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诊断

合集下载

消化道穿孔CT表现

消化道穿孔CT表现

消化道穿孔CT表现消化道穿孔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采用CT检查可以更好地进行诊断。

常见病因:1。

消化道溃疡;2、憩室穿孔;3、创伤包括刀伤、外伤、医源性损伤如结肠镜检查的并发症和手术损伤;4、感染性肠道疾病如溃疡性结肠炎中毒性巨结肠破裂、Crohn 病;5、肿瘤坏死等.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多有长期溃疡病史和近期加重病史,典型表现为突发性剧烈腹痛,如刀割样,呈持续性或阵发性加重。

疼痛初始位于上腹部或心窝部,转为全腹,仍以穿孔部位为重,可伴有恶心、呕吐、四肢冰凉、脉搏快、呼吸浅及感染性休克症状。

体征多有急性痛苦面容,仰卧拒按,腹式呼吸减弱,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呈板状腹,肠鸣音麻痹性减弱或消失.游离气腹是消化道穿孔定性诊断的直接征象,消化道穿孔的诊断首选为腹部立位平片,见膈下游离气体即可考虑为消化道穿孔。

部分患者未见有膈下游离气体,主要因为:①消化道后壁穿孔时气体进入小网膜不易观察。

②游离气体量少于10ml.③部分患者不能配合行腹部平片检查。

CT检查对腹腔游离气体的发现率明显提高,还可发现腹腔积液、软组织肿块、脓肿、肠壁增厚等征象,腹部CT的平扫中当脂肪与气体难以区分时,可以通过增加窗宽适当降低窗位的方法进行区别,气腹检出率高达90%,能够发现X线不能发现的组织间游离气体。

游离气体在腹腔内可以表现为单个或多个气泡,也可表现为新月型,半弧形或不规则形。

游离气体多位于肝周间隙和脏器的破口附近,消化道穿孔的CT表现要点有以下几点:①发生穿孔的部位图像不清晰,周围管壁不规则,周围和临近脂肪层模糊,可见有小气泡影;②腹腔和膈下可见有游离气体;③穿孔部位或周围可见密度不均匀的软组织块阴影,④漏出液对腹膜刺激,产生腹腔积液,使腹膜广泛或局部增厚,形成脓肿。

鉴别诊断:气腹是诊断消化道穿孔的重要诊断征象,应需要和一些疾病相鉴别:一、真性气腹1。

人工气腹或人工气胸后。

2. 腹部手术后残留气体成人腹部手术后气腹一般持续7~14日,甚至达20余天。

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

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

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杜绪仓;张翔鸣;李从海;王庆华;祁朝阳;鲍俊初【期刊名称】《现代医用影像学》【年(卷),期】2006(015)003【摘要】目的:探讨CT对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002年7月至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经手术证实的42例外伤性肠穿孔患者的CT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腹部钝挫伤27例,锐器伤15例.所有病例均未口服造影剂,也没有进行增强扫描.结果:穿孔发生在十二指肠5例,空肠12例,回肠9例,结肠18例,直肠1例.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包括:腹腔游离气体(20/42)、腹膜后游离气体(6/42)、肠壁增厚(21/42)、腹腔游离积液(25/42)、肠袢间(系膜)积液(5/42)、系膜浸润(19/42)、系膜血肿(4/42)及肠管扩张积液(4/42)等.结论:肠穿孔的CT所见均为间接征象,单一CT指征对外伤性肠穿孔的诊断价值有限,综合分析是提高诊断率的有效方法.【总页数】4页(P101-104)【作者】杜绪仓;张翔鸣;李从海;王庆华;祁朝阳;鲍俊初【作者单位】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深圳市松岗人民医院放射科,5181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R81【相关文献】1.不典型胃肠穿孔 CT征象分析 [J], 邹晓辉;谭永权2.钝性外伤性小肠穿孔的CT诊断价值 [J], 柳黔忠;何永松;黄惠松3.外伤性肠穿孔的CT征象及其患者的护理 [J], 周云辉;周晓艳;万小红;杜绪仓;陈科4.螺旋CT在诊断外伤性胃肠穿孔中的应用 [J], 赵亮;王亚静;林梅5.钝性外伤性小肠穿孔早期诊断的影响因素及腹部CT的诊断价值 [J], 金凯;蒲青凡;曹高健;蔡宇;徐定银;高源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穿孔简介胃穿孔是指胃壁发生完全破裂,导致胃内容物进入腹腔。

这是一种严重的胃病,常常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影像学诊断在胃穿孔的早期识别和确定病变范围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影像学诊断方法1. X射线检查在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中,X射线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可以快速确定胃壁破裂的位置和胃内容物的进入情况。

常用的X射线检查方法包括:- 腹部平片:腹部平片可以显示胃壁气体泡及可能的游离气体,但对局部病变的诊断有限。

- 腹部立位片:腹部立位片可以更好地显示游离气体和液体的分布,有助于确定胃穿孔的位置和范围。

2. 腹部超声检查腹部超声检查可以通过实时图像观察胃壁破裂的情况,可以确定胃壁破裂的位置、大小和形态特征。

此外,超声检查还可以检查是否有胃内容物进入腹腔,评估胃穿孔的严重程度。

腹部超声在胃穿孔的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3. 腹部CT扫描腹部CT扫描是一种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清晰地显示胃壁破裂的情况,并可以评估胃穿孔的范围、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液体积聚情况。

CT扫描还可以帮助医生排除其他腹腔疾病的可能性。

对于怀疑胃穿孔的患者,进行腹部CT扫描是一种较为准确和可靠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诊断结果解读在影像学诊断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1. 胃壁破裂的位置和范围通过影像学检查可以确定胃壁破裂的位置和范围。

这对于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和手术方式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小的胃穿孔,可以考虑保守治疗,而对于大的胃穿孔则需要紧急手术治疗。

2. 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情况影像学检查可以评估胃内容物进入腹腔的程度。

如果胃内容物大量进入腹腔,可能导致严重的感染和炎症反应,需要及时手术治疗。

而如果胃内容物进入腹腔较少,可能可以考虑保守治疗。

3. 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液体积聚情况影像学检查还可以评估胃穿孔周围组织的炎症反应和液体积聚情况。

这对于判断病变的严重程度和给予合理的处理非常重要。

MSCT增强扫描在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概述

MSCT增强扫描在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概述

MSCT增强扫描在消化道穿孔的定位诊断价值概述摘要:目的:探讨MSCT检查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意义。

方法:从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随机选择64名上消化道穿孔病人,采用X线片及MSCT检查,并对两者的符合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X线片检查符合率显著低于MSCT。

结论:MSCT能提高上消化道穿孔病人的诊断准确率,是诊断上消化道穿孔病的首选手段。

关键词:MSCT增强扫描;消化道穿孔;定位;诊断价值引言胃肠穿孔是一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腹症,其发展速度快,起病急,易发生上消化道穿孔。

穿孔后,由于大量的消化液流入腹腔,引起腹膜受到强烈的刺激,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休克。

早期发现和正确的疾病是治疗的关键,为了探索更好的诊断手段,我们在2019年1月-2021年12月间对64名上消化道穿孔病人进行了调查。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从2019年1月到2021年12月,随机选取64例上消化道穿孔病人,其中男性36例,女性28例,全部病例均有以下临床表现:腹部持续疼痛,部分病人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体检结果显示腹膜刺激征。

1.2方法X线检查:采用美国GE-DR拍片机,患者腹部立位平片。

MSCT采用螺旋CT(GE OPTIMA-64排CT)扫描器对病人进行检查,首先是让所有病人仰卧位,然后做上腹部深呼吸,扫描参数设定为300 mAs、120 kV、5mm、5 mm、2 mm。

扫描的区域是从膈顶至肾下极,采集上腹部的数据,并将其传输至处理工作站,进行MPR的定性和定位诊断。

诊断依据是剖腹探查。

1.3观察指标根据影像学结果确诊是否为消化道穿孔,并且对穿孔定位。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分析,用统计软件SPSS22.0对计数数据进行了分析,发现两组间的比较结果P<0.05,说明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通过对上消化穿孔的MRCT检查,其正确性达100%,与X线片相比,两者的符合率有很大的差别。

检出率很低。

胃肠道及肠系膜外伤的CT表现

胃肠道及肠系膜外伤的CT表现

胃肠道及肠系膜外伤的CT表现胃肠道及肠系膜损伤的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及时而准确地诊断就显得极其重要。

由于胃肠道内充有大量的气体,超声检查受到很大的限制,相比较而言CT检查则不受很多的限制而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于病情相对稳定者,绝大多数学者则积极主张行CT检查。

CT检查的原则是在检查之前一定要口服适量的碘水造影剂(禁用钡剂)。

根据本院遇到的病例,口服碘造影剂对CT检查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1 CT表现1.1 检查方法和技术目前在有CT设备的医院,对于怀疑有腹部钝性外伤的患者,CT已基本取代腹腔灌洗,而列为首选的检查方法。

CT的主要优点是快速和无创性成像,它不仅能显示胃肠道及其周围结构,而且也能显示其他腹腔脏器。

CT检查前应当口服300~500ml稀释含碘造影剂,扫描层厚为10mm连续,重点部位扫描层厚可适当变薄或重叠扫描,以便获得满意的CT图像。

对口服碘造影剂有困难者或胃内容物较多者,一般先用鼻饲管抽出胃内容物,再通过鼻饲管把造影剂灌入胃内。

如果情况许可,在造影剂灌入期间,让患者转向右后斜位,以便于造影剂充盈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

扫描之前,鼻饲管回抽到食管段。

CT检查结束后再插入胃内,抽空内容物。

大多数胃肠道损伤位于十二指肠和近端空肠,因此无须等待造影剂充盈回肠远端和结肠而延迟检查时间。

一组2000余例腹部钝性损伤采用上述CT检查技术,没有一例发生肺部造影剂的吸入情况。

1.2 CT表现胃肠损伤的CT征象包括肠腔外游离气体、口服造影剂外溢、腹腔或后腹膜积液、受累肠曲附近出现密度较高的肠系膜血肿及局部肠系膜浸润、肠壁增厚以及腹腔出血等。

在胃肠道损伤中,肠系膜血肿最为常见,少量出血在CT上表现为在正常的肠系膜间隙的脂肪密度影中出现条纹状软组织密度影。

较大量出血,形成融合性血肿块,CT表现为肠系膜间隙内软组织肿块影,CT值较高(可达30~60 Hu),边缘可较清楚也可能因为渗出而变得模糊,较大者有一定的占位效应即对邻近肠管产生推压作用。

读片之胃肠道穿孔CT定位诊断思路与经验总结课件

读片之胃肠道穿孔CT定位诊断思路与经验总结课件
腹腔内游离气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常见CT表现,其特征在于气体在腹腔内自由漂 浮。
详细描述
腹腔内游离气体通常出现在胃肠道穿孔后数小时内,CT扫描可见气体在腹腔内 自由漂浮,呈现出散在或聚集的小气泡状高密度影。这种表现是由于胃肠道内 的气体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并在腹腔内扩散和漂浮。
腹腔内游离液体的定位
总结词
膈下游离气体
总结词
膈下游离气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典型CT表现,对于诊断具有重 要意义。
详细描述
膈下游离气体通常出现在胃肠道穿孔后数小时内,CT扫描可 见气体聚集在膈肌下方,呈现出新月形或曲棍球杆状的高密 度影。这种表现是由于胃肠道内的气体通过穿孔处进入腹腔 ,并向上移动至膈肌下方。
腹腔内游离气体
总结词
病例二:结肠癌穿孔的CT定位诊断
总结词
结肠癌穿孔的CT定位诊断
详细描述
结肠癌穿孔的CT表现通常包括腹腔内游离气体、结肠壁不规则增厚和腹腔积液等。在CT图像上,可 以观察到结肠壁的连续性中断,气体进入腹腔,以及结肠周围脂肪层模糊等征象。这些表现有助于准 确诊断结肠癌穿孔的位置。
病例三:外伤性小肠穿孔的CT定位诊断
影像学特征
对于某些不典型的胃肠道穿孔病例,其CT影像学特征仍需深入 研究和总结。
鉴别诊断
与其他腹部急腹症的鉴别诊断仍需加强研究,以提高诊断准确性 。
对未来发展的展望
技术进步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 未来可能会有更先进的诊断方法 应用于胃肠道穿孔的诊断。
临床应用
希望未来CT定位诊断在临床上的 应用能够更加广泛,为更多患者 提供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腹腔内游离液体是胃肠道穿孔的常见伴 随表现,其定位有助于判断穿孔部位。
VS
详细描述

57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表现

57胃肠道穿孔的影像学表现
2、以膈下游离气体为典型表现,
未见气腹不能完全排除胃肠穿孔。
影像学表现 : X线
哪些情况,存在穿孔,
但没有膈下游离气体征象呢?
影像学表现 : X线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①小肠及阑尾 穿孔
②胃后壁溃疡 穿孔
③腹膜间位或 后位肠道
小肠及阑尾内一般无或有少量气体, 穿孔后极少出现膈下游离气体
如网膜孔不通,气体积聚在网膜囊 内,中腹部见气腔,而膈下无游离 气体
定义
胃肠道穿孔: 是指胃肠道病变穿透胃肠壁导致内
容屋溢出至腹膜腔的过程,是常见的急 腹症。
临床与病理 1. 胃肠道肠穿孔常继发于溃疡、创伤和肿瘤。 2.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最常见的原因。
临床与病理
胃、十二指肠 溃疡穿孔
前壁,穿孔直径约0.5cm, 易导致气腹和急性腹膜炎
慢性穿孔
多后壁,较少造成气腹
向腹膜后间隙穿孔, 无膈下游离气体
影像学表现 : X线
腹腔内积液及气液征象: 相邻肋腹脂线模糊、肠曲反应性淤积、肠麻痹
影像学表现 :CT
CT 对穿孔后腹腔积气、积液和腹腔脓肿 显示较好。
(1)气腹:以腹腔内游离气体为典型表现。 (2)腹腔积液:CT检查可确认积液以及积液的
部位和量,特别是能显示少量积液。 (3)腹腔内脓肿:可显示软组织肿块,器官受
D、肠腔扩张
2.临床怀疑胃肠道穿孔首先考虑行哪项检查( )
A、CT
B、X线
C、MR
D、超声
同学们
下节课再见!
这两种情况可通过变化体位,采取侧卧位水 平投照观察气体位于胃肠道内还是胃肠道外。
病例(一)
患者,男性,53岁,腹痛1天
病例(一)
患者,男性,53岁,腹痛1天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

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胃穿孔的影像学诊断引言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胃部疾病,常常给患者带来较高的死亡风险。

及时准确地进行诊断对于患者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影像学诊断是胃穿孔的一种重要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类型、定位和程度。

X线检查胃钡餐造影胃钡餐造影是一种常用的胃穿孔影像学诊断方法。

患者在进行胃钡餐造影之前需禁食,然后口服钡餐剂,并在X线下进行连续摄影。

胃穿孔通常表现为钡剂外溢到腹腔或胸腔内,形成钡剂泄漏的表现。

腹部平片检查腹部平片检查是一种简单快速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在腹部平片上,可以观察到胃腔外钡剂泄漏、宽大的腹膜后气体积聚、膈下游离气体等征象,提示胃穿孔的可能性。

CT检查CT检查是胃穿孔的高分辨率影像学诊断方法,能够提供更为清晰的胃部结构图像。

常规的腹部CT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胃穿孔的位置、大小和形态,并可进一步评估周围组织器官的受累程度。

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无辐射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对于胃穿孔的初步筛查具有较好的作用。

在超声检查中,可以观察到胃壁的异常增厚、流体积聚以及周围组织器官的受累情况。

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提供更为详细的胃部解剖图像,特别适用于对于胃穿孔周围软组织的观察。

通过MRI检查,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胃壁病变的类型和程度。

结论胃穿孔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及时准确的影像学诊断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X线检查、CT检查、超声检查和MRI检查都是常用的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胃穿孔的类型、定位和程度。

综合应用这些影像学诊断方法,可以提高胃穿孔的诊断准确度,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科学和有效的依据。

> 注:本文仅供参考,具体的胃穿孔影像学诊断请根据临床情况综合考虑,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具体操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ods
(P<0.05).The
and
MSCT
on
intra—abdominal free
effusion
were
75%and 87.5%re・
spectively.without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Conclusion
construction images helps
on
sas(n=12).intra—abdominal
free
effusion(,l=14),ambiguity
edemacn(/it--10).ex-
rates
pneumatosis(n=11).fluid
infiltration of peri—gastrointestinal
mesentery(rt=6).The detection
验,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205,P>0.05)。
3讨论 外伤性胃肠道穿孔临床并不少见,而且往往诊断 困难,漏诊率高。不论是否为外伤性,“气腹征”均作 为诊断胃肠道穿孔非常重要的间接征象,传统诊断方 法为摄取腹部站立位或侧卧位X线片,观察有无“膈 下游离气体”作为主要判定依据…。据文献报道,x 线平片对胃肠道穿孔引起的“气腹征”的检出率约 60%一80%…。CT分辨率高,在胃肠道穿孔引起的气 腹征的诊断较X线平片具有更高价值【2.3j,而MSCT 扫描速度更快、范围广,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比普 通螺旋CT更高,对“气腹征”的显示更为敏感【4j】。本 组均为外伤性胃肠道穿孔患者,以“气腹征”及“少量 腹腔积液征”出现率最高。“气腹征”是最为有价值的 间接征象,但本组X线平片对“气腹征”的检出率较 低,仅31.3%,而MSCT对“气腹征”的检出率也仅为 75%。X线平片及MSCT检出阳性率较低主要原因可 能为穿孔部位较隐蔽,气体量较少。本组穿孔部位多 为十二指肠球后部或降部及空肠居多,况且穿孔后气 体溢出少,局限在网膜囊内时造成x线平片检查阳性 率较低,在检测“少量气腹”MSCT与其它影像检查相 比具有一定优势。 另外一重要需注意征象即“腹腔内积液征”常常 提示存在腹腔脏器损伤可能,特别是“少量腹腔积液” 也不要忽视,往往提示有腹腔空腔脏器损伤的可能性。
Affiliated
of
Guangxi
Medical University,Liuzhou,Guangxi 545005,China
on
【Abstract】
The images of 16
were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ignificance of MSCT diagnosis
【Key words】
graphy
gastrointestinal U'act;trauma;perfomtus;tomography;X—ray
computed
腹部外伤引起内脏损伤主要分两大类:实质脏器 损伤及空腔脏器损伤,外伤后致胃肠道破裂穿孔伤情 往往较复杂,常规影像学检查包括腹部X线平片及超 声检查常难以明确诊断,而需紧急剖腹探查。普通CT 检查在胃肠道的应用局限性也较大。近年来,MSCT 的广泛应用,对胃肠道病变的诊断价值突显,我院初步 应用于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的诊断效果较好。笔者 收集1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患者 资料着重探讨分析MSCT的诊断价值,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MSCT表现:16例中,共检出膈下游离气体征(n
=12),表现为小圆形或新月状或裂隙样气泡影,以小 圆形居多,并散在分布于前腹壁下、剑突下隐窝、肝上 间隙、胃前间隙等处。检出腹腔内游离积液征(n= 14),表现为肝肾隐窝、肝脾隐窝、结肠旁沟少量液性 密度影。肠壁区域性水肿伴增厚模糊(n=10);肠壁 外或肠壁问积气征(n=11),表现为肠壁外或肠壁间 小圆形气泡影。胃肠壁周围肠系膜脂肪问隙密度增 高、肠襻间的积液,边缘模糊,即液性渗透征(n=6)。 其中,11例有肠壁外或肠壁间积气伴或不伴肠壁区域 性水肿提示穿孔部位,与手术结果吻合。
to
Carefully
analysis of lamellar reeonstmtion and poly-plane她- gasintestinal.
mulfisHce spiral computed tomo-
detect SOme important sings.MSCT is significant in diagnosise of
was
of X—ray
two
and
sub—diaphragm free gas were 31.3%and 75%respectively.There
detection mtes of ultrasonic examination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se
参考文献:
[1】李彬。李勇,高瑞枝。等.胃肠道穿孔x线与CT诊断对比[J].河 北医学。2008,14(9):1096—1098
体检出率比较,经#检验,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6.149,P<0.05)。
2.3
MSCT检查和超声检查比较:对腹腔积液的检出
率分别为87.5%(14/16)和75%(12/16),经x2检
性胃肠道穿孔患者的影像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所有x线平片与MSCT图像均由两名高年资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 分析总结有价值MSCT征象。结果MSCT检出隔下游离气体征(,l=12);腹脏内游离积液征(n=14);肠壁区域性水肿 增厚模糊(rl=10);肠壁外或肠壁间积气征(n=11);胃肠壁周围肠系膜密度增高模糊,呈液性渗透征(/7,=6)。X线平片 和MSCT对膈下游离气体检出率分别31。3%和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 和MSCT对腹腔少量积液的检出分另q为75%和87.5%.两种检查方法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致分析MSCT薄层重建、多平面重建图像能发现一些重要依据,MSCT对外伤性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具有较高价值。 【关键词】胃肠道;外伤;穿孔;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中图分类号】 MSCT
Fourth R 656.6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1004-0501(2009)08—1324-03
diagnosis of Hospital
traumatic gastrointestinal tract perforation.TENG Cai-jun,BIN Huai-you,LONG Teng・he.The
・1324・
四川医学2009年8月第30卷f第8期)Sichuan Medical Journal,2009,V01.30.No.8
论著
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的MSCT诊断
滕才钧,宾怀有,龙腾河
(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放射科,广西柳州545005)
【摘要】
目的评价MSCT在外伤性胃肠道破裂穿孔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证实的外伤
万 方数据
・1326・
四川医学2009年8月第30巷(第8期)¥ichuan Medical Journal,2009,V01.30。No.8
论著
经阴道超声检查在妇科普查中的应用价值
尹旭,邓素梅,杨玉敏
(绵阳市妇幼保健院B超室,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 目的分析经阴道超声和经腹部超声在进行妇科普查时疾病栓出率的差异。方法时4230例经阴道超
学分析,进行f检验。
万 方数据
四川医学2009年8月第30卷(第8期)SichuanMedical Journal。2009。V01.30,No.8
・1325・
2结果
2.1
本组中有14例提示少量腹腔积液。超声检查与CT 检查对腹腔积液的显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超声 检查对“气腹征”诊断价值有限。文献报道超声检查 对胃肠道穿孔的诊断具有一定价值怕q1,但与检查者 经验及操作技巧水平有较大关系。而x线平片检查 仅能判断有无膈下游离气体,不能判断有无腹腔积液。 笔者认为“气腹征”及“少量腹腔积液征”只能作 为诊断胃肠道穿孔的间接依据,并不能明确病因,更不 能判断穿孔部位。如仅根据“腹腔积液征”及“气腹 征”等间接征象提示胃肠道穿孔,仍有少数患者误漏 诊,而耽误治疗。在临床急腹症者,特别是外伤患者, 过去很多年轻医师在行CT检查时,认为CT检查对肠 道病变诊断价值有限,也仅仅注重观察实质脏器,观察 有无腹腔内游离气体inal(G1)perforation.Methods detected
c船∞with confirmed by operation
two
review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All X-ray pictures and MSCT images
2.2
MSCT检查和X线平片比较:对腹腔内膈下或腹
壁下游离气体显示率分别为75%(12/16)和31.3% (5/16),两种检查方法对腹腔内膈下或腹壁下游离气
肠道的细微改变。事实上即使未发现“气腹征”及“腹
腔积液征”,均不能完全除外胃肠道穿孔。近年来, MSCT得到了广泛应用,空间分辨率及密度分辨率更 高,可多方位清晰显示杂乱分布的胃肠道解剖关系,灵 活运用多窗位,可较清晰地显示胃肠道一些细微改变。 我们发现胃肠壁区域性水肿增厚模糊、肠壁外或肠壁 间积气征、胃肠壁周围肠系膜有液性渗透征,三种征 象伴随存在时对胃肠道穿孔往往具有定性诊断价值, 而且可推断该处很可能即为穿孔部位,做出较准确的 病因学诊断,为外科手术方案的制订提供较可靠的依 据,有利于指导临床治疗,减少手术探查的盲目性。本 组有4例,仅发现胃肠壁区域性水肿增厚模糊、肠壁外 或肠壁间积气征、胃肠壁周围肠系膜有液性渗透征,在 前腹壁下、剑突下隐窝、肝上间隙并未发现气体影。 MSCT对于穿孔的形态特征及大小等仍难以显示清 晰,原因主要是胃肠道壁为肌性结构,受伤后可自行回 缩,本组患者均较难显示穿孔形态及数量。另外,对 于开放性腹部损伤MSCT可以显示腹壁损伤路径与腹 腔内脏器关系,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对于外伤患者诊断胃肠道穿孔时,需综合各种CT 征象作出判断。各种影像检查的比较中,X线平片和 超声检查可以互补,但检出率均不及MSCT检查。目 前数字化的普通X线照片与MSCT平扫相比差价并非 太大,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外伤急腹症患者应首先CT 检查并可替代超声检查及常规X线平片检查,有条件 可进行MSCT检查,利用薄层多平面重建多方位、多角 度观察,更有利于病因诊断,尤其是对胃肠道穿孔的诊 断具有较高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