筒纱工艺

筒纱工艺
筒纱工艺

纯棉筒子纱染色生产工艺流程

一.深色(例如黑色)染色流程:

领纱→松络→配缸→包袜套→装笼→上缸和上锁头→自动盖缸盖→上水→启动主泵→氧漂→热水洗→酸洗→去氧→放水吊出纱笼→上水→化染料和匀染剂→加元明粉→匀染→吊入纱笼→梯度升温染色→60度加减固色(纯碱分两次加入)→保温(保温40分取样对头版)→对版合格放料→上水酸洗→第一次皂煮(105度×15分)→第二次皂煮(98度×15分)→第三次皂煮(98度×8分)→取版对色→酸洗→热水洗→热水洗→去脚水→固色→上柔软→吊出纱笼→脱水→烘干→取样对版→后络→上蜡→检验→打包→入库。

二.加料流程图:

1.前处理:

高压排放

50℃×30分

高压排放

2.染色:小预比

加?纯碱加?纯碱

3.后处理:

105℃×15分

98℃×10分

2℃×1分

加皂洗剂

加压

高压排放

取样对版

出缸脱水烘取内中外对色和牢度检测

三.染色影响因素:

影响纯棉纱线染色因素有五部分:

1.筒子纱在松络纱线密度和张力以及重量,在络纱使用不良的塑料管。

2.前处理不良容易影响到纱线白度,毛效,强力和均匀度。例如:内外毛效不一致和均匀度不好,容易造成内外色差大。在洗后pH值和双氧水的去除情况都会影响染色的均匀性。

3.染料的配伍性不好和软水的硬度以及在生产过程中人为操作和设备(泵力不足和染缸部件泄流),工艺设计是否合理,水质是否达到染色要求。

4.后处理不到位和助剂对颜色的影响变化,在烘干过程中纱线受热不均匀。

5.生产管理不到位。

四.改善和控制:

1.在松络过程中保证每轴的密度和质量,是在染色过程中均匀的染透。每位操作人在络筒时检查塑料多次使用后是可以使用。如有破损和变形的不可以使用,因为在染色过程中是小预比单循环染色对每轴纱质量要求高,要不容易造成色花和层差现象。

2.前处理是染色前最关键一个环节,前处理的好坏决定了次缸产品的质量。煮纱一定要匀透,毛效要达到工艺规定的要求,否则会造成筒

子纱染色色花及内外层色差,影响产品合格率;煮纱后要酸洗中和至中性,再用除氧酶去除残留的双氧水,因双氧水去除不净,将会引起色浅、色花,色斑,白芯。

3.选择配伍性好染料和稳定的助剂,优化设计合理的生产工艺。化料要均匀和按工艺规定时间缓慢加入染缸里。减少操作过程中可以避免的因素,自动和智能化程度比较高的设备,一定要保证充分的保养和维修,是生产设备正常运转。水质是染色过程关键之重,必须达到50mg/L。为防止在染色时加螯合剂。

4.后处理也是生产重要一步,产品的各种物理指标。必须是染色后处理过程才能达到(例如,干摩,湿摩,水洗牢度,)未到达到指标时可以通过在后处理过程中加一些助剂改善物理性指标。纱线烘干必须受热均匀,含水率一致。

5.固色剂应该选择色变小有耐酸碱盐和高温,柔软剂选择在烘干过程中色变小,又耐高温而稳定的助剂。注:在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助剂必须是环保型不含APEO。采购一些高浓产品,自己开稀使用,降低生产成本。

6.车间的生产管理和技术管理必须落实到位。杜绝违反工艺操作规程,有严明的奖罚制度。人人都是安全员和质检员。

年月日

面料染色工艺

面料染色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

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找出双头,把布清理好即可,如果缸内高温一定要降温,排压。 7、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时,只要来电就把电脑箱上 面的自动与手动开关反复开几次,就OK! 操作工艺 1 胚布进缸前必须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沾污,沾色。 2 胚布下缸前要看清流程卡上布号,数量是否相同等,拉架布染色必须用缝纫机接头,平幅进缸,防止出现拉痕,染色时水位要放大,严格按工艺流程操作。 3 高温缸染色时,一定要关好,关紧高温缸门,最高温度不能超过130度,降温至85度以下,

竹节纱生产工艺浅析及竹节纱装置说明

竹节纱生产工艺浅析及竹节纱装置说明 一、概述 竹节纱特征是具有粗细分布不均匀的外观,是花式纱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有粗细节状竹节纱、疙瘩状竹节纱、短纤维竹节纱、长丝竹节纱等。竹节纱可用于轻薄的夏季织物和厚重的冬季织物。可用于衣着织物,也可用于装饰织物,花型突出,风格别致,立体感强。 纱线忽细忽粗,有一节叠出的称竹节。竹节纱的公称号数一般以基纱号数冠名,如C 14.5tex竹节纱是指竹节间距为正常纱的号数,而竹节处的号数要大。实际生产中在前罗拉变速纺竹节时,一般先设定好基纱的高速值和捻度值纺出正常的基纱号数后再设定低速值等竹节参数来生产竹节纱。 二、竹节纱生产原理 1、目前竹节纱常见的生产方式是前罗拉恒速,控制中、后罗拉超喂,形成与基纱有变化的粗节;一般细纱机中后罗拉的转速相对前罗拉来说要低得多,所以更容易控制,避免了因改变前罗拉转速而影响产量、捻度;且中后罗拉转速较低,变速时对机械本身的冲击磨损也小。无锡普莱特公司的ZNZ智能型数字式竹节纱生产装置便是这种类型,采用跟随前罗拉,并用伺服电动机控制中后罗拉,这种装置灵敏度高,适宜制作较精密的竹节纱。 2、竹节纱纱样分析和设计 对纺纱厂来说,如何准确测量竹节纱的三大参数:竹节长短、粗细和间距是竹节纱设计的关键环节。分析好竹节样布的主要条件:所选布样要足够大,要能看出整个竹节循环、竹节密度和织物风格;称纱线质量的电子天平精度要达到0.001 g以上。根据竹节纱布样需要测量和分析出的工艺参数主要有竹节粗度、竹节基纱细度、平均细度、竹节细度、竹节节距、竹节长度、捻度等,同时还要根据细度设计牵伸倍数和传动比、卷绕螺距、钢领、钢丝圈卷绕工艺参数等。 3、竹节纱经济效益 竹节纱技术适应高附加值织物的需求,且在生产过程中还能减少用棉等级,可为纺织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竹节纱装置在各种细纱机上改造方便,纺竹节纱时,将轻重牙齿脱开,换上长轴用带轮带动中后罗拉,从而通过电脑程序控制中后罗拉的速度,达到按要求生产各种规格的竹节纱,无竹节定单时又可以纺常规纱。 竹节纱装置的选用说明 一、前言 衷心感谢您购买了《ZNZ智能型竹节纱装置》!在使用本装置之前,请先熟读说明书,这样有利于您正确的发挥本装置的优良功能。 适用及纺制范围 无锡普莱特纺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这一高新成果:ZNZ智能型竹节纱装置,系国内首创。适用于各种普通或中长纤维的纯纺或混纺。该装置主要是由一台控制器实现对一台细纱机的控制,纱支一般在5S~80S(英支)范围,可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 回弹性好, 耐磨性优良, 尺寸稳定性好, 抗皱性好, 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 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 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 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动加剧, 增加了微隙, 降低 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 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 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 染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 得色丰满, 各种染色牢度优良。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 RY-1180V型高温高压染样机 1.2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 退浆、煮练、漂白合一, 在100℃条件下处理20min,皂洗剂1g/L去油) —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 色( 1℃/1min) 升温至70℃匀染10min—( 1℃/1min) 升温至

100℃匀染10min—( 1℃/min) 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 100℃处理30min,对于深色而言) —洗水—醋酸中和—洗水( 上抗静电剂) —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 按织物重量) : 分散染料 ( o.w.f.) x 冰醋酸 1.2g/L 匀染剂 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 1.5g/L 还原清洗剂 1.5g/L 抗静电剂处方 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 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 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 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 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 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 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

染色工艺(筒子纱与布)

筒子纱染色工艺 络筒→预溶胀→染色→清洗→干燥→溶剂回收 络筒:将20s精梳棉纱线络成600g松式筒子(不锈钢螺旋弹簧筒,0.37g/cm3)。 溶胀:在染色主缸内用纯二甲基亚砜(DMSO)对纱线进行溶胀(浴比:10:1,90℃,1h)。 染色:将二甘醇二甲醚(DG)/二甲基亚砜=9:1的混合溶剂(浴比,10:1), C.I.活性红24(3% owf),无水碳酸钾(3g/L),2℃/min从室温升温到95℃, 染液循环2h;排液。 清洗:先用纯DMSO在90℃下清洗4次,每次15min/次,再用DG在室温清洗10 min一次,浴比都为10:1。 干燥:用110℃的氮气流吹2小时。 溶剂回收:采用精馏的方法,1000-2000帕,在95℃收集DG;500-1000帕,100℃下收集DMSO。 烧杯里染布工艺 棉织物被剪为3g大小的试样,并在二甲基亚砜(DMSO)中25℃溶胀1小时。溶胀后的棉织物经过简单沥干直接转移到45mL染色溶液中,染液含9mL DMSO,36mL 碳酸二甲酯(DMC)(DMSO/DMC 1/4;浴比为1:15),染料(0.09g,3% owf)和碳酸钾(0.08g)。随后封闭染罐,在95℃条件下机械振荡两小时。染色结束后,冷却至室温,打开染罐拿出染色样品,并在离心机上以5000rpm/min 的条件离心5min。离心液与染色残液合并,并用于下一循环的染色。而染色织物在50℃条件下洗涤两次(DMSO,45mL)每次20分钟,去除未固色的染料。每次洗涤后都使用离心机在5000rpm/min的条件下离心5min,最终在50℃下减压干燥至恒重。DMSO洗液,第二次的离心液以及最终蒸馏提纯后的DMSO都用于下一轮的染色回用。

女贞子工艺规程

目录

2、生产工艺流程

4、质量监控:见“SCGL524201 女贞子生产关键工序质量监控要点”。 5、原辅料、中间产品、成品质量标准 5.1 女贞子原料质量标准:见“ZLJS100101原药材质量标准”。 5.2 女贞子中间产品质量标准:见“ZLJS400101饮片中间产品质量标准”。 5.3 女贞子成品质量标准:见“ZLJS500101饮片成品质量标准”。 6、包材质量标准和文字说明 6.1 包材质量标准:见“ZLJS300101~ZLJS300601包装材料质量标准”6.2 包装说明文字: 品名:女贞子 规格: 产地: 重量: 产品批号:

生产日期: 贮藏:置干燥处 生产企业: 7、生产区的工艺卫生要求 7.1 生产区卫生要求:执行“CSGL001401一般生产区环境卫生管理规程”, 7.2 生产区清洁工作要求:执行“CSSOP000301一般生产区厂房清洁规程”, 7.3 生产区人员卫生要求:执行“SCGL000101一般生产区个人卫生规程”, 7.4 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要求:执行“SCGL005701一般生产区工作服管理规程” 8.设备一览表 9、技术经济指标核算 9.2包装材料物料平衡 使用量+残损量+剩余量 塑料袋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量

使用数+残损数+剩余数 标签物料平衡= ×100% (99.0-101.0%) 本批领用数 10、技术安全及劳动保护 10.1 员工转岗或新工上岗前均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熟悉本岗位的操作要点、质控要点及注意事项。 10.2 严格按工艺规程和岗位标准操作程序操作,切忌擅改工艺和岗位操作方法,工作应严肃认真。 10.3 电机设备严禁用水直接冲洗,清洁时亦不可用湿布擦拭。在确保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后方可开机,以防轧手等事故发生。 10.4 设备定期保养,严格按设备维护保养管理制度操作使用。 10.5 拣选、切药、干燥、筛分等产尘、产湿岗位应有除尘排湿装置。 11、劳动组织和岗位定员 11.1 劳动组织 11.1.1 由生产部下达生产指令,车间依此组织生产。 11.1.2 车间根据生产指令从仓库领用原料组织生产。按生产工序依次为净选、洗润、切制、干燥、炮制、筛药、包装,经检验合格后入库。 11.1.3 生产班制:为一班制。

转杯纺纱工艺设计

转 杯 纺 工 艺 流 程 班级:纺织****班 姓名:******** 学号:****0051**** 日期:20**/**/**

牛仔布转杯纱36.4tex设计过程 以产品要求为基础,配置转杯纺纱的工艺设计,36.4tex纯棉转杯纺纱,设计捻系数选定361,成纱质量中档,但毛羽要少些,配棉成分中档,相关工艺计算如下: 1、转杯转速、引纱线速度、设计捻度:根据机型、纱线密度、纱的用途可选择转杯凝聚槽型、直径和转速,分别为T形槽、直径40mm、转杯转速78000r/min,也可选择选择设计捻系数为361。由此计算: 设计捻度(捻/10cm)=线密度制捻系数/√Tt =361/√36.4 = 59.8捻/10cm 修正为60捻/10cm 引纱线速度(m/min)=转杯转速/设计捻度(捻/10cm)×10 =78000÷600 =130(m/min) 2、分梳辊及其转速的选择:36.4tex纯棉纱,根据棉纺手册(第三版)中的表3-2-16和所选转杯纺纱机型,可以选择OB20或OK40齿形、直径为65mm的分梳辊,根据表3-2-19,可以选择分梳辊转速为7500r/min。 3、假捻盘与阻捻器的选择:用途要求毛羽较少、捻度适中,可选择适合40mm 转杯直径的光面KN4型的假捻盘和光面阻捻器。假如在设定捻系数条件下,断头较多,可改用沟槽少的假捻盘。 4、输纤通道和隔离盘:根据所选机型和转杯直径40mm,选择整体式输纤通道和相应的隔离盘。 5、条子定量、牵伸倍数、喂给罗拉线速度:根据机型、纱线密度48.6tex转杯纱可选择18.5g/5m 的条子定量,然后计算:

实际牵伸倍数= 条子的定量(g/5m)×200/纱的标准定量(g/1000m) =18.5×200÷48.6 = 101.6 机械牵伸倍数= 实际牵伸倍数÷牵伸系数 =101.6÷1.02 = 99.7 牵伸系数根据转杯纺落棉率、纤维损失、埝缩、卷绕张力、牵伸倍数等综合因素而定,一般在1.02~1.05之间。在本工艺设计中选择1.02 。 喂给罗拉线速度= 引纱线速度÷机械牵伸倍数 = 130÷99.7 = 1.30(m/min) 6、卷绕张力牵伸倍数、卷绕角和纱筒直径:根据机型和纱线密度,卷绕张力牵伸倍数选择1.00 ,卷绕角一般选择33°。纱筒直径一般选择250mm或300mm 。 7、给棉板及引纱皮辊加压:根据机型给棉板和引纱皮辊加压选择30N 和18N 。 29tex针织用转杯纱工艺设计如下表

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涤纶织物由于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磨性优良,尺寸稳定性好,抗皱性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纺织品及服装面料。涤纶筒子纱线染色是采用高温高压染色法在高温高压筒子纱染色机上进行的。由于聚酯纤维结构紧密,分散染料在低温条件下几乎不上染。只有将温度提高至90℃以上,染料的上染逐渐增加。达到110℃以上时,涤纶纤维中无定型区高分子链段的运 动加剧,增加了微隙,降低了染料分子扩散进入纤维内部的阻力,提高了染料分子扩散速度,使分散染料的上染速率迅速加大。至130℃才能获得满意的染色效果,染料利用率达到90 ﹪以上,得色丰满,各种染色牢度优良。 1.涤纶筒子纱染色工艺 1.1 生产材料及设备 涤纶100D网络丝、染料、冰醋酸、匀染剂、还原清洗剂、抗静电剂、RY-1180V 型高温高压 染样机 1.2 工艺流程及条件及处方: 原纱进厂—松筒—倒角—装笼—进入染缸—前处理(退浆、煮练、漂白合一,在100℃条件 下处理20min, 皂洗剂1g/L 去油)—水洗—染色缸加入已溶解好的染料和助剂依次侵入染槽—加入纱线染色(1℃ /1min )升温至70℃匀染10min—(1℃ /1min )升温至100℃匀染10min—(1℃ /min )升温至130℃保温45-60min —高温排水—洗水—还原清洗(100℃处理30min, 对于深色而言)—洗水—醋酸中和—洗水(上抗静电剂)—脱水—烘干。 染色处方(按织物重量): 分散染料()x 冰醋酸1.2g/L 匀染剂1.2g/L 还原清洗处方 冰醋酸1.5g/L 还原清洗剂1.5g/L 抗静电剂处方1.0g/L 2.质量问题产生原因分析及解决措施

2.1 松筒 涤纶筒子纱线染色前需先松筒,松筒首选不锈钢弹簧管,其优点是有效穿透面积特别大,对获得匀染非常有利。可自由压缩,对不同数量批号的订单有极强的适应能力。筒纱卷绕密度大小是很重要的,考虑到染色机械的泵的扬程高度,涤纶筒纱的卷绕密度以-0.39g 立方厘米为宜。卷绕太紧,染液难穿透很厚的纱层,局部因接触染料太少而得色偏浅造成色花或色圈等染疵,卷绕太松,筒纱容易变形脱落,造成乱纱,难于上机。如果绕筒的张力、密度不均匀就必然要造成筒轴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与穿透量不同。张力、密度较小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快,染液的穿透量多;张力、密度较大的部位,染液的穿透速度慢,染液的穿透量少。染色结果是,张力、密度小的部位得色深;张力、密度大的部位得色浅。这是因为,染料上染纤维,是分为三步:第一步, 染料随着染液的流动进入纤维表面的“扩散边界层”:第二步,染料通过扩散边界层靠近纤维,被纤维表面吸附;第三步,染料从纤维表面扩散进入纤维内部。染料从染液中进入纤维表面“边界层”的速度和数量是与染液的流动速度成正比。也就是说,染液流动越快,纤维表面染液的交换更新越快,染料进入纤维“边界层”的速度越快、数量越多。被纤维表面吸附的速度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染料从纤维表层扩散进入纤维内部并发生染着的速度自然也就越快、数量也就越多的缘故。 对措施:绕筒要均匀 所谓“均匀”是指绕筒张力要均匀、绕筒密度也要均匀。实际生产证明手工绕筒速度虽快,但很难达到“均匀”的要求。因此,最好是采用机器绕筒,其绕筒效果相对较好。 2.2 前处理 染前处理对天然纤维而言主要是去除其共生物。对涤纶等合成纤维来说则是去除其人为的后加“杂质” 包括纺丝或织造过程中加入的油剂以及沾污的油垢、灰尘、色素等。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油剂。油剂中含有润滑剂、乳化剂、抗静电剂等。施加油剂对涤纶等合成纤维的纺丝、织造是必要的。但在染整加工时必须将油剂洗除倘若染前不洗涤,带着这些油剂染色,油剂会在涤纶表面形成一层“阻染膜”,妨碍染料向纤维内部均匀扩散、渗透。因而,容易造成上色不匀,产生色花、色斑等染疵。而且,还会使浮色增加,影响色牢度。如果染前处理工艺不到位,纤维上的油剂去除不匀,就可能产生云状色花;如果在染色过程中,染液中的染料分散稳定性差,出现凝聚现象,这些油剂又会与染料的聚集体结合,沾附染色物而产生色斑。 必须注意的是前处理后一定要清洗干净,否则容易造成染花疵病。 应对措施:加强染前净化处理 在染色前,先将染色物在淡碱液中(必要时可加入适量耐高温、不起泡的表面活性剂)于120 ℃处理 2Omin(注意,碱浓不可太高,以免涤纶水解)。排液后清洗一次,必要时经酸中和,然后再实施染色。目的有二个:

竹节纱工艺设计

竹节纱工艺设计实例 1 捻度 1.1 前罗拉变速装置 (1)设计基纱长度和竹节纱长度占总纱长度的百分比(一个循环) 基纱长度/mm:160+320+600+450=1530 竹节纱长度/mm:75+75+75+85=310 总长度/mm:1530+310=1840 基纱占总纱长度百分比:1530/1840=83.2% 竹节纱占总纱长度百分比:310/1840=16.8% (2)计算基纱细度 设基纱号数为Xtex,则有: 1530X+3*310X=1840*36.4(3倍竹节粗度) 求得X=27.2。 (3)根据基纱细度选择所需捻系数,换算出捻度 由27.2号选用370捻系数,换算出捻度71.0捻/10cm。根据A512工艺表: 24374*Z4/Z3/Z5=71.0得Z4/Z3=76/58,Z5=45 由此选择捻度牙轮,但此时年度牙轮实际并不能调节捻度。 (4)由步进电机的高速和竹节粗度、规律计算出前罗拉平均速度 我们根据所用步进电机的实际功率确定前罗拉高速时180r/min,由3倍竹节粗度可知前罗拉低速时为180/3=60r/min。由基纱、竹节纱纺纱时间比例求前罗拉平均速度:180*83.2%+60*16.8%=160r/min (5)由前罗拉平均转速和A512工艺表确定皮带轮7.72*58/76*45*马达盘/主轴盘=160mm。选择电动机皮带盘Φ120mm,主轴盘Φ200mm (6)由主电动机和皮带盘测算出锭子速度1460*120÷200*10.11=885.6r/min 由以上推算可知,在前罗拉变速竹节装置中,纱的捻度完全取决于前罗拉高低速度和高低速纺纱所占的时间比,单纯调节捻度牙改变不了纱线捻度。在锭速不变时只有调节前罗拉车速才能改变捻度。 1.2 后罗拉变速装置 按照(2)、(3)选择捻度牙,适当比正常同支纱大一些。 2 牵伸、车速和钢丝圈 由捻度测算(2)可知基纱细度为27.2tex。总牵伸=粗纱定量/基纱细度=粗纱10m干重/基纱100m干重 由总牵伸倍数选择牵伸齿轮。 前罗拉变速装置参照步进电机功率确定,如额定电流7A的步进电机转速应不高于200r/min;后罗拉变速装置可按基纱细度正常纱时的车速来控制。如竹节36.9tex纱的细度是28.1tex,则可按正常纱的速度265r/min来生产。 根据竹节粗度和车速一般在正常纱的基础上偏重3~5号掌握。 3 结论 竹节纱是一种花式纱线,它具有节长、节距、节粗三大要素,三要素不同就要选择不同的细纱工艺,细纱工艺的是否恰当直接影响细纱生活、成纱质量,影响到织机效率、疵布和布面风格。所以,合理的细纱工艺以及选用ZNZ仿真智能型竹节纱装置是我公司竹节纱成功生产的关键。

女贞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8614895008.html, 女贞子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作者:高赛周欣陈华国 来源:《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8年第12期 摘要:女贞子具抗炎、调节免疫、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广泛。本文对近年女贞子药材化学成分和质量控制研究进行梳理,归纳质量控制采用的技术手段和评价方法,为女贞子药材加工及相关制剂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女贞子;化学成分;质量控制;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8.12.034 中图分类号:R2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8)12-0133-04 Abstract: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has anti-inflammatory, immunoregulatory, anti-aging,hypoglycemic, hypolipidemic and other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and is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practice. In this article, the researches on chemical components and quality control of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in recent years were sorted out, and the technical mean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used in quality control were summariz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cessing of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and related preparations. Keywords: Ligustri Lucidi Fructus; chemical components; quality control; review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具有滋阴补肾、明目乌发功效,主要用于肝肾阴虚、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内热消渴、骨蒸潮热等病症的预防与治疗。女贞子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谓其“味苦平,主补中,安五脏,养精神,出百病”。现代研究发现,女贞子具有抗炎、提高免疫力、抗衰老、降血糖,降血脂等生物活性,临床主要用于糖尿病、高血脂症、冠心病、青光眼、乙型肝炎等的治疗。本文对近几年来女贞子的化学成分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 化学成分 女贞子主要成分有三萜类[1]、黄酮类、多糖类、苯乙醇苷、挥发油、脂肪酸、氨基酸和 微量元素等。 1.1 三萜类 三萜类化合物在女贞子中含量为5.61%[2],其主要骨架为齐墩果烷型、羽扇豆烷型、乌索烷型和达玛烷型。目前,已成功从女贞子中分离出齐墩果酸甲酯、3-O-乙酰熊果酸、3-羰基齐墩果酸、羽扇豆醇、齐墩果酸、19α-羟基熊果酸、3-O-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白桦脂醇、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纺织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字体大小:大 | 中 | 小 2009-10-09 13:19 - 阅读:34 - 评论:0 面料染色工艺流程 一胚布缝边松布翻布 1 缝纫机特征:通过电动机带动缝纫机头,能把布边布头缝合起来。可以缝各种布料。 2 操作:先打开电源开关,把针线跟底线穿好,把布边或布头放到压脚下面、再启动踏脚板。 3 缝边工先检查胚布与流程卡上的数量,胚布是否相符,缝边不能过宽,2公分以内,从布头缝至布尾要平直,齐边。保持布面清洁,按数量分清缸数。 4 对缝纫机要定期保养,如加油,清洁等工作。用完后关掉电源以免烧坏电动机。 5 注意安全、调节机速、小心针头扎手指头。 6 松布,翻布,要检查松布机,翻布筒是否正常,特别要留意勾丝。 二拉缸(绳状缸) 拉缸构造:缸体由不锈缸材料制造,主要配件:电动机,棍筒,加热蒸汽管,加料糟,开关可以正转反转。 特征:能染真丝,棉布,人造丝,锦纶网布等,优点就是产量高,速度快,缺点:不能生产拉架布,高档布料等。 常见故障:会在染色过程中出现打结,绞导布轮。 解决方法:先停机,然后手动开机慢慢倒转。 生产工艺 1 先检查机台是否正常,染缸,用具是否清洁,防止搭色,沾污。

2 胚布进缸要平幅进,用缝纫机接头。 3 染色时水位要放大,浴比1:50左右,低水位不能开机运行,防止拉伤,擦伤。 4 拉缸生产的胚布选择每疋布的长度要基本一致,助剂,染料要加均匀(防止有疋差)。 5 拉缸不能生产高档布料,只能染要求低的产品,目前我们只能用来煮练印花胚布,染印花底色。 三高温缸 构造:由不锈钢材料组合而成,主要配件:主泵马达,导布轮,升降温进放水阀,还有排汽阀,副缸,抽料泵,搅拌机,主机前装有出布机,四管配有先进电脑运行操作。 特征:能染多种面料,既能低温染色又能高温染色,操作简单易懂,成品质量好,机器运行时出现结会自动报警。 常见故障:机器运行时出现布拉不动,掉布,布打结,布绞导布纶,机器运行时突然停电等。解决方法: 1、当布出现拉不动时,操作工应马上考虑到主泵的冲力是不是调的太大或太小,调小冲力不够,调大冲力过猛,会把缸内的布冲乱,在后面的布运行就会把前面的布压住,导至布拉不动,冲力应该调到适当为止。如果布还是拉不动,在高温情况下,应该降温至85度,缸内压力全部排完,才可以开盖,用人手进行操作,操作工在滚筒正转突然停下,连续几次,用手推布正转。或把布打出一点,再开动主泵,水冲力调大,直到布进去为止。 2、掉布:布在缸内自动打结,过不了喷嘴,降温85度,压力排完,用手工把结解开。 3、布绞导布轮:操作工千万不要茫然地乱正反转,要看清楚布是怎样绕在导布轮上,再

女贞子的成分分析及鉴定

女贞子的成分分析及鉴定 胡红 (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08化教学号20082036) 【摘要】目的为女贞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固相萃取(SPE)进行样品供试液的前处理,采用RP HPLC法,分别测定齐墩果酸与熊果酸的含量,色谱柱:Kromasil KR100 5 C18(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 甲醇(体积比1∶1) 水(体积比90∶10)];流速:0.8 mL/min;检测波长:210 nm;柱温25 ℃;进样 量:2 μL。结果样品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得到较好的分离;齐墩果酸在0.108~3.24 μ g的范围内、熊果酸在0.060~1.8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 收率分别为100.50%、98.05%;11批次样品中齐墩果酸的含量为0.639~1.340 mg/g,熊果酸的含量为0.168~0.377 mg/g。结论采用SPE进行供试品溶液前处理,能够有 效消除女贞子药材中杂质成分对末段吸收波长的干扰,所建立的方法具有简便、稳定、 可重复的特点,可用于女贞子药材的质量控制。固相萃取(SPE)是一种新兴的样品前 处理技术,近年来已经应用于中药含量测定方法研究[6-10],但还未见有将此方法应 用于女贞子的含量测定中。本文报道采用此技术进行女贞子药材样品的前处理,结合反 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消除了样品中杂质对齐墩果酸、熊果酸在紫外末端测定的干扰,使 样品中齐墩果酸与熊果酸在同一色谱条件下较好地得到了分离,并进行了多批次样品的 含量比较,以期为女贞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更稳定可靠的方法。 【关键词】女贞子;齐墩果酸;对羟基苯乙醇苷类和裂环环烯醚萜苷类;挥发油类;多糖;磷脂; 微量元素;其它;含量测定;固相萃取;HPLC 1概述 女贞子为常用中药,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的功效,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等证[1]724。女贞子中主要含有三萜类成分,其中齐墩果酸为主要的代表性成分,此外尚含有熊果酸等。有关女贞子药材及含女贞子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多以齐墩果酸的含量作为评价指标[1]728。中国药典2005年版(一部)[3]收载女贞子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薄层扫描法测定齐墩果酸的含量。近年来,亦有文献采用HPLC UV方法[4]以及HPLC ELSD方法[5]测定本品中两成分的含量,但由于HPLC UV测定波长在末端吸收,不能有效排除供试品中的杂质对测定结果准确度的影响;而ELSD检测器还未能普遍应用。因此上述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

混纺纱线染色工艺

混纺纱线染色工艺 为了给针织服装领域提供更多更舒适的纺织材料,并降低生产成本,近几年来,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毛棉(或粘)纱线,常见的有45/55、30/70和20/80等规格的混纺纱线。由于混纺纱线中的羊毛组分不耐强碱和棉用酶制剂,所以不能采用棉常用的煮练和漂白工艺,从而不能有效地去除棉蜡、油脂、果胶和天然色素等杂质,影响了手感风格,以及毛效和漂染工艺的稳定性。笔者经多次实践,调整各工序加工工艺,尤其是前处理加工条件,获得了满意的染品。 2毛棉混纺纱染色工艺 2.1前处理漂染加工成功的关键,前处理要占50%的因素。以45/55配比的毛棉混纺纱线为例,其前处理宜在温和条件下采用适宜的助剂,以获得良好的处理效果。 2.1.1工艺处方和工艺条件: 工艺处方(g/L) 氧化(第一浴)快速渗透剂T0.5~1 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3~5 25%双氧水8~10 小苏打3~5 还原(第二浴) 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2~3 雕白块或漂毛粉3~4 小苏打3~5 工艺条件浴比1∶30,室温下先氧化(第一浴),运转10~15min;继以1℃/min速度升温至60~65℃,保温60~80min,排液,水洗1次。还原(第二浴),再按上述工序,以还原浴重复处理一遍,然后经充分水洗,待染。 2.1.2助剂的作用 快速渗透剂T,不耐强酸、强碱和高温,在40℃左右能迅速均匀润湿纤维,同时可携带浴中其它助剂进入纱线内进行作用,以提高处理效果。该助剂可改善因死棉而造成的染疵。去油除蜡精练剂YX150,它可有效地去除棉纤维上的蜡质油脂,同时对羊毛上的油脂等杂质起净化作用,从而满足后道工序的要求。经该前处理后的纱线,其毛效可达12.7cM/30min。双氧水是氧化剂,它的加入可去除羊毛和棉纤维上的部分杂质,尤其是天然色素。但温度不能过高,否则会引起两种纤维降解而使强力受损。雕白块或漂毛粉是还原剂,还原性强而稳定,不仅能进一步改善两种纤维组分的白度,并且还能除去纱线上残存的氧化剂,确保纱线质量。小苏打(碳酸氢钠)是一种极弱的碱剂,主要调节工作液的pH值至8~8.5,因为双氧水和雕白块都需在碱性条件下发生作用,并且随碱性的增强作用加大。由于受到羊毛组分化学性能的限制,需严格控制工作液pH值。 2.2染色 必须要选用好染料,无论是绞纱还是筒子纱。原则上都可采用环保型高坚牢度的直接染料,将棉或粘胶纤维染着;然后选择对纤维素纤维无亲和力的弱酸性染料或酸性络合染料套染羊毛组分。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女贞子性平,味甘,入肝、肾经。《本草纲目》记载:女贞子可补中,安五脏,养精神,除百病。久服使人肥健,轻身不老,强阴,健腰膝,明目。 女贞子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女贞子是什么 女贞子又名贞木、冬青、蜡树。此木凌冬青翠,有贞守之操,因此得名。 女贞细小肾形果,灰黑皮皱有缩萼, 质坚体轻甘苦涩,肝肾阴虚用之多。 [来源] 为木犀科常绿乔木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成熟果实。 [产地] 主产浙江、江苏、福建、湖南、四川、广西等省。 [采收] 秋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除去枝叶,蒸后晒干。 [药材形性] 肾形或倒卵形,长0.4-1cm,直径0.3-0.4cm。表面灰黑色或紫黑色,皱缩不平,基部常有缩萼及果柄痕,外果皮薄,中果皮稍蔬松,内果皮木质,黄棕色,内有种子1-2枚。质坚体轻,气微,味甘而微苦涩。 以粒大、饱满、色灰黑、质坚实者为佳。 [炮制] 取原药筛去灰屑,拣净残留果柄;晒干。用时捣碎。 酒女贞子取净女贞子100公斤,用黄酒20公斤拌匀,稍闷,置蒸罐或其他蒸药容器内密封,隔水炖或直接通入蒸气蒸至酒被吸尽,色泽黑润时,取出晒干。本品蒸熟或酒制后能增强补肝肾作用。 [成分] 果皮含齐墩果酸约14%、乙酰齐墩果酸、熊果酸、甘露醇、多量葡萄糖,种子含脂肪油近年从果实中分离出女贞甙、洋橄榄苦甙等。 [性味、归经] 甘苦平,入肝、肾经。 [功用] 滋补肝肾,养肝明目。用于肝肾阴虚,腰膝酸软,目花耳聋,须发早白,心烦不寐,梦遗盗汗,津亏消渴等症。 [药性] 甘、苦、凉。归肺、肾、胃经。 [药化] 含齐墩果酸、甘露醇、葡萄糖等。 [药理] (1)体外实验具有抗癌活性。 (2)水浸剂能抑制大鼠移植性肉瘤的生长;对小鼠宫颈癌U-14的抑制率为30.6~49.2%。 (3)水浸剂及齐墩果酸具强心、利隶及保肝等作用。 (4)煎剂及甘露醇、葡萄糖等有缓下作用。 (5)煎剂对化学疗法与放射疗法引起的白细胞下降,有使其升高的作用。(6)煎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药效]败毒抗癌、补肾益阴、养肝明目。 [药用] (1)败毒抗癌,用于癌瘤积毒:肝癌女贞子、半枝莲、白英各30克,地黄、鳖甲、当归、丹参、三棱、莪术各15克水煎服。适用于原发性肿癌。食管癌女贞子、生地、熟地各30克,当归、白芍、山药、麦冬、石斛茅根、党叁、黄芪各15克,柿霜、豆蔻各6克水煎服,兑启隔散(沙参、丹参各9克,茯苓、川贝各3克,郁金、砂仁壳、杆头粮各1.5克,荷叶蒂2枚共研为启隔散)同服。适用于晚期食管癌与贲门癌。均获肯定的近期疗效。宫颈癌女贞子、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各30克,生地、熟地、茯苓、泽泻、山茱萸、龟版、地骨皮、牡丹皮、枸栩子、菟丝子、续断、山药各15克水煎服,日1剂。结

纱线基础知识--竹节纱

纱线基础知识--竹节纱 近年来,随着竹节纱产品的不断开发与延伸,从服装到家纺、装饰等领域,被越来越 多的品牌、设计师采用,总是让人产生不一样的视觉和触觉效果,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竹节纱盛行20多年,何谓竹节纱? 竹节纱特征是具有粗细分布不均匀的外观,是花式纱中种类最多的一种,有粗细节状 竹节纱、疙瘩状竹节纱、短纤维竹节纱、长丝竹节纱等。竹节纱可用于轻薄的夏季织物和 厚重的冬季织物。可用于衣着织物,也可用于装饰织物,花型突出,风格别致,立体感强。 纱线忽细忽粗,有一节叠出的称竹节 竹节纱的公称号数一般以基纱号数冠名,如C 14.5tex竹节纱是指竹节间距问正常 纱的号数,而竹节处的号数要大。实际生产中在前罗拉变速纺竹节时,一般先设定好基纱 的高速值和捻度值纺出正常的基纱号数后再设定低速值等竹节参数来生产竹节纱。 目前,竹节纱在各类面料的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符合当前的流行趋势而广为流行, 竹节纱品种多,适用范围广。一般来说,按竹节纱纺纱形式分:有气流纺竹节和环锭纺竹节;按竹节长度分:有长竹、中竹、短竹;按竹节倍数分:有粗竹、中竹、细竹;等等。 一、竹节纱主要参数与布面风格的关系 竹节纱参数包括基纱线密度、竹节粗度、竹节长度及竹节间距,由于竹节纱的特殊结构,布面风格与上述4参数密切相关,其各种各样的组合决定了它在布面上特殊的风格, 其方法主要有以下4种。 1. 由于竹节纱竹节部分较粗,纺纱时加在竹节部分的捻度也较少,竹节段纤维较松散,使竹节纱染色时粗段与细段对染料的吸收不一致,再根据竹节长短不同会形成雨点或 雨丝的风格。 2. 原料不同形成的风格有异:如用普通棉、涤纶原料纺制的单纱织制的竹节纱织物 竹节比较明显;而采用异形纤维如阳离子涤纶、强光涤纶、粘胶等形成较细竹节,然后与 普通纱加捻成线,可制成高档面料。 3. 在转杯纺纱机上纺制48.6~58.3tex (Nel2~10)竹节纱,其竹节可高于正常纱的1.3~1.8倍,配合竹节间距与长度的变化,可织制出具有麻的风格的高档面料。 4. 利用竹节纱竹节部分的长短不同、粗细不同、节距不同、原料不同,可开发出丰 富多彩、风格各异的品种,以满足各类不同消费者的需要。 二、纺竹节纱的工艺设计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女贞子炮制方法研究进展 作者:刘艳红崔於杨莎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6期 摘要:通过查阅文献,汇总汉代至现代有关女贞子炮制方法的资料,进行归纳分析,所得结果可为女贞子炮制工艺规范化和质量标准的制定提供借鉴和依据。 关键词:女贞子;炮制 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其性味甘、苦、凉,归肝、肾经。具有滋肾补肝,明目乌发的功能。常用于治疗眩晕耳鸣,腰膝酸软,须发早白,目暗不明。女贞子多以炮制品入药,本文在查阅古今文献的基础上,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以探讨女贞子炮制的意图和意义,为现代女贞子炮制工艺规范和质量标准的建立提供借鉴。 1女贞子的古代炮制方法 女贞子的炮制方法始见于宋代·《疮疡经验全书》中,为“饭上蒸”,随着历史的发展,炮制方法不断增加有去皮、去梗叶、蒸制、酒制、盐制等。 1.1净制 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等。女贞子净制始见于明代·明《本草蒙筌》始载“衣皮将布袋净” ,此后有“去梗叶……布袋擦去皮”(明·《本草纲目》)、“去粗皮”(明·《炮炙大法》)、“洗去衣皮” (清·《得配本草》)等。 1.2炮制 主要有蒸制、酒制、盐制、药汁制、焙制等,其中以酒制法居多。 女贞子的炮制始于宋代,宋·《疮疡经验全书》载“饭上蒸”,这是最初的单纯蒸制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又发展出多种辅料制法。酒制法主要有酒蒸、酒浸、酒炒等。明·《神农本草经疏》:“ 酒浸一日,蒸透晒干” 。明·《先醒斋医学 广笔记》:“ 酒拌,九蒸九晒”。明·《本草汇言》:“ 酒浸,晒干微炒。药汁制有旱莲草、地黄制,黑豆制,白芥、车前制等。此外尚有蜜蒸、焙制、盐制等。 2女贞子的现代炮制方法 现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净制、酒蒸、酒炖、盐制、醋制等,其中以酒蒸和酒炖法应用居多。1963和1977年版《中国药典》均收载为酒炖法,1985~2010年版《中国药典》收

纺纱工艺设计

纺纱工艺设计 发表者:发表时间:2012-6-6 9:04:13 第一章棉纺工艺设计 棉纺厂主要加工棉、棉型化纤、中长化纤的纯纺及其混纺纱线,其它天然纤维如毛、麻、绢、羊绒、兔毛等的短纤维形式也可在棉纺厂进行混纺产品开发。 本章主要掌握典型纺纱系统、各工序工艺参数调节、半制品及成纱的质量控制指标和措施。第一节纺纱系统分类 1 普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并条(2-3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2 精梳纺纱 原料→开清棉→梳棉→精梳前准备→精梳→并条(2-3道) →粗纱 (预并条、条卷) (条卷、并卷) (条并卷) →细纱→后加工 3 混纺纱 棉→开清→梳理→精梳前准备→精梳 涤→开清→梳理→预并条 →混并条(三道) →粗纱→细纱→后加工 4 新型纺纱 开清棉→梳棉→并条二道→新型纺纱 5 中长纺 中长专用开清棉设备→M型梳棉机→并条粗纱→细纱 6 废纺系统 利用下脚纺制棉毯等 7 后加工 1 烧毛→纱筒打包→出厂 烧毛→定型线筒打包→出厂 细纱→络筒→并纱→捻线→线络筒→摇纱→绞纱打包→出厂 络并联 细管直并本厂织部车间使用 本节学习后能写出典型棉纺纺纱流程。 第二节工艺参数与质量指标 一、原料 1 棉:籽棉轧棉皮棉→打包→送到纺织厂 1) 轧棉 a 锯齿轧棉—锯齿棉 含量少、短绒少、棉结索丝疵点多、产量高、 适轧细绒棉(长度为25~33mm,细度为6000 ~ 7000公支,适纺中细号纱,即9 ~ 28tex)b 皮辊轧棉—皮辊棉 含杂多、短绒多、棉结索丝疵点少、产量低 适轧长绒棉(长度33mm以上,细度7000 ~ 8000公支,适纺细号纱,即3 ~ 7tex)

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研究 徐苹,张学兰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济南250355) [摘要]目的:研究女贞子炮制方法的历史沿革及前人炮制的原始意图。方法:查阅汉代至现代有关女贞子炮 制的中医药文献资料,并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女贞子炮制始载于宋代5疮疡经验全书6,为/饭上蒸0,历代应用的 炮制方法有10余种,主要为酒制法。现代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要有酒炖和酒蒸,但目前各地女贞子的炮制工艺仍 不统一,缺乏客观的工艺参数和科学的饮片质量标准。结论:研究结果可为女贞子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化及其质量 标准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女贞子;炮制;历史沿革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其性味甘、苦、凉,具有滋补肝 肾、明目乌发作用[1]。传统认为,生女贞子长于清 肝明目,滋阴润燥。多用于肝热目赤,阴虚肠燥便 秘。经酒制后可缓和其凉滑之性,增强补肝肾作用。 多用于肝肾阴虚,头晕耳鸣,须发早白,目暗不明。 女贞子古今文献记载多以炮制品入药。本文在查阅 女贞子古今医药文献的基础上,对女贞子炮制的历 史沿革进行归纳分析,以探讨女贞子的炮制意图与 原理,为现代女贞子饮片炮制工艺规范及质量标准 研究提供借鉴。 1 女贞子历代炮制方法概况 1.1 女贞子的古代炮制方法 女贞子始载于5神农本草经6,列为上品,名为女 贞实[2]。女贞子的炮制始见于宋#5疮疡经验全 书6,为/饭上蒸0[3]。古代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主 要有去皮、去梗叶、研末、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 制、盐制、焙制等。 1.1.1 净制主要有去皮、去梗叶等。女贞子净制 始见于明代,明#5本草蒙筌6始载/衣皮将布袋 净0[4],此后有/去梗叶,,布袋擦去皮0(明#5本草 纲目6)[5]、/去粗皮0(明#5炮炙大法6)[6]、/去皮0 (明#5先醒斋医学广笔记6)[7]、/布袋浸蒸去皮0 (明#5(镌补)雷公炮制药性解6)[8]、/洗去衣皮0 (清#5得配本草6)[9]等记载。 1.1.2 切制女贞子为细小果实类药材,历代文献 对其切制所提甚少,仅有/研末0(明#5本草蒙 筌6)[4]、/净末0(明#5先醒斋医学广笔记6[7]及/为 末0(清#5得配本草6)[9]的记载。 1.1.3 炮制主要有蒸制、酒制、药汁制、酒蜜制、 盐制、焙制等,以酒制法居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