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三级文件一

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目的:建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范围:适用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的标准操作。

职责:生化部检验人员对本规程的实施负责。

规程:

1测定方法: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GPT )的活力。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到a -酮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乳酸脱氢酶(LDH )在催化丙酮酸还原的同时将NADH氧化成NAD+。通过测定NADH在340nm处吸光度下降的速度可求得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力。

ALT

L-丙氨酸+ a -酮戊二酸 ---------- > 丙酮酸+ L-谷氨酸

LDH

丙酮酸+ NADH + H +------------- > 孚L酸+ NAD +

2仪器设备

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3试剂

3.1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包括试剂1 (R-1)、试剂2(R-2)。

试剂成份含量

R-1

乳酸脱氢酶(LDH )

L-丙氨酸

Tris >4000U/L >025g /L > 7g /L

R-2

a酮戊二酸二钠

辅酶1二钠盐(NADH Na2

Tris >12.5g/L >0.6g/L >4g/L

3.2分析用人基质质控血清(RANDOX )、血清

3.3试剂稳定性与贮存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在2-8 C下避光保存可稳定一年;试剂R-1、R-2 开启后在2-8T避光保存可稳定一个月。

3.4样本稳定性与贮存

文件编号:

3.4.1分析用人基质质控血清:该血清自生产之日起,在2-8 T下保持可稳定4年;

该血清一旦复融,在25C下可稳定24小时,在2-8 C下可稳定7天,在-20C

可稳定1个月。

3.4.2待测血清:2-8 T 保存可稳定7天;-20E 保存可稳定3个月。样本不可反复冻

融。不可使用已被污染的样本。

4操作步骤 4.1打开全自动生化仪,按照 GS2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操作维护保养程序,完

成普

通测试流程。

4.2检验方法

分析方法:速率A ;主波长:340 nm ;副波长:405nm ;样品量:15.0ul; R-1 : 400ul ,

R-2: 100ul ;校准方式:K 因子;反应方向:下降;测定温度:37C 。

样品与R-1混匀后反应5分钟,加入R-2混合后延迟60秒,测定240秒。

5检验结果的解释

抗坏血酸w 40mg/dl 游离胆红素 < 684umol/L ( 40mg/dl )、结合胆红素 < 684umol/L

(40mg/dl )、血红蛋白w 500mg/dl 乳糜微粒<3000虫度单位对测定无影响。 6注意事项 6.1高度溶血可导致正的误差。

三级文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

酶测定标准操作程序

样品15ul

R-1

400ul

R-2 100ul

测光

主波长340nm 副波长405nm 测光

4.3计算

ALT (U/L )=

——K=-4448 10min

△ A/min x Vt x 1000

6.22 x Vs x

△ A/mi n =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Vt =反应液总体积(ml ) 1000 =U/ml 到U/L 的转换系数 6.22 = NADH 的毫摩尔吸光系数 Vs =样品体积(ml )

d =比色杯光径(cm )

文件编号:

试验室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实验室主要设备操作规程 (一)、BYS-II型型恒温养护箱操作规程 1、箱体就位24h后,按后地线,调节水平,向水箱加清洁水,水箱操作加热管,并自传感器盒内茧型塑料盒内回蒸馏水,将砂布一头放入盒内; 2、打开侧门拿掉增湿器喷嘴,取下透明水箱,逆时针旋下水箱底盖,加满清洁水,旋紧放回增湿器上,打开电源开关将喷雾旋钮调节到最大位置; 3、仪器湿度控制,只需拔动干球湿度给定开定,即能实现温度控制;温度控制是应用干湿球法,当干球温度恒定后,相对温度即可由给定湿球温度来实现; 4、接通电源,使仪器开始工作,待箱内温度达到给定值时,再放入试件; 5、加温和制冷严禁同时进行; (二)、HS40型混凝土渗透仪操作规程 1、试件成型、养护:用成型模并根据设计所要求的配合比制作试件,一天后拆模,并将钢丝刷将试件上、下面水泥浆刷去,然后按部标或国标的规定养护; 2、实验一天将试体从养护池中取出,将试模加热到40℃左右,并将封闭用的蜡加热到完全融化,然后将试件四周在融化的蜡中滚动一周(试件两端严禁有蜡),将粘有蜡的试件用压力机压入已加热的试模内; 3、渗透实验 ①灌水将注水嘴的螺帽拧下,同时开各个截门,把漏斗置于漏斗嘴上,灌 水于蓄水罐,待其灌满,并启动水泵,要求试模底盘内已冲满水(作用在于排除管路充内的空气),这时间将6个通向试模的截门关上。 ②安装试模把装好的试模,可靠地装固地仪器上。 ③启动前先将电接点压力表的两限压指针转到0.2Mpa的位置,上限指针

和下限指针分别转到0.175Mpa和0.225Mpa的位置上,从而使电控制系保持实验水压的范围内。 ④打泵(启动)时,首先打开小水阀,关闭0号截门,直到小水嘴流成线 后再打开1-6号阀门,并将小水阀关闭(注意泵内空气持有排尽)。 ⑤实验时,水压从0.2Mpa开始,以后每隔8h增加水压0.1Mpa,并随时 注意观察6个试体上端面的透水情况。 ⑥当有试体的端面有压力水参透出来时,记下此时的水压作为实验的压力 值。 (三)、K21-500型电动抗折实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流,将砝码零线对准规范尺零位; 2、调整平衡砣,便于杠杆完全平衡; 3、将试样放入抗折夹具; 4、转动手柄,使大杠杆有一定扬角; 5、按起动按钮,游标砝码移动,直到试样断裂; 6、游标刻度线,所对应抗折强度值; 7、卸下试件,将游标砝码复零位; 8、实验完毕,清扫碎屑; (四)、ZT96型胶砂试体成型台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 2、抬起台盘,使凸轮转动,不触及随动轮,并检查凸轮转动方向是否正确; 3、将装有胶砂物试模放在振动台上; 4、转动手柄,将试模卡紧,固定在振动台上; 5、按下控制器的启动开关,开始振动,60次扣自动停机;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偏高的原因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值偏高的原因 导语:可能大家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还是不太熟悉的吧,其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我们体内参与蛋白质代谢的一种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是比较固定 可能大家对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还是不太熟悉的吧,其实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我们体内参与蛋白质代谢的一种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是比较固定的,我们可以通过观察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来知道我们肝脏的功能,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值偏高或者偏低我们就应该引起重视才行。 谷丙转氨酶升高临床意义就在于对急性乙型肝炎、慢性肝炎、HBV 携带者、重型肝炎以及肝硬化、肝癌等一系列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和分析,ALT的升高只表示肝脏可能受到了损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谷丙转氨酶转氨酶升高。 在急性肝炎及慢性肝炎与肝硬化活动,肝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谷丙转氨酶就从细胞内溢出到循环血液中去,这样抽血检查结果就偏高,转氨酶反映肝细胞损害程度。但谷丙转氨酶缺乏特异性,有多种原因能造成肝细胞膜通透性的改变,如:疲劳、饮酒、感冒甚至情绪因素等等。上述原因造成的转氨酶增高一般不会高于60个单位,转氨酶值高于80个单位就有诊断价值,需到医院就诊。另外需要注意,谷丙转氨酶活性变化与肝脏病理组织改变缺乏一致性,有的严重肝损患者谷丙转氨酶并不升高。因此肝功能损害需要综合其他情况来判断。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表现出来。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症状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应及时确定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建议检查乙肝两对半明确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完整版)实验室仪器操作规程

数显式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使用前应先检查油箱内的油液是否充足,可查看右侧面油标, 如不足,则应打开后箱板向油箱内添加,至液面在油标处为宜。 二、检查各油管接头和紧固件是否有松动,如有松动则拧紧。检 查防尘罩应完整无损。检查电气接地、保险熔丝等安全防护措施是否有效。 三、首次使用时,检查油路和电路是否运行正常。 参数设置,选择合适的测量范围、显示方式和加荷方式。四、将试件表面擦拭干净,检查外观有无明显缺陷,如有必须更 换无损试件。 五、按下启动按扭,手柄放在“上升”位置,调控送油旋钮,按 需要速率平稳进行加荷试验,至试件被压碎,负荷下降。随即关闭送油,手柄放在“下降”的位置,使油液迅速流回油箱。 六、试验结束时,按面板上“打印”键,打印机即可打印输出该 次的试验报告。 七、操作中禁止将手等人体任何部分置于上下压板之间,并注意 试件破碎时碎片崩出伤人;试后随即清除破碎试块,以待下次试验。当不再做试验时,要打开回油阀,关闭送油阀,切断电源。

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一、开机预热,检查设备运行状态。 二、根据试样和需要,选用相应的变形、负荷测量范围和显示方 式。 三、根据试样形状及尺寸,把相应的钳口装入上下钳口座内。 四、开动油泵拧开送油阀使试台上升10mm,然后关闭送油阀,如 果试台 已在升起位置时,则不必先开动油泵送油。 五、按动钳口夹紧按扭,将试样的一端夹在上钳口中(必须给电 磁阀送电); 六、开动电动机,将下钳口升降到适当高度,将试件另一端夹在 下钳口中(须注意试样放置在轴线上)。 七、在试样上安装引伸计(注意:引伸计一定要夹好)。 八、调整变形显示为“零”。 九、按试验要求的加荷速度,缓慢的拧开送油阀进行加荷试验(加 荷时电磁阀应在无电状态)。 十、油缸升起后加荷前应按负荷和位移清零。 十一、根据需要,在特征点出现后取下引伸计。 十二、试样断裂后,卸载。 十三、取下断裂后的试样。 十四、注意加载过程中不能离人、不能超载,注意设备、人身安全。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实验十九 赖氏法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原理】 L-丙氨酸 + α-酮戊二酸 α-丙酮酸 + L-谷氨酸 α-丙酮酸 + 2,4-二硝基苯肼 2,4-二硝基苯腙 (红棕色,λ=505nm ) 利用比色分析原理将样品显色与丙酮酸标准品配制成的系列标准液比较,求出样品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活性。 【试剂】 1.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 称取KH 2PO 4 13.61g ,溶解于蒸馏水中,加水至1 000ml ,4℃保存。 2.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 称取Na 2HPO 414.22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稀释至1 000ml ,4℃保存。 3.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pH7.4) 取420ml 0.1mol/L 磷酸氢二钠溶液和80ml 0.1mol/L 磷酸二氢钾溶液,混匀,即为pH7.4的磷酸盐缓冲液。加氯仿数滴,4℃保存。 4.基质缓冲液 精确称取D-L-丙氨酸1.79g ,α-酮戊二酸29.2mg ,先溶于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约50ml 中,用1mol/L NaOH 调pH 至7.4,再加磷酸盐缓冲液至100ml ,4~6℃保存,该溶液可稳定2w 。每升底物缓冲液中可加入麝香草酚0.9g 或加氯仿防腐,4℃保存。配成200mmol/L 丙氨酸与2.0mmol/Lα-酮戊二酸基质缓冲液。 5.1.0mmol/L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称取2,4-二硝基苯肼(AR )19.8mg ,溶于1.0mol/L 盐酸100ml ,置棕色玻璃瓶中,室温中保存,若冰箱保存可稳定2个月。若有结晶析出,应重新配制。 6.0.4mol/L NaOH 溶液 称取NaOH 1.6g 溶解于蒸馏水中,并加蒸馏水至100ml ,置具塞塑料试剂瓶内,室温中可长期稳定。 7.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准确称取丙酮酸钠(AR )22.0mg ,置于100ml 容量瓶中,加0.05mol/L 硫酸至刻度。此液不稳定,应临用前配制。丙酮酸不稳定,开封后易变质(聚合),相互聚合为多聚丙酮酸,需干燥后使用。 8.待测标本 病人血清或质控血清。 【操作步骤】 1.ALT 校正曲线绘制: (1)按表19-1向各管加入相应试剂。 表19-1 ALT 各标准管的配制方法 加入物(ml ) 1 2 3 4 5 0.1mol/L 磷酸盐缓冲液 0.1 0.1 0.1 0.1 0.1 2.0mmol/L 丙酮酸标准液 0 0.05 0.10 0.15 0.20 基质缓冲液 0.50 0.45 0.40 0.35 0.30 2,4-二硝基苯肼溶液 0.5 0.5 0.5 0.5 0.5 混匀,37℃水浴20min ??→?ALT ???→?碱性条件下

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完整

三十、试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1.将仪器放置在平面工作台上,调整水平螺旋脚,使水泡聚中。 2.将仪器的电源插头插好,打开电源开关,预热5分钟。测量前用手轻轻托起锥体至限位处,此时显示屏上的数字为随机数,测量时会自动消除。 3.将调好的土样放入试杯中,刮平表面,放到仪器上的升降座上,这时缓缓地向逆时针方向调节降旋纽,当试杯中的土样刚接触锥尖时,接触指示灯立刻发亮,此时应停止旋动,然后按测量键。 4.测量:按下测量键,锥体落下,与此同时,时间音响发出嘟。。。。的声音。当测量时间一到,叫声停止,此时显示屏上显示出5秒钟的入土深值。 第二次测量时,需将锥体再次向上托起至限位处,向顺时针方向调节升降旋纽至能改变锥尖与土的接触位置,(锥尖两次锥入位置不小于1厘米),将锥尖擦干净,再次测量,重复上述步骤进行。 分析电子天平操作规程 一、预热:通电后应进行预热,时间不低于60分钟。 二、开机:打开玻璃窗,按开/关键,显示屏全亮,然后显示CEO~CE8 进入天平的自动检测工作,一切正常则显示该天平

的型号。 三、分析电子天平校准 1、清除称盘上的物品,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2、按校准CEL键,天平显示“C。 3、参照“技术参数表格”将相应数值的校准砝码放在称盘上。 4、约过几秒钟后,天平显示校准砝码数值,并发出“嘟”的一声,说明校准完毕,天平自动回到称重状态,去下砝码即可进行正常工作。 5、若天平不稳定或称盘上有物品时,按校准CAL键后,天平显示出错误信号“CE”,此时可将称盘上的物品拿掉,或清除不稳定因素,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返回到称量状态,重新操作。 四、分析电子天平称重 1、将待称物品放到称盘上,当稳定标志“g”出现时,表示读数已稳定,此时天平的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2、如需在称盘上称第二种物品,可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3、放上第二种物品,显示值即为该物品的质量。 4、此时再按去皮TARE键,使天平显示为“0”。 5、将称盘上的物品全部拿掉,天平显示两物品的总质量。 五、关机使用完毕后清除称盘上的物品,然后按ON/OFF键,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标准操作规程

1.检测目的 用于定量测定人体血清或血浆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含量 2.检测原理 IFCC速率法:谷丙转氨酶催化L-丙氨酸的氨基转移,生成丙酮酸。丙酮酸与NADH在LDH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乳酸和NAD+。NADH在340nm处有特异吸收峰,其被氧化的速率与血清中ALT的活性成正比,在340nm处测定NADH下降速率,即可测出ALT活性。 ALT L-丙氨酸+ a-酮戊二酸---------- 丙酮酸+ L-谷氨酸 LDH NADH + 丙酮酸+ H+---------- L-乳酸+ NAD+ 3.适用范围 血清,或用肝素抗凝的血浆 4.试剂 1.试剂品 迈瑞公司ALT试剂盒,为液体双试剂,各组分如下:

由迈瑞公司提供的校准液,在更换试剂批号或出现质控漂移;仪器进行保养;仪器重要零件更换后进行校准。 3.质控品 由迈瑞公司提供的定值质控血清,在每一批标本测定前做质控血清一次,采用Westgard多规则质控规则,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在确认重新恢复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4.仪器 迈瑞BS-800型号仪器 5.操作步骤 装载试剂—→进行校准—→进行质控—→输入标本检测项目—→加载标本—→标本测定—→结果复核—→报告 6.注意事项 1.不能测试严重溶血、脂浊、黄疸的标本, 血浆标本可用肝素抗凝,待测样品室 温不超过24小时,可于2℃-8℃保存72小时。 2.不能使用过期的试剂,2℃-8℃保存。 3.定标液,质控液应在冰冻保存。 7.结果计算 ΔA/min×V t×1000 ALT(U/L) = ----------------------------- e×V s×d 式中:ΔA/min——每分钟吸光度变化率; e —— 6.3 摩尔吸光系数; V t——反应液总体积(ml); d —— 1 比色杯光径(cm); 1000——变化因数; V s——标本体积(ml);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这是一种肝脏组织内重要的酶,对于维持肝脏的代谢有很重要的作用,那么,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接下来就让小编为您介绍吧。 文章目录 一、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二、谷丙转氨酶多大算高 三、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1、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正常值为5~40U/L。如果既往没有肝病史的话,可以复查一下肝胆超声看看,同时注意是否有饮酒、熬夜等情况。

2、什么是谷氨酸氨基转移酶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

3、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3.1、病毒性肝炎是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最常见的原因。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PT均可增高,但升高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不成正比,绝不能以CPT数值的高低来判定病情的轻重。 3.2、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也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和谷草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3.3、大量或长期饮酒也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实在,很多肝病都是由于饮酒过度引起的。由于肝脏本身没有神经,因此肝病不会痛,早期的肝病很难发现症状。所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病人不轻易在生病时早期期发现症状。 3.4、其它原因。日常生活中剧烈运动,过度劳累或者食用辛辣的食品,用一些药刺激肝脏的药等都有可能成为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不过这种情况留意休息,留意饮很快就会恢复过来。 谷丙转氨酶多大算高

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自动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对仪器进行校正,使用比表面积接近2800cm3/g和4000cm3/g的标准物料对试验仪器进行校正。标准物料在使用前应保持与室温相同。 粉料层体积的测定 1、将二片滤纸沿筒壁放入透气筒内,用推杆的大端往下按,直到滤纸平正地放在穿孔板上,然后装满水银,用一薄玻璃板轻压水银表面,使水银表面与园筒上口平齐,从圆筒中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的质量p1。 2、从圆筒中取出一片滤纸,然后加入适量的粉料,再盖上一层滤纸用捣器压实,直到捣器的支持环与圆筒顶边接触为止。取出捣器,再在圆筒上部空间加入水银,同上述方法使水银面与圆筒上口平齐,再倒出水银称重,记录水银质量p2。(精确至0.05g) 3、试粉层体积的测定,至少进行二次,每次应单独压实,取二次数值相差不超过0.005 cm3的平均值,并记录测定过程中圆筒附近的温度,每隔一季度或半年应重新校正试料层体积。 漏气检查 4、将透气圆筒上口用橡皮塞塞紧,把他接到压力机上用抽气泵,压力机一臂中抽出部份气体,然后关闭阀门,压力机中液面如有任何下降表示系统内漏气。需用活塞油脂加以密封。 进行试样准备和试料层制备 透气试验 5、将装有试料层的透气圆筒连接到压力计上,要保证紧密连接,不漏气并不能再振动所制备的试料层。 6、先关闭压力计臂上的旋塞,开动抽气泵,慢慢打开旋塞,平衡地从型管中抽出空气,直到液面上升到最上面的一条刻度线时关闭旋塞和气泵。当压力计的液体凹月面达到第二条刻度线时,开始计时,当液体的凹月面达到第三条刻度线时,停止计时,记录第二、第三条刻度线时的秒数并记下试验时温度(℃)。 进行计算 根据GB8074-87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勃氏法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7、维护和保养 7.1、对仪器要经常擦拭,保持清洁,不用时应装入盒内备用。 7.2、压力计中液面应保持规定高度。 7.3、试验结束后将圆筒及穿孔板擦净,放入附件盒内备用。 7.4、试验前应注意检查电磁泵是否转动正常,负压要事前调整防止误将液体吸入电磁泵内。如已吸收液体,应将电磁泵空转一段时间,等液体自然排净后再使用。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日常饮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日常饮食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标准是0-40,所以一旦升高以后,就会严重破坏自己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对自己的肝脏,损伤更严重,所以当自己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标准升高以后,一定要引起自己的重视,下面就详细介绍了出现这种症状的日常饮食,你可以全面了解一下。 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在日常饮食方面应注意综合营养,合理搭配,防止偏食。每日要摄取足量的维生素、脂肪、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一日三餐要合理搭配,荤素相间,尽可能少食辛辣等刺激性较强的食物,避免养成偏食的不良习惯。每天坚持喝一杯牛奶,吃一个鸡蛋、二到三两精瘦肉,一块豆腐,每天两种蔬菜交换搭配,吃两个水果。另外要尽可能避免食用麻辣火锅、海鲜发物、油炸油煎、动物内脏等不易消化的食品。同时,要禁酒戒烟。 水果

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在饮食上宜食用一些酸性的蔬菜和水果,例如山楂、杏肉、酸枣、西红柿等。另外,香菇、木耳等食用菌含有较为丰富的多糖类物质,对于加强肝病病人机体免疫功能十分有益。绿色食品是保肝养肝的最佳选择,对于新鲜的蔬菜,患者既可以生食,也可以煮汤,每日交换食用。 个性化饮食 对于谷丙转氨酶高吃什么好,谷丙转氨酶偏高的患者还应根据自己病情的轻重缓急,遵循个性化的饮食原则。例如肝硬化患者的谷丙转氨酶高,则饮食以软、凉、易消化食物为主。需要提醒谷丙转氨酶高的患者的是,转氨酶高的患者不能只关注吃什么好,饮食治疗只是一种辅助治疗,只对降低转氨酶起促进作用,不能本末倒置,忽视了针对病因的治疗。否则肝纤维化的风险依然存在,肝病就还会发展为肝硬化、肝癌。比如对于谷丙转氨酶高的乙肝患者,除了降酶治疗,还要进行抗病毒、抗纤维化、恢复肝功能等综合治疗。 不管出现什么样的疾病,通过日常的饮食调理,都能更好的预防疾病和治疗疾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60偏高,通过日常的饮食,也能更好的有一个大的治疗和改善,所以以上介绍的一些日常饮食,一定要引起很多患者的重视,可以尽快的选择让自己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产品技术要求beihuakangtai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试剂盒(丙氨酸底物法) 适用范围:本试剂盒用于体外定量测定人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活性。 1.1包装规格: 试剂1:10ml×10(干粉复溶后的体积);试剂2:100ml×1。 1.2组成成份: 试剂1:α-酮戊二酸15mmol/L,乳酸脱氢酶≥1200U/L,L-丙氨 酸500mmol/L,NADH 0.18mmol/L; 试剂2:Tris 缓冲液100mmol/L。 2.1外观:试剂1为干燥粉末,试剂2为澄清溶液,外包装完整。 2.2 净含量:不少于标示值。 2.3 试剂空白 2.3.1试剂空白吸光度:A≥1.0(波长340nm,光径10mm)。 2.3.2试剂空白吸光度变化率:△A/min≤0.004(波长340nm,光径10mm)。2.4 分析灵敏度:浓度为100U/L时,吸光度变化率应在-0.2~-0.01范围内。2.5 线性区间 2.5.1线性相关系数:[1,500]U/L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r≥ 0.9900。 2.5.2线性偏差:[1,100] U/L时,绝对偏差不超过±10U/L;(100, 500] U/L 时,相对偏差不超过±10%。 2.6 精密度 2.6.1 重复性:重复测定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变异系数(CV)≤5.0%。 2.6.2批内瓶间差:用高、低两个水平浓度的质控血清重复测试同一批号及同一瓶试剂,CV≤5.0%。

2.6.3批间差:用同一质控血清测试3个不同批号的试剂,相对极差≤10%。2.7 准确度:测定国家标准物质,相对偏差应不超过±10%。 2.8 稳定性 2.8.1效期稳定性:试剂盒在2℃~8℃贮存有效期为24个月。保存至有效期末进行测定,试验结果满足2.1、2.3、2.4、2.5、2.6.1、2.6.2、2.7的要求。 2.8.2复溶稳定性:工作液18℃~25℃可稳定8小时,2℃~8℃可稳定3天。测定结果满足2.5、2.7的要求。

工地试验室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工地试验室试验仪器操作规程 甘肃信尔达工程试验检测有限公司 工地试验室 仪 器 操 作 规 程 汇 总 二零一三年八月 目录 一、水泥室 水泥净浆搅拌机操作规程........................................1 水泥胶砂搅拌机操作规程........................................2 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3 水泥胶砂振实台操作规程.........................................4 标准恒温恒湿养护箱操作规程...................................5 全自动勃式比表面积测定仪操作规程..........................6 沸煮箱操作规程...................................................7 水泥细度负压筛析仪操作规程..................................8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仪操作规程.. (9)

二、水泥混凝土室 单卧轴强制式混凝土搅拌机操作规程........................10 水泥砂浆搅拌机操作规程.......................................11 混凝土抗渗仪操作规程..........................................12 数显式贯入阻力仪操作规程....................................13 维勃稠度仪操作规程.............................................14 砂浆分层度测定仪操作规程....................................15 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16 混凝土振动台操作规程..........................................17 含气量测定仪操作规程 (18) 三、集料室 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19 电动摇筛机操作规程 (20) 亚甲蓝测定仪操作规程 (21) 砂当量测定仪操作规程…………………………..…….....22 四、土工室 数显式土壤液塑限联合测定仪操作规程 (23) 电热鼓风干燥箱操作规程 (24) 多功能击实仪操作规程 (25) 多功能电动脱模器操作规程 (26) 电动摇筛机操作规程 (27) 路面材料强度试验仪操作规程…………………………...28 五、力学室 液压式万能材料试验机操作规程 (29) 3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30) 2000型压力试验机操作规程 (31)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1 检验目的 指导本室工作人员规范操作本检测项目,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 2 实验原理 本试剂以国际临床化学会(IFCC)推荐方法为基础,所采用的反应原理与反应式如下。 ⑴样本中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催化丙氨酸的氨基转换至α-氧代戊二酸,生成丙酮酸和L谷氨酸。 ⑵丙酮酸被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还原为L-乳酸的同时还原型辅酶I(NADH+ H+)被氧化为辅酶I(NAD+),而使波长340nm处的吸光度值下降。通过对波长340nm处吸光度值的下降速率进行监测,即可测得样本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活性。 (3)样本中内源性丙酮酸的干扰,可由试剂中的乳酸脱氢酶(LDH)在测定的延迟时间内快速、完全地消除,不会对测定产生干扰。

ALT L-丙氨酸 + -酮戊二酸丙酮酸 + L-谷 LDH(乳酸脱氢酶) 氨酸 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 NAD+ + H2O 3 标本 3.1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3.2 类型:血清。 3.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 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3.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3.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4 实验材料 4.1 试剂: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ALT试剂盒(沪 食药监械(准)字2014第2400166号 YZB/沪 1546-40-2014) 4.1.1 试剂组成 试剂1 L丙氨酸 600mmol/L 乳酸脱氢酶>1820U/L

(R1): NADH 0.26mmol/ L Tris缓冲液 80mmol/L 试剂2(R2):Tris缓冲 液 80mmol/L α氧代戊二 酸 36mmol/L EDTA 5.0mmol/ 4.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4.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在2~8℃避光、密封的储存条件下,试剂盒自生产之日起有效期为12个月。 4.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4.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有稳定剂,可能存在一定的刺激作用和毒性,请勿直接接触皮肤及眼睛。一旦接触,即用大量清水冲洗。请勿吞服。 4.2 校准品:使用上海复星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提供的ALT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线粒体中最多。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目录 1简介 2正常值 3肝炎相关 4检测意义 5症状 6临床意义 7偏高成因 8怎样治疗 9与AST的区别 10与AST共同判断病情 11治疗ALT增高的药物 12ALT注意事项 12.1 生活注意事项 12.2 药物治疗的注意事项 13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14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吃什么好 14.1 日常饮食 14.2 水果 14.3 个性化饮食 15常用药物 16传染性 17孕妇alt偏高怎么办 1简介 名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转氨酶)有时也称:血清丙氨酸氨基转 英文名称: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 一种参与人体蛋白质新陈代谢的酶(相当于工业生产中的催化剂),起加快体内蛋白质氨基酸在体内转化的作用,它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肌肉.骨骼中,以肝脏细胞的细胞浆中最多,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试剂盒

血清中ALT的正常含量参考值是:男9---51U/L,女8---41U/L(各医院的测试方法不同,参考值不完全相同)。当人体内各组织器官活动或病变时,就会把其中的ALT释放到血液中,使血清ALT含量增加。例如,肝脏发炎时,转氨酶就会从肝细胞释放到血液中,肝脏有病,血清转氨酶一定增高,当肝细胞千分之一有炎症时,血清转氨酶含量就会增高一倍以上,因此,血清转氨酶数量是肝脏病变程度的重要指标。 2正常值 比色法:0~40U/L; 连续监测法:6~24U/L。 3肝炎相关 很多种因素都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虽然肝炎时往往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但是其谷丙转氨酶偏高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肝炎。如服用药物、长期饮酒或一次饮用较大剂量时,均能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此外发热、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胆道疾病胆囊炎、胆石症急性发作时也可以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1]。 4检测意义 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浆内,细胞内浓度高于血清中1000-3000倍。只要有1%的肝细胞被破坏,就可以使血清酶增高一倍。因此,谷丙转氨酶被世界卫生组织推荐为肝功能损害最敏感的检测指标。 如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血清值超过正常上限2-3倍,并持续两周以上,表明有肝胆疾病存在的可能,但须排除嗜酒、化学药物中毒等对肝脏的损害;接触化学物质如四氯化碳、某些重金属、砒霜等可引起中毒性肝炎)及生理状态下,如过度劳累、剧烈活动(乳酸在体内大量生成、积聚,使机体相对缺氧及低血糖,致使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引起转氨酶升高)月经期时等都可能使转氨酶暂时性升高。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升高要根据相关检查、结合病史、症状、体征等来综合判断。当乙肝患者谷丙转氨酶升高,到正常值上限的2倍以上时,就应该进行抗病毒治疗。转氨酶水平越高,说明患者体内的免疫功能越活跃,抗病毒治疗的效果也就越好。此时就是乙肝抗病毒治疗最佳时期。 5症状 偏高 当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会出现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黄疸、肝区疼痛等症状,这些症状都会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时表现出来。有丙氨酸氨基转移酶高的症状并不一定是肝炎引起的,应及时确定谷丙转氨酶高的原因,建议检查乙肝两对半明确是否有乙肝病毒感染,如果症状重,做对症治疗。 胆道疾病时,症状为发热、恶心、呕吐、腹痛、黄疸,临床上检查还可能伴随血胆红素升高。心脏疾病时,症状为胸闷、气短、浮肿、心悸,临床上检查伴有谷草转氨酶升高。 肝脏疾病时,症状为低热、乏力、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失眠多梦、腹痛腹泻、肝区不适等。 偏低 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中,它的正常值是0-40单位之间。当其明显升高或降低时常提示有肝损伤。这个肝损伤只是“结果”,还不能提示肝损伤的病因,更不能武断地认为就是肝炎,还必须进一步追查病因,如有无肝炎病毒、是否嗜酒、身体是否肥胖、有无脂肪肝、有无心脏病、有无化学药物中毒史、有无寄生虫病史等。 对于健康人来说,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在正常范围内升高或降低,并不意味着肝脏出了问题,因为转移酶本身非常敏感,健康人在一天之内的不同时间检查,转水平都有可能产生波动。早晨有可能会有偏低的情况,一旦有所运动,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就会有所变化,甚至

试验仪器的操作规程

液塑限测定仪操作规程 1、调节底脚螺母,使工作面水平。 2、接通电源,放上测试土样,在使电磁头吸住圆锥仪,使微分尺垂直于光轴。 3、调节投影物镜,使微分尺影象清晰,在调零线调节旋扭,使屏幕上的零线与微分尺线影象重合。 4、转动平台升降螺母,当锥尖刚与土面接触,计时指示管亮,如果此时处于自动测量状态,则圆锥仪即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管亮,且机内蜂鸣器响,提示操作者读取数据。如处于手动测量状态,当锥尖与土面接触时,接触指示灯亮,而圆锥仪不下落,需按手动测量扭,圆锥仪才自由落下,延时5秒读数指示管亮,机内蜂鸣器响,可读取数据。 5、读数后,要按复位按扭,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砂浆稠度仪操作规程 1、将拌制好的试验用砂浆放入锥形盛料容器内。 2、调整锥架使标准锥体的尖端与砂浆混合物表面接触,并紧固好。 3、调节螺母使表针对准零位,移动表盘升降架使齿条滑杆下端与试锥滑杆上端轻轻接触。 4、松开螺钉使标准锥体以其自身重量沉入砂浆混合物中。 5、标准锥体不再往砂浆中沉入时,拧紧螺钉转动螺母使齿条滑杆向下滑动直至与试锥滑杆接触。此时即可在表盘上读出所测的沉入深度,以此深度即可查出相应的沉入体积。

水泥电动抗折试验机操作规程 1、接通电源。 2、调整零点(调整配重驼,使游驼在”0”位上;主杠杆处于水平上)。 3、清除夹具上圆异表面粘着的杂物,将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并调整夹具将试件夹紧使主杠杆产生一个仰角(此仰角的大小根据试件存放天数和操作经验决定)。 4、按启动按钮指示灯亮(红)电动机带动丝杆转动,游驼移动加载,当加到一定数值时,试件折断主杠杆右端定位针压合微动开关电机停转,即可在主尺刻度上读取抗折强读的数值。 5、压游驼上的按内按钮推动游驼回到“0”位上。 6、试验完毕后关闭电源使游驼回复到“0”位上。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一、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二、谷丙转氨酶多大算高三、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危害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1、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怎么办 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正常值为5~40U/L。如果既往没有肝病史的话,可以复查一下肝胆超声看看,同时注意是否有饮酒、熬夜等情况。2、什么是谷氨酸氨基转移酶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原名谷丙转氨酶(glutamicpyruvic transaminase GPT),是体内重要的转氨酶,在体内各组织中广泛存在,以肝脏活性最高,是细胞内酶,正常人体血清中含量甚微。 3、谷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是什么 3.1、病毒性肝炎是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最常见的原因。各型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CPT均可增高,但升高幅度与肝脏损伤程度不成正比,绝不能以CPT数值的高低来判定病情的轻重。 3.2、心脏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也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和谷草谷丙转氨酶偏高的原因。患者常有胸痛、心悸、气短、浮肿。心脏检查有阳性体征及心电图异常。 3.3、大量或长期饮酒也是引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偏高的原因。实在,

试验仪器的操作规程

1、调节底脚螺母,使工作面水平。 2、接通电源,放上测试土样,在使电磁头吸住圆锥仪,使微分尺垂直于光轴。 3、调节投影物镜,使微分尺影象清晰,在调零线调节旋扭,使屏幕上的零线与微分尺线影象重合。 4、转动平台升降螺母,当锥尖刚与土面接触,计时指示管亮,如果此时处于自动测量状态,则圆锥仪即自由落下,延时 5 秒,读数指示管亮,且机内蜂鸣器响,提示操作者读取数据。如处于手动测量状态,当锥尖与土面接触时,接触指示灯亮,而圆锥仪不下落,需按手动测量扭,圆锥仪才自由落下,延时 5 秒读数指示管亮,机内蜂鸣器响,可读取数据。 5、读数后,要按复位按扭,以便进行下一次测量。

1、将拌制好的试验用砂浆放入锥形盛料容器内。 2、调整锥架使标准锥体的尖端与砂浆混合物表面接触,并紧固好。 3、调节螺母使表针对准零位,移动表盘升降架使齿条滑杆下端与试锥滑杆上端轻轻接触。 4、松开螺钉使标准锥体以其自身重量沉入砂浆混合物中。 5、标准锥体不再往砂浆中沉入时,拧紧螺钉转动螺母使齿条滑杆向下滑动直至与试锥滑杆接触。此时即可在表盘上读出所测的沉入深度,以此深度即可查出相应的沉入体积。

1、接通电源。 2、调整零点(调整配重驼,使游驼在” 0”位上;主杠杆处于水平上)。 3、清除夹具上圆异表面粘着的杂物,将试体放入抗折夹具内并调整夹具将试件夹紧使主杠杆产生一个仰角(此仰角的大小根据试件存放天数和操作经验决定)。 4、按启动按钮指示灯亮(红)电动机带动丝杆转动, 游驼移动加载当加到一定数值时, 试件折断主杠杆右端定位针压合微动开关电机停转, 即可在主尺刻度上读取抗折强读的数值。 5、压游驼上的按内按钮推动游驼回到“ 0”位上。 6、试验完毕后关闭电源使游驼回复到“ 0”位上。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授课对象:06级检验1-5班 课时:2学时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测定(赖氏法) 目标:1.掌握赖氏法测血清ALT的原理及注意事项 2.掌握试剂的配制熟练地制作标准曲线 3.规范地进行ALT测定 4.了解血清ALT测定的临床意义 实验用品:配制试剂用的各种器皿(烧杯、容量瓶、电炉、分析天平等)、37℃水浴箱、721型风光光度计、坐标纸等 原理: 丙氨酸和α-酮戊二酸在血ALT的作用下生成丙酮酸及谷氨酸,在酶反应达到规定时间时,加入2.4-二硝基苯肼-盐酸溶液以终止反应。生成的丙酮酸与入2.4-二硝基苯肼作用,生成丙酮酸入2.4二硝基苯腙,苯腙在碱性条件下显红棕色。根据显色之深浅,求得血清中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活力。 试剂: 1. 0.1molPH7.4磷酸盐缓冲液称取磷酸氢二钠(Na2HPO4AR)11.928g,磷酸二氢钾(KH2PO4AR) 2.176g,加少量蒸馏水溶解并稀释至1000mL。 2. ALP基质液称取DL丙氨酸[CHCH(NH)COOH]1.79g,α-酮戊二酸[COOH (COCOOH)29.2mg于烧杯中,加入0.1mol/L PH7.4磷酸盐缓冲液80mL,煮沸溶解后待冷,用摩尔NaOH溶液调节PH至7.4(约加入0.5ml),再用0.1mol/LPH7.4磷酸盐缓冲液稀释至100mL,混匀,加氯仿数滴,置冰箱保存数周。 3.1mmol/L2.4-二硝基苯肼溶液称取 2.4-二硝基苯肼[(NO)CHNHNH AR]19.8mg,用10mol/L HC110mL溶解,然后加蒸馏水至100mL,置棕色瓶内,冰箱保存。 4.0.4mol/L NaOH溶液。 5.2mmol/L丙酮酸标准液精确称取丙酮酸钠[CHCOCOONa AR]22.0mg于

转氨酶升高鉴别诊断

血清氨基转移酶简称转氨酶,是一组催化氨基酸与α-酮酸之间的氨基转移反应的酶类,用于肝功能检查的的主要是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ALT 主要分布在肝脏,其次是骨骼肌、肾脏、心肌等组织中;AST 主要分布在心肌,其次是肝脏、骨骼肌和肾脏组织中。ALT 主要存在于非线粒体中,80% 的 AST 主要存在于线粒体内,两者均位于细胞内。正常情况下,二者血清中的含量很低,当肝细胞受损时,肝细胞膜通透性增高,胞质内的ALT 与 AST 释放入血,致使血中 ALT 和 AST 升高,然而 ALT 与 AST 升高又不仅仅局限于肝脏疾病。下面笔者针对转氨酶升高的鉴别诊断进行阐述。 一、病毒性肝炎 临床上碰到转氨酶升高的患者首先应想到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种传染病。国内外学者发现并公开的病毒性肝炎的种类包括 8 种类型,分别是:甲型、乙型、丙型、丁型、戊型、庚型、TTV 病毒以及 SEN 病毒。病毒性肝炎主要表现为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不适、肝区疼痛、乏力、黄疸、发热、肝大、肝功能损害等,有些病人可慢性化,甚至发展成肝硬化,少数可发展为肝癌。各类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均可导致转氨酶升高,为明确转氨酶升高是否由病毒性肝炎引起,可予以不同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查, 以明确是哪一类型病毒引起的肝炎。 二、肝外梗阻性疾病 转氨酶是由胆管排泄的,因此胆管梗阻可引起转氨酶升高,临床上引起胆管梗阻的常见的是胆管、胆囊、胰腺等疾病,比如胆囊炎、胆囊结石、胆管结石、肝胆管结石、胆囊及胆管肿瘤、先天性胆管扩张、壶腹周围癌、急慢性胰腺炎、胰腺癌等。上述疾病一般可通过彩超、CT、MRI 等检查加以区分和鉴别。三、脂肪性肝病 脂肪性肝病是以肝细胞脂肪过度储积和脂肪变性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症,临床上根据是否长期过量饮酒分为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脂肪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包括单纯性脂肪性肝病以及由其演变的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以及肝硬化,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临床上有乏力、上腹部不适、肝区隐痛等非特异性症状,实验室检查可有转氨酶升高,通常以 ALT 升高为主。酒精性脂肪性肝病是长期饮酒导致的慢性肝病,初期表现为脂肪肝,进而发展为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纤维化和酒精性肝硬化。临床上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右上腹不适、恶心、呕吐等,70%~80% 的患者转氨酶升高。超声检查是诊断脂肪性肝病的重要手段,确诊率高达 70%~80%;肝 / 脾 CT 平扫密度比值≤ 1 可明确脂肪性肝病的诊断,肝穿刺活检是确诊脂肪性肝病的主要方法。 四、药物 临床上很多药物都可引起转氨酶升高, 有报道在用药 12 小时后即可出现转氨酶升高的情况。常见的引起转氨酶升高的药物有: 1. 抗结核药:雷米封、呲嗪酰胺、对氨基水杨酸钠、利福平、异烟肼等; 2. 解热止痛药物:羟基保泰松、氨基比林、消炎痛等; 3. 抗菌药物: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先锋霉素、四环素、磺胺类、氯霉素、两性霉素 B 等; 4. 精神类药:如鲁米那、氯丙嗪、丙咪嗪等; 5. 抗肿瘤药物:环磷酰胺、氨甲喋呤、硫唑嘌呤等; 6. 降糖药物:氯磺丙脲、甲磺丁脲、甲磺丁脲等; 7. 降脂药物:他汀类(辛伐他汀等),贝特类; 8. 抗甲状腺药物:丙基硫氧嘧啶、甲基硫氧嘧啶等; 9. 激素类:已烯雌酚、睾丸酮、甲基睾丸酮等; 10. 其它:如麻醉药甲氧氟烷;利尿药氯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测定 1.实验原理 国际临床化学学会(IFCC)推荐的紫外连续监测法。 ALT L-丙氨酸+ -酮戊二酸丙酮 LDH(乳酸脱氢酶) 酸+ L-谷氨 丙酮酸+ NADH + H+L-乳酸+ NAD++ H2O 上述偶联反应中,NADH的氧化速率与`样品中ALT的活力成正比,在340nm处NADH呈现特性吸收峰,而NAD+则没有。因此,可在340nm监测吸光度的下降速率(-△A/min),计算出ALT的活性单位。 2. 标本: 2.1 病人准备:12小时禁食。 2.2 类型:血清,肝素或EDTA血浆。 3. 标本存放:3天内的活性损失:2~8℃保存:<10%;15~25℃保存:<17%;标本稳定性:-20℃保存至少可稳定4周。 4. 标本运输:常温条件下保存运输。 5. 标本拒收标准:标本溶血、细菌污染的标本。

6. 实验材料 6.1 试剂欧泰克ALT测定试剂盒 6.1.1 试剂组成 Tris缓冲液pH 7.4 80mmol/L L-丙氨酸800mmol/L LDH(乳酸脱氢酶)≥1200U/L a-酮戊二酸18mmol/L NADH 0.18mmol/L 6.1.2 试剂准备:试剂为即用式。 6.1.3 试剂稳定性与贮存:试剂保存于2~8℃,若无污染,可稳定至失效期。试剂不可冰冻。 6.1.4 变质指示:当试剂有看得见的微生物生长,有浊度,或者未开盖的液体有沉淀时,表明试剂已变质,不能继续使用。 6.1.5 注意事项:试剂中含叠氮钠(0.95g/L)为防腐剂。不可入口!避免接触皮肤及粘膜。应采取必要的预防措施使用试剂。 6.2 校准品: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校准品对自动分析仪进行校准,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6.3 质控品:具体参见生化检验校准品和质控品.SOP 文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