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 课后练习

合集下载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2022年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第10课 鸦片战争习题 新人教版必修1

2021年高中历史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习题新人教版必修1一、鸦片战争1.时代背景。

(1)西方:英、美、法相继开展工业革命,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和掠夺原料。

(2)中国:封建社会晚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直接原因:中国的禁烟运动打击了鸦片走私。

3.导火线:1839年6月的虎门销烟。

4.战争概况。

(1)时间:1840年6月—1842年8月。

(2)中国军民的抗争:海龄等爱国将领抗英;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5.结果:中国战败,被迫签订《南京条约》(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1)主要内容。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 100万银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协定关税。

(2)1843年附件内容: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和在通商口岸居住及租地等特权。

6.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问题导思1】有人说,“如果不是林则徐禁运鸦片,英国资产阶级也会找另一个借口来发动战争。

”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提示:这种观点是正确的,它说明了禁烟运动只是英国发动战争的借口,而打开中国的市场,掠夺原料、倾销商品才是其真实目的,英国发动战争具有必然性。

【预习检测1】英国议员威廉·格拉斯顿说:“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

”他所说的“这场战争”根本起因是(A)A.打开中国市场 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输入鸦片 D.扭转贸易逆差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判断能力。

从材料中的“英国”“鸦片贸易”等信息可以判断是鸦片战争。

由此可知战争的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故选A项。

【问题导思2】有人把鸦片战争的失败归咎于道光帝撤办林则徐,这种观点对吗?为什么?提示:不对,因为中国在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历史的必然。

可从中英两国的社会形态、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对比分析。

【预习检测2】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附解析第四单元第10课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后练习附解析第四单元第10课

第四单元第10课鸦片战争|后|1.建构史构系统是史学的重要方法。

如中空白a、b 相,填上 ()A.开埠通商/ 商品市B.开埠通商/原料地C.片走私/ 自然解体D.片走私/ 白外流2.片争前,制英航行作的关是其中国沿海缺少地理知和正确的海。

此,片争期,英在中国沿海睁开大范水文,一行并无遇到清的干。

明() A.中英合国力差距巨大B.清代海上事力不足C.英国的殖民准充足D.清政府缺少近代海念3.“金陵城中,大府主和不主⋯⋯夷人中流鼓掌去,三月江断行旅。

” 描绘的史象是()A.《天津条》的B.《南京条》的C.片争的爆D.清代官无能4.1842 年中英《南京条》定:“广州等五港口英商,或常期居住,或不来往,均不行妄到随意游行,更不行入内陆易。

”此定 ()A.表现了对中国主权的保护B.成为鸦片战争再次迸发的借口C.限制了中英间的贸易来往D.表现出统治者对洋人的警惕5.美国公使认可说:“我们的国旗以前用来包庇在中国犯下罪行的无赖、流氓”。

美国公使包庇“无赖、流氓”的依照是() A.口岸贸易权B.海关管理权C.洋人传教权D.领事裁判权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鸦片战争不单是英国对中国的成功,并且是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成功”。

文中的“先进的西方对古老东方的成功”从实质上是指() A.工业文明的成功B.议会政治的成功C.军事技术的成功D.对外政策的成功7.下边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斗中外兵力对照状况( 单位:人) 。

由此可知 ()中国战斗时间英法英法联军军队第一次广州战斗1856.1043915 000虎门之战1856.11 1 380 1 700第一次大沽战1858.5660518 1 17810 000八里桥之战1860.9 3 500 1 500 5 00034 000A.裸露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B.英法蓄谋侵略战争C.使中外反动权力进一步勾通D.清代军队纪律松散8.1857 年英法联军攻克广州后,向来控制着广州城。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第10课《鸦片战争》同步练习及答案

第10课鸦片战争一、单项选择题:1.领导了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国人民抗击外国侵略的坚强意志和决心的民族英雄是A.戚继光 B.郑成功 C.林则徐 D.邓世昌2.以下各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占香港岛 B.赔款2100万银元C.中国开埠通商 D.领事裁判权3.英国与清政府签订的一个条约中规定:“英人华民交涉词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华民如何科罪,应治以中国之法……。

”这个规定最主要的影响是A.英国人在华犯罪可以逃避制裁 B.按英国法律英人犯法难逃罪责C.这一规定践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 D.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对双方都有利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准确的说法是A.政治上的半殖民地和经济上的半封建并存B.一半是殖民地一半是封建社会C.外国势力深入,国家主权丧失D.我国丧失部分国家主权并且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经济成份5.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各种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是A.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C.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6.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动者是①美国②英国③法国④俄国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7.1854年,英国外交大臣致函英国驻华公使:“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品已增加了的需要,新的贸易市场尚待进行”。

1856年,法国外长指令法国驻华代办强调“商业关系的推广”,并说“这是一个关系到至高无尚权益的问题。

”以上材料表明A.英法决定用战争来扩大侵略权益 B.英法希望加强与中国贸易往来C.英法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英国在策划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8.“这次战争的结果之一是通商口岸的开辟,由东南沿海到整个沿海,由整个沿海深入内地。

”这次战争是指A.第二次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9.马克思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要花费一文钱,出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0课 鸦片战争课后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新人教

第10课鸦片战争课后篇巩固提升基础巩固1.下图为英国人阿罗姆所绘嘉庆、道光时期的广式鸦片烟馆图。

该图( )A.是侵略者对中国的侮辱讽刺B.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鸦片给中国造成的危害C.是侵略者对鸦片贸易的美化D.反映了中国社会各阶层对鸦片贸易的愤恨,反映了鸦片给中国人身体和精神带来的巨大伤害。

因此,B项符合题意。

2.“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频频来到中国进行试探,但苦于找不到有效的办法打开中国的大门,走私鸦片便成为一种非法的手段。

”当时的英国急于打开中国的大门主要是为了( )A.争取实现外交的平等B.拓展海外殖民地C.进一步扩大海外市场D.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英国急于扩大海外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英国觊觎古老中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不惜采用非法的鸦片贸易来打开中国市场。

3.1840年8月,道光帝授命琦善向英军表示:林则徐上年禁烟是“措置失当”,“必当逐细查明,重治其罪”。

其态度( )A.表明清政府转向妥协立场B.是笼络英军的缓兵之计C.是保护林则徐的有效方式D.体现出“天朝上国”的大度,道光帝明确表态惩办林则徐,这是清统治者妥协投降的重要表现。

故选A项。

4.下图是外国侵略者在洗劫并焚毁圆明园时掠夺的文物的照片。

该文物被掠夺时在位的清朝皇帝是( )A.道光帝B.咸丰帝C.光绪帝D.宣统帝,外国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圆明园,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

5.清朝某位皇帝闻悉某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后,发表上谕:“总之,进京一节,万不能允;内江通商,必须消弭;其余两事,亦当设法妥办。

”由此推断,当时在位的皇帝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是( )A.道光帝《某某条约》B.咸丰帝《某某条约》C.咸丰帝《条约》D.光绪帝《马关条约》年,中英签订《某某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A项错误;1858年,清政府同英法两国分别签订《某某条约》,其中有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增开沿海沿江十处通商口岸的规定,当时在位的皇帝是咸丰帝,故B项正确;1860年,清政府被迫与英法分别签订《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C项错误;1895年,中日签订《马关条约》,但未涉及“进京一节”,故D项错误。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选备课作业及教案:第10课 鸦片战争 作业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精选备课作业及教案:第10课 鸦片战争 作业 Word版含答案

《鸦片战争》课后作业班级姓名1.19世纪30年代,一位来华传教士捐文说:如果不透彻了解中国历史,要解决其长期存在的政治和其他问题将是徒劳的;如果这个民族与世隔绝的“秘密”不被发掘出来,那么,“将他们与世界其他民族相分隔的万里长城就不能连根铲除”。

上述言论适应了当时西方国家()A.垄断贸易的要求B.商品输出的要求C.瓜分殖民地的要求D.资本输出的要求2、在中国近代史上,英国是第一个侵略中国的国家,这主要是因为它A、是最早的资本主义国家()B、率先完成工业革命,需要更广阔的市场C、要开辟鸦片市场,完成资本积累D、已侵略了印度,有侵华阵地3、《南京条约》规定:在中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这一条款实际上()A.假做公允用来欺骗舆论B.严重地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C.是被迫对中国作出的让步D.维护英国人控制下的海关的权威4、清朝时期,某商人从上海运一批货物到汉口,受到了各地官吏的百般刁难,重重勒索。

他气愤地说:“清政府有条约规定,外国商船和军舰都可以在长江自由航行,不受盘查,而我们中国人为什么不行?难道非要中国商船插上外国旗子才有生路吗?”请回答:这件事最早发生在哪一年以后?这个商人指的是哪一个条约?()①1842年②1844年③1856年④1858年⑤《南京条约》⑥《望厦条约》⑦《天津条约》⑧《瑷珲条约》A.①⑤B.②⑥C.④⑦D.③⑧5、2000年5月,保利集团在香港拍卖会上花费3000多万港币购回在火烧圆明园时流失的国宝:铜铸的牛首、猴首、虎首。

这批国宝被劫是在()A、第一次鸦片战争中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C、中、法战争中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6、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相似之处是()A 侵略者由东南沿海开始发动进攻B 其目的都在于打开中国市场C 都推动到清朝统治的中心地区D 侵略者都以武力挫败了清政府的抵抗7、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练习题-word文档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练习题-word文档

第10课鸦片战争一、选择题1.中国近代史上两次鸦片战争本质上的相似之处是A.勒索赔款B.直接威胁到清朝统治中心地区C.为了争夺中国的商品市场和原料市场D.英国在海上拥有绝对优势【答案】C2.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写道:“大家都认为鸦片战争是一次典型的非正义战争,是鸦片染成的战争……其实,根本上是北京不愿意和英国订立平等国家关系的问题。

”作者这一观点A.错误,未认识中国制度的落后性B.正确,说明了战争实质.C.错误,立足于英国角度思考战争D.正确,阐述了战争原因【答案】C3.有人指出“《天津条约》本已明确规定西方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并得到咸丰皇帝的亲自批准,但皇帝本人压根就没打算认真履行条约”,尤其是想把取消“公使驻京”作为“第一要事”。

为此竟不惜以全免关税和开放鸦片贸易为条件”。

据此判断A.清政府缺乏近代外交意识B.清政府具有强烈的民族观念C.清政府放弃天朝上国思想D.清政府极力地维护国家主权【答案】A4.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中提到:“就一般而言,历史事件随着时光流逝而意义日减。

鸦片战争则不然。

它是中国历史的转折,提出了中国必须近代化的历史使命。

中国的现代化一日未完成,鸦片战争的意义就一分不会减。

”这段材料揭示了A.鸦片战争后中国走上了近代化的道路B.鸦片战争的影响会随着时间日减C.近代中国最重要历史使命是近代化D.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答案】C5.中国近代的某条约规定“凡英商禀告华民者,必先赴管事官处投票,候管事官先行查察谁是谁非,勉力劝息,使不成讼。

间有华民赴英官处控告英人者,管事官均应听诉,一例劝息,免致小事酿成大案。

”这项规定A.无视中国人的生命权B.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C.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D.毁坏了中国的文明遗产【答案】B6.马克思曾说:“实际上从这次海盗式的英中战争中取得实利的唯一强国是俄国,英国根据条约所得到的商业利益是很微小的。

”马克思所说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B7.下表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主要战役的中外兵力对比情况(单位:人)。

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训练试题(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必修一 高中历史 第四单元第10课 鸦片战争训练试题(word版含答案)

限时训练第10课鸦片战争【虎门销烟】1. 一位英国人说:“‘奴隶贸易’比起‘鸦片贸易’来,都要算是仁慈的。

我们没有毁灭非洲人的肉体,因为我们的直接利益要求保持他们的生命;我们没有败坏他们的品格、腐蚀他们的思想,也没有毁灭他们的灵魂。

可是鸦片贩子在腐败、败坏和毁灭不幸人的精神存在以后,还杀害他们的肉体。

”这表明()A.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人道B.奴隶贸易比鸦片贸易更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C.鸦片贸易加剧了清政府的腐败D.鸦片贸易严重摧残人的身心健康2.鸦片战争前夕,林则徐致信英国女王,表示相信英国政府是受到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的欺骗而走上歧途,恳请她制止鸦片贸易。

这表明林则徐()A.希望以和平方式实现禁烟B.希望扩大中英正常贸易C.开展禁烟得到了英王认可D.对英国的政治了如指掌3.关于“1840年中英战争”的性质问题,中国人历来强调“这场战争是英国为了拓展市场,保护鸦片贸易而发动的侵略战争。

”而英国人则认为“他们进行这场战争是为了争取和保护正当的通商权利而进行的通商战争。

”由材料可知()A.对鸦片战争的性质至今没有定论B.不同视角引发不同历史阐释C.历史结论都具有强烈的主观臆断D.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4.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一书中表达了这样的观点:“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构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的上述观点()A.解释了鸦片战争的根源B.肯定了中国抗击英国侵略的正义性C.抹杀了鸦片战争的实质D.从全球化的角度正确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实质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在英国人看来,这场战争是一场报复性的战争,是一个捍卫他们的通商权利、维护其国家荣誉、纠正在华英国官员和臣民所受不公正待遇,以及确保未来开放的必要行动。

在中国人看来,这场战争主要是一场对鸦片的清剿。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肯定英国人发动战争的正义性B.中国禁烟运动是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C.国家立场影响战争的性质D.都抹杀了鸦片战争发生的实质【鸦片战争】6.1840年的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历史进程发生了重大转变”。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4.10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4.10鸦片战争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历史]绪论:许多同学头疼历史,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历史需要大量的记忆。

的确如此,学好历史的基础就是记忆。

人的智力系统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等等。

其中,记忆力是基础,思维力是核心。

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曾经说过:“人如果没有记忆力,就无法联想和发明创造。

”日本记忆学家高木重郎认为:“记忆力是效率的别名……是发展创造性的基础。

”记忆的东西越多,观察就越敏捷,思维推理就越缜密,判断就越准确,就越富有创造力。

因此,发展记忆力是和发展其他智力因素相辅相成的,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和纽带。

对于历史学科的记忆来说,有以下一些具体的方法:(1) 顺序记忆法:按照事件本身的发展的顺序依次记忆。

(2) 特征记忆法:对于内容相似的知识,通过细致地观察和全面地比较后,找出所要记忆内容中特别容易记住的特征。

(3) 规律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寻找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加以记忆。

(4) 隔年记忆法:将发生时间具有某种特定规律的历史事件放在一起,加以记忆。

(5) 重复记忆法:通过反复阅读来巩固记忆。

(6) 回忆记忆法:将学过的内容,经常地、及时地尝试回忆,在回忆过程中加强记忆。

(7) 谐音记忆法:将要记的东西,变成读音相同或相近的词、词组、短语或杜撰的句子,使之便于记忆。

(8) 形象记忆法:对于较抽象的内容,可用图、表等形象地描绘出来。

(9) 讨论记忆法:在学习过程中有不够理解的地方,不妨先按照自己的意见与同学讨论,在讨论就比较容易记住。

(10)口诀记忆法:将记忆内容编写成口诀或歌谣,是一种变枯燥为趣味的记忆方法。

(11)词头记忆法:将要记忆材料的词头连成句子。

(12)练习记忆法:一些可以通过动手来记忆的内容可以自己亲自练习、检测、实验,增强记忆效果。

(13)联想记忆法:利用联想是促进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

(14)多种感官参与记忆法:多种感觉器官参与记忆活动,可大大提高记忆的水平。

(15)信息压缩记忆法:先记住大体轮廓,然后逐渐记住每一细节,由粗到细进行记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0课鸦片战争
一、选择题
1.(2019·北京市普通高中会考)2019年6月,法国皮诺家族向中国政府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近代焚劫圆明园的侵略者是()
A.俄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国军队
D.八国联军
答案B
2.下图是江政启《漫画中国史》中的一幅漫画。

该漫画反映的主要信息是()
A.鸦片战争后西方势力开始进入中国沿海
B.列强向清政府提出了进一步的无理要求
C.鸦片战争是由英、法、美等共同发起的
D.《南京条约》刺激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
答案B
3.(2019·河南洛阳模拟)对于被迫签订的条约,咸丰的态度是“自古要盟不信,本属权宜”,表示不必严格守约。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恭亲王奕提出办理中外交涉,要“以守约为主,以践言为先”。

这种变化客观上说明清政府()
A.追求平等外交放弃华夷观念
B.遭到列强控制成为傀儡政权
C.外交政策逐渐接轨国际规则
D.利用国际规则维护主权独立
答案C
4.(2019·山西怀仁期末)黄仁宇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

”这里战胜国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
A.战争赔款太少
B.外国商品滞销
C.清政府不听话
D.鸦片仍然不能输入中国
答案B
5.(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模拟)有学者指出,中英《南京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
平等条约,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南京条约》对中国的深刻影响主要表现在()
A.破坏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
B.导致了中国社会性质的变化
C.引发了中国内部的革命运动
D.刺激了中国人民反侵略意识
答案B
6.(2019·河南洛阳模拟)中英《南京条约》第10款规定:“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由部颁发晓示,以便英商按例交纳。

”该条款()
A.遏制了英国商品的输入
B.推动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C.反映了英国的本质要求
D.维护了中英两国的正常贸易
答案C
7.(2019·山东邹城高一期中)下列属于鸦片战争后所签《南京条约》内容的有()
A.英人华民交涉诉讼……其英人如何科罪,由英国议定章程、法律,发给管事官照办
B.英国商民居住通商之广州等五处,应纳进口、出口货税、饷费,均宜秉公议定则例
C.中华地方官必须与英国管事官各就地方民情,议定于何地方,用何房屋或基地,系准英人租赁
D.大清国国家允定各使馆境界……独由使馆管理,中国民人概不准在界内居住
答案B
8.(2019·山西太原高一期中)“从民族的历史看,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

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

”鸦片战争中清政府最根本的“失败理由”是()
A.清政府统治的腐朽和无能
B.军事技术的落后
C.英国的坚船利炮
D.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差距
答案D
9.之所以说“鸦片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主要是因为()
A.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更多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B.中国政府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
C.中国的经济军事技术落后于英国
D.林则徐的禁烟运动激化了中英矛盾
答案A
10.(2019·河南洛阳模拟)鸦片战争之后,面对潮水般涌入的“洋药”(鸦片),清政府不得已准许本国栽种土烟,企图通过“内地之种日多”,使“夷人之利日减”,“迨至无利可牟,外洋之来者不自禁而绝”。

这本质上揭示了()
A.清政府对鸦片走私缺乏清醒的认识
B.为改善民生清政府放弃闭关锁国
C.鸦片走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
D.清政府开始与西方列强进行商战
答案A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英国强行挑起争端的主要目的是要除去中国设在经商道路上的无数障碍。

不应忘记,英国人到19世纪中叶几乎开始相信有一种在世界各地经商的神圣权力,并认为一些政府禁止自己的国家自由贸易是不合自然规律、应该受到谴责的。

材料二务须让西方列强进入中华帝国的北方口岸和首都,马戛尔尼那时的岁月已经远去,如今要与天子本人,而不是地方代表,要在朝廷宫中,而不是在总督府等衙门,继续商谈已从帝国南部或中部重镇开始的关系。

——高第《中国与西方列强关系史》(1)材料一反映了英国怎样的经济政策?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鸦片战争对中国的影响。

答案(1)政策:自由贸易政策。

目的:打开中国大门,把中国变成其商品市场。

(2)中国进一步丧失领土和主权,外国侵略势力扩张到沿海各省并伸向内地。

1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18世纪初开始,英国商人向中国输入鸦片,每年约有五百箱鸦片流入英国,而运到中国的鸦片有两万箱,最后达到八万箱。

年轻的格拉德斯就鸦片贸易曾发表过人道主义的言论,但这种言论被后来要求治理英国工业化进程中不断出现的罪恶的呼声淹没了。

材料二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是两种不同性质的社会,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变迁的过程就是现代化的过程。

就中国历史而言,1840年发生的鸦片战争可视为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界标,因为自此以后传统受到了现实的严峻挑战,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探索已开始,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现代化过程便可称之为近代化过程。

——乔志强、行龙《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1)材料一中关于鸦片贸易的“人道主义的言论”的出现说明了什么?
(2)据材料二,从文明史角度阐述鸦片战争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客观影响。

答案(1)说明:鸦片贸易在给西方带来巨额利润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民带来严重的伤害,引起西方进步人士的同情。

(2)鸦片战争冲击了中国传统文明,促进了中国社会向近代文明的演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