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论文

合集下载

蜜蜂论文范文

蜜蜂论文范文

蜜蜂论文范文《蜜蜂的重要性及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摘要:蜜蜂是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昆虫,它们对于植物的传粉和生态平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蜜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蜜蜂保护的重视和关注。

关键词,蜜蜂;生态系统;传粉;生态环境;保护。

一、引言。

蜜蜂是一种重要的昆虫,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它们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来维持自身生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为植物传播花粉,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因此,蜜蜂对于生态环境的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蜜蜂的重要性以及它们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期引起人们对蜜蜂保护的重视和关注。

二、蜜蜂的重要性。

1. 传粉。

蜜蜂是植物的重要传粉者,它们在采集花蜜和花粉的过程中,会将花粉粘在身上,然后在不同花朵之间传播,促进了植物的繁殖。

据统计,全球三分之一的食物和饮料都依赖于蜜蜂的传粉活动,包括水果、蔬菜和坚果等。

因此,蜜蜂的传粉活动对于人类的食品安全和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2. 生态平衡。

蜜蜂在生态系统中还扮演着控制其他昆虫数量的角色。

它们通过采集花蜜和花粉来维持自身生存,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也会捕食一些害虫,起到了一定的生态平衡作用。

因此,蜜蜂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蜜蜂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1. 生物多样性。

蜜蜂的传粉活动对于植物的繁殖和生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它们促进了植物的繁殖,维护了植物的多样性。

而植物的多样性又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因此,蜜蜂的存在对于维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农业生产。

蜜蜂的传粉活动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许多农作物依赖于蜜蜂的传粉才能完成繁殖,比如苹果、梨、李子、草莓等。

因此,蜜蜂的存在对于农业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蜜蜂的保护。

尽管蜜蜂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由于人类的活动和环境污染等因素,蜜蜂的数量不断减少,种群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

昆虫与人类的关系趣味昆虫学论文-V1昆虫与人类的关系一直有着复杂的互动,不仅在生态、环境和经济层面都有着紧密联系,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昆虫与人类的关系:1. 昆虫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昆虫对于维持和调节生态平衡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包括在生态土壤系统、花粉传播、水循环、有机物分解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同时,昆虫也是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重要助手,例如在生物农药、生物控制害虫、土壤肥料等方面。

2. 昆虫在经济上的重要作用昆虫在经济活动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许多昆虫物种可以从中提取营养,如蚕丝、蜜蜂的蜜汁、金丝雀的卵、蚂蚁的蚁酸等。

同时,昆虫也可用于生产生物燃料、集装箱包装、纺织和药品、医疗用品、染料和身体化妆品等。

昆虫还可以被用于调节和控制害虫,促进农业生产。

3. 昆虫在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作用在许多文化和艺术形式中,昆虫也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昆虫形象常常被描绘在许多文艺作品中,如小说、绘画、动画和电影等。

例如,文学作品《蝴蝶效应》、科幻小说《异形》、电影《虫虫特工队》等。

昆虫也成为玩具、礼品和装饰品的灵感来源。

4. 昆虫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昆虫对科学研究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昆虫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如表型表达、基因组学、行为研究、生态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药物研究等。

培养昆虫、观察昆虫行为、种群分析和基因组分析已经成为生物学研究常用的方法。

总结起来,昆虫与人类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昆虫在生态、经济、文化和科学领域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由此可见,昆虫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昆虫本身,更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自身和我们周围的环境。

昆虫记小论文

昆虫记小论文

昆虫记小论文引言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庞大,种类最多样的生物群体之一。

它们存在于各种不同的生态系统中,在食物链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篇论文旨在探讨昆虫记(Insecta),并提供对昆虫记的综合了解,包括它们的分类、生理特征、行为习性和生态功能等方面。

一、昆虫记的分类昆虫记属于昆虫纲(Insecta),是节肢动物门中最大的类群。

根据最新的分类体系,昆虫记包括超过100万个已经描述的物种,被分为32个目、147个亚目和约320个科。

主要的昆虫目包括鳞翅目(Lepidoptera)、鞘翅目(Coleoptera)、膜翅目(Hymenoptera)和直翅目(Orthoptera)等。

二、昆虫记的生理特征1.身体结构:昆虫记的身体由头部、胸部和腹部组成。

它们有一个外骨骼,可以提供身体的支撑和保护。

2.外壳和翅膀:昆虫记的外壳被称为外骨骼,通常由硬壳组成。

有些昆虫记具有翅膀,可以飞行,这是它们独特的特征之一。

3.呼吸系统:昆虫记通过气管系统进行呼吸。

气管是细长的管道,分布在昆虫记的身体各部分,并与外界环境相连。

4.消化系统:昆虫记的消化系统由口器、食道、胃和肠组成。

它们的消化过程主要发生在中肠中。

三、昆虫记的行为习性昆虫记的行为习性各异,可以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找到它们的踪影。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昆虫记行为习性:1.群居行为:一些昆虫记生活在群体中,并通过复杂的社交行为来维持群体的生存。

2.捕食行为:昆虫记中的捕食者有各种各样的捕食方式,有的通过捕捉昆虫或其他小动物作为食物,有的通过吸食植物汁液来获取营养。

3.繁殖行为:昆虫记的繁殖行为也十分多样化。

一些昆虫记进行交配,雌性产下卵,卵孵化后发育成幼虫,经过一系列生长和变态过程最终成为成虫。

四、昆虫记的生态功能昆虫记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重要的生态功能。

以下是一些昆虫记的生态功能:1.传粉:许多昆虫记是花粉的传播者,通过从花中采集花粉,再将其传播到另一朵花上,促进植物繁殖。

论对昆虫的认识论文

论对昆虫的认识论文

城市昆虫学论对昆虫的认识通过这学期选修学习城市昆虫学这门课程,我对“昆虫”这个概念有了新的认识,昆虫种类繁多,历史悠久,分布范围广,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群体,约占地球上已知生物种类的2/3,迄今为止,人类发现和命名的就有上百万种。

昆虫是动物界中无脊椎动物的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动物,所有生物中种类及数量最多的一群,是世界上最繁盛的动物,已发现100多万种。

其基本特点是体躯三段头、胸、腹,2对翅膀三对足;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昆虫的构造有异于脊椎动物,它们的身体并没有内骨骼的支撑,外裹一层由几丁质(英文chitin)构成的壳。

这层壳会分节以利于运动,犹如骑士的甲胄。

昆虫在生态圈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虫媒花需要得到昆虫的帮助,才能传播花粉。

而蜜蜂采集的蜂蜜,也是人们喜欢的食品之一。

以前对于昆虫的了解还是太少,认为昆虫都是害虫,但其实不然,比如说,在我印象里蝇蛆只是很恶心的东西,是害虫,但是学习了这门课程,我知道了,蝇蛆还可以大量养殖,喂养家畜,可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还有蝉也是可以大量人工养殖,满足人们的大量需求。

一:基本解释英语:Insect;日语:こんちゅう。

属于昆虫纲的节肢动物。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通常有两对翅和三对足(六条腿),翅和足都位于胸部,身体由一系列体节构成,进一步集合成3个体段(头、胸和腹),通常具两对翅。

1对触角头上生,骨骼包在体外部;一生形态多变化,遍布全球旺家族。

是节肢动物中种类最多的一种。

二:种类划分昆虫学家估计现存种类实际在200万~500万种之间。

种类最多的目为鞘翅目(Coleoptera,甲虫)、鳞翅目(Lepidoptera,蝶、蛾)、膜翅目(Hymenoptera,蜂、蚁)和双翅目(Diptera,蝇、蚊)。

大多数昆虫小型,长一般不到6公厘,但大小相差悬殊。

有些极小,如寄生蜂;而某些热带昆虫则相当大,长可达16公分。

许多种类的两性结构不同。

如捻翅目(Strepsiptera)的雌虫仅成一个充满了卵的不活动的袋状构造,而雄虫有翅,非常活跃。

《舍腰蜂昆虫记》撰写小论文

《舍腰蜂昆虫记》撰写小论文

《舍腰蜂昆虫记》小论文
摘要:
本文以舍腰蜂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习性、形态特征以及与其他昆虫的关系进行了详细描述。

通过观察和研究,发现舍腰蜂具有独特的生存策略和智慧,为自然界中的生物提供了有趣的观察和思考。

一、引言
舍腰蜂是一种神奇的昆虫,以其独特的形态特征和聪明才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舍腰蜂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以及它与其他昆虫的关系,以期更好地了解这种自然界中的生物。

二、舍腰蜂的形态特征
舍腰蜂是一种相对较小的昆虫,身长通常在1到2厘米之间。

其身体呈黑色或深褐色,翅膀较为短小,且前翅和后翅之间有一段明显的缢缩。

舍腰蜂的腹部较为细长,末端有一对长长的触角,这也是它得名“舍腰蜂”的原因。

三、舍腰蜂的生活习性
舍腰蜂的生活习性十分特殊,它们喜欢在温暖、干燥的环境中生活,如厨房、书房等。

舍腰蜂的幼虫以腐朽的木头和腐植质为食,而成虫则以花蜜、果汁等为食。

在繁殖方面,舍腰蜂会选择在比较隐蔽的地方产卵,如缝隙、洞穴等。

四、舍腰蜂与其他昆虫的关系
舍腰蜂是一种重要的天敌昆虫,它们常常捕食其他小型昆虫,如蚜虫、蚧壳虫等。

舍腰蜂的幼虫会利用天生的化学武器来抵御敌害,这种化学武器是一种从寄主植物中获取的报警信息素,能够使舍腰蜂在受到威胁时及时做出反应。

五、结论
舍腰蜂是一种具有独特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的昆虫,它们在自然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舍腰蜂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命的奇妙之处。

同时,舍腰蜂的生存策略和智慧也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让我们更加热爱自然并努力保护环境。

趣味昆虫学

趣味昆虫学

《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昆虫的利用姓名:***学号:***成绩:2011年*月*日《趣味昆虫学》课程论文------昆虫的利用昆虫是地球上动物中最为丰富和多样化的种类。

它既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威胁,成为我们生存的竞争对手,如为害作物和建筑以及传播疾病等:又能为人类带来显著的利益,如蜜蜂、家蚕等益虫。

昆虫种类占自然界动物已知种类的70%以上,世界上约有l 5O万种,中国昆虫资源十分丰富,约有l5万种以上。

昆虫繁殖力强、生物量大,属于再生资源。

随着人们对自然界认识的加深,逐渐发现除一些古老的资源昆虫外,还有大量的资源昆虫值得开发和利用。

资源昆虫是指那些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行为可直接或间接为人类所利用,并有经济价值的昆虫。

分类:根据用途分:资源昆虫根据其用途可分为九大类:食用资源昆虫、医药资源昆虫、饲料资源昆虫,工业原料资源昆虫、观赏资源昆虫、娱乐资源昆虫、害虫天敌资源昆虫、植物传粉资源昆虫及其它用途资源昆虫。

根据对人类的作用分:广义的资源昆虫也可归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一级资源昆虫:包括虫体本身或其产物能满足人们物质需要或精神需要的种类,如工业原料昆虫、药用昆虫、饲料昆虫、食用昆虫、工艺观赏昆虫等。

第二类是二级资源昆虫(也称为中间资源昆虫):指必须作用于其它生物面对人类产生利益的昆虫,如天敌昆虫、农作物传粉昆虫等。

第三类指特殊资源昆虫;包括教学和科研材料、仿生学对象、环境保护、构成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重要环节,今后作为生物工程重要基因库等特殊用途的昆虫种类。

许多国家都在开发昆虫产业,开展昆虫产业的基础和生产的技术研究。

其开发领域相当广泛,主要有:利用昆虫生产优质高蛋白质,食用昆虫及食疗保健品的开发,利用昆虫培养细胞及大量培养昆虫细胞的装置的研究,从昆虫体中提取工业及医药用品,药用昆虫的开发,绢丝昆虫的开发,用绢丝昆虫生产生理活性物质,饲料昆虫的研究,害虫天敌利用的研究。

传粉昆虫利用的研究,利用昆虫处理家畜废弃物的研究等。

介绍一种昆虫范文

介绍一种昆虫范文

介绍一种昆虫范文蜜蜂是一种受人类喜爱且极其重要的昆虫。

作为鳞翅目昆虫中的一员,蜜蜂在全世界都有着广泛的分布。

蜜蜂是社会性昆虫,它们以复杂而高度组织化的社群生活而闻名。

在这篇论文中,我将详细介绍蜜蜂的特征、行为和生活习性。

首先,蜜蜂是中等体型的昆虫,通常体长在1-2厘米之间。

它们的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三个部分。

蜜蜂的头部有一对复眼、一对触角和一张有许多刚毛的触须。

这些感官器官使得蜜蜂能够感知和识别周围的事物。

蜜蜂的胸部有一对蜡黄色的前翅和一对透明的后翅,可以帮助它们飞行。

蜜蜂的腹部呈条状,末端有毒针,用来保护自己免受敌人的攻击。

蜜蜂的生活方式通常被描述为社会性。

每个蜜蜂群体通常由一只母蜂(也叫女王蜂)、数百只工蜂和几十只雄蜂组成。

母蜂是唯一能够繁殖的个体,她们负责生产卵子,并通过分泌特殊的化学物质来控制整个群体的行为。

工蜂则负责采集花蜜、花粉和水,建造巢穴,照料幼蜂和保护蜂群。

雄蜂的主要功能是与新的女王蜂交配。

蜜蜂的巢穴通常是在空洞的树干、洞穴或人工的蜂箱中。

工蜂会利用蜡分泌出来的蜡质来建造巢室,每个巢室都有一颗卵。

母蜂会将占据着领地的巢室中的卵交由工蜂照料。

在巢穴中,卵孵化成为幼虫,幼虫会被工蜂喂养直到发育成虫。

发育成虫后,它们会挣脱巢室并继续为蜂群作出贡献。

蜜蜂的主要食物是花蜜和花粉。

工蜂会从花朵中采集花蜜和花粉,然后带回巢穴给其他成员食用。

此外,蜜蜂也会为了保持巢穴的温度和湿度而鼓动翅膀,这有助于维持巢室内的适宜环境。

然而,近年来,蜜蜂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威胁。

许多地区的农药使用、气候变化和栖息地破坏都对蜜蜂的健康和生存产生了负面影响。

蜜蜂的数量急剧下降,这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人类的食物安全带来了威胁。

在总结中,蜜蜂是一种极其重要且受人类喜爱的昆虫。

它们以复杂的社会生活、高效的传粉服务和丰富的蜜蜂产品为人类和生态系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蜜蜂所面临的种种威胁,并采取积极的措施来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以确保这种珍贵的物种能够继续繁衍和发展。

写昆虫的范文

写昆虫的范文

写昆虫的范文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从古至今,昆虫一直以其独特的外貌和丰富的生态功能吸引着人们的注意。

本文将从昆虫的分类、生态功能和保护等方面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昆虫的分类。

昆虫是节肢动物门昆虫纲的一类生物,它们具有头、胸、腹三个部分,以及六条腿和一对触角。

根据不同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昆虫可以分为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直翅目等多个目。

每一类昆虫都有其独特的特征和生态功能,为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其次,昆虫在生态系统中具有丰富的生态功能。

首先,昆虫是食物链中的重要一环。

它们不仅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来源,也是分解有机物质的重要角色。

例如,蝴蝶的幼虫以植物叶片为食,而成虫则是鸟类和其他昆虫的主要食物之一。

其次,昆虫还在传播花粉、分解有机物质、控制害虫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蜜蜂在采集花粉和蜜的过程中,不仅帮助植物传播花粉,也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蜂蜜资源。

最后,我们来谈谈昆虫的保护。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的不断恶化,昆虫的生存空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许多昆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甚至濒临灭绝。

因此,保护昆虫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昆虫的保护意识,不随意破坏昆虫的生存环境。

其次,政府和社会应该加大对昆虫保护的投入,建立保护区和野生动物保护基地,为昆虫提供安全的生存环境。

总之,昆虫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

我们应该加强对昆虫的保护意识,共同努力保护昆虫的生存环境,为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做出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感想学生:(生物科学技术学院07级生态,学号)摘要:本文是作者对观赏昆虫和观赏昆虫学课程内容的介绍以及作者对于观赏昆虫学课程的感想。

同时也简要介绍了观赏昆虫学的研究方法、昆虫的采集与捕捉及标本制作等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观赏昆虫、观赏昆虫学、感想、昆虫资源、采集昆虫在我国,观赏昆虫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早在唐代就已有了蓄养蟋蟀、听鸣观斗的活动。

而历代文人墨客也似乎对这些小虫有着特别的偏爱,吟诗作画常以昆虫为对象,留下不少传世佳作。

人们以虫寄情,以情赏虫,充分展现了中华氏族特有的浪漫与博爱,形成了中国独特的虫文化。

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文化活动日趋丰富多彩,观赏昆虫这一活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和喜爱。

鉴于此,我们尝试将民间观赏昆虫的经验总结与现代科学理论相结合,写成本文,目的是使大家对观赏昆虫有个基本了解,并通过观赏昆虫的活动增加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充分领略大自然的奇妙。

一、观赏昆虫学课程简介我们学校的观赏昆虫学课程由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开设,肖铁光教授主讲。

这是一门选修的课程。

为30个学时。

使用教材为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观赏昆虫大全》一书。

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课程安排中除在教室上课外,还有两个学时的参观校标本馆。

课程结束后,学生须上交10只捕捉的昆虫作为标本。

课程由有趣的昆虫外部结构、错综复杂的昆虫体内世界、昆虫的生物学、观赏昆虫的分类、昆虫疾病、昆虫人工饲料、虫—食品、药品、毒品、虫文化赏趣、方寸之中话昆虫、空中“骄龙”—蜻蜓、乡谣俱乐部—鸣虫、忠勇无敌大将军—蟋蟀、大自然的舞姬―蝴蝶、独角仙、田园星光一萤火虫等十五部分组成。

二、昆虫及观赏昆虫的定义(一)什么是昆虫我们常常有这样一种感觉,似乎那些很微小的小动物都可以叫做昆虫。

其实在没有上这门课之前,我对这个问题也是模棱两可,那么究竟什么是昆虫呢?昆虫和其它生物一样,有着自己的特殊位置。

它在动物界中属于节肢动物门中的昆虫纲。

湖南观赏昆虫据调查和查阅有关文献,共统计88种,隶属于11个目。

它首先具有节肢动物的特征。

它们的身体是由一系列的体节组成的,外面是含有几丁质的外骨胳,一些体节上长有成对的分节附肢,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神经索组成,心脏位于消化道的背面,体腔血腔合二为一。

除了这些特点外,昆虫还有着自己独特的特征,它们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觉和取食的中心,包括一对触角、三对口器附肢及单、复眼等;胸部是运动的中心,具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腹部是生殖中心,生殖系统及大部分内脏包含于腹中。

昆虫的另一个特点是:它从卵发育成性成熟的昆虫,需要经过一系列显著的内、外部体态上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变态。

只有具备以上特点的才是昆虫。

(二)观赏昆虫的定义观赏昆虫是指能够美化人们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并且有一定观赏价值的昆虫。

包括那些色彩鲜艳、图案精美、形态奇特、鸣声动听、好斗成性或会发萤光的各种昆虫。

如蝶类、鸣虫类及某些色彩形态美丽的甲虫。

观赏昆虫是“资源昆虫”中的一类。

三、观赏昆虫的历史与文化中华民族具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可谓中国文化的根基所在,地理和历史学家陈正祥认为,中国文化基本上是农耕文化。

西北农业大学邹德秀教授认为,中国农业文化有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沉积,丰富的内涵和辉煌的成就,是一块值得开垦的处女地。

害虫防治与益虫利用是农事活动的重要内容,由此可见中国昆虫文化可谓源远流长。

如治蝗文化与蚕桑文化便是典型例子。

昆虫文化源于人类与昆虫共存的活动中。

昆虫作为自然界的一员,数冤占动物界已知种类的三分之二,按分布几乎遍及地球的每一个角落,查历史已有三亿年之久;而人类的出现仅仅有300万年。

昆虫不仅与人类的衣食住行密切相关,而且与人们的精神生活休戚相关。

从文字到语言,从绘画到诗篇,从战争到政治,从恋爱到婚姻··一处处都有昆虫涉牵。

据统计中国虫旁之字达300多个,以虫旁为姓者40多个,以虫为地名者30乡个,昆虫诗歌2000多篇,与昆虫有关的民间节日40多个……。

中国昆虫文化的成就在国际上无以伦比。

然而,中国传统儒家思想提倡知识分子的学问应该是经邦济世,总与政治相连,或更直接的说以做官为题;其他的一切均视为“雕虫小技”。

杨雄曰:“雕虫小技,壮夫不为。

”韩愈诗云:“尔雅注虫鱼,定非磊落人。

”这种偏见一直影响到今天,致使中国昆虫文化这一璀璨的成就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总结,加之东方文字的使用范围所限,中国昆虫文化一直没有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发扬。

最早将中国昆虫文化史料集中在一起的是唐代的欧阳沟。

他在公元641年所编纂的《艺文类聚》中收集了有关蝉、蝇、蚁、萤、叩头虫、蛾、蜂、蟋、尺镬、蚁、蝗及蝗的诗、赋、赞等。

历代诗集、书集、史集中不乏昆虫之吟,这些邹树文(1981年)的《中国昆虫学史》中找到。

中国学者真正开始文化昆虫学研究则在本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杨集昆在1984-1988年陆续发表了虫与中国十二生肖动物中鼠、牛、虎、兔、龙的趣闻;1987年周尧发表了《昆虫与中国文化》一文;莫容、王林瑶1993年主编的《蝴蝶—识别、浦捉、欣赏及其他》一书中涉及蝶类的诗、画、工艺品及邮品这些均为人们对中国文化昆虫学的了解做出了贡献。

四、观赏昆虫的分类(一)什么是昆虫分类昆虫分类就是通过对各种昆虫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纳,找出它们之间的共性和特性,再根据其共性和特性,将昆虫进行科学的划分。

昆虫分类还包括研究昆虫物种的起源、各物种之间的亲缘关系,进化的过程和趋势,整个昆虫区系的形成、发展和演替等。

通过昆虫分类使我们对昆虫世界形成一个比较系统、完整的概念,在此基础上才能对它们作进一步研究和利用。

所有的昆虫均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

(二)昆虫分目一览表昆虫分类学者根据昆虫的外部形态如翅的有无及特征、口器的结构、触角形状、足跗节等,并结合昆虫的生物学习性将昆虫进行了分目。

最早是博物学家林奈(1758年)将昆虫分为7个目,随着科学的发展,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对昆虫的划分也越来越细,越来越合理。

目前,多数学者赞成将昆虫纲分为34个目,它们是:原尾目、弹尾目、双尾目、缨尾目、蜉蝣目、蜻蜓目、蜚蠊目、螳螂目、等翅目、缺翅目、帻翅目、竹节虫目、蛩蠊目、直翅目、纺足目、重舌目、革翅目、同翅目、半翅目、啮虫目、食毛目、虱目、缨翅目、鞘翅目、捻翅目、广翅目、脉翅目、蛇蛉目、长翅目、毛翅目、鳞翅目、双翅目、蚤目、膜翅目(三)主要观赏昆虫目的简介在这里简单介绍两个目:蜻蜓目和螳螂目1.蜻蜓目蜻蜓目包括蜻蜓和豆娘,一般体中到大型,小型的较少。

色彩丰富,红、黄、蓝、绿、灰各种不同的色彩均可见到,有些还有金属光泽。

它们的外形象一架架小巧轻便的飞机。

头部一般较大且十分灵活。

触角细小,刚毛状,分为节。

复眼极发达,约占头部体积的一半以上,据统计蜻蜓的一只复眼由个小眼组成的,如此众多的小眼组成的复眼再配以转动自如的头,使蜻蜒的视觉非常敏锐,视野十分开阔,除了大大的复眼外,还有个小型的单眼,单眼可以使蜻蜓感受到光度变化和光源方向。

它的口器为咀嚼式,具发达的上。

蜻蜓胸部构造很有特点,前胸小,可活动,而中、后胸愈合在一起,向后倾斜。

足细弱,不适宜行走,但适于攀附,当它飞翔时,足盘折在口器下方,辅助捕食。

两对膜质的翅膀狭而长,翅脉网状,形成许多小翅室,这种结构使蜻蜓的翅坚韧而又轻便。

翅前缘常有翅痣,是蜻蜓目的显著特点之一。

腹部又细又长,圆筒形或扁形,起着平衡驱体和转向作用。

蜻蜓是出色的飞行能手,能长时间在空中飞翔,飞行速度很快,而且还能在空中作短暂停留。

豆娘飞翔能力较弱。

成虫和稚虫都是肉食性,成虫捕食蚊类、小形蛾类、叶蝉等,是重要的益虫,稚虫生活在水中,又称为水虿。

在小河边我们常常见到蜻蜓点水的现象,其实那是雌虫在产卵。

雌虫将卵产于水中或水生植物组织内,稚虫从卵中孵化出来,常栖息于砂粒间或泥水中,它可没有蜻蜓成虫那样美丽的色彩,而呈褐色或暗褐色,很难想象蜻蜓小时候竟会是这般模样。

头部也有一对复眼和一对细小的触角,它的口器构造十分特殊,下唇亚颏很长,两者连接处成一关节,构成可曲可张的脸盖,平时折在头下,它能快速伸出捕捉食物,特别爱吃蜉蝣及蚊类的幼虫,亦能取食小鱼和蝌蚪。

水气管鳃,这是它适应水中生活的呼吸器官。

水虿要经过12-15次蜕皮,历经1-2年才能变为能飞的蜻蜒。

蜻蜒目全世界均有分布,热带地区种类较多,已知约有5000种,隶属于500属,我国已记载的约有300多种。

这一目又可分为三个亚目14个科。

2.螳螂目提起螳螂,人们最先想到的是:它们的一对前足总是高举在胸前,好像在赤诚地祈祷着什么。

有一句著名的成语叫做“螳臂挡车,自不量力”,相传春秋战国时期,齐庄公出逃,路遇一螳螂,昂首奋臂,阻挡着庄公的车轮,庄公问驾车人是什么动物,驾车人说“这是个自不量力的螳螂。

”从此“螳臂挡车,自不量力”这句成语就流传了下来。

螳螂有着十分修长的身材,身披翠绿色的纱衣,这身绿色的衣裳对螳螂有很好的保护作用,使它在草上或树叶上停留时不易被猎物和天敌发现。

相应地,常在树干上生活的种类,体色一般为褐色。

螳螂的头是三角形的,上宽下窄,一个小的为单眼,一对炯炯有神的大眼睛位于头的上部两侧。

列成三角形。

触角线状。

口器咀嚼式,发达,坚强有力。

头部非常灵活,转动自如。

前胸极长,略扁平。

前足发达,腿节和胫节下方具强刺,适于捕捉。

中后足细长。

常把身体支得很高,并能使身躯迅速前后移动,便于捕捉猎物。

前翅薄革质,后翅扇状,不用时折叠于前翅之下,当捕捉猎物时,螳螂将双翅张开,竖立在背上,同时捕捉足高高举起,头部左右摆动,并发出一种声,这时猎物被吓得不知所措,于是螳螂乘机猛扑过去,捉住对手。

螳螂只对活的猎物有兴趣,从不问津死虫子,它们的复眼与颈膜上数百根能及时传递神经脉冲的弹性纤毛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跟踪瞄准系统,这套系统有很高的工作效率,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判断出猎物的大小、运动方向和路线,从猎物的定位到捕获只需几秒钟就可完成,其速度之快不能不令人感到惊叹。

螳螂的婚配也很特殊,夏末秋初是它们交配的时节,我们常常能看到雌螳螂与雄螳螂交欢后,竟毫不顾夫妻之情,凶残地将丈夫咬死并吃掉。

为什么雌螳螂竟如此无情无义呢?原来这是出于雌螳螂营养上的需要雌虫在繁殖季节里,需要大量的蛋白质,光靠捕捉一些小昆虫远远满足不了它的需要,它至少还要吃掉一只雄螳螂那么多的蛋白质。

交尾完成后,约在月底雌螳螂开始产卵了,卵多产在树枝上或粗的草茎上,产卵时,从尾部排出质地疏松的流体泡沫,卵裹在其中,泡沫过一段时间后即凝固成半椭圆形的灰色硬厘米,宽约块,长约几厘米,表面有横皱纹,内部用薄膜隔成许多小格,每个小格内约有粒卵。

螳螂的卵又称桑螵蛸,可作药用,性味甘平无毒,能益精、补肾,能治虚损、阳萎、梦寐失精、小便不通等病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