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含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基本情况调研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含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基本情况调研
深圳市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含高校与科研机构科研资源)基本情况调研

南山区科技公共平台基本情况调研

一、平台调研的目的和意义

(一)平台调研的目的

自主创新一直是南山区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扶持科技公共平台的发展,特设专项补贴资金,用于科技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专项资金的设立和使用,能够重点解决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发中的资金和设备问题,为科技创新提供了物质保障,同时促进了南山区科技的快速发展。通过平台调研工作的开展,能够更好地了解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方向和技术优势,结合“十二五”期间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技术优势与政治和经济发展导向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南山区实现核心技术先行区的目标。

南山区作为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基地,聚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分布在企业技术中心,高校和科研机构等单位,拥有核心关键技术和良好创新能力。为了将区内现有的实验室、技术中心、工程中心、检测中心等科技基础公共平台资源,促进高校、科研机构等大型仪器设备资源拥有者与广大中小科技企业之间的合作共享,促进辖区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利用,打破封闭,营造开放、共享的研究实验环境,提升我区科技创新能力。从而进行了为其近两个月的专项调研,走访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十六家。调研工作得到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配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二)平台调研的意义

通过为期两个月的专项调研,走访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21家,实验平台达53个,调研工作得到了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也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通过实地平台调研一方面将区科技局整合平台资源,实现平台共享的设想有效地传达给相关单位和负责人;另一方面能够更好地了解实验平台的运营现状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也了解平台建设中存在的难题,为区科技创新局以后在平台扶助和支持方面,更具有目的性和实用性,能够更加有效地为平台建设提供相应的政策和措施。平台调研工作的开展,让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体验到了区领导对从事高新科技的单位的关心,让他们能够将研究和开发的方向,更好地结合“十二五”规划中的新兴产业,为南山的产业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二、平台调研结果分析

(—)平台调研统计

2011年4月23日开始对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进行了实地和电子邮件的

两种调研模式,调研企业28家,高校及科研单位35家,共调研平台为192个,收回的平台调研报告79份,隶属28家单位。将调查问卷按照单位进行了分类和统计,详见附件1。

(二)平台研究方向与规模

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先进装备制造、互联网和环保节能领域,符合目前国家发展的新兴产业的发展方向。这些实验室平台主要隶属于高校科研单位,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主要在企业单位。平台的设立和建设的目标是根据深圳产业发展的特点来建设,将获得的技术转化为产业,给产业发展起到推动作用。

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其主要职责是从事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工作,从业人员素质要求高,对实验设备和实验场地具有一定的要求。根据调研结果统计,平台资产规模绝大部分都达到千万级以上,有的达到上亿规模,实验设备在大部分属于国内领先,部分设备还达到国际一流的水平。

(三)人才架构

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常驻工作人员共4063 名,其中院士23名,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以上1095名,硕士学历及中级职称1500名,本科学历1445名。平台客座工作人员共485名,其中院士10名,博士学历及高级职称以上427名,硕士学历及中级职称25名,本科学历23名。图1和图2为平台人才架构图。

(四)知识产权结构

知识产权申请情况统计:申请发明专利2314项,授权发明专利869项;申请PCT 专利59项,授权PCT专利36项,详见表1。专利申请的数量相对于总量来看,专利的数量并不高;从PCT申请的情况来看,PCT申请量少,授权也仅仅只有36项。从附件1中发现,PCT申请数量主要集中在深圳航空创新研究院(32项),大部分平台的该PCT 专利方面申请为空白。

表1 知识产权申报情况

(五)平台资质

区内实验室、工程中心和技术中心汇集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所以平台具有较高的资质,据统计:国家级:11家,省部级:10 家,市级:37家,区级:1家,未资质评级为:20家。平台资质方面,各个平台对具有提升计划,需要资质提升到市级平台占20%,提升到省级和国家级的平台占60%以上,详见表2。

表2 平台资质统计

三、平台调研分析

(一)区内技术中心、工程中心及检测中心现状及问题

针对南山区实验平台、工程中心及检测中心调研,区内具有实验平台共79个,平台隶属单位共28家。通过平台的调研与交流,区内平台单位具有较高的研发实力,拥有大量的高素质人才和高端科研设备。实验平台研究领域包括:新能源、互联网、生物医药、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具有能够给区内高新企业提供相关研发和测试服务的能力。

但是,以研究为目的平台和以市场需求为目的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一定的隔阂。平台机构具有较强的研发实力,但是不知道中小企业对技术的具体需求,导致了研究方向成为“面对点”的情况,不利于研究成果能够解决实际的产品问题。这些问题都给研发人员的立项方面造成了一定的困窘,希望建立相关的平台实现沟通。

(二)企业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开放性有待提高

调研了解到企业的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是向外面企业或者科研单位开放的,但是与其交流来看,实质上对其他单位的服务性和开放度均有待提高。导致这个问题存在可能具有以下几个因素:(1)同行间竞争关系:同一产业链的企业,不可能将自己的新产品制作工艺或者研发思路到竞争对手那里进行制作或者测试。(2)宣传力度有限:作为承接工程中心或者技术中心的企业,它们是以产品宣传为主,不可能投入人力、物力等资源去宣传技术平台。(3)工程中心、技术中心的积极性:从企业角度来看,从事该工作一般都为研发工程师,他们本身承担了技术改进和产品开发的任务,对于外单位的工作量,更不可能花心思去开展。

(三)平台单位交流与合作需加强

平台在投入建设中,国家、市政府以及承接单位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承担了一定的风险。平台搭建完成后,承接单位更希望该平台能够很好地为本单位服务。正是出于对资源充分利用的考虑,不少单位都拥有相同或者相似的设备。作为科研设备,其价格昂贵,对维护和环境都有一定的要求,需要花费大量的资源。如果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过多的重复建设中,反而产生部分设备闲置,浪费了资源。如何有效地配合,提高设备的共享,将需求与资源结合,需要一个科技中介机构进行调配,打破原有的单位界限,将信息得到更加有效的传递,实现交流、合作的无阻碍。

(四)中高端人才流动性大,影响平台的运行和稳定

平台调研工作中,不少平台单位都提到培养的骨干人才留不住,高端人才难于引进的问题。作为新兴产业的从业技术人员,其产业特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很多技术还在培育期,相对来说工作量较大,回报较低。由于深圳目前居住、生活成本日益增高,前

期的研发回报率较低,对这些中高端人的引进都存在一定的困难,甚至出现平台中的骨干人员到其他城市或者地区,影响了平台研发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五)知识产权工作任重道远

随着对知识产权的认识加深,知识产权的重要性凸显,得到了研究工作者的重视。但是经过调研情况来看,专利申请的数量是比较大的,但是得到授权的专利有限。另外获得PCT专利授权的更少,获得PCT专利主要是在这个深圳创新航天研究院平台。而新材料、新能源和生物医药方面的知识产权需要更多的发挥产业和研究优势,进一步围绕核心技术,突破知识产权包围。

四、南山区实验平台对策分析

针对南山区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现状,利用政府的影响力,通过联盟的方式进一步整合资源,解决现有沟通不够畅通,科研技术转化生产力较慢的问题,推动南山区产业的快速发展和产业升级。

(一)以产业联盟为抓手,强化政府引导作用

产业联盟作为整合产业资源,有效调配产业结构发展方向的主要载体,其需要具有一定的前瞻性和实效性。政府在整合社会资源和调整产业结构中,对企业发展方向需要起到引导作用,能够充分体现资源的优化和合理配置。政府的引导作用,要有效地传递到各个企业,需要通过产业联盟这个抓手,作为最为有效的传达途径。产业联盟能够深刻理解政府对产业规划布局的意图,而且熟悉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政府通过产业联盟这个载体,能够将产业引导作用实现最大化,将发展规划与企业发展方向更好地融合,实现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政府引导为标杆,产业联盟为抓手,实现各个产业健康、快速发展。

(二)建立互动平台,加强交流与合作

在区政府大力支持和鼓励下,目前研究机构、企业和高校之间采用技术合作,产品开发合作和平台共建等模式进行技术交流与合作。但是,双方在市场信息与技术发展方向的结合方面仍然存在沟通不够顺畅的问题,实现技术与产品“点对点”无缝衔接的案例较少,更多出现“面对点”的情况,延长了研发周期,提高了研发成本。通过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将企业真实需求传递给科研机构和高校,给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研究方向提供重要依据。另外,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的建立,能够将科研机构和高校研究领域和优势更为清晰提供给企业参考,同时能够利用好科研机构和高校现有的成果,实现成果转化。

为了提高企业与科研单位的交流和合作,利用互联网技术,建立资源共享服务平台,能够实现以下4个功能:(1)研发资源共享,能够将实验设备、检测设备实现资源共享,降低企业研发成本。(2)实现研发合作、平台共建和检测服务备案制,实现将政府有限的资源有重点地投入到研发合作和服务能力比较好的平台。(3) 科研机构与企业交流共享:双方可以通过发帖求助的方式进行交流,将所需资源在该平台上发布,其他单位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项目或者测试认领,实现项目合作或者技术交流,推进产业发展。(4)成果展示:科研机构或者企业,可以将知识产权、文献等无形资产在该平台进行展示,让需求方对其平台的研究方向和研发实力有更加明确的了解,能够实现合作有效性。(三)整合平台资源,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区内汇聚了大量的高科技人才资源和设备资源,拥有良好的创新环境和创新体制,具备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土壤。利用产业联盟作为政府引导工作的抓手,将各个相对独立的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实验中心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有效地的沟通和交流,将形成的新技术、新工艺能够快速转化到企业中,进行产品开发或者产品升级。通过新技术、新工艺的转化,减少了企业的研发成本,避免了重复性的研发,将资源充分利用,实现减少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最终实现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的目标。

(四)加强产业联盟建设,加快技术转移

产业联盟作为官、产、学、研四个要素的有机连接载体,能够将产、学、研三个要素紧密围绕在政府规划工作中,将起到很好的桥梁作用。产业联盟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能够有机地结合,实现学研机构的成果能够快速转化,给企业创新能力带来活力,同时给学研机构带来研究的物质基础---研究经费。产业联盟协助学研机构申请研发合作经费和平台建设基金,提供技术转移机会,将对产业推动具有不可磨灭的作用。产业联盟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不同的产业中,其职能具有不同的侧重点,所以没有标准的定义,也没有标准的模式。但是其重要作用,是毋容置疑,也是政府去引导产业最为有效的手段。产业联盟作为公益性组织,加强其团队建设,增加其人员配置和经费,让产业联盟作用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官、产、学、研四个要素中,实现技术转移,提高社会生产力,最终实现社会价值。

(五)充分利用产业联盟优势,建立特色产业园

特色产业园,其“特”在具有:产业聚集优势、上下游联动优势、同行业交叉互补优势以及专业资源集中优势等。特色产业园的建立,能够实现社会和企业资源的整合,集中资源从事产业中最为关键部分,从而实现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特色产业园,形

成一种“立足南山,辐射全国”的影响力。产业联盟作为产业链衔接的纽带,肩负整合政府、社会和企业的资源,提升行业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职责,同时对做好企业发展的高端知识服务,推动新兴产业能够快速、稳定、全面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特色产业园的规划和建立,需要通过产业联盟的调研、分析和归纳,从产业的发展规模、发展方向到发展趋势需要进行详细的研究。产业联盟利用其独立第三方的视觉,能够很好地把握行业的动态,对产业链中的优势和不足都能够全面把握,最终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参考,最终作为决策的参考依据。依靠产业联盟在产业中的作用,结合南山区产业结构的特点,建立新兴产业特色园,依靠科技优势推动产业升级。如筹备中的智能电网产业园,酝酿中的智能交通产业园、大功率电池产业园、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半导体产业园都将成为未来南山发展的新亮点。通过联盟作为“抓手”,形成“官、产、学、研”有机结合,建立特色产业园,充分发挥产业集聚优势、资源集聚优势和资本聚集优势,从技术、资本和知识产权全方位突破,实现特色产业园带动产业发展的局面。

高校大数据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方案

高校大数据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方案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及目的 芝诺数据自主研发的高校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手段,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机制,让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把控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该平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前提下,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宽广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大数据行业各个岗位真正的职业技能。 二、功能模块和建设思路 芝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构建总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平台硬件,二是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包括: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三是产品服务体系。 具体如下:

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由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和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构成,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部署在大数据教学科研一体机中。 二、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内容 1、项目建设目标 1)平台的建设能让高校大数据专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实用性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与就业率,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平台的建设将支撑大数据去冗降噪、大数据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究,能够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有助于大数据方向发展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团队培育和高水平研究成果积累,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3)平台的建设搭建可以发挥学校的行业优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进与国内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4)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中的问题与建议 【摘要】本文分析了目前省属高校在科研平台建设及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论述了省属高校科研平台建设的重要性,初步提出了加强制度建设、加强设备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等一些关于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科研平台建设;问题;建议 建设高水平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我国高教体制改革中的目标,也是我国适应时代发展、科教兴国的需要。[1,2]综合型大学不仅仅是教学单位,更是创新性研究机构,多方位的开放与合作,才能激发创新的潜能。[3]高校学院级科研平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科研平台承担着学院科研的重要任务,是学院人才培养、成果产出的重要阵地,也是反映学院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等的重要标志。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科研平台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在平台自身的建设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阻碍其发展、亟待解决的客观问题。从平台经费管理方面来说,院级科研平台一般不是由学校直接管理,设备维修和养护等费用不是由学校经费直接支持,而是交由二级单位自筹经费管理。尤其是近年来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引进不断增加,其高额的维修和养护费用等使得院级科研平台的运行面临着极大挑战,因此如何能可持续发展问题已经是院级科研平台遇到的现实而又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1科研平台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1管理问题科研平台是教师和研究生等进行科学研究的一个共享场所,因此必定会出现一些不爱惜实验设备、对实验室不负责任、乱搬仪器设备等现象,这样长此以往一定会影响平台的正常运行,使得科研老师无法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影响学院和学校的科研产出。 1.2大型仪器的使用问题近几年随着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不断增加,高校科研平台的实验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4],大型仪器设备的引进越来越多,随之1而来的大型仪器设备的管理也就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例如平台中的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只要有实验需要不管是研究生还是老师随时都可以使用,仪器设备的高频率高密度使用后,未能及时维护保养很快出现损坏,导致不能继续服务于科研。并且仪器损坏后得不到专项经费及时维修,有的设备因此甚至放置多年。在省属高校里由于资金及人员的缺乏,像基因枪、气象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一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并不能像部属高校里那样配有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专人负责管理,那么这些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的使用问题也就更为显得突出而急需要解决了。那么如何才能高效的利用和使用好这些大型仪器设备,使它们发挥其应有的价值和效益呢? 1.3仪器设备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不高在许多省属高校,由于学校对实验室工作的不重视,认为实验室工作不重要甚至歧视实验室工作人员等情况的存在,导致实验室工作人员很难安心于实验室工作,学历和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都

长江大学科研平台建设

长江大学科研平台建设与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科学研究工作,加快我校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规范和加强我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科研平台是组织科学研究、聚集和培育科学技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其主要任务是以获取关键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我校学科发展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以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开展创新性研究,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第三条科研平台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是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包含各级重点实验室、研究(工程)中心、研究基地(院、所)等。学校分为四个层次的科研平台,即国家级、省部级、校级和院(系)级。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校级及以上层次科研平台的建设与管理。 第二章科研平台的建设 第一节管理职责 第五条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委员会是学校科研平台建设、运行和管理的领导机构,主要职能是: 1.制定学校科研平台发展规划; 2.科研平台的立项审批、经费投入、检查评估和验收等; 3.聘任科研平台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科研平台主任; 4.指导科研平台的建设、运行和管理;

5.遴选、推荐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第六条科学技术处是学校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办事机构,主要职能是: 1.组织科研平台的立项评审、检查评估和验收; 2.审核科研平台的建设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3.科研平台建设经费的管理和建设过程的监督; 4.负责科研平台的年度考核; 5.协调解决科研平台建设中出现的重大问题; 6.组织申报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 第七条科研平台所依托的院(系)主要职能是: 1.组织科研平台的立项申请; 2.提供科研平台建设的配套条件和后勤保障; 3.落实科研平台的人员配备; 4.组织做好科研平台检查评估和验收等相关工作; 5.遴选、推荐科研平台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和科研平台主任; 6.对科研平台人员进行年度考核,并计入本单位的年度考核。 第八条科研平台负责人的主要管理职责是: 1.编写科研平台的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 2.负责科研平台建设的具体实施; 3.编写科研平台的年度报告、检查评估报告; 4.制定科研平台内部管理的规章制度。 第二节科研平台立项 第九条科研平台立项申请的基本条件:

大学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

大学重点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重点科研平台建设运行管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科研事业发展,支撑一流学科建设,根据科技部、发改委、财政部《“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与条件保障能力建设专项规划》(国科发基〔2017〕322 号),科技部、财政部《关于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国科发基〔2018〕64 号),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国发〔2018〕4 号)等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重点科研平台是学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术交流、成果转化以及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 第三条本办法所指重点科研平台(以下简称“平台”)是指重质油国家重点实验室、海洋物探及勘探设备国家工程实验室、非常规油气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深层油气重点实验室等高层次科研创新平台。 第二章管理职责 第四条学校按照国家政策及上级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对平台的建设和运行实行宏观管理。学校相关职能部门指导和组织

平台的建设、运行、考核和评估等工作。

(一)整合资源,为平台提供必要的建设条件,指导并协助院(部)、平台解决建设发展中所遇困难与重大问题; (二)根据上级主管部门要求,遴选、推荐、聘任平台主任及学术委员会主任,并报上级主管部门; (三)在科研用房、人才引进、岗位设置、研究生招生与培养等方面提供政策倾斜; (四)配合上级主管部门做好平台验收、考核、评估等工作。 第五条所在院(部)是平台的具体依托单位,主要职责:(一)协助学校职能部门做好平台的建设、运行与管理; (二)为平台提供建设、运行必要条件; (三)组织平台建设升级,培育和申报更高层次科研平台; (四)负责平台建设和运行的安全风险评估、政治把关工作; (五)协助解决平台日常运行中出现的相关问题等。 第六条平台主要职责: (一)制定平台建设发展规划及实施方案; (二)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制定健全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保障平台正常运行; (三)组织实施各类科研工作的开展,承担与国家、行业和地方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科研任务,积极组织申报高级别科技成果奖励; (四)凝聚科研队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建设具有创新意识和集体精神、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的科研团队; (五)实现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提供分析测试服务;

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年度总结报告

河南科技大学科技创新平台建设进展 年度总结报告 (2013.1-2014.11) 平台名称: 依托学院: 立项时间: 平台负责人:(签字,依托学院盖章)联系人及电话: 填报日期:2014 年12 月日 河南科技大学 2014年11月制表

填表说明 一、本表由依托我校的省部级、市厅级科技创新平台,以及校级重点实验室填写。内容须属实,且有据可查。 成果填报时限:2013年1月至2014年11月,时间填写至月。 二、成果填报范围:限填以我校为第一单位,平台成员作为负责人或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统计时限内新增获得的成果,非平台成员的成果请勿填写。 三、平台交叉成员完成的同一成果在一个平台使用,请自行确定成果归属。由不同平台成员共同完成的成果不重复核算,原则上归属成果第一完成人所在平台。 四、省部级平台需提供考核期内取得的10项代表性成果。在研或已结题的科研项目不得作为代表性成果。 五、为规范平台运行管理,本次考核特别要求:表内所填写各类论文、成果、项目均需由项目主持人、论文第一(通讯)作者、成果第一完成人本人签名确认。若成果完成人近期不在学校,须由所在学院出具相关证明,否则,成果不予审核认可。 六、主要建设指标数据表中“专职科研岗位人员”建设情况,限学校批准设立有该类岗位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填写。 七、表中“省部级人才计划”指教育部新世纪人才(团队)、中原学者、省创新型科技团队、省杰出人才计划、省杰出青年计划、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省特聘教授。 八、本总结报告请用A4纸张双面打印,一式两份。须保持原格式不变,本表封面之上,不需另加封皮。各类支撑材料请单独报送,不与此总结报告合订。 《总结报告》一式两份,相关支撑材料(一式一份),连同电子版,由依托学院汇总,请于2014年12月31日前报送科技处。

高校大数据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建设与方案

高校大数据专业教学科研平台建设案 一、项目建设的意义及目的 芝诺数据自主研发的高校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以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为手段,通过校企合作联合培养机制,让企业、行业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过程,逐步实现校企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把控培养质量,全面提升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该平台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定位,在以解决现实问题为目的的前提下,使培养的学生有更宽广和跨学科的知识视野,注重知识的实用性,有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在创新中应用、在应用中创新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学会大数据行业各个岗位真正的职业技能。 二、功能模块和建设思路 芝诺大数据教学科研平台构建总体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平台硬件,二是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包括: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三是产品服务体系。 具体如下:

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由芝诺数据综合分析ZDM平台和芝诺数据教学实训平台构成,教学与实验支撑系统部署在大数据教学科研一体机中。 二、项目建设的目标及容 1、项目建设目标 1)平台的建设能让高校大数据专业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实践和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培养实用性人才所需的专业能力,提升教学效果与就业率,为“大数据时代”的创新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2)平台的建设将支撑大数据去冗降噪、大数据融合、大数据可视化等关键技术研究,能够服务于学校的教学和科研,有助于大数据向发展和自主创新,有利于创新团队培育和高水平研究成果积累,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水平,推动教学和科研团队建设。 3)平台的建设搭建可以发挥学校的行业优势,体现学校办学特色,推进与国外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间的产学研合作,开展项目合作研究和人才培养,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协同创新。 4)平台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与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