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胡塞尔的生活教育观对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将 专业 化 、 综 合化 、 实 用化 结 合 起 来 。 尔在其晚期著 作《 欧 洲 科 学 的 危 机 和 先 验 说 、 读、 写 基 本技 能 训 练 和 用 外语 进 行 交 际 思 维 , . 1启 发诱导 。 多元 融合 现象 学 》 中, 提出“ 生 活世界 ” 的理 论 , 回归生 的 过程 中轻 松 自然 地 点 点 滴 滴地 体 验 和再 3
2 O 1 3 NO. 1 8
C h l n a E d u c a t i o n I n n o v a t I o n H O r a l d
科 教 论 坛
胡塞尔 的生活教育观对 大学外语教学的启示
李 丽 君
( 中国矿 业大 学 ( 北京 ) 文法 学院外 语系 北京 1 0 0 0 8 3 ) 摘 要: 教 育所要确立的人 本意识 . 就是要 应人 的本性及 其 自然发展 的需要 - 而所 谓的生命意识就是指“ 让教 育 为个人 而存 在, i . t .  ̄- t r 教会 个人像他 自己的本性要 求他 白己那样 白发 而真诚 地生活 ” 。 体 验生活 , 尊重生命 , 关心个人 的生命 需要 是教 育的终 板 目的所在 , 也 是
认 知的 普 遍 的 目标 , 也以它为前提 , 并 且 己 技 术设 计 的 环 节 之 一 , 控制 着 学 生 的活 动 ,
认为“ 生活世界 ” 含义有三 : 一 是 狭 义 的 生
相 互 间的 影 响 , 学 生 对 于知 识 的 感 经 和 在 以 后 的 工 作 中一 再 以 它 为 前 提 。 他 学 生是 完全 被 控 制 的 , 思想 机 械 呆 板 , 行 动 的理 解 ,
大学外 语教 学探 求根 本 寻 求 回归之路 的航标 。 关键 词 : 胡塞 尔 生活教 育观 外语教学 中图 分类 号 : G 4 文献标 识 码 : A
论“生活世界”视阈下的幼儿教育

论“生活世界”视阈下的幼儿教育作者:彭海伦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08年第01期摘要:德国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批判实证主义思想、关注人类精神生活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活世界理论”。
本文试图以“生活世界”理论为契机,分析幼儿教育和儿童生活世界的联系,并探讨当今幼儿教育所存在的现实问题,由此得出“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的启示。
关键词:生活世界;儿童生活世界;成人生活世界;幼儿教育中图分类号:G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843(2008)01-0115-02一、“生活世界”的概念阐释(一)生活世界理论提出的背景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命题,这一命题给予当时沉闷的机械式的传统教育以重大打击,对当时的教育现实产生了重要影响,也给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
“生活世界”理论是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在晚年出于挽救欧洲科学危机、批判实证主义而提出的。
他认为欧洲科学危机的实质是科学世界对其产生的基础——生活世界的遗忘。
胡塞尔在《欧洲科学危机与超越论的现象学》中说:“在十九世纪后半叶,现代人的整个世界观惟一受实证科学的支配,并且惟一被科学所造成的…繁荣‟所迷惑,这种惟一性意味着人们以冷漠的态度避开了对真正的人性具有决定意义的问题。
单纯注重事实的科学,造就单纯注重事实的人。
”在此过程中,人被科学化、机械化。
科学对生活世界和对人的遗忘使科学也丧失了其存在的目的和意义。
科学不再为人类服务,反而成了人类的危害者。
伴随着科技的日益进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类主控自然世界能力的加强,各种社会问题不断涌现。
“充分启蒙的世界却弥散着胜利的灾难”。
由于万能的科学“却恰恰解决不了那些最令人关心的涉及世界与人生意义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正是与人的主体性方面内在相关的。
”所以,为了解决科学危机、重寻生命存在的意义,胡塞尔认为必须重新追寻生活世界的价值与意义,找寻富有本原性意义的世界——“生活世界。
日释一哲胡塞尔生活世界

日释一哲胡塞尔生活世界生活世界德国哲学家胡塞尔的重要概念。
胡塞尔在晚年意识到,没有任何前提的科学是不可能的,科学的最初前提在科学之外的生活世界里。
他说:“生活世界是永远事先给予的、永远事先存在的世界……一切目标以它为前提,即使在科学真理中被认知的普遍目标也以它为前提。
”(一)生活世界释义生活世界(Lebenswelt)是前科学的世界,它是我们原始的感性世界和我们的文化—历史世界的复合体。
生活世界在三重意义上先于科学世界。
1.生活世界在历史上先于科学世界;2.生活世界是普遍给予的,而科学世界则不然,并非所有文化和民族都有近代科学所描述的自然世界,相反,任何文化都有它自己的生活世界和日常的事情经验;3.生活世界具有创造次序上的优先性,生活世界是科学世界的基础。
(二)生活世界具体内涵1.生活世界提出的理论背景及必要性胡塞尔考察了近代科学的起源,他指出自伽利略始近代科学数学化的自然科学模式是经过选择的理想化的产物,可供选择的对象是众多的生活世界。
但是科学却忘记了它的起源和基础,忘记了它与生活世界、与人的价值和理想的关系。
自然主义的科学把价值规范与自然规律等量齐观,不能面对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问题,这就是欧洲面临的危机。
生活世界概念的提出是胡塞尔思想发展的产物。
如果按“无前提”的标准来衡量,现象学还原还没有达到真正的始源,只达到了笛卡儿—康德哲学传统认为不证自明的概念—自我意识。
但是自我意识是这一传统所设定的前提,如果真正做到无前提,那么需要悬置的不仅是自然态度所认可的客观存在,而且应包括在历史中形成的理论、概念,其结果是回到一个前科学时期,不受任何理论、传统、习惯的影响,直接面对“生活经验”。
经过一个“历史的还原”,我们最终达到的是一个“生活世界”。
2.生活世界内涵生活世界的经验不可能具有由必然的普遍的命题所表达出来的客观性,它本身是一个不能再被还原的最后的“剩余”,是不可超越的前提。
生活世界只能是主观经验,但主观性不意味着随意性。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启示-最新年精选文档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启示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曾在《欧洲科学的危机和超越现象学》一文中提出“生活世界”这一概念,他强调科学的基础是人们日常的活动和生活。
具体来说,他认为客观的科学世界是从生活世界发展而来的,以“生活世界”为基础,两者休戚相关,反对“科学世界”有意识的把自己和“生活世界”划分开来。
当前,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幼儿教育常常被看成是幼儿生活以外的一个因素,在幼儿教育中外加一些与幼儿生活关系不大,甚至是无关的教育,他们认为外加的教育能促进幼儿的发展,忽略了幼儿教育就是幼儿的生活世界这一事实。
值得庆幸的是,当前还是有一些儿童学习理论十分重视儿童的生活世界。
如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教育思想等。
在这些理论和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指导下,使我们对生活世界的教育有了全新的认识,对幼儿教育生活化具有启发和借鉴价值。
一、生活世界的教育在讨论“生活世界”理论对幼儿教育生活化的启示之前,我们必须先从整体上认识生活世界的教育的基本“面貌”。
(一)生活世界的教育:自然的教育何为自然的教育?正如现象学大师胡塞尔说的那样:“生活世界始终是在先被给予的,始终是在存在着而有效的,不是根据某个普遍的目的而有效的。
”通俗来讲就是生活世界的教育不管教育本身是否有自觉的、明确的目的,他都是在自然地状态下进行的,摆脱任何研究的态度。
生活世界的教育往往以一种自然的、无意识的方式对人的发展产生作用,潜移默化的对人产生影响。
生活世界的教育就是一种自然的教育,这种教育无论是对成人还是幼儿,他们并不会时刻感觉到自己在接受教育,甚至身处其中却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
(二)生活世界的教育:直观的教育生活世界中,直观的教育就是我们在感性的、具体的存在状态中所接受的教育。
在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中提出过:“属于感性直观物体及其在实际的和可能的经验中存在的具体的如下事实,即这些感性直观物体在自身的本质变化中是被结合在一起的。
胡塞尔_生活世界_理论的德育启示

2009年1月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Jan ,2009第1期(总第137期)Journal of Shandong Y outh Adm inistrative Cadres C ollege N o.1Jan.N o.137收稿日期:2008-09-21作者简介:王文鹏(1966-),河南邓州人,河南科技学院副校长,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科技与教育管理专业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德育启示王文鹏(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453003)摘要:在历史的长河中,德育逐渐淡化了生活层面的内容,演化成知识教育,强调对认知、记忆等的训练与培养,缺失了与学生真实生活的结合。
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认为,生活世界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宝贵的教育时机。
这对确立开放的研究视野,以生活为根基,通过生活进行德育,从而达到育人之目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生活世界”;德育;启示中图分类号:B51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7605(2009)01-0078-03Abstract :G radually ,the content of m oral education has changed from life to knowledge ,and has been paying m ore attention to the training and cultivation of cognition and mem ory ,by lacking contact with students ’real life.“Life w orld ”theory says that there are rich education res ources and valuable education chances in life ,which is of inspiring significance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an opening study perspectiv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m oral education.key w ords :“life w orld ”;m oral education ;inspiration 一、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的主要内容1935年5月胡塞尔应邀到维也纳演讲,他演讲的题目是“欧洲人文危机中的哲学”;同年11月,他又在巴格达作了题为“欧洲科学危机和心理学”的一系列演讲,在这一系列演讲的基础上形成并公开出版了《欧洲科学危机和先验现象学》一书,对生活世界主题作了一个明确的研讨。
试论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界 的真理是 相对于每个个 体 而言 的真理 。它 伴随着 自我 主观视 阈 的运 动而 发生 。 “ 们 当 中 的每 一个 我
人都 有它 的生活世界 , 每一个人 与他人 交往 时 , 都将
各 自的意向性延伸到对方, 彼此将 自己存在的有效
性 以一致和不 一致 的方式 结合 在 一 起 , 对这 个 共 同
西方哲学家胡塞 尔认 为 : 育源于生活 , 教 教育本 应 与生活联系在一 起 , 而人 类 在建 构教 育科 学 世 然
在其 中 , 却不关 注它 , 不把 它当研究 的 问题 或课题 。 第 二 , 活世 界是一个 主观 的 、 生 相对 的世界 。胡 塞 尔认 为每个人 的生 活世 界各 不 相 同 , 因而 生 活世
的世 界起 意识作用 ” 。 第三 , 生活世 界 又是 一个 直 观 的世 界 。胡 塞 尔 认 为生活世 界 是 “ 过 知 觉 实 际地 被 给 予 的 、 通 总是 被 经验 到并 能被经 验 到 的世 界 , 们 的 1常生 活世 我 3 界 ” 。也就是说 , 谓 “ 观 的世界 ” 指 非抽 象 J 所 直 是 的, 可被经验 到、 不言 自明的世界 ; 是发 生着 的世界 ,
作者简介 : 宋斌华( 96一) 男, 17 , 江西赣 州人 , 士, 师, 硕 讲 主要研 究课程与教 学理论
第 1 期
宋斌华
试 论 胡 塞 尔 生 活 世 界 理 论 对 现 代 教 学 的 启 示
ll 2
的一 部分 , 不应 凌驾 于生 活世界 之上 。
格丽 特米德 所说 ‘ 前喻 型 ’ 文化 , 知识 由教 师传 授 即
第2 3卷第 l 期
21 0 0年 1 月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教育启示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及其教育启示摘要: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反思,提出生活世界是蕴藏着丰富的价值和意义的世界,科学世界是建立在生活世界的基础之上的,属于生活世界的一部分。
儿童教育应体现生命价值,回归本源的“生活世界”,从儿童世界的既有内涵出发,通过“基于生活”的各种方式,引导儿童参与现实问题的解决,建立自己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沟通,从而丰富和充盈自己的世界,舒展自己的生命,享受生活的快乐。
关键词:生活世界科学世界儿童世界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2(b)-0233-02人类的远古时期,在以培养基本生存技能为目的的前提下,教育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注重个体的生命体验。
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教育和生活开始出现分离,以科学和技术为主导的教育缺乏对人的情感、态度和价值等方面的关注,导致“教育世界里生活意义的缺损、人主体性的遗失……科学理性至上的观念使得教育趋向工具化”,使得教育远离生活世界,“处于一个被科学技术、信息符号、网络数字化提盖的异化了的生活世界,教育基本上淡忘了生活世界这一源泉”。
[3]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对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提出了本质性的思考,指出我们的教育应基于“生活世界”这个本源的存在,强调个体自身直接的生命体验,彰显个体生命价值。
1 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内涵在胡塞尔的理论里,现实的世界可以划分为两类:一为生活世界;一为科学世界。
“日常生活世界”是胡塞尔对“生活世界”的一个称谓,有时也称之为“周围世界”。
胡塞尔认为,“生活世界”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实际环境,有着真实具体的性质,“它是人类生命存在的基础,以最直观的面目呈现,是作为构成这个世界的主体的人,正在经历的、有着复杂关系的实体世界。
这个世界作为预先的存在,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真的存在具有基础的意义和价值。
”[2]而“科学世界”则是随着人们生活经验的丰富而产生,人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共同一定的社会规范,世界逐渐趋于理性,最初世界的直接性和主观性逐渐被客观的理性所代替,所以说,“科学世界”是从“生活世界”中衍生出来的一个特殊的理性视域。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两种含义——兼谈欧洲科学与人的危机及其克服内容提要:胡塞尔所说的“生活世界”有两种含义: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二者之间隔着一道先验还原的界限。
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也不同:在胡塞尔看来,前者是近代科学产生的基础,也是造成科学“危机”与人的“危机”的根源;后者则有可能为我们提供一条克服这种危机的途径。
关键词:胡塞尔生活世界危机自然态度先验还原“生活世界”是胡塞尔晚年给予现象学的第一主题,1它不仅赋予现象学许多新的可能,也引起了不少激烈争论:“生活世界”究竟是什么?它是我们日常周围具体的生活环境还是某种更原本的东西?它与先验现象学、先验还原的关系如何?它与科学和科学危机的关系又如何?它对于理解人的生存有何意义?关于这些问题,国内近年来已有一些深入讨论。
2一般认为,按照胡塞尔的看法,生活世界是科学的根基与源泉,科学的有效性与意义最终要回溯到生活世界,而近代科学危机以及与此相关的人的生存危机就在于遗忘了这个源泉。
但本文认为,这些说法原则上虽然没有错,但都没有区分出生活世界在胡塞尔那里的两种不同含义,即一是作为经验实在的客观生活世界,一是作为纯粹先验现象的主观生活世界。
3这两种不同意义上的生活世界与科学及人的生存的关系截然不同,因而不说明这种区分,就无法澄清生活世界对于科学以及人的生存所具有的地位与意义,更无法揭示造成“危机”的真正根源。
所以,笼统地把胡塞尔讲的生活世界看作一切意义之源,认为只要重返生活世界就能克服“危机”,只会给人造成误解甚至误导。
一、欧洲科学危机与自然态度中的生活世界让我们首先从欧洲近代科学危机说起。
此危机究竟何在?人们依据胡塞尔的著作,正确指出此危机就在于近代科学已丧失了它的“生活意义”或“生命意义”(Lebensbedeutsamkeit)。
4而这种意义之所以丧失,又是因为近代科学已遗忘了它起源于“生活世界”这个事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 练课 及 辅 导 班 、 特 长班 , 不管 孩 子 是 否 适 合, 是否有兴趣 , 是否需要 。 这 种 强 制 性 的
个 被 科 学技 术 、 信息符号 、 网络 数 字 化提
胡 塞 尔还 指 出 , 随着现代社会的进步 ,
盖 的 异 化 了的 生 活 世 界 , 教 育 基 本 上 淡 忘 了生 活世 界 这 一 源 泉” 。 …胡 塞 尔 的 “ 生 活世 界” 理 论 对 教 育 与生 活 的 关 系 提 出 了本 质 性的思考 , 指 出 我们 的 教 育 应 基 于 “ 生 活世 界” 这个本源的存在, 强 调 个 体 自身 直接 的 生命体验 , 彰显个体生命价 值 。
“ 教 育 世 界里 生 活意 义 的 缺 损 、 人 主 体性 的 实践 方 式 。
出要求 , 让儿 童“ 提前” 进 入 各 种 知 识 训 练
遗 失 … …科 学 理性 至 上 的观 念 使 得 教 育趋 对 于 两 者 来 说 , 生 活 世 界 是基 础 , 而 科 学 世 中 , 费 尽 心 思 的 强 迫 儿 童 参 报 名 目繁 多 的 向工 具 化 ” , 使 得 教 育远 离 生 活 世 界 , “ 处 于 界 则是 在 此 基 础 上 的 发 展 。
活世 界一 直 处在 给 予 的位 置 , 为 人 生提 供支 持, 它是 人 生 的 支持 力量 , 是 人生 之 ‘ 源 …。 离 其 自 己 的生 活 世 界 , 不 仅 从 儿 童 生 活 的
空 间 与时 间上 , 还 从 教 学 内容 、 思 维 方 式 上
( 朱春 英 , 2 0 0 5 ) 生 活 世 界 内含 着 非 常大 的价 使 幼 儿 距 离 自 己 的 生 活 世 界 越 走 越 远 ” 。 值和意义, 虽 然它 外 在表 现 上显 得 琐 碎 和世 ( 郑三 元 , 2 0 0 2 ) 俗, 和 理性 的知 识 比起 来 , 的 确是 缺 少 了抽
没有 “ 科学 世界 ” 的 条理 和 清晰 , 但 是 这 也正
1 胡 塞尔 “ 生活世 界” 理论 内涵
在胡 塞尔 的理论里 , 现 实 的 世 界 可 以
划分 为两 类 : 一为生 活 世界 ; 一 为 科 学 世
我们 的幼儿教 育是迎 合成 人 的 , 儿 童 在幼儿 园的班级活动 中 , 儿 童 很 少 有 自我
象、 归纳 和 整 理 等 理 性 逻 辑 思 维 的过 程 , 也 文 化 受 到 了 来 自成 人 文化 的 侵 袭 与 压 制 。 是生 活 具体 和 真 实意 义 的 表现 , 在对 这 个 世 支 配的 权 利 , 大 部 分 的 时 间 被 禁 锢 在 由 常 被 动 地 接 受 界的 体 验 、 咀嚼、 猜 想 以及 想象 和体 会 中 , 人 规 和 纪 律 包 围 的 集 体 活 动 中 , 着 老 师 的 “ 各 种 教 育 ” 。 在 实 际 儿 童教育 中, 们对 其 的价 值 和意 义 有 了 更深 的认 识 , 也感 受 到 研 究 和探 索 的 乐趣 。 对于人类来说 , 生 更 多的 考 虑 了儿 童 成 人 后 的 发 展 , 而 且 这
摘 要: 胡塞 尔的“ 生活世 界” 理论 对教育 与生活 的关 系进行 了深 入反思 , 提 出生活世 界是 蕴藏 着丰 富的价值和 意义 的世界 , 科 学世 界是 建立在 生活世界 的基 础之 上 的, 属于生活世 界 的一 部 分。 儿童教 育应体 现生命价 值 回归本 源的“ 生活世 界 ” , 从 儿童世界 的既有 内涵 出 发。 通过“ 基 于生活 ” 的各种 方式 ,引导儿 童参 与现 实 问题 的解决 , 建立 自己与生 活世 界 的联 系、 沟通 , 从 而丰 富和 充盈 自己的世界 , 舒展 自己的生命 ,享受生 活 的快 乐 关键词 : 生活世界 科 学世界 儿童世界 中 图分 类号 : G4 o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号 : I 6 7 3 —9 7 9 5 ( 2 0 1 3 ) 0 2 ( b ) - 0 2 3 3 -0 2
人生 与具 体 生活 的 距 离越 来越 大 , 这 是 非常 “ 超前 教 育 ” 使 得 成 人生 活 中 的 压 力也 被 带 显然 , “ 成 人 对 儿 危险 的信 号 。 他认 为 人 生的 意 义在 生 活 世界 入 到 了 儿 童 的 世 界 中 来 。
中才 能 体现 , 提倡 人 们 回归 “ 生 活世 界 ” , “ 生 童 社会 化 的迫 切 希 望 客 观 上 使 儿 童 逐 渐 远
师生 思 想建 设
O h i n a E d u o e t l o n I n n o v a ‘ t U f 0 1 0 n H ~ e r a u l d
胡 塞 尔 生 活 世 界 理 论 及 其 教 育 启 示
杨 烨
( 湖 南师范 大学 湖南长 沙
4 1 0 0 0 6 )
人类 的远 古时期 , 在 以 培 养 基 本 生 存
的生 活 目的 、 生 活 意 义 与 生 活价 值 , 使 之;
“ 2 5 个 月 大 的 孩 子 已经 能 背 诵 一 年 级 语 文
技 能 为 目的 的 前 提 下 , 教 育 内 容 与 生 活 息 被 自然 科 学 的 客 观 性 所 剔 除 出 去 。 “ 生活 性 上 教材 中的全 部课 文 ” 。 这 样 的 事 例 比 比 皆 息相关 , 注 重 个体 的生 命 体 验 。 随 着 生 产 的 界 ” 中, 人 们 探 索 自身 与 宇 宙 的 奥 秘 , 在认 是 。 随 着 现 代 生 活 方 式 的转 变 , 社会 竞 争 压 了 解 自我 与 发 展 自我 的 过 程 中积 力 的 日益 增 大 , 再 加 上 独 生 子 女 家 庭 的 现 发展和 社会的进步 , 教 育 和 生 活 开 始 出现 识 自我 , 分离 , 以 科 学 和 技 术 为 主 导 的 教 育 缺 乏对 极 总 结 , 成 为其 经验 反思 的基础 。 简 单 说 状 , 家长 对 孩 子 的 要 求越 来越 高 。 为 了使 自 家 长 按 照 自 己 的 期 望 提 人的情感、 态 度和 价 值 等 方 面 的 关 注 , 导致 来 , “ 科学世界” 产 生 的根 本 源 自于 “ 生 活世 己 的 孩 子 不 落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