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影像-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合集下载

医学影像-侧脑室占位影像鉴别诊断

医学影像-侧脑室占位影像鉴别诊断

• 肿瘤内可有散在钙化,钙化明显时在T2 加权图呈较低信号。增强扫描呈均质显
著强化或稍不均质显著强化
• 鉴别诊断 •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需要与侧脑室脑
膜瘤区别,两者均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但脑膜瘤边缘光滑,而乳头状瘤边缘呈 颗粒状凹凸不平或呈分叶状,侧脑室脉 络丛乳头状瘤常见于幼儿,而脑膜瘤主 要见于成人,另外,脉络丛乳头状瘤可 分泌过多脑脊液,使整个脑室系统扩大, 是提示诊断的重要征象。
•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还需要与侧脑室 室管膜瘤区别,两者都多见于儿童,但 室管膜瘤与室壁间有广基相连或跨壁生 长,而乳头状瘤因过度分泌脑脊液而表 现有脑室系统扩大。
• 11.2. 2脉络丛乳头状癌 • 又称恶性脉络丛乳头状瘤,约占所有脉
络丛
肿瘤的10%~20%。易出现在较大儿童。 CT和MR表现与乳头状瘤相似,难以区别。
11.2侧脑室占位病变
• 11于第三脑室。绝大多数出现在5 岁前,尤其易发生于1岁前。男性多于女 性。肿瘤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也可位 于侧脑室体部。左侧多见,偶可见于双 侧。
• 肿瘤大体标本呈灰红色,质软,无包膜, 但与脑组织分界清楚,肿瘤多呈乳头状、 小结节状、绒毛颗粒状,出血、囊变、 坏死少见。
球大小3-22mm,两侧侧脑室脉络膜丛 的大小和钙化程度可不对称。
• 双侧侧脑室被两侧透明隔分隔,绝大多 数情况下两侧透明隔互相融合,偶尔也 可未融合其间充满脑脊液,形成透明隔 腔。透明隔腔向后延伸超过室间孔,形 成第六脑室。透明隔腔的脑脊液通过室 间孔进人脑脊液循环。另外一个正常变 异的脑脊液腔是中间帆腔,位于第三脑 室顶的后部,与四叠体池相通。
侧脑室三角区以脑膜瘤最为常见。
• 少数侧脑室脑膜瘤可以很大,形态可很 不规则,并向周围脑实质内生长,境界 欠清楚,这时确定脑膜瘤的诊断比较困 难,氢质户波谱对这种特殊形态脑膜瘤 的诊断很有价值。

医学影像-儿童脑肿瘤

医学影像-儿童脑肿瘤
04
Tuberous sclerosis with giantcell tumor. Large enhancing intraventricular mass at the foramen of Monro, consistent with giant-cell tumor.
Thank you
确诊需要时间。
03
80%性格改变,身体瘦弱。癫痫患儿中90%认知障碍。
02
30%癫痫发作。累及皮层的肿瘤癫痫发生率59%。
04
其他: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步态异常。偏身感觉障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瘫等。
症状及体征:
诊断
CT:显示钙化15-20%,出血,增强.血管源性脑水肿。
01
MRI:T1实质性肿瘤低或等信号。T2等或高信号。非特异性。
室管膜瘤:起源于脑室壁和脊髓中央管表面室管膜细胞。常见幕上下,脊髓及圆锥马尾终丝。儿童多见于颅内,成人多发于脊髓。65%于后颅窝。10%种植。
01
室管膜瘤对于药物和放疗存在耐受性。
02
残酷的复发倾向。
03
风险:冒着严重的手术并发症的风险而尽可能全切肿瘤,还是避免手术并发证而遗留部分肿瘤并等待肿瘤不可避免的复发?
2
3,颜面反射 眉间反射 口唇反射 哺乳反射 吸引反射
3
正常儿;左右对称,上肢半屈曲,下肢髋关节轻度外展位。 病态;蛙姿,
4,体位posture
眼震:正常时存在,头活动后持续存在时-病态。 瞳孔 神经瞬目反射 听觉瞬目反射
5,目:位置,落日征(sun-set phenomenon)
6,上肢反射; 手掌把握反射Palmar grasp
bilateral vestibular schwannomas

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

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

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诊断
金艳霞;王景林;尚宏
【期刊名称】《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6(40)1
【摘要】目的报道22例侧脑室内脑膜瘤并总结其磁共振表现。

方法回顾22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资料,分析其影像学表现。

结果①好发部位为侧脑室三角区,占侧脑室脑膜瘤的95.5%。

②肿瘤为类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体积较大,边界清晰。

③MRI多表现为T1WI呈现等信号,T2WI呈等或略高信号,增强大部分呈均匀强化。

结论侧脑室脑膜瘤磁共振表现典型,其发病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等具有特殊性,应用磁共振检查可以提高侧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正确率。

【总页数】2页(P78-79)
【关键词】侧脑室;脑膜瘤;磁共振成像
【作者】金艳霞;王景林;尚宏
【作者单位】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磁共振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5;R445.2
【相关文献】
1.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表现 [J], 揭平平;耿道颖;刘勇;刘霞;尹肖睿;尹波
2.侧脑室脑膜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7例病例报告) [J], 曲宁;罗娅红;李森
3.侧脑室脑膜瘤8例磁共振成像诊断 [J], 高玉良
4.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相关分析 [J], 梁菊香;邓新源;罗志程;沈成威
5.侧脑室脑膜瘤的磁共振成像影像学特征与其病理相关分析 [J], 田卫兵;杨培金;袁春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医学影像-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医学影像-颅内肿瘤的影像学诊断
• 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9424/3 (Pleomorphic xanthoastrocytoma) • 弥漫性星形细胞瘤9400/3 (Diffuse astrocytoma)
纤维型星形细胞瘤9400/3(Fibrillary astrocytoma) 原浆型星形细胞瘤9410/3 (Protoplasmic astrocytoma) 肥胖细胞型星形细胞瘤 9411/3 (Gemistocytic astrocytoma) •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9401/3 (Anaplastic astrocytoma) • 胶质母细胞瘤9440/3 (Glioblastoma) 巨细胞胶质母细胞瘤9441/3 (Giant cell glioblastoma) 胶质肉瘤9442/3 (Gliosarcoma) • 大脑胶质瘤病(Gliomatosis cerebri)
三脑室前部及中 线结构移位,三 脑室受压变形、 闭塞
• 胚胎性肿瘤(Embryonal tumours)
星形细胞肿瘤(Astrocytic tumours)
• 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9421/1 (Pilocytic astrocytoma) 毛细胞黏液型星形细胞瘤9425/3(Pilomyxoid astrocytoma)
• 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9384/1 (Subependymal giant cell astrocytoma)
• 邻近组织结构的改变:脑实质、脑
室、骨质、蝶鞍
• 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 • 脑疝:镰下疝、颞叶海马钩回疝、
小脑扁桃体疝
不同密度肿块
血管源性水肿 BBB破坏所致
不同信号的肿块 恶性水肿、指样水肿
脑室受压变形
不同信号的肿块及对周围结构的压迫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46页文档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46页文档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诊断
51、没有哪个社会可以制订一部永远 适用的 宪法, 甚至一 条永远 适用的 法律。 ——杰 斐逊 52、法律源于人的自卫本能。——英 格索尔
53、人们通常会发现,法律就是这样 一种的 网,触 犯法律 的人, 小的可 以穿网 而过, 大的可 以破网 而出, 只有中 等的才 会坠入 网中。 ——申 斯通 54、法律就是法律它是一座雄伟的大 夏,庇 护着我 们大家 ;它的 每一块 砖石都 垒在另 一块砖 石上。 ——高 尔斯华 绥 55、今天的法律未必明天仍是法律。 ——罗·伯顿

疑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5)——脑室室管膜下瘤

疑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5)——脑室室管膜下瘤

疑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5)——脑室室管膜下瘤
蒋莉莉;刘卫平;史蕾
【期刊名称】《华西医学》
【年(卷),期】2005(20)3
【摘要】室管膜下瘤(subependymoma)最早由Scheinker等于1945年报道,属新版WHO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中室管膜肿瘤(ependymomal tumours)中的一种罕见亚型,生物学行为属1级.好发于中老年人,肿瘤生长缓慢,常于尸解时偶然发现.【总页数】1页(PF004-F004)
【关键词】肿瘤诊断;鉴别诊断;室管膜下瘤;第四脑室;星形细胞
【作者】蒋莉莉;刘卫平;史蕾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9.41
【相关文献】
1.室管膜下巨细胞星形细胞瘤临床病理特征与鉴别诊断 [J], 颜临丽;贾旭春;王映梅;李擒龙;
2.脑室内室管膜下瘤MRI诊断与鉴别诊断 [J], 李兴付; 师达; 漆强; 石亚男; 刘晓; 陈真平
3.SOX10在毛细胞型星形细胞瘤和室管膜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J], 余露;颜梦然;罗文婷;蔡宇翔;刘欢;李志强;田素芳
4.侧脑室室管膜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0例报告) [J], 李坚;曹代荣;王弘
岩;李银官
5.疑难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34)——纵横(胸腺)大B细胞淋巴瘤 [J], 张文燕;刘卫平;纪洪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侧脑室室管膜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0例报告)

侧脑室室管膜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附10例报告)

Diagnosis and diferential diagnosis of lateral ventricle ependym al cysts tIl M RI:a report of 10 cases LI Jian.CAO
Dai—ran g,WANG Hong—yah,LIYin—guan (Department ofImage,The FirstAfiliatedHospital,P ̄jianMedicalUniversity, Fuzhou 350005,V ̄jian,China)
cont rast media,and the adjacent choroid plexus wer e compressed witll displacement.4 cases were combined witll slight
enlargement of t he ipsilateral temporal horn and 1 case was com b ined w i t h obvious enla rgement of the ipsilatera l tempora l hor n . There Was no dilatation of an terior horns in bilateral lateral ventricles.No edema was found in adjacent cerebral parenchyma. Conclusion The MRI man ifestation of lateral yentricle ependyma l cysts shows some character istics.thus MRI could provid important evidence in the diagnosis an d differential dia g nosis of lateral ventr icular ependyma l cvsts. K ey w ords:ependymal cyst;lateral ventricle;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iagnosis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资料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资料

医学影像技术(医学高级):MRI考试资料1、单选磁共振成像设备有哪些操作模式()A.键盘操作模式B.触摸屏操作模式C.电笔操作模式D.鼠标操作模式E.以上全是正确答案:E2、单选男,13岁,头痛(江南博哥)半年,视力模糊数天MRI平扫及增强扫描如图,最可能的诊断是()A.星形细胞瘤B.松果体细胞瘤C.生殖细胞瘤D.室管膜瘤E.未见异常正确答案:B3、问答题椎间盘脱出的MRI表现有哪些?正确答案:椎间盘脱出是指突出的髓核与纤维环分离,离开椎间盘平面,进入上下椎管。

脱出的髓核表现为圆形或卵圆形孤立团块,常超出同一椎间隙上、下软骨板平面,游离髓核T1加权像呈中等或低信号,T2加权像和质子密度加权像呈中等信号。

T2加权像游离髓核与椎间盘之间可见一低信号带,后纵韧带破裂处也表现为低信号带,两者共存谓之“双线征”。

MRI增强可见“牛眼”征,表现为游离髓核周围炎性肉芽组织环形强化,中央部分不强化。

4、判断题乳腺N型在MRITWI、TWI图像上均显示为低信号。

正确答案:错5、单选核磁共振最早应用于临床的时间是()A.20世纪60年代B.1946年C.1973年D.19世纪80年代E.18世纪末正确答案:C6、多选肺隔离症MRI可见到的表现()A.边界清楚的三角形或肺叶状影B.囊性区TWI上呈低信号,TWI上呈高信号C.实性区TWI上呈中等信号,TWI上呈高信号D.多轴位可显示病灶供血动脉的起源处E.多轴位可显示病灶内的血管结构及静脉引流情况正确答案:A, B, C, D, E7、问答题简述自旋回波(SE)脉冲序列的过程正确答案:先发射一个90度射频脉冲,间隔数十ms,再发射一个18参考解析:试题答案先发射一个90度射频脉冲,间隔数十ms,再发射一个180度脉冲,180度脉冲后数十ms,检测回波信号的强度。

8、单选由强至弱排列,SE序列T2加权中,信号强度依次为()A.胆汁>脾脏>肌肉>骨皮质B.脂肪>脑脊液>肌肉>脑灰质C.脂肪>脓液>肌肉>脾脏D.脑白质>脑脊液>肌肉>骨皮质E.脑脊液>肌腱>脑灰质>脂肪正确答案:A9、单选下列影像学方法中哪种可行任意方位断层()A.螺旋CTB.电子枪CTC.MRID.SPECTE.PET正确答案:C10、单选TIWI表现均匀低信号病灶,TWI随着TE的延长肿瘤信号强度递增似灯炮,注入Gd-DTPA后病灶周边结节强化,延迟后增强范围逐渐扩大,最可能的诊断为()A.肝癌B.肝腺瘤C.肝囊肿D.肝海绵状血管瘤E.胆管癌正确答案:D11、单选下列室管膜瘤的描述中哪项错误()A.是外胚层肿瘤B.在脑室系统内及大脑半球均可发生C.在儿童,以第三脑室和第四脑室最多见D.成人,以侧脑室最多见E.颞顶枕叶交界处为大脑半球室管膜瘤好发部位正确答案:A12、单选?男,37岁,右膝关节曾有外伤史,现感右膝关节部疼痛,结合所提供的图像,最可能的诊断是()A.未见异常B.前十字韧带撕裂C.胫骨骨折D.半月板损伤E.后十字韧带撕裂正确答案:B13、判断题正常情况下,MRI对食管各段均良好显示,均呈高信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侧脑室肿瘤”示:脉络丛乳头状瘤。
(五)室管膜瘤
室管膜瘤发生于侧脑室的患者比发生 于四脑室的患者平均年龄较大,为18~24岁。 侧脑室三角区为侧脑室室管膜瘤的好发部 位,其次为侧脑室体部。
肿瘤多为不规则形,边缘不光滑或呈分 叶状,与侧脑室室壁之间常有广基相连或跨 壁生长。T1W I多呈稍低或等信号, T2W I 为稍高信号。信号不均匀是室管膜瘤的特 点,其原因与肿瘤内钙化、囊变、出血、坏 死有关。增强扫描肿瘤呈显著不均匀强化。
室管膜下瘤 T1WI示肿瘤靠近室间孔,呈稍低信号, T2WI肿瘤呈稍高信号 增强扫描肿瘤内部分轻度强化
(四)脉络丛乳头状瘤
侧脑室脉络丛乳头状瘤绝大多数出现 在5 岁以下儿童,。常位于侧脑室三角区, 也可位于侧脑室体部。
T1WI多呈等或稍低信号, T2WI多呈高 信号,少数可接近于等信号,肿瘤常呈圆形 或类圆形,边缘常为颗粒状、凹凸不平或分 叶状是脉络丛乳头状瘤的一个特点。肿瘤 边界清楚,可因肿瘤分泌大量脑脊液而表现 为脑积水。增强扫描呈均匀或稍不均匀显 著强化。
1
1
室管膜瘤
2 1 1 16~22 19
1
1
转移瘤
11
50
50
1
合计
25 12 13 1.5~61 30 3 8
11
3
三、侧脑室肿瘤的影像学检查
侧脑室肿瘤的早期,因肿瘤生长在脑室 腔内,常无临床症状。当肿瘤生长较大阻塞 脑脊液循环通路或压迫周边脑组织时,才出 现相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而就诊。
头颅CT和MRI是目前检查侧脑室肿瘤的 主要方法。MRI可以多参数成像,能准确判定 肿瘤部位、大小、形态、血供及了解脑积水 情况等, 有助于作出术前定位、定性诊断, 对确定手术方式及术后观察有重要价值。而 CT显示肿瘤钙化较佳,对肿瘤的鉴别诊断有 一定帮助。
(一)星形细胞瘤
脑室内星形细胞瘤认为起源于室管膜基 质的神经胶质细胞,向脑室内生长,瘤体 大部位于脑室内。
l 肿瘤外形与脑室外形一致。 l 肿瘤较小时,肿瘤与脑室壁的夹角为锐角。 l 周围结构移位。 l 肿瘤以上脑室梗阻性积水。 l 病灶较大时可侵及脑实质。
“右侧脑室肿物切除标 本”: 星形细胞瘤 合并少突胶质细胞瘤 (WHOⅡ级)。
二、资料及方法
1、样本量:25例 2、方法: GE signa 1.5T磁共振
FOV 22cmx22cm,层厚9mm 层间距1mm ,矩阵320x192 GD-DTPA,0.1mmol/kg
作者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7年 4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侧脑室肿瘤的 MRI表现特点,以进一步提高诊断的准确 性。
室管膜瘤: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但发 生于侧脑室的室管膜瘤患者年龄稍大。室 管膜瘤多为不规则形,与侧脑室室壁之间常 有广基相连或跨壁生长,易发生囊变,信号 不均匀是室管膜瘤的特点,增强扫描肿瘤呈 显著不均匀强化
(六)中枢神经细胞瘤
中枢神经细胞瘤好发于青壮年,平均年 龄30岁左右。肿瘤多发生于透明隔室间孔 附近典型表现为以广基底与侧脑室透明隔 相连的肿瘤,均伴有不同程度脑积绳索状。此为CNC的一个较为特征性的 影像学表现。
l 边界:肿瘤边界清晰,一般不侵入脑实质。
lT1WI多呈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等或高信 号,可有囊变。肿瘤血供丰富,瘤体内有时 可见血管流空现象。脑室内的信号不一及 匍行性流空是CNC的另一特征性MRI表现。
l 增强扫描多呈轻中度强化。 l 有文献指出,凡青年人位于透明隔的肿瘤,
应考虑中枢神经细胞瘤的诊断。
肿瘤位于室间孔 附近,呈轻度不 均匀强化
“右侧脑 室肿块”
示:脑膜
瘤。
“左侧脑室肿瘤切除标本”: 纤维型脑膜瘤(WHOⅠ级)。
(三)室管膜下瘤
室管膜下瘤属肿瘤分类中室管膜肿瘤 中的一种罕见亚型,生物学行为属l级。室 管膜下瘤中含有室管膜细胞和星形细胞。
好发干中老年人,肿瘤生长缓慢。
肿瘤常靠近室间孔,呈类圆形、椭圆形 或分叶状,边界清楚。T1W I多呈稍低或等 信号, T2W I呈高信号。由于肿瘤血供较差, 血脑屏障完整,MRI增强扫描肿瘤通常不强 化或轻微强化。
(七)转移瘤
转移瘤可发生于侧脑室任何部位,完全 位于侧脑室内或部分位于脑室, 部分位于 侧脑室壁脑实质。T1WI多呈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高信号。增强扫描呈均匀显著强化, 中心有坏死时也可呈环形强化。
“右侧侧脑室肿物”: 转移性中低分化腺癌 伴神经内分泌分化, 考虑来源于肺。
四、侧脑室肿瘤的鉴别诊断
读书报告 --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 及鉴别诊断
龚涛
文章:侧脑室肿瘤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潘志立、余永强、钱银锋等,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
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年第27卷第7期)
一、概述
侧脑室肿瘤是指原发于侧脑室壁 组织或室壁周围组织,瘤体全部或大 部位于侧脑室内的肿瘤。侧脑室肿瘤 约占颅内肿瘤的 1%~3.2%。其类型较 多,有时难以作出正确的诊断。
侧脑室肿瘤可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 前角、体部及室间孔附近。而肿瘤较大时 更主要的是与脑实质的肿瘤相鉴别。
(一)好发于侧脑室三角区的肿瘤:
l侧脑室脑膜瘤:中年人多见, T1WI呈稍低 或等信号, T2WI呈稍高或等信号,信号比较 均匀,多呈显著均匀强化。
l 脉络丛乳头状瘤: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 脉络丛乳头状瘤表面常呈颗粒状,此类肿瘤 分泌较多脑脊液,并存交通性脑积水,是其 特点。
(二)脑膜瘤
脑室内脑膜瘤起源于脑室系统的脉络 从组织,临床上少见。肿瘤多为纤维型, 较硬,肿瘤多位于侧脑室三角部。侧脑室 脑膜瘤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左 侧略多于右侧。
MR表现
①主要见于中年人;形态不规则,体积较大; ②T1WI呈稍低或等信号, T2WI呈稍高或等信
号,信号较均匀,多呈显著均匀强化。 ③附壁脑膜强化; ④假包膜征; ⑤脑室变形及脑积水。
肿瘤类型
性别 例数
男女
年龄(岁)
发生部位
范围 平均 前角 体部 三角区 后角
星形细胞瘤
9 4 5 10~35 18 1 3
3
2
脑膜瘤
6 3 3 16~61 37
1
4
1
室管膜下瘤
3 1 2 42~62 48 1 1
1
中枢神经细胞 2 1 1 16~50 33 1 1 瘤
脉络丛乳头状 2 瘤
11
1.5~3 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