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师大附中高中2006年高考情况报告

云南师大附中高中2006年高考情况报告
云南师大附中高中2006年高考情况报告

云南师大附中高中2006年高考情况报告

我校今年高考成绩喜人。在2006年高考中,我校学生刘涵以676分的骄人成绩摘取文科状元桂冠(另有省级三好学生加分10分),申采为同学以710分的成绩取得云南省高考理科榜眼(第二名)(另有学科竞赛加分20分),谢昕同学以701分的成绩取得云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刘涵同学还以277分的成绩获云南省高考“文科综合”单科第一。

文科校平均分558.8分,超过一本控制线550分8.8分,理科校平均分578.03分,超过一本控制线550分28.03分。

我校上线情况:

2006年我校共有721名高中毕业生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考试,712人参加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7名文科学生因参加小语种招生考试已被高校提前录取、1名理科考生被保送未参加高考);其中理工类考生485人、理科艺术类5人、文史类考生223人、文科艺术类8人。上一本线490人,一本率68.06%;上二本线630人,二本率87.50%;上三本线684人,三本线率95.00%;上一专线688人,一专率95.56%;上二专线710人,上线率98.61%。

我校文理科高分段占全省的比例:

文科:650分以上6人,占全省比例13.03%;600分以上47人,占全省比例6.57%,占我校实考人数的21.67%。理科:700分以上6人,占全省比例28.57%;650分以上68人,占全省比例13.55%;600分以上216人,占全省比例6.36%,占我校实考人数的44.81%。理科艺术类600分以上2人,占全省比例100%。不含加分,我校文科有9名学生进入全省文科总分前50名,占全省文科总分前50名的18%,12人进入全省文科总分前100名,占全省文科总分前100名的12%;理科有9名学生进入全省理科总分前50名,占全省理科总分前50名的18%,17名进人全省理科总分前100名,占全省理科总分前100名的17%。含加分,我校文科有2名学生进人全省文科总分前10名,占全省文科总分前10名的20%;理科有4名学生进入全省理科总分前10名,占全省理科总分前10名的40%,理科有11名学生进人全省理科总分前50名,占全省理科总分前50名的22%,21名进入全省理科总分前100名,占全省理科总分前100名的21%。’

保送情况:

2005年国家教育部公布我省2005年具有报送资格的学生共64人,我校取得保送资格学生共21人次,我校取得保送资格学生占全省取得保送资格学生数的32.8%,其中6人被保送。

肖开荣全国中学生物理全国决赛三等奖,保送清华大学

赵晶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保送清华大学

金晟哲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保送北京大学,

姬松松全国中学生化学竞赛全国决赛三等奖:数、理、化省级一等奖保送北京大学

梁健怡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保送上海交通大学

王睿全国中学生数学竞赛省级赛区一等奖,保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另:小语种自主招生考试,高考前有6人被录取,录取人数居全省之首。

孙涧超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

李金被北京外国语大学录取

马晓被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录取

李雨尘被四川外国语学院录取

胡馨月被四川外国语学院录取

周含被四川外国语学院录取

云南师大附中教务处

2006年6月29日

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试题及答案(八)

云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适应性月考试题及答案 (八)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试题及答案(八) 语文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最近,宁波某学校的王老师受到舆论热捧。起因是要换同学不成的A同学举报了违规带零食的B同学,王老师对于告密的学生,不但没鼓励,还让B同学当着A同学的面吃掉了零食,算是一种冷处理。我要给王老师点个赞。一个老师,无论学识怎样,起码应该是非清晰,不能糊涂,也不能含糊,王老师做到了。。 学生发现有同学违反校纪校规,向老师报告,这样的行为无可厚非,但老师接到这样的举报应当慎重,不宜过度鼓励。 很多老师在班级管理中鼓励学生向老师报告其他学生的问题,这样教师相当于有了自己的“线人”,背着教师的那些违规行为也会有所收敛和约束。从积极的方面来看,这能够使教师更早也更容易

掌握学生动态,从而因势利导。但是,且慢,这也有着消极的一面; 甚至南辕北辙,戕害掉一些学生。 何以如此?从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来看,当学生为了获得教师的 奖赏而积极举报时,可能对他的人格发展带来一些负面的影响。因 为检举而获益相当于赋予了那些举报者以权力,这种权力可以成为 拿捏或要挟其他同学的把柄。权力心理学的研究提示了,权力会使 权力者异化,特别是对于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甚至还只是儿童,不 恰当的权力赋予会损害他们的人格发展。 另一方面,从社会性发展看,学生在学校里,除了学习功课,还要在师生、同学的交流互动中修习品行。一个热衷于举报其他学生 的学生,必然会破坏学生之间的信任与友好相处,很容易人为地将 一个集体中的学生们分为两派,教师如果偏袒其中一派,对于后一 派学生就相当于是隐性的排斥。一个班级里只要有几个告密的学生,整个班级就难免人人自危,学生之间互不信任,互相戒备。 更恶劣的是,将告密作为一种拿捏同学的武器,谋取个人好处。这是比私带零食到校性质更为恶劣数倍不止的道德败坏行为。甚至 社会缺乏信任,人们道路以目,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鼓励告密造成的 不良风气。 既要了解情况,又不能培养“线人”,教师到底应该怎么办?对 于一线教师来说,下面几点建议或许能带来一些思考和帮助。 首先,教师应当对于鼓励学生举报什么样的不良行为区别对待,并很清晰地让学生明白,有些不良行为,例如一些学生霸凌欺辱其 他同学,旁观的学生冒着一定的风险向教师报告,这当然是值得鼓 励和表彰的。但是,如果是涉及学生个人隐私范畴的行为,像有学 生违反学校规定偷偷带零食到学校,只要他不是公开地炫耀,那么 即使有获悉的学生报告,教师也不宜鼓励,更不宜表彰。简而言之:涉及学生之间侵犯权利的不良行为,当然应当鼓励举报,因为这关 乎人与人的平等;而只是学生个人私下的某些人之常情但又违规的行为,不鼓励举报。

2020届湖南师大附中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相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语文模拟卷试题(二)

湖南师大附中2020届高考模拟(二) 语文测试 本试卷共7道大题,21道小题(2道选做题任选1小题)。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组是 () A.赝.品哽咽.笑靥.如花恹.恹欲睡 B.巷.道伉.俪引吭.高歌沆.瀣一气 C.恐吓.喝.彩褐.衣蔬菜曲高和.寡 D.绯.闻斐.然缠绵悱.恻蜚.短流长 2.下列词语中没有 ..错别字的一组是() A.诀窍晤淡功亏一溃立身处世 B.惊蛰涵养胸无城府光风雾月 C.挤兑揶揄靡靡之音峨冠博带 D.珐琅撕杀崭露头角惠质兰心 3.下列各句中,没有 ..语病的一项是 () A.西安某一博物馆展出了一件胎体轻薄如纸、釉质莹润如玉的明朝成化时期烧制的鸡缸杯,具有极高的观赏和保存价值。 B.“毒胶囊”事件再次引发世人优虑:食品里究竟有没有违法添加的工业明胶?这一点毋庸置疑,权责部门应彻查严打。 C.湖南高校等教育倡导现代技术应用性理念,地方特色鲜明,高校学生的培养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就业率明显提升。 D.为了最大限度地压缩电信诈骗的活动空间,某城市公安局公布六条注意事项,提醒群众增强保密意识,以免上当受骗。 4.依次填入下面画横线处的诗句,最恰当的一组是() 自从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设想,香港、澳门归属问题得以妥善解决,捐弃前嫌、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呼声愈来愈高,而张学良将军不会是永无归期。 “”,将军回归,中华一统,山欢水笑庆团聚的日子不会太远了!思想及此,李商隐殷切盼望与亲友重逢的诗句,清淅地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 A.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B.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C.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D. 从来一别又经年,万里长风送客船/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理综-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九) 理科综合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给6分,选对但不全的给3分,有选错的给0分。 【解析】 1.温度会影响Mg2+的运输。 2.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3.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存在于正常细胞中。 4.光合作用中氧气和还原氢的生成以及水的消耗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5.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消费者的存在使物质循环速度加快,生产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可能进行信息传递。 6.该病既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也可能是伴X隐性遗传病,若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男女发病率相同;若为伴X隐性遗传病,则男性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 7.羊毛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灼烧后有烧焦的羽毛气味,而腈纶属于化学纤维,灼烧后无此

气味,A正确;锅炉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钙,不溶于强酸,可用浓的碳酸钠溶液浸泡,使之转化为碳酸钙,再用盐酸除去,B正确;无机非金属材料是指除有机高分子材料和金属材料以外的所有材料的统称,碳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无机非金属材料,而合成纤维是有机高分子材料,C错误;“地沟油”泛指在生活中存在的各类劣质油,如回收的食用油、反复使用的煎炸油等,其主要成分仍然是甘油三酯,却又比真正的食用油多了许多致病、致癌的毒性物质,不可以食用,但可以用来提取甘油或生产生物柴油。D正确。 8.标准状况下,22.4L氯气物质的量为1mol,与铁反应后变成?1价的氯,故1mol Cl2反应后得到的电子数为2N A,转移的电子数也为2N A,A错误;44g C3H8物质的量为1mol,而一个C3H8分子中含有两条非极性键,B错误;6g CaCO3的物质的量为 0.06mol,5g KHCO3的物质的量为0.05mol,1mol CaCO3和KHCO3中均只含1mol C,故混合物中含有的碳原子数为0.11N A,C正确;NaAlO2溶液中,除溶质NaAlO2外,溶剂水中也含氧原子,D错误。 9.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有正丁烷和异丁烷两种,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A错误; CH3CH2CH3分子可以看成为CH4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甲基取代后的产物,由于CH4呈正四面体结构,故丙烷分子中的3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直线上,B正确;苯的二氯代物有邻、间、对三种,而环己烷的二氯代物除了邻、间、对三种以外,两个氯原子可以连接在同一个碳原子上,共有四种,C错误;由结构简式可知,可降解 塑料可由环氧丙烷和CO 2通过加聚反应制得,不是 缩聚反应,D错误。 10.向(NH4)2Fe(SO4)2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 NH+和Fe2+全部转化为NH3和 4 Fe(OH)2沉淀,但摩尔盐中n( NH+)∶n(Fe2+)=2︰1,在离子方程式两者系数之比与化学式 4 不相符,并且生成的Fe(OH)2沉淀也容易在空气中被氧化,A错误;向含1mol KAl(SO4)2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

2021届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含答案及详解

云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 注意,听力部分答题时请先将答案标在试卷上,听力部分结束前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题1.5分,满分7.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s profession? A. An editor. B. A photographer. C. A host. 2. What will the woman do next? A. Go to the office. B. Leave the hallway. C. Interview the man. 3. How many activities did the woman have yesterday? A. Two. B. Three. C. Four. 4. How's the woman feeling at work? A. Exhausted. B. Excited. C. Relaxed. 5. Where will the speakers meet at last? A. By the road. B. At the bus station. C. In the mall. 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

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听每段对话或独白前,你将5秒钟的时间阅读各个小题;听完后,各小题将给出5秒钟的作答时间°每段对话或独白读两遍。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6和第7题。 6. How do many people think about the woman's job? A. It's challenging. B. It's unsteady. C. It's fascinating. 7. What was the woman's response? A. She felt very glad. B. She gave in. C. She raised an objection.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8和第9题。 8. Why is the woman disappointed? A. She failed the physics test. B. She missed the physics test. C. She was blamed by her parents. 9. What is the man's advice to the woman? A. She should give up physics. B. She should learn for her parents. C. She should ask the teacher for help.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10至第12题。 10. What did the man want? A. To be treated. B. To borrow some cash. C. To read the newspaper. 11. Where was the woman's wallet? A. On the floor. B. In a computer store. C. At the checkout counter.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数学(理)试卷(含答案)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12月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五) 数学(理)试题 第Ⅰ卷(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 5 | 9 x A x x - ?? => ?? - ??,集合 {} |(3)(10)0 B x Z x x =∈--≤ ,则A B= I()A.?B.[3,5)(9,10] U C.{} 3,4,10 D.R 2.复数 11 11 i i z i i -+ =- +-,则复数z的虚部是() A.2-B.2i -C.2D.i 3.为了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市的天气变化情况,我市气象局公布了近年来我市每月的日平均最高气温与日平均最低气温,现绘成雷达图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各月的平均最高气温都不高于25度B.七月的平均温差比一月的平均温差小 C.平均最高气温低于20度的月份有5个D.六月、七月、八月、九月的平均温差都不高于10度 4.为了配合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活动,我校现从4名男教师和5名女教师中,选取3人,组成创文明志愿者小组,若男女至少各有一人,则不同的选法共有() A.140种B.70种C.35种D.84种

5.在等差数列{} n a 中,若5910 3 a a a ++= ,则数列 {} n a 的前15项的和为() A.15 B.25 C.35 D.45 6.已知抛物线C: 24 y x =的焦点为F,过点F且倾斜角为3 π 的直线交曲线C 于A,B两点,则弦AB的中点到y轴的距离为() A. 16 3B. 13 3C. 8 3D. 5 3 7.若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图,正视图和侧视图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俯视图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三棱锥的最长棱的棱长为() A.2B.23C.3D.22 8.规定:对任意的各位数字不全相同的三位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大到小、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和谐数”;若将各位数字按照从小到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得到的三位数,称为原三位数的“新时代数”.如图,若输入的891 a=,则输出的n为()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9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一)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作为近代社会新因素的下层市民文艺和上层浪漫思潮,在明末发展到极致后遭受了本不应有的挫折。李自成的失败带来了满清帝国的建立,落后的少数民族总是更易接受和强制推行保守、反动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资本主义因素在清初被全面打了下去,在那几位所谓“雄才大略”的君主的漫长统治时期,巩固传统小农经济、压抑商品生产、全面闭关自守的儒家正统理论,成了明确的国家指导思想。从社会氛围、思想状貌、观念心理到文艺各个领域,都相当清楚地反射出这种倒退性的严重变易。与明代那种突破传统的解放潮流相反,清代盛极一时的是全面的复古主义、禁欲主义、伪古典主义。作为明代新文艺思潮基础的市民文艺突然萎缩,上层浪漫主义则一变而为伤感文学。《桃花扇》《长生殿》《聊斋志异》则是这一变易的重要杰作。 浪漫主义、感伤主义和批判现实主义,是明清文艺思潮三个不同阶段。在第三阶段(乾隆),时代离解放浪潮相去已远,眼前是闹哄哄而又死沉沉的封建统治的回光返照。复古主义已把一切弄得乌烟瘴气、麻木不仁,明末清初的民主民族的伟大思想早成陈迹,失去理论头脑的考据成了支配人间的学问。“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梁谋”,那是多么黑暗的世界啊。像戴震这样先进的思想家也只能以考据名世,得不到人们的任何了解,他自已视为最重要的哲学著作──痛斥宋儒“以理杀人”的《孟子字义疏证》,连他儿子在编集子时也把它排斥在外,视为无足轻重。那是没有曙光、长夜漫漫、终于使中国落在欧洲后面的十八世纪的封建末世。在文艺领域,真正作为这个封建末世的总结的要算中国文学的无上珍宝《红楼梦》了。 无论是爱情主题说、政治小说说、色空观念说,都似乎没有很好地把握住上述具有深刻根基的感伤主义思潮在《红楼梦》里的升华。其实,正是这种思潮使《红楼梦》带有异彩。笼罩在宝黛爱情的欢乐、元妃省亲的豪华、暗示政治变故带来巨大惨痛之上的,不正是那如轻烟如梦幻、时而又如急管繁弦似的沉重哀伤和喟叹么?还是鲁迅的几句话比较精粹:颓运方至,变故渐多;宝玉在繁华丰厚中,且亦屡与“无常”觌面①……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

【湖南师大附中2018高考二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书法的历史,几乎就是一部历代书法家对《兰亭集序》不断阐释的历史。《兰亭集序》被认为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尽管与之相随的是,《兰亭集序》的真伪之辨从来没有消停过。 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宋代学者,而较有说服力的是清末曾经当过慈禧太后秘书的李文田。他工书善画,学问渊博,是岭南“碑派书法”创始人。他爱好金石收藏,精于鉴别。他通过多年考辨,认为《兰亭集序》不是王羲之的作品。 1965年夏,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集序〉的真伪》一文。他基本上重复了李文田的两个论点,认为从年前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集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遗留下来的作品。其次,从文章的内容来看,作者是在王羲之所作《临河序》的基础上加工而写成的。因为,文章前半部描写欢快之情,写得很流畅,后半部突然悲痛起来,这与晋人达观以及王羲之本人性格大相径庭,故值得怀疑。据此,郭沫若推断《兰亭集序》乃是一赝品,并非王羲之的作品。 郭文发表后,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写了《〈兰亭集序〉的真伪驳议》一文,提出了与郭文针锋相对的观点。该文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集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集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王字本身有发展过程,它脱胎于旧时代而又高于旧时代,向行书方面发展,故王羲之被称之为“书圣”,其理由即在此也。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集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因此,《兰亭集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 值得欣慰的是,“兰亭论辩”沉寂多年之后,新出土的文物为考证传世《兰亭集序》真伪提供了新线索。1998年6月,在南京市东郊发现一处罕见的六朝古墓葬群,其中二号墓室前部出土有两方极为珍贵的砖质墓志,在全国引起轰动。该墓为东晋名臣高崧及其夫人谢氏的合葬墓。高崧卒于公元366年,夫人谢氏卒于公元355年,而王羲之卒于公元361年。可以说,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这两块墓志上写有“晋侍人、建昌伯、广陵人高崧”等字,虽仍有由隶入楷的痕迹,但已与现代意义上的楷书十分相近。高崧墓志作为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楷书实证资料,在中国书法史上意义重大。在南京周边,还有三十块左右墓碑,东晋墓碑出土地点也不只是南京,还有在丹阳、马鞍山出土的。这些考古发现表明:从书体上来看,六朝的书体在转型之中,即由隶到楷的重要演化阶段,多种书体并存是合情合理的。东晋时期不仅只存在隶书,而且行楷或隶楷兼有。这就纠正了过去“晋代不可能出现楷书、草书”的说法。这些考古发现完全推翻了李文田、郭沫若的基本论点,也为《兰亭集序》的真伪之争画上了一个句号。 (摘选自刘孟达《〈兰亭集序〉真伪之谜》,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兰亭集序》是中国书法界一座无法逾越的高峰,中国书法的历史就是一部历代书

云南省师大附中高考理综适应性考试(一)试题

云南省云南师大附中2013届高三上学期高考适应性月考(一) 理综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并请认真填涂准考证号。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1—35.5 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 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健那绿可将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成蓝绿色 B.甘庶组织液颜色较浅,常用作还原糖的鉴定 C.甲基绿使RNA呈现绿色,毗罗红使DNA呈现红色 D.在高倍镜下观察有丝分裂中期的植物细胞,可看到纺缍体和赤道板 2.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含有核酸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叶绿体、线粒体 B.3H标记的亮氨酸进入细胞后,3H一定上会依次出现在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中 C.若3H标记的氨基酸缩合产生了32H O,水中的3H只能来自于氨基酸的氨基 D.细胞癌变后膜表面糖蛋白减少,细胞衰老后膜通透性发生改变,物质运输能力降低3.图1表示培养液中K+浓度及溶氧量对小麦根系吸收K+速率的影响。下列有关两曲线形成机理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说明,载体、能量均充足,影响因素是K+浓度 B.曲线bc、fg段的形成都受到细胞膜上K+载体数量的限制 C.曲线cd段的形成是由于细胞内K+过多,细胞大量排出K+ D.e点表明植物根系可以通过无氧呼吸为K+的吸收提供能量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理综试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9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一) 理科综合(生物)试卷 第I卷(选择题,共126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I?下列有关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中都可以找到B自由水可参与细胞内的化学反应 C人体不一定需要的氨基酸称为非必需氨基酸D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 2?下列关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不变 B核糖体合成的肽链直接进入高尔基体进行加工 C蛋白质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为胞吐,该过程不消耗能量 D该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有紧密联系 3?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观点,正确的是 A无性生殖的出现增强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B生物进化的方向与基因突变的方向一致 C生物一旦进化,就形成了新物种 D农药处理后害虫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 4?如图1为探究生长素对该植物茎段生长影响的结果,据图分析错误的是 -6 -5 A生长索促进该植物茎段生长的最适浓度在10 ~10 mol/L之间 B继续增大实验浓度,会出现与不添加生长索组相同的实验结果 C该实验结果说明生长索的作用具有两重性 D该实验不能证明该植物茎段的生长只与生长素有关 5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效应T细胞可直接杀死靶细胞内的麻风杆菌 B 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浆细胞均能识别抗原 C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可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D系统性红斑狼疮和艾滋病都是机体免疫功能过弱造成的 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一块农田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采用样方法 B同一种群的K值是固定不变的 C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 D群落的垂直结构可提高群落利用用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 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氧氧化铁溶胶、含塑化剂的白酒、含有细菌的矿泉水均具有丁达尔效应 C对“地沟油”蒸馏可以获得汽油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语文模拟卷(2)(有答案)AlAwwH

湖南师大附中2017届高考模拟卷(二)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司法权可否分割?翻阅有关宋代的史书或许可以找到答案。《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一七《慎刑》,就记载着宋朝统治者注重司法权分割一事,其将由法官一人享有的审判权分割为审理权与判决权,在中央分别由断司与议司执掌,在地方分别由鞫司与谳司执掌。换言之,断司或鞫司负责审讯与调查事实,议司或谳司负责检索和适用法律。不仅如此,最终如何判决还得由儒生出身的行政长官来决定。更有甚者,宋代统治者还强调断司(鞫司)与议司(谳司)之间应当各自独立行动,不得互通声气甚或协调处理。 从表面上看,宋代这种有关司法权分割的设计非常缜密,但是宋代统治者恰恰忘了,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的后果之一是,前面的事实审法官和法律审法官都无法做到真正独立,因为他们在审与判时都在揣摸着那个拥有最后决断权的行政长官的心思。 而且,让行政长官来最终决定判决结果还违反了司法审判的亲历性要求,让没有参与审理的人来决定审理的结果,其后果可想而知。事实上,从审判监督的基本原理看,审、判本身是一个连续性的任务,并不适合于分割或分立。将审判权人为分割会导致审者不判、判者不断的“审判碎片化”和随之而来的“监督碎片化”,最终决断者和监督者都缺失一种全面而系统的个案知识,其作出的决断或监督自然也是残缺的、失真的和武断的。 更为致命的是,虽然宋代统治者重视行政长官的法律素养,但是大多数官员仍不是学法律出身的专业人士,而是一群从四书五经中找出一书(经)加以钻研的文科偏材,对于法律专业只能说是粗知一二。他们只知以儒家那套“存天理灭人欲”的学说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对于前述鞫司或谳司基于专业技能采取的法律行为自然难以理解,对于鞫司、谳司基于专业技能的玩法弄权行为也难以觉察。在“外行指导内行”的局面下,不仅司法无法独立,而且司法腐败也难以防止,司法权的分割及监督也就自然失灵。 从形式上看,宋代统治者人为地将审判这一行为纵向分割、隔离、分立为审与判之后,似乎使审判权更加易于为旁观者所监督。但是,广大民众并不享有审判监督权,而享有审判监督权的官吏却基于“官官相

2019年云南师大附中高考八模(理科)数学试卷及答案

高考数学精品复习资料 2019.5 云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文科数学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参考公式: 样本数据12,,,n x x x 的标准差 s = 其中x 为样本平均数 柱体体积公式V Sh =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锥体体积公式 13 V Sh = 其中S 为底面面积,h 为高 球的表面积,体积公式 24R S π=,33 4R V π= 其中R 为球的半径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11i i -+(i 是虚数单位)化简的结果是 A .i - B .i C .1 D .1- 2.已知集合101x A x x ?-? =≥??+?? ,{}2|log (2)B x y x ==+,则A B = A .()2,1-- B .()[)2,11,--+∞ C .[)1,+∞ D .() ()2,11,---+∞ 3.已知两条直线,m n 和平面α,且m 在α内,n 在α外,则“n ∥α”是“m ∥n ”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已知等差数列{}n a 中,39159a a a ++=,则数列{}n a 的前17项和17S = A .102 B .51 C .48 D .36 5.阅读如图1所示的程序框图,则输出的S 的值是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 1 1 1 A .9 10 B . 89 C .7 8 D .67 6.开学不久,学校从某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25名学生进行学情调查,经过一段时间再次从该班的学生中随机抽取15名学生进行健康状况调查,发现有5名学生上次被抽查过,据此估计该班的学生人数为 A .75 B .65 C .60 D .50 7.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2 所示,该四面体的六条棱长中,长度最大的是 A B C D .8.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0,1,21,x y x y x y -≥?? +≤??+≥? 目标函数222z x x y =++,则z 的取值范围是 A .17,49?? ???? B .2? ??? C .8,39?? ? ??? D .2? ??? 9.定义在R 上的偶函数()f x 满足2 (1)() f x f x +=-(()0)f x ≠,且(1)2013f =,则(2013)f = A .12013 B .1 C .4 D .2013 10.已知方程ln 10x ax -+=(a 为实常数)有两个不等实根,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A .()0,e B .[]1,e C .()0,1 D .[]0,1 1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定义1212(,)||||d A B x x y y =-+-为两点11(,)A x y ,22(,)B x y 间的“折线距离”,在此定义下,给出下列命题: ①到原点的“折线距离”为1的点的集合是一个正方形; ②到原点的“折线距离”为1的点的集合是一个圆; ③到(1,0)M -,(1,0)N 两点的“折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方程是0x =.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 A .3个 B .2个 C .1个 D .0个 12.已知点P 在圆2 2 :(3)1C x y +-=上,点Q 在双曲线 22 152 x y -=的右支上,F 是双曲线的

湖南师大附中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word版有答案

湖南师大附中2017-2018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 时量:120分钟满分:150分 得分:_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24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词的演变发展历程曲折,其经历几个世纪,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 词最初在唐代就开始出现了,词的产生最初源于燕乐,其作为一种与燕乐相配合的唱词,在晚唐五代以后才被人们简称为“曲子词”。唐代诗人李白的《菩萨蛮》,以及白居易和刘禹锡的《忆江南》都属于最早的文人词作,它们标志着词体形成的萌芽状态。这些唐代诗人在词中继承并发扬了民间曲子词清新流畅、情真意挚的优良传统,不仅增加了词作的底蕴和表现力,而且其沉郁雄放的词风对后代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唐代的这些文人词作被称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至宋初,在题材与语言风格上,大体已经形成定局。尤其是以柳永为代表的时期,词的内容、体制、风格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几乎达到了“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地步。柳永不仅发展了长调的体制,而且还丰富了词的创作方法,同时,他还善于吸取民间歌词的养分,采摘民间曲调入词,大量创作慢词,有效地扩大了词的境界,对宋词后来的发展起了巨大作用。 北宋中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日益集中,加上北宋词人懂得音律的更多,不仅自己能调曲,而且尤善作词,因此词调大盛。这一时期,宋词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开始得到快速的发展。 北宋中期以后,苏轼首先举起改革旗帜,开创了豪放一派,不仅打破了词的狭隘的传统观念,扩展了词的内容,而且还丰富了词的表现手法,并提高了词的意境。在这之前,宋词依然流连于写作男情女爱与离愁别恨,而苏轼词的出现开始在词中强烈表现个人的建功立业愿望和明确的爱国主题,其词风开始呈现出浪漫主义的精神与气概,并且苏轼敢于“以诗入词”,不仅突破了词在音律方面过于严格的束缚,而且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这极大地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并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词发展到南渡时期,其主要代表词人有李清照、朱敦儒、张元干、陈与义等。由于时代的巨变,这些词人都亲身经历了由北而南的社会变革,他们的生活遭遇、思想情感发生了巨大变化,因此这些都影响到了他们的词作,词风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因此其词作内容更贴近现实生活,情感更显得沉郁忧愤。他们的词作大多表现出记忆中民族昌盛景象与眼前耻辱地位的对比,昔日享乐生活与眼前窘迫情状的对比,全社会收复失地的激情呼声与朝廷孱弱懦怯的对比等,因此这些词主要表现出了南渡战乱时期民族、社会的苦难忧患和个体理想失落的压抑苦闷。尤其是李清照的词,更是确立了宋词词体独立的文学地位。她自成一家,独创易安体,词风朴素清新,手法细腻完美,并且雅俗兼用,达到了形式和内容上的和谐统一。因此,她被誉为婉约之宗,她的创作不仅为南渡作家如何以旧形式表现新内容树立了榜样,更为宋词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词至南宋前期,开始出现空前的繁荣局面。这一时期,词坛更是大家辈出,名作纷呈。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词人是辛弃疾、陆游、姜夔等人。他们继承并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派,使得词的内容越发博大精深,风格更为浑厚雄健,因此把宋词的创作推向了高峰。其中最杰出的代表词人当属辛弃疾,他不仅继承了苏轼的革新精神,进一步扩大了词的内涵,把词推向了更高的阶段,并且他创新式地以散文化的笔调写词,并且几乎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界,尤其是他创作的词雄壮慷慨,意境阔大,表现出了词人坚定不移的爱国思想。 词发展到南宋后期,由于时代的原因、文人地位的变化等,开始走向衰落,继而被元曲、元杂剧等取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理综试题

云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考适应性月考卷(八) 理综试题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组成细胞的分子和细胞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缺乏P会影响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 B.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行使遗传功能的结构 C.大肠杆菌生命活动所需能量大部分来自线粒体 D.内质网膜可直接与核膜和细胞膜相连 2.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膜两侧的离子浓度差主要是通过被动运输实现的 B.胃壁细胞吸收乙醇需要膜蛋白协助 C.内质网既参与物质合成,也参与物质运输 D.细胞液浓度增大,植物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3.下列有关DNA复制和基因表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DNA复制和转录过程中都有氢键的断裂和形成 B.人体不同细胞中DNA复制方式不同 C.翻译过程中mRNA都要与核糖体结合 D.转录过程中遗传信息可由DNA流向RNA 4.下列有关内环境与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反馈调节在稳态维持中具有重要作用 B.人体内组织液进所有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血浆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不需要器官、系统的参与 D.细胞都要通过内环塊才能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5.棕榈蓟马是一种体型微小的害虫,在茄子叶片上集群分布,研究人员调查了茄子叶片上的棕榈蓟马的种群增长情况,结果如下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集群分布是棕榈蓟马种群的空间特征 B.棕榈蓟马种群呈“S”型增长 C.第15天时棕榈蓟马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D.可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棕榈蓟马的种群密度 6.下列关于人类遗传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利用多只患病家系的调查数据,计算其发病率 B.可通过基因诊断判断胎儿是否患有白化病

湖南省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高考模拟卷语文试题Word版含解析

炎德?英才大联考雅礼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试卷(八) 语文 一、现代文阅读 论述类文木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是一个大国经济体,面着产业、消费升级的双重压力,而共享经济以低成本的优势, 打破原有的商业模式以及产业生态,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共亨经济”将给人们的生产、消费模式带来革命性的影响。 共享经济对企业职能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企业职能转换。传统经济模式表现为“劳动者-企业-消费者”的相互关系,传统企业完全被共享平台公司取代,由企业承担的投资功能转移至供给者个人。平台公司的资产主要表现为无形资产。共享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企业只能主要在于共亨平台的建设与维护、提供支付方式等。随着共亨经济的发展,平台公司演化成数据公司,提供各类数据及数据深度分析。平台公司成为拥有交易双方大量信息的大数据公司,也为其他生产型企业提供精准的关于消费者偏好等资料的大数据。 共享经济对行业生态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行业竞争。共享经济在实现了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综合运用的条件下,显著提高了供求的匹配效率,实现了点对点的个性化、定制化服务。共享经济模式下,供给者只是将闲置物品的使用权在有闲的时I'可提供给市场,因此个人可以低边际成本的方式进入共享经济行业,这降低了行业的进入门槛,服务产品价格显著下降,服务质量也因差异化的竞争而得到提升,技术创新降低了行业进入门槛,原有再位企业而临着从未有的竞争压力,行业竞争加剧,骑场骑场的而消费者无疑是乐见其成的。 共享经济对就业方式产生颠覆性影响,促进灵活就业。共享经济模式下,由平台公司主导的“供给者一共亨平台一消费者”三者关系中,我们可以发现供给者与消费者可能是同一个人的不同身份,供给者与经营共享平台的公司之间只是一种松散的战略合作关系,并非传统企业那种由劳动合同所固定下来的雇佣关系。当然,这种灵活就业模式给供给者带来职业选择口由的同时,会导致其无法亨受传统企业就业模式中包括社会保险、失业保障等在内的各类福利待遇。 (节选自刘根荣《共享经济:传统经济模式的颠覆者》2017. 3.有删改) 1.根据原文信息下列有关“共享经济”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共享经济是由共享平台而非传统企业将生产企业的产品提供给消费者,从而让交易得以进行。 B.共享经济模式相较传统模式,关系链中相应刈像的功能没有改变,但前两者身份发生了转

2021届湖南师大附中高三年级10月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

湖南师大附中2021届高三月考试卷(二) 语文 得分: 本试题卷共10页。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新世纪文学被命名,并不在于在时间序列上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纪,而在于当代文学提供了许多新的现象和新的元素。比方说,青春文学就可以说是新世纪以来一个比较重要的新的文学现象。青春文学潮流的兴起与“80后”有关。“80后”形成阵势首先得益于由《萌芽》举办的“新概念作文大赛”。伴随着“80后”的活跃,是“青春文学”潮流的兴起。这其实给文学研究提供了一个有益的启示,尽管青春文学是一个新的概念,以往的文学史中难以找到它的踪影,但这并不妨碍我们以青春文学的视角来重新回望文学走过的历程,因为青春文学的内涵包含着文学的共同性。 青春文学可以使我们施展更多的想象,我们不妨将青春文学作为一个解答文学史方程式的常项。当我们将青春文学作为解答文学史方程式的常项时,就有必要对青春文学给以明确的界定。青春文学一般是指处在青春期或刚刚度过青春期的的作家所写的反映青春成长的文学作品。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对待青春的态度各不相同,青春在不同的时代和社会也有不同的表现形态,从而构成了青春文学的多姿多彩,因此青春文学可以作为观察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特点的视野,甚至可以作为判断一段历史时期的文学内涵的标尺。 青春文学有三个主题词:理想、爱情、自我。王蒙的长篇小说《青春万岁》典型地体现了青春文学的这三个主题词。小说反映的是新中国成立后的中学生的校园生活,写他们的课堂学习和业余爱好,写他们的友情,也写他们的烦恼,更写他们对问题的思考和争论,写他们在争论中心理逐渐走向成熟。小说的真实感在于这是作者情感和体验的真实写照。王蒙当时还不满二十岁,他离开中学生活才两三年的光景,《青春万岁》可以说是王蒙的在场写作,是自我情感的喷发,从这一点来看,王蒙写《青春万岁》的姿态完全就像是今天的“80后”们写青春文学,只不过青春的内涵不同,青春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青春万岁》典型地体现了中国当代文学诞生之初的朝气蓬勃的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文学史意义。 茹志鹃的短篇小说《百合花》也是青春文学的代表作品。作者用抒情的笔法,抒发了同志间的真挚友谊和异性间朦胧的爱恋,给残酷的战争和艰难的岁月留下了一缕馨香。《百合花》的清淡、精致、美丽,可以说正是青春本质在文学上的自然流露。但正是这种青春本质的自然流露,被人们看成是不合常规,很快遭至批判,但时任文化部长和中国作协主席的茅盾充分肯定了这篇小说。这不仅挽救了茹志鹃的文学创作,而且还酝酿起一种被称为“阴柔美”的艺术风格,并贯彻在五六十年代之交的文艺实践中,多少缓和了当时文学格局的单一化倾向。 “文革”结束以后,中国当代文学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文学的自由空间得到不断的拓展,青春文学也得到空前的发展。今天,青春就像是在晴朗天空下的一只自由精灵,青春文学也成为了在市场上最受青睐的文学品种。 (摘编自贺绍俊《以青春文学为“常项”——描述中国当代文学的一种视角》)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新世纪文学的命名,一方面是由于在时间序列上我们进入到了一个新的世纪,另一方面是由于提供了许多新的现象和新的元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