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摘要】

本文旨在对1986-2003年我国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首先,我们综合了几种关于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理论观点;进而我们建立了理论模型。然后,收集了相关的数据,利用EVIEWS软件对计量模型进行了参数估计和检验,并加以修正。最后,我们对所得的分析结果作了经济意义的分析,并相应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问题的提出】

选题的目的:现有的研究认为,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赤字,预算内投资规模,信贷规模,城乡居民储蓄额,国债还本付息额,以及国债余额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在我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国债规模日趋扩大,我们试图通过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分析影响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我们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1986-2003年(见表一)。(由于81-85年的还本付息额为“0”,可能对模型会有影响,所以我们只选用了1986-2003年的数据。)

一、引言

国债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凭借国家信用向社会(单位和个人)筹集资金的一种凭证。国债不仅是国家筹集资金的一种手段,而且是国家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通过发行国债筹集资金,不仅能保证国家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的建设、弥补财政赤字,而且对于启动处于通货紧缩中的经济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中央银

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买卖国债、控制基础(高能)货币数量的方式来实施有效的货币政策,因此国债是联结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纽带,其在一国经济中的作用不容低估。

中国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以来,已整整走过了20个春秋。中国国债无论发行规模还是总量规模都迅速增长,1981年中国的内部国债发行量只有48.66亿元人民币,而到2003年这一指标为6153.53亿元人民币,截止到2003年底的国债余额总量达到22603.6亿元人民币。国债发行规模因其增长速度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一国国债的发行受制于诸多政治的和经济的因素。一般认为,一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居民收入水平、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等都会影响到国债的发行。那么一国国债的发行到底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呢?影响程度如何呢?这正是本论文所要回答的问题。

二、相关文献综述简介

中国国内有一些文献对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1998年4月杨大楷等人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他们所选择的因素共八个,即国民生产总值、财政收入、财政赤字、预算内投资规模、信贷规模、居民储蓄、国债还本付息额以及国债余额。他们分析的结果是:所有八个因素与国债发行都存在较高的相关性,且相关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国债余额、居民储蓄额、贷款余额、国民生产总值、国债还本付息额、财政收入、财政赤字和预算内投资规模。

1998年9月杨大楷等人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GRA)又一次对国债发行规模

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他们仍然考虑上述八个因素。但这一次他们不仅考虑了整体样本,而且还按时间顺序对整体样本分阶段进行了考察。他们分析的结果是:在整体样本数据中,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国债还本付息额;而在分段样本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国债余额,并且所有八个因素都与国债发行规模之间存在较高的关联度。1

周军民等人认为,一国的国债规模受制于GDP、收入、物价、储蓄、利率、货币量、财政状况等因素。他们使用回归计量模型建立了简单的国债发行额计量模型。他们的分析结果是:在不考虑货币供应量的前提下,国债发行规模正相关于GDP增长速度,负相关于名义利率;并认为现实的情况是在考虑货币供应量因素时,M2成了惟一影响国债发行额的外生变量。2

朱世武和应惟伟也对中国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实证研究3。他们认为影响一国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也是八个:国内生产总值、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财政赤字、信贷规模、居民储蓄、国债还本付息和国债累积余额。他们先用传统的统计方法进行了相关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所有指标都与国债发行规模存在很强的线性相关性。接着他们使用向量自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中央财政收支是影响国债发行的主要因素,而GDP对国债发行的影响不明显。

目前理论界对中国国债发行影响因素的研究存在如下问题: ①影响因素指标选择上不统一,分析者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选取指标,因此导致了指标选择的不一致,而且这些文献都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些因素对中国国债的发行规模产生影响;

②上述文献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上各不相同,虽然方法多并不是

1杨大楷,朱世武,陆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经济数学,1998,15(3):19-24

2周军民,赵旭,杨义群.国债规模与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0,26(4):3-7.

3杨大楷,朱世武,陆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经济数学,1998,15(3):19-24

坏事情,但难免会给读者造成

混乱; ③分析的结果不统一,作者们所选择的指标与国债规模的相关度的分析结果不一致。

本文同样对中国内部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经验判断和分析,找出所有那些真正与国债发行规模有关的因素。

三、假设

(一)国内生产总值

一国的国债发行规模明显地受制于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一国的经济规模越大、发展水平越高,则国债发行的规模和潜力就越大。

假设1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

(二)城乡居民储蓄存款

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项目,即储蓄与消费。一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之比俗称国债发行的应债率,应债率越高,则国债发行的可能规模越大。

假设2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三)财政赤字

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产生的主要动因,也是现代国家的普遍做法。由此可见,财政赤字的大小直接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大小,在其他条件既定的前提下,财政赤字越大,国债的发行规模就越大。

假设3 国债发行规模与现财政赤字成正相关关系

(四)预算内投资规模

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会直接影响资金的需求而中央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收入,不足部分既可能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也可能直接形成财政赤字。但一个国家的赤字规模是有限度的,它是以偿债能力、居民信心等为前提的,因此政府的投资缺口一般要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

假设4国债发行规模与预算内投资规模之间成正相关关系。

(五)财政收入状况

国债发行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弥补财政赤字在中国,国债发行的惟一机构是财政部,国债的还本付息是中央财政收支的再分配。因此,与国债发行规模密切相关的是中央政府的财政收支状况。中央政府财政收入越多、财政支出越少,则需要发行国来弥补财政赤字的压力就越小。而财政收支的差是财政盈余(或赤字),如果考虑了财政收支就相当于考虑了赤字规模。

假设5国债发行规模与中央财政收入成负相关关系

(六)信贷规模

一般来说,信贷规模反映了人们当前的收入水平和对未来经济增长的预期,也反映了当前整个社会的投资规模,它对国债发行规模的影响是双重的,即信贷规模越大,说明人们当前的收入水平高,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足,国债发行潜力大;但信贷规模大意味着当前的社会投资规模大,居民的国债购买力降低。

假设6国债发行规模与信贷规模成正相关关系

(七)国债还本付息额

国债有三大功能: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节经济。除此之外,国债还有偿还到期债务本息的光荣使命。每年我国政府发行的国债中有相当大一部分是用来偿还到期债务本息,如:1997年国债发行规模为2476.82亿元,到期债务还本

付息额为1918.37亿元,占国债发行规模的80%左右,可见借新债还旧债是我国国债发行规模不断扩大的重要因素之一。

假设7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债还本付息额成正相关关系

(八)国债余额

一国所能承受的国债总量是有限度的,一方面,国债发行对社会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而加速增加,因此国债发行的规模不能超出挤出效应与国债效应相等之点;另一方面,一国居民的应债能力总是有限的,过度的国债规模可能导致政府信用的下降,从而引发经济的和政治的风险。既然一国所能承受的国债总量是有限的,那么国债的剩余数量将对今后的国债发行规模产生反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前的国债剩余规模越大,则潜在的发债空间就越小。

假设8 国债发行规模与现有的国债余额成负相关关系

四、相关数据收集

表一:1986-2003年国债发行规模(单位:亿元,国债含外债)

五.计量经济模型的建立

我们将国债规模作为被解释变量,国民生产总值、城乡居民储蓄额、财政赤字、预算内投资规模、财政收入、信贷规模、还本付息额、国债余额作为解释变量。

设模型为:y=β0+β1X1+β2X2+……+β8X8+u

其中

Y——国债规模

X1——国民生产总值

X2——城乡居民储蓄额

X3——财政赤字

X4——预算内投资规模

X5——财政收入

X6——信贷规模

X7——还本付息额

X8——国债余额

六、模型的求解和检验

(一)单位根检验

单位根检验是针对宏观经济数据序列,货币金融数据序列中是否具有某种统计特性而提出的一种平稳性检验的特殊方法。因为我们选择的数据都是时间序列,所以需要对各个解释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观察其是否平稳。

表二:单位根检验(ADF)结果

由此可见,在α.=0.1的显著性水平上,X2的ADF值小于临界值,故接受原假设,X2的数据呈现不平稳性。由于我们知识所限,在此不做进一步调整。(二)多重共线性检验

现在用Eviews软件对参数作OLS估计,输出结果见表3:

对各参数作OLS估计EVIEW输出结果如下:

表三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16:13

Sample: 1986 2003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434.9873 203.1622 2.141084 0.0609

X1 -0.013673 0.006632 -2.061727 0.0693

X2 0.094061 0.030977 3.036453 0.0141

X3 -0.702255 0.277798 -2.527937 0.0323

X4 0.180855 0.245977 0.735255 0.4809

X5 -0.209450 0.092003 -2.276549 0.0488

X6 -0.018441 0.011501 -1.603480 0.1433

X7 0.636494 0.236066 2.696257 0.0245

X8 0.028867 0.026191 1.102156 0.2990 R-squared 0.999151 Mean dependent var 2009.019

Adjusted R-squared 0.998396 S.D. dependent var 2065.883

S.E. of regression 82.7394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97612

Sum squared resid 61612.31 Schwarz criterion 12.42131

Log likelihood -98.78510 F-statistic 1323.660

Durbin-Watson stat 1.75132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1、分析

⑴由F=1323.660>F0.05(8,10)=2.98(显著性水平α=0.05),表明模型从整体

上看国债发行规模与解释变量之间线性关系显著。

⑵X4的T值较小,没有通过T检验,影响不显著。

⑶X1,X3,X6,X8的符号与经济意义相悖。

2、检验

计算解释变量之间的简单相关系数

表四

由表三可以看出,解释变量之间存在高度线性相关。

3、修正

⑴运用OLS方法逐一求Y对各个解释变量的回归。

结合经济意义和统计检验选出拟合效果最好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经分析八个一元回归模型中国债发行规模Y对X2城乡居民储蓄的线性关系最强,拟合程度最优

表五

即:Y=-258.0057 + 0.064240X2 ——①(-3.253932) (38.09999)

R2=0.989098 S.E=222.3438 F=1451.610

我们对国债发行规模及其各影响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R2最大的是X2(城乡居民储蓄额)= 0.989098,(详见表六)最小的也有X4(预算内投资规模)=0.912619,由此可见,我们的初步相关性分析是合理的,也是有事实根据的。

表六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19:25

Sample: 1986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58.0057 79.29043 -3.253932 0.0050

X2 0.064240 0.001686 38.09999 0.0000 R-squared 0.989098 Mean dependent var 2009.019

Adjusted R-squared 0.988417 S.D. dependent var 2065.883

S.E. of regression 222.343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3.75077

Sum squared resid 790987.9 Schwarz criterion 13.84970

Log likelihood -121.7569 F-statistic 1451.610

Durbin-Watson stat 1.263845 Prob(F-statistic) 0.000000

⑵逐步分析

将其余解释变量带入①中,得如下几个模型:(分别参见表7-表9)

Y=-310.2239 + 0.050918X2 + 0.485513X4

(-5.880456) (16.93955) (4.761566)

_

=0.995080 S.E=144.9015 F=1720.264

2

R

Y=-157.0734+0.072967X2+0766151X4-0.155877X5

_

=0.996660 S.E=119.3928 F=169.948

2

R

Y=205.3315+0.090693X2+0.816684X4-0.350349X5+0.084060X8

_

=0.997792 S.E=97.07546 F=1921.532

2

R

可见加入新解释变量X4,X5,X8能使拟合优度有所提高,并使每个参数T统计检验显著,F统计检验显著性也有所提高,则采纳这些变量。

反之,X1,X3,X6,X7的加入,对其他参数没有明显影响,则可舍弃这些变量。

则修正后,模型为:

Y=205.3315+0.090693X2+0.816684X4-0.350349X5+0.084060X8

表七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19:26

Sample: 1986 2003

C -310.7739 52.84861 -5.880456 0.0000

X2 0.050918 0.003006 16.93955 0.0000

X4 0.485513 0.101965 4.761560 0.0003 R-squared 0.995659 Mean dependent var 2009.019

Adjusted R-squared 0.995080 S.D. dependent var 2065.883

S.E. of regression 144.9015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94100

Sum squared resid 314946.8 Schwarz criterion 13.08939

Log likelihood -113.4690 F-statistic 1720.264

Durbin-Watson stat 1.889384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八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19:27

Sample: 1986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C -157.0734 69.38825 -2.263689 0.0400

X2 0.072967 0.008136 8.968432 0.0000

X4 0.766151 0.129570 5.913013 0.0000

X5 -0.155877 0.054789 -2.845057 0.0130 R-squared 0.997249 Mean dependent var 2009.019 Adjusted R-squared 0.996660 S.D. dependent var 2065.883 S.E. of regression 119.3928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59584 Sum squared resid 199564.8 Schwarz criterion 12.79370 Log likelihood -109.3626 F-statistic 1691.948 Durbin-Watson stat 2.475262 Prob(F-statistic) 0.000000

表九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19:28

Sample: 1986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18

Variable Coefficient Std. Error t-Statistic Prob.

C 205.3315 138.7253 1.480130 0.1627

X2 0.090693 0.009066 10.00393 0.0000

X4 0.816684 0.106822 7.645247 0.0000

X5 -0.350349 0.081299 -4.309386 0.0008

X8 0.084060 0.029396 2.859551 0.0134 R-squared 0.998311 Mean dependent var 2009.019 Adjusted R-squared 0.997792 S.D. dependent var 2065.883

S.E. of regression 97.0754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2.21899

Sum squared resid 122507.4 Schwarz criterion 12.46631

Log likelihood -104.9709 F-statistic 1921.532

(三)异方差检验

1、图示法

残差与因变量y的散点图。残差的绝对值分布比较随机,无明显规律,可判定不存在异方差。

2、Gold-Quandt检验

将样本分为1986-1992和1997-2003两部分,分别回归,得到下列结果: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20:37

Sample: 1986 1992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C 1761.095 1937.358 0.909019 0.4593

X2 0.101273 0.096215 1.052570 0.4029

X4 -1.729366 1.692354 -1.021870 0.4143

X5 -0.478044 0.856812 -0.557933 0.6330

X8 -0.281687 1.737570 -0.162116 0.8861 R-squared 0.918855 Mean dependent var 216.4200

Adjusted R-squared 0.756564 S.D. dependent var 133.6615

S.E. of regression 65.94762 Akaike info criterion 11.39141

Sum squared resid 8698.177 Schwarz criterion 11.35277

Log likelihood -34.86992 F-statistic 5.661774

Durbin-Watson stat 2.810191 Prob(F-statistic) 0.155706

Dependent Variable: Y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20:47

Sample: 1997 2003

Included observations: 7

C -21.67505 85.67354 -0.252996 0.8239

X2 0.107604 0.006835 15.74332 0.0040

X4 0.819041 0.048450 16.90472 0.0035

X5 -0.408744 0.042317 -9.659109 0.0105

X8 0.075579 0.011209 6.742846 0.0213 R-squared 0.999781 Mean dependent var 4268.413

Adjusted R-squared 0.999342 S.D. dependent var 1312.370

S.E. of regression 33.65496 Akaike info criterion 10.04601

Sum squared resid 2265.312 Schwarz criterion 10.00737

Log likelihood -30.16102 F-statistic 2280.398

Durbin-Watson stat 2.012714 Prob(F-statistic) 0.000438

求F统计量:F=8698.177/2265.312=3.839729683,查F分布表,给定显著性水平a=0.05,得临界值F0.05(3,3)=9.28,比较F=3.839729683〈F0.05(3,3)=9.28,表明随机误差不存在异方差。

3、ARCH检验

Dependent Variable: E2

Method: Least Squares

Date: 06/08/05 Time: 21:01

Sample(adjusted): 1989 2003

C 14583.41 5983.246 2.437375 0.0330

E2(-1) -0.337281 0.291987 -1.155124 0.2725

E2(-2) -0.357969 0.290886 -1.230617 0.2441

R-squared 0.168557 Mean dependent var 8084.549

Adjusted R-squared -0.058200 S.D. dependent var 12912.73

S.E. of regression 13283.18 Akaike info criterion 22.04956

Sum squared resid 1.94E+09 Schwarz criterion 22.23838

Log likelihood -161.3717 F-statistic 0.743337

Durbin-Watson stat 1.472480 Prob(F-statistic) 0.548268

根据回归结果计算(n-p)R2=12*0.168557=2.191241,临界值2χ0.05(3)=7.81,因为(n-p)R2=12*0.168557=2.191241< 2

χ0.05(3)=7.81,表明随机误差项不存在异方差。(四)自相关检验

1、图示法

在对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后,我们相应的计算出了e t,由e t,序列的图形直观的判断的u t自相关。计算e t与e t,-1,的二维坐标图,由图可见e t与e t,-1,不存在系统反映,则误差项可能不存在自相关。

2、D-W检验

为了进一步明确e t与e t,-1 是否存在自相关,我们采用了D-W检验。

给定显著性水平α=0.05 ,查Durbin-watson表,n=18,解释变量的个数为4 的情况下的下界值dl=0.82,上限临界值du=0.872.

步骤:1)对86年到03年的解释变量和应变量作OLS 估计,直接得到残差resid

2)运用GENR生成序列E

3) 对E E(-1)进行OLS估计,得到样本的自相关系数ρ^ =-0.193987,

由d=2(1-p^)的d值为2.387974,经比较d值刚好落入4-du

表明不能确定存在自相关。

4)当落入两个不能判断的区间之一时,我们选择调整样本容量的大小,

进一步进行检验。

增加81年到85年的数据,(见表如下)(因为确定的模型没有还本

付息额这个变量,所以可以扩大样容量)对81年到03年的解释

变量和应变量作OLS 估计,得到残差resid,运用GENR生成序列E,

对E E(-1) 进行OLS估计,得到样本的自相关系数^

=-0.184726, 由

ρ

d=2(1-^

)的d值为2.369452,du

ρ

七、经济意义

在最终模型中(Y=205.3315+0.090693X2+0.816684X4-0.350349X5+0.084060X8+μ),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由最初我们假设的八个减至四个(城乡居民储蓄额、预算内投资规模、财政收入、国债余额),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他的四个因素(国民生产总值、财政赤字、信贷规模、还本付息额)不影响国债发行规模,而是因为在模型中,它们存在高度线形相关关系,所以最终用影响最大的四个因素代替了我们假设的八个解释变量。在我们的最终模型中,可以看到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储蓄存款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用于两个项目,即储蓄与消费。一国国债发行规模与居民的储蓄存款之比俗称国债发行的应债率,应债率越高,则国债发行的可能规模越大。同样,一个国家的投资规模会直接影响资金的需求而中央政府的投资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收入,不足部分既可能通过发行国债筹措,也可能直接形成财政赤字。但一个国家的赤字规模是有限度的,它是

以偿债能力、居民信心等为前提的,因此政府的投资缺口一般要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所以,国债发行规模与预算内投资规模之间成正相关关系。而财政收入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有负的影响,即财政收入的增加将减少国债的发行量,低的财政收入需要发行国债来弥补。

在本文中,我们采用相关分析法分阶段对我国的国债发行规模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结果表明,虽然我们的假设基本得到了验证,但我国的国债发行并不完全如我们假设的那样。也就是说,在某些方面,实证分析的结果并不完全符合我们的理论假设。这说明中国的国债发行有其特别的影响因素,我们在前面理论分析国债发行规模与国债余额的相关关系时,得出的结论是两者存在负相关关系,因为一国所能承受的国债总量是有限度的,一方面,国债发行对社会投资存在挤出效应,并且这种挤出效应随着国债发行规模的增大而加速增加,因此国债发行的规模不能超出挤出效应与国债效应相等之点;另一方面,一国居民的应债能力总是有限的,过度的国债规模可能导致政府信用的下降,从而引发经济的和政治的风险。既然一国所能承受的国债总量是有限的,那么国债的剩余数量将对今后的国债发行规模产生反向的影响。也就是说,当前的国债剩余规模越大,则潜在的发债空间就越小。而这一理论假设在我们的样本分析中并没有得到支持,在我们的最终模型中,两者也是呈现正相关关系,与前面所做出的理论假设相反。但是,我们所做出的其他几个理论假设都基本得到了验证。应该说中国的国债发行正处于一个发展完善的阶段,,尚不能用完全理性的方法来分析这样一个并不完全理性的市场。

我们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统一了变量,扩充了数据,但我们的分析还不是很完善,主要是因为在独立变量选择上的主观性,这是方法本身存在的问题。在以

后的研究中,我们会放宽选择的范围,某些市场的和债券本身的因素都可能对国债的发行规模产生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大楷,朱世武,陆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灰色关联度分析》[J].,《经济数学。,1998,15(3):19-24

[2] 周军民,赵旭,杨义群.《国债规模与发行成本优化问题的研究》[J].《财经研究》,2000,26(4):3-7.

.[3] 杨大楷,朱世武,陆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分析》[J].《财经研究》,1998,(4):14-18.

[4]朱世武,应惟伟.《国债发行规模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00,(11):49-57.

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 期中作业

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的计量经济分析 [摘要] 国债是各国政府进行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虽然其在经济运行中有着诸多负面效应,但是在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控宏观经济运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文章定性分析了影响国债发行的多种因素,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定量分析了国债发行规模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国债发行规模;计量分析 一、发行国债的目的 国债是国家作为债务人凭借国家信用筹集资金的一种手段,是国家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它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发行国债的目的大致有以下几种: 1.筹措军费 在战争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发行战争国债,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弥补财政赤字 为平衡国家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赤字国债。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加通过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名用之于名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

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位和个人的闲置资金,帮助国家渡过财政困难时期。但是赤字国债发行量一定要适度,否则也会造成严重的通货膨胀。 3.筹建建设资金 国家为筹集建设资金而发行建设国债。如果说发行国债弥补财政赤字是暂时的权益之计,那么发行国债筹集建设资金,扩大建设规模, 对国家重点建设和基础产业进行必要的倾斜扶持则是发行国债的主要目的。建设资金的相对不足或短缺往往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国家要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此需要大量的中长期资金,通过发行中长期国债,可以将一部分短期资金转化为中长期资金,用于建设国家的大型项目,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4.调控宏观经济运行 长期以来,经济结构不合理一直是我国经济中的深层次矛盾,在我国市场机制、资本市场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必须由政府来加大结构调整的力度。通过发行国债,可以灵活、有效地执行不同时期的宏观经济政策,促使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协调地发展。 5.公开市场业务操作 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应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债已逐渐演变成为中央银行公开市场操作最理想的工具,国债在现代市场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 素分析 摘要文章对我国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进行了广义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1981年~1993年国债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1994年~2003年财政赤字和国债还本付息是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主要因素为此我国政府要改善财政收支状况减少财政赤字来控制国债发行规模的快速增长关键词国债;发行规模;广义灰色关联分析 一、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选择 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具体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角度来看国债的发行规模取决于一定时期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国债的承受能力就越强国债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自然受到财政收支状况的影响国债发行规模还会受到社会资金总量的限制由于居

民投资者目前仍然是国债认购的主体居民储蓄会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发行的新债有一部分要用于偿还旧债国债余额、国债的还本付息状况也是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为此我们将国债发行规模Dt影响因素的考察范围确定为国内生产总值GDPt财政赤字FDt财政收入FIt财政支出FEt居民储蓄St国债还本付息PDt上一期国债余额CBt-1 这里国债余额采用上一期数据是考虑到若采用本期数据本期国债余额CBt就包含了国债发行规模Dt国债发行规模Dt和本期国债余额CBt的关联度自然较高不利于找出国债发行规模最重要的影响因素 二、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广义灰色关联分析 数据选取期间为1981年~2003年考虑到1994年以后

国债成为国家弥补财政赤字的唯一资金来源为了分析出1994年前后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影响力排序变化将数据分成两段第一段是1981年~1993年第二段是1994年~2003年其中国债余额来自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的数据 由计算结果可知1981年~1993年各影响因素和国债发行规模综合关联度的排序为国债还本付息0.806>财政支出0.756>财政赤字0.742>财政收入0.729>国内生产总值0.674>国债余额0.641>居民储蓄0.5521994年~2003年各影响因素对国债发行规模影响的排序为财政赤字0.838>国债还本付息0.830>财政收入0.751>财政支出0.745>居民储蓄0.730>国债余额0.728>国内生产总值0.617 上述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1981年~199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一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还本付息、筹集建设资金和弥补财政赤字这一时期由于财政赤字较低弥补赤字可以向中央银行透支当年国债部分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外主要是用于还本付息和财政支出国债发行规模和国债还本付息、财政支出的关联度最高国债发行规模增长较慢1994年~2003年我国国债发行处于第二个模式其特点国债主要用于弥补财政赤字和还本付息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主要是因为1994年《预算法》出台规定财政出现赤字不能向中央银

国债发行机制.docx

国债发行机制 一、国债拍卖的参与者资格限制 我国对国债拍卖的参与者的资格限制比较严格,规定只有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的国债承购包销团成员,才分别有权参加财政部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和交易所债券市场发行的记账式国债拍卖①,包括竞争性投标和非竞争性投标。社会个人及其他机构投资者只能购买凭证式国债,或向参与国债投标的承销商认购国债,不能直接参加国债投标。但是通过进行国际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在国债发行比较成熟的国家,对于国债拍卖参与者的资格限制都比较宽松。以美国为例,美国任何居民、机构投资者,既可以向自营商购买国债,也可以直接向联邦储备银行购买;可以亲临购买,也可以邮购;可以参加竞争性投标,也可以参加非竞争性投标。事实上,从理论上讲,对参加国债拍卖的参与者设置较少的资格限制,可以扩大国债的需求量,从而降低国债的发行成本。 二、限制最高、最低投标量和投标价格 为进行必要的投标筛选,财政部在拍卖前通常不仅规定最低、最高投标量限额②,还经常会设定一定的投标价格区间。通过研究笔者发现,目前在国际上在对国债竞争性投标进行必要筛选时,采用最高投标量限制的国家很少,而采用最低投标量限制的比较常见。理论和实践证明,实行最低投标量限制通常可以简化投标程序并降低管理费用,但是这一措施也会减少独立投标人的数量,鼓励小规模机构和个人进行投标合并(bid-pooling),从而产生投标过程中的非竞争性行

为的效果。因此,应在充分考虑本国人均收入水平和信贷政策限制的前提下,制定有效的最低投标量限额。 对于设定投标价格区间的做法,支持的观点认为,由于我国目前国债市场上缺少基准债券,投标人对市场看法的差别较大,设定区间有利于将中标价格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另一方面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投标人合谋控制市场的行为。但是很明显,设置投标区间是一种非市场化的表现,它使国债拍卖仍不能完全通过供求关系来确定中标价格。事实上,在国债拍卖中设定一个最低中标价格或者保留财政部一定的控制发行量或剔除部分不合理投标的权利的做法在国际上是比较常见的,但很少有国家在拍卖中设置最高价的现象。而且,由于财政部有时没能正确把握金融市场对利率的预期,还会出现设置错误的价格区间的现象。比如,20XX年7月31日,财政部发行了20XX 年第7期记账式国债(代码010107),招标区间定在4.25%和5.25%,期限为20年。由于市场普遍认为发行利率较高,所以在发行期间大力追捧,“都往4.25的上限打”,大批自营商拆借资金购买国债,并且该国债在上市后价格迅速上涨了20%.由此证明财政部设置了一个错误的价格区间。 三、规定自营商的基本承销额 财政部在每次国债拍卖时都规定自营商的基本承销额。基本承销额即按照一级自营商规模的大小向其分配一定量必须承购的国债额,然后再对剩下的发行量进行招标,基本承销额无需招标。这样设计主要是为防止在拍卖发行时,一级自营商参与国债拍卖的动力不足,所

财政学_西南财经大学_11 第十一章公债_(11.1.1) 11.1案例资料: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债发行史

案例资料 新中国不同时期的国债发行史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中国国债的发行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1950年到1958年。新中国成立后,在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年~1958年间每年发行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从1981年至今。中国政府在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到目前为止,中国的国债经历了如下发展历程: 1981年~1987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都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即财政部将国债发行任务按一定标准分配给各级财政部门,各级财政部门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将任务层层分配给具体的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或者是财政部委托人民银行将一部分国债分配给各专业银行,在这种行政分配发行方式下,利率杠杆几乎不起作用。而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5年~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年~1993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并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另外发行方式也有了较大的转变,1991年我国开始尝试国债承购包销发行方式,全年以承购包销方式发行国债66.44亿元,占当年总发行额的65%。这种发行方式在1992年~1994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承购包销发行国债的份额进一步扩大。在1993年推出了国债一级自营商制度,通过国债一级自营商的承销、分销与零售来发行国债;1994年开始实行柜台销售方式,主要是各专业银行承购包销后利用各自银行的柜台进行凭证式国债的发售工作。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

国债是什么_国债发行目的

国债是什么_国债发行目的 导语:什么是国债?它的发行有什么目的吗?那么接下来就是品才网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国债相关知识,希望大家能喜欢。 国债是什么_国债发行目的 国债简介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券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国债是由国家发行的债券,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由于国债的发行主体是国家,所以它具有最高的信用度,被公认为是最安全的投资工具。 中国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曾多次发行公债,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分2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

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中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累计余额达3300亿元。 国债种类 凭证式国债 这类国债通俗地说就是你去银行买国债,然后银行给你一张凭证,作为你借出钱的证明。 这类国债往往不能上市流通,因为这张凭证仅被视为“收据”而不是“正式发票”。但银行会承认这个“收据”,有需要的时候可以拿凭证式国债作为银行的抵押贷款。 电子式储蓄国债 这种国债是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它只面向境内中国公民,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是不能购买的。 与凭证式国债投资者可以直接用现金去银行柜台购买不同,电子式国债需要在银行开立国债账户,同时指定对应的资金账户才能购买。记账式国债 记账式国债,通俗地说就是通过电脑记账的方式来记录国家欠你的钱,和上面两种国债不同的是:它可以上市流通,通过股票账户可以买到它,另外一些试点的银行也可以买到。 在未到期之前,记账式国债不能提前支取,但可以通过股票(证券)

近30年国债发行规模

1981-2010年国债发行规模、财政收入及GDP一览表单位:亿元 年份发行额当年财政 赤字 当年国债发行 额占财政赤字 比重% 当年财政 收入 当年国债发行 额占财政收入 比重% 当年GDP 当年国债发 行额占GDP 比重% 1981 46.65 51.02 95.37 1175.79 3.97 4891.6 0.95 1982 43.83 34.59 126.71 1212.33 3.62 5323.4 0.82 1983 41.58 83.07 50.05 1366.95 3.04 5962.7 0.70 1984 42.53 43.62 97.50 1642.86 2.59 7208.1 0.59 1985 60.61 20.22 299.75 2004.82 3.02 9016.0 0.67 1986 62.51 106.53 58.68 2122.01 2.95 10275.2 0.61 1987 63.07 80.02 78.82 2199.35 2.87 12058.6 0.52 1988 132.17 161.93 81.62 2357.24 5.61 15042.8 0.88 1989 138.91 176.41 149.60 2664.9 5.21 16992.3 0.82 1990 197.24 115.14 171.30 2937.10 6.72 18667.8 1.06 1991 281.27 217.01 129.61 3149.48 8.93 21781.5 1.29 1992 460.77 228.79 201.39 3483.37 13.23 26923.5 1.71 1993 381.32 298.87 127.59 4348.95 8.77 35333.9 1.08 1994 1028.57 666.97 154.22 5218.10 19.71 48197.9 2.13 1995 1510.9 662.82 227.95 6242.20 24.20 60793.7 2.49 1996 1847.77 529.56 348.93 7407.99 24.94 71176.6 2.60 1997 2411.79 582.42 414.10 8651.14 27.88 78973.0 3.05 1998 6383.6 922.23 692.19 9875.95 64.64 84402.3 7.56 1999 4015 1743.59 230.27 11444.08 35.08 89677.1 4.48 2000 4657 2491.27 186.93 13395.23 34.77 99214.6 4.69 2001 4883.53 2516.54 194.06 16386.04 29.80 109655.2 4.45 2002 5934.4 3149.51 188.42 18903.64 31.39 120332.7 4.93 2003 6283.4 2934.70 214.11 21715.25 28.94 135822.8 4.63 2004 6924.3 2090.42 331.24 26396.47 26.23 159878.3 4.33 2005 7042.0 2280.99 308.73 31649.29 22.25 183217.4 3.84 2006 8883.3 1662.53 534.32 38760.20 22.92 211923.5 4.19 2007 23483.44 -1540.43 -1524.47 51321.78 45.76 257305.6 9.13 2008 8558.21 1262.31 677.98 61330.35 13.95 300670.0 2.85 2009 16280.66 7781.63 209.23 68518.30 23.76 340506.9 4.78 2010 17778.17 6772.65 262.52 83101.51 21.39 397983 4.47

试述国债发行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试述国债发行量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国债是以国家财政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国家信用行为。自从1981年我国政府重新发行国债以来,每年国债发行的规模从数十亿元提高到数千亿元,国债发行累计余额在2000年就已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目前已超过2万亿元。如此大的国债规模是否适度,国债市场的容量与空间还有多大,是当前财经研究方面的一个热点问题。 一财政赤字的重要性 在经济萧条时期,赤字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然出现财政赤字。凯恩斯认为,财政政策应该为实现充分就业服务,因此,赤字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可能的。因为: 第一,债务人是国家,债权人是公众。国家与公众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政府的财政赤字是国家欠公众的债务,也就是自己欠自己的债务。 第二,政府的政权是稳定的,这就保证了债务的偿还是有保证的,不会引起信用危机。 第三,债务用于发展经济,使政府有能力偿还债务,弥补财政赤字。这就是一般所说的“公债哲学”。政府实行赤字财政政策是通过发行公债来进行的。公债并不是直接卖给公众或厂商,因为这样可能会减少公众与厂商的消费和投资。使赤字财政政策起不到应有的刺激经济的作用。当经济恢复发展起来后,就可以向政府缴纳更多的税收,从而偿还政府债务。 二财政赤字的作用 (一)积极作用 赤字财政政策是在经济运行低谷期使用的一项短期政策。在短期内,经济若处于非充分就业状态,社会的闲散资源并未充分利用时,财政赤字可扩大总需求,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经济回升。在当前世界经济增长乏力的条件下,中国经济能够保持平稳增长态势,扩张性赤字财政政策功不可没。从这个角度说,财政赤字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它能有效动员社会资源,积累庞大的社会资本,支持经济体制改革,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实际上财政赤字是国家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目标,依靠国家坚实和稳定的国家信用调整和干预经济,是国家在经济调控中发挥作用的一个表现。 (二)消极作用

第九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我国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方式

2015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内部资料 2015证券发行与承销 第九章 债券的发行与承销 知识点:我国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方式 ● 定义: 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 ● 详细描述: 承购包销方式是由发行人和承销商签订承购包销合同,合同中的有关条款是通过双方协商确定的。对于事先已确定发行条款的国债,我国仍采取承购包销方式,目前主要运用于不可上市流通的凭证式国债的发行。 例题: 1.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办理提前兑现、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试点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储蓄国债发行对象为个人投资者,企事业单位、行政机关和社会团体等机构投资者不得购买。储蓄国债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通过投资者在试点商业银行开设的人民币结算账户进行资金清算。储蓄国债不可流通转让,但可以办理提前兑取、质押贷款、非交易过户等。储蓄国债个人债权托管账户实行实名制,具体办法比照《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执行。 所以,本题说法正确。 2.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 A.承购包销方式;公开招标方式 B.承购包销方式;承购包销方式 C.公开招标方式;承购包销方式

D.公开招标方式;公开招标方式 正确答案:A 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 目前,凭证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承购包销方式,储蓄国债发行可采用包销或代销方式,记账式国债发行完全采用公开招标方式。 所以,本题答案为A。 3.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发行,通过试点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人民币债券。 所以,本题说法错误。 4.目前,我国国债包括()。 A.记账式国债 B.凭证式国债 C.储蓄国债 D.基础建设国债 正确答案:A,B,C 解析:本题所要考核的知识点是国债的发行与承销。 目前,我国国债包括记账式国债、凭证式国债和储蓄国债3类。 所以,本题答案为ABC。 5.国债发行申请人应当在申请截止日期以前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申请材料:()。 A.申请书 B.本机构概况,法人营业执照和金融业务许可证复印件 C.上一年度财务决算审计报告复印件 D.前一年国债承销和交易情况 正确答案:A,B,C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发行说明书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 2008年金融债券募集说明书 一、债券条件 (一)发行人: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以下简称农发行); (二)债券名称: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以下简称债券); (三)发行时间: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四)利率/价格/数量: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五)期限种类:每期债券期限品种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六)发行方式:采取竞标方式通过承销团承销发行,或采取经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人民银行)批准的其他方式发行; (七)发债的批准文件:《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下达2008年政策性银行人民币贷款计划及政策性金融债发行计划的通知》(银发〔2007〕494号)批复同意,农发行全年发行债券2600亿元; (八)托管人: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 (九)债券资金用途:农发行贷款发放; (十)承揽费: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十一)兑付手续费: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二、债券描述

(一)发行对象:承销商及人民银行认可的分销对象。 1、承销商:人民银行认可承销资格,并与农发行签订《2008年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金融债券承销主协议(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农村信用联社、证券公司和人民银行认可的其他机构(详见附件一); 2、分销对象:人民银行认可的商业银行、农村信用联社、保险公司和其他机构等。 如承销商和分销对象有所变动,将另行公告。 (二)发行方式:通过人民银行债券发行系统采用记账方式(无纸化)网上发行。由承销商通过竞标认购,分销对象可以通过承销商分销认购。债券持有人在中央结算公司办理债券登记和托管手续。如有其他发行方式,需经批准并另行公告。 (三)缴款日: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承销商应在规定的缴款日之前(含缴款日),将承销款项汇入发行人指定的银行账户。 (四)起息日: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五)到期日: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六)利息计付:详见各期债券发行办法。 (七)兑付方式:发行人通过托管人向债券最终持有人兑付债券本息。在债券到期日前如兑付路径有变动,债券最终持有人应及时将新的兑付路径通知债券托管人。债券托管人在债券到期日,将本息直接汇至债券最终持有人指定的银行账户。因债券最终持有人未及时通知兑付路径造成的延期支付,发行人及债券托

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债是以国家或政府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国家信用行为。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至今,我国累计发行国债近32927亿元。随着国债规模的日益扩大,国债政策正逐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工具,也日益成为维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998年的千亿元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个百分点,1999、2000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2002年我国建设国债有效地带动了各方面的投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国债余额增长速度过快,偿债能力和国债依存度指标都已处于高位,所以我们认为:应当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一、理论基础 要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就要研究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微观上国债的管理水平与结构、筹资成本、期限安排、偿还方式等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个别的,并且难以计量,我们只考虑宏观上的经济指标。 首先很直观地我们可以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的条件下,国债累计余额超大,国债的负担率就越高,增发国债就应

越要引起警惕。而且政府的偿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上,它衡量了一国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状况,国内生产总值越高,政府的偿债能力就越强,国债的可发行规模就越大。 其次是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是由中央财政支出减去中央财政收入计算所得。 从财政收入角度看,一般认为低的财政收人需要国债的发行来弥补,但高的财政收人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或减少国债的发行,这要根据国债发行的目的来定。如果发行国债仅仅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高的财政赤字将减少国债的发行;如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调整分配,进行国家大规模项目的建设,那么高的财政收入还可能要增发国债。所以,我们在定量分析的时一半以上依赖于债务收入,这对财政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偿债的沉重压力和逐渐积累的高风险。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只能说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即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份额太少,财政收入的基础十分脆弱,从而造成在财政依存度不断扩大的同时,国民经济的债务应债能力却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原因是受财政收入规模限制,财政支出的增加只能通过赤字财政来实现,而财政赤字的弥补,又造成了国债规模的扩张,进而又导致国债依存度的加大。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我国的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和GDP的平均增长率,由此形成了支出膨胀-赤字加大-国债发行规模增大这样一种连锁反应。由此会导致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

国债发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国债发行对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 ——基于实证的分析 摘要: 关键词:国债、GDP、实证分析 一、相关理论 (一)国债定义、分类和发行目的 国债,又称国家公债,是国家以其信用为基础,按照债的一般原则,通过向社会筹集资金所形成的债权债务关系。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提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2‰收取手续费。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发行国债大致有以下几种目的: 1、在战争时期为筹措军费而发行战争国债。 在战争时期军费支出额巨大,在没有其他筹资办法的情况下,即通过发行战争国债筹集资金。发行战争国债是各国政府在战时通用的方式,也是国债的最先起源。 2、为平衡国家财政收支、弥补财政赤字而发行赤字国债。 一般来讲,平衡财政收支可以采用增加税收、增发通货或发行国债的办法。以上三种办法比较,增加税收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作法,固然是一种好办法但是增加税收有一定的限度,如果税赋过重,超过了企业和个人的承受能力,将不利于生产的发展,并会影响今后的税收。增发通货是最方便的作法,但是此种办法是最不可取的,因为用增发通货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其对经济的影响最为剧烈。在增税有困难,又不能增发通货的情况下,采用发行国债的办法弥补财政赤字,还是一项可行的措施。政府通过发行债券可以吸收单

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汇总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中文题目国债发行方式的国际比较

摘要 本文通过分析比较典型的几个国家的国债发行方式、特点及各国发行模式存在的缺陷,与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利弊进行比较,最后提出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改善方法。国债发行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国债的发行方式,发行方式与取得收入的多少有着很大的关系,同时,发行方式的合理性也能影响国债功能的实现。各国的国债市场和经济体系不同,相关的发行方式各有特点,这主要取决于具体国情和传统。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经过了几次大的变革,借鉴了国外一些先进的经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基于我们的分析,本文旨在提出一些改善我国国债发行方式的建议。 关键字:国债发行方式

目录 第1章国债发行方式概述 (1) 1.1 国债发行概述 (1) 1.2各国国债的发行方式概述 (1) (1)美国的国债发行方式 (1) (2)日本的国债发行方式 (4) (3)其他各国的国债发行方式 (4) 第2章中国国债发行方式分析 (6) 2.1 中国国债发行现状分析 (6) 2.2 中国与美国国债发行模式的比较分析 (6) (1)中国国债发行方式的缺陷 (6) (2)美国国债发行方式的缺陷 (7) 第3章中国国债方向方式的改进策略研究 (8) 1、强化国债发行方式的法制力度 (8) 2、应放宽参与国债拍卖者的资格限制 (8) 3、制定固定的年度国债发行时间表 (8) 4、提高短期国债的比重,改革国库现金管理制度 (9) 5、通过适当减少国债流通次数来增大期限单期国债流通量 (9) 6、完善储备续发行制度。激发做市商做市的积极性 (9) 7、拓宽投资渠道,扩大国债交易基础 (9) 第4章结论 (11) 参考文献 (13) 致谢 (14)

拍卖方式及其在国债发行中的应用

拍卖方式及其在国债发行 中的应用 【摘要】拍卖是一种有效率的定价机制是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介绍了国债发行中的三种拍卖方式并结合我国近十年来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据比较分析了上述三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和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拍卖方式国债发行 发行国债是政府以国家的信用为担保进行的融资活动我国早期发行国债是采取行政摊销的方式而以行政的手段来发行国债无疑违背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商品的属性目前国际上大都采取较为成熟的拍卖方式来进行国债发行本文在介绍国债拍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数据得出了不同拍卖方式对我国国债发行的具体差异

一、拍卖理论简述 1、拍卖的含义和方式 拍卖又叫招标是指以竞价而进行的交易方式拍卖理论研究中的拍卖机制有四种基本类型升价拍卖(ascending-bidauction)或称为英式拍卖、降价拍卖(descending-bidauction)或称为荷兰式拍卖、一级价格密封拍卖(first-pricesealed-bidauction)、二级价格密封拍卖(second-pricesealed-bidauction)或称为维克里(Vickrey)拍卖其中升价拍卖是指价格逐步升高直到只剩下一个买方为止该买方以最后价格赢得标的物降价拍卖是指卖方设立一个极高的开始价格拍卖开始后价格逐步降低直到有人愿意购买为止一级价格密封拍卖是指各买方不知道其他买方的出价每一个买方单独提交其报价出价最高的买方赢得标的物最终价格为该赢家的报价而二级价格密封拍卖与一级价格密封拍卖方式相同唯一不同点是赢家最终出价是第二高出价 2、拍卖的功能

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功能一是价格发现二是价格公平价格发现是指当卖方不能确切的知道物品的价格时通过竞价拍卖可以确定价格价格公平是指竞价拍卖具有公开性、规范性、合法性可以使人们确信最终确定的价格是公平的由于具有以上两大功能使得拍卖在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的交易和买卖时被看成是最佳的方法在国债发行时拍卖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行方式其原因有一是政府债务的凭证是一种“公共”债务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二是一种非个人性质的债务其性质是在政府给定的条件下所有遵守该条件的投资人都有权成为债权人因此最终谁成为债权人也只宜用竞价的方式决定三是竞价拍卖有利于提高发行市场的效率拍卖方式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发行利率降低发行成本缩短发行时间这是其他发行方式(行政摊销、承购包销等)难以相比的 二、国债拍卖中各种拍卖方式的介绍与比较 国债拍卖市场具有其它拍卖市场所没有的特征因为

国债发行30周年

国债发行30周年:回顾与前瞻 中国金融40人论坛成员贾康 [ 2011-11-10 ] 国债是中央政府以信用形式有偿筹集财政资金的一种方式,是国家信用的重要体现。理论上,国债作为政府信用工具,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机制,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调整宏观经济运行等多种功能。国债发行方案与运作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中央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意向,能够引导社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 30年来,国债发行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支持。同时,伴随国债市场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国债发行和交易市场逐步成为我国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国债发行30年历程概述 自1981年我国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发行规模一直呈现上升态势。1994年的预算、银行协调制度改革,理顺了国债发行的机制,使得国债发行额迅速增大;1998年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使国债发行额进一步快速上升;2005年由积极财政政策转为稳健财政政策后,国债年度发行增长速度有所减慢,但是国债余额仍不断增加;2008年金融危机后,政府采取的积极财政政策使得国债发行规模进一步加大。 1.80年代初重启国债发行——以弥补财政赤字为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开始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方面,国家对于经济建设的投入大幅度增加,财政支出不断扩大,与此同时,国家实行减税让利政策,财政收入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迅速下降, 1979年、1980年连续出现巨额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居民个人收入迅速增加,储蓄存款持续高速增长。为了解决财政赤字问题,1981年1月,国务院决定正式恢复国债发行,向老百姓“借钱搞建设”,当年发行总额为40亿元。通过发行国债,我国的财政状况得到好转,1981年,财政赤字规模明显收缩,市场物价基本稳定,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继续改善,生产建设进一步发展,国债发行对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建设的贡献功不可没。 1981年重启国债发行的重要意义在于对国家信用的重新确立和利用。此后,由于中央财政状况没有得到根本好转,为了确保政府开支,实现财政收支平衡,中央政府决定继续发行国债,国债发行逐步成为中央政府筹集资金的一种常态化机制,国债发行规模越来越大,国债期限趋于多样化,发行方式也逐步市场化。 在我国国债发行之初(1981-1988年),通过发债弥补财政赤字,是国债发行的主要动因,因此,国债主要作为弥补财政赤字的手段而被动发行,发行额基本以当年财政赤字额为限,占财政收入和GDP比重很低。1986年,我国的国债发行量突破百亿元大关,此后,国债发行规模逐年增大(表1)。

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债发行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国债是以国家或政府为债务人,以国家财政承担还本付息为前提条件,通过借款或发行有价证券等方式向社会筹集资金的国家信用行为。自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至今,我国累计发行国债近32927亿元。随着国债规模的日益扩大,国债政策正逐步成为中央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成为国家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重要传导工具,也日益成为维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据统计,1998年的千亿元国债投资拉动GDP增长1.5个百分点,1999、2000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为2个百分点和1.7个百分点,2002年我国建设国债有效地带动了各方面的投入,项目总投资规模达到3.28亿元,为我国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由于国债余额增长速度过快,偿债能力和国债依存度指标都已处于高位,所以我们认为:应当适度控制国债发行规模。 一、理论基础 要控制国债发行规模,就要研究影响国债发行规模的因素。影响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方面、多层次的,我们暂且不去考虑微观上国债的管理水平与结构、筹资成本、期限安排、偿还方式等等因素,因为这些因素的影响是个别的,并且难以计量,我们只考虑宏观上的经济指标。 首先很直观地我们可以引入国内生产总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一定

的条件下,国债累计余额超大,国债的负担率就越高,增发国债就应越要引起警惕。而且政府的偿债能力也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上,它衡量了一国国民经济总体的运行状况,国内生产总值越高,政府的偿债能力就越强,国债的可发行规模就越大。 其次是中央财政收入、中央财政支出、财政赤字,而财政赤字是由中央财政支出减去中央财政收入计算所得。 从财政收入角度看,一般认为低的财政收人需要国债的发行来弥补,但高的财政收人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或减少国债的发行,这要根据国债发行的目的来定。如果发行国债仅仅为了弥补财政赤字,高的财政赤字将减少国债的发行;如果发行国债的目的是为了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聚集社会闲散资金,调整分配,进行国家大规模项目的建设,那么高的财政收入还可能要增发国债。所以,我们在定量分析的时一半以上依赖于债务收入,这对财政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最直接的就是偿债的沉重压力和逐渐积累的高风险。这一看似矛盾的现象,只能说明中国经济转型时期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扭曲,即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财政集中的国民收入份额太少,财政收入的基础十分脆弱,从而造成在财政依存度不断扩大的同时,国民经济的债务应债能力却只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 /4。原因是受财政收入规模限制,财政支出的增加只能通过赤字财政来实现,而财政赤字的弥补,又造成了国债规模的扩张,进而又导致国债依存度的加大。 从财政支出的角度看,我国的财政支出平均增长率一直高于同期财政收入和GDP的平均增长率,由此形成了支出膨胀-赤字加大-国

拍卖方式及其在国债发行中的应用

拍卖方式及其在国债发行中的应用 【摘要】拍卖是一种有效率的定价机制,是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本文从拍卖理论出发,介绍了国债发行中的三种拍卖方式,并结合我国近十年来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据,比较分析了上述三种拍卖方式的特点和在我国国债发行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拍卖方式国债发行 发行国债是政府以国家的信用为担保进行的融资活动。我国早期发行国债是采取行政摊销的方式,而以行政的手段来发行国债无疑违背了国债作为一种金融商品的属性。目前国际上大都采取较为成熟的拍卖方式来进行国债发行。本文在介绍国债拍卖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我国国债发行数据,得出了不同拍卖方式对我国国债发行的具体差异。 一、拍卖理论简述 1、拍卖的含义和方式 拍卖又叫招标,是指以竞价而进行的交易方式。拍卖理论研究中的拍卖机制有四种基本类型:升价拍卖(ascending-bid auction)或称为英式拍卖、降价拍卖(descending-bid auction)或称为荷兰式拍卖、一级价格密封拍卖(first-price sealed-bid auction)、二级价格密封拍卖(second-price sealed-bid auction)或称为维克里

(Vickrey)拍卖。其中升价拍卖是指价格逐步升高,直到只剩下一个买方为止,该买方以最后价格赢得标的物。降价拍卖是指卖方设立一个极高的开始价格,拍卖开始后价格逐步降低,直到有人愿意购买为止。一级价格密封拍卖是指各买方不知道其他买方的出价,每一个买方单独提交其报价,出价最高的买方赢得标的物,最终价格为该赢家的报价。而二级价格密封拍卖与一级价格密封拍卖方式相同,唯一不同点是,赢家最终出价是第二高出价。 2、拍卖的功能 拍卖这种交易方式有两个功能:一是价格发现,二是价格公平。价格发现是指当卖方不能确切的知道物品的价格时,通过竞价拍卖可以确定价格。价格公平是指竞价拍卖具有公开性、规范性、合法性,可以使人们确信最终确定的价格是公平的。由于具有以上两大功能,使得拍卖在公共物品、公共资源的交易和买卖时被看成是最佳的方法。在国债发行时拍卖也是一种重要的发行方式。其原因有,一是政府债务的凭证是一种“公共”债务,具有公共物品的性质。二是一种非个人性质的债务,其性质是在政府给定的条件下,所有遵守该条件的投资人都有权成为债权人,因此最终谁成为债权人也只宜用竞价的方式决定。三是竞价拍卖有利于提高发行市场的效率。拍卖方式有利于形成合理的发行利率,降低发行成本,缩短发行时间,这是其他发行方式(行政摊销、承购包销等)难以相比的。 二、国债拍卖中各种拍卖方式的介绍与比较

概述我国国债发展史

概述我国国债发展史 新中国成立后至今,我国国债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第一个阶段(1950-1958年): 新中国成立后于1950年发行了“人民胜利折实公债”,成为新中国历史上第一种国债。在此后的“一五”计划期间,又于1954-1958年间每年发行了一期“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发行总额为35.44亿元,相当于同期国家预算经济建设支出总额862.24亿元的4.11%。 1958年后,由于历史原因,国债的发行被终止。 第二个阶段(1981年至今): 我国于1981年恢复了国债发行,时至今日国债市场的发展又可细分为几个具体的阶段。 1981-1987年间,国债年均发行规模仅为59.5亿元,且发行日也集中在每年的1月1日。这一期间尚不存在国债的一、二级市场,国债发行采取行政摊派形式,面向国营单位和个人,且存在利率差别,个人认购的国债年利率比单位认购的国债年利率高四个百分点。券种比较单一,除1987年发行了54亿元3年期重点建设债券外,均为 5~9年的中长期国债。

1988-1993年间国债年发行规模扩大到284亿元,增设了国家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国债、保值公债等新品种。1988年国家分两批在61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试点,初步形成了国债的场外交易市场。1990年后国债开始在交易所交易,形成国债的场内交易市场,当年国债交易额占证券交易总额120亿元的80%以上。1991年我国开始试行国债发行的承购包销;1993年10月和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推出了国债期货和回购两个创新品种。 1994年财政部首次发行了半年和一年的短期国债;1995年国债二级市场交易活跃,特别是期货交易量屡创纪录,但包括“3.27”事件和回购债务链问题等违规事件频频出现,致使国债期货交易于5月被迫暂停。 1996年国债市场出现了一些新变化:首先是财政部改革以往国债集中发行为按月滚动发行,增加了国债发行的频度;其次是国债品种多样化,对短期国债首次实行了贴现发行,并新增了最短期限为3个月的国债,还首次发行了按年付息的十年期和七年期附息国债;第三是在承购包销的基础上,对可上市的8期国债采取了以价格(收益率)或划款期为标的的招标发行方式;第四是当年发行的国债以记帐式国库券为主,逐步使国债走向无纸化。 1996年以后,国债市场交易量有所下降。同时,国债市场出现了托管走向集中和银行间债券市场与非银行间债券市场相分离的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