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

论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
论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

论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特征及其历史地位

希腊是西方美学思想的发源地。一般认为,美学问题的探讨开始于希腊历史上的古典时期,即始于公元前6世纪未至公元前4世纪初,这一时期是世界文明史上极有特色的希腊文明时期,它为日后的古典文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希腊古典时代的美学,就历史记载可凭来说,发源于公元前六世纪毕达哥拉斯学派,极盛于公元前五世纪到四世纪(即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时代),历时300多年。它是和希腊社会经济基础和一般文化情况密切联系着的。

在古希腊之后,西方美学的概念、范畴、体系都同古希腊密不可分。如今,对古希腊美学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一、古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

古希腊美学发轫于毕达哥拉斯学派,发展、丰富于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鼎盛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一)毕达哥拉斯学派的美学观点

毕达哥拉斯学派成员是数学家、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美体现着一定的数量关系,这些数量关系体现出比例、对称、节奏、韵律等和谐的特点,和谐的数量关系就是美,进而推论出美就是和谐的理论。

(二)赫拉克利特的美学观点

赫拉克利特在自然的杂多现象中寻求统一的原则,肯定世界的物质基础和转变发展的辩证过程、侧重对立的争斗。强调世界的不断的变动和更新。

(三)德谟克利特的美学观点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万物是由不可分割的原子构成的,物体中的原子流放射出来,造成影像,作用于人的感观与心灵,从而引起人对事物的认识。这就是感性的“暧昧认识”,感性认识是朦胧的,要达到理性的“真理认识”,就要通过理智。在这里他肯定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原则,也指出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正确关系。这替美学打下了唯物主义基础。根据这一朴素的唯物认识论,他建立起自己的美学思想。

(四)苏格拉底的美学思想

在美学上,他首先从社会科学的观点去看待问题。他把美和效用联系起来,认为美和善是相统一的。他说:“每一件东西对于它的目的服务得很好,就是善的和美的,服务得不好,则是恶的和丑的。”因此,他以是否有用(合目的性)作为衡量一件东西是否善美的标准。

(五)柏拉图的美学思想

柏拉图认为,我们感官所感觉到的东西都是变化的,因而也都是不真实的;真正实在的东西应该是不变不动的。这种实在的东西就是他所讲的“理式”他认为理式是永恒的、绝对的存在,是真正的唯一的客观存在。

柏拉图坚决反对文艺。因为文艺破坏了人们对理念的追求。他认为,诗人或画家一味把摹仿能力作为一种炫耀的本钱,这些摹仿出来的东西迷惑人的情感,而使人们忘记了对理念的追求,这是一种罪恶。因此,他要把诗人和画家从他的理想国中驱赶出去。

在艺术上,他根据理念说修改了模仿说。柏拉图认为理念是唯一真实的客观的存在,自然知识对理念的模仿——影子,而模仿自然的艺术就是模仿的模仿,也就是影子的影子。(六)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

亚里士多德的美学思想体现在三个方面:

1、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认为没不是理念,而是客观事物的客观属性。

2.关于艺术理论,明确指出艺术的本质是模仿。

3.在艺术的审美作用上认为追求快感的满足是出于人的天性,是人区别于亲手的地方,快感是正常现象,不是一种罪恶,不应该压制。

以上六个方面构成了希腊美学的主要内容,奠定了后世西方美学的基础。

二、古希腊美学的特征

古希腊美学的特征大致包括三个方面:

(一)古希腊美学的全方位性

古希腊时期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时期的人发展得比较正常,人类的社会分工尚刚刚开始,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处在直观把握向理性把握的最初进程之中,因此,这时的美学思想也在最全面的方向上得到了阐述,虽然它还没有独立起来,但在全面揭示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上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从毕达哥拉斯开始到普洛丁为止,各个代表人物有着不同的侧重和观点,从而形成了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美学问题的全方位性。

(二)古希腊美学的本体论色彩

在古希腊时代,哲学的研究还主要是本体论研究,而当时包含在哲学之内的美学思想也就都带有了这种本体论的色彩。

这一时期的主要思想家都是在探讨世界本原的前提下来谈到美学问题的,因而有什么样的关于世界本原的观点,也就有相同的美学思想观点。毕达哥拉斯的世界本原是“数”,因而在他那里美就是一定数的比例所组成的和谐,音乐艺术及其他艺术也都可以追溯到数上去。柏拉图的世界本原是理式,因而美也就是理式。

(三)古希腊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由于古希腊时代的哲学以世界的本原研究为核心,更由于古代希腊的地理位置和社会经济的具体发展,古希腊人的一切价值评判不是以亲缘关系为基准,而是以财产关系为基准,这就形成了人们在认识事物时的客观主义倾向,这样,重理性分析的思维方式就成了古希腊的主导倾向,这反映在美学思想上,也就是重视美学思想的外在根据,客观来源,在探讨艺术问题时就强调艺术对自然的摹仿,着力于研究艺术摹仿的真实与否的问题,把美和真相联系起来成为了这时期的主要倾向。

从总体上说,古希腊美学乃至20世纪以前的西方美学是一种客体主义的美学,而东方美学则主要是一种主体主义的美学。

三、古希腊美学的历史地位

古希腊美学产生之时,希腊奴隶制社会进入了发展的鼎盛期,文化艺术如建筑、雕塑、音乐、舞蹈、诗歌、戏剧等都已达到很高的水平。与此同时,也开始出现哲学的繁荣。古希腊的美学思想就是在文化、艺术、宗教、科学和哲学的发展基础上产生的,它的产生对文艺复兴、启蒙运动,对从欧洲中世纪直到近现代的文化都具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美学研究虽然没有成为一门名副其实的独立学科,也并未产生出众多复杂的学派,但它提出了最早的美学问题并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系统的美学理论,产生出很多美学思想与思辨方法论。这对日后西方美学的发展发生了极大的影响。

古希腊美学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美学领域的开拓和对美学方法的确立。它孕育着后来西方许多重要美学理论体系的胚芽。西方美学主要由形而上的哲学美学与形而下的艺术美学构成,这种传统的形成起原于古希腊。以柏拉图为代表的本体论美学在理论架构和思维方式上对早期基督教美学和德国近代美学都有深刻影响。亚里士多德的艺术哲学理论和经验方法则为文艺复兴以来的艺术理论,尤其是英国经验主义美学所继承。此外,毕达哥拉斯的数学美学思想对于现代科学美学,赫拉克利特的对立理论对现代非理性主义美学都有直接影响。

阿多诺音乐社会学思想研究

目录 目录 摘要 ............................................................................................................................... I ABSTRACT ................................................................................................................... IV 绪论 (1) 一、阿多诺简介 (1) 二、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研究综述 (3) 三、音乐社会学的研究历史与现状 (7) 四、本论文研究的目的、价值、内容与方法 (10) 第一章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的理论依据 (13) 一、音乐作为上层建筑 (13) 二、音乐作为生产力 (17) 三、音乐的创造力 (21) 四、音乐社会学的社会批判精神 (26) 第二章阿多诺音乐社会学的艺术自律观 (33) 一、艺术自律概观 (34) 二、自律与他律 (40) 三、艺术自律与其形成机制 (41) 第三章阿多诺的现代主义音乐思想 (49) 一、现代主义艺术的批判性 (49) 二、阿多诺的现代音乐观 (50) (一)音乐的社会属性 (51) (二)现代音乐与现代社会 (52) 三、音乐与社会的辩证关系 (54) (一)音乐“伪市场”的批判 (55) (二)社会因素与音乐作品 (57) (三)科学技术与音乐技术 (60) 四、音乐的功能论 (62) (一)音乐无功能性的批判 (62) (二)音乐娱乐功能的批判 (63) (三)音乐安慰功能的批判 (64) 第四章音乐类型化的社会学分析 (69) 一、音乐体裁的类型化分析 (69) (一)轻音乐的蜕变 (70) - I -

(完整版)自考美学简答论述题复习资料

自考美学问答题复习资料 1、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答:(1)是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也就是说,不是美,而是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2)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包括四方面:①艺术美(如唐诗宋词的美);②自然美(如高山大川的美);③科技美(如细胞结构的美);④日常生活中的美(如服饰的美)。 2、美学的性质是什么? 答: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包括三个层面:①美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是审美活动;②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③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3、怎样理解美学属于人文学科? 答:①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②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不一样。 4、怎样理解美学以马克思的实践存在论为基础? 答:①首先要看到,人的存在与世界的存在、人的审美感觉与现实的审美对象都是在实践中双向建构、同步发展的。这一点为美学提供了实践存在论的根基; ②美学以实践存在论为哲学基础,还需要借助自由概念和范畴作为中介,因为自由乃是通向审美的根本途径,也是哲学通向美学的桥梁。 5、为何说美学是一种人生实践? 答:①首先,美学之所以产生和发展,是有其必然性的,是由于人的生存发展的实践需要审美;②其次,美学实践一方面是人的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也以人生实践为源泉。 6、审美对象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它是情景交融、人与世界一体的人生形象;②它是主体能通过它“直观自身”,并与之产生精神情感交流的意义形象;③它是超个体及眼前功利的、气韵生动的自由形象;④它是能唤起主体联想、想象,使主体产生超越的超越形象。

7、审美经验的特点是什么? 答:①审美经验主要不是认识,而是一种感性体验;②审美经验是一种快感体验,但不同于感官欲望带来的快感。在审美经验中,美感提升着欲望满足的快感;③在审美经验中主体也追求对象,但这种追求是与特定对象展开的精神性对话与交流,而不是实际的占有、利用对象。 8、请简要回答审美活动的特殊性。 答:①人与世界的本己性精神交流;②最具个性化的精神活动;③有限无功利性与最高功利性的统一;④审美活动是自律性与他律性的统一。 9、审美价值与一般价值活动的共性及其特殊性是什么? 答:(1)共性:首先,都表现为以主体为根据、为目的、为趋向的一种特殊的主客体关系,客体自身的属性成为主体需要的价值对象,而主体的需要则是客体自身属性的价值确证。因此,审美活动的展开,即是客体对象被人性化、内在化的过程,也是主体审美需要的对象化、现实化的过程;其次,都必然要受到社会实践活动的深刻制约,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2)特殊性:首先,审美活动所追求的是能满足人的心灵需要的精神价值,主体主要运用自己的审美感官去直接把握对象的审美特性,并进行情感体验;其次,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从日常操劳着的世界进入到一个深蕴着生命意义的特殊世界,所追求的是能启迪人领悟人生真谛,并激励人不断去创造自己生活意义的一种特殊的精神价值。 10、为什么说审美活动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基础,为审美主体、审美对象的存在提供了现实依据? 答:因为:①首先,美并不是先于人而存在的一种东西,美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在审美活动中相互作用所生成的一种特殊价值;②其次,只有在主客体关系中才能把握审美主体的性质;③再次,就审美而言,正是人的对象化活动,建构起现实的审美对象及与之相适应的审美主体,确定了主客体间审美关系的规定性。总之,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是构成审美活动的两个基本要素,审美活动就是审美主体与审美对象之间相互依存、相互规定、相互激荡的矛盾运动过程。 11、请简要说明审美主体在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 答:审美活动中的精神存在特征主要表现在惊异、体验和澄明三个基本环节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

结合具体艺术作品谈希腊古典主义时期艺术的审美特 点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总体特征摘要:古希腊美学是西方美学的源头之一,从美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三 大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早期,即古希腊前苏格拉底时期;古典主义美学思想成熟期,即古希腊伯里克利时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定型化时期,即希腊化和古罗马时期。它的总体特征主要在于: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美学的体论色彩;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客体主义基调。 关键词: 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 一、古希腊罗马美学的分期我们一般把古希腊罗马统括为西方历史的一个发展时期,这是因为,一方面古罗马与古希腊都是处在奴隶制社会的历史阶段上,另一方面古罗马社会是在古希腊社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过,由于地域和繁荣时期的不同,二者仍然是西方古代奴隶制社会的两大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古希腊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和发展时期,而古罗马社会是奴隶制社会的成熟和衰落时期。从整个社会发展史来看,古希腊时代从公元前12世纪起至公元前2世纪(前146年罗马人攻占所有希腊城邦)止。公元前12世纪至公元前8世纪,是氏族社会向奴隶制过渡的时期,史称“荷马时代”或“英雄时代”。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是奴隶制形成和巩固时期,其中公元前6世纪末至公元前5世纪中,是雅典民主制时期。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前2世纪,是希腊化时期,奴隶制民主制开始衰落。从公元前2世纪以后,奴隶制军事独裁帝国逐渐代替了共和国,奴隶制的中心转移到古罗马。到公元前1世纪末,罗马帝国达到鼎盛,形成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罗马和西罗马,从此奴隶制走向离散衰落,公元476年,西罗马灭亡,西欧的奴隶制社会宣告结束而进入封建社会。 从已有的文献资料来考察西方美学的起源———古希腊罗马美学,我们可以在上述总体分期基础上作如下的划分。第一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早期,又可称为前苏格拉底时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德谟克利特和苏格拉底。这是古希腊美学的形成期。第二时期: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典主义美学成熟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这是古希腊罗马美学的鼎盛期。第三时期: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5世纪,古典主义美学定型期,主要代表人物是西塞罗、贺拉斯、朗吉弩斯和普丁。它包括希腊化时期和古罗马帝国的漫长时期。这是古希腊罗马古典主义美学的一个发展廓。这里要说明的是,苏格拉底是由早期古典主义美学转向成熟的古典主义美学的转折式人物。其具体表现就在于,前苏格拉底的美学是宇宙论的一部分,而到苏格拉底以后,美学就成了人本论的一部分,这是重大的突破。还要说明的是,希腊化和古罗马帝国时期,时间跨度虽长,但在美学上,这时主要是继承了柏拉图主义和亚里士多德主义,因而是古典主义美学的定型化过程。 二、古希腊美学的一般特征 1.古希腊美学的全方位性古希腊罗马时期是人类的童年时代,这时期的人发展得比较正常,人类的社会分工尚刚刚开始,人们对于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也处在直观把握向理性把握中,因此,这时的美学思想也在最全面的方向上得到了阐述,虽然它还没有独立起来,但在全面揭

论美学研究的方法

论美学研究的方法 杨存昌 方法是科学研究的灵魂,而自觉的美学方法论意识一方面来自对前代美学家的经验检讨,另一方面则产生于学科的独特对象和性质。故毛泽东说:“科学研究的区分,就是根据科学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的矛盾性。因此,对于某现象的领域所特有的某一种矛盾的研究,就构成某一学科的对象。”[1]亚科夫列夫说:“任何一种科学的性质和特征都决定它的方法。”[2]在迄今为止的西方美学发展史上,人们对方法的理解各不相同,美学家所采用的研究途径和表述风格也千变万化。但就总的倾向和特色看,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方法:即“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这两条美学研究的道路一方面自身也分别存在着各种差异,另一方面又在各自取得独特成就的同时暴露出不同的局限性。二者在美学史上横向看来分庭抗礼,纵向看来又相互角逐、此消彼长。但有一个共同的趋势是非常明显的,即二者日益走向渗透、交织、综合和辩证统一。50年代以来中国当代美学实际上重演了西方两千多年美学方法的历程,目前正处于大综合的关键时期。因此分析品味美学方法的历史变奏,并在当代的学术水准上把传统与现代的方法相结合,无疑将对中国美学在21世纪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意味深长的启示。 一 日本美学家竹内敏雄概括说:“美学史上最根本的方法论的对立,是把美作为一种价值和理念,从哲学的立场上对它加以合理思索的学说,同把美的现象作为经验的事实.对其具体展开的各种情况从科学的立场上进行实证的观察的学说之间的对立。”[3]以上两种方法论倾向的区分,是黑格尔首先应用到美学上来的。此后,实验美学的创始人费希纳,更明确地称之为“自上而下”的方法和“自下而上”的方法。所谓“自上而下”的方法,亦即哲学的、理论的、思辨的方法,它从“美的逻辑形而上学观念”出发,通过范畴概念形式的思辨、推理和论证.求得对具体审美现象的理性概括。如柏拉图从“理式”出发.把美的事物所以为美的原因又归于“理式”。所谓“自下而上”的方法,也就是科学的、经验的、实证的方法,它注重美和审美现象、艺术心理的经验考究.以求对美和审美做出类比和归纳。正如苏联美学家泽列诺夫所说:“经验的方法着眼于外在的、表面的、就事论事的研究,在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建立理论、规定、标准……,这样的研究方法必然是归纳式的。”[4] 横向地看,美学研究中“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经验性与理论性的对立,首先可归结为中西方不同的历史、文化和思维习惯条件下形成的两大美学传统的分歧。在总的特征上,中国美学偏于经验的描述和文艺现象的分析,属“自下而上”的形态;西方美学则偏于范畴的建立和理论的逻辑推演,呈“自上而下”的形态。正如王国维曾分析的:“抑我国人之特质,实际的也.通俗的也。西洋人之特征,思辨的也,科学的也。长于抽象而精于分析,对世界一切有形之事物,无往而不用综括及分析之二法,故言语之多自然之理也。吾国人之所长,宁在实践之方面,而于理论之方面,则以具体的知识为满足,至分类之事,则迫于实际之需要外,殆不欲穷之也。”[5]中国学术传统讲求经世致用、故不注重学术思想自身的逻辑形式而偏重于与人伦物理密切相关的经验内容,以日常生活体验来描述事物的价值,这从“美”字的字源意义(“羊大为美”或“羊人为美”)即可看出。西方人偏好逻辑推理,强调思想认识的严密性、完整性和系统化。因而倾心于构筑思想体系,柏拉图一开始就力求区分“美的事物”和“美本身”,是最好的见证。 纵向地考察,“自上而下”的美学和“自下而上”的美学不但在中西方美学中都有所表现,而且呈现出不同的历史演变轨迹。由古及今.中国美学经历了由经验性向理论性的转移。古代中国美学注重于经验的描述和艺术感受的发微,不求范畴概念的准确、逻辑推理的严密和思维内容的系统化,其表达方式往往是描绘、比附、隐喻、象征、暗示的。因而所谓的美学.往

艺术、设计与美学重要参考文献

艺术、设计与美学 重要参考文献 [德]阿多诺:《美学理论》,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T.W.阿多诺:《克尔凯郭尔:审美对象的建构》,人民出版社,2008。 [英]奥斯本:《鉴赏的艺术》,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 [法]安娜·埃诺:《符号学简史》,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法]乔治–埃利亚、萨尔法蒂:《话语分析基础知识》,天津人民出版社,2006。 [法]罗兰??巴尔特:《符号学原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法]罗兰·巴特:《S/Z》,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法]罗兰·巴特:《文之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美]威廉·巴雷特:《非理性的人》,商务印书馆,1995。 [德]瓦尔特·比梅尔:《当代艺术的哲学分析》,商务印书馆,1999。 [德]汉斯·贝尔廷等:《艺术史终结了吗?》,湖南美术出版社,1999。 [美]H·G·布洛克:《现代艺术哲学》,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德]恩斯特·贝勒尔:《尼采、海德格尔与德里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美]特里·巴雷特:《影像艺术批评》,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艺术、设计与视觉文化》,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 [英]马尔科姆·巴纳德:《理解视觉文化的方法》,商务印书馆,2005。 [加]朗·伯内特:《视觉文化——图像、媒介与想象力》,山东文艺出版社,2008。[美]史蒂文·布拉萨:《景观美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美] 杜威:《艺术即经验》,商务印书馆,2005。 [法]米盖尔·杜夫海纳:《美学与哲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法]米·杜夫海纳:《审美经验现象学》(上、下),文化艺术出版社,1996。 [法]雅克·德里达:《书写与差异》,三联书店,2001。 [法]雅克·德里达:《声音与现象》,商务印书馆,1999。 [法]雅克·德里达:《论文字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法]雅克·德里达:《一种疯狂守护着思想——德里达访谈录》,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美]阿瑟·丹托:《艺术的终结》,江苏人民出版社,2001。

《美学》带答案的思考题及样题

《美学原理》 知识点:单选、多选、填空。 第一部分:美学的基本概念: 1、最早使用美学这个术语作为一门学科名称的,是被称为美学之父的德国理性主义者鲍姆嘉登。 2、1735年,鲍姆嘉登在他的《关于诗的哲学默想录》中,首次使用“美学”这个概念。 3、1750年,德国理性主义哲学家、美学家鲍姆嘉登正式以“埃斯特惕卡”这个术语出版他的《美学》第一卷。从而使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学》一书的书名音译为“埃斯特惕卡”,在德文中就是“感性学”的意思。) 4、鲍姆嘉登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可以分成知、情、意三个方面。从不同的学科加以研究,研究知,即理性认识的学科是逻辑学;研究意志的学科是伦理学;而情,即对所谓“混乱的”感性认识加以研究,并最终用“埃斯特惕卡”来命名这门学科,即今天人们所说的美学。 5、美学的学科性质:⑴美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基本性质是一门人文学科,与其他许多人文学科有着多方面的联系。它包括哲学、文艺学、心理学、论理学等等。⑵美学离不开人,与人生价值有着重要联系。⑶美学要研究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态度为前提,因此,美学从根本上说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人的审美价值态度是什么:是一个人对审美价值论的理性认识) 美学的产生和发展的阶段: 6、美学的诞生:1750年(单选) 7、美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审美意识发展到美学思想,再由美学思想发展为独立的美学学科。(多选) 8、原始审美意识的标志:能制造工具,使用工具。如:许家窑人的石球(单选) 人与动物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能否制造工具。原始人利用现成的石块加以砍削凿磨,由此产生一种惊奇感和喜悦感,这是最原始的审美意识。 9、审美意识的形成:早在无文字可考的远古时代,人类就已有了审美意识。人类审美意识的产生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与人类的生产劳动分不开的。例如:石器的造型;审美对象从动物扩展到植物(彩陶上的纹饰显现及岩壁上的绘画显现)。(多选) 10、美学思想的两个基本特点:⑴能够借助语言形式进行传播,也就是说,美学思想具有语言文字的形式存在于典籍文献中,并得以传诸后代。⑵美学思想具有理论的形态,具有明确的理论观点和要领范畴。(多选) 11、美学学科建立的基本条件:首先应当有专门的美学著作;其次,有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立的研究对象和范围。(多选) 12、美学学科问世的标志: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诞生于1750年,以鲍姆嘉登的《美学》一书的问世为基本标志。(填空、单选) 美学研究对象: 13、美学研究的对象应当定位在: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我国最早接受西方美学思想的是:王国维。(单选、填空) 学习美学的目的是:时代的需要,发展的需要,审美教育的需要。 在西方美学史上,被称为“美学之父”的是:鲍姆嘉登(填空) 第二部分西方美学家对美的本质问题的探讨 14、基本途径:⑴从事物的客观属性中探求美;⑵从客观的精神世界中探求美;⑶从主观的心意状态中寻找美;⑷从事物之间的关系中探讨美;⑸从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探究美;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第%&卷第%期’()*+,-(./),01203(,-4+5)67*892,:;2*63(--2<2 =(->%&?(>%!&&@年A 月 #B;0-(6(C;8,+5D(:0,-D:02+:26$ ’)+2>!&&@ 论阿多诺美学思想的三个关键词 陈士部 (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安徽淮北!%E&&&) 摘要:阿多诺的理论想象由“启蒙辩证法”到“否定的辩证法”再到“艺术的辩证法”,昭示其批判思想进展 的理论路径。反艺术、审美形式与审美幻象设置了阿多诺所营构的艺术张力态势的三条重要维度,其中隐含的诸多悖论深刻地体现了他的美学批判强调哲学反思与艺术经验互补性整合F 力主社会现实、艺术作品与审美主体开放式并存等现代性特征。深入地研讨这些问题有益于我们重建具有实践性品格的审美理论F 有效地解读现代艺术文本F 同时也为反思审美现代性问题提供宝贵的话语资源。 关键词:阿多诺;美学批判;反艺术;审美形式;审美幻象中图分类号:GH%I &A@ 文献标识码:J 文章编号:"&&%I !"%K (!&&@)&%I &&!"I &E ———————————————— 收稿日期:!&&@I &"I &%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一般项目《现代性语境中的阿多诺美学思想研究》(!&&@6L!"E )作者简介:陈士部 ("@AH I )F 男, 江苏东海人,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博士。"博士#生$论坛" 阿多诺是法兰克福学派的领军人物,他的批判理论在二战后进入巅峰时期,其标志就是他的《否定的辩证法》("@AA )和《美学理论》("@M&)的著述与问世。其中,阿多诺晚年写成的《美学理论》以其美学批判的方法策略标示其批判理论的新高度,同时又展露出其批判思想的种种困境,而这些理论困境却又给继起的后现代文化思想提供了反思的契机。在某种意义上说,阿多诺的美学思想是说不尽的。本文将在考察阿多诺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的基础上,拈取、分析阿多诺美学思想的几个重要的关键词,以展示其独特的思想精神风貌,并尝试做出我们的评判。 一、美学批判的理论前奏 阿多诺晚年致力于美学的反思是有其必然性的。这既有德国古典美学以及阿多诺熟知的尼采、海德格尔等人的现代美学思想作为外在语境的诱因,又有他早期的艺术修养和大众文化批判实践等自身条件,此外,他原有的理论基础与方法论原则(“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使他对美学、艺术的反思有了厚重的理论背景与可 资沿袭的批判范式。当然,在《启蒙辩证法》和《否定的辩证法》中,阿多诺已把传统美学作为自己的批判对象,也就是说,美学批判已成为他的批判哲学、批判理论的密不可分的组成部分。 众所周知,霍克海默与阿多诺合写的《启蒙辩证法》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考察了资本主义工具理性、极权主义何以产生、发展的问题,他们找出了其中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工、主观与客观分裂等症结,深刻地指出了启蒙理性破除了神话而自身又成为新的神话的辩证历程。艺术同样被整合在这种辩证的历程中,也就是说,艺术在启蒙初也是启蒙的武器,艺术从巫术中分离出来,批判神话并撒播启蒙理性的种子,但最终它又成为启蒙理性、工具理性的俘虏,被“镶嵌”在欺骗人、愚昧人、压榨人的“文化工业”的机器上。这样看来,阿多诺后来的美学批判与《启蒙辩证法》之间有着微妙的精神联系,难怪以研究阿多诺著称的美国当代学者马丁?杰伊这样说道: “阿道尔诺向美学所作的战略撤退,早在《启蒙的辩证法》———即使不 是在此以前———就可见端倪。” N "O "@A I "@M (马丁?杰

美学复习与练习题1

第一章绪论 9909字符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1.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 这个思想来源于德国古典美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黑格尔的《美学》在英文版里“美的艺术哲学”。 2.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这种观点偏重于主观方面,分为两个层次: (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代表性人物如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实用主义美学家杜威、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李泽厚。(2)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主要研究对象。“美感在心理上怎样产生的。”“审美经验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活动?”有19世纪德国美学家费希纳《实验美学》、弗洛伊德经验分析美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原型理论,原型就是集体无意识,从早期人类在生存环境中产生,以后由人类群体一代代通过遗传机制得到传承)。 3.认为美学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 4.把重点放在研究主客体之间的审美关系上面。这种观点的一个特点就是认为美学不能离开人与现实的关系单独地研究纯客观的美,或者单独 研究主体的审美经验和心理机制,而认为一定要从主体和客体、人和现实的关系之中研究美学问题。(上述看法都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往往是从某一视角出发的,反映了美学对象的某一方向或领域)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研究对象,是体现人与世界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 审美现象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和活动。 1.艺术中的审美现象,即艺术美。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无论是艺术创造或艺术鉴赏,都是 审美活动的不同方式。P8 2.自然界的审美现象即自然美。P10自然只有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是没有意义的,……只有人类产生以后,自然现象与人类发生 了审美关系才成为美的。 3.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 4.日常生活中的审美现象。P12进入现代社会,人们的衣食住行都讲究美,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审美现象,并且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范围有所 扩大、程度有所提高。 5.审美形态也是多种多样的,广义的美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丑、荒诞、惊颤等也是一种广义的审美现象。 审美现象实质上是审美关系中的现象,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会形成人与世界、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审美关系。审美活动才是美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审美对象的审美性质会随着不同的历史时代产生变化。“环肥燕瘦”的审美现象典型提示了女性美的历史变化。19世纪法国伟大雕塑家罗丹的作品〈欧米哀尔〉(老妓),老妇人已转化为具有高度的艺术技巧和思想力量的艺术美了。 美学研究的对象: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并通过艺术来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进而研究各种审美对象、美感经验、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包含有研究方法) (1)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是普遍存在着的客观现象,美学必须以它为出发点开展研究。 (2)美学还必须研究审美意识、审美范畴和美学思想。 (3)美学应当以艺术为主要研究对象。 为什么艺术是主要研究对象: A 艺术是人类审美意识的集中表现。 B 艺术更深刻地把握人类美感经验的本质和特点。 C 艺术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这是对美学学科性质和定位的基本概况。 人文学科:文、史、哲,以及伦理学、宗教学、美学、艺术学。 社会科学:经济学、社会学、法学、管理学等。 四.美学研究的方法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

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艺术对西方艺术文化的发展及现状的影响在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形式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范畴,无论是在艺术创作中,还是在艺术鉴赏与审美活动中,形式美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里值得认真探究的是,形式美是如何与艺术之本性相关联的尤其是进入现代,形式美不再局限于经典认识论中关于内容与形式的一般论述,这种探究对于艺术及其本性的认识和理解具有崭新的意义。 一、“美在于形式”的思想及其变化 作为重要的范畴,形式美一直是西方美学史与艺术哲学中极其关注的问题,同时这也是一个仁智各见、充满纷争的问题。关于什么是形式的问题,源远流长,可一直追溯到古希腊早期,又可后延至后现代思想家。尽管有着近似的问题域,但各个时期的观点都是不同的,相互区分开来,这种区分折射出了思想自身的变化。 1.古希腊:形式作为本质 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美学家认为,美是形式,倾向于把形式作为美与艺术的本质。在毕达哥拉斯学派看来,艺术产生于数及其和谐,而这和谐就关涉形式的问题。柏拉图将具体的美的事物与“美本身”区分开来,那么,具体的艺术作品作为美的东西,只能是美本身的赋予和对美本身的摹仿,艺术则是摹仿的摹仿,与真理相隔三层。柏拉图把形式分为内形式与外形式,这里的内形式指艺术观念形态的形式,它规定艺术的本源和本质;而外形式则指摹仿自然万物的外形,它是艺术的存在状态的规定。亚里士多德认为,任何事物都包含“形式”和“质料”两种因素,在他看来,形式是事物的第一本体,由于形式,质料才能得以成为某确定的事物。在亚里士多德看来,摹仿是所有艺术样式的共同属性,也是艺术与非艺术相区分的标志。当然不同的艺术样式摹仿的形式也是不一样的。总之,毕达哥拉斯学派、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均认为,形式是万物的本原,因而也是美的本原。古希腊时期,还用“隐德来希”意指质料中的形式。在温克尔曼看来,形式的美乃是希腊艺术家们的首要目

美学学习方法

第二节学习美学的意义和方法 一、为什么学习美学 为什么要学习美学?简而言之,为了生活得更美好、更幸福。“当代人在呼唤着美学,在发展着美学,在把美学变成一门与人类幸福有着密切关系的科学。”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一,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从本质上认识人类产生美感的根源,从而使学习者能够更自觉地按照美感产生的规律追求美、创造美。每天都在说话的我们,并不会意识到我们在说着“散文”;每天都在追求美和创造美的我们,也往往意识不到我们与美学的密切关系。学习美学之后,能够增强追求美、创造美的自觉性。 第二,学习美学能够使我们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审美观与伦理观、真理观一起构成人们对世界、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审美观是人们从审美的角度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判断和评价。审美观直接指导着人们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活动。只有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才能确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胸怀崇高的审美理想,明辨美丑善恶的界限,实现崇高的人生理想和人生价值。 第三,学习美学,掌握审美活动规律,能够提高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的能力。审美能力是指人在审美活动中发现、感受、判断、评价和欣赏美的能力,主要包括审美感受能力、审美想象能力、审美理解能力、审美鉴别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等。2 2参见顾建华主编:《美育新编》,14页,北京,北京出版社,1991。 3转引自钱学森等著:《文艺学、美学与现代科学》,39页,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二、怎样学习美学 美学的精髓是关于美的一系列观念和理论,它们高度概括了关于美、美感、审美活动和美的创造的内涵和规律。但美学同时也是一门建立在人类审美实践和创造美的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是一门与每个人的现实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密切相关的科学。因此,学习美学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美学时要自觉联系自身的审美体验和审美实践理解美学理论。古人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我们每个人每天都在自觉不自觉地追求美。一个人的审美观和审美实践体现在众多方面:从每天的着装、发式到说话、做事的方式,从家居饮食到工作学习,从收看电影、电视到欣赏音乐、画展,从具体小事到为人处世的哲学观念等。学习美学时,一方面可以结合自身的审美实践和审美体验加深对美学理论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要自觉地在美学理论指导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提高审美感知和审美判断的能力。通过美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应该能够不断认识到自己在审美欣赏和审美创造活动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进。 第二,学习美学理论要掌握正确的哲学思考方法,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哲学观是我们解析美的根源、美的本质的根本出发点,也是我们认识人类审美实践和美的创造活动的指导思想。因此,学习美学首先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掌握正确的方法论。掌握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和认识、分析客观事物的基本方法,对美学现象的认识和分析就不会偏离大的方向,许多看似复杂难解的疑难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马克思主义哲学不能取代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它只是指导性的方法论;另一方面,美学研究的具体方法,如心理分析法、实证法等,是对审美活动进行科学分析的具体方法,它们也不能取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美学研究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 第三,学习美学原理要结合人类历史,尤其是审美实践的历史、审美创造的历史、美学自身的发展史。不了解人类的过去,就无从认识人类的今天和未来。不了解人类审美实践的历史,就难以从本质上认识美、美感、审美活动的本质和意义,也不能全面理解审美的规律。美学原理不是单就眼前的事实就能得出的理论概括,而是研究了人类有史以来的审美活动及其与人类其他社会活动的关系、与人类不同时期的生存环境的关系之后才得出的理论概括。因此,在学习美学时,我们应尽可能多地了解有关历史知识。从原始社会的服饰、居舍、劳动工具、家具用品,到古代社会、近现代社会的各种艺术品,世界各国的文学史、建筑史、雕塑史、绘画史、音乐史乃至延续了数千年的中外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史,都应该成为我们广泛涉猎的

阿多诺美学讲稿

阿多诺美学思想管窥 在“西方新马克思主义”的思潮中,“法兰克福学派”独树一帜,影响深远。作为该学派的代表人物,阿多诺( Theodor w。Adorno,1903-1969)是当代声名日益远播的思想家之一。 阿多诺的思想倾向主要为七种方向:非正统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现代主义、上流文化保守主义、犹太情感、拆构主义否定的辩证方法与怀疑主义精神。 阿多诺一生勤于笔耕,著书颇丰,其全集达23卷。从早期发表的美学专论《齐克果:美学的建构〉开始,阿多诺对现代美学的定位、转型与发展似乎情有独钟,即便在其哲学、文 化学、社会学和音乐学等论著中,也从不放过对现代美学与艺术进行多方位的审视与探讨。一般说来,《否定的辩证法( Negative Dialectics)是阿多诺的哲学代表作,而他竭尽数年功力撰写的《美学理论〉( Aesthetic Theory)则是其美学代表作。诚如马丁·杰所言,阿多诺的美学论述在这部内容丰富、构思宏远的遗作中“达到了顶峰”。①甚至阿多诺自己在给友人的信中也曾宣称,该书旨在再现他“思想中的精髓”。 在这部长达50万言的《美学理论》中,阿多诺主要依据他一贯倡导的文化批判主义方法,深入地检视和梳理了古典美学理论的长短利弊,分析和揭示了现代艺术的社会职能与真理 内容,同时指陈和预见出当代美学的新生条件与发展途径。其中对文化产业、技术效应、反艺术或具有“反世界”倾向的现代艺术等重要文化现象的批判,充满许多具有前瞻性和后现代性的论述。这对今日

中国的读者来讲,委实发聩振聋,令人惊羡。就我个人所见,此书对于当代美学或审美文化研究的学术参考价值,犹如黑格尔的《美学》巨著之于传统美学或艺术哲学研究。 《美学理论》一书以阿多诺特有的无规则与非层递的风格写成。分析辩驳、广证博引、笔意纵横是该书的主要特点。此外,在其立论过程中,德国各种唯心主义乃至浪漫主义的学说对阿多诺来讲既是刺激物,又是陪衬物。阿多诺习惯从哲学的角度来思索美学与艺术等问题。他本人由于深受德国古典哲学传统的浸润,特别是受康德、黑格尔和本雅明的影响,所以其思辩的学养甚深,行文颇为晦涩。另外,在他以怀疑的态度与批判的方法,来重估古典美学的价值和论证美学现代主义的必然性时,汲取了马克思主义的一些营养成分,从而走上了一条扬弃移植——变通乃至兼容并包的研究道路。这样便给解读(包括翻译)造成困难。 阿多诺的大部分言论,也是有感于文化产业的流弊、社会人生的危机与艺术美学的前景而发的。 一、文化产业的流弊 阿多诺一直对文化产业( cultural industry)表现出莫大的敌视和忧虑。“文化产业”实际上是“大众文化”( massor lowbrow culture)的一个取代性术语。在他看来,大众文化整体上是一种大杂烩,是由上而下地强加给大众的。因此,他宁愿选用“文化产业”这一概念。阿多诺把文化产业的起源追溯到17世纪,认为那是以娱乐为手段旨在达到逃避现实生活和调节世俗心理之目的的产物。他无不惋惜地感叹道:纯粹的

美学原理笔记

美学原理笔记 学院:艺术学院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美学史上对美学研究对象的几种代表性看法 第一种,认为是研究美和美的规律的一门学科。如柏拉图《大希庇阿斯篇》。 第二种,认为美学是研究艺术的。来源于黑格尔。《美学》(在英文版里译成“美的艺术哲学”) 第三种,认为美学是研究审美经验和审美心理的学科。它分为两个层次: 1.认为美学是研究人自身的审美经验的,是将人的审美感受、感情、体验这些主观方面作为美学研究的对象。从客体转向主体,而且是转向主体的心理方面。这个传统是十七、十八世纪英国经验派开始。 分析哲学的代表人物:维特根斯坦。认为关于“美”、“善”之类的形而上学概念都是伪命题。杜威也主张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的研究对象,《艺术即经验》。美国新自然主义美学家托马斯-门罗也强调对审美经验作尽可能客观的描述。中国有李泽厚。 2.比审美经验深一层,以审美心理活动为美学研究对象。这种观点也是偏向于主观方面,关注的是“美感在心理上是怎么产生的”等,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审美经验,美学就成了审美心理学。如德国的费希纳,《实验学美》、《美学入门》,认为美学是“关于快与不快的学说”。弗洛伊德发现了心理的无意识层面,用来解释文艺中的心理学问题。其学生荣格把无意识改为集体无意识,提出了原型理论。 第四种,认为美学的研究对象是人和现实之间的审美关系。中国的蒋孔阳《美学新论》。 二、对美学学科的研究对象的认识 美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对象,即体现着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的一切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审美关系的现实展开,就是人的审美活动。并非所有的有审美因素的现象都等于审美现象。美学应当是研究人和世界之间的审美关系、研究体现审美关系的审美现象和审美活动的学科,这是美学研究的中心问题和主要对象。 艺术美——艺术中的审美现象。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审美活动,是审美活动最高级、最典型的形式。波兰现象学家英伽登认为审美对象和艺术品是分开的。艺术美是一种在审美活动中现实地生成的审美现象,而不是游离于人的审美活动、固定不变的美的现象。法国美学家杜夫海纳认为艺术品必须被以审美的方式知觉才会成为现实的审美对象。 自然美——自然界中的审美现象。自然只对人才有意义,没有人,自然不存在审美意义。自然美是在人类社会和人的实践的漫长发展过程中逐渐发生和生成的。 科技美——科技活动中的审美现象。日常生活中也存在大量审美现象。 审美形态多种多样。广义的美不但包括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而且能把丑、荒诞、惊颤等形态包括进去。“丑”在一定条件下会向美而转化。19世纪才有专门研究丑的美学著作的出现。 说审美现象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实际上等于说审美活动是美学的研究对象。其中艺术活动是最高级、最典型的形态。 三、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它包括三个层面:⑴美学研究对象是审美现象也即审美活动;⑵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⑶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首先,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而不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理由是: 第一,作为人文学科的美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不一样。 第二,美学作为人文学科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研究方式和方法也不相同。 ※为什么说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因为美学和其他学科有着紧密的联系,不能把它作孤独的研究,它和许多学科有交叉,有相互渗透、影响和综合。哲学是美学的根基,美学包含着哲学的品格。另外,它与艺术也有分不开的联系。它是以艺术活动为中心的,并且不断从各种艺术之中汲取营养。它和自然科学也有很多联系,不断受到科学新发展的推动和科学新方法的启迪。美学也和艺术的各个门类也开始结合起来,各种具体门类的美学不断生长出来,美学更加丰富。由此可见,美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综上所述,美学是一门关于审美现象或审美活动的综合性的人文学科。 四、美学的研究方法

古希腊的美学思想

古希腊美学思想 公元前6~5世纪之间,希腊进入奴隶社会的全盛时期。工商业奴隶主掀起的民主运动,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悲剧、喜剧、音乐、雕刻等,都达到了高度的繁荣,同时又推动了自由辩论和对于知识的重视,与自然科学结合在一起的哲学取得了空前的发展。对美和艺术进行哲学思辨性的反省和思考,产生和形成了希腊最早的美学思想。它支配了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最早提出较有系统的美学思想的,是一些研究宇宙构成的哲学家。他们认为宇宙是由某种或某些元素,按照一定的“秩序”构成的;人的心灵也是由同样的元素构成的,因之人能够认识世界。 公元前 6世纪的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数的秩序、比例和尺度,不仅构成了宇宙万物,而且构成了宇宙的和谐。美,就是从和谐中产生的。例如音乐的美,就是由不同长短高低的声音,按照数的比例关系所形成的和谐。整个宇宙是一曲和谐的音乐。他们有“天体音乐”的讲法,其他如“黄金分割”、“多样统一”等美学上的形式观念,也是根据数的秩序提出来的。节奏、对称、和谐等形式观念,是希腊美学思想的理论基础。 赫拉克利特继承了毕达哥拉斯关于和谐的观点,不过他认为和谐不是由"联合同类的东西"造成,而是由“互相排斥的东西结合在一起”,从而“造成最美的和谐”,和谐是从斗争中产生的。德谟克利特则提出文艺创作中灵感与模仿两个重要的美学观念。 到了苏格拉底,希腊哲学的重点从宇宙论转到政治伦理方面,美学思想也强调对于人类社会的效用。苏格拉底认为同样的东西,当它适合目的,对人有用的时候,是美的;反之,当它不适合目的,对人无用的时候,就是丑的。 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对美和艺术进行了真正的系统的哲学思考,建立起完整的体系,从而成为以后西方美学思想的奠基者。 柏拉图在《理想国》、《会饮篇》、《伊安篇》、《大希庇阿斯篇》、《法篇》等对话中,把美学思想融贯在哲学思想中,广泛地探讨了美与艺术的问题。他认为,世界的根本是“理念”,现实世界是从理念世界派生出来的,事物的美也是从美的理念派生出来的,美的理念是“美本身”。现实事物之所以美,是由于分享了“美本身”。他离开美的事物,认为另外还有一个高高在上的美的理念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但是,他把美学研究从现象引向美的本质,从个别事物的美引向美的普遍规律,则是一个历史的贡献。西方美学史关于美的本质问题的争论,是从柏拉图开始的。柏拉图比较系统地提出了“艺术是模仿”的理论。他认为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模仿,而艺术又是现实世界的模仿,因此,艺术是“模仿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从而否定了艺术能够认识真理的价值和意义。他认为诗往往挑动感情,败坏人性,亵渎神圣,因而要把诗人从他的“理想国”中赶出去。不过,他并不完全否定艺术。在《理想国》中,他曾把音乐等当成是培养儿童心灵美的重要手段。在《法篇》中,他认为经过“立法者”审定后的艺术,仍然应当欢迎。他极力赞扬美的理念,用灵魂回忆说的观点,说明见到了现世的形体美,因而回忆起生前见过的理念美,产生了狂热的爱情和追求。对于文艺创作,他提出了有名的神灵凭附的迷狂说。对于比例、尺度等形式方面的美学问题,他也发表了一些重要的见解。 亚里士多德是柏拉图的学生。传说他写过许多有关美学和艺术的论著,但只有《诗学》和《修辞学》两部流传下来。另一些见解,则散见于《政治学》、《尼各马可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论著中。他在哲学上批判了柏拉图的“理念论”,提出“四因论”。例如就建筑而言,建筑材料是质料因,建筑设计是形式因,建筑师是动力因,建筑物本身则是目的因。四因统一起来,方才构成宇宙万物。他认为,不存在脱离现实世界的理念世界,艺术也不是“影子的影子”,而是通过现象反映本质,通过个别反映一般。由于艺术通过现象所反映的是本质,所以艺术比历史更真实,更带普遍性。艺术的模仿本身就是“求知”。丑的事物经

论古希腊美学中的_主观和谐_思想

收稿日期:2015-01-25 作者简介:于桂梅(1977-),女,甘肃武威人,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讲师,硕士。 “和谐”最早是由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eans )提出的一个主要的美学范畴。根据这 一学派所谓美即比例的思想,和谐本质上就是一种特定的比例关系。而“主观和谐”则是由人的视觉、听觉特性所决定的一种动态的比例关系。这一原则开启了西方美学的主观主义传统,并贯穿其始终。 一、比例决定美的有限性 毕达哥拉斯学派是古希腊思想史上继米利都学派之后出现的另一个重要的自然哲学学派。这个学派曾主张:“数学的本原就是万物的本原”,并且认为“整个的天是一个和谐,一个数目。”[1]18-19根据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观点,“数”是万物的本原,或者万物因摹仿数而存在。万物的形态、状态、关系等因素都是由数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万物的和谐就是由构成万物的数的和谐性所决定的,而数的和谐性又是由数所固有的一种比例关系所决定。因此,事物的和谐就是由于事物在其物理属性(如大小、高低、数量、体积等)方面保持了一定的数的比例而造成的一种均衡、对称、稳定、协调、统一等形式美状态。 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这种美学思想是希腊古典时代最主要的美学思想资源。希腊人认为,无论是宇宙的和谐,还是人的灵魂的和谐,或者是任何一类物理对象的和谐均由构成该物体的元素间的比例或 各部分间的比例关系所决定。这种观念构成了希腊古典时代占主流地位的美学传统,塔塔科维兹(Wladyslaw Tatarkiewicz)曾将这一美学观念称为西方 美学的“伟大理论”(The Great Theory)。[2]167概括起来,这种美即比例的观念基本上有这样三层含义: 其一,万物的和谐与美感均来自万物在数量关系上所保持的一定的比例关系;其二,规定任何一类事物和谐性的某种特定的比例数值是固定的。如黄金分割律,它所体现在任何物理对象内部的数量之比永远接近于0.618:0.382;其三,和谐与美的比例具有普遍性,即规定了一类事物和谐与美的比例值可以确保任何同类事物都能体现出相同程度的和谐性与美感。因此,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的比例所规定的和谐性实际上就是一种客观的、普遍的规律性。 这种关于和谐与美的规律化的观点为古典时代的希腊艺术家、思想家所普遍接受,并且后来成了西方思想史上关于美与和谐的客观主义传统。这一传统致力于从对象事物的客观属性中寻求美与和谐的本质,将美与和谐解释为客体的一种形式原则,如数量、比例、对称等。塔塔科维兹指出:“在古希腊,主要的美学理论认为美由各部分间的比例构成,准确地说是由各部分之间的比例和安排构成,再准确地说是由各部分之间的大小、对等、数量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2]167 把和谐或美解释成客体对象的一种物理特征,如对称、比例等,这种观念完全符合早期自然科学 2015年3月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Mar.,2015第35卷第2期Journal of Tianshui Normal University Vol.35No.2 论古希腊美学中的“主观和谐”思想 于桂梅 (天水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甘肃天水741001) 摘要:西方美学发轫于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根据该学派的思想,事物的美与和谐主要是由客体事物 各部分之间的比例所决定的。对“比例”的不同理解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美学思潮:一种观点认为比例就是客体对象的一种不变的规律性,因而审美就具有了认知的功能,并由此形成了西方美学的客观主义传统。与此不同的另一种观念认为比例是可变的,而且比例的实现是依赖于人的主观的审美需求。这种主观需求对客观属性的超越就形成了古希腊艺术哲学中的“主观和谐”精神,即由人类的视觉、听觉特性所决定的事物的非精确性的比例、对称、协调等形式美属性。 关键词:主观和谐;和谐;毕达哥拉斯学派;比例中图分类号:I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351(2015)02-0104-05 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