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的应用

一.比例尺应用题专项习题

1. 在比例尺1:2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杭州的航线长4.4厘米,北京到杭州的航空线实际多少千米?

2. 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长方形的地,长是5厘米,宽是3厘米,这块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3. 一种手机零件非常精密,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00:1的图纸上,零件的长仅仅是20厘米,这种手机零件实际长度是多少?

4. 某教学楼的地基长40米,宽25米,用1:1000的比例尺设计在图纸上,长和宽各是多少厘米?

5. 在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3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比例尺与分辨率的换算

Scale和Resolution的含义及转换算法 在上述片段中代表了每一级切片的信息,代表切片的级数。 在这里,代表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也叫缩尺。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1/50,000,000。 ,代表分辨率。Resolution 的实际含义代表当前地图范围内,1像素代表多少地图单位(X地图单位/像素),地图单位取决于数据本身的空间参考。 当我们在进行Web API的开发时,经常会碰到根据Resolution来缩放地图的情况。但是实际需求中我们更需要根据Scale来缩放,因此就涉及到Scale和Resolution的转换。

Resolution和Scale的转换算法: Resolution跟dpi有关,跟地图的单位有关。(dpi代表每英寸的像素数)Resolution和Scale的转换算法 举例: 案例一:如果地图的坐标单位是米,dpi为96 1英寸= 2.54厘米; 1英寸=96像素; 最终换算的单位是米; 如果当前地图比例尺为1: 125000000,则代表图上1米实地125000000米; 米和像素间的换算公式: 1英寸=0.0254米=96像素 1像素=0.0254/96 米 则根据1:125000000比例尺,图上1像素代表实地距离是125000000*0.0254/96 = 33072.9166666667米。我们这个换算结果和切片的结果略微有0.07米的误差。这个误差产生的原因是英寸换算厘米的参数决定的,server使用的换算参数1英寸约等于0.025*******米。

地图比例尺练习题

练手-----比例尺 1.两地的图上距离为25毫米,实地距离为2.5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10千米 B.1∶100 000 C.1∶10 000 D. 2.右图中,属于注记的是() ①▲②1 729 ③天堂寨④▲和1 729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只有③ 3.在一张地图上,同在60°N纬线上的甲、乙两地,图上距离为33.3厘米,已知两地的地方时相差2小时。则此图的比例尺为() A.1∶5 000 000 B.1∶10 000 000 C.1∶1 000 000 D.1∶500 000 4.将1:10000的地图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变,则新图的比例尺为() A.1:2500 B.1:5000 C.1:40000 D.1:1000 5.关于下图中①、②两幅等高线地形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图表示盆地地形 B.①图的比例尺比②图大 C.甲-乙的实地距离小于丙-丁的实地距离 D.甲-乙的坡度比丙-丁的坡度小 6.下图为古海蚀地貌,学生在绘制该地区由 陆到海的地形剖面图中,地形起伏不明显。为了突出图中的地形起伏,绘图时最好采用的做法是() A.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 B.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 尺 C.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垂直比例尺 D.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 7.在下图所示的经纬网示意图中,用k1、k2、 k3、k4分别表示AB、AC、BD、CD段的比例尺,那么各 线段比例尺大小排序正确的是:() A.k1>k2=k3>k4 B.k2=k3>k4>k1 C.k4>k1>k2=k3 D.k1>k4>k2=k3 8.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约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 执行任务,则他们采用的地图比例尺为() 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读图1和图2,回答9、10题。

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

第4讲正反比例、比例尺与解比例 第一部分旧知回顾 1.比的含义、各部分名称、读写及求比值化简比的方法。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应用。 (1)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2)用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方法计算;(2)用比的意义进行计算。 (3)基本题型: ①已知总量及部分量的比,求部分量。 ②已知其中一个部分量及两个部分量间的比的关系,求另一个部分量和总量。 ③已知两个部分量的差及这两个部分量的比,求这两个部分量及总量。 (4)较复杂的题型: ①把间接的分配量转化为直接的分配量。②把隐蔽的分配量转化成明显的分配量。 ③把比转化成分率。④将部分分量的比转化为所有分量的比。 第二部分新知梳理 1.生活中存在的变量问题 3.判断两种量成正比例、反比例或不成比例的方法 不是相关联的量不成比例 两种量相对应的量的比值一定成正比例 是相关联的量相对应的量的乘积一定成反比例 相对应的量的乘积和商都不是一个定值不成比例

4.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保持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原来的形状不变而使物体的图像(或图形)变小/变大,叫做缩小/放大。 (2)图像(或图形)缩小/放大后所得到的图像(或图形)与原来图像(或图形)相比,形状相同,图像(或图形)变小/变大。 5.比例尺 意义: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比例尺。 分类标 准 类别说明举例 按功能分类缩小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 比缩小 1:100,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00 厘米。 放大比例尺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 比扩大 10:1,图上10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厘米。 按表现形式分类数值比例尺用数字形式表示比例 尺 1:2000,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2000 厘米。 线段比例尺用标注有数量关系的 线段表示实际距离 0 30 60km ,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 距离60km。 6.比例与解比例 (1)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如:a:b=c:d,其中a与d叫做比例的外项,b与c叫做比例的内项。 (2)比例的性质:比例的外项之积等于比例的内项之积。 (3)解比例:运用比例的性质求出比例中的未知数x的值叫做解比例。 第三部分能力点拨 能力1 认识生活中相互依存的变量问题 年龄出生时6个月1周岁2周岁6周岁10周岁体重/千克 3.5 7.0 10.0 14.0 21.0 31.5 (1)上表中哪些量在发生变化? (2)说一说小明10周岁前的体重是如何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的?

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

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 比例尺是表示图上一条线段的长度与地面相应线段的实际长度之比。 比例尺应用题及答案1 应用题 1. 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 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3. 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 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 0 40 80 120 160千米,甲乙两城在 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 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6. 在比例尺是1 :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 7.2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7. 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

3毫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8. 在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乙地时是什么时间? 9. 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10.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答案 1.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7.5*3000000=22500000cm=225Km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图上长=120*100*(1/4000)=3cm 图上宽=8*100*(1/4000)=2cm 3.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4cm/5mm=4/0.5=8:1 4.先求出比例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40*1000*100)=1:4000000 地图上相距18厘米的两城间的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地图及其重要性,了解比例尺、方向和图例的重要意义,学会在地图上判断方向及计算两点间的距离;使学生掌握三种比例尺形式的互换,明确比例尺大小的含义。 2.通过本节课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初步掌握读图和用图的基本方法。 3.在使用地图的过程中,让学生领会地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意义,进而引起他们学习地理的兴趣。 课型讲授新课 教学方法讲述与问习题相结合的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知识都是重点,难点是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教学用具自制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带有经纬网的三幅图。 教学提纲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一、地图的用途 二、地图上的比例尺 1.比例尺 2.比例尺的三种形式 3.比例尺的大小

三、地图上的方向 1.地平面上的八个方向 2.地图上的方向判断 四、图例和注记 教学过程 [展示投影片]某动物园导游图 发问引入这是某动物园的导游图,请你认真观察并答复:金丝猴馆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虎山在熊猫馆的什么方向?假设要依次参观长颈鹿、熊猫、老虎应选择哪条路线最近?(同学答复后教师给出正确答案。) [使用地图册] 将地图册翻到世界地形。 [教师讲述] 这幅导游图是一幅平面图,它非常直观、形象,制作起来比较简单。而这幅世界地形图,是一幅地图,比起平面图来它复杂得多。它是把全球,或一个地区的地理事物,按一定比例缩小后,用不同的颜色和符号表示出来的。人们根据地图,就可以了解一个地区、一个国家、乃至整个世界的相貌。 [练习] 比较平面图与地图的异同。(引导同学从范围大小、信息量多少等方面比较。) 那么地图有什么用途呢?它是怎样绘制的呢?我们怎么使用地图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这些知识。 [发问] 请同学举例说明,地图有什么用途?(教师广泛引导,最后总结归纳概括。)

六年级数学比例和比例尺

比例和比例尺复习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112页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9一14题,练习二十一后面的思考 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2.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复习了比的知识后,这节课复习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复习比例知识 1.复习比例的意义。 (1)提问:上面的比能组成哪些比例?为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板书: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你 能说出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各部分名称) (2)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比和一个比例。指名一人口答 所写的比和比例,老师板书。提问: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 说明:比和比例的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

例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组成比和比例的项不同,比只有 两项,比例有四项。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外 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请同学们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课 本第111页上根据O.4 :3=2 :15,写出内项积等于外项 积的式子。追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 (2)解比例。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板书:解比例)做“练一练” 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在练习本上做 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的 依据。提问:大家总结一下解比例的过程。指出:解比例要先 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再求出等式里未知 的因数x。 三、复习比例尺计算 1.说明:应用比的知识或者解比例的方法可以计算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板书:比例尺) 2.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112页上关于比例尺的内容,进一步弄清 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形式。提问:什么是比例尺?(板 书:图上距离 : 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谁 来举一个数值比例尺的例子,并且说明它实际表示什么意

比例尺的应用

比例尺(一)研学案 研学内容:书48至49页 研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含义,能正确说明比例尺所表示的具体意义。 2.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能将线段比例尺改成数值比例尺,将数值比例尺改成线段比例尺。 3.理解比例尺的书写特征。 研学重点:比例尺的意义。 研学难点:将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 学前导入: 同学们见过地图吗?中国地图实际上是把实际距离按一定比例缩小画在地图上的。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的时候,需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这时就要确定图上距离和相对应的实际距离的比。 一幅图的()和()的比,叫做比例尺。 即:():()=比例尺 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 ?? =比例尺 研学内容一:看课本48页两幅图,认识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并进行互化。 (1)1:100000000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也可以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 1:100000000也可以写成分数形式(),改写成线段比例尺() 0 50km是()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千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 = = 由于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不同,要把不同单位化成()单位。 研学内容二:找出书49页的比例尺,并说说它的意义。 1、在生产中,有时由于机器零件比较小,需要把实际尺寸()一定的倍数以后,再画在图纸上。 2、比例尺2:1表示图上距离()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厘米。 3、这个比例尺与上面的比例尺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都是()和()的比。 不同点:一种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另一种是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比例和比例尺_教案教学设计

比例和比例尺 教学内容:教材第111~112页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练一练”,练习二十一第9一14题,练习二十一后面的思考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加深认识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能比较熟练地解比例。 2.使学生掌握比例尺的意义,能正确地进行有关比例尺的计算,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在复习了比的知识后,这节课复习比例的知识和比例尺的计算。(板书课题) 二、复习比例知识 1.复习比例的意义。 (1)提问:上面的比能组成哪些比例?为什么? 什么叫做比例?(板书: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你能说出比例里各部分的名称吗?(板书各部分名称) (2)学生练习。 让学生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比和一个比例。指名一人口答所写的比和比例,老师板书。提问:比和比例有什么区别?说明:比和比例的意义不同,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比例表示两个比的相等关系;组成比和比例的项不同,比只有两项,比例有四项。

2.复习比例的基本性质。 (1)提问: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请同学们按照比例的基本性质,在课本第111页上根据O.4:3=2:15,写出内项积等于外项积的式子。追问: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不同? (2)解比例。 学习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板书:解比例)做“练一练”第2题。指名四人板演,其余学生分两组,分别在练习本上做前两题和后两题。集体订正,选择两题让学生说一说第一步的依据。提问:大家总结一下解比例的过程。指出:解比例要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写成积相等的式子,再求出等式里未知的因数x。 三、复习比例尺计算 1.说明:应用比的知识或者解比例的方法可以计算比例尺的有关问题。(板书:比例尺) 2.复习比例尺的意义. 请同学们自己阅读第112页上关于比例尺的内容,进一步弄清什么是比例尺,比例尺有几种形式。提问:什么是比例尺?(板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比例尺有哪几种形式?谁来举一个数值比例尺的例子,并且说明它实际表示什么意思?(根据学生举例板书出一个比例尺,让学生说说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几分之一,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多少倍) 3.学生讨论、操作。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成4行4列,共16幅1:25万地形图,用[1]、[2]…[16]表示,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如:J50C001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的范围为经差1°30′,纬差1°。1:10万地形图 (1)用途:主要用于一定范围内较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采用编绘方法成图。 (1)用途:主要用于较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 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6°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或编绘方法成图。 (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分为48行48列,共2304幅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2.5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行列号,即为1:2.5万地形图的编号。 如:J50F045004。每幅1:2.5万地形图经差7′30″,纬差5′。

1:1万地形图 (1)用途:1:1万地形图主要用于小范围内详细研究和评价地形,城市、乡镇、农村、矿山建设的规划、设计,林斑调查,地籍调查等。 (2)投影:1:1万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3°分带,航空摄影测量方法成图。(3)分幅编号: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将每幅1:100万地形图划分为96行96列,共9216幅1:1万地形图,在1:100万地形图编号后加上1:1万地形图的比例尺代字和 程参考面。 (3)分幅编号:采用正方形或矩形,其规格为50cm×50cm或40cm×40cm。图号以图廓西南角坐标公里数为单位编号,X在前Y在后,中间用短线连接,如:1:2000,10.0—21.0;1:1000,10.5—21.5;1:500,10.50—21.75。带状或小面积测 区的图幅,按测区统一顺序进行图幅编号。

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比例尺的实际运用”教学方案 教学内容: 课程标准六年级(下)49页的“比例尺的实际应用”。 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比例尺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的意义,能按给定的比例尺求相应的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 2、让学生在利用比例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比例尺的应用价值,体会到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发展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同学们,昨天我们认识了比例尺,知道了比例尺的意义,今天我们就要利用比例尺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板书:比例尺的实际应用)二:教学例7 教师:同学们,请看 课件出示例7 教师:在这张图上,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实际距离是多少呢? 教师:你能先说一说比例尺1:8000表示什么意思吗? 教师:这个比例尺就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把千分之一,也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8000倍,还表示图上1厘米就相当于实际10米。 教师:理解了这个比例尺的意思后,想一想,可以怎样求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列式试一试。 课件出示学生的一些做法 教师:这是一些同学的做法,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先看这一种,想一想为

什么可以用5去乘8000? 教师:比例尺1:8000就表示图上1厘米就是实际8000厘米,现在图上有5厘米,就表示5个8000厘米,所以用5乘8000等于40000厘米,再把40000厘米换算成400米。 教师:再看这种,为什么是5乘80呢? 教师:因为比例尺1:8000也就是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80米,所以可以直接用5乘80,得到400米。 教师:再请同学们想一想,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哪个比相等? 教师:是的,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一定与比例尺1:8000这个比相等,那么根据这样的相等关系,我们也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实际距离。 请看 课件出示:解:设明华小学到少年宫的实际距离为x厘米。 教师:接着可以列出怎样的比例式呢? 课件出示5:x=1:8000 教师:你想的是这样吗? 教师:你能接着算下去吗?请你在课本50页上接着算一算。 教师:你是这样做的吗? 课件出示完整的解答过程。 教师:算出来x等于40000厘米,但实际距离通常不用厘米作单位,所以最后的答案要换算成米作单位。 三:教学“试一试” 教师:现在告诉你明华小学正北方240米处是医院,你能先算出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再在图中表示出医院的位置吗?想一想你可以怎样求学校到医院的图上距离呢?下面就请大家在练习本上试着算一算,然后在图上标一标。

比例比例尺测试题

比例比例尺测试题 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比例、比例尺练习题(三)姓名 一、填空题: 1、比例尺=():(),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例尺分为()比例尺和()比例尺。 2、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0000。AB两地相距320km,画在这幅图上应是()cm。 3、一个零件长8毫米,画在设计图上是16厘米,这幅设计图的比例尺是()。 4、六年级同学排队做广播操,每行人数和排成的行数成()比例;出油率一定,花生油的质量和花生的质量,成()比例;3x=y,x和y成()比例;实际距离一定,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成()比例。 5、在一幅平面图上,5厘米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5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6、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 )比例。 7、在A×B=C中,当C一定时,A和B( )比例,当B一定时,A和C( )比例。 8、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千米。也 就是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1 () ,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9、一种微型零件的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2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判断题 1、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它的底与高成反比例。() 2、一根电线,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成反比例。() 3、订阅《少年文艺》的份数与总钱数成反比例。() 5

4、长方体的底面积一定,高和体积成反比例。() 三、选择题 1、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是8毫米,画在比例尺是10:1的图纸上的长度是() A、8分米 B、8毫米 C、8厘米 2、圆的周长和滚过的路程()。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3、长方形的长一定,它的周长与宽()。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4、()中的两种量不成比例。 A、从北京到广州,列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和所需时间 B、一箱苹果,吃去的个数和剩下的个数。 C、同一时刻、同一地点物体的高度和影子的长度。 5、小明的身高和体重() A、成正比例 B、成反比例 C、不成比例 6、某校学生总人数一定,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1)成正比例(2)成反比例(3)不成比例 0 50 150 200 200千米 7、把线段比例尺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1)1:50(2)1:200(3)1:20000000(4)1:5000000 8、一种长5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长10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5

六年级比例尺应用题

一.填表。 二.应用题 1. AB两地相距480千米,画在图上是15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甲乙两地相距160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3.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4.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长上3.3厘米,重庆到成都的高速公路实际长是多少千米?

5.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6.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7、从井冈山到韶山的实际距离是475千米,在一幅1 :25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8.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9、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50米,画在一张图纸上的距离为1厘米,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

10、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4.2厘米,实际距离是105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11、学校操场上有一条长200米的跑道,在一张图纸上用4厘米表示,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12、在比例尺是1:2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0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13、南京到上海约320千米,画在1:4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厘米? 14、某小学的校园长200米,画在平面图上是20厘米,量得校园宽是150米,在这张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通过阅读各类地图,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等基本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绘图、计算、比较以及用地图设计线路等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具备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

算两地之间的距离,在地图上辨别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行路线等,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图的空间概念。。 情感目标: 通过实践活动,对学生进行乡土教育,环境教育,增添热爱家乡的情感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第一节着重阐述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这

是阅读地图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今后的全部的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应用。但这部分内容较枯燥,学生不容易直接接受,在开始教学之前,要设计如何导入。 由于学生在小学过平面图的知识,本一开头从一张动物园导游图引入,目的是引起学生读图的兴趣,了解”什么是地图”以及”地图的重要性”(其他的学生熟悉的图也可以,笔者此次采用的是所在学校的校园图),目的是通过探索身边熟悉事物,激发学生求知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迅速进入教师设计的问题情景。 比例尺部分的教学重点是关于比例尺计算公式的进一步引申和应用。

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通过阅读地图册上的三幅地图,学会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法:字式、数字式和直线式。 第二个层次,比例尺的应用,通过”做一做”应用比例尺可以量算两地间的实地距离,用比例尺公式可以做换算:(1)一直已知图上距离和实地距离,求比例尺。(2)已知比例尺和实地距离,求图上距离。(3)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地距离。 第三层次,比例尺的大小,通过对相同图幅的“北京市地图”和”中国地图”关于两幅图范围的大小、所表示的地理事物的详略程度、比例尺大小的比较,得出:(1)如何辨别地图比例尺的大小:即分子为1,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分母愈大,比例尺愈小。(2)地图比例尺的大小与表示的地区范围大小和内容详略的关系:即地图表示的地区范围愈小,反映的内容愈详细,则选用的比例尺愈大。三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总是觉得有事可做。

比例尺及其应用练习题

比例尺及其应用练习题 精品文档 比例尺及其应用练习题 1、广州到福州的实际距离是720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量得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2厘米。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中国地图上,量得广州到深圳的距离是1.8厘米。请你计算,广州到深圳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3、一个机器零件长3厘米,画在一张比例尺为20:1的图纸上,应画多长, 4、在一张比例尺是1:1000的设计图上,有一个长方形建筑物,量得建筑物的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个建筑物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5、北京到天津的距离是120千米,在一幅图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两地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6、在一幅图上比例尺为1: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为12.5厘米。甲乙两城实际距离为多少千米, 7、在一幅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小丽量得某省会城市与北京的距离是32.5厘米。这个城市与北京的实际距离是多少, 8、豫州到淮安的距离大约是230千米,在比例尺是1:2300000的地图上,两地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比例尺的应用题测试题 1 / 5 精品文档 一、填空 1、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图上20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4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 3、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千米,现测得 甲、乙两地图上距离是15厘米,甲、乙两地实际距离是千米。 二(应用题 1、在一幅某乡农作物布局图上,2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6千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2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是4.2厘米,求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多少千米, 3、一条水渠长1.35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 1:30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4、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5、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6.在比例尺是1 :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 2 / 5 精品文档 城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才到 三(应用题 1(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3毫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乙地时是什么时间,

比例尺及比例尺缩放 (1)

比例尺及比例尺缩放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通常有三种表示方法。 (1)数字式,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 000 000或写成:五千万分之一。 (2)线段式,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3)文字式,在地图上用文字直接写出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多少千米,如图上1厘米相当于地面距离10千米。 三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根据地图上的比例尺,可以量算图上两地之间的实地距离;根据两地的实际距离和比例尺,可计算两地的图上距离;根据两地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可以计算比例尺。 根据地图的用途,所表示地区范围的大小、图幅的大小和表示内容的详略等不同情况,制图选用的比例尺有大有小。地图比例尺中的分子通常为1,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通常比例尺大于二十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大比例尺地图;比例尺介于二十万分之一至一百万分之一之间的地图,称为中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小于一百万分之一的地图,称为小比例尺地图。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地理课本和中学生使用的地图册中的地图,多数属于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缩放的计算 将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原比例Xn。 将原比例尺放大n倍;原比例X(n+1)。 将原比例尺缩小到1/n;原比例X1/n。 将原比例尺缩小1/n;原比例X(1-1/n)。 比例尺缩放后,原面积之比变为缩放倍数的平方。 1一支特种兵小分队,在方圆25平方千米的范围内执行任务,小分队指挥员所使用的地图,比例尺应当为A.1∶1,000,000 B.1∶500,000 C.1∶500 D.1∶10,000 2某地图上,甲乙两地相距11.1厘米,且都位于北半球的同一条经线上,当夏至日太阳位于上中天时,测得甲地太阳高度为60°,乙地为50°,那么该地图的比例尺是( ) A.1: B.1:3000000 C.1:500000 D.1: 3将1:10000的某幅地图,表达的范围不变,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则新图的比例尺是() A.比例尺不变 B.1:2000 C.1:5000 D.1:40000 4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则新比例尺变为( ) A.1:50000 B.1:5000000 C.1:66500 D.1:2000000 5将1:的地图比例尺放大到2倍后,则新比例尺是() A.1: B.1:5000000 C.1: D.1:2000000 1【解题思路】从表面上看,题目中没有直接提供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就需要从题目中进行挖掘。首先将25平方千米的面积数,按照正方形或圆形,求出其边长为5千米或2.82千米,即为计算所需的实际距离。然后利用题目中四个选项的比例尺分别进行计算,求出四个图上距离,依次为0.5厘米、1厘米、1000厘米、50厘米。不难看出:前两个图上距离太小,第三个又太大,按这样的比例尺绘制的地图,都不能满足特种兵小分队活动的需要,只有第四个大小适中,既便于携带,又能满足使用的需要。 2【解题思路】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题上的图上距离已经给出是11.1厘米,实际距离没有直接给出,而是给出了甲乙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别是600和500。因为两地的纬度差等于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所以两地的纬度差等于100。又因为在同一条经线上10纬度地上距离为111千米,所以可以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111千米/10×100=1110千米=0厘米。最后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可以求出该地图的比例尺是11.1厘米/0厘米=1/。 3【解题思路】如果比例尺扩大几倍,图幅将扩大比例尺倍数的平方。在本题中图幅放大为原图的四倍,那么比例尺将放大为原图的=2倍,即(1:10000)×2=1:5000。 4【解题思路】将1/50000的比例尺缩小1/4,即比例尺缩小到3/4,缩小后的比例尺应为:3/4×1/50000=1/66500。 5【解题思路】将1:的比例尺放大到2倍,放大后的比例尺是1/×2=1/5000000,比例尺变大。

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案示例(三) 第一节地图上的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教学目标 1.通过中国地理教学软件的运用,使学生初步了解地图上的比例尺、图例注记和方向。 2.通过学生活动,使学生学会运用比例尺在地图上量算两地间的距离、以及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从而培养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 3.在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地图的能力,如在野外如何辨认方向、查找地理事物、确定旅游路线等。 教学重点 比例尺的计算公式和表示方式,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难点 比例尺大小的判断,在有指向标和经纬网的地图上辨认方向。 教学媒体 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投影片“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二龙路地区图”,“实验中学本校平面图”;“罗盘定向图”,“北极星定方向图”,“利用钟表和太阳定方向图”,“利用建筑物定方向图”,“利用植物定方向图”,“利用月相定方向图”;“北京交通图”10张;“圆明园遗址导游图”及课本插图。 教学课时 3课时,第一课时讲地图及其比例尺,第二课时讲地图的图例和注记,第三课时讲地图的方向(本教案为第三课时)。 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法、学习指导法、分组学习—讨论法。 教学过程 【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读图的基本方法之一就是:“抓住图中的已知条件,联想所学过的相关知识”。任何一幅图总有特定的已知条件,在中学地理教学中,读图填图最重要的已知条件是:地图的比例尺、地图的图例注记和方向。有了这三大读图要素,我们就可以从地图上收集到很多有用的地理信息。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暂停在“中国十大旅游景点图”上,提问学生从此图上可以收集到哪些有用的地理信息? 【活动】这是一张小比例尺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这张图表示的范围较大,表示的内容较粗略;这是一张专题地图,它主要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简况,如中国十大旅游景点的分类、名称、位置、各景点的主要景观及其特色;它还告诉我们中国十大旅游景点间的方向,如杭州西湖在北京故宫的东南方向,而桂林山水在北京故宫的西南方向等。 【转折】地图是怎么告诉我们“地图上的方向”呢? 【讨论】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板书】三、地图上的方向 1.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2.一般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演示】中国地理教学软件,“地图上的方向”,暂停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提问学生有指向标的地图如何定向呢? 【板书】3.有指向标的地图:按指向标定方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指北方) 【练习】(1)“中国地理”教学软件,“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2)课本插图,“有指向标的地图”和“有经纬网的地图”; (3)在海洋上航行的船只,得到气象报告,知道台风要来了,将要到达下列地区: 在练习册上绘出台风路径并说出船员们将要采取什么措施? 【转折】在实际生活中,你能在图上确定自己的方位吗? 【投影】“实验中学分校平面图”,在图上找出初一(8)班教室,并说出它在实验中学分校的方向。 【投影】“初一(8)班教室平面图”,在图上找到讲台,并说出你们在初一(8)班教室是朝哪个方向?请D4号座位的同学站起来,说出你东北方向同学的名字。 【投影】“二龙路地区图”,在图上找出实验中学本校和实验中学分校,并说出你们由分校到本校的行走路线和方向。

(完整版)《比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例尺的应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在学生进一步理解比例尺含义的基础上,能熟练地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能力目标:应用比例尺的知识,使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体验数学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从而体味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应用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三者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或实际距离,应用比例尺画图。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同学们学习了比例尺的知识,下面老师想让大家猜一个脑筋急转弯,考考大家,你们愿意猜吗? 生:愿意。 师:"脑筋急转弯":一只蚂蚁从种牛场爬到昌吉只用了10秒钟,这是为什么? 生:指的是图上距离。 师:好,那你们知道是图上距离,老师要出几道题,来测试一下,请看大屏。填空:1、一幅地图的()和()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比例尺是1:2000的地图上,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米。 3、图上40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二、自主探究: 师:刚才我们复习了比例尺的有关知识,并且同学们也能利用比例尺初步解决了一些简单的问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比例尺的应用。(板书课题:比例尺的应用)

1、出示例2:下面是北京市地铁规划图。地铁1号线在图中的长度大约是10cm ,它的实际长度大约是多少? (引导学生读题分析题意,根据题目我们可以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从图中可以看出告诉了我们比例尺,又告诉了地铁1号线的图上距离,求地 铁1号线的实际距离。 师:那同学们想一想,有什么好方法去求地铁1号线的实际距离? 教师启发:因为比例尺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要求实际距离可以用解比例的方法来求 师:“这道题的图上距离是多少?实际距离不知道,怎么办?” 生:设为x 。 师:因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相同,所设的x 应用什么单位? 生:应用厘米。 2、指定两名学生根据比例尺的定义板演列出方程,求解;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3、订正后,强调: 师:“现在求出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厘米,为了方便,我们可以将它转化成千 米单位。”

比例尺知识点和题型总结 (1)

比例尺 学习目标: 1、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2、会正确求出地图或平面图的比例尺,并注意计算过程中的单位处理. 复习 (1)填空 1千米 =( )米;1分米 =( )厘米;1米 =( )分米; 1厘米 =( )毫米;30米 =( )厘米;300厘米 =( )分米; 15千米 =( )厘米;40毫米=( )厘米 (2)解比例: (3)判断下面各题的两个量成什么比例? 1、如果ab=5,那么a 和b 成( ) 2、如果x=6y ,那么x 和y 成( ) 3、已知a b =9 ,则a 和b 成( ) 4、当4÷x=y 时,x 和y 成( ) 5、如果 a b =65,a 和b 成( ) 知识点一:比例尺的意义 (1)意义:一幅图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例1:一张地图上2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000米。求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的比。 过关精炼:1)用图上距离5厘米,表示实际距离200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2)图上距离:实际距离=1cm :50km=1cm :( )cm=1:( ) 3)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的线段表示18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 )。 4)一幢教学大楼平面图的比例尺是1/200,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 ) 倍。 知识总结:前项是“1”的比例尺,称为缩小比例尺 例2:一个cpu 零件的长为3厘米,画在纸上的长为18厘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过关精炼:长4毫米的零件,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 知识总结:像4:1、6:1这样后项为“1”的比例尺称为放大比例尺。 点击突破1:在图幅相等的情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 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 ,表示的内容越 。 知识点二:比例尺的形式 线段式 : 数值式: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或 如:1:4000000或14000000 文字式: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40千米 图上距离 实际距离 = 比例尺

比例尺的应用练习题讲课教案

比例尺的应用练习题 1、在一幅比例尺是30: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厘米? 2、在一幅地图上,测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13厘米,已知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780千米。 (1)、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2)、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 两城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求A、B 两城的实际距离。 3、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4、月球的半径是1700千米,地球的半径是6400千米。在一张教学挂图上把地球画成半径是6.4厘米的圆,月球相应地应画成多大直径的圆? 5、在比例尺是1: 30000的图纸上量得长是5厘米的一条公路,由甲和乙两个队共同修需要6天完成。甲、乙两队的工作效率之比是2:3,如果共同修5天,乙队要比甲队多修多少米?

比例尺的练习题(2):六年级()班学生; 1、在一幅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甲乙两地的距离是7.5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2、英华小学有一块长12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比例尺为1 :4000的平面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3、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是4厘米,求这幅图纸的比例尺。 4、一幅地图的线段比例尺是:0 40 80 120 160千米,甲乙两城在这幅地图上相距18厘米,两城间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丙丁两城相距660千米,在这幅地图上两城之间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5、某建筑工地挖一个长方形的地基,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 :2000的平面图上,长是6厘米,宽是4厘米,这块地基的面积是多少? 6、在比例尺是1 :25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距离是7.2厘米。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每小时行8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7、一种精密零件,画在图上是12厘米,而实际的长度是3毫米。求这幅图的比例尺。 8、在比例尺是1 :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3.6厘米。如果汽车以每小时30千米的速度于上午8时整从甲地开出,走完这段路程,到达乙地时是什么时间? 9、在比例尺是1: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在比例尺是1: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10、在一幅比例尺为1: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1)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2)写出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并与比例尺进行比较,你发现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