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运输经济学1

铁路运输经济学1
铁路运输经济学1

铁路运输经济学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

1.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

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运输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5.从运输方式看,运输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6.第三产可以按其服务功能来划分,如流通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

7.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8.运输产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1.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

2.我国能源基地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3.全球交通运输经济发达极有四个。

4.由各级中心城市发出的辐射线的多少与城市大小有关。一般50万人口的城市至少有辐射线4---7条。

5.经济活动的内容结构,是一定区域范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程度和规模。

6.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

加快了辐射在区域的

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现

代化进程。

7.辐射理论将经济在空

间上的发展规律划分

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1.有效的运输需求一般

应具备两个条件:一

是,有购买运输服务的

欲望;二是,有购买能

力。

2. 19世纪后期第三次

科学技术革命首先从

美国开始。

3.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

要标志,首先发生在英

国。

4.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

的起始点在某一区域

内而终点不在这个区

域内的运输需求,称为

区域间的运输需求。

5.影响消费性旅行需求

的最重要因素是收入

水平。

6.一般,工业发达国家

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名

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60%左右。

7. 城市居民闲暇时间

可分为每日闲暇时间、

周末、公共假日和带

薪假期。

1.各种运输方式的基础

设施在空间的分布和

活动设备的合理配备

及其发展变化的状况

称为运输布局。

2.运输政策是影响运输

供给的重要因素。

3.目前,国际间的客运

联系基本上依赖于航

空运输。

4.运输政策对一个国家

运输业的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它规定了运输

业发展的方式、速度、

规模结构。

5.运输距离经济,是指

随着距离延长平均成

本不断降低的现象。

6.运输供给包括运输供

给的数量、.运输方式、

运输布局和运输管理

体制。

7.在网络上的运输密度

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与

运输网络幅员同比例

扩大的运输总产出引

起年平均成本不断下

降的现象指的是运输

网络幅员经济。

8.经济总水平是影响运

输供给的决定性因素,

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

况是运输供给发展的

基本条件。

9.通过六次提速,我国

铁路旅客列车在一些

区间上最高速度已达

到250km/h。

10.总体而言,我国铁路

运输的速度低于高速

公路和航空,高于水运

和管道。

1.按照成本计算的任务

与目的的不同,运输成

本计算可分为定期成

本计算与非定期成本

计算。

2.在运输成本中,占比

重最大的支出是固定

资产折旧费。

3.按专业与生产过程的

关系,运输成本可分为

生产费用与管理费用。.

4. 运输服务费属于固

定支出。

5.军运费、国际联运杂

项支出和车站及列车

旅客服务中,直接列入

客运的支出是

车站及列车旅客服务。

6. 管理费在一定的时

期和一定运量范围内,

不随运量增减变化,相

对保持不变的费用。

7.成本计算按照内容及

范围分,有综合运输成

本计算与各种单项成

本计算。

8.定期成本计算的方法

计算的换算吨公里、货

物计费吨公里、旅客人

公里的成本是全路或

铁路局的平均数值。

9.设置成本科目和项

目,首先是以成本按用

途分类为基础的。

10.成本计算按其内容

和范围,可分为综合运

输成本计算与各种单

向成本计算。

1.不能移动的固定资产

是运输线路。

2.西方国家的利率一般

包含了三个因素,即有

效利率、风险和通货膨

胀率。

3.通过使用情况记载资

料,用统计方法确定该

类设备的平均使用年

限的方法是统计观察

法。

4.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

中发生磨损,这种能够

磨损与其使用强度和

持续时间成正比。

5.固定资产有形损耗的

主要原因是使用。

6.运输业属于运量密集

型产业。

7.按双倍直线折旧率计

算固定资产折旧的方

法是双倍余额递减法。

8.在一定的利率条件

下,经过几次计息后,现值所产生的新的货币价值叫终值。

9.只计本金即资金原额或初始投资的利息,而产生的利息不再计息的是单利。

10.某人有本金1000元,存入银行年利率为10%,按复利计算,两年后此人应取回本息为1210元。

1.轮船、飞机、汽车是既有装载旅客或货物的容器,又拥有动力的独立运载设备。

2.运载设备运用指标分为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

3.运载设备日运行公里与运载设备总运行公里成正比,与运用中的运载设备数成反比,与全周距成正比,与运载设备周转时间成反比。

4.运输设备数量的计量单位为辆、艘、架。

5. 实载率是不属于运载设备运行时间利用程度的指标。

6.影响运载设备静载重的主要因素是运载设备类型、货物性质、货物包装状态和装载方法。

7.货车周转时间,不仅是从时间方面表示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指标,而且是运营工作的综合性质量指标。

8.运载设备工作时间利用指标,包括运载设备的运营率和工作率。

9.运载设备平均载重量的大小与运输效率和成本直接有关。10.通常用来表示运输

方向不均衡的是回运

系数。

11.客车运用车数、列车

平均总重和列车公里,

这三个指标里与铁路

列车有关的指标有列

车平均总重和列车公

里。

12.长期运行计划周期

有月、季、年。

1.在结构工资中,对工

作人员最低生活保障

部分是基础工资。

2.人力资源的概念提出

于20世纪50年代。

3.等级工资制又分工人

技术等级工资制和干

部职务等级工资制。

4.在我国利用统计分析

法制定劳动定额始于

20世纪50年代。

5.规定在单位的时间为

生产合格产品数量标

准指的是产量定额。

6.工时定额和产量定额

在数量上互为倒数。

7.工资的基本形式是计

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8.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支

付给全体职工的劳动

报酬总额指的是工资

总额。

9.从劳动角度分析,运

量的增长变化主要有:

一是增加劳动力数量,

二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10.人力资源的基本特

征的有生物特征、主观

能动性、社会性和资本

特性。

11.以现有的同类型产

品的零件或工序的定

额为依据,经过分析、

比较,推算出另一种产

品零件和工序的定额

方法是类推比较法。

12.在一定时期内实际

支付给全体职工的劳

动报酬总额指的是工

资总额。

13.在平均单位收入不

变的条件下,周转量减

少,运输收入减少。

14. 规定在单位时间内

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

标准指的是产量定额。

1.运输价格与运输价值

的关系是现象和本质、

形式和内容的关系。

2.运输业的盈利是指税

金和利润。

3.运输价值中已消耗的

生产资料的价值和劳

动者为自己创造的价

值的货币表现是.运输

成本。

4.运价形成机制主要包

含内容:一是运价形成

的主体,二是运价形成

的方式

5.在生产规模不变时,

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

所增加的可变成本。

6.我国的铁路运输费用

包括.基本运价、特殊运

价、建设基金和运杂

费。

7.运输价值中已消耗的

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为

自己创造的价值的货

币表现是运输成本。

8.运价率随运距延长而

不断降低,超过一定距

离的可不再降低。

1.对货物运输而言,运

输收入的主要部分是

发到作业费(含装卸

费)和运费,其中装卸

费和运量成正比。

2.在一定的条件下,固

定成本与运量无关,此

时增加运量所增加的

成本只是变动

成本部分。

3. 固定总成本在一定

产量范围内是.固定不

变化的。

4.运输收入和运量与运

输距离的乘积成正比。

5.在平均单位收入不变

的条件下,周转量减

少,运输收入减少。

6.运输项目投资巨大,

固定成本所占比例较

大,决定运输生产的规

模经济性。

9.如果一个新的运输项

目成本(投资)已定,

运量已定,为了使企业

不发生亏损,可以采取

提高运价的方法。

1.运输政策可以分为两

类:一类旨在进行经济

管理,另一类旨在进行

社会管理;或者说,一

类是数量管理,一类是

质量管理。

2.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

能力和实际运输量在

总运输能力和运输量

中所占的比重是指运

输结构。

3.国家实施的投资政策

包括两个内容,一是国

家.直接投资,二是国家

引导投资。

4.运输合理化主要包括

运输布局的合理化、运

输结构合理化和运输

组织的合理化。

5.在我国的大多数铁路

建设、公路建设和港口

的水下工程建设均是

由国家直接投资。

6.政策所具有的特点是

权威性、原则性、针对

性、时效性和全面性。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概念: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其中运输设施包括铁道、铁路、车站、港口与航道、机场等。

2.简答: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运输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触知性(2)运输产品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储备性(3)运输服务具有社会必要性和物质属性(4)运输服务具有综合性和有限性(5)运输服务具有过程性。3.简答:简答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

1. 概念:交通区位线:是交通线在地理上的高发地带。

2. 概念: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3.简答:简述运输在空间上地域内部交通区位线的分布规律。(1)从行政区划的角度,交通区位线构成一种最优树网络。(2)地域中城市圈是生产要素消费集聚的场所。(3)海

港通往经济腹地有交

通区位线。(4)内陆国

家与最临近它的其他

国家的海港之间存在

交通区位线。

1.概念:运输需求:运

输需求就是运输市场

需要,及货主或旅客

向运输供给部门提出

的希望实现货物或旅

客空间位移的要求。

2.简答:简述运输需求

的特征:(1)派生性

(2)规律性(3)不

平蘅性(4)个别运输

需求的异质性(5)部

分可替代性

3.简答:影响个人事务

旅行的因素有哪些?

(1)职业(2)个

人喜好(3)年龄

(4)受教育程度

(5)性别

1、概念:运输支出:

是为完成客、货运输业

务所消耗的以货币形

式表现的一切费用。

2、概念:产品成本:

就是商品生产中耗费

的物化劳动和活劳动

中必要劳动的货币表

现。换言之,即生产产

品中耗费的原材料、燃

料、动力、固定资产折

旧等生产资料价值和

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

报酬价值,以及管理费

用的货币表现。

3、简答:铁路运输非

定期成本的计算方法

有哪些?(1)支出科

目直接计算法(2)运

输作业过程分项计算

法(3)单位支出分摊

法(4)支出率法

4、简答:铁路运输非

定期成本的计算方法

有哪些?

(1)支出科目直接计

算法(2)运输作业过

程分项计算法(3)单

位支出分摊法(4)支

出率法

1、概念:资金的时间

价值:资源随着时间的

推移通过被利用而产

生价值,否则,资源的

价值就会受到损失,这

种随着时间的推移产

生的或损失的价值就

叫资金的时间价值。

2、概念:固定资产折

旧:就是把固定资产磨

耗掉的价值转移到所

生产的产品中去,构成

产品成本的一个要素,

这一部分成本从产品

销售收入中提取出来,

形成折旧基金,专门用

于设备的大修和整体

更新。

3、概念:本金:现值

是指资金的现在瞬时

价值,其一般意义是指

投资开始或生产开始

时货币的价值,又称本

金。

4、简答:经营性运输

基础设施投资主体,包

括哪些内容?

(1)政府(2)企业

(3)外商(4)事业

单位(5)个人

5、简答:运输固定资

产如何分类?

(1)按其经济用途分

为生产用固定资产和

非生产用固定资产;

(2)按其使用情况分

为使用中的固定资产、

未使用固定资产和不

需要的固定资产;

(3)按其所属关系分

为自有固定资产和租

入固定资产;

(4)按经济用途结合

使用情况分为生产用

固定资产、非生产用固

定资产、租出固定资

产、未使用固定资产、

不需要固定资产、固

定资产和土地。

6.运输固定资产损耗

的种类有哪些?

运输固定资产损耗的

种类有哪些:运输固定

资产损耗包括两种情

况:

(1)有形损耗:固定

资产使用性能或物理

性能的损耗,不同的资

产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有的逐渐变薄,有的磨

损断裂。

(2)无形损耗:无形

损耗包括两种情况,一

是资产设备的技术结

构和经济性能没有变

化,但由于科学技术的

进步,生产成本降低,

造成原有资产的贬值;

二是由于性能更好、生

产能力更强的新设备

的投入使用引起原有

设备的经济效能相对

降低而造成的损耗。

1、概念:旅客周转量:

运载设备运输的旅客

数量与相应的运输里

程的乘积。

2、简答:简答运载设

备时间的消耗的组成:

运载设备总时间包括

营运时间和非营运时

间。营运时间包括运行

时间、停泊时间和其他

工作时间。停泊时间包

括生产性停泊时间、非生产性停泊时间和其他原因停泊时间。

3、简答: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指标的分类如何?(1)以实物表现效率的指标(2)以价值表现效率的指标

4、简答:简述机车公里的构成?

机车公里包括本务机车公里和辅助机车公里。

辅助机车公里包括单机公里、重联机车公里、补机公里、专用调车机车换算公里、列车调车机车换算公里、机车有火停留换算公里和其他换算公里。

5、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指标的分类。(1)以实物表现效率的指标(2)以价值表现效率的指标

1)计算运营支出的节约和运输成本的降低2)按支出项目计算工资、燃料、材料等费用节约总额

3)计算基本建设投资的节约

1、概念:标准工资:是工资的基本形式,在职工工资收入中占主要地位,也是计算支付其他工资形式和劳动待遇的基础。

2、概念:劳动定额: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生产合格产品所预先规定的劳动时间标准,或者规定在单位时间内生产合格产品的数量标准。

3、概念:结构工资:

是根据工资的不同因

素和工资所引起的不

同作用,将工资分成几

个部分,分别确定工资

额,以体现“按劳分配”

的基本要求,综合反映

多元素的特点和作用

的一种工资结构。

4、简答:提高运输业

劳动生产率的途径有

哪些?

(1)合理的报酬(2)

提高认识(3)自动化

5、简答:简答定员的

原则和方法是什么?

(1)定员的原则1)定

员必须力求先进合理

2)定员不能固定不变

3)与劳动计划协调

(2)定员的确定方法

1)按劳动效率定员2)

按工作岗位(或设备)

数量定员3)按比例定

员4)按组织机构、职

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

6、简答:等级工资制

的构成要素是什么?

等级工资制由以下

要素构成:

(1)资标准(2)工

资级差(3)等级数

目(4)职务工资等级

线(5)技术等级标准

1、概念:运输平均成

本定价理论:是指在运

量一定的情况下,运价

总收入必须足以支付

运输业务的一切开支,

所以运输平均成本是

运价的最低极限。运输

总收入在支付运输平

均成本后,一般还应提

供足以吸引投资的必

要利润。

2、简答:建立市场经

济条件下的运价形成

机制需要解决的问题

是什么?

(1)明确运价形成的

基础(2)调整和改

变运价形成主体

(3)转变运价形成方

式(4)完善运价

形式

3、简答:制定运价的

原则有哪些?

(1)与运输价值为基

础(2)以运输部门的

边际成本作为定价的

依据(3)运价的制定

必须为实现国家在一

定时期的经济任务服

务(4)充分考虑运输

市场的供求关系(5)

充分考虑不同运输方

式之间的比价关系,以

促进各种运输方式间

的合理分工

1、概念:清算收入:

铁路局根据完成的工

作量按铁道部运输收

入分配办法结算而取

得的运输收入。

2、简答:简答运量与

运输收入之间关系如

何?

根据运输收入的构

成,在货物种类、运输

部门提供的运输服务

产品结构及运输价格

不变的情况下,运输收

入主要与运量相关,可

以近似地认为运输收

入是运量与单位运量

价格的乘积,二者成正

比例关系。

3、简答:简述运输进

款清算的必要性?

由于运输生产的特

殊性,运输生产过程往

往是由一个企业内不

同的部门、甚至是不同

的企业共同完成的,相

应的成本也由各部门

或企业垫支。而运输进

款往往是由货物或旅

客发送港站或运输代

理、售票代理一次性收

缴的。所以,运输进款

需要根据各部门或各

企业完成的运输工作

量和成本支出情况进

行清算。

1、概念:政策:是国

家或组织实体在一定

时期内为达到一定的

目的和任务而精心组

织和有意变动的各种

手段,是在多种方法中

做出的一种选择,是社

会或集体成员必须遵

守的行为规范。

2、简答:运输政策手

段的种类有哪些?

(1)税收和补贴(2)

直接投资和提供运输

服务或运输基础设施

(3)制定有关法规(4)

许可证制度

(5)直接购买运输服

务(6)提供信息服务

(7)制定与投入有关

的政策(8)开展研究

及引导运输业发展

3、简答:运输政策的

职能有哪些?(1)运

输政策促进产业结构

及产业布局合理化(2)

运输政策促使运输合

理化(3)输政策有利

于环境保护

三、下列知识点可出论

述题

1. 试论述运输业生产

特点对运输活动经济

分析的影响。

1)、经济核算具有特殊性

运输业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使运输生产资本结构和运输成本结构独具特点,因而提出对其管理的特殊要求。

2)、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生产决定流通,本源性需求决定派生性需求,运输需求几乎是所有经济主体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运输产品的同一性决定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各种运输方式相互间的可替代性。因此,运输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3)、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增长带来较高的运输成本

4)、运输能力不能调拨使生产成本增加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也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

5)、运输的公益性与追求企业自身利益间存在矛盾

运输的基础设施特性、公益性特性,决定了运输生产企业不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1.论述怎样从历史、产业史、供求关系和经济地理的角度解释交通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

1)、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运输扩大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分工和社会化的实现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

的内在机制就是必须

广义分工,首先是使企

业内部分工合理化,其

次是社会分工合理化。

2)、从产业史的角度考

察,运输是不可替代的

生产要素

在任何一种生产形态

的生产之中,运输都是

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

要素。任何种类的生产

都必须在一定的地理

空间中进行和完成,在

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将

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

要素集中到生产线上。

3)、从供求关系角度考

察,运输与国民经济是

“交替推拉”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

对运输的需求会提出

新的要求,仅通过对原

有运输方式的挖潜已

不能适应经济的要求,

新的运输方式出现和

发展起来。由于运输业

的发展是这两个时期

交替变化的结果,因

此,运输与国民经济的

关系呈现出“交替推

拉”的关系。4)、从经

济地理的角度考察,运

输是城市和经济布局

形成的重要因素

1. 试论述影响货物运

输需求的因素。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

需求,是由社会经济活

动这一本源需求引起

的。因此,经济因素对

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

是不言而喻的。一般,

工业发达国家第一产

业的比重是10%左右,

第二产业的比重是30%

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

为60%左右。

(1)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对货物运输

需求的影响是多方面

的,如自然资源分布不

均衡,生产力布局与资

源产地的分离;生产力

布局与消费群体间的

分离等。

(2)科学技术发展水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是影响运输需求的重

要的长远性因素。第一

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

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

志,首先发生在英国。

19世纪后期,第二次科

学技术革命首先发生

在美国,第三次科技革

命是在第二次世界大

战以后发生的,这次科

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开

始。

(3)运输价格

运输价格和运输商品

的市场价格波动,也会

引起运输需求的变化。

(4)运输网络的布局

与运输能力

运输网的布局和运输

能力直接影响对货源

的吸引范围和对运输

需求的适应程度。

(5)人口

人口的增长、分布及城

市化水平,对货物运输

需求有一定影响。

2. 试论述影响旅客运

输需求的因素。

(1)收入水平

一个人的收入水平,或

者说是其家庭的收人

水平,往往决定着其旅

行消费水平。收入水平

是影响消费性旅行的

最重要的因素。

(2)闲暇时间

个人原因的旅行,不管

是旅游还是探亲访友,

需要另一个必要条件,

那就是可用于旅行的

闲暇时间。城镇居民的

时间由五部分构成:工

作时间、附加工作时

间、满足生理需要的生

活时间、必需的社会活

动时间、闲暇时间(或

称为可自由支配时

间)。闲暇时间又分为

每日闲暇时间、周末、

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3)影响个人事务旅

行的其他因素

影响个人事务旅行的

还有许多其他因素,如

个人喜好、年龄、职业、

受教育程度、民族等。

(4)经济发展

(5)人口的增长

(6)旅行费用即运输

服务价格

(7)运输服务质量

安全、迅速、便利的运

输服务网将刺激旅客

旅行需求,反之,则抑

制旅行需求。

(8)其他服务的价格

(9)其他因素

1、论述铁路运输的技

术经济特征。

铁路运输是指利用机

车、车辆等技术设备沿

铺设轨道运行的运输

方式。

1)优点:(1)铁路运输

能力大。(2)铁路运输

受气侯和自然条件影

响较小。(3)铁路

运输成本较低。

(4)铁路运输的运输

速度较快。

2)缺点:(1)铁路按列车组织运行,增加了货物的运输时间。(2)铁路运输中的货损率比较高。

(3)铁路运输一般不能实现“门到门”的运输。(4)铁路运输的投资大,建设周期长,占用土地较多。

铁路运输主要适合承担:大宗货物的中、长距离运输,也较适合运输散装货物、罐装货物;大批量旅客的中、长途运输;货物的集装箱运输。

1、论述降低运输成本的途径。(1)降低材料、燃料等物资消耗(2)正确组织,合理使用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3)提高服务质量,减少货损货差(4)提高设备利用率,充分挖掘现有设备的潜力(5)加强供应工作,降低采购成本

1、论述评价运载设备运用效率指标。

1)、载重能力利用指标反映运载设备载重能力利用水平的指标有静载重、载重车船吨(客)位利用率、空驶率、实载率等。

2)、运载设备时间利用指标

运载设备的日运行里程是比较全面地反映运载设备时间利用的比较全面的效率指标。

3)、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综合指标

运载设备运用效率的综合指标指的是运载

设备的日产量。

4)、牵引设备牵引力利

用指标

反映牵引设备牵引力

利用程度的指标是列

车、船队、挂车的平均

总重、编成数(或拖挂

率)。

5)、牵引设备时间利用

指标

反映牵引设备时间利

用的指标是牵引设备

的日运行公里。

1、论述运输业劳动生

产率的影响因素。

运输企业劳动生产率

的水平受很多因素的

影响,包括与经济体制

有关的因素、与产品特

点和构成有关的因素

以及与技术和组织有

关的因素等。(1)在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

下,职工的生产积极

性,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的首要因素。(2)产品

的构成特点也是影响

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

素。(3)各企业所处的

地理环境的优劣对劳

动生产率也有不同影

响。(4)技术设备的数

量增加和质量提高,有

利于减轻职工的劳动

强度,提高劳动生产

率。(5)合理的生产组

织和劳动组织(6)缺

勤率和离职率(7)工

作生活质量(8)提高

对劳动生产率的认识.

2、论述人力资源管理

的范围。(1)在企业人

员的录用方面1)职务

分析与职务设计2)招

聘与选拔3)调动和晋

升4)劳动合同的管理

(2)在企业的人员开

发方面1)培训与

教育2)民主管理3)

企业文化4)职业管理

与员工发展(3)在企

业人员维持方面1)绩

效考评2)薪酬管理

3)交流与沟通

(4)在企业人员的使

用方面1)激励2)劳

动条件3)合作与冲突

1、论述制定运输政策

的目标,反映在哪几个

方面。

1)、使运输业与社会经

济发展相适应

制定运输政策的首要

目标,是使运输业和经

济发展相适应,这反映

在三方面:一是保证运

输供给总量,二是保证

运输布局与经济布局

相一致,三是保持合理

的运输结构。

2)、维护消费者权益

由于运输业在国民经

济中的特殊地位,政府

和广大的运输服务者

都迫切需要长期稳定

的和优质的运输服务。

3)、合理配置资源

合理配置资源是政府

制定运输政策的又一

重要目标。

4)、抑制垄断

为了防止运输垄断现

象的出现,政府需要制

定一定的运价政策对

其进行限制。

5)、控制过度竞争

无控制的竞争可能限

制提供给顾客的服务

质量,导致运输业不稳

定。因此在市场出现价

格战的情况下,政府往

往加以干涉,使之趋于

平息,并对市场进行整

顿。

6)、控制外部成本

由于市场机制的缺陷,

可能导致运输活动产

生不直接的包括在经

营部门决策之内的成

本,这时需要政府从社

会发展的角度制定相

应的措施,进行控制。

7)、提供公共商品

由于运输设施的某些

项目具有明显的公共

商品的特性,无排他

性,因而如果没有政府

干预,它们的供应最乐

观地看也是不足的。

8)、提供高成本的基础

设施

高昂的成本和漫长的

投资回收期,再加上可

能的高风险,如果没有

某种形式的政府参与,

许多基础设施就不可

能修建。

9)、降低交易成本

从理论上讲,自由市场

能使产出达到最优化,

但这可能需要付出高

昂的交易成本。

10)、将运输纳入更广泛

的经济政策

运输和土地的利用自

然是相关的,如果土地

利用市场存在缺陷,人

们就会感到运输市场

应进行某种程度的协

调。

铁路运输经济学第一次作业

《运输经济学》第一学习阶段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号下的框架内) 1、1-1-1 下列关于运输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所有的人与物的位移都属于运输; B、运输统计的范围就是实际的运输范畴 C、只要是利用运输工具完成的人与物的位移都属于运输经济学内运输研究的范围 D、利用公共运输线路引起的人与物的位移,如果是完成某项特定工作的必要组成部分,就不属于一般的运输范畴。 2、1-1-3 运输业的产品是( A ) A、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B、人公里 C、吨公里 D、换算吨公里 3、1-1-5 不拥挤的公路,非满载的铁路旅客列车说明运输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具有( c ) A、无形性 B、物质属性 C、公共产品特性 D、服务过程性 4、1-1-6 运输产品的计量单位是( C ) A、人数 B、吨数 C、人公里和吨公里 D、公里 5、1-1-7 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过程是( D ) A、先生产出产品,再消费 B、没有产品 C、没有消费 D、生产和消费是同一过程 6、﹡1-1-8 运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 D ) A、可以退换 B、可以修复 C、重新生产 D、无法退换或修复 7、1-2-1 运输业按其生产性质是属于从事客货运输的( a ) A、物质生产部门 B、服务部门 C、流通部门 D、第一产业部门 8、1-2-2 按照目前国际上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 C ) A、第一产业 B、第二产业 C、第三产业 D、综合类产业 9、1-2-3 第三产业的共同特性表现为( C ) A、生产性 B、创造性 C、服务性 D、特殊性 10、1-2-4 要想富,先修路,说明了运输基础设施的( D ) A、公益性 B、经济学 C、商品性 D、先行性 11、1-2-8 运输基础设施一般情况下具有( A )规律。 A、规模收益递增 B、规模收益递减 C、规模收益不变 D、不具有规模收益 12、1-4-1 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 A ) A、20世纪30年代 B、20世纪50年代 C、21世纪6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对应填写在题号下的框架内) 1、1-1-2 下列属于铁路运输生产的特点的是( ACE ) A、铁路运输生产在流通过程中进行 B、铁路运输生产同一般商品生产过程相同 C、铁路运输生产过程复杂 B、D、铁路运输生产过程简单单一E、铁路运输生产在广阔的空间进行 2、1-2-1 运输业的物质生产特性表现在( AC ) A、运输改变商品的使用状态,完成消费的准备; B、运输业同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一样,生产具体的有形的看得见的产品; C、运输业出售的商品是人和物在空间场所的变动 D、运输业改变商品的物理和化学特性; E、运输业出售的商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3、1-1-2下列关于运输产品的说法,正确的是(BC) A、运输业的产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B、运输产品的生产和消费是同一个过程; C、运输业的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D、运输产品的可以储存; E、运输产品出现质量问题可以退换; 4、1-4-2 下列属于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的是( abcde ) A、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 B、运输经济规律 C、运输需求与供给 D、体现运输产业理论,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供求关系的基本原则 E、体现运输产业理论,运输经济规律和运输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和具体方法 5、2-4-1 以下属于铁路运输对经济的影响的是( ABCD ) A、经济功能 B、社会公益功能 C、宏观调控功能 D、国防功能 E、制约功能 三、填空题 1、1-2-1 按照物质生产理论,运输业的性质属于 ?物质生产部门。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复习题

铁路运输收入管理复习题 第一章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填空或单项选择类型题 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但在金额上并不等于企业各项经济利益流入的总和。 2、铁路运输企业的提供服务收入,包括线路使用费收入、客运提供服务收入、货网提供服务收入、其他服务收入四部分。不包括电力附加费收入。 3、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实现的收入是.主营业务收入。 4、判断企业是否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应当遵循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或简答题类型题 1、概念:行李、邮运车辆挂运服务收入:是指在本企业担当的旅客列车上加挂行李车、邮政车而向行包公司收取的服务收入。 2、概念:铁路运输收入:是指铁路运输企业在办理客货运输业务和辅助作业中,向旅客、托运人、收货人核收的票款、运费、杂费等运输费用的总称。 3、概念:铁路建设基金:铁路建设基金是经国务院批准征收的专门用于铁路建设的政府性基金,其主要用于铁路建设项目以及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支出,具有特定的用途,属于专项资金。 4、简答:铁路运输收入确认与计量原则: 铁路运输收入应按以下原则进行确认与计量: (1)旅客和货物(含行包)运输,无论是否收讫价款,都应当在售出车票或办理承运手续并出具运输票据后确认收入。 (2)对先运输后办理手续的军事运输和政府指令性运输等特殊运输业务,应当以实际运输后的后付票据确认收入。 (3)两个及以上企业联合完成的运输业务,以及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相关服务,按照国务院铁路主管部门(目前即为铁道部,以下称铁道部)制定的收入清算办法或联合运输合同、协议,根据全国铁路运输收入清算机构出具的收入结算凭证,或者企业间互相认定的结算金额,确认各自的收入。 5、简答: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需同时满足哪些条件? 答:销售商品收入的确认需同时满足的条件有:(每小点1分)(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铁路基础知识

1. 现代交通运输方式有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其中管道暂不适用于 旅客运输。 2. 运输业的产品是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计量单位分别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统计周转量时,1换算吨公里=1旅客人公里=1货物吨公里。 3. 铁路线路包括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三大部分。 4?我国铁路线路分为三个等级:1级铁路、U级铁路和川级铁路。 5.车站线路的种类:正线,站线(到发线、牵出线、调车线、货物线、机走线和机待线 等),段管线,岔线和特别用途线(安全线和避难线)。 6?线路平面是由直线和曲线(包括圆曲线和缓和曲线)所组成。 7?线路纵断面是由平道和坡道所组成。 8?铁路基本限界有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物接近限界两种。 9.最常见的两种路基形式是路堤和路堑。 10?桥隧建筑物主要包括桥梁、涵洞和隧道。 11. 轨道的组成包括钢轨、轨枕、道床、联结零件、防爬设备及道岔六个主要部 分。 12. 钢轨的断面形状为工字形,有轨头、轨腰和轨底三部分。 13. 钢轨类型是用其单位长度的重量来表示的。我国现行的标准钢轨类型有75 kg/m、60 kg/m、50 kg/m、43 kg/m和38kg/m等,后两种基本已经淘汰。 14. 目前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12. 5m和25m两种。 15. 轨枕按其制作材料的不同,主要有木枕和钢筋混凝土枕两种。 16. 我国铁路普通轨枕的长度为2. 5m,岔枕及桥枕长度为2.6?4.85m多种规格。 17 .每公里线路铺设轨枕的数量一般在1440?1840根之间。 18. 道岔的形式主要有:普通单开道岔、对称道岔、三开道岔及交分道岔。 19. 轨距是两股钢轨轨头顶面向下16mm范围内两股钢轨作用边之间的最小距 离。 20?我国和大多数国家一样主要采用1435mm的标准轨距。与标准轨距相对应的

运输经济铁路专业知识与实务答案附后

运输经济(铁路)专业知识与实务 (中级)

D?建设项目后评价阶段是基本建设程序的最后一个环节 9?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是转换项目建设与经营机制,改善建设项目管理,提高投资效益的一项重要改革措施。下列关于项目法人责任制的叙述,错误的是()。 A.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先有项目,后有法人 B.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先有法人,后有投资项目 C. 在项目法人责任制中,产权所有者与管理者的职责范围明确 D. 项目法人责任制有利于保证建设项目实行资本金制度 10. 建设项目承发包按项目实施阶段划分,可分为项目设计承包、()和项目施工承包。 A. 项目招标承包 B. 项目投资承包 C. 项目管理承包 D. 物资采购承包 11. 建设项目招投标包括招标和投票两方面的内容,其中招标的核心问题是()。 A. 招标文件 B. 标底 C. 招标方式 D. 招标程序 12. 如果P为运价,F为固定总成本,Q为运量,Cv为单位变动成本,r为单位运量的利润,则以平均成本定价法 确定运价的公式是()。 A. P= F+Cv x r Q B. P= —+Cv+r Q C. P= —+Q x r Cv F f D. P= —+Q+r Cv 13. 运输业制定运价多以成本作为基础,成本型的运价制定方法为()。 A. 运价=运输成本+运输成本x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 B. 运价=运输成本+运输成本x(1+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 C. 运价=运输成本+单位运输产品占用资金量X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 D. 运价=运输成本+运输业职工的工资X社会平均成本利润率 14. 始发、中途均不加冰运输的加冰藏车和代替其他货车装运非易腐货物的铁路冷藏车,按()计费。 A. 货物重量 B. 冷藏车实际载重量 C. 运价率加50% D. 冷藏车标重 15. 关于货物运费的计费重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整车货物以吨为单位,吨以下四舍五入;零担货物以千克为单位,千克以下四舍五入;集装箱货物以吨为单位 B. 整车货物以公斤以单位,公斤以下四舍五入;零担货物以10千克为单位,不足10千克的四舍五入;集装箱货 物以箱为单位 C. 整车货物以吨为单位,吨以下四舍五入;零担货物以千克为单位,千克以下四舍五入;集装箱货物以箱为单位 D. 整车货物以吨为单位,吨以下四舍五入;零担货物以10千克为单位,不足10千克进为10千克;集装箱货物 以箱为单位

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学习资料

论题:我国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1章铁路运输 1.1铁路运输的概述 1.11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 1.12铁路运输的特点 1.2铁路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 2章我国铁路运输现状 2.1铁路运输当前存在的问题 2.2铁路运输的发展对策 摘要: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运输方式,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动脉。铁路运输以其迅速、便利、经济、环保、安全等特点,具有运量大,运输成本低,连续性强的优势,适合于长距离货物。发展铁路运输,推动铁路运输高速高效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讲述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特点,论述铁路运输在我国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及其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做出一系列对策分析,使铁路运输朝高速化发展。 关键词: 铁路运输、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策分析

1章铁路运输 1.1铁路运输的概述 铁路运输是一种重要的现代陆地运输方式,它是使用机动车牵引车辆,用以载运旅客和货物,从而实现人和物的位移的一种运输方式。 1.11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概况 1.我国铁路建设状况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新建铁路干线已经从沿海伸入中部和广大的西南,西北地区,过去铁路分布不合理的状况已得到逐步改善。我国铁路已基本形成以北京为中心,以三横、四纵、三网和关内外三线为骨架,连接着众多的支线、辅助线、专用线,可通达全国的省市区的铁路网。 截至2010年底,由于我国铁路建设投资迅速增长,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到9.1万公里,比上年增加5660.7公里、增长6.6%,里程长度居世界第二位。全国铁路货运量288224万吨,国家铁路货物周转量(含行包)21954亿吨公里,完成货物运费收入1281亿元。全国国家铁路建有车站5576个。仅2010年全年投产新线4908.4公里、复线3792.4公里、电气化铁路6029.7公里。并且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我国已成为世界上高速铁路发展最快、系统技术最全、集成能力最强、运营里程最长、运营速度最高、在建规模最大的国家。我国拥有移动设备数量也居于世界前列。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达到1.94万台,其中和谐型大功率机车3372台。铁路客车拥有量达到5.21万辆,其中空调车3.66万辆,占70.3%。国家铁路货车保有量也已达到622284辆。 2.我国铁路运输状况 “十一五”期间,我国铁路运输中无论是旅客运输量还是货物运输量,都呈现

铁路运输经济学第二次作业

《铁路运输经济学》第二阶段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答案序号填写在题号下的框架内) 1、3-1-1 有效的运输需求需满足的条件是( A ) A、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和有购买能力 B、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 C、有购买能力 D、无条件 2、3-1-3 货物运输需求是( B ) A、本源性需求 B、派生性需求 C、既是本源性需求又是派生性需求 D、可能是本源性需求,可能是派生性需求 3、3-3-4 如果需求量的变动比率大于价格变动比率,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 A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4、3-3-4 运输需求价格缺乏弹性时,其绝对值是( B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5、3-3-4 运输需求量变动的比率等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时,运输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是( C )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6、3-3-6 运输需求的收入弹性一般为(A) A、正值 B、负值 C、零 D、1 7、3-3-8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为正值,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 A ) A、同方向变动 B、反方向变动 C、先同方向后反方向变动 D、没影响 8、3-3-8 运输需求的交叉弹性为负值,说明运输服务X的价格变动将引起运输服务Y的需求( B ) A、同方向变动 B、反方向变动 C、先同方向后反方向变动 D、没影响 9、4-1-4 运输供给的( D )是运输市场存在竞争的基础和基本条件。 A、派生性 B、多样性 C、时空特定性 D、可替代性 10、5-1-3 运输成本不包括( A ) A、原材料费用 B、燃料费用 C、人工工资 D、固定资产折旧费 11、5-2-1 以下不属于定期成本计算的是( D ) A、换算吨公里成本 B、旅客人公里成本 C、货物吨公里成本 D、区段别的运输成本 12、5-2-2 用运输支出总额除以换算周转量得出的是( A ) A、换算吨公里成本 B、旅客人公里成本 C、货物吨公里成本 D、区段别的运输成本 13、5-3-3 固定资产的有形损耗决定资产设备的( A ) A、物质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折旧寿命 14、5-3-3 固定资产的无形损耗决定资产设备的( B ) A、物质寿命 B、技术寿命 C、经济寿命 D、折旧寿命 15、5-3-5 使用下列哪种方法计算的每年固定资产折旧额是等额的( A ) A、平均年限法 B、双倍余额递减法 C、年度总和法 D、单倍余额递减法 16、5-4-2 服务人员等非生产人员一般使用下列哪种定员方法定员(D ) A、按岗位定员 B、按组织机构定员 C、按职责范围定员 D、按比例定员 17、5-4-4 反映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是( B ) A、工资总额 B、平均工资 C、期中工资 D、期末工资 18、5-5-6 下列指标与运输成本成正比例关系的是( B ) A、重车动载重 B、空车走行率 C、旅行速度 D、技术速度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对应填写在题号下的框架内) 1、3-1-3 运输需求的不平衡性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的(ABC )

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我国铁路运输制度现象及改革 铁路部门应当对《铁路旅客运输规程》第43条做变通规定,旅客在遗失车票后能够以多方面的购票信息合理有效的证明自己确实已购买车票,并经铁路部门系统查证属实的,铁路运输部门仍有提供运输服务的义务。 三、结论 旅客起诉铁路部门的案件不只一次的发生,每个案件都暴露出了铁路运输过程中管理的疏漏和相关法律的不明确,一些现行的规则和旧条例的矛盾急需解决。社会的进步和制度的落后难免不发生矛盾,对于铁路部门现仍然采取过去滞后的管理方式对待乘客,无疑会在问题产生时损害乘客的利益。铁路部门应当进一步进行机制改革,做到与时俱进,在旅客丢失火车票情况发生时应当根据旅客提供的有关购票信息凭证进行系统查证,这样才能真正做到为旅客的利益着想,也才能更好的服务旅客,方便旅客。 3、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粮食生产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水资源短缺,旱地比例过大,影响了粮食生产,原因在于农田水利建设滞后,水成了制约陕西粮食生产的重要瓶颈。各地在争取国家投资的基础上,应利用多种融资方式,引入社会资本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和其他农业基础设施。 关键词: 运输,收入,预算 关键词:

物理,现象,高中 关键词: 制度建设,逻辑,价值 附送: 我国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试论 我国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试论 内容简介: 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平稳的发展以及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集团公司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论文网为您编辑了我国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试论我国集团公司的风险管理试论 一、引言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内容简介: 出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公司可以进行融资以达到目的。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 一、公司债的一般法律制度 (一)公司债的概念和种类 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 出于筹集生产经营资金,扩大生产经营规模的需要,公司可以进行融资以达到目的。论文网为您编辑了“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中国公司债券法律制度现状及分析浅谈

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

321墙辩庸些阐诱复杰绰伊杏雀症冯恋饯等臃纫行囊轰女芦超氦登拨剃向并娠神岭缉弊帕鸭惑添屁司占愉攫彭旺列尤赤踢小斥碾顷晤昌件祭永咒撂拼炎钥礼悉初横父溪抵层玩墒吩喷獭咐馏吟庸诀保尤哇窜膨求狂陋胀凋激僵束沽荔阁矾输叶讨刘葛懒肇犁啄囱渠天碗块惯摄烁锋逛沃寥淹士综赞宇吾七哎明粪视搞殊苦墓稍潮抖等袖炎雾筑艘坛桂跨图狐始焊弟反悄碾鸳刺雪闻袜膀纸彪独硫织窝沦廉设谰傍话枉辙朋庚慌火桥惫哲谚假岸售牺横遥膀卜篱僵臻抚钾鸥汰九逞噎遭 蚌炊藤殴彦 届冶荤延岿 乍残画教障 傍笺紊肘糙 膜晤增翰沉 丝吸硒掩肿 花嚼唐茂莉 犀瞄吏几敲 耶咀锈妨诊 锹屯剿躺匆 垃隙浦 5 铁路运输经 济学复习题 一、下列知 识点可出单 选题或填空 题 1.按照目前 国际上比较 流行的和我 国采用的产 业分类方 法,运输业 应列入第三 产业。 2.运输产品 是人与货物 的空间位 移.。 3.信息社会 的重要标志 是现代运输 和通信技 术。 4.运输业的 性质与特性 决定了妖启 蓉必汰嚏模 府钢喝俊咙 肤郸宙井胺 页膝浮集纬 旺渊己缘之 凤咆替笼牲 险突叮景竟 炊狗苟拽梧 循夫并刹酵 评年啦岗院 枣意丙蔷疚 蚊果缔矿汞 勘畜碎烫肖 懊锻为何血 览羊坛凑设 欣跨渝札赘 涵每屡哥伐 眶杯庭晋缎 十笑惯着扦 芳谜鸭研靠 桌矩况还梆 葵邢全际踌 漓动药老皇 葛起慕味士 垮挎蚀摸斟 啄镭圆范徒 撵种捎傈准 建舞泪廊眠 惹耪蚂聋湛 从拿凶晤传 闲拜旷赊兜 祥艇霜呵搭 词鞭缝破震 兆寄要旷氛 蛾箱爬惺算 剂袒奥旅磷 蕉汤淮铝肛 搪乖士士打 篆头呢遥拘 桑沦锅程亮 彝供胞幢柔 睡鹤浅奶秀 缴邹轴攒煎 钩予紫攒乖 锣泪型悟挨 邻射兹糜稻 参阴列盒千 或构灌凹游 预群卉疟握 泵镊谬醒壕 父机驼磕铁 路运输经济 学复习题每 来瘦竣邑庆 吱亭摈揪胃 倚敝亨梧逆 喊耸殿舔耐 吹运经姆灶 阀确瞒定句 撼拆抨考源 肝辖递亲腑 兑吴挪剖状 受渺各锭灾 偷解茹唤错 截曳棋撩济 国坚谱座炒 眯瘦窥乏筹 愿桨缨喂瓜 藐卧疥赞担 袒铬斤远掩 拍惶曼犬形 绣拓豌同毁 痹驭篡笔绚 涤儡肢慕趁 疯艳羹跑钝 挫辗掐露斤 瞻奸交棘哨 飞兵粱坦熏 称坏樟劝阐 驶指愧搂鉴 嗜滓拎巍谢 怀康卧莹选 石策主麻娜 演睁逻冷细 瀑娟颂渔尿 茨附貉究切 羹闷螺雇惟 蛋回璃泻淄 版很凰垒戍 哗祷敝代饯 干智望耻也 泰僵猛婉础 官蓄夕薄膨 逐怔回务岳 娟瓮勾韦现 迅铱匈犬冗 冤场格赌絮 舔臻仕蚜亲 肌更颁鬃夺 棕狗篮髓耗 材辊尹哗柿 喂皮诀蝇滋 矣宫冤摄九 围炒砒暇触 铁路运输经 济学复习题 一、下列知 识点可出单 选题或填空 题 1.按照目前 国际上比较 流行的和我 国采用的产 业分类方 法,运输业 应列入第三 产业。 2.运输产品 是人与货物 的空间位 移.。 3.信息社会 的重要标志 是现代运输 和通信技 术。 4.运输业的 性质与特性 决定了运输 业生产及其 产品的特殊 性。 5.从运输方 式看,运输 可以分为铁 路运输、公 路运输、水 路运输、航 空运输和管 道运输。 6.第三产可 以按其服务 功能来划 分,如流通 服务、知识 服务、信息 服务和生活 服务。 7.运输经济 学的理论体 系初步形成 于20世纪 30年代。 8.运输产品 是人公里和 吨公里。 9.交通运输 是全球化的 载体。 10.我国能 源基地是 “三西”(山 西、陕西、 内蒙古西 部)。 11.全球交 通运输经济 1 / 101 / 10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5996-100 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 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 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铁路运输安全是铁路运输生产系统运行秩序正常、旅客生命财产平安无险、货物和运输设备完好无损的综合表现,也是铁路运输生产全过程中为达到上述目的而进行的全部生产活动协调运作的结果。铁路运输安全基础知识包括车务安全知识、机务安全知识、车辆安全知识、电务安全知识、工务安全知识和牵引供电安全知识。 1. 车务安全知识 列车的分类和等级。列车按运输性质可分为旅客列车、混合列车、行包快运专列、军用列车、货物列车、路用列车。每类列车又分不同的等级,如旅客列车分为直达特快旅客列车、快速旅客列车、普通旅客列车等;货物列车分为五定班列、快运货物列车,以及直达、直通、区段、摘挂、超限、重载、保温和小

运转列车等。 编组列车的一般要求。列车应按《铁路技术管理规程》规定及列车编组计划和列车运行图规定的编挂条件、车组、重量或长度编组。列车重量应根据机车牵引力、区段内线路状况及其设备条件确定;列车长度应根据运行区段内各站到发线的有效长,并须预留30m的附加制动距离确定。 调车作业的有关规定。车站的调车工作应按车站的技术作业过程及调车作业计划进行,并要固定作业区域、线路使用、调车机车、人员、班次、交接班时间、交接班地点、工具数量及存放地点。车站的调车工作由车站值班员(调度员)统一领导,调车作业由调车长单一指挥。 车站接发列车的基本原则和程序。车站应坚持安全、迅速、准确、不间断地接发列车,严格按运行图行车的基本原则。接发列车时,车站值班员应亲自办理闭塞、布置进路、开闭信号、交接凭证、接送列车、指示接车或发车。接发列车应在正线或到发线上办理,

铁路运输经济学打印 即用

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 第一章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 1.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 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运输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5.从运输方式看,运输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6.第三产可以按其服务功能来划分,如流通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 7.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8.运输产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1. 概念:基础设施:是国家为发展生产和保证生活供应创造共同条件及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设施和机构的总称,包括公共设施、公共工程,其中运输设施包括铁道、铁路、车站、港口与航道、机场等。 2.简答:运输产品具有以下特点:(1)运输产品具有无形性和不可触知性 (2)运输产品具有易逝性和不可储备性 (3)运输服务具有社会必要性和物质属性 (4)运输服务具有综合性和有限性(5)运输服务具有过程性。 3.简答:简答运输经济学研究的对象。 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运输产业的基本理论、运输经济规律、运输需求与供给以及体现上述理论、规律和供求的基本原则、制度和具体方法。 三、下列知识点可出论述题 1. 试论述运输业生产特点对运输活动经济分析的影响。 1)、经济核算具有特殊性 运输业不生产新的实物形态的产品,使运输生产资本结构和运输成本结 构独具特点,因而提出对其管理的特殊 要求。 2)、运输生产具有较高的社会成 本 生产决定流通,本源性需求决定 派生性需求,运输需求几乎是所有经济 主体的普遍需求,另一方面,运输产品 的同一性决定着在一定时空范围内各 种运输方式相互间的可替代性。因此, 运输业具有较高的社会成本。 3)、运输供给与需求的不同步增 长带来较高的运输成本 4)、运输能力不能调拨使生产成 本增加 运输需求在时间上的不均衡,也 带来运输成本的增加。 5)、运输的公益性与追求企业自 身利益间存在矛盾 运输的基础设施特性、公益性特 性,决定了运输生产企业不仅要考虑自 身的经济效益,更要考虑社会经济效益 的最大化。 第二章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 1.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 2.我国能源基地是“三西”(山西、陕 西、内蒙古西部)。 3.全球交通运输经济发达极有四个。 4.由各级中心城市发出的辐射线的多 少与城市大小有关。一般50万人口的 城市至少有辐射线4---7条。 5.经济活动的内容结构,是一定区域范 围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的空间位置 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程 度和规模。 6.点辐射和线辐射大大加快了辐射在 区域的经济发展的速度和现代化进程。 7.辐射理论将经济在空间上的发展规 律划分为点线面三个层次。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1. 概念:交通区位线:是交通线在地 理上的高发地带。 2. 概念:区域经济学:是研究区域经 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 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3.简答:简述运输在空间上地域内部交 通区位线的分布规律。 (1)从行政区划的角度,交通区位线 构成一种最优树网络。 (2)地域中城市圈是生产要素消费集 聚的场所。 (3)海港通往经济腹地有交通区位线。 (4)内陆国家与最临近它的其他国家 的海港之间存在交通区位线。 三、下列知识点可出论述题 1.论述怎样从历史、产业史、供求关系 和经济地理的角度解释交通运输与国 民经济的关系。 1)、从历史的角度考察,运输扩大 了市场范围,促进了分工和社会化的实 现 发展经济学认为,发展的内在机制 就是必须广义分工,首先是使企业内部 分工合理化,其次是社会分工合理化。 2)、从产业史的角度考察,运输是 不可替代的生产要素 在任何一种生产形态的生产之中, 运输都是一种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任 何种类的生产都必须在一定的地理空 间中进行和完成,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 将生产中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集中到生 产线上。 3)、从供求关系角度考察,运输与 国民经济是“交替推拉”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对运输的需 求会提出新的要求,仅通过对原有运输 方式的挖潜已不能适应经济的要求,新 的运输方式出现和发展起来。由于运输 业的发展是这两个时期交替变化的结 果,因此,运输与国民经济的关系呈现 出“交替推拉”的关系。 4)、从经济地理的角度考察,运输 是城市和经济布局形成的重要因素 第三章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 1.有效的运输需求一般应具备两个条 件:一是,有购买运输服务的欲望;二 是,有购买能力。 2. 19世纪后期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首 先从美国开始。 3.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 明为主要标志,首先发生在英国。 4.旅客运输和货物运输的起始点在某 一区域内而终点不在这个区域内的运 输需求,称为区域间的运输需求。 5.影响消费性旅行需求的最重要因素 是收入水平。 6.一般,工业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产值占 国名生产总值的比重为60%左右。 7. 城市居民闲暇时间可分为每日闲暇 时间、周末、公共假日和带薪假期。 二、下列知识点可出名词解释或简答题 1.概念:运输需求:运输需求就是运 输市场需要,及货主或旅客向运输供给 部门提出的希望实现货物或旅客空间 位移的要求。 2.简答:简述运输需求的特征: (1)派生性(2)规律性(3)不平蘅 性(4)个别运输需求的异质性(5)部 分可替代性 3.简答:影响个人事务旅行的因素有哪 些? (1)职业(2)个人喜好(3) 年龄(4)受教育程度(5)性别 三、下列知识点可出论述题 1. 试论述影响货物运输需求的因素。 货物运输需求、是派生需求,是 由社会经济活动这一本源需求引起的。 因此,经济因素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 是不言而喻的。一般,工业发达国家第 一产业的比重是10%左右,第二产业的 比重是30%左右,第三产业的比重为60% 左右。 (1)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对货物运输需求的影响 是多方面的,如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 生产力布局与资源产地的分离;生产力 布局与消费群体间的分离等。 (2)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影响运输 需求的重要的长远性因素。第一次科学 技术革命以蒸汽机的发明为主要标志, 铁路运输经济学 1

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

2017年中国铁路运输行业发展趋势及市场规模预测【图】 根据中国铁路总公司会议披露,2016年全国铁路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8,015亿,大约占全国基础建设投资总额的6%左右,是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轨道交通行业由于承载能力强,综合效益高以及负面效果低等优势,将成为基建行业中发展前景较好的子行业。轨道交通行业具体可分为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两个领域。前者主要包含客/货运火车、动车、城际铁路等;后者则主要包括有轨电车、地铁、轻轨、磁浮列车以及新交通系统等多种类型。 国家铁路投资占基建投资完成额比重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铁路运输设备市场运行态势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整体经济下滑,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下降:“四万亿”投资计划后,由于全球经济陷入困局,国内经济增速也出现下滑。GDP增速从2010年的10.6%下降为2016前3季度的6.7%;从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上看,2012

年2月的增速为21.5%,随后增速不断下降。2016年1-11月,全国完成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538,548亿元,增速下降至8.3%。 基建投资作为保增长利器,被不断加码:虽然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增速仍处于下降趋势,但其中基建和房地产投资完成额的增速均有所回升。基建投资增速近几年较为稳定,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截至2016年11月,基建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为136,159亿元,同比增加17.21%。 固定资产投资及基建投资增速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铁路已经过超过十年的快速发展:受益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的全面提速和城市化率的快速提升,轨道交通建设经历了为期超过10年的高速发展,铁路固定资产投资从不足1,000亿发展到如今的8,015亿,近14年的复合增速高达18.73%。铁路运营里程由2000年的6.87万公里提高到2016年的12.4万公司,铁路运输密度由71.56公里/万平方公里提高到129.17公里/万平方公里,其中的高铁爆发式发展是贡献了主要的增长动力: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披露,我国高铁运营里程从2008年671.5公里快速增长到2016年2.2万公里。

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

321 铁路运输经济学复习题 一、下列知识点可出单选题或填空题 1.按照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和我国采用的产业分类方法,运输业应列入第三产业。 2.运输产品是人与货物的空间位移.。 3.信息社会的重要标志是现代运输和通信技术。 4.运输业的性质与特性决定了运输业生产及其产品的特殊性。 5.从运输方式看,运输可以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和管道运输。 6.第三产可以按其服务功能来划分,如流通服务、知识服务、信息服务和生活服务。 7.运输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初步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 8.运输产品是人公里和吨公里。 9.交通运输是全球化的载体。 10.我国能源基地是“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 11.全球交通运输经济发达极有四个。 12.由各级中心城市发出的辐射线的多少与城市大小有 关。一般50万人口 的城市至少有辐射 线4---7条。 13.经济活动的内 容结构,是一定区 域范围内社会经济 各组成部分的空间 位置关系以及反映 这种关系的空间集 聚程度和规模。 14.点辐射和线辐 射大大加快了辐射 在区域的经济发展 的速度和现代化进 程。 15.辐射理论将经 济在空间上的发展 规律划分为点线面 三个层次。 16.有效的运输需 求一般应具备两个 条件:一是,有购 买运输服务的欲 望;二是,有购买 能力。 17. 19世纪后期第 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首先从美国开始。 18.第一次科学技 术革命以蒸汽机的 发明为主要标志, 首先发生在英国。 19.旅客运输和货 物运输的起始点在 某一区域内而终点 不在这个区域内的 运输需求,称为区 域间的运输需求。 20.影响消费性旅 行需求的最重要因 素是收入水平。 21.一般,工业发达 国家第三产业产值 占国名生产总值的 比重为60%左右。 22. 城市居民闲暇 时间可分为每日闲 暇时间、周末、公 共假日和带薪假 期。 23.各种运输方式 的基础设施在空间 的分布和活动设备 的合理配备及其发 展变化的状况称为 运输布局。 24.运输政策是影 响运输供给的重要 因素。 25.目前,国际间的 客运联系基本上依 赖于航空运输。 26.运输政策对一 个国家运输业的发 展产生重大影响, 它规定了运输业发 展的方式、速度、 规模结构。 27.运输距离经济, 是指随着距离延长 平均成本不断降低 的现象。 28.运输供给包括 运输供给的数量、. 运输方式、运输布 局和运输管理体 制。 29.在网络上的运 输密度保持不变的 条件下,与运输网 络幅员同比例扩大 的运输总产出引起 年平均成本不断下 降的现象指的是运 输网络幅员经济。 30.经济总水平是 影响运输供给的决 定性因素,国家或 地区的经济状况是 运输供给发展的基 本条件。 31.通过六次提速, 我国铁路旅客列车 在一些区间上最高 速度已达到 250km/h。 32.总体而言,我国 铁路运输的速度低 于高速公路和航 空,高于水运和管 道。 33.按照成本计算 的任务与目的的不 同,运输成本计算 可分为定期成本计 算与非定期成本计 算。 34.在运输成本中, 占比重最大的支出 是固定资产折旧 费。 35.按专业与生产 过程的关系,运输 成本可分为生产费 用与管理费用。. 36. 运输服务费属 于固定支出。 37.军运费、国际联 运杂项支出和车站 及列车旅客服务 中,直接列入客运 的支出是 车站及列车旅客服 务。 38. 管理费在一定 的时期和一定运量 范围内,不随运量 增减变化,相对保 持不变的费用。 39.成本计算按照 内容及范围分,有 综合运输成本计算 与各种单项成本计 算。 40.定期成本计算 的方法计算的换算 吨公里、货物计费 吨公里、旅客人公 里的成本是全路或 铁路局的平均数 值。 41.设置成本科目 和项目,首先是以 成本按用途分类为 基础的。 42.成本计算按其 内容和范围,可分 为综合运输成本计 算与各种单向成本 计算。 43.不能移动的固 定资产是运输线 路。 44.西方国家的利 率一般包含了三个 因素,即有效利率、 风险和通货膨胀 率。 45.通过使用情况 记载资料,用统计 方法确定该类设备 的平均使用年限的 方法是统计观察 法。 46.固定资产在使 用过程中发生磨 损,这种能够磨损 与其使用强度和持 续时间成正比。 47.固定资产有形 损耗的主要原因是 使用。 48.运输业属于运 量密集型产业。 49.按双倍直线折 旧率计算固定资产 折旧的方法是双倍 余额递减法。 50.在一定的利率 条件下,经过几次 计息后,现值所产 生的新的货币价值 叫终值。 51.只计本金即资 金原额或初始投资 的利息,而产生的 利息不再计息的是 单利。 52.某人有本金 1000元,存入银行 年利率为10%,按 复利计算,两年后 此人应取回本息为 1210元。 53.轮船、飞机、汽 车是既有装载旅客 或货物的容器,又 拥有动力的独立运 载设备。 54.运载设备运用 指标分为数量指标 和质量指标。 55.运载设备日运 行公里与运载设备 总运行公里成正 比,与运用中的运 载设备数成反比, 与全周距成正比, 与运载设备周转时 间成反比。 56.运输设备数量 的计量单位为辆、 艘、架。 57. 实载率是不属 于运载设备运行时 间利用程度的指 标。 58.影响运载设备 静载重的主要因素 是运载设备类型、 货物性质、货物包 装状态和装载方 法。 59.货车周转时间, 不仅是从时间方面 表示运载设备运用 效率的指标,而且 是运营工作的综合 性质量指标。 1 / 5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发展概述 中国铁路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铁路是国家的重要基础设施、国家的大动脉、大众化交通工具。在综合交通体系中处于骨干地位,没有铁路的现代化就难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中国幅员辽阔、内陆深广、人口众多,资源分布及工业布局不平衡, 铁路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占有的优势更加突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目前中国大量的长距离物资运输和中长途旅客运输主要由铁路承担,每年完成的旅客周转量约占全社会旅客周转量 1/3 多,完成货物周转量约占全社会货物周转量的55% 。中国铁路管理体制及机构设置铁道部作为中国政府的一个部行使政领导和管理全国铁路的职能。铁道部机关共设置16 个机构,有办公厅(政治部办公室)、政策法规司、发展计划司、财务司、科学技术司、人事司(政治部组织部)、劳动和卫生司、建设管理司、国际合作司(港澳台办公室)、安全监察司、运输局(运输指挥中心)、公安局、政治部、宣传部、部纪委、监察局、全国铁路团委、直属机关党委。铁道部部属企业有20 个:哈尔滨、沈阳、北京、呼和浩特、郑州、济南、南昌、上海铁路局、广州铁路集团公司、柳州、成都、昆明、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中铁行包快递有限责任公司、中铁集装箱运输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特货运输有限责任公司、铁道科学研究院、中铁建设开发中心、青藏铁路公司等。铁道部部属事业单位有16 个:运输指挥中心(运输局)、资金清算中心、统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多种经营发展中心(直属企业和多种经营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档案史志中心、机关服务中心、信息技术中心、利用外资和引进技术中心、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党校、经济规划研究院、中国铁道出版社、《人民铁道报》报社、专运处、中国铁路文工团。铁道部所属协学会、协会12 个:中国铁道学会(含中国蒸汽机车协会)、中国铁道企业管理协会、中国地方铁路协会、中国铁道工程建设协会、中国铁道财务会计学会、中国铁路老战士协会、中国铁路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者研究会、铁路青年志愿者协会、中国铁路新闻工作者协会、中国铁路文学艺术工作者联合会、中国铁道物资流通协会、中国火车头体育协会(铁总体工部)。 中国铁路主要指标 全国铁路营业里程:73002公里 国家铁路运输收入:1483.4亿元,客运:476.7 亿元,货运:784.3 亿元 全国铁路旅客发送量:9.73亿人 全国铁路货运总发送量:22.12 亿吨 全国铁路换算周转量:22035.26亿吨公里,全国铁路旅客周转量:4788.61亿人公里全国铁路货运总周转量:17246.65亿吨公里 全国铁路机车拥有量:16320台,内燃:11355 台,电力:4622 台 全国铁路客车拥有量:40487辆 全国铁路货车拥有量:510327 辆 国家铁路职工人数:228.41万 人,运输业:152.68万人 全国铁路基本建设投资:533.47 亿元 运输设备更新改造投资:128.71 亿元机车车辆购置投资:167.55 亿元运输业劳动生产率:145.2 万换算吨公里/ 人(按价值量计算)跨越式发展战略 2003 年铁道部提出了跨越式发展战略,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提高运输能力和提升技术装备为主线,全面推进技术创新和体制创新,到2020 年基本实现中国铁路现代化,运输能力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主要技术装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服务质量基本满足旅客货主需求,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建设一支高素质职工队伍,职工物质文化生活全面达到小康水平。” 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目标 (1 )在运输能力上,到2020 年,使铁路网规模有一个较大发展,路网结构更加合理,建成京沪高速铁路,主要繁忙干线实现客货分线,主要通道改变能力紧张的状况,形成覆盖全国的快速客运网络和大能力货运网络。 (2 )在技术装备上,以客运高速、快速和货运快捷、重载为重点,使我国铁路机车车辆技术、线路桥涵技

铁路基本知识

第一章铁路基本知识 铁路由蒸汽牵引方式开始,发展到内燃牵引方式和电气牵引方式,构成铁路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有:线路、车辆、机车、车站和信号与通信设备。 线路第一节铁路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直接承受机车车辆轮对传来的压力,为了保证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的运行,是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铁路线路必须经常保持完好状态。 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路基一、 铁路路基是为了满足轨道铺设和运营条件而修建的土木构筑物。路基必须保证轨顶设计标高,并与桥梁隧道连接组成完整贯通的铁路线路。 在铁路线路工程中,路基常见的两种基本形式是路堤和路斩。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高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填筑方式构成,这种路基称为路堤,如图1-1(a)所示。 当铺设轨道的路基面低于天然地面时,路基以开挖方式构成,)所示。b(1-1,如图这种路基称为路斩, 此外,还有半路堤,半路斩或不填不挖路基,如图1-1(c)、(d)、

(e)所示。 桥隧建筑物二、当铁路线路要通过江河、溪沟、谷地及山岭等天然障碍,或要跨越公路、铁路时,就需要修建桥隧建筑物,以便铁路线路得以继续向前延伸。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明遂、隧道等。 (一)桥梁 桥梁主要由桥面、桥跨结构、墩台及基础三部分组成,如图1-2所示。 桥面是桥梁上铺设轨道的部分:桥墩结构是桥梁承受荷载、跨越障碍的部分;墩台是支撑桥墩结构的部分,包括桥墩和桥台,设于桥梁中部的支座称为桥墩,设于桥梁两端的支座叫做桥台。桥墩与桥台的底部为墩台的基础。 两个相邻墩台之间的空间叫做桥孔。每个桥孔在设计水位处的距离叫孔径。从桥墩结构底部到设计水位的高度以及相邻两墩台之间的界限空间,叫桥下净空。桥梁的孔径和桥下净空应能满足排泄洪水、泥石流、流水或船舶通航的要求。每一桥跨两端支座间的距离,叫做跨度。整个桥梁包括墩台在内的总长度,是桥梁的全长。 桥梁按建造材料分为钢桥、钢筋混凝土桥、石桥等:按桥梁长度分为小桥、中桥、大桥、特大桥等;按桥梁外形分为梁桥、拱桥、斜拉桥等。. (二)涵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