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

合集下载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21例临床分析

例。本组T 细胞淋 巴瘤 5 , 例 随访 4 , 例生存至今 过 程 中穿 孑 、 例 1 L 出血等 并发症 的发生 , 少肿瘤 负 减
已 3 , 例 1 内死亡 , 例 l 个 月 时死 亡 。 年 2 年 1 3
3 讨 论
荷 。但单独手术对患者生存帮助不大 , 而手术联合 化 疗 可 显 著 降 低 复发 率 , 获得 较 高 的完全 缓 解 和 并
ⅡE : 巴瘤局限在肠道 , 期 淋 有淋 巴结转 移 ; IE 例 B细胞 淋 巴瘤 (. 未具 体分类 。 ③ I I 48 %) 期: 肠道淋 巴瘤伴横膈两侧淋巴结转移 ; IE : ④ V 期 血 23 诊 断及 治疗情 况 2 例 术前确 诊 5 (38 , . 1 例 2. %)
20 8
浙江 中西医结合杂志 2 1 年第 2 卷第 4 02 2 期 Z e agJ C hj n I WM( o. 0 0 2 i T V 1 2N . 2 1 ) 2 4
原发 性 小肠 淋 巴瘤 2 例 临床 分 析 1

关键 词 小肠 淋 巴瘤

徐光林 浙江省平湖市中医院内科
(3 % ) 误 诊 8 (7 % ) 2. 8 , 例 4. 6 。误 诊 为 肠 癌 5 例 诊 断 率 。如 超 声 、 胃肠 道 钡 餐 、 部 C 腹 T可发 现 肠 道 (3 %)肠穿孔 1 (. , 2. , 8 例 4 %)长期误诊为肠结核 1 8 例 异常 , 可发现腹腔肿大淋巴结及 附近脏器有无受 并 ( . , 罗 恩 病 1 (. 。本组 1 例 患 者 行化 侵 。聚合酶联反应和其他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单克 48 %)克 例 48 %) 3
48 , 梗 阻 1 , 48 , 中 肠 套 叠 2 , .% 肠 例 占 .% 其 例 占 异 常 2 ( 00 。 例 2 .%)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作者单位:330002南昌,解放军第94医院肿瘤科通讯作者:冯青青,电子信箱:ncfqqing@126.com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彭秋平冯青青柯传庆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 ,PCML )临床特点,以期提高PCML 诊疗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PCML 临床资料。

结果腹痛、腹部包块、发热、体重下降、大便习惯改变是PCML 主要临床表现,其中发热24例(75.0%);PCML 好发于右半结肠,回盲部结肠17例(53.1%),升结肠6例(18.8%);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结肠镜活检病理确诊率为35.7%(10/28);治疗措施以手术为主、联合化疗和放疗;随访26例,5年生存率61.5%。

结论PCML临床表现多样,发热症状较为明显,宜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

关键词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诊断治疗Clinical Analysis of 32Patients with 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Peng Qiuping ,Feng Qingqing ,Ke Chuanqing.Departmentof Oncology ,94th Hospital of PLA ,Jiangxi 330002,China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level of 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 (PCML ),the clinicalfeatures of PCML were discussed in the present study.MethodsThe clinical data of 32cases with PCML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ResultsThe clinical presentations included abdominal pain ,abdominal mass ,fever ,loss of weight ,and change in bowel movements.There were fever symptoms in 24cases (75.0%).The lesions were mainly located in appendix and ascending colon ,with 17(53.1%)and 6(18.8%).The pathological examination showed non -Hodgkin lymphoma in all patients.The coincidence rate of endoscopic biopsy with pathology of resected specimen was 35.7percent (10/28).Surgeries followed by chemoradiotherapy were major treatment.The sum 5year survival rate was 57.7%in 26cases followed up.ConclusionPCML is characterized by multiple clinical manifestations.Fever ismore common symptom.Comprehensive treatment ,including surgery as the major treatment ,is a suggested choice for good prognosis.Key wordsColon neoplasm ;Diagnosis ;Treatment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primary colon malig-nant lymphoma ,PCML )是来源于结肠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1]。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诊断治疗进展
宋丽萍;张学斌;邓怀慈
【期刊名称】《国际肿瘤学杂志》
【年(卷),期】2004(031)003
【摘要】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是最常见的结外淋巴瘤,其组织发生、病理形
态和生物学行为与结内淋巴瘤不同,是一组具有独特临床病理特征的肿瘤,新的分类、分期标准有助于提高临床病理诊断水平.其治疗和预后与结外淋巴瘤及胃肠道癌不同.治疗包括抗幽门螺杆菌治疗、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和非手术综合治疗,对于Ⅰ、Ⅱ期原发性胃淋巴瘤首选手术还是放、化疗尚存在争议,回顾分析近年来PGI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资料,对不同病理分型、分期患者提出不同的治疗原则.
【总页数】4页(P214-216,240)
【作者】宋丽萍;张学斌;邓怀慈
【作者单位】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710061,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放疗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2
【相关文献】
1.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虞雪梅
2.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鉴别诊断 [J], 吴俊铠;陈燕萍;罗淑仪;邓白茹
3.CT及MRI联合诊断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的准确性分析 [J], 梁彩玲; 韦利娥
4.61例原发性胃肠道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J], 张晓艳;李作安;刘利敏;李剑萍;陈平
5.多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诊断中的效能 [J], 王金周;凌盈盈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原发性小肠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

异常 ( AR , 如 DS 器官移植术后 , 肿瘤放化疗等 ) 病人增多 ; 次以急腹症出现 , 如淋 巴瘤息肉样肿块导致 ()胶囊内镜、 3 推进式小肠镜、 胃肠 C T等技术的进展 ; 4 的肠套叠或类似阑尾炎的征象。急性症状不 () 自身免 疫性疾 病如 sg e j rn综 合征、H s t amoo甲状 腺炎 的 多者则 有腹块 、压 痛、气 胀或其 他非 特异性
影响 J . 。
症状 【 8 】 a
●● ● ● ●● ●●
● ●● ● ●
作 者简介 :
孙涛 (9 2 . 16 一) 男 主任医师 . 海军总医院消化内科主任 .擅长 内窥镜下的微创治疗和消化 内科的疑难杂症。
羔 . .曼 . … …… 6 . 煮 县. 翌… … …3
出血 ( 2) 3 3。归纳上述 , / 临床上当遇到不明
有报道认为近 2 0年 胃肠 道 淋 巴瘤 发 生 率 上 升 5 % 左 原因腹痛、消化道 出血 、 阻和腹 部包块 时 , 0 梗 右 。究 其 原 因 可 能 与 以下几 方 面 有 关 : 1 ()感 染 类 疾 病 如 需警 惕小 肠淋 巴瘤 的可能 。儿童肠 道淋 巴瘤 E B病 毒 , 门螺 旋 杆菌 等 病例 增 多 ; 2 幽 ( )继 发性 免 疫 功 能 的临 床表 现与成人 不 同 , 半数 以上 的儿童 首
ZHO NGGUO AOHUA NEI NG XI J I
维普资讯
[oec。 பைடு நூலகம்・ 内 堂 D s u 国 讲 ] mt r i C
3 临床分期 临床分 期对原 发性小肠 淋 巴瘤的 治疗及 预 后有 重 要 的指导 意义 , 前 国 际国内尚无 目 只针对 原发 性小肠 淋 巴瘤 的分期 标准 。 目前 临床上均参 考 国际上对 原发性 胃肠 道淋 巴瘤 的临床分 期标准 。用于全 身淋 巴瘤的 临床分 期 主 要是 A n Aro 分 期 , 因其 未考 虑 n br 但 到胃肠 道 穿 孔 问题 , 不太 适合用于原 发性 小 肠 淋 巴瘤。 17 年 的曼彻 斯 特 ( nh s r 99 Ma c et e S s m) y t 分期 因考虑 了胃肠 道 病变 的 相关 特 e 征 , 更 适 合 于 原 发 性 小 肠 淋 巴瘤 , 表 故 见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原发性结肠恶性淋巴瘤32例临床分析
月。
5 治 疗 方 法 :2例 均 行 手术 治 疗 或 手 术 探 查 , 中 根 治 性 . 3 其
切除 2 3例 ( 1 9 ) 姑 息 性 切 除 6例 ( 8 8 ) 手 术 探 查 3 7 .% , 1.% ,
例 ( . % ) 0例 术 后 行 C O 94 。3 H P方 案 化 疗 6—8周 期 , 7例 术
2 诊 断符合 情况 : 组 3 . 本 2例 患 者 均 经 手 术病 理
作 者 单 位 :3 0 2 南 昌 , 放 军 第 9 300 解 4医 院 肿 瘤科 通 讯作 者 : 青 青 , 子 信 箱 : ecig 16 cr 冯 电 nfqn@ 2 .o I n

及 免疫 组化 确诊 为结 肠 恶性 淋 巴瘤 。2 8例行 结 肠 镜 检查 , 内镜 及活 检病 理诊 断 为 P M 0例 , C L1 确诊 率 为
5 e rs r i a at s57. y a u v v lr ewa 7% i a e o lwe n 26 c s sflo d up.C o l i n PCML sc r c eie y mulil lnia nie tto s Fe e s ncuso i haa trz d b tp e ci c lma f sa in . v ri
关 键 词 原 发性 结 肠 恶 性 淋 巴 瘤 诊 断 治 疗
P ML C
C i c l n l i o a e t w t P i ayC l l n n y p o . P n i i ,F n i qn , eC u n ig ea t n l i a s f 2P t n i r r o n Ma g a t m h ma n aA y s 3 i s h m o i L egQu n p g eg Q n i K h a qn .D p r t g g me o no g , t o i l P 4 Ja g i 3 0 2 C ia fO cl y 9 hH s t L , i x 3 0 0 , hn  ̄ 4 pao f n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4例报告)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4例报告)

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24例报告)
凌跃新;黄德骧
【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学》
【年(卷),期】2001(008)004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及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24
例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资料,其中Ⅰ E期10例、ⅡE期4例、ⅢE期3例、Ⅳ期7例.结果:术前确诊仅6例(25%),手术切除率87%(20/23),随访23例(95.8%),随访期1~21年,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48.6%和39.2%.手术切除20例的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5.7%和50.3%.结论: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
困难,主要原因是其X线征象与大肠癌酷似和内镜下病理活检阳性率较低.治疗上选择以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联合术后化疗和(或)放疗的方案最为合理.
【总页数】2页(P341-342)
【作者】凌跃新;黄德骧
【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普外科,上海,20003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34
【相关文献】
1.原发性大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分析(附16例报告) [J], 李慧诚;陆巧;翁清江
2.大肠原发性恶性淋巴瘤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附四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J], 郭贵
然;潘月珍
3.原发性甲状腺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6例报告) [J], 田兴松;常宏
4.卵巢原发性非何杰金氏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10例报告) [J], 巢云鹏;王维娜
5.甲状腺原发性恶性淋巴瘤的诊断与治疗(附7例报告) [J], 孙治君;姚榛祥;管小琴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诊治和预后分析

原发性结直肠淋巴瘤的诊治和预后分析
肠 淋 巴瘤 的 预 后 ,根 治 性 手 术 并辅 以化 疗是 治疗 结直 肠 淋 巴瘤 的 主要 方 法 。
应用 Bakeg lcl e分期 能判断 结直 d
【 关键词 】 结肠肿瘤 ;直肠肿 瘤;淋 巴瘤 ,非霍奇金 ; 预后
【 中图分类号】R753 3.7 【 3.5R753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10 — 52 (02 4— 28 0 07 97 21 )0 14 — 2
y a u vv lw r 6 8 , 5 . % e r s r ia e e 6 . % 45 a d 4 . % r s e t ey Un v rae a ay i r v ae h t t mo ie t e d f rn e f n 7 2 e p ci l . v i ai t n l s e e ld t a u r s , h i e e c s o s z f Blc l d e s s m , a d c e t e a y w r ea e o t e s r ia a e . Mut a it ay i d mo sr td t a l c ld e s s a k e g y t e n h moh r p e e r ltd t h u vv l t s r l v rae a l ss e n t e h t a ke g y ・ i n a B tm a h n e e d n r g o t a tr . Co cu in B a k e g y tm a e u e o d tr n h r g o i . R d c l e w s t e i d p n e tp o n si f co s c n l so lc l d e s se c n b s d t ee mi e t e p o n ss a ia s r e y c m ie i h moh rp h i h r p g i s rmay c l r ca y h ma . ug r o b n d w t c e t e a y i t e man t e a y a a n tp h s i r o o e t l mp o s l

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

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摘要]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点、诊治及预后。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诊治的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6例患者发生于十二指肠2例,空肠1例,回肠3例;b细胞型5例,t细胞型1例;临床分析:ⅰe期1例,ⅱ e期2例,ⅲ e期2例,ⅳ e期1例;临床表现:腹痛3例,腹胀2例,腹部包块1例。

结论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临床少见,症状缺乏特异性;术前不易确诊,多经术后病理证实;治疗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预后主要与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有关。

[关键词] 小肠;淋巴瘤;非霍奇金;临床特点[中图分类号] r733.4[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4(c)-0189-02原发性小肠淋巴瘤(psil)绝大多数为非霍奇金淋巴瘤,占全部非霍奇金淋巴瘤的2.5%~5.0%,占全部小肠恶性肿瘤的10%~20%[1]。

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gil)中,以小肠的发病率最高,其次为胃,结肠较少受累[2]。

笔者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11年2月本院诊治的6例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院2008年1月~2011年2月诊治原发性小肠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6例。

其中,男4例,女2例,男女比例2︰1,年龄36~70岁。

1.2 方法对6例患者的临床表现、术前辅助检查、病理及临床分期等进行总结分析。

2 结果2.1 临床表现临床症状或体征出现至就诊时间为3 d~6个月。

平均2个月。

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腹部包块2例,发热、乏力、厌食、消瘦等全身症状2例,恶心、呕吐、黄疸(为梗阻性黄疸)1例,腹泻、便秘、便血1例。

2.2 术前辅助检查1例经胃镜检查活检取病理确诊,为十二指肠非霍奇金淋巴瘤;1例经x线钡剂罐肠检查联合腹部超声检查,考虑为来自回盲部的恶性肿瘤;其余4例均进行腹部超声或联合腹部ct检查,能够明确提示来自肠道的肿瘤2例,但是其中1例来自小肠的肿瘤误诊为来自升结肠;提示来自腹膜后的肿瘤2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分析背景与目的结外淋巴瘤(Extra-nodal lymphoma,ENL)是发生于淋巴结以外的淋巴器官或者非淋巴组织聚集器官的恶性淋巴瘤,可见于中枢神经系统、韦氏环、胃肠道、乳腺、睾丸、卵巢、喉、骨等部位。

ENL的发生率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s,NHL)的40%-50%。

其中消化道是最常见的部位,占ENL的30-45%。

原发性肠道淋巴瘤(Primary intestinal lymphoma,PIL)在原发性胃肠道淋巴瘤(Primary gastrointestinal lymphoma,PGIL)中约占22-45%。

PIL在其临床特征、病理类型、治疗及预后上与原发性胃淋巴瘤(Primary gastro lymphoma,PGL)之间有着明显的差异。

既往的研究显示PIL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缺乏特异性,病理标本获得相对困难,容易误诊。

治疗方式包括抗生素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单克隆抗体、以及综合治疗。

预后与多种因素相关,如肿瘤的局部情况、免疫表型、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is index,IPI)评分等。

目前关于PIL的研究多数是基于胃肠道为基础的,PIL的研究较少,且不同的文献报道结果均不一致。

因此,我们对于PIL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缺乏足够的认识。

本研究收集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的收治的62例PIL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原发部位、临床分期、IPI评分、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astern Cooperative Oncology Group,ECOG)评分、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白蛋白水平、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等相关资料,目的是分析其临床特征、最佳治疗方案及预后因素。

资料与方法收集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的收治的62例PIL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所有入组的患者均通过消化道内镜下钳取和(或)手术和(或)CT/超声引导下或组织穿刺后病理组织检查明确诊断,且全部标本经至少2位经验丰富的病理医师参照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淋巴造血系统肿瘤的分类,并依据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特点进行诊断分类。

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病理特征,并应用卡方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和Cox 比例风险模型多因素分析等多种统计学方法,综合分析其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

结果1.临床特征:其中男性40例,女性22例,中位年龄50岁。

其中最常见的侵犯部位是回盲部26例,其次是大肠17例、小肠13例、肠道多部位6例。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46例。

根据Lugano分期ⅠE期者26例,Ⅱ期36例。

其中B细胞来源淋巴瘤52例,T细胞来源淋巴瘤10例,最常见的是弥漫大B 细胞淋巴瘤37例。

其中ECOG评分≥2分14例,ECOG评分<2分48例。

IPI评分低危组患者有28例,低-中危组患者有25例,中-高危组患者有8例,高危组患者有1例。

2.实验室指标:LDH升高者(>245U/L)23例血红蛋白降低(男性<120g/L,女性<110g/L)33例,白蛋白<30g/dL11例,β2微球蛋白升高16例。

经消化内镜活检确诊者仅23例(57.5%)。

3.治疗:本组5年总生存率69%。

5例进行了手术治疗,57例进行了化疗。

手术联合化疗与单纯化疗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

手术联合化疗组与单纯手术治疗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术联合化疗组,应用利妥昔单抗和未使用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

4.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清LDH水平的升高、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肠穿孔、T细胞来源以及手术是PIL的不良的预后危险因素。

多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T细胞淋巴瘤、LDH水平的升高是PIL的独立的不良预后因素。

结论1.PIL是结外淋巴瘤中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的一种亚型。

2.单因素分析结果示:血清LDH水平的升高、血清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升高、低白蛋白血症、肠穿孔、T细胞来源以及手术是PIL的不良的预后危险因素。

多因素分析结果示:T细胞来源、LDH水平的升高是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

3.化疗在PIL的治疗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作为首选治疗方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