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直播+短视频行业现状及发展前景趋势展望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短视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分析

高速发展期
(2016-2020)
应用成熟期
(2021-) H VIII
2009年开始,版权影视 成为视频网站发力重点, 竞争之下短视频的用户吸 附力、商业认可度降低 2008年汶川地 震等突发事件 使短视频的传 播价值获得广 泛认可
经过高速发展, 用户稳定,市 场开始成熟
201701-201802中国移动短视频市场 用户人均单日使用时长
短视频综合平台
69.6471.94 55.3256.87 58.3460.86 56.62 50.2348.3247.81 51.3152.51 73.0372.5473.98 67.53 58.54 64.5167.13 51.25 55.6553.2756.90
优酷、土豆、酷6 网等综合视频网 站大力发展拍客 模式,带动UGC 短视频生产
I A
II B
移动互联网技术 快速发展,快 手、秒拍等移动 端短视频应用大 量涌现,吸引资 III 本关注
D
V
市场找到稳定合理的 盈利模式,头部厂商 IPO成功 冰桶挑战、PAPI酱等一 系列短视频内容爆红, 网红效应引发内容上游 快速扩容,市场进入高 速发展
短视频综合平台
2.721 1.566 1.8981.9852.0501.9141.898 2.116 2.2602.441 0.552 0.728 0.827 0.4340.4200.463 3.036 3.341 3.615 1.425 0.932 1.099
201701-201802中国移动短视频聚合平台 月度活跃用户规模
VI
G
VII
NOW !
C
F
2018年直播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8年直播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直播行业在过去几年中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成为了互联网领域的一大热门。
2018 年,这一行业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态势,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变革。
一、2018 年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2018 年,直播行业的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其市场规模达到了数百亿元。
这一增长得益于多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更多的用户能够方便地观看直播。
智能手机的性能不断提升,网络速度的加快,都为直播的流畅观看提供了技术支持。
其次,用户对于娱乐和社交的需求不断增加,直播作为一种实时互动的娱乐方式,满足了用户的多样化需求。
二、直播行业的主要类型1、游戏直播游戏直播一直是直播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8 年,热门游戏的直播吸引了大量的观众和主播。
一些知名的游戏主播拥有庞大的粉丝群体,他们的直播不仅展示游戏技巧,还通过幽默风趣的解说和互动增加了直播的趣味性。
2、娱乐直播包括唱歌、跳舞、聊天等内容的娱乐直播在2018 年也十分受欢迎。
这类直播以其轻松、娱乐的特点吸引了众多用户,尤其是年轻群体。
3、电商直播电商直播在 2018 年崛起,成为了直播行业的新亮点。
主播通过直播的方式展示和推荐商品,用户可以实时提问和购买,这种形式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销售转化率。
三、直播行业的竞争格局2018 年,直播行业的竞争愈发激烈。
一些大型的直播平台凭借其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技术实力,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同时,新的直播平台也不断涌现,试图在市场中分得一杯羹。
为了吸引用户和主播,各平台纷纷推出了各种优惠政策和创新功能。
例如,有的平台加大了对优质内容的扶持力度,有的平台则致力于提升用户体验,优化直播画质和互动功能。
四、直播行业面临的挑战1、内容监管随着直播行业的迅速发展,内容监管成为了一个重要问题。
一些不良内容,如低俗、暴力、违法等,时有出现,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因此,加强内容监管,规范行业发展,成为了 2018 年直播行业面临的重要挑战。
2018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
![2018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https://img.taocdn.com/s3/m/302f1336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dc.png)
2018年中国短视频行业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分析[图]一、短视频行业定义及特点短视频是指以新媒体为传播渠道,时长控制在5分钟之内的视频内容,是继文字、图片、传统视频之后新兴的又一种内容传播媒体。
它融合了文字、语音和视频,可以更加直观、立体地满足用户的表达、沟通需求,满足人们之间展示与分享的诉求。
相较于传统视频,短视频主要有四个特点:1、生产流程简单化,制作门槛更低传统视频生产与传播成本较高,不利于信息的传播。
短视频则大大降低了生产传播门槛,即拍即传,随时分享。
短视频实现了制作方式上最简单化,一部手机就可以完成拍摄、制作、上传分享。
目前主流的短视频软件中,添加现成的滤镜、特效等功能则使制作过程更加简单,功能简单易懂,软件使用门槛较低。
2、符合快餐化的生活需求短视频的时长一般控制在5分钟之内,内容简单明了。
现在快节奏的生活使得用户在单个娱乐内容所占的时间越来越短,短视频则更符合碎片化的浏览趋势,充分利用用户的零碎时间,让用户更直观便捷的获取信息,主动抓取更有吸引力、有创意的视频,加快信息的传播速度。
3、内容更具个性化和创意相比文字,视频内容能传达更多更直观的信息、表现形式也更加多元丰富,这符合了当前90后,00后个性化、多元化的内容需求。
短视频软件自带的滤镜、美颜等特效可以使用户自由的表达个人想法和创意,视频内容更加多样,内容更加丰富。
4、社交属性强短视频不是视频软件的缩小版,而是社交的延续,是一种信息传递的方式。
用户通过短视频拍摄生活片段,分享至社交平台,短视频软件内部也设有点赞、评论、分享等功能,短视频信息传播力度强、范围广、交互性强,为用户的创造机分享欲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传播通道。
短视频开发在近两年是井喷的一年,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短视频行业中,短视频市场持续扩大但市场的同质化也越来越严重,在这种行业趋势下,短视频软件只有找准自己的定位,发展优质的内容,才可在众多短视频APP中脱颖而出。
短视频即短片视频,是一种互联网视频内容的呈现方式,视频时长一般不超过5分钟,它的类别包括以微信、微博等新媒体为载体出现的短视频,还有以应用工具为载体的短视频APP,细分的话它们可以分为三种:摄影工具型(例如:逗拍)、社交平台型(例如:快手、美拍、秒拍)、内容发布型(例如:有料)。
2018年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网络直播行业发展分析报告目录摘要 (5)第一章网络直播行业发展综述 (5)第一节网络直播的定义及特点 (5)一、准入门槛低,草根特质彰显 (5)二、双向互动性强 (6)三、用户年轻化,需求多元化 (6)四、泛娱乐化趋势明显 (6)第二节网络直播平台分类 (6)一、泛娱乐类直播平台 (7)二、移动直播平台 (7)三、秀场类直播平台 (7)四、垂直类直播平台 (7)第三节网络直播的发展路径 (8)一、网络直播的史前时代 (8)二、网络直播1.0时代:秀场直播时期 (8)三、网络直播2.0时代:游戏直播时期 (8)四、网络直播3.0时代:移动直播、泛娱乐直播、“直播+”时期 (9)五、网络直播4.0时代:VR直播时期 (9)第四节网络直播的发展因素 (9)一、“互联网+”政策保障网络直播发展 (9)二、经济水平提升,资本成为驱动力 (10)三、技术助推网络直播不断升级 (10)四、网络直播的特性吸引 (10)第五节网络直播行业的现状 (11)一、移动直播普及,全民直播成为常态 (11)二、直播市场竞争加剧,BAT布局直播市场 (11)三、直播产业链初步形成,业务范围不断拓展 (13)四、主播培养产业化,发展趋向明星化 (14)五、直播疆域拓宽,平台出海成新景象 (14)六、直播乱象丛生,政策监管趋紧 (15)第六节网络直播行业监管环境 (15)第二章网络直播平台分析 (18)第一节泛娱乐类直播平台 (20)第二节移动直播平台 (23)第三节秀场类直播平台 (24)第四节垂直类直播平台 (25)第三章2017年网络主播分析 (27)一、性别:女性主播霸屏 (27)二、年龄:超7成主播为90后 (28)三、学历:中等学历占多数 (28)四、地域:东北人最爱做主播 (29)五、直播时间:深夜档最受欢迎 (30)六、从业原因:超3成主播因好奇而直播 (30)七、盈利模式:网络主播到手礼物提成约为35% (31)八、收入:平均收入分布不均,两极分化严重 (32)九、热度:“马太效应”凸显 (33)第四章2017年网络直播用户分析 (35)第一节网络直播用户构成分析 (35)一、性别:超6成为男性用户 (35)二、年龄:70后、80后更爱看直播 (36)三、学历:近一半的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 (36)四、地域:沿海二、三线城市用户最集中 (37)五、收入:直播用户平均月收入5470元 (37)第二节网络直播用户行为/偏好分析 (38)一、使用频次:43.6%的用户至少每天观看一次直播 (38)二、观看时段&时长:绝大部分人每次观看不超过2小时 (39)三、直播平台选择:4成用户注重平台的人气 (40)四、观看设备:手机移动端使用率最高 (41)五、首次观看原因:“尝鲜”是用户观看直播的主要心态 (42)六、观看内容:秀场是直播用户最爱 (42)七、发掘主播渠道:用户主要参考排行榜 (43)八、线上互动方式:超6成的用户会发评论或弹幕 (44)九、付费打赏原因:支持主播是最主要原因 (44)十、打赏金额:用户普遍月打赏金额在500元以下 (45)十一、观看直播后的行为:大多数用户愿意将关系延续 (46)十二、直播平台迁移:内容吸引力下降促使用户转换直播平台 (46)第五章网络直播的行业困境与发展趋势 (47)第一节网络直播行业困境 (47)一、网络主播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直播内容庸俗化、低俗化 (47)二、行业竞争激烈,恶性竞争蔚然成风 (47)三、大量资本注入造成泡沫性繁荣 (49)四、盈利模式不成熟,流量变现难 (49)五、平台巨头凸显,行业面临大洗牌 (50)第二节网络直播行业发展趋势 (50)一、直播行业监管进一步加紧,行业自律成普遍共识 (50)二、网络直播行业精细化发展,“主播+内容”双轨并行 (51)三、直播平台加速整合,市场更加集中 (52)四、用户分流,直播的社交功能凸显 (53)五、网络直播融入新科技,呈现方式多样化发展 (53)图录图1网络直播产业链 (13)图22016~2020年网络直播市场规模及增速预测 (18)图3网络直播平台商业模式 (19)图42016~2020年游戏直播市场规模预测 (21)图5网络主播性别构成情况 (27)图6网络主播年龄构成情况 (28)图7网络主播学历构成情况 (29)图8网络主播直播时间分布情况 (30)图9网络主播从业原因 (31)图10网络主播收入情况 (32)图11网络直播用户性别构成 (35)图12网络直播用户年龄构成 (36)图13网络直播用户学历构成 (37)图14网络直播用户收入情况 (38)图15网络直播用户观看直播频次 (38)图16网络直播用户观看直播时段 (39)图17网络直播用户每次观看直播时长 (40)图18网络直播用户直播平台使用情况 (41)图19网络直播用户直播设备偏好 (41)图20网络直播用户首次观看直播动机 (42)图21网络直播用户观看内容偏好 (43)图22网络直播用户发掘新主播渠道 (43)图23网络直播用户与主播线上互动方式 (44)图24网络直播用户打赏主播原因 (45)图25网络直播用户每月打赏金额 (45)图26网络直播用户观看直播后行为 (46)表录表1BAT布局直播行业 (12)表22016年部分网络直播平台出海情况 (14)表32016年10月~2017年9月有关网络直播的政策规定 (16)表42017年上半年网络直播平台融资情况 (18)表52017年网络直播平台TOP10 (20)表6YY Live用户身份—贵族 (22)表7YY Live用户打赏礼物分类 (22)表82017年网络主播城市分布 (29)表92017年头部网络主播年收入排行 (32)表10头部网络主播热度排行 (33)摘要自2016年“网络直播元年”以来,网络直播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网络直播平台呈井喷式增长,网络主播和用户大量涌入网络直播行业,网络直播炙手可热,进入了资本着力争夺的又一个“红海”。
2018年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9月目录一、短视频成流量新高地,内容监管下仍保持高速增长 (6)1、短视频行业快速爆发,成排名第三的流量高地 (6)(1)总体规模:2017爆发式增长,2018年继续保持高速发展 (6)(2)短视频用户使用时长跃升细分行业第三,抢夺“泛业务”时长 (7)2、通信技术提升、内容消费升级和算法分发的普及引爆短视频行业增速 (8)(1)通信技术的提升 (8)(2)内容消费的升级趋势 (9)(3)内容分发方式革新 (10)3、站在爆发期末尾展望,行业成熟期即将到来 (10)(1)潜伏期(2011以前) (11)(2)成长期(2011-2015) (11)(3)爆发期(2016-2017) (11)(4)爆发期末尾(2018Q1-现在) (12)(5)成熟期(未来) (12)4、短视频出海初获成功,潜力巨大 (13)(1)抖音海外版Tik Tok :美国、东南亚市场表现优异 (14)(2)快手国际版Kwai用户群体集中在东南亚、南美等发展中国家区域 (16)二、双霸主抖音、快手产品各有特色,聚合平台面临转型 (17)1、头条系、快手占据用户规模前四 (17)(1)从用户规模角度:头部APP规模优势显著,抖音快手双霸主地位 (17)(2)从用户黏性角度:西瓜视频、火山小视频、抖音、快手以明显的优势领先于其他短视频平台 (18)2、抖音反超快手,快手偏好用户表达,抖音注重内容消费 (19)(1)产品定位:抖音以音乐为特色重视内容服务,快手似普罗大众好友圈 (19)(2)从入口角度,抖音一级入口更加细化,更重视用户个体的内容消费服务 (20)(3)从内容分发模式角度,快手强调去中心化,而抖音强调高度中心化 (20)(4)从feed流路径角度,抖音更强调提升用户沉浸感 (20)(5)从搜索功能角度,抖音更突出音乐特色、重视用户喜好 (22)(6)从消息页面角度:抖音强调以内容生产者为中心的粉丝关系,快手更像平等的好友关系链 (23)3、抖音都市化VS快手偏草根;抖音高度中心化VS快手去中心化 (24)(1)账号排行榜:抖音更为多元化,快手草根气息较重、扎堆网红 (24)(2)热门视频排行榜:抖音头部视频影响力更强 (27)4、综合平台发展潜力强,聚合平台面临转型 (28)三、短视频内容生态建设正兴 (30)1、算法分发提高内容消费效率,增强短视频产品体验和黏性 (31)(1)算法分发是信息过载时代的有效方式,提高用户和信息的匹配度 (31)(2)算法推荐逻辑:抖音高度中心化VS快手去中心化 (33)(3)聚合平台的内容分发模式:编辑分类+算法推荐 (34)(4)社交媒体巨头同样青睐算法分发 (35)2、MCN崛起,抖音、快手招募认证MCN提升内容精品化 (36)3、激发用户创作欲,营造良性内容生态 (39)(1)一键美化短视频,降低视频制作门槛 (40)(2)内嵌特效制作工具和“蹭热度”跟拍模式,提高创作趣味性和用户参与感 (41)(3)激励创作欲望,提高用户持续输出能力 (43)4、抖音频频出爆款的产生机制 (43)四、社交提升用户黏性,增强社交是短视频下一个发力点 (47)1、内容建设之后,社交或是下一个发力点 (48)(1)95后自我表达诉求强烈,社交功能不容忽视 (48)(2)内容社区也需要社交关系沉淀 (49)2、短视频的社交方向:仍以陌生人社交为主,但相比微博更加下沉 (50)3、像微博一样社交突围:坚守定位、垄断头部用户、扶持中部流量 (51)(1)坚守定位:微博只做社交媒体,不做社交通讯 (52)(2)快速垄断顶部用户,构建平台竞争力 (52)(3)扶持中部流量:基于兴趣社交,实现用户留存 (52)五、总结 (53)1、短视频成流量新高地,站在爆发期末尾展望,行业成熟期即将到来 (53)2、抖音月活7月份反超快手,快手偏好自我表达,抖音重视内容消费 (54)3、算法推荐、MCN崛起,短视频内容生态建设正兴 (54)4、内容建设之后,社交或是下一个发力点 (54)短视频是指在互联网上传播、通常短于5分钟的视频,具有传播性强、创作门槛低、观看成本低和内容宽泛的特点。
2018年短视频行业发展趋势

最后,对战略嵌入来说,突破口在于平台战略方向和短视频的相关性,具 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平台希望通过平台转型或推出新产品的方式入局短 视 频 行业 , 预 先通 过 平 台 +短视 频 的 模式 试 水 , 二是 平 台 希望 转 型 或扩 张 的 方 向,在内容和功能上刚好可以借助短视频作为着力点和创新点。结合平台和短 视频的相关性理智入局,方是长期发展之道。
第2页共5页
艾瑞移动用户行为监测产品 mUserTracker 数据显示,进入 2018 年以来, 短视频行业月独立设备数的环比增长率逐渐放缓,短视频行业用户红利期已经 开始消退,2018 年 6 月短视频月独立设备数环比增长仅为 3.7%。在用户红利 期 消 退 和 短 视 频 媒 体 平 台 竞 争 白 热 化 的 背 景 下 , 通 过 “ 短 视 频 +”的 方 式 在 已 有平台上搭建和嵌入短视频功能,是一个不错的入局途径。同时,随着短视频 行业的规范化和成熟化,各方玩家面对短视频也更加理智,相较于盲目进场, 寻找与短视频融合的新形式和新机会更为人所关注。
进 入 2018 年 之 后 , 市 场 上 “ 短 视 频 +” 模 式 有 了 更 加 亮 眼 的 表 现 , 一 方 面,早期玩家不断深化平台短视频功能,如 7 月手机淘宝推出短视频信息流的 商品搜索展示页面,从内容层面的短视频探索向功能层面的短视频布局深化。 另一方面,以知乎、钉钉校招等产品为代表的不同领域产品也纷纷找到了“短 视频+”的切入点,相继上线短视频相关功能,探索“短视频+”新玩法。
2018年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8月目录一、短视频爆发式增长,下沉流量加油助推 (7)1、短视频:时长短、内容多,瞄准下沉人群 (7)(1)短视频产品特征:多样场景+低门槛创作 (7)①短视频的产品特征 (8)A.总体时长短,不同类别短视频长度灵活 (8)B.横屏/竖屏适应不同浏览习惯 (8)C.观看场景多样化 (8)D.创作门槛低,内容多样化 (8)②短视频的核心不同之处 (10)A.版权作品比例低,平台内容类型趋于同质化 (10)B.全民创作,内容免费 (10)C. 粉丝粘性弱,中心化分发形成“强平台,弱用户” (10)(2)爆款短视频:直击要点,引起共鸣 (11)(3)两种屏幕浏览方式,多样产品矩阵初成 (12)①快手:竖屏浏览,UGC内容为主,点击播放 (13)②抖音:竖屏浏览,UGC内容为主,自动播放 (14)③秒拍:横屏浏览,PGC内容为主,点击播放 (15)④西瓜视频:横屏+竖屏,UGC+PGC视频,包含不同视频分区 (16)(4)用户画像:年轻人引领时尚,中小城市为主舞台 (17)2、市场规模快速增长,下沉流量加油助推 (18)(1)短视频发展历程:伴随移动互联网而生,后期乘风而上 (18)(2)短视频总月活跃用户达5亿,用户每日使用时间达1小时 (19)①渗透率:短视频用户占全网用户比例 (21)(3)爆发原因:4G普及铺垫道路,下沉流量提供发展动力 (22)3、短视频产业链:内容创作专业化,多平台抢夺用户时间 (24)(1)短视频产业链图谱 (24)①创作环节 (24)②分发环节 (25)③分发平台 (25)④第三方服务 (26)(2)各路玩家纷纷入局,巨头展开流量之战 (26)①腾讯:微视入局早却错失先机,重新发力,打响流量之战 (26)②百度:比腾讯更晚一步,正积极完善短视频产品 (27)③阿里:淘宝最先引入短视频,围绕电商布局发力 (27)(3)普通用户主导内容创作,MCN机构助力分发 (28)(4)短视频广告主多样化,AI助力精准投放 (31)二、短视频APP对比:差异化产品矩阵初成 (32)1、头条系优势突出,行业长尾效应显现 (32)2、不同人群各有所爱,差异化产品矩阵初步建立 (33)三、短视频冲击社交资讯应用,迈向国际小有所成 (36)1、短视频崛起抢夺用户时间,社交资讯类应用遇挑战 (36)(1)短视频加速赶超,抖音成就瞩目 (36)(2)微博、QQ月活下跌遇挑战;微信巧妙应对,用户创新高 (36)(3)新闻资讯类损失明显,今日头条未能幸免 (37)(4)网络文学、漫画受影响较小,掌阅增长可喜 (37)(5)音乐与短视频平台共振上行,音频FM受影响较小 (38)(6)爱优腾迅速出招,上半年涨势不输短视频 (38)2、中国企业出海成绩斐然,头条系表现亮眼 (39)(1)中国娱乐型短视频平台出海获得可观成绩 (39)(2)巨头出海收割东南亚、印度等地互联网红利 (39)(3)中国短视频出海已取得可观成绩,Musical.ly表现最为亮眼 (40)四、短视频发展困境:内容合规只是第一步 (41)1、思想导向把关成难题,内容同质化程度高 (41)(1)短视频间的模仿与短视频平台发起的热门挑战 (42)(2)AI、大数据的自动分发在无形中加剧内容同质化 (42)2、短视频不可“娱乐至死”,令人上瘾引发担忧 (42)五、短视频发展趋势:跨类别竞争,差异化经营 (44)1、跨界竞争:直播、资讯、音乐都是短视频的对手 (44)2、后来者难正面突围,另辟蹊径或为出路 (45)(1)短视频流量在头部平台高度汇聚,尾部平台难以后来居上 (45)(2)瞄准细分市场、寻找差异化定位、优化产品体验是尾部平台破局之道 (46)(3)购物型、知识型短视频市场仍是一片蓝海 (47)六、短视频案例分析 (47)1、抖音:最新潮的短视频,年轻人汇聚之地 (47)(1)超短型视频,潮流前线代表 (47)(2)抖音的成瘾机制:迅速且循环的视听刺激 (49)(3)抖音的崛起:先打磨产品,后积极营销 (50)①静心沉淀打磨产品 (50)②活跃营销拓展用户 (51)A.明星流量曝光,紧跟热点潮流 (52)B.创意官宣,抖音成为“记录美好生活”平台 (52)C.品牌合作,抢滩热门综艺,加强线下互动 (52)③用户维护内容运营 (53)A.分层管理用户,保持抖音热度 (53)B.站内活动、抖音热搜助力用户创作 (54)(4)品牌曝光:借抖音之声,唤起用户激情 (54)①品牌案例:汉堡王 (55)②品牌案例:西安旅游 (56)(5)抖音的变现:广告收入前景可观,电商导流更添机遇 (57)(6)抖音的挑战:内容优化,用户激励 (59)①思想导向难把关 (59)②内容多样化依赖用户 (60)③视频内容实用价值低 (60)2、快手:注重生活化,记录普通人的生活 (61)(1)以搞笑GIF起步,注重生活化 (61)(2)快手用户:与抖音有重合,三四线渗透率更高 (62)(3)快手的成功:战略转型,用户为本 (64)①以GIF发家,战略转型 (65)②关注用户,提升用户体验 (65)③加速曝光,对外扩张 (66)(4)快手的挑战:内容监管,对手竞争 (68)①用户增长停滞的快手V.S.增长迅猛的抖音 (69)②广告价值受限,快手商业变现尚未全面开展 (69)③内容同质化,用户激励成难题 (69)后起之秀“短视频”已成为时尚新潮的代称,抖音、快手在短时间里成为人们生活中的热门应用,在“娱乐至死”的争议声中,短视频将走向何方?短视频总月活跃用户破5亿,三四线城市渗透率更高。
2018年直播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直播行业分析报告2018年10月目录一、直播行业概况 (7)1、直播行业发展简史 (7)(1)直播行业的崛起 (7)(2)行业迅速壮大,远超在线视频付费规模,直追电视剧和电影市场 (9)2、商业模式与产业链结构 (9)(1)产业链与商业模式:上游内容构建壁垒,打赏为主要收入来源 (9)①上游主播:人气主播集中头部平台,游戏直播受青睐 (11)②下游用户:鲸鱼用户为创收主力 (12)(2)独特的公会角色:平台与主播之间的媒介 (14)①公会的概念 (14)②公会具有输送主播和管理主播双重作用 (15)③公会是核心竞争资源 (16)2、四维度解读行业趋势变化:媒介、内容、政策、资本 (17)(1)媒介的转变,从PC端到移动端 (17)(2)内容的升级,从单一秀场到多元精细化 (21)(3)内容监管逐步加强,倒逼直播行业理性发展 (23)(4)资本逐渐理性,马太效应显著,巨头均有布局 (27)二、赛道表现:泛娱乐直播变现更强,游戏直播壁垒更高 (29)1、泛娱乐直播:变现手段成熟的吸金平台 (29)(1)泛娱乐直播发展历程 (29)(2)市场规模:强变现能力带来超260亿市场 (31)(3)用户画像:女性用户占比持续增加,一线城市人群为主力军 (32)(4)直播内容:丰富的“直播+”内容 (33)(5)竞争格局:马太效应凸显 (35)①泛娱乐直播产业整体竞争格局 (35)②头部泛娱乐直播平台布局 (36)A.承接传统社交资源,公会引燃造星秀场:YY Live (36)B.直播与不同行业深度结合:映客直播 (36)C.社交平台变现渠道:一直播 (37)2、游戏直播:市场广阔的直播垂直领域 (37)(1)游戏直播发展历程 (37)(2)市场规模:2.7亿用户贡献40亿元市场 (38)(4)用户画像:男性青年为主,打赏意愿较弱 (39)(5)内容类型:多类别游戏+电竞赛事 (41)①MOBA、射击类竞技网游直播受追捧,同时扩大游戏类型满足更多受众 (41)②赛事版权直播是聚集流量的重要保障,赛事版权对于流量的吸引能力巨大 (42)③平台大力发展自有赛事内容,高质量赛事吸引用户观看 (43)(6)竞争格局:虎牙斗鱼双龙头 (43)①虎牙、斗鱼领先游戏直播平台人气、活跃度 (43)②游戏直播行业马太效应显著,斗鱼虎牙成为游戏直播行业双子星 (44)3、游戏直播壁垒坚实,奈何泛娱乐直播更善于流量变现 (45)(1)直播内容:赛事版权布局+重点主播布局,游戏直播具备更深的护城河 (45)(2)吸金能力:泛娱乐主播在打赏变现渠道中占有先天优势 (49)三、未来趋势:短视频掀起波澜,但直播蓝海仍有广阔空间 (52)1、增长驱动因素:国内精耕存量,海外大有可为 (52)(1)国内驱动因素:ARPU值提升+多元变现方式开拓 (52)①收入端:营收在付费用户数以及ARPPU值拉动下高速增长 (52)A.Twitch模式:通过订阅频道会员直播反哺游戏 (55)B.斗鱼模式:开服列表中,已经有众多游戏 (57)C.Bilibili模式:开启游戏联运模式 (57)②成本费用端:提升效率主要靠管控内容成本以及销售费用 (58)(2)国外驱动因素:拓展东南亚地区等互联网人口红利区 (60)2、市场空间:2020年有望达500亿,泛娱乐直播有望超400亿 (63)(1)游戏直播市场空间测算 (63)(2)泛娱乐直播市场空间测算 (65)3、从四个维度看直播平台的突围之道 (66)(1)行业向存量博弈时代过渡,用户规模是首要壁垒 (66)(2)平台的生命力在于内容,完善的内容创造体系是核心竞争力 (67)(3)从直播平台到泛娱乐生态圈,有机的多元化发展是弯道超车的机会 (68)(4)在资本与流量的搏杀中,强大的股东背景是有力后盾 (69)4、替代者威胁:短视频摧城拔寨,直播行业能否坚守城池 (70)(1)2017年以来,“魔性”的短视频迅速抓住人们的眼球 (70)(2)游戏直播具有坚实的壁垒,而泛娱乐直播受到一定冲击 (71)(3)不同的应对:相互融合vs. 精耕垂直领域 (72)四、相关公司简析 (74)1、虎牙直播:首家上市游戏直播平台 (74)(1)游戏直播龙头之一,直播技术、公会生态、股东背景共筑壁垒 (74)(2)业绩回顾:内生增长稳健,直播平台活跃用户付费转化率提升、ARPU值提升是关键 (75)(3)加紧东南亚战略布局,依靠腾讯独家版权优势,增长可期 (75)2、斗鱼直播:星光璀璨,未来可期 (76)(1)游戏直播细分领域领跑者,造星能力出众 (76)(2)受资本市场青睐,有望赴美上市 (77)3、欢聚时代:稳扎稳打,不断创新 (77)(1)行业先行者,创新能力使得YY穿越产品生命周期 (77)(2)业绩回顾:ARPPU值与付费用户数提升促使直播业务快速增长,短期让利主播成本大幅提升导致毛利率有所下滑 (78)(3)布局Bigo,协同整合加速集团国际化进程 (78)4、映客直播:开“全民直播”先河 (80)(1)开“全民直播”先河,月活用户增长遇到瓶颈 (80)(2)业绩回顾:“直播对战”新玩法带动直播业务大幅增长,主播费成本占比增加导致毛利率下滑 (80)(3)短期以广告业务拓展为主,中期将娱乐产业链化,长期通过各种行业的“直播+”模式拓展更多业务机会 (80)5、陌陌:独特定位陌生人社交平台 (82)(1)定位陌生人社交平台,去中心化的直播引流和丰富的社交场景,带来更强的变现能力和用户粘性 (82)(2)业绩回顾:付费用户及ARPU值提升带动直播及增值业务大幅增长,费用管控能力提升 (82)(3)《幻乐之城》宣传抵消世界杯影响,探探加速变现未来可期 (83)近年来各大直播平台陆续登陆资本市场,直播行业的发展进入下半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直播+短视频行业分析报告
2017年12月
内容目录
直播VS 短视频:既生瑜何生亮?关公战秦琼? (3)
移动直播:迅速崛起,然后未老先衰? (3)
短视频:2017 年仍在风口,持续到何时? (4)
短视频抢走了直播的用户,使直播的天花板变低了吗? (5)
变现模式:直播已经成熟,短视频还在探索? (7)
秀场直播:成熟、同质化、缺乏变化的变现模式 (7)
游戏直播:从游戏数据入手,打开变现突破口? (9)
短视频:有还是没有信息流,这是一个问题 (12)
内容嬗变:垂直化、节目化,让直播更像短视频 (15)
直播市场达到300 亿,进一步发展必须依靠垂直内容 (15)
从UGC、PGC 到OGC,直播与短视频殊途同归 (16)
从“直播VS 短视频”,到“直播+短视频” (18)
重点公司解析:以五个巨头为核心的群雄逐鹿 (20)
一下科技:依托微博,形式多元,最有希望受益OGC (20)
快手:独立用户规模最大,走向发展的十字路口 (22)
陌陌:从“陌生人交友工具”到“年轻人的娱乐场” (23)
欢聚时代:从来不是巨无霸,但仍然自成生态系统 (24)
今日头条:四面出击,自成体系,关键是后劲如何? (25)
直播VS 短视频:既生瑜何生亮?关公战秦琼?
⏹2012-15 年是中国网络直播行业高速发展的四年:娱乐直播用户突破1 亿,
娱乐直播收入突破100 亿,天鸽互动、欢聚时代等直播平台上市,微博、
陌陌也通过直播找到了新的生命力。
然而,从2016 年开始,短视频取代
直播成为新的“移动互联网娱乐风口”,Papi 酱的热度超过了网红主播,
腾讯、阿里、今日头条等互联网巨头在短视频领域的投资节节攀升。
直播
与短视频,是互相替代的关系吗?还是没有可比性的“关公战秦琼”?
移动直播:迅速崛起,然后未老先衰?
⏹中国的娱乐直播行业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 年;到2010 年前后,PC 端已
经出现了YY、9158、六间房等几大直播平台争霸的局面。
在早期,各大
直播平台各有特色,例如YY 主打语音直播、9158 主打视频交友;但是随
着行业发展,各大平台不约而同地走向了秀场直播的道路,观众打赏成为
了主流盈利模式。
从2014 年开始,移动端取代PC 端成为直播行业的主战
场,巨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群使得直播的用户基础和盈利能力都大幅度提
升。
然而,到了2016 年下半年,直播行业已经出现明显的“盛极难继”
趋势——移动直播带来的红利只持续了两年,就告一段落。
直播全平台月活用户(PC 端+移动端)于2015 年突破1 亿,2016 年
第三季度达到1.53 亿的历史高点,此后就裹足不前。
更严重的是,移
动直播用户从今年 3 月开始,出现了明显的环比下滑趋势。
在移动互
联网渗透率见顶的今天,大部分移动应用本来就面临着后续增长乏力
的困境;直播应用想要恢复用户增长,可谓难上加难。
我们认为,直
播行业渗透率的历史高点,很可能已经过去了。
图表1:全平台直播月活用户停滞不前(百万人)图表2:移动直播月活用户开始下降(百万人)
180 160 140 120 100 80 60 40 20
120
100
80
60
40
20
为什么移动直播在2015-16 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迅速陷入了“未老先衰”的窘境?我们认为,最重要的原因是:直播的主流形式——秀场直播,不符合移动用户的观看习惯。
一次秀场直播一般会持续几个小时,主播的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与观众交流、调动观众胃口上,真正的才艺展示时间很低。
观众会发现,进入房间半小时之后,主播只唱了一首歌;这种内容形式不适合在移动端利用碎片时间观看。
在早期的新鲜感褪去之后,移动用户对直播的兴趣自然会下降。
2015 年,以映客为代表的“全民直播”一度成为行业主流,直播吃饭、直播逛街甚至直播做家务等都吸引了很多眼球。
然而,全民直播的内容空洞、缺乏持续吸引力,很大程度上只是一阵风;以全民直播著称的映客、陌陌等平台最终仍然需要依靠秀场直播实现盈利。
移动互联网降低了直播的门槛,却没有为直播带来更丰富、更充实的内容,给直播行业在2017 年的“未老先衰”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