产信托投资(REITs)是房地产化的重要。证券化就是把流动性较低的、非证券形态的房地产投资,直接转化为资本市场上的证券资产的金融过程。房地产证券化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证券化和房地产抵押贷款证券化两种基本形式。 二、信托组织架构 根据组织形态的不同,信托可分为契约型信托和公司型信托两种。 (一)契约型信托 契约型信托是指依据信托契约,通过发行受益凭证而组建的信托。这类信托一般由信托管理公司、保管公司及投资者三方当事人订立信托契约。 信托管理公司是信托的发起人,通过发行收益凭证将资金筹集起来组成信托资产,并根据信托契约进行投资;信托保管公司一般也由银行担任,它根据信托契约负责保管信托财产,具体办理证券、现金管理以及有关的代理业务等;投资者即受

加拿大国际收支平衡表

Canada's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Current account)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 millions
Current account 活期存款账户
Total receipts 总收入(1) Total payments 总支付(2) Total balance 总量平衡(3) Goods and services 商品和服务
511,856 557,605 -45,750 445,692 468,702 -23,010 555,594 614,013 -58,419 483,213 514,817 -31,604 619,460 667,926 -48,466 540,658 562,523 -21,866 629,007 691,222 -62,215 546,614 582,835 -36,221 649,181 709,468 -60,287 565,910 597,612 -31,702

Goods 产品
367,211 373,984 -6,773
403,967 413,670 -9,703 79,247 101,147 -21,900 16,320 30,638 -14,317 12,757 22,209 -9,452 50,170 48,300 1,869
456,807 456,055 753 83,850 106,468 -22,618 16,624 32,974 -16,351 13,588 23,674 -10,086 53,639 49,820 3,819
462,528 474,544 -12,016 84,086 108,291 -24,205 17,388 35,030 -17,643 13,508 23,697 -10,188 53,190 49,563 3,626
479,364 486,651 -7,287 86,546 110,961 -24,415 18,201 36,161 -17,960 13,910 24,057 -10,147 54,436 50,743 3,692
Services 服务
78,481 94,717 -16,237
Travel 旅游
15,547 27,544 -11,998
Transportation 交通
11,624 20,076 -8,452
Other services 其他服务
51,310 47,097 4,213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F.O.B or Free On Board)计算。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C.I.F or Cost Insurance And

2010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2010年xx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 一、2010年xx收支总体情况 xx国际收支交易规模及其与GDPxx 2010年,全球经济总体呈现复苏态势,我国涉外经济总体趋于活跃,国际收支交易呈现恢复性增长,总体规模创历史新高,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95%,较2009年上升13个百分点,贸易、投资等主要项目交易量均较快增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持续改善,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5.2%,与2009年的比例基本持平,仍明显低于2007年和2008年的历史高点。国际收支统计口径的货物贸易顺差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为4.3%,较2009年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我国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年内呈现一定波动。境内市场主体的负债外币化倾向依然较强,外债规模有所上升,外汇贷款继续增加。 2010年,我国经常项目顺差305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7%,2009年为下降40%;资本和金融项目顺差2260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5%,2009年为增长8.5倍。各主要项目情况如下: 1.货物贸易顺差与2009年基本相当 2010年,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规模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进口增速快于出口,货物贸易顺差未现大幅增长。按国际收支统计口径,2010年货物贸易出口15814亿美元,进口13272亿美元,分别较上年增长31%和39%。货物贸易顺差2542亿美元,较上年略增2%。 2.服务贸易逆差收窄 2010年,服务贸易收入1712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支出1933亿美元,较上年增长22%;逆差22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25%。 3.收益项目顺差大幅增加 2010年,收益项目顺差304亿美元,较上年增长3.2倍。由于我国对外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投资收益净流入182亿美元,2009年净流入1亿美元。同

2020年(财务知识)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

(财务知识)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中心是管理新元汇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将新元的贸易加权汇率维持于不公开的目标区中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贸易加权汇率由壹篮子新加坡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货币组成,是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由于新加坡国际收支顺差,新加坡总的趋势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维持价格稳定是新加坡金管局的首要目标。为此,2000----2001年,实行适度、平缓的货币增值政策,02年----04年由于国际环境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04年---07年再次恢复适度、平缓的增值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08—09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新元贬值,于较低水平保持稳定。10年以后,随着经济恢复,本币又开始平缓增值。而对于利率而言,由于新加坡为了成为金融中

心,很早就放开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只是通过再贴现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利率间接进行控制,这样就使得新加坡的利率水平跟国际利率水平尤其是美联储的利率水平密切关联,基本上同步波动,由于美国利率十年来大体上于下降,而新加坡又是顺差国,且随投资环境的改善逐步吸引资金流入,使得国内利率较低,壹度从百分之二点几降到百分之零点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新加坡也会适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产业结构来见,新加坡贸易依存度较高,且进出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主要为机械、电子。贸易依存度对小国的好处不是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发展水准的提高,出现系统性的变化:比如,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接着,电子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于这样的过程中受益的;未来是信息经济时代,如果新加坡仍然走自己原来的路径,不可能再有昔日的辉煌。比如,机械类中壹部分产品的出口弹性可能下降,新加坡不会再依赖机械产品的出口。同时,出口商品效果,也影响该国于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如新加坡的电子产品的出口于出口额中占壹半,近年来,世界电子业周期性衰退,今年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下降了13.7%,使外贸严重萎缩。所以,李光耀提出要重建壹个新加坡,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长期竞争力和改善投资环境。 于壹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壹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壹个结构性问题。外部失衡是结果,内部失衡是原因,外部失衡最终又将反过来进壹步影响到内部失衡。从单个国家来讲,壹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分析中英对照

Analysis of China’s BoP 1. The condition of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n 2015, there are some new changes in China's international balance of payments. It changes from "double surplus" to "one surplus and one deficit" which there is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and there is deficit in 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 (excluding reserve assets) . T he surplus in current account increased to be nearly three hundred billion dollars. In 2015,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The current account surplus to GDP ratio was % , it was % in 2014. Goods trade surplus create a high record. In 2015,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caliber goods trade surplus is $ billion, increased 33% over the last year. Among them, the goods trade income is $ trillion, decreased by 4%; expenditure is trillion US dollars, decreased by 13%. Trade in services continued to show a deficit. In 2015, services trad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 39% over the last year. Trade in services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by 1%; expenditure is $ billion, increased 15% over the last year. The travel service project is the largest one in trade deficit. In 2015, the deficit is $195 billion, increased 81% over the last year, because of strong needs of overseas study, tourism, shopping and other spending needs.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enlarged. In 2015, primary income deficit is $ billion, increased 74% over the last year. Income $ billion, increased 8%; spending $ billion, increased 17%. Mainly because of the large amount of direct investment in China, and the growth rate of the spending on investment is higher than the rate of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come . Secondary income deficit is narrowed. In 2015, secondary income (formerly known as current transfers) deficit is $ billion, compared with last year decreased 46%. Income is $ billion, decreased 8%; spending is $ billion, decreased 24%. 金融账户呈现逆差。 2015年,我国非储备性质的金融账户逆差5044亿美元(包含第四季度的净误差与遗漏,实际数据预计会小于该数据)。其中,直接投资净流入有所下降。2015年,直接投资净流入771亿美元,较上年下降63%。一方面,对外直接投资净流出1671亿美元,较上年增长108%,说明因“”战略不断推进,境内企业看好境外投资前景,“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大。另一方面,来华直接投资仍呈现净流入2442亿美元,虽较上年下降16%,但总的来看,境

信托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信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投资摘要 关键结论与投资建议 信托公司往往被定义为金融业中的“坏孩子”,但其较强的盈利能力可能要超出市场认知。我们统计了行业68家信托公司自2010年以来的经营表现,就平均ROE而言,超过30%的有三家公司,分别为安信信托、中融国际信托和四川信托;超过20%的有16家公司,占比高达23.5%,体现出明显领先于一般行业的盈利能力,具有显著投资价值。 行业分化正在逐步拉大,具备较强主动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已体现出更好的适应力和盈利能力。自2012年以来,信托公司的通道类业务越来越多的受到基金子公司和券商资管的竞争,通道业务费率持续下滑,同时带动信托行业报酬率下滑。但行业承压期往往也是公司进行分化的时点,主动管理能力已经成为行业分化的最重要塑造力,而上市信托公司中,安信信托、经纬纺机(子公司中融信托)和爱建集团(子公司爱建信托)都表现出了优于行业的特性。按信托公司的盈利能力以及估值水平,我们推荐板块的投资机会,按排序为:安信信托、爱建集团、经纬纺机和陕国投A。 核心假设或逻辑 第一,通道业务费率持续受到资管行业竞争的影响而走低,信托行业面临越来越大的转型压力; 第二、行业分化沿着主动管理能力这一维度逐步展开,在资本利用效率和信托报酬率上具有优势的公司也将持续跑赢行业; 第三,监管政策或将对通道类业务形成冲击,依靠通道类业务实现盈利的信托公司将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而已具备较强主动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则在行业分化中越来越具备相对优势; 第四,信托公司具备权益杠杆乘数较低、ROE较高且具备良好稳定性的特点,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第五,我们认为估值方法主要由企业背后的业务模式决定,就非银金融领域而言,由于业务运营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板块使用估值方法也不同,其中券商、财险适用于PB估值法,寿险适用于P/EV估值法,而信托公司更适用于PE估值法, 与市场预期不同之处 首创性的从资本效率、信托业务报酬率、固有业务投资收益率三个维度构建了信托行业ROE度量框架,并且给出了行业ROE的敏感性分析表。 我们系统讨论了信托公司的估值体系,并且指出估值方法的选择由背后的业务逻辑决定,信托公司具备盈利能力稳定性强、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并存的特点,更适用于PE估值。 市场采用自上而下的分析方法,认为监管政策或将对通道业务展开更严格监管,从而使信托行业承压,进而压制信托估值。我们认为行业分化已经开始,优质信托股的绝大部分盈利靠主动管理类业务实现,对通道类业务敏感性更低,且分化阶段是龙头股投资的良好时点。 股价变化的催化因素 宏观经济好于预期;上市信托公司主动管理能力持续增强,信托报酬率继续领先行业。 核心假设或逻辑的主要风险 监管趋严、行业竞争加剧。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中心是管理新元汇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将新元的贸易加权汇率维持在不公开的目标区中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贸易加权汇率由一篮子新加坡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货币组成,是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由于新加坡国际

收支顺差,新加坡总的趋势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维持价格稳定是新加坡金管局的首要目标。为此,2000----2001年,实行适度、平缓的货币增值政策,02年----04年由于国际环境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04年---07年再次恢复适度、平缓的增值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08—09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新元贬值,在较低水平保持稳定。10年以后,随着经济恢复,本币又开始平缓增值。而对于利率而言,由于新加坡为了成为金融中心,很早就放开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只是通过再贴现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利率间接进行控制,这样就使得新加坡的利率水平跟国际利率水平尤其是美联储的利率水平密切相关,基本上同步波动,由于美国利率十年来大体上在下降,而新加坡又是顺差国,且随投资环境的改善逐步吸引资金流入,使得国内利率较低,一度从百分之二点几降到百分之零点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新加坡也会适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产业结构来看,新加坡贸易依存度较高,且进出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主要为机械、电子。贸易依存度对小国的好处不是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发展水准的提高,出现系统性的变化:比如,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接着,电子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益的;未来是信息经济时代,如果新加坡仍然走自己原来的路径,不可能再有昔日的辉煌。比如,机械类中一部分产品的出口弹性可能下降,新加坡不会再依赖机械产品的出口。同时,出口商品效果,也影响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如新加坡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在出口

中国信托业发展分析报告

中国信托业进展报告(2012) 一、信托资产规模年增万亿,动能何来? 2008年底1.22万亿;2009年底2.01万亿;2010年底3.04万亿;2011年底4.81万亿;2012年6月末5.54万亿。 2008年以来,中国信托业的信托资产规模几乎每年以约一万亿元的增长不断刷新纪录。 信托业治理的资产规模差不多远远超过公募基金行业(2011年底证券投资基金资产净值2.19万亿元),直追保险业资产规模(2011年底保险资产总额6.01万亿元)。 中国信托公司的持续高速进展要紧得益于: 1.中国经济在过去20年保持高增长,使得国民财宝迅速积存,居民对投资理财的需求迅速增加。众多理财产品中,固定收益类信托产品受到投资者的追捧。 2.在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信托公司相比其它各类金融机构,投资范围最为广泛,投资方式最为灵活。近年来,各类金融机构大规模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资产治理和财宝治理业务。比如,银行的理财业务部门与信托公司合作,开展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银行的私人银行部门与信托公司合作,合作开发并代销集合信托产品。 3.持续的银行信贷规模管控环境下,信托公司满足了企业的融资需求。2008年四季度国家“四万亿”经济刺激打算出台后,银行开始大规模的信贷投放,但2009年四季度以来,国家开始

逐步操纵信贷规模增长。在偏紧的信贷融资环境下,企业能够承受较高的融资成本,加之信托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实业企业对信托融资的同意程度和实际需求都大大增加。 4.大量高素养人才加盟信托业。近年来,许多信托公司建立了市场化运作、市场化激励机制,吸引了大量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的人才“回流”信托业。信托公司形成了“自下而上”创新动力(310328,基金吧)。 …… 此外,中国银监会对信托业的科学定位和监管,也是信托业快速进展的重要缘故。2007年,银监会对《信托公司治理方法》、《信托公司集合资金信托打算治理方法》进行了系统修订,进一步明确了信托公司“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定位。同年,银监会非银部牵头组织拟定了信托公司以后进展规划:力争在3-5年时刻内使信托公司盈利模式发生较大转变,成为真正体现信托原理、充分发挥信托功能、面向合格投资者,要紧提供资产治理、投资银行业务等金融服务的专业理财机构。 二、应该如何看待银信合作业务? 广义的银信合作,泛指银行和信托公司的各类合作,比如银行代理推介信托打算,托管信托打算资金等。通常所讲的银信合作,实际是指银信理财合作,是指商业银行将客户理财资金托付给信托公司,由信托公司担任受托人并按照信托文件的约定进行治理、运用和处分的行为。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国家外汇管理局

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概览表) 项目行次2016年 一季度 (亿元人 民币) 2016年 一季度 (亿美 元) 2016年一季 度(亿SDR) 1. 经常账户 1 2,569 393 283 贷方 2 35,818 5,486 3,946 借方 3 -33,249 -5,093 -3,663 1.A 货物和服务 4 3,022 463 333 贷方 5 32,025 4,905 3,528 借方 6 -29,003 -4,442 -3,195 1.A.a 货物7 6,786 1,039 748 贷方8 27,787 4,256 3,061 借方9 -21,001 -3,217 -2,313 1.A.b 服务10 -3,764 -576 -415 贷方11 4,238 649 467 借方12 -8,002 -1,226 -881 1.B 初次收入13 -268 -41 -29 贷方14 3,276 502 361 借方15 -3,544 -543 -390 1.C 二次收入16 -186 -28 -20 贷方17 517 79 57 借方18 -703 -108 -77

2. 资本和金融账户19 -11 -2 -1 2.1 资本账户20 -7 -1 -1 贷方21 12 2 1 借方22 -19 -3 -2 2.2 金融账户23 -3 0 0 资产24 878 134 97 负债25 -881 -135 -97 26 -8,051 -1,233 -887 2.2.1 非储备性质的金融 账户 2.2.1.1 直接投资27 -1,062 -163 -117 资产28 -3,747 -574 -413 负债29 2,685 411 296 2.2.1.2 证券投资30 -2,670 -409 -294 资产31 -1,439 -220 -159 负债32 -1,231 -189 -136 2.2.1.3 金融衍生工具33 67 10 7 资产34 -111 -17 -12 负债35 178 27 20 2.2.1.4 其他投资36 -4,387 -672 -483 资产37 -1,873 -287 -206 负债38 -2,513 -385 -277 2.2.2 储备资产39 8,048 1,233 887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

{财务管理财务知识}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

新加坡国际收支平衡表(2001年)

资料来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库 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货币政策的中心是管理新元汇率,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通过将新元的贸易加权汇率维持在不公开的目标区中实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贸易加权汇率由一篮子新加坡主要贸易伙伴和竞争对手货币组成,是新加坡货币政策的操作目标。由于新加坡国际收支顺差,新加坡总的趋势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而抑制通货膨胀、维持价格稳定是新加坡金管局的首要目标。为此,2000----2001年,实行适度、平缓的货币增值政策,02年----04年由于国际环境影响,通货膨胀压力不大,实行稳定的汇率政策,04年---07年再次恢复适度、平缓的增值政策以缓解通胀压力,08—09年金融危机,全球经济低迷,新元贬值,在较低水平保持稳定。10年以后,随着经济恢复,本币又开始平缓增值。而对于利率而言,由于新加坡为了成为金融中

心,很早就放开了对银行存贷款利率的限制,只是通过再贴现率、银行间拆借利率对利率间接进行控制,这样就使得新加坡的利率水平跟国际利率水平尤其是美联储的利率水平密切相关,基本上同步波动,由于美国利率十年来大体上在下降,而新加坡又是顺差国,且随投资环境的改善逐步吸引资金流入,使得国内利率较低,一度从百分之二点几降到百分之零点几。为了抑制通货膨胀,新加坡也会适时采取从紧的货币政策。从宏观产业结构来看,新加坡贸易依存度较高,且进出口商品种类高度集中,主要为机械、电子。贸易依存度对小国的好处不是不变的,会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发展水准的提高,出现系统性的变化:比如,工业化时代,制造业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接着,电子产品的贸易增长率高,新加坡对外贸易的发展,就是在这样的过程中受益的;未来是信息经济时代,如果新加坡仍然走自己原来的路径,不可能再有昔日的辉煌。比如,机械类中一部分产品的出口弹性可能下降,新加坡不会再依赖机械产品的出口。同时,出口商品效果,也影响该国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如新加坡的电子产品的出口在出口额中占一半,近年来,世界电子业周期性衰退,今年新加坡电子产品出口下降了13.7%,使外贸严重萎缩。所以,李光耀提出要重建一个新加坡,改善经济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提高产品长期竞争力和改善投资环境。 在一国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国的国际收支失衡本质上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外部失衡是结果,内部失衡是原因,外部失衡最终又将反过来进一步影响到内部失衡。从单个国家来讲,一国的国际收支经常账

2018年信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2018年信托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核心观点: ●信托行业的发展史也是一部监管史 信托行业经历五次大整改后,逐步从银行业、证券业分离,确立独立经营地位,2001年《信托法》颁布确立信托法律制度。2007年分类监管指导整改重组后,信托公司获发新金融牌照业务进入新发展期。信托牌照功能齐全业务模式灵活,在业务创新之时也成为金融同业规避监管与套利的通道,近年监管出台多项文件规范或限制银信合作、政信业务、非标资金池、伞型信托等,但未能彻底扭转信托通道角色。 ●历次监管下信托规模仍保持快速增长 从过往多次监管施行与影响看,通过调整业务模式与调整资金投向领域,信托行业仍保持受托资管规模快速增长,有记录以来仅2015年三季度录得信托资产余额净值环比下降。原因在于:一是银行资金出表意愿强烈,通道需求不减。二是监管针对单一业务模式而缺乏全面性,资金灵活调整投向领域。在银信、政信、伞型信托监管政策出台后,银信合作余额、信托资金投向基建、证券领域规模与占比快速回落并流向其他领域。三是分业监管下缺乏统一性,金融同业之前相互嵌套套利规避监管。银信合作规模与投向受限后,通过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计划等实现多层嵌套,隐藏资金来源与真实投向。 ●资管新规填补监管漏洞,行业规模料将回落 1)与过往监管实施相比,资管新规全面监管,以央行牵头,一行三会协调统一,对各资管主体全面从严监管,压缩套利空。2)严限银行出表与非标投资,从资金源头收紧,按通道规模每年增量减半计算,信托规模未来两年预计增速-2%与-8%。3)通过限嵌套、统一杠杆倍数与风险计提、加强期限错配管理等,压缩套利空间,并在通道操作上实施约束,穿透监管,削弱资金变换模式规避监管的能力。按通道业务增量减半,假设同时执行资管新规要求对管理费收入10%计提风险准备,未来两年行业营收增速为-8%与+6%。4)打破刚性兑付,引入净值管理,引导资管行业回归“资管本源”。 ●转型期阵痛无可避免,充足资本金强主动管理者将易突围 转型阵痛或无可避免,未来应充分发挥牌照功能优势。一方面传统通道业务应转型资产证券化服务,信托牌照具有破产隔离属性,是专业SPV,在银行CLO与交易商协会ABN 产品发行具备垄断优势,可将现有庞大体量的非标投资转化。另一方面,信托全牌照优势,未来将进一步提升主动管理能力,发力“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私募投资”三大领域,多种方式参与服务实体经济。预计今年通道规模冲量放缓萎缩,新增主动管理规模与占比提升,资产结构优化,抵消低费率通道业务收缩对营收增长的负担。从投向看预计房地产与基建占比持稳,投向工商企业进一步提升,落实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要务。而信托公司业绩与战略将更显分化。主动化程度高、转型积极、风控得力等符合监管导向的信托公司,更易获得发展支持实现突围。 风险提示:风险因素包括宏观经济与行业景气度下行,如经济下行超预期、资管新规落地严厉性超预期、行业爆发严重风险事件等;公司经营受多因素影响等

亚太地区房地产信托基金(REIT)调查报告36页

asia-pacific reit survey J UNE 2010 Results of a benchmark survey of senior property professionals to understand perceptions of the REIT markets in Asia-Pacific.

2 | Asia-Pacific REIT Survey 2010 AUSTRALIA IndonESIA SIngAPoRE vIETnAm ThAILAnd chInA hong kong TAIwAn jAPAn koREA IndIA ThE PhILIPPInES mALAySIA

welcome to the fourth edition of the Asia-Pacific REIT Survey. For the 2010 edition, The Trust company is delighted to partner with Asia-Pacific’s leading law firm, Baker & mckenzie. This year, Baker & mckenzie have provided the country analysis section with descriptions of the regulatory and investment regime for REITs in each of the 13 markets. we would like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thank all those who took the time to complete the survey. This year we had over 140 respondents, up 37% on last year. combined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previous years, their responses form the basis of the insights and trends that we share with you in this publication. In our last REIT Survey published in February 2009, we discussed the 3-R challenge; Refinancing, Recapitalisation and Revaluation. In the past 12 months, we certainly saw significant recapitalisation with over US$58.5bn 1 in global equity raised. In the Asia-Pacific, the largest REIT recapitalisations were in Australia (US$9.5bn 2) and Singapore (US$3.3bn). however, those REITs that were able to recapitalise tended to be the larger ones such as westfield (US$1.9bn), Stockland (US$1.4bn), capitaLand (US$1.2bn), gPT group (US$1.2bn) and goodman (US$0.9bn). Unfortunately, many smaller REITs remain mired in debt negotiations as we continue to move through the recovery phase. So what has happened to the Asia-Pacific REIT markets? There has been a dramatic change in the short-term outlook for REITs compared to a year ago. In the 2010 survey, 47% of respondents predict companies will increase the size of existing REITs compared to 27% last year and 20% of respondents expect additional REITs will be launched which is a 17% increase on 2009. we have seen real evidence of this with the IPo of the cache REIT on the Singapore Exchange in April 2010, the first new REIT IPo since december 2007, and more innovative moves such as the dual listing of the Fortune REIT in Singapore and hong kong. After the lows of 2009, REIT markets across Asia-Pacific are starting to recover, although they remain a long way below the highs of the period between 2001 and mid-2008, where the size of the Asia-Pacific REIT market grew a multiple of 40 times. In terms of threats to REITs, it is interesting that each year a different threat has come out on top. This year, adverse taxation developments (71%) are rated as the biggest threat to the future of REITs as compared to financial engineering (69%) in 2009. In our 2008 survey, low yields were seen as the biggest threat (63%). overall, the REIT sector can justifiably feel that the “worst may be over”. The reduction in REIT debt levels have created some breathing room, with rewards coming via higher share prices and improved levels of volatility compared to the broader market. however, we know that there is still some way to go before we can declare the recovery is complete. The next 12 months are likely to go a long way towards defining the future of the Asia-Pacific REIT market. wELcomE 3ABoUT US 4BAckgRoUnd To SURvEy 5RESPondEnTS PRoFILE 6SURvEy RESULTS 8coUnTRy SUmmARy And LEgAL UPdATE 20conTAcT US 34 Welcome coNteNts 1. Source: EPRA, nAREIT, RealPac & cohen & Steers 2. Source: EPRA, nAREIT, RealPac & cohen & Steers The Trust company and Baker & mckenzie | 3 Milton Cheng Partner Asia Pacific REITs Practice group Leader Baker & mckenzie John Atkin chief Executive officer The Trust compan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