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主体

合集下载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的种类

行政主体的种类行政主体的种类在治理体系中,行政主体是指负责管理和实施行政事务的组织机构。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政主体种类和结构各不相同,但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 中央行政主体中央行政主体是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在国家政府体系中起着决策、管理和领导的作用。

在一些国家,中央行政主体通常是总统、国务院或类似的机构。

中央行政主体负责制定国家政策、制定法律法规以及监督和管理地方行政主体的工作。

2. 地方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是中央行政主体下属的具体行政组织,负责管理和实施地方行政事务。

地方行政主体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在特定行政区域内行使行政管理权力,例如市政府、县政府等。

地方行政主体负责解决本地区的具体问题,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3. 地方自治机构地方自治机构是一种特殊类型的行政主体,其特点是具有一定的自治权力和自主管理能力。

地方自治机构通常设立在地方行政主体内,例如自治区、自治县等。

在地方自治机构内,地方居民通过选举产生代表,负责制定和执行本地区的法律、政策和规划,以满足地方居民的特殊需求和利益。

4. 公共机构公共机构是负责提供公共服务和管理公共资源的行政主体。

公共机构包括各种政府部门、公共事业单位、公立学校、医疗机构等。

公共机构的职责是为公众提供教育、医疗、交通、安全等各种基本服务,并促进社会公平和公共利益的实现。

5. 司法行政机构司法行政机构是负责组织、管理和监督司法活动的行政主体。

司法行政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监狱管理、刑事侦查、法律援助、司法培训等。

司法行政机构的工作直接关系到社会稳定和法治建设,确保司法制度的顺利运行和公正实施。

,行政主体的种类多种多样,其分工和职责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实现公共利益、提供公共服务和维护社会秩序而存在的重要组织。

不同类型的行政主体在治理体系中相互配合,共同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在行政管理中,我们经常听到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这两个概念,它们都是行政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存在一些区别。

本文将从定义、性质、职能、组成等多个方面来探讨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

定义行政主体是指履行行政职能的单位或组织,是国家权力的行使者。

包括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行政机关是指依据法律授权,行使行政权力的具体机构,是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能的具体实现者。

通俗点说,行政主体是整体,行政机关是其中的一部分。

性质行政主体是行政权力的许可人,行政机关则是行政权力的实施者。

行政主体具有命令性、一元性、强制性等特点,而行政机关具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特点。

职能行政主体的职能是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使行政权力,对社会管理活动及其结果实施领导、协调、监督和管理。

行政机关的职能是根据行政主体的授权,行使行政法规、行政文件和行政决策等管理活动具体实施的权力。

组成行政主体是由多个行政机关组成的,包括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

其中,中央机关和地方机关是具有行政主体地位的最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行政机关则是行政主体履行行政职能的具体实现者,包括各级政府机关、行政执法机关、行政监察机关等。

不同的行政机关具有不同的职责,相互协作、互相制约。

区别从以上的定义、性质、职能和组成来看,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有以下区别:1.定义不同:行政主体是整体,包括中央机关、地方机关、人民团体、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一部分,具体负责行政管理活动的实施。

2.性质不同:行政主体是行政权力的许可人,具有命令性、一元性、强制性等特点;行政机关则是行政权力的实施者,具有行政决策、行政执行、行政监督等特点。

3.职能不同:行政主体的职能是实施对社会管理活动的领导、协调、监督和管理;行政机关的职能是实现行政主体领导、协调、监督和管理的具体实施。

行政主体是什么

行政主体是什么

一、行政主体是什么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权力,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权,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利义务的行政行为,并能独立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社会组织。

行政主体从形式上分,包括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具体如下:1、国家行政机关国家行政机关是最主要的行政主体,行政机关是指依宪法和有关组织法的规定设置的,行使国家行政职权,负责对国家各项行政事务进行组织、管理、监督和指挥的国家机关。

行政机关属于国家机关(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事机关等)。

根据职权管辖范围,可将行政机关分为中央行政机关和地方行政机关。

中央行政机关包括国务院、国务院组成部门、国务院直属机构、国务院部委管理的国家局、国务院办事机构。

地方行政机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能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要注意的是派出机关包括行政公署、区公所、街道办事处。

此外,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在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管理委员会也属于派出机关。

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并不是一级人民政府,但实际上却履行着一级人民政府的职能,在一定区域内依法行使对所有行政事务的组织和管理权,能以自己名义作出行政行为,并对其行为后果承担法律责任,因而它们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2、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具体可分为:1、行政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因行政管理的需要而设置的,具体处理和承办各项行政事务的内部组织、派出组织和临时组织。

(1)内部机构:行政机关的某些内部机构在得到法律、法规授权情况下,可以成为行政主体。

如工商总局内设的商标局(《商标法》授权)、国家专利局内设的专利复审委员会(《专利法》授权)等。

(2)派出机构:是指政府职能部门根据行政管理的需要,在一定行政区域内设置的,代表该职能部门管理某项行政事务的派出工作机构。

如审计署驻各地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工商所、税务所、财政所等。

(3)临时机构:是指国家行政机关设立的,协助其处理某项临时性行政工作的组织。

第二章 行政主体

第二章  行政主体

三、公安机关组织管理的主要内容
(一)人民警察的任用
1.人民警察的任用条件。 1.人民警察的任用条件。 2.人民警察的任用原则。 2.人民警察的任用原则。 3.任用途径。 3.任用途径。 4.任用程序。 4.任用程序
(二)人民警察的义务和纪律
1.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 1.人民警察的职业道德
2.人民警察的救助义务、帮助义务和公益义务。
2.是确定行使行政职权行为的法律效力的需要。
3.是确定行政复议被申请人、行政诉讼被告、行 政赔偿义务机关的需要。
4.是保证行政管理活动连续性、统一性的需要。
二、行政主体的类型
(一)职权性行政主体和授权性行政主体
(二)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
(三)外部行政主体和内部行政主体
(四)地域性行政主体和公务性行政主体
二、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一)行政机关委托组织的含义
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是指因为接受享有某方面 行政管理职权的行政机关的委托而行使一定行政管 理职权的组织。
(二)受委托组织的条件和范围
1.受委托组织的条件。
2.受委托组织的范围。 (1)行政机关。 (2)行政机构。 (3)除行政组织以外的其他组织和个人 。
本章思考题
1.试述行政主体的构成要件。 1.试述行政主体的构成要件。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2.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3.我国的行政机关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3.我国的行政机关体系是如何构成的? 4.试述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4.试述国家公务员的法律地位。 5.国家公职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5.国家公职关系的内容是什么?
(二)地方行政机关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地位和性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 (1)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地位和性质。 (2)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工作部门的职权。 3.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

行政主体分为哪三类

行政主体分为哪三类

行政主体分为哪三类行政主体分为三类: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

一、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指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组织机构,负责行使行政权力,履行行政职能。

行政机关包括中央政府机关、地方政府机关和特设行政机关。

1. 中央政府机关:中央政府机关是指中央国家行政管理机关,包括国务院和其各部委、委员会、办事机构等。

2. 地方政府机关:地方政府机关是指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级市政府机关,包括地方各级行政部门、办事机构等。

3. 特设行政机关:特设行政机关是指依法设立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特殊行政机构,例如国家安全机关、外交机关等。

二、事业单位事业单位是指依法设立、依法独立核算、非营利性、为实现公益目标而进行经营活动的组织机构。

事业单位主要包括教育、科研、医疗、文化、社会福利等领域的单位。

事业单位按隶属关系可分为国家事业单位和地方事业单位。

1. 国家事业单位:国家事业单位由国家机关直接管理,例如国家大学、国家研究院所等。

2. 地方事业单位:地方事业单位由地方政府管理,包括地方各级教育、医疗、文化等单位。

三、社会组织社会组织是指以非营利性为目的,由自愿加入的个人或组织自行组织开展的社会活动组织。

社会组织包括社会团体、基金会和社会服务机构等。

1. 社会团体:社会团体是指由自愿加入的个人或单位组成,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例如行业协会、专业学会等。

2. 基金会:基金会是指以一定财产为基础,追求公益目标的社会组织,例如慈善基金会、科研基金会等。

3. 社会服务机构:社会服务机构是指提供社会福利、救助、服务等社会公益性活动的组织,例如养老院、儿童福利机构等。

附件:1. ABC行政机关组织结构图2. XYZ事业单位管理制度3. 123社会组织登记流程法律名词及注释:1. 行政权力:指行政机关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对社会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和解决问题的权力。

2. 非营利性:指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收入主要用于开展公益活动,而非追求盈利目的。

3. 自愿加入:指个人或单位以自己的意愿参与社会组织的活动,并受其管理和组织。

行政主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行政主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

行政主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行政主体的名词解释是什么?行政主体,顾名思义,是指承担行政职能、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机构或个体。

它在行政管理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既是政府的一部分,也是公民的重要接触点。

行政主体通常被划分为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两大类,它们在国家治理中担负着不同的职责和权力。

一、中央行政主体中央行政主体即国家的最高行政机关,其职责是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事务。

在中国,中央行政主体的核心是国务院。

国务院是中央行政主体的最高权力机关,由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各部门领导组成。

国务院行使颁布行政法规、制定行政措施、管理中央机关和国家事务的职权,它是中央行政主体的决策中枢,负责协调国家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工作。

此外,中央行政主体还包括其他部门和机构,如公安部门负责公安管理,外交部门负责外交事务,财政部门负责财政管理等。

这些部门和机构与国务院相互配合,共同承担起维护国家政权稳定和实施国家治理的责任。

二、地方行政主体地方行政主体指的是在国家层面下设立的各级地方机关,包括省、市、县等行政区域内的地方政府和相应的行政管理机构。

地方行政主体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日常事务,履行国家政策和法律在地方的具体执行工作。

地方行政主体的组织架构和职权由地方政府负责。

地方政府是地方行政主体的最高权力机关,由地方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的政府领导及其部门组成。

地方政府行使行政权力,制定和实施地方性法规和规章,管理本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等事务。

地方行政主体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了保障,它们在国家治理中具有灵活性和操作性。

地方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民生改善。

总结:行政主体是承担行政职能、行使行政权力的组织、机构或个体。

中央行政主体和地方行政主体是行政管理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行政主体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政策,管理国家事务;地方行政主体则负责管理本地区的日常事务,履行国家政策和法律在地方的具体执行工作。

行政主体概念

行政主体概念

行政主体概念1. 概念定义行政主体是指具有行政权力、行政管理职能的组织或机构,以依法行政为核心职能,负责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政府决策,维护社会秩序、促进经济发展、保障公共利益的主体。

2. 重要性行政主体在现代社会的作用不可忽视,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护社会秩序行政主体负责维护社会秩序,执行国家法律法规,打击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安定有序。

行政主体通过行政执法、行政处罚等手段,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国家和市民的正当权益。

(2) 促进经济发展行政主体负责执行政府制定的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

通过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优化行政审批程序、提供公共服务等措施,行政主体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促进了企业的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3) 提供公共服务行政主体负责提供各种公共服务,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

包括但不限于教育、医疗、养老、安全等公共服务,行政主体通过设立政府部门、行政机构,制定相关政策和制度,为人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公共服务,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

(4) 保障公共利益行政主体负责保障公共利益,对一些重大问题进行决策和管理。

包括但不限于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社会福利、国土规划等领域,行政主体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维护公共利益的平衡和稳定,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 应用(1) 政府政府是最典型的行政主体,具有最高行政权力。

政府负责国家的行政管理职能,包括中央政府、地方政府。

政府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手段,管理国家事务,维护国家政权稳定。

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财政政策、社会政策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2) 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政府的具体执行机构,属于行政主体的一种表现形式。

行政机关按照职能分工,承担行政管理职责。

例如内政部门、财政部门、教育部门等,行政机关负责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监督和管理相关事务。

(3) 公司企业公司企业作为法人实体,也可视为一种行政主体。

公司企业在开展经营活动时,需要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行政管理规定,接受行政主体的监督和管理。

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

第三章行政主体一.行政主体概念和特征(一)概念:行政主体,系指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代表国家,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以及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受行政行为效果与行政诉讼效果的组织。

(二)特征:1.行政主体是一种组织,而不是个人。

2.行政主体依法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

所谓“依法拥有”行政职权,系指这种组织的行政职权或者是由法律、法规设定的,或者是由有权机关通过法定程序授予(行政授权)的。

3.行政主体能以自己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和参加行政诉讼。

所谓“以自己名义”,是指能以自己的名义对外行文,能以自己的名义作出处理决定,并能以自己的名义参加诉讼活动。

4.行政主体能独立地承受行政行为所引起的法律效果和行政诉讼的效果。

例如公安机关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33条,委托乡政府对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作出罚款决定,尔后发现处罚违法,补救责任应由委托的公安机关承担。

这说明乡政府并非行政主体。

二.行政主体与相关主体的区别(一)行政主体与行政法主体行政法主体系指受行政法调整和支配的有关组织和个人。

行政法主体包括处于管理一方的行政主体和处于被管理一方的行政相对人。

因此,行政主体是行政法主体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行政主体必定是行政法主体,但行政法主体未必就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仅限于组织,不含个人,而行政法主体包括了一定的个人。

(二)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个法律概念,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行政机关,系指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人民政府和各部门机构。

狭义上的行政机关,则仅指各级人民政府。

而行政主体是一个法学概念,又是个动态概念。

因为它不是根据某个组织是否属于行政机关而定,而是根据该组织是否拥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否代表国家并以自己名义行使职权和参加行政诉讼,能否承受行政行为和行政诉讼的法律效果而定。

在我国,行政主体的角色主要由国家行政机关充任,但是:(1)行政机关并非在任何场合都是行政主体。

当行政机关从事民事活动时,其身份是机关法人,而不是行政主体;(2)行政机关以外的组织未必就不是行政主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二、行政主体的内涵 三、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行政主体是享有国家行政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是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 政权的组织 行政主体是能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组 织

第二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 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国家保护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第七条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行使行政职权侵犯公民、法人 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该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 机关。 两个以上行政机关共同行使行政职权时侵犯公民、法人和其 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共同行使行政职权的行政机 关为共同赔偿义务机关。 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行使授予的行政权力时侵犯公民、 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被授权的组织为赔 偿义务机关。 受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在行使受委托的行政权力时 侵犯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委托的 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赔偿义务机关被撤销的,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为赔偿 义务机关;没有继续行使其职权的行政机关的,撤销该赔偿 义务机关的行政机关为赔偿义务机关。
第五章 行政主体 第六章 被授权的组织与委托的 组织与个人 第七章 公务员

一、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二、行政主体的内涵 三、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重点理解行政主体的内涵,掌握行政 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和联系。
理解行政主体具有什么职权与职责, 以及行政职权与行政职责之间的关系。



2、关于行政主体和行政机关的关系,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C A、 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中最重要的一种 B 、 行政主体是一种行政法学的概念,行政机关 是一个具体的法律概念 C、 行政机关是行政主体的代名词 D、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一方当事人的总称; 行政机关是行政法律关系中具体当事人的称谓

行政主体、行政法律关系主体以及行 政法主体之间是什么关系?
为什么要在行政法学中引入“行政主 体”这个概念? 行政主体与行政机关的区别在哪里?


行政法 律关系 主体 行政 法主 体 监督行 政法律 关系主 体
行政主体 行政相对方
监督主体
行政主体
一、确立行政主体概念的意义 二、行政主体的内涵 三、行政主体的职权与职责





“第七章 行政主体理论研究” ——杨海坤、章志远:《中国行政法基 本理论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年版。 王丛虎:《行政主体问题研究》,北京 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薛刚凌:《我国行政主体理论之检讨— —兼论全面研究行政组织法的必要性》, 载于《政法论坛》,1998年第6期。
第八条 学士学位,由国务院授权的高等 学校授予;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国 务院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 予。 授予学位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 (以下简称学位授予单位)及其可以授 予学位的学科名单,由国务院学位委员 会提出,经国务院批准公布。
第二条 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 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 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 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 村民委员会办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 公益事业,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 护社会治安,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 的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市里的复议书仍然维持原判,只是要求多 加五十元钱赔偿金。复议书同往常一样直 接交到村长手里,村长仍然不以为意。男 人从村长那里拿了钱,没想到倔强的秋菊 又把钱还给了村长,重新去了市里。市公 安局长建议他走法律程序,并推荐给他了 一个律师,帮忙起诉村长。而法院则判决 市公安局处理得当,维持原案裁决复议。

第二条 本条例所称事业单位,是指 国家为了社会公益目的,由国家机关 举办或者其他组织利用国有资产举办 的,从事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 活动的社会服务组织。

第二十八条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下列权利: (一)按照章程自主管理; (二)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三)招收学生或者其他受教育者;
(四)对受教育者进行学籍管理,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前款所称行政机关,包括依照法律、法规 规章授权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组织。


故事发生在中国西北小山村。秋菊(巩俐饰演) 的丈夫万庆来(刘佩琦饰演)与村长王善堂(雷 恪生饰演)因为盖房子发生争执,庆来被村长踢 中下体并造成肋骨骨折。秋菊怀着身孕去找村长 说理,村长不以为意而不肯认错。秋菊不服,要 讨个说法,前往乡里公安局上访。乡里的李公安 与村民们都有交情,决定以调解矛盾并赔偿二百 元结束。村长口头答应赔偿秋菊家的经济损失, 心里则认为不应该赔钱,将钱甩在空中。

受辱的秋菊没有捡钱,而是踏上了漫漫的 路途到县公安局去上访,县里公安局复议 书维持原判。秋菊还是不服,来到上级城 市。初来乍到因为不熟悉环境被当地三轮 车夫所骗。得到好心人建议后,来到一家 价格低廉的旅店。旅店老板是个好心人, 见秋菊千里迢迢上访不易,又有孕在身, 便告诉她市公安局长的地址。市公安局长 没要礼物,并亲自把秋菊送回旅店。
高校
行政机关
工会
行政主体
法律、法规 授权的组织
村委会
居委会
律师协会
残疾人联合会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 。 。 。 。 。
高 校
村 委 会
居 民 委 员 会
工 会
律 师 协 会
个体私营企业协会
残疾人联合会
行政主体是行政 法律关系一方当 事人的总称 行政主体是一个 学理性概念
行政机关只是行 政法律关系中具 体当事人的称谓 行政机关是一个 具体的法律概念
(五)对受教育者颁发相应的学业证书; (六)聘任教师及其他职工,实施奖励或者处分; (七)管理、使用本单位的设施和经费; (八)拒绝任何组织和个人对教育教学活动的非法干 涉;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62条 对犯有错误的学生,学校可视情 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处分分 为下列六种: (1)警告;(2)严重警告; (3)记过;(4)留校观察;(5)勒令退 学;(6)开除学籍。留校观察以一年为期。 留校观察处分的学生,一年内有显著进步 表现的,可解除留校观察;经教育不改的 可勒令退学或开除学籍。
1、下列何项具有行政主体资格(AC
A、行政机关 B、国家公务员 C、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D、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 E、行政相对人

2 、判断行政机关是否行政主体需要通过一定的标准,以下 的 选 项 中 哪 些 是 成 为 行 政 主 体 的 资 格 条 件 ( ) ABC A、是否具有行政职权
B、能否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职权
第十六条赔偿义务机关赔偿损失后, 应当责令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 作人员或者受委托的组织或者个人 承担部分或者全部赔偿费用。 对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责任人员, 有关机关应当依法给予处分;构成 犯罪的,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 B )能作为行政主体 A、行政机关 B、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 C 、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行政机 关委托的组织 D、行政机关和其公务员

秋菊不服,决心向市中级法院上诉。过年 时,秋菊难产了,然而村里人都去相邻的 王庄看戏了,庆来只好去求村长去请人回 来抬秋菊去医院。孩子顺利出生了,秋菊 一家都感谢村长鼎力相助。然而在孩子满 月之时,中级法院判决拘留村长十五天, 这让只想得到一句道歉的秋菊十分意外, 便出门追赶警车。 /public/de tail.php?id=466
第二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 其它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是被告。 由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所作 的具体行政行为,该组织是被告。 由行政机关委托的组织所作的具体 行政行为,委托的行政机关是被告。



公务员与国家之间存在着一 种行政职务关系。 公务员是代表行政主体实施 行政权的,只能以行政主体 的名义从事公务活动,其职 务行为的一切后果均属于所 属的行政机关。 公务员并不直接承担行为而 产生的法律后果。
D 3 、下列选项中,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的是 ( ) A、某市地方税务局 B、某行政公署 C、某省烟草专卖局 D、某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派出机关 行政公署
设立机关
批准机关
省、自治区人民 国务院 政府 县、自治县人民 省、自治区、直 政府 辖市人民政府
区公所
市辖区、不设区 上一级人民政府 街道办事处 的市人民政府

本案中的高等学校的性质是事业单位。高校的法律地 位比较特殊:一方面,高校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 责任;另一方面,高校经过法律、法规的授权,行使 部分行政管理职能,承担行政责任,可以成为行政主 体。 在本案的审理中,天津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根 据我国《教育法》以及《高等教育法》的规定,大学 具有对在校学生进行管理及作出处分的主体资格及职 权。根据原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 生管理规定》,学校对在校学生具有管理职责,对于 违法规定的学生可以给予处分,这种对学籍进行处理 的行为具有行政管理的属性,天津师大在此类法律关 系中具有行政主体资格。
第三条 居民委员会的任务: (一)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维 护居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居民履行依法应尽的义 务,爱护公共财产,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活动; (二)办理本居住地区居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 业; (三)调解民间纠纷; (四)协助维护社会治安; (五)协助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做好与居 民利益有关的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 青少年教育等项工作; (六)向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关反映居民的 意见、要求和提出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