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与牛乳中牛磺酸含量测定比较

人乳与牛乳中牛磺酸含量测定比较
人乳与牛乳中牛磺酸含量测定比较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作用(综述)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及其营养作用(综述)张平伟 杨祖英 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100021) 牛磺酸(tauvine)是一种含硫β-氨基酸,1827年它做为牛胆汁的一个组成成分从动物组织中分离出来,由此而得名牛磺酸,又名牛胆硷。它以游离形式广泛存在于动物各种组织细胞内液中,植物中很少含有牛磺酸。近年来,随着对其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越来越广,尤其是作为营养强化剂应用于食品。自1984年,美国已在市售配方奶粉中添加牛磺酸,其它一些国家相继效仿。近年来,我国一些食品加工厂也在婴儿配方奶粉、孕妇营养品及强力饮料中添加牛磺酸,以保证婴幼儿的健康发育以及成年人的生理需要。牛磺酸在食品中的应用为何引起世界各国的如此重视呢?现就其生理功能和营养作用综述如下。 1 牛磺酸的生理功能 1.1 促进大脑及智力发育的作用 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具有促进大脑及智力发育的作用,表现为学习、记忆能力的提高。[1]其作用主要通过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的代谢,提高大脑组织中与脑发育有关的必需微量元素锌、铜、铁及游离氨基酸等的含量,进而促进大脑中DNA、RNA及蛋白质的合成。还可以牛磺酸-锌/牛磺酸的形式调节机体细胞代谢活性。牛磺酸缺乏的大鼠,脑及智力发育受到不良影响,表现为脑重量、脑功能达不到正常水平。[2]牛磺酸缺乏的幼猫,其大脑重量也显著低于补充牛磺酸组。牛磺酸在人脑神经细胞的增殖周期中具有明显的促增殖作用。[4]牛磺酸对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也起着促进作用,[5]当牛磺酸缺乏时,体外培养的人脑神经细胞的分化成熟过程受阻。 临床研究表明,[6]小于1300g的早产儿补充牛磺酸组与对照组相比,补充组有一更成熟的脑干诱发电压,提示牛磺酸对大脑发育的重要性。 1.2 保护视网膜的作用 1975年Hayes等报道,[7]用缺乏牛磺酸的饲料喂猫,其体内牛磺酸逐渐耗竭,血浆浓度下降并出现视网膜变性。如长时间缺乏,可使猫失明。 G等报道了长期进行胃肠道外营养(输液中不含牛磺酸)的3名成年人和名儿童的观察结果,[8]儿童组空腹血中牛磺酸含量显著下降,视网膜色素上皮出现弥散性颗粒,视网膜电图测出锥体功能异常。给予补充牛磺酸后血浆中含量增加,视网膜电图恢复或接近正常。而成人组血浆牛磺酸不受影响。该研究表明,儿童如缺乏牛磺酸,可发生视功能障碍,补充后可恢复正常。 1.3 在肝胆系统中的作用 1.3.1 抗肝损伤 在含钙介质中,牛磺酸可防止因缺氧而造成的肝细胞死亡,而在无钙介质中则没有这种作用,说明牛磺酸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可能是通过调节钙水平而实现的。[9]牛磺酸有直接和间接的抗氧化损伤作用。其直接作用是由其分子中的氨基与氧化剂结合从而阻止氧化作用的发生。如牛磺酸与强氧化剂HClO 作用时生成牛磺氯胺,从而解除了HClO对组织细胞的氧化损伤作用。其间接的抗氧化作用可能是牛磺酸能机械地进入细胞膜,稳定细胞膜的脂质成分,从而抵抗氧化剂的攻击。Waterfield报道了牛磺酸具有保护CCl4所致肝损伤的作用,[10]并指出牛磺酸不是作用于CCl4代谢活化作用所引起脂质积聚和坏死的早期,而是作用于细胞损伤的后期。Waterfield还发现正常大鼠肝和尿中牛磺酸含量呈明显正相关,[11] CCl 4 和半乳糖胺均可使大鼠肝脏中牛磺酸水平下降,血清和尿中牛磺酸含量增加,尿中牛磺酸含量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和天门冬酰胺转氨酶呈负相关,提示肝牛磺酸水平低于某一阈值时可能对肝毒物更为敏感。 还有研究发现,[12]半乳糖胺可造成明显的肝细胞损伤,使乳酸脱氢酶释放,0.6~3mmol/L的牛磺酸对于这种肝细胞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而30~60mmol/L的牛磺酸本身则可造成正常及中毒肝细胞的损伤。这是国内外首次使用高浓度牛磺酸造成细胞损伤的报道。 1.3.2 参与肝脂质代谢[9] 体外研究表明,人肝细胞牛磺酸水平与胆汁酸合成速度、细胞游离胆固醇浓度及高亲和性低密度脂蛋白受体表达有关。对仓鼠、豚鼠和小鼠的体内研究表明,补充牛磺酸可影响α胆固醇脱氢酶和GM 还原酶的活性。牛磺酸不仅与胆汁中的脂质分 eggel 221 7-H-C o A

牛磺酸的功效

牛磺酸的功效 牛磺酸,又称牛胆酸,其化学名称为2-氨基乙磺酸,为白色针状结晶,无臭、味微酸,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无任何毒副作用。它最初是从雄牛的胆汁中发现的,是一种非蛋白质氨基酸,其广泛存在于生物体中,也是人体内一种具有特殊生理功能的机体内源性氨基酸。 1、在食品工业方面,可添加于乳制品、饮料、复合味精及豆制品中,加快对神经细胞的分化、发育、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对不同年龄的人群均有较佳的保健作用。作为食品营养强化剂,在牛奶和奶粉中加入适量牛磺酸,其营养价值接近母乳,尤其对胎儿、婴幼儿有益智强身作用;能显著抑制和治疗老年性痴呆,改善常人的脑功能和视网膜组织。 2、在医疗制药方面,本品具有解热、镇痛、保肝、降血糖、维持正常视觉功能、调节神经传导、调节脂类代谢、胆磷汁分解-利胆护肝,参与内分泌活动,增加心脏收缩能力,提高人体免疫能力的作用。临床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发热、神经痛、扁桃体炎、支气管炎、风湿性关节炎、各类眼疾及药物中毒。 (1)解热抗炎作用:本品可能通过对中枢5-HT系统或儿茶酚胺系统的作用降低体温,据报道给感染性高热病人口服牛磺酸3.6~4.8g有一定的解热作用。动物实验证明,本品尚有抗葡萄球菌作用,并可能有一定的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 (2)强肝利胆作用:豚鼠实验证明,牛磺酸可解除胆汁阻塞,呈利胆作用。牛磺酸和胆酸结合可增加胆汁通透性,并与胆汁的回流有关。牛磺酸还可降低肝脏胆固醇含量,减少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对肝脏起保护作用。也在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可降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3)其它药理作用:缺乏牛磺酸的饮食可使视网膜产生病理变化,最后导致失明,如及时给予牛磺酸,在维持眼的正常功能方面可起到重要作用。牛磺酸还有营养作用,一旦缺乏,可造成儿童发育不良、视力损害和癫痫的易感染性。

食品生物技术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食品生物技术试题 甘肃农业大学12级食品质量与安全-李红科 一、单项选择题 1 通过()和酶工程处理废弃物,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并减少环境污染( A )A发酵工程 B基因工程 C蛋白质工程 D酶工程 2 ()是生物技术在食品原料生产、加工和制造中的应用的一个学科(B) A微生物学 B食品生物技术 C生物技术 D绿色食品 3 在引起食品劣变的因素中(C)起主导作用 A虫害 B物理因素 C微生物 D化学因素 4下列哪些食品保藏方法不属于物理保藏法(B) A脱水干燥保藏法 B熏制保藏法 C冷藏保藏法 D罐藏法 5 细胞工程包括动植物题的体外培养技术、()、细胞反应技术。 A细胞改造 B细胞修饰 C细胞杂交 D细胞衰老 6 自然选育过程中采取土样时主要选择()之间的土壤(B) A 3-10cm B 5-15cm C10-15cm D 10-20cm 7 下列不属于真空冷冻干燥法中冷冻干燥的步骤是(B) A制冷 B高压 C供热 D抽真空 8 食品生产中的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是(D) A GMP B ISO C CCP D HACCP 9 下列不属于纯种分离的常用方法的是(B) A 组织分离法 B 单孢分离法 C 划线分离法 D 稀释分离法 10 下列分离方法具有简单、快速的特点的是(B) A稀释分离法 B划线分离法 C组织分离法 D 单孢分离法11()是采样与生产相近的培养基和培养条件,通过三角瓶的容量进行小型发酵试验,以求得适合于工业生产用菌种(C) A 培养 B 分离 C 筛选 D 鉴定 12 诱变育种是以(C)为基础的育种 A自然突变 B 基因突变 C 诱发突变 D 基因重组 13 在整个诱变育种工作中,工作量最大的是(A) A 筛选 B 分离 C 鉴定 D 培养 14 分子育种是应用()来进行的育种方式(B) A 酶工程 B 基因工程 C 蛋白质工程 D 细胞工程 15 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后的菌株被称为(B) A“蛋白菌” B“工程菌” C “酶菌” D“细胞菌” 16冷冻保藏的温度一般要求在( C )摄氏度 A 1 B-10 C -20 D-5 17 发酵工业中培养基所使用的碳源中最易利用的糖是(A) A葡萄糖 B蔗糖 C淀粉 D乳糖 18(A)是人工配制的提供微生物或动植物生长、繁殖、代谢和合成人们所需要产物的营养物质和原料。 A培养基 B人工培养基 C合成培养基 D天然培养基 19 在引起肉腐败的细菌中,温度较高时(B)容易发育

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牛磺酸的研究进展 摘要:牛磺酸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而具有特殊生理功能。其在调节物质代谢,抗氧化,心血管系统调节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是其它氨基酸不可替代的人体必需物质。基于牛磺酸的作用被普遍传播,其提取方法也在不断更新和改进,包括发酵法、化学合成及生物提取。牛磺酸提取工艺的不断完善,使得牛磺酸在食品和药品行业得到广泛应用。目前,牛磺酸的生产成本高,产率低使得其应用受到限制,这些都将成为今后牛磺酸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牛磺酸,理化性质,提取方法,应用前景 牛磺酸(Taurine)是人体所必需的营养素,即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牛磺酸具有独特的药理及营养作用,国内外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镇静、消炎及降血脂等作用,对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视觉传导、视觉能力的完善以及钙质的吸收也有良好的作用,以及对中老年人延缓衰老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牛磺酸能促进体内代谢,增强体质,解除疲劳,是一种很好的食品添加剂。近年来,牛磺酸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改进现有的牛磺酸合成工艺成为近几年牛磺酸研究和应用开发方向的热点之一。 1 相关理化性质 牛磺酸是一种非蛋白质结构的β型含硫氨基酸,化学名称为2-氨基乙磺酸。其结构式为H2N-CH2-CH2-SO3H,分子量约125道尔顿。到目前为止,许多研究者对牛磺酸提取和分离纯化并对其性质进行了研究。牛磺酸在常温常压下为无色四面针状结晶,无毒、无臭、味微酸,熔点为328℃,微溶于水,其水溶液的pH值为4.1-5.6,溶于乙酸,不溶于无水乙醇、乙醚和丙酮。溶解后以两性离子形式存在,具有酸、碱两性电解质作用。其化学性质稳定,在避光、密封干燥条件下可在室温下贮存三年。 2 生理功能 2.1 影响激素的分泌 通过大量的动物实验表明,牛磺酸能够影响动物体内生长激素、催产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从而发挥其生理作用。同时,一些研究者曾在动物体内蛋白质供应充足及供应不足的情况下,添加1%牛磺酸时均可提高蛋白质消化率,并推测其机制是促进一些与蛋白质消化有关的激素的分泌[1]。 2.2 调节营养物质代谢 牛磺酸可通过调节体内微量元素、矿物元素代谢、糖代谢、脂代谢、蛋白质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 从本来意义上讲,人乳是供给婴儿吃的,而牛奶是供给牛犊吃的,人和牛的需要不同,所以人乳和牛奶在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1、蛋白质含量不同:人乳含蛋白质约l.2%左右,而且大部分是乳蛋白。这种蛋白质在婴儿胃内形成的乳凝块较小,容易被消化,因而营养价值高。牛奶含蛋白质是人乳的3.2倍。而且是以酪蛋白为主。这种蛋白质的凝乳块大,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营养价值没有母乳高。如意引起婴儿消化不良,腹泻或干燥,也使肾脏的负担加重。 2、脂肪含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脂肪球小,容易吸收利用。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和母乳差不多,但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仅为母乳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不适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饱和脂肪酸及挥发性脂肪酸,而且牛奶脂肪颗粒较大,不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3、含糖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其含量比牛奶高一倍。人乳中的乳糖完全溶解在乳液中,极易消化吸收,同时乳糖可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及促进钙的吸收。另外,母乳中还有一种糖是够策划能够婴儿的血型物质及促进脑神经发育的主要成分,而在牛奶中缺乏这种糖;牛奶中含糖低,所以在吃牛奶时需要加糖,加糖过多又会影响钙的吸收、互相矛盾。 4、母乳中含有婴儿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如铁、铜、锌、钙、磷等。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铜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所必需的物质,锌与婴儿

的智力发育有关。上述这些矿物质在牛奶中的含量都比较少。另外,母乳中钙、磷搭配比例合适,容易被吸收,故的婴儿不易患。牛奶中钙、磷的含量虽然比人乳高,但由于其比例使婴儿难以吸收,所以牛奶喂养的婴儿佝偻病发病率高。 5、母乳中各种的含量一般都比牛奶高。 6、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故尺母乳的婴儿可不必再喂糖水。 7、人乳中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抗体,吃后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牛奶几乎没有婴儿所需要的抗体。 8、人乳中绝对没有细菌,吃起来放心;母乳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牛奶易被细菌污染,必须经过消毒才能饮用。 9、牛奶也有一个优点,即含无机盐较多,如钙、磷、铁的含量都很丰富,这有利于婴儿的。 总的来讲,母乳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人工无法制造,所以世界上没有一种代乳品能和母乳相比。

牛磺酸生理功能

牛磺酸生理功能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 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 防止心血管病 牛磺酸在循环系统中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特殊疗效,可治疗心力衰竭。 影响脂类的吸收 肝脏中牛磺酸的作用是与胆汁酸结合形成牛黄胆酸,牛磺胆酸对消化道中脂类的吸收是必需的。牛磺胆酸能增加脂质和胆固醇的溶解性,解除胆汁阻塞,降低某些游离胆汁酸的细胞毒性,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增加胆汁流量等。 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 牛磺酸能促进垂体激素分泌,活化胰腺功能,从而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状态,对机体代谢以有益的调节;并具有促进有机体免疫力的增强和抗疲劳的作用。 影响糖代谢 牛磺酸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浓度。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不依赖于增加胰岛素的释放。牛磺酸对细胞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后机制实现的,它主要依靠与胰岛素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直接与胰岛受体结合。 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补充牛磺酸可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改善记忆的功能 在牛磺酸与脑发育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牛磺酸可促进大白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补充适量牛磺酸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记忆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记忆的准确性,并且对神经系统的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 维持正常生殖功能 正常的生殖功能需要用牛磺酸来维持。 其他功能 牛磺酸防治缺铁性贫血有明显效果,它不仅可以促进肠道对铁的吸收,还可增加红细胞膜的稳定性;牛磺酸还是人体肠道内双歧菌的促生因子,优化肠道内细菌群结构;还具有抗氧化、延缓衰老作用;牛磺酸可镇静、镇痛和消炎,对冻伤、KCN中毒及偏头疼也有防治作用。 获取途径:牛磺酸几乎存在于所有的生物之中,哺乳动物的主要脏器,如:心脏、脑、肝脏中含量较高;含量最丰富的是海鱼、贝类,如墨鱼、章鱼、虾,贝类的牡蛎、海螺、蛤蜊等。鱼类中的青花鱼、竹荚鱼、沙丁鱼等牛磺酸含量很丰富。因此,多摄取此类食物,可以较多地获取牛磺酸。牛磺酸易溶于水,进餐时同时饮用鱼贝类煮的汤是很重要的。除牛肉外,一般肉类中牛磺酸含量很少,仅为鱼贝类的1%~10%。

牛磺酸的功效和作用

牛磺酸的功效和作用 牛磺酸的功效和作用 1: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 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体内的半肤氨酸亚磺酸脱氢酶(csad)尚未发育成熟,合成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需由母乳补充。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高,尤其初乳中含量更高。如果补充不足,将会使幼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迟缓。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 2: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 1975年hayes等报道,猫的饲料中若缺少牛磺酸,会导致其视网膜变性,长期缺乏,终至失明。猫以及夜行猫头鹰之所以要捕食老鼠,其主要原因是老鼠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多食可保持其锐利的视觉。婴幼儿如果缺乏牛磺酸,会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长期的静脉营养输液的病人,若输液中没有牛磺酸,会使病人视网膜电流图发生变化,只有补充大剂量的牛磺酸才能纠正这一变化。 3:防止心血管病

牛磺酸在循环系统中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特殊疗效,可治疗心力衰竭。 4:影响脂类的吸收 肝脏中牛磺酸的作用是与胆汁酸结合形成牛黄胆酸,牛磺胆酸对消化道中脂类的吸收是必需的。牛磺胆酸能增加脂质和胆固醇的溶解性,解除胆汁阻塞,降低某些游离胆汁酸的细胞毒性,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增加胆汁流量等。 5: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 牛磺酸能促进垂体激素分泌,活化胰腺功能,从而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状态,对机体代谢以有益的调节;并具有促进有机体免疫力的增强和抗疲劳的作用。 6:影响糖代谢 牛磺酸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浓度。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不依赖于增加胰岛素的释放。牛磺酸对细胞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后机制实现的,它主要依靠与胰岛素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直接与胰岛受体结合。 7: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牛磺酸具有调节晶体渗透压和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在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晶状体中山梨酸含量增加,晶体渗透压增加,而作为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牛磺酸浓度则明显降低,抗氧化作用减弱,晶体中的蛋白质发生过度氧化,从而引起或加重白内障的发生。补充牛磺酸可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从本来意义上讲,人乳是供给婴儿吃的,而牛奶是供给牛犊吃的,人和牛的需要不同,所以人乳和牛奶在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1、蛋白质含量不同:人乳含蛋白质约l.2%左右,而且大部分是乳蛋白。这种蛋白质在婴儿胃内形成的乳凝块较小,容易被消化,因而营养价值高。牛奶含蛋白质是人乳的3.2倍。而且是以酪蛋白为主。这种蛋白质的凝乳块大,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营养价值没有母乳高。如意引起婴儿消化不良,腹泻或干燥,也使肾脏的负担加重。 2、脂肪含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脂肪球小,容易吸收利用。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和母乳差不多,但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仅为母乳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不适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饱和脂肪酸及挥发性脂肪酸,而且牛奶脂肪颗粒较大,不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3、含糖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其含量比牛奶高一倍。人乳中的乳糖完全溶解在乳液中,极易消化吸收,同时乳糖可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及促进钙的吸收。另外,母乳中还有一种糖是够策划能够婴儿的血型物质及促进脑神经发育的主要成分,而在牛奶中缺乏这种糖;牛奶中含糖低,所以在吃牛奶时需要加糖,加糖过多又会影响钙的吸收、互相矛盾。 4、母乳中含有婴儿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如铁、铜、锌、钙、磷等。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铜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所必需的物质,锌与婴儿的智力发育有关。上述这些矿物质在牛奶中的含量都比较少。另外,母乳

中钙、磷搭配比例合适,容易被吸收,故的婴儿不易患。牛奶中钙、磷的含量虽然比人乳高,但由于其比例使婴儿难以吸收,所以牛奶喂养的婴儿佝偻病发病率高。 5、母乳中各种的含量一般都比牛奶高。 6、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故尺母乳的婴儿可不必再喂糖水。 7、人乳中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抗体,吃后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牛奶几乎没有婴儿所需要的抗体。 8、人乳中绝对没有细菌,吃起来放心;母乳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牛奶易被细菌污染,必须经过消毒才能饮用。 9、牛奶也有一个优点,即含无机盐较多,如钙、磷、铁的含量都很丰富,这有利于婴儿的。 总的来讲,母乳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人工无法制造,所以世界上没有一种代乳品能和母乳相比。

牛磺酸的作用

牛磺酸的作用 中文名:牛磺酸 英文名:Taurine 别称:2-氨基乙磺酸牛黄酸;牛胆酸;牛胆素 化学式:C2H7NO3S 分子量:125.15 CAS 号:107-35-7 熔点:305.11℃ 水溶性: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 密度:1.734g/cm3(-173.15K) 外观: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或结晶性粉末 牛磺酸(Taurine)又称β-氨基乙磺酸,最早由牛黄中分离出来,故得名。纯品为无色或白色斜状晶体,无臭,牛磺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要。 牛磺酸对人体的作用: 促进婴幼儿脑组织和智力发育 牛磺酸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且呈剂量依赖性,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体内的半胱氨酸亚磺酸脱氢酶(CSAD)尚未发育成熟,合成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需由母乳补充。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高,尤其初乳中含量更高。如果补充不足,

将会使幼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迟缓。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 提高神经传导和视觉机能 1975年Hayes等报道,猫的饲料中若缺少牛磺酸,会导致其视网膜变性,长期缺乏,终至失明。猫以及夜行猫头鹰之所以要捕食老鼠,其主要原因是老鼠体内含有丰富的牛磺酸,多食可保持其锐利的视觉。婴幼儿如果缺乏牛磺酸,会发生视网膜功能紊乱。长期的静脉营养输液的病人,若输液中没有牛磺酸,会使病人视网膜电流图发生变化,只有补充大剂量的牛磺酸才能纠正这一变化。 防止心血管病 牛磺酸在循环系统中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脂,保持人体正常血压和防止动脉硬化;对心肌细胞有保护作用,可抗心律失常;对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含量有特殊疗效,可治疗心力衰竭。 影响脂类的吸收 肝脏中牛磺酸的作用是与胆汁酸结合形成牛黄胆酸,牛磺胆酸对消化道中脂类的吸收是必需的。牛磺胆酸能增加脂质和胆固醇的溶解性,解除胆汁阻塞,降低某些游离胆汁酸的细胞毒性,抑制胆固醇结石的形成,增加胆汁流量等。 改善内分泌状态,增强人体免疫 牛磺酸能促进垂体激素分泌,活化胰腺功能,从而改善机体内分泌系统的状态,对机体代谢以有益的调节;并具有促进有机体免疫力的增强和抗疲劳的作用。 影响糖代谢 牛磺酸可与胰岛素受体结合,促进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加速糖酵解,降低血糖浓度。研究表明,牛磺酸具有一定的降血糖作用,且不依赖于增加胰岛素的释放。牛磺酸对细胞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可能是通过受体后机制实现的,它主要依靠与胰岛素受体蛋白的相互作用,而不是直接与胰岛受体结合。 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牛磺酸具有调节晶体渗透压和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在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晶状体中山梨酸含量增加,晶体渗透压增加,而作为调节渗透压的重要物质牛磺酸浓度则明显降低,抗氧化作用减弱,晶体中的蛋白质发生过度氧化,从而引起或加重白内障的发生。补充牛磺酸可抑制白内障的发生发展。 改善记忆的功能

羊奶牛奶和人奶的比较

蛋白质组成:羊奶蛋白质较牛奶稍高,其中酪蛋白占75%,a-S1酪蛋白占总蛋白1-3%,B-乳球蛋白的含量比牛奶小,因此羊奶可解除大部分牛奶过敏症。脂肪:羊奶的脂肪球细胞小,只有牛奶的三分之一,不饱和脂肪酸较牛奶高一倍,更容易吸收。 上皮生长因子:羊奶含有和人乳一样的活性因子--上皮生长因子(EGF),有益上皮细胞的生长和修称复,增强人体的抵抗力。牛奶中无上皮生长因子。 矿物质:羊奶中矿物质较多,总含量为0.85%,钙、磷含量比牛奶多20%,钙铁之间没有拮抗作用,钙铁吸收率高。 酸碱度:羊奶偏碱性,牛奶偏酸性。 乳类及其制品是人类优质的食品之一。单从动物奶类的角度来看,牛奶与羊奶没有原则上的区别,都含有较优质的蛋白质、脂肪,而且矿物质含量,尤其是钙含量都很丰富。由于牛奶的产量高,所以经常食用的是牛奶,少见羊奶。 羊奶蛋白质比牛奶低,约为一半,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稍高。但羊奶优势的地方不是简单同牛奶比营养素含量,而是在一些细微的地方表现出来。首先羊奶的蛋白结构与牛奶的不同,羊奶中酪蛋白含量比牛奶为低,乳清蛋白比例高,更接近于人奶,蛋白微粒小,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而且羊奶中异体蛋白含量也较少,因此,对牛奶过敏和体质较弱的人群可以试选用羊奶。其次羊奶中脂肪粒比牛奶细小,更易吸收。 综合起来看,牛奶、羊奶各有优势,不能简单地做出哪个好哪个不好的结论。在实际应用中,牛奶的选择较多,但有消化功能差的人,或者对牛奶不耐受时,可选用羊奶。 羊奶被国际营养学界公认为“可与母乳相媲美”的天然营养品,被称为“奶中之王”。羊奶和人奶的蛋白质形态相似,脂肪球大小与人奶相同,仅为牛奶的三分之一,更接近于人乳,消化时间比牛奶短100分钟,吸收时间比牛奶短14个小时且吸收率高。另外a-乳清蛋白是母乳中的主导蛋白,而牛奶中的这种蛋白少于羊奶。对婴幼儿来说,羊奶呈弱碱性,不含过敏源,用于婴儿可避免用牛奶喂养发生腹泻、便秘和湿疹并使宝宝不上火。另外由于牛奶的分子比羊奶大,宝宝喝牛奶比喝羊奶容易上火和便秘。羊奶有200多种营养物质和生物活性物质,在重要的几十种营养物质里面蛋白质、维生素A、E、B、C、钙、磷、铁等

食品保藏技术综述

食品保藏技术综述 班级:XXXX 学号:XXXXXXXX 姓名:XXX

【摘要】 我国幅员辽阔,自然资源非常丰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药食同源的传统,与欧美相比,具有发展纯天然,多功能的食品添加剂的独特优势。中国的天然抗氧化剂,天然色素、天然香料等天然植物抽提物产品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因此,在继承现有的基础上仍需采用高新技术,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加快发展高质 量的食品添加剂。一日三餐的食品工业发展了,食品添加剂才能得到更多、更快的发展。要重视发展为满足不同人群生产营养强化食品所需要的食品添加剂;为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扩大出口,替代进口所需要的食品添加剂要加快发展;要采用生物技术和新技术,不断开发新产品、新品种,不断扩大应用新领域。 【关键词】食品保藏、保藏方法、保藏原理特点、新鲜食品 一、食品保藏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一)历史 1. 《诗经》“凿冰冲冲,纳于凌阴”,天然冰保藏食品。 2. 我国劳动人民利用井窖、地沟和土窑洞等保藏食品。 3. 19 世纪上半期冷媒的出现使食品保藏技术得到了划时代的发展。 4. 1834 年,英国人发明了以乙醚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冷冻机。 5. 1860 年,法国人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以水为吸收剂的吸收式冷冻机。 6. 1872 年,美国人发明了以氨为制冷剂的压缩式冷冻机,人工冷源逐渐代替自然冷源,食品保藏发生了根本性变革。 7. 20 世界 50 年代,气调贮藏技术开始应用于果蔬、粮食、鲜肉、禽蛋及加工食品的保藏。 8. 50 年代,我国没有水果和蔬菜冷藏库。 9. 1968 年,我国有了第一个水果冷库。 10. 八十年代,迅速发展,引进了气调和调气设备。 11. 近二十年,各种类型的冷库 3 万多座,总容量近600。腌制保藏技术在公元前3000年到前1200年,犹太人、中国人、希腊人低温保藏和烟熏保藏技术;公元前1000年,古罗马人的干藏技术,2000年前,西方人、中国人的罐藏技术《北山酒经》记载。 (二)发展

浅谈牛磺酸及其功效

浅谈牛磺酸及其功效 牛磺酸是一种特殊的氨基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元素,有着平衡健康的奇妙功效。它在脑内的含量丰富、分布广泛,能明显促进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和细胞增殖、分化,在脑神经细胞发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牛磺酸与幼儿、胎儿的中枢神经及视网膜等的发育有密切的关系。研究表明:早产儿脑中的牛磺酸含量明显低于足月儿,这是因为早产儿体内的半胱氨酸亚磺酸脱氢酶(CSAD)尚未发育成熟,合成牛磺酸不足以满足机体的需要,需由母乳补充,母乳中的牛磺酸含量较高,尤其初乳中含量更高。长期单纯的牛奶喂养,易造成牛磺酸的缺乏。将会使幼儿生长发育缓慢、智力发育迟缓。 此外,牛磺酸具有调节晶体渗透压和抗氧化等重要作用,可抑制白内障的发生与发展。同时,在牛磺酸与脑发育关系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发现:牛磺酸可促进大白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所以补充适量牛磺酸不仅可以提高学习记忆速度,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记忆的准确性,并且对神经系统的抗衰老也有一定作用。 喜欢动物的人都知道,猫的眼睛总是那么炯炯有神。其实,这和猫的食物有着很大的关系。众所周知,猫最爱吃的东西就是鱼和老鼠,而动物体中都含有牛磺酸,其中鱼贝类的含量最为丰富。同时,老鼠体内也含有大量的牛磺酸。通过日常的食物,猫补充了大量的牛磺酸,而牛磺酸对猫眼视网膜中的感光细胞有促进作用,所以猫的眼睛能总是那么炯炯有神。在另外一项实验中,用不含牛磺的猫粮喂养小猫,小猫的视网膜就出现了病变,乃至完全失明。 不仅是猫科动物,人类的眼睛视网膜中也存在大量牛磺酸,因此补充牛磺酸对于人的眼睛也至关重要。眼睛的角膜有自我复能力,即当角膜受到某些伤害时,可以自我修复。眼药中大都含有牛磺酸,就是为了强化角膜的自我修复能力,对抗眼疾。由此可见,日常补充牛磺酸可以增进眼睛角膜的自我修复能力,预防眼科疾病。 所以,牛磺酸作为一种优质的营养素用于保健还是很可取的,应该更好地被国人利用,建议大家平常多吃些鱼、贝类补充,也可以服用一些含牛磺酸的制品,及时补充身体营养。

牛磺酸营养强化剂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1.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通用名称 中文名称:牛磺酸;化学名称:2-氨基乙磺酸;分子式:C2H7NSO3;,

相对分子量:125.15(按1987年国际原子量)。 此项申报是指——食品添加剂牛磺酸,即GB14759—93中规定的牛磺酸。用于氨基酸类食品营养强化剂的牛磺酸。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

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2.食品添加剂的功能分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功能分类 根据GB14880营养强化剂规定,牛磺酸属于营养强化剂,氨基酸类。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二、食品添加剂的通用名称、功能分类,用量和使用范围 3.用量和使用范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用量和使用范围 拟在盐及代盐制品中强化牛磺酸; 申报的牛磺酸的使用量为:4~20g/kg;

1.我国居民食盐的日摄入量为14~26克(见后面论文)。其中以日摄入18±2 克的人数最多。日摄入食盐以平均18克计算,牛磺酸按6~18g/kg计算,实际上增加了每天108~324毫克牛磺酸的摄入。 说明:食盐的粒度一般在20~40目之间,行业内公认的混匀度达到95%即可算为优级,混匀度比目数更大(更细)的面粉要小。所以申报最低限虽然为4g/kg,但实际生产为确保产品合格一般要高于4g/kg,按5~6g/kg是行业内普遍计算出的生产实际使用量,以此类推最高量选择18g/kg计算。 参考GB14880标准,牛磺酸在谷类制品中使用量为0.3~0.5g/kg;在饮液中使用量为0.1~0.5g/kg;在果汁(果味)型饮料中使用量为 0.4~0.6g/kg。 2.中国营养学会主编的《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并未给出牛磺 酸的推荐摄入量(RNI)、平均需要量(EAR)等,只给出了含硫(s)基氨基酸最低摄入量为:16毫克/公斤/日;安全摄入量为:32毫克/公斤/日。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 二O一O年十二月

食品保藏技术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姓名: 肖超男 学院: 食品科学与药学学院 专业: 食品科学与工程 班级: 食科122班 学号: 124031238 指导教师: 朱璇职称: 2013年12月15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食品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中的应用 指导老师:朱璇作者:肖超男 摘要:介绍了辐照技术在食品保藏上的应用和优点,以及电离辐射对食品营养成分和活细胞的影响,从不同角度说明了辐照食品的卫生安全性;对辐照食品技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食品;辐照保藏;安全性 Irradi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food storage Teacher:Zhu Xuan Author:Xiao Chaonan Abstract: Application and advantages of irradiation technology in food preservation and effects ofirradiation on food nutrient composition and living cellswere introduced in detail.The safety of ir-radiation food was explained from different angles.Application status and developmental future of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of food were also studied. Key words: food;irradiation preservation; safety 正文: 食品辐照(Food irradiatior),又称“食品照射”或“电离辐射”,它是利用射线照射食品(包括原材料),延迟新鲜食物某些生理过程(发芽和成熟)的发展,或对食品进行杀虫、消毒、杀菌、防霉等处理,达到延长保藏时间,稳定、提高食品质量的一种食品保藏技术。目前,食品加工技术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具有了较大的提高,对食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成为人们选择食品时首要考虑的方而。食品辐照技术具有营养成分损失少、易操作、无污染、残留少、节省能源等优点,因此引起了国内外食品科学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1 辐照技术的原理 食品辐照技术是对食品进行非热加工的新技术,食品在辐照过程中食品本身的温度变化不大,因此可以最大限度的保留食品的色、香、味及营养成分。其基本原理是利用同位素,等放射源产生的γ射线或5 MeV以下的X射线及电子加速器产生的10 MeV以下的高能电子束辐射食品,使食品中生物体产生物理或化学反应,抑制或破坏其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甚至使细胞组织死亡,从而达到消毒灭菌、延长食品贮藏时间、减少损失的目的。 2 辐照保藏技术的优越性 辐照技术属于冷处理技术,是一种物理保藏法,与许多传统保藏法相比有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1)节约能源,与热处理、干澡和冷冻保藏食品法相比,能耗降低几倍到几十倍; (2)杀菌效果好,可通过调整辐照剂量满足对各食品杀菌的要求; (3)射线能快速、均匀、较深的穿透物体,与热处理相比,辐照过程交易得到精确的控制; (4)辐照为“冷处理”,可最大限度保持食品的原有风味; (5)不会留下任何残留物,从而减少环境污染并提高食品卫生质量; (6)可对包装好的食品进行杀菌处理,消除了在食品生产和制作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严重交叉污染问题; 3 辐照技术的特点 辐照技术作为一种食品保藏方法,不同于化学熏蒸法和腌制法,不需要加入

羊奶、牛奶与人奶的对照

羊奶、牛奶及人乳营养成份分析比较 从羊奶的实际成份来说 世界营养专家都知道:羊奶是世界公认更优于牛奶,而且最接近母乳的奶品!因为羊奶中含有一种与人乳相同的“上皮细胞生长因子”(国际营养学上简称EGF),而这是牛奶完全没有的成份。此--EGF因子有神奇的修复鼻腔、气管粘膜作用,并能增强人体整体的抵抗力、免疫力,一些国家的医生为患有支气管炎、肺炎的病人开具羊奶作为辅助治疗,并倡导在感冒高发期多饮羊奶以预防感冒,以及其他流行性传染病之预防,成效卓著!而在营养成份的完全比较上,羊奶的优异性更是卓越凸显,下图为每100毫克中,羊奶、牛奶及人乳之营养实际成份分析表: 羊奶、牛奶及人乳营养成份,分析比较表: 乳品成份钙磷蛋白维生素糖质消化时间AB6 C 羊乳140 120 3.8 1500.2 2 4.5 20min 牛乳110 85 2.9 850.1 + 4.8 120min 人乳33 21 1.5 1710.2 4 7.2 30min 由上表可明显知道羊奶的钙、磷含量是人奶的4-8倍,居于各种食物之首,更明显的超高于牛乳。广东人常以“老火骨汤”来补钙,还不如一杯鲜羊奶补钙多。因此,中国权威期刊《家庭医生》(一九九八年第十三期第15页)发表了“羊奶比牛奶好,羊奶含有抗癌及抗关节炎物质”的科学论文,来倡导国人多饮羊奶。二、从人体对奶品的实际吸收时间来说 由上表及世界营养专家的认证皆知,人体对牛奶的消化与吸收时间,需长达2小时-24小时,而且吸收率最高也不过70%左右而已,所以一般人喝牛奶时皆会有胃部不适,而且饱胀,想拉肚子之负面效果,但羊奶却仅需20分钟即可完全被人体吸收,吸收率更高达90%,因此就实际之“吸收效益”而言,羊奶才是最具营养效益之奶。 三、从保健医学之角度而言 自古至今,无论是中国医学宝典《本草纲目》、《中华医学金典》……,或是现代中西方之营养丛书《现代营

牛磺酸的应用

牛磺酸的应用 摘要:牛磺酸(taurine)又名牛胆酸、牛胆素,是一种含硫/3一氨基酸,是从牛胆汁中分离出来而得名,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物学功能的营养物质。在工业上主要有两种制备方法,乙醇胺工艺和环氧乙烷工艺。本文介绍了牛磺酸的制备工艺,并且还介绍了牛磺酸在医学,养殖业中的广泛应用,前景广阔,有待学者们对牛磺酸在医学中对人类疾病的研究治疗和饲料中的适宜添加水平和添加形式,以促进它在更多领域的推广和应用。 关键字:牛磺酸制备工艺应用研究发展 牛磺酸又称为牛胆酸、牛胆素和牛胆碱,因最早从牛胆中分离出来而得此名。其化学名为2一氨基乙磺酸,英文名称为Taurine,分子式为H2NCH2CH2SO3 H,CA登记号为107—35—7,分子量为125.15。牛磺酸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或结晶状粉末。无臭,昧微酸,在水中溶解。溶于乙醚等有机溶剂,是一种含硫的非蛋白氨基酸,在体内以游离状态存在,不参与体内蛋白的生物合成。牛磺酸虽然不参与蛋白质合成,但它却与胱氨酸、半胱氨酸的代谢密切相关。人体合成牛磺酸的半胱氨酸亚硫酸羧酶(CSAD)活性较低,主要依靠摄取食物中的牛磺酸来满足机体需求。其化学性质稳定,在室温下可存贮3年。[1]由于受资源的限制,从自然资源提取天然牛磺酸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牛磺酸基本上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虽然文献报道牛磺酸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工业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生产牛磺酸:乙醇胺工艺和环氧乙烷工艺。乙醇胺工艺是以单乙醇胺为原料,经浓硫酸酯化,亚硫酸钠还原和分离纯化得到牛磺酸产品。环氧乙烷工艺是以环氧乙烷为起始原料,经与亚硫酸氢钠加成,然后经氨化、中和,分离纯化得到牛磺酸产品。[6]牛磺酸的生产工艺,由于受资源的限制,从自然资源提取天然牛磺酸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目前,牛磺酸基本上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生产。虽然文献报道牛磺酸的合成方法很多,但工业上主要采用两种方法生产。[1] 表一.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

人乳与牛乳的区别 从本来意义上讲,人乳是供给婴儿吃的,而牛奶是供给牛犊吃的,人和牛的需要不同,所以人乳和牛奶在成分上也有一定的差别。 1、蛋白质含量不同:人乳含蛋白质约l.2%左右,而且大部分是乳蛋白。这种蛋白质在婴儿胃内形成的乳凝块较小,容易被消化洗手,因而营养价值高。牛奶含蛋白质是人乳的3.2倍。而且是以酪蛋白为主。这种蛋白质的凝乳块大,不容易被消化吸收,因而营养价值没有母乳高。如意引起婴儿消化不良,腹泻或大便干燥,也使肾脏的负担加重。 2、脂肪含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其脂肪球小,容易吸收利用。牛奶中的脂肪含量和母乳差不多,但含有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仅为母乳的三分之一,大部分是不适于人体消化吸收的饱和脂肪酸及挥发性脂肪酸,而且牛奶脂肪颗粒较大,不易被婴儿消化吸收。 3、含糖量不同:母乳中所含的糖主要是乳糖,其含量比牛奶高一倍。人乳中的乳糖完全溶解在乳液中,极易消化吸收,同时乳糖可抑制肠道中大肠杆菌的生长及促进钙的吸收。另外,母乳中还有一种糖是够策划能够婴儿的血型物质及促进脑神经发育的主要成分,而在牛奶中缺乏这种糖;牛奶中含糖低,所以在吃牛奶时需要加糖,加糖过多又会影响钙的吸收、互相矛盾。 4、母乳中含有婴儿必需的多种矿物质,如铁、铜、锌、钙、磷等。铁是造血的主要原料,铜是婴儿神经系统发育的所必需的物质,锌与婴儿的智力发育有关。上述这些矿物质在牛奶中的含量都比较少。另外,母乳中钙、磷搭配比例合适,容易被吸收,故母乳喂养的婴儿不易患佝偻病。牛

奶中钙、磷的含量虽然比人乳高,但由于其比例使婴儿难以吸收,所以牛奶喂养的婴儿佝偻病发病率高。 5、母乳中各种维生素的含量一般都比牛奶高。 6、母乳中含有足够的水分,故尺母乳的婴儿可不必再喂糖水。 7、人乳中含有婴儿所需要的各种抗体,吃后能增强婴儿的抵抗力,可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牛奶几乎没有婴儿所需要的抗体。 8、人乳中绝对没有细菌,吃起来放心;母乳中含有溶菌酶,具有抗菌、消炎、增强机体免疫力等作用。牛奶易被细菌污染,必须经过消毒才能饮用。 9、牛奶也有一个优点,即含无机盐较多,如钙、磷、铁的含量都很丰富,这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 总的来讲,母乳是天然的高级营养品,人工无法制造,所以世界上没有一种代乳品能和母乳相比。

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摘要:介绍了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食品保藏技术的发展现状,对近年来几种食品保藏技术方法作以综述,并阐述了食品保藏技术在其应用中存在的局限性,也对其发展前景提出了看法与观点。 关键词:食品腐败变质;食品保藏技术;发展前景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its prospect analysis Abstract:In this paper, we introduced the main factors of food spoilage,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Reviews the recent several methods of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 and described the limitations of its application in food preservation. Some relative perspectives about its prospect are also mentioned. Key words: food spoilage; food preservation technology;developing prospect 前言 食品种类繁多,组成成分复杂,使其在加工、运输、储藏和销售的过程中,极易因周围环境因素如微生物、温度、光照等的影响而变质。不仅缩短了食品的货架期,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严重时更会危及人们的健康。 长期以来,应用较多的食品保藏技术多为传统的干燥、加热、冷藏、罐藏、腌渍、烟熏和化学处理等[1]来保藏食品。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日益渐高,以及现代技术如高压、辐射等的发展应用,在传统食品保藏的基础上发展了一些新的食品保藏技术,如冰温保藏技术、辐照技术、冰核细菌和生物冷冻蛋白技术、栅栏因子技术等,以满足其需要。本文就目前的几种保藏技术作以介绍,对食品保藏技术的现状作以分析并展望。 1. 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主要因素 各种食品保藏技术都是针对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加以人为的控制,以达到延缓或阻止食品的腐败变质。为此,必须清楚的了解引起食品品质变质的因素及其特性,以便寻求更好的方法去控制这些因素,也能进一步理解相关的保藏技术和发展技术创新。 1.1 理化因素 引起食品变质的理化因素主要有温度、水分及水分活度、光照、pH、金属离子和一些酶类等,如叶绿素的脱镁变色;脂类、蛋白质、维生素等的水解;脂肪的酸败、维生素的降解、色素褪色,另外还有因组织损伤而导致的水果酶促褐变等。如在食品加工器械方面,由于铜铁等金属离子能缩短油脂氧化的诱导期和提高反应速度,采用不锈钢取代一般铜铁部件,就延缓了脂类的氧化而有利于食品的加工储藏。 1.2 生物因素 微生物是引起食品变质的主要因素,如细菌、霉菌和酵母菌等,这些微生物在其代谢的过程中不仅消耗食品的营养成分,造成食品的营养流失及腐败,而且其代谢产物如发霉花生中的黄曲霉毒素等,更会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要想更好的保藏食品,必须抑制性这些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或致死。 而这些一般都是通过控制理化因素来实现,如冷藏技术就是通过控制温度以影响微生物的代谢进而达到食品保藏的目的,而传统的腌渍技术则是通过改变微生物生长环境中的水分活度等因素来实现。 2. 几种现代食品保藏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