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

谈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
谈铁路路基过渡段设计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 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种资源。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4.1施工人员安排 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4.2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表2 投入的机械设备 4.3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表3 试验检测仪器及测量设备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

设置方式图如下: (1)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分层填筑,底宽5m,纵向坡度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计算,满足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 (2)必须待桥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完成基坑回填及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填筑。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并在桥台或涵洞侧面画填筑分层线。 (3)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4)根据施工情况确定主要施工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分层压实厚度按35cm控制,台后2.0m范围外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0m范围内采用冲击夯夯实,防止施工过程中碰到桥台,松铺厚度按20cm控制。当过渡段比路堤先施工时,向路堤方向合理延长,在施工路堤时再进行刷坡处理。 (6)台后基坑采用C15素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回填,浇筑后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一致。 (7)路基过渡段的外包土应与过渡段同步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料质量,不得使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质土填筑,后期绿色植被不容易成活,b值取1.8m。

路基与桥涵过渡段专项方案

表A.0.1施工组织设计(方案)报审表 工程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施工合同段:JHS-Ⅳ标编号

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GDK172+152-DK176+847.92 路基工程)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项目名称: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客运专线工程 建设单位:长吉城际铁路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黑龙江中铁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监理二标监理站施工单位:中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吉图珲客专JHS-Ⅳ项目部四工区 编制人:年月日 审核人:年月日 审定人:年月日 审批人:年月日

路基与桥涵(隧道)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J 1147-2011 (2)《高速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3)新建吉林至珲春铁路施工图路基设计大样图集《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设计图》吉珲大样图施路-04 二、工程概况 GDK172+152~DK176+847.92段路基全长4695.92m,本施工段落位于吉林省敦化市境内,前接西山隧道,后接大石头特大桥以填方、挖方形式通过。本段路基过渡段形式包括路隧过渡段、堤堑过渡段、路涵过渡段及路桥过渡段四种形式。过渡段位置统计如下:

三、设计文件说明 1. 路桥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2. 路涵过渡段设计如图所示

3.路堤与路堑设计如图所示 四、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及测量、检测仪器投入情况 1.施工人员情况: 为确保过渡段的顺利进行,中铁九局吉图珲项目部四工区路基架子队专门成立了过渡段试验段施工组织机构。如表 管理机构成员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标准

6 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 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铁路路基设计学习资料 一、基本规范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TB10025-2006)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5]140号 《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二、规范适用范围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 适用范围: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铁路。 《铁路特殊路基设计规范》(TB10035-2006)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Ⅰ、Ⅱ级标准轨距铁路铁路特殊路基的设计。 《铁路路基支档结构设计规范》

适用范围: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了此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标准轨距铁路路基支档结构的设计。 《新建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铁建设函[2005]285号 适用范围:新建客货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20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铁路的设计。《新建时速200~2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200~2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有碴轨道)。《新建时速300~350公里客运专线铁路设计暂行规定(上、下)》铁建设[2007]47号 适用范围:新建时速300~350km客运专线铁路设计。 《工业企业标准轨距铁路设计规范》GBJ12-87 适用范围:新建、改建和扩建工业企业铁路设计。 三、荷载 200km以下(含200km客货共线)采用中-活载; 特种荷载 250kN 普通荷载220kN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填料部分)

5填料 5.1 一般规定 5.1.1 路基填料应通过地质调绘和足够的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其性质和分布,并开展填料设计工作。 5.1.2 填料设计的内容应包括:填料的来源选择、分布、运距、土石特性、名称、分组、改良措施、施工工艺、无侧限抗压强度、压实标准及检测要求等,取料场的生态恢复。 5.2 普通填料 5.2.1路基普通填料按颗粒粒径大小分为三大类别:巨粒土、粗粒土和细粒土。 5.2.2巨粒土、粗粒土填料应根据颗粒组成、颗粒形状、细粒含量、颗粒级配、抗风化能力等,按表5.2.2分为A、B、C、D组。

注: 1 颗粒级配分为:良好(C u ≥5,并且C c =1~3),不良(C u <5,或C c ≠1~3)。 式中:不均匀系数1060d d C u =;曲率系数60 1030 2d d d C c ?=; d 10、d 30、d 60分别为颗粒级配曲线上相应于10%、30%、60%含量的粒径。 2 硬块石的单轴饱和抗压强度Rc >30MPa,软块石的单轴抗压强度Rc ≤30Mpa 。 3 细粒含量指细粒(d ≤0.075mm )的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数。 5.2.3 细粒土填料应按表5.2.3分为粉土类、黏土类和有机土。粉土类、黏土类应采用 液限含水量ωL 进行填料分组:当ωL <40%时,为C 组;当ωL ≥40%时,为D 组;有机质土为E 组。 注:1 液限含水率试验采用圆锥仪法,圆锥仪总质量为76g ,入土深度10mm 。 2 A 线方程中的w L 按去掉%后的数值进行计算。 5.2.4 填料根据土质类型和渗水性可分为渗水土、非渗水土。A 、B 组填料中,细粒土 含量小于10%、渗透系数大于10-3cm/s 的巨粒土、粗粒土(细砂除外)为渗水土,其余为非渗水土。

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措施探讨

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及措施探讨摘要:铁路路基与桥梁之间刚度不同,在荷载的作用下极连接处易产生沉降差异,影响轨道平顺性,危及列车行车安全。因此,我们必须对路桥过渡段的处理引起足够重视。在路桥连接处应设置过渡段,通过提高填料压实标准、加强路堤结构强度、减轻路堤结构自重、设置钢筋混凝土搭板等方式,有效减少路桥过渡段沉降不均匀的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路桥过渡段不均匀沉降问题产生的原因,着重分析了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技术及不均匀沉降防治措施。 关键词:铁路;路桥施工;施工技术;措施 abstract: railway roadbed and bridges between stiffness, the connection load under a very easy to produce a settlement of differences, affect the track smoothly, endangering the safety of train operation. therefore, we must pay sufficient attention to the handling of the bridge transition section. in road and bridge connections should set the transition section, ways to improve the standard of fill compaction, strengthening of embankment structural strength, reducing the weight of the embankment structure, of reinforced concrete approach slab,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settlement of bridge uneve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road and bridge different settlement problems, focus on

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我国近些年铁路建设飞速发展,高速铁路建设进入了快车道,而铁路的路桥建设必须本着安全、可靠为前提。它要求铁路系统具有高品质和高可靠性。铁路的稳定与平顺是不可或缺的。一般我们在路基与桥梁连接处,由于刚度差别大,会增加列车与线路的振动,影响线路结构的稳定,甚至危及行车安全。在路基与桥梁之间设置一定长度的过渡段,可减少路基与桥梁之间的沉降差,达到降低振动,浅谈铁路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 云凤华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辽宁 辽阳 111000 ) 摘 要:铁路线路的稳定和安全是铁路建设的头等大事,在路基和桥梁之间设置过渡段,可以使轨道刚度变化,降低线路振动,本文将分析路桥过渡段线路结构变形不一致的原因,通过实例阐述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方法和措施。 关键词:过渡段;碾压器械;沉降 中图分类号: U213 文献标识码:A 减缓线路结构的变形的效果,保证列 车安全、平稳运行。 1 路桥过渡段结构变形原因分析 路桥过渡段受到高速运行车辆动 荷载的作用时,在桥头处往往会出现 振动较大的跳车现象,这种现象在铁 路或高速公路的路桥过渡区段都有可 能出现。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 以下几个方面: 1.1地基条件原因 在软土地基上,路桥过渡段的路 和桥的工后沉降量是不同的,因此在路桥过渡处必然有沉降差。地基土的性质及结构不同,所产生的沉降和沉降达到稳定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同。所以,地基工后沉降是地基造成桥头跳车的成因。1.2桥台后路堤填料的原因桥台后路堤填料一般全是填土。由于施工的原因,往往作业面相对狭小,碾压质量不易控制,其压实度达不到设计要求。路桥过渡处常会产生细小的伸缩裂缝,经过地表水或雨水的渗透后,会使路基填土出现病害,强度降低,产生沉降。或由于水的渗透流动带走填料中的细颗粒土,使得路桥过渡处出现沉降变形。1.3设计及施工原因设计时对路桥过渡区段的施工碾压过程考虑不周,对填料的要求不严格,桥台后的排水设计考虑不周,都将影响其施工质量。施工时对工期或工序安排不当,不能够很好地控制填土压实质量,使得填土本身出现沉降变形。2 路桥过渡段的施工处理措施2.1桥头设搭板和枕梁上置式钢筋混凝土搭板是搭板立面布置的基本形式。它一端支撑在桥台上,另一端简支于枕梁上。搭板既可水平放置,也可倾斜放置。板厚可均匀,也可渐变。搭板的设计按简支板进行,枕梁按弹性地基梁计算。搭板的长度一般都小于10m,以5~6m 最多,个别情况可达15m。2.2过渡段施工设备、配料配置将级配粗粒料(如碎石、砂砾石、水泥石灰稳定砂石土、低等级混凝土等)用于路桥过渡段的填筑,无论是铁路系统还是公路系统,都是一种最常用的减小路桥间沉降差的处理方法。2.3施工过程控制首先根据摊铺面积计算过渡料、包边土及桥台锥坡填料的填筑用量,并用白石灰分格。过渡料与桥台锥坡填料在级配料站拌和,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施工现场;包边土采用自卸汽车从已检验合格的取土场运输至施工现场。序号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单位数量备注 1级配料拌和站400m3/h 座1过渡料拌和 2液压反铲日立ZX360H 台1B组料开挖 3压路机TB26t 台1碾压 4平地机YP-180台1平整 5自卸汽车15t 台6过渡料及B组料运输 6冲击夯RWCH11台2边角夯实表1 过渡段施工设备配置表 检测部位检测项目设计要求实测值实验意见 原地面 K30(Mpa/m)≥6083.2合格 Ev2(Mpa)≥4552.7合格 回填级配碎石 K30(Mpa/m)≥150162.0合格 Evd(Mpa)≥5062.67合格 Ev2(Mpa)≥8097.65合格 n(%)<2826合格表2回填级配碎石压实指标检测数据表 土类名称天然容重(g/cm3)比重液限 (%)塑限 (%)最大干容重(g/cm3)最佳含水量 (%) 红砂岩风化土 1.78 2.7136.322.0 1.88313.5 砂卵石黄土 2.10 2.7432.119.7 2.177.8-9.7表3 桥背路基填土的基本物理性质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哈家咀段路基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依据本工程队的设计文件、招、投标文件的技术要求。 2)至中川机场线路施工设计图。 3)《铁路路基设计规》TB10001—20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TB10108—2011、《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 4)现场踏勘、调查工地周边环境条件所了解的情况和收集的信息。 5)国家法律、法规及省有关规定和当地民众的民俗风情。二编制原则 1)遵守国家和省有关的法律、法规以及相关文件要求。 2)按照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要求,做好环保、水保等保护工作。 3)认真做好施工调查研究,充分考虑当地自然环境和施工条件,进行施工方案比选,因地制宜的制定施工方案。 4)努力改进施工工艺,提高机械化施工水平,以求先进的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统一。 5)先重点后一般,全面规划重点突破,强调施工组织设计

的科学性、实施性、可操作性、严密性和可靠性。 三编制围 新建至中川机场铁路项目哈家咀段路基DK40+500~DK41+801.23、DK42+471.60~DK42+753.30段围的路基工程。 四工程概况 本段路基工点位于市永登县树坪镇,线路与机场高速及201 省道并行。DK40+500~DK41+801.23段位于碱沟河谷阶地地区,地形起伏较大,河谷切割较深,工程与河床平行,行走于碱沟一级阶地上。DK42+471.60~DK42+753.30段位于麻沙沟阶地区,该段谷地地形起伏较大,沟谷切割较深,河谷宽约100~400m,高程1681~1796m。工程与沟床近平行,行走于麻沙沟一阶级地上。 工点处涉及地层:第四系全新统冲积砂质黄土,黏质黄土、细沙、中砂、砾砂、细圆砾土,第四系上更新统风积砂质黄土,冲击细圆砾土,下伏基岩为上第三系中新统泥岩夹砂岩。 本工点围路基施工分两段完成: 第一段起讫里程为DK40+500~DK41+801.23,长1606.5m。线路主要以路堤通过,局部为挖方,最大填方高度12m,最大挖方深10m。 第二段起讫里程为DK42+471.60~DK42+753.30,长281.70m,本段路基路堤最大边坡高度14.13m,路堑最大边坡高度13.22m。路基小里程端为哈家咀特大桥,路基大里程端为哈家咀碱沟特大桥。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全面]

修改记录

过渡段施工作业指导书 1 目的 明确过渡段施工作业的工艺流程、操作要点和相应的工艺标准,指导、规范过渡段施工. 2 编制依据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贵广铁路施工图设计文件》 3 适用范围 适用于贵广铁路TJ-13过渡段施工. 4 过渡段填料要求 4.1过渡段填料应符合设计文件和验标的要求. 4.2过渡段级配碎石采用的碎石粒径、级配及材料性能应符合铁道部现行《客运专线基层表层级配碎石暂行技术条件的规定》.级配碎石和级配砂砾石必须严格控制0.5米米以下细集料的含量及其液限和塑性指数.选用品质优良的原材料是确保级配碎石质量的基础.要确保筛选并按比例混合组成的级配碎石混合料的粒径、级配及品质指标符合规定的要求. 4.3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梯形过渡,具体过渡形式按设计施工图执行.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混合料宜在2h内使用完毕. 4.4施工前应对所选择的填料进行核对确认并经试验鉴定,使其能够确保路堤各相应部位填料的质量检测、压实标准等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5 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5.1主要机械设备配置 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平地机、压路机、自卸汽车、稳定土拌和设备. 5.2一般规定 5.2.1在路堤与桥台、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路堤与路堑的连接按设计要求施工过渡段.

5.2.2桥台和横向结构物基坑的回填工作必须在隐蔽工程验收合格后才能进行. 5.2.3过渡段范围的原地面处理应符合地基处理的有关规定. 5.2.4过渡段级配碎石应分层填筑压实,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应大于30厘米,最小压实厚度不宜小于15厘米,具体的摊铺厚度及碾压遍数应按工艺试验确定的工艺参数进行控制.每压实层路拱坡面应符合设计要求,无积水现象. 5.2.5过渡段级配碎石填层应与相邻的路堤及锥体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水平分层高度同步填筑并均匀压实.在填筑压实过程中,应保证桥台、横向结构物稳定、无损伤. 5.2.6过渡段地基采用打入桩、挤密桩等加固时,宜先进行打入桩、挤密桩等施工,再进行桥涵桩基施工. 5.2.7过渡段排水要求 ⑴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 ⑵过渡段台背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表水渗入. ⑶过渡段台背与回填料之间应按设计要求设置防排水层. ⑷过渡段级配碎石填料与相邻路堤填料之间的反滤层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 ⑸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排水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5.2.8过渡段路堤两侧防护砌体的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宜与相邻路堤的防护砌体施工相互协调. 5.3施工方法及工艺 5.3.1路堤与桥台过渡段 5.3.1.1 施工方法 过渡段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过渡段施工根据施工图纸制定施工工艺和过程控制措施,作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相应的质量检查、监督管理制度,并通过现场碾压试验确定完善的

铁路路基工程课程设计(西南交大)概要

课程名称:铁路路基工程 设计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专业:铁道工程 年级: 姓名: 学号: 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西南交通大学峨眉校区 年月日 设计任务书 专业铁道工程姓名唐强学号20087125 开题日期:2011 年 5 月11 日完成日期:2011 年 6 月10 日题目软土地基加固设计

一、设计的目的 通过设计,巩固所学的软土地基处理的基本知识,熟悉软土地基处理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提高综合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参考 二、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1.路基边坡坡度及边坡防护设计 2.计算路堤极限高度 H,判断是否需要采用加固措施; c 3.通过比选确定应选择何种加固方案; 4.掌握中轴线线下应力的计算和沉降量的计算; 5.固结度修正的计算; 6.绘制路基加固断面图; 三、指导教师评语 四、成绩 指导教师(签章 年月日 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的目的是使学生能综合应用《铁路路基工程》课程所学知识,并熟悉铁路路基设计的基本过程。

二、设计内容 1.路基边坡坡度的设计; 2.路基本体工程的设计; 3.路基边坡防护工程的设计; 4.基底设计(针对软土地区。 三、设计资料 1.线路资料 常速,直线地段,单线路堤,路堤高m 7,路基面宽m 5.7,边坡坡度75.1:1:1=m ,线路等级按I 级次重型标准,活载换算高度m h 4.30=,宽m l 5.30=。 2.地基条件 地面以下m 13范围内为软土,灰黑色、流态;m 13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位与地面齐平。软土竖向固结系数为s cm C v /10323-?=,径向固结系数为 s cm C r /10 423 -?=; 变形模量为2/30cm kg ,泊松比4.0=μ,容重3 /3.17m kN =γ, kPa C u 18=,?=5.4u ?,?=20cu ?。 3.填料

铁路路基设计原则概要

路基设计原则 1 路基设计原则 1.1基床结构、厚度及填料 路基基床由表层和底层组成,不同设计速度目标值的各层厚度及填料见表1。 基床厚度及填料表表1 速度标准部位厚度填料要求 250km/h 路堤 基床表层0.7m 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 2.3m A、B组填料或者0.1m中粗砂 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弱风化泥 岩夹山岩或者改良土 路堑 基床表层0.7m 级配碎石 基床底层0.5~1.0m 换填0.5~1.0m就地改良土 =160km/h 路堤 基床表层0.6m A组填料 基床底层 1.9m A、B组填料或者0.1m中粗砂 夹一层复合土工膜+弱风化泥 岩夹山岩或者改良土 路堑 基床表层0.6m A组填料 基床底层0.5m 膨胀土地段换填0.5m就地改良 土 级配碎石、A组填料的材质、粒径等性能指标应分别满足《客运专线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暂行碎石技术条件》、《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的要求。压实标准满足下表2要求。 基床表层填料压实标准表表2 填料类型轨道类型 压实标准 地基系数K30 (MPa/m)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压实系数 级配碎石 有碴轨道 (250km/h) ≥190≥55=0.95

A组填料(砾石、碎石类) 有碴轨道 (=160km/h) ≥150/ =0.95 中粗砂≥130=0.95 基床底层采用A、B组填料或弱风化泥岩夹砂岩或改良土填筑。压实标准满足表3~4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250km/h)表3 填料类型压实标准改良细粒土砂类土及细砾 土 碎石类及粗砾 土 A、B组填料或弱风化泥岩夹砂岩或改良土地基系数K30 (MPa/m) =110 =130 =150 动态变形模量 Evd(MPa) =40 =40 =40 压实系数K =0.95 注:压实系数K为重型击实标准;改良土压实标准:当采用化学方法改良时,除符合本表规定外,还需要满足设计提出的技术要求。 基床底层填料及压实标准(=160km/h)表4 填料类型压实标准改良土砂类土(粉砂 除外) 砾石类碎石类块石类 A、B组填料或弱风 化压实系数K =0.93 地基系数 K30 (MPa/m) =100 =100 =120 =130 =150 1.2 低矮路堤 1)250km/h地段 填土高度H=0.7m时,采用路堤式路堑结构,基床表层级配碎石满足相关要求。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 工方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 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

筹安排各种资源。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 施工人员安排 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五、主要施工方法 、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设置方式图如下:

高速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6路基 6.1一般规定 6.1.1路基工程应加强地质调绘和勘探、试验工作,查明基底、路堑边坡、支挡结构基础等的岩土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情况,查明填料性质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开展设计。 6.1.2路基主体工程应按土工结构物进行设计,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6.1.3基床表层的强度应能承受列车荷载的长期作用,刚度应满足列车运行时产生的弹性变形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要求,厚度应使扩散到其底层面上的动应力不超出基床底层土的承载能力。基床表层填料应具有较高的强度及良好的水稳性和压实性能,能够防止道砟压入基床及基床土进入道床,防止地表水侵入导致基床软化及产生翻浆冒泥、冻胀等基床病害。 6.1.4路基填料的材质、级配、水稳性等应满足高速铁路的要求,填筑压实应符合相关标准。 6.1.5路堤填筑前应进行现场填筑试验。 6.1.6路基与桥台、横向结构物、隧道及路堤与路堑、有砟轨道与无砟轨道等连接处均应设置过渡段,保证刚度及变形在线路纵向的均匀变化。 6.1.7路基工后沉降值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地基处理措施应根据地形和地质条件、路堤高度、填料及工期等进行计算分析确定。对路基与桥台及路基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地层变化较大处和不同地基处理措施连接处,应采取逐渐过渡的地基处理方法,减少不均匀沉降。路基施工应进行系统的沉降观测,铺轨前宜应根据沉降观测资料进行分析评估,确定路基工后沉降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轨道铺设。 6.1.8路基支挡加固防护工程应满足高速铁路路基安全稳定的要求,路基边坡宜采用绿色植物防护,并兼顾景观与环境保护、水土保持、节约土地等要求。

6.1.9路基排水工程应系统规划,满足防、排水要求,并及时实施。 6.1.10路基设计应重视防灾减灾,提高路基抵抗连续强降雨、洪水及地震等自然灾害的能力。 6.1.11路基上的轨道及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和分布宽度应符合表6.1.11的规定。 表6.1.11轨道和列车荷载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 6.1.12车站两端正线、利用既有铁路地段、联络线、动车组走行线和养护维修列车走行线等路基设计标准按其设计最高速度确定,路基基床结构变化处应设置长度不小于10m的渐变段。 6.1.13路基工程应加强接口设计,合理设置电缆槽、电缆过轨、接触网支柱基础、声屏障基础及综合接地等相关工程,避免因相关工程破坏路基排水系统、影响路基强度及稳定。 6.2路基面形状及宽度 6.2.1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路基面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6.2.2有砟轨道路基两侧的路肩宽度,双线不应小于1.4m,单线不应 小于1.5m。 6.2.3直线地段标准路基面宽度应按表6.2.3采用。

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铁路路桥过渡段施工技术要点 选择合理的过渡段地基处理方法

1.对地基进行特别设计 软土地基上修建过渡段,如果地基产生沉降,则会引起轨面不平整现象,因此,要专门设计地基的处理方法。以综合处理方案为宜,选用粉喷桩加土工合成材料和砂垫层并利用长短桩逐渐过渡,靠近桥台处的粉喷桩最长,且最好桩端支撑在硬层上,或采用排水固结法加土工合成材料,并辅以超载预压,采用加密区、密疏过渡区和一般区方式,由桥台向路基过渡。在处理软基时采用粉喷桩加土工合成材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施工的速度,减少其固结时间,使差异沉降有所降低,是处理轨面不平整现象的最好方法。 2.过渡段合理填料的确定 填料的质量对地基质量的好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同一压实度的作用下,使用不同的填料,对过渡段地基所产生的压密沉降也是不一样的,通常情况下,强度低、刚度小的材料承重能力低,如果承载物体质量过重,极易产生沉降变形。因此,在选择合适填料进行施工时,要选择级配碎石、水泥石灰改良砂石等强度高、变形小的级配粗粒料。此类材料不仅可以使桥台背填料自身的承重能力提高,减少压缩变形,还能有效减少填土对地基变形的影响,同时减少地基处理的费用。 3.加筋土路堤结构技术 在过渡段路基填土中,可以埋设一些拉筋材料,加筋土不仅可以增加路基的强度,减少加筋土的整体变形,还可以大大提高路基的刚度,刚度增加的多少,跟土工材料铺设的层数和间距有很大关系。因此,若能在压缩层有效的厚度中多铺设加筋材料,能有效起到降低沉降的作用,然后再对加筋材料的间距和位置加以调整,可将桥台后过渡段的台阶式沉降变成连续的斜坡式沉降,这样对刚性路面的正常使用影响不大,能消除跳车现象,以及降低台背处的侧向和垂直应力所

铁路路基设计规范

1 总则 1.0.1为统一铁路路基设计技术标准,使路基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60km/h及以下客货共线标准轨距新建及改建Ⅰ、Ⅱ级铁路的路基工程设计。 1.0.3铁路路基是铁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承受轨道和列车荷载的基础。路基工程作为土工结构物,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使之能抵抗各种自然因素作用的影响。 1.0.4铁路列车竖向活载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铁路标准活载。一般不计冲击力、离心力、制动力和摇摆力作用。轨道和列车荷载用换算土柱来代替,换算土柱高度及分布宽度应符合本规范附录A的规定。 1.0.5路基工程使用的混凝土、石料及其砌筑用水泥砂浆的最低强度等级及适用范围,应符合本规范附录B的规定。 1.0.6路基工程设计应推广采用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和新工艺,推行机械化施工方法。 1.0.7路基病害整治应遵循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彻底整治,不留后患的原则,采取合理的整治方案和有效的工程措施。 1.0.8 深堑, 狭窄的河谷地段,应视具体情况设置挡护工程。 1.0.9研究路基重点工程方案时,应从设计、施工、运营、环境保护等方面作全面考虑,并以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目标,通过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1.0.10路基土石方调配须保证土质符合路基各部位的填料标准,并节约用地。设计时应合理规划,对移挖作填、集中取(弃)土等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比较。 1.0.11路基工程应做好排水设计,确保排水通畅。 1.0.12Ⅰ级铁路及采用大型养路机械的Ⅱ级铁路不再设养路机械作业平台;对不采用大型养路机械的Ⅱ级铁路,区间路基每隔500m左右设置养路机械作业平台一处。单线铁路可在一侧或两侧交错设置,双线铁路两侧均应设置。 1.0.15 区间路基用地设计,应按本规范附录 1.0.16

铁路路基设计的几个要点分析

铁路路基设计的几个要点分析 【摘要】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铁路建设的力度不断加大,铁路路基作为铁路的基础,铁路路基设计的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有可能给我国的交通事业和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本文主要结合平常的工作经验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对铁路路基的设计要点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铁路;路基;填挖;边坡;取土;弃土 铁路路基的设计,包括路基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各部分几何尺寸的设计,还应包括局部区段或个别点段的平面布设。通过对铁路路基纵横断面的合理设计和平面的恰当布置,达到铁路不被沙埋和风蚀的目的。以下主要是对铁路路基设计的几个要点做了简要分析。 1、信息采集 在进行路基设计之前,应做好全面调查研究,充分收集沿线地质、地形、水文、地貌、地震、气象等相关设计资料。如果是铁路改建或扩建工程的设计,除上述信息外,还应收集历年路况资料及当地路基的翻浆、崩塌、水毁、沉降变形等病害的防治经验。路基设计阶段应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和工程地质状况,确定合适的路基横断面形式和边坡坡度。河谷地段不宜侵占河床,应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其它的结构物和防护工程。 2、地基表层设计 地基表层的设计,首先要稳定斜坡上地基的表层,应该满足以下要求:当地面横坡缓于1:5时,可以将表层的草皮等清除干净后,在天然地面上填筑路堤。如果地面横坡在1:5至1:2.5时,应在原地面进行挖台阶处理,台阶宽度应大于2米。当基岩面上的覆盖层较薄时,应先清除覆盖层再进行挖台阶处理。当地面横坡陡于1:2.5时,陡坡段的路堤,必须经检算,确保路堤整体沿基底及基底下软弱层滑动的稳定性,抗滑稳定系数也应满足要求,否则应采取改善基底条件或设置支挡结构物等防滑措施。当地下水影响路堤稳定时,应采取拦截引排地下水或在路堤底部填筑渗水性好的材料等措施。在稻田、湖塘等地质稳定性较差的地段,应视具体情况采取排水、清淤、晾晒、换填、加筋、外掺无机结合料等处理措施。 3、路堑设计 路堑边坡形式及坡度应根据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边坡高度、施工方法,结合自然稳定边坡和人工边坡的调查综合确定。必要时可采用稳定分析方法予以检算。当挖方边坡较高时,可根据不同的土、岩石性质和稳定要求开挖成折线式或台阶式边坡,边沟外侧应设置碎落台,其宽度不宜小于1.0米;台阶式边坡中部应设置边坡平台,边坡平台的宽度不宜小于2米。

铁路轨道路基标准横断面及压实标准

铁路路基 [铁路路基横断面图] [主要包含铁路路基、基床、路堤、路桥过渡段横断面图] 第1页共14页

铁路路基 目录 1.路基横断面 (2) 2.路基基床 (5) 3.路堤 (7) 3.过渡段 (9) 第1页共14页

铁路路基 第2页共14页 1.路基横断面 无砟轨道支承层(或底座)底部范围内可水平设置,支承层(或底座)外侧路基面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有砟轨道路基面形状应为三角形,由路基面中心向两侧设置不小于4%的横向排水坡。曲线加宽时,路基面仍应保持三角形。 路基面标准宽度 轨道类型 设计最高速度(km/h) 双线线间距(m) 路基面宽度单线(m) 双线(m)无砟轨道 250 4.68.613.2300 4.813.4350 5.013.6有砟轨道 250 4.68.813.4300 4.813.6350 5.0 13.8 有砟轨道曲线地段路基面加宽值 设计最高速度(km/h) 曲线半径R (m )路基外侧加宽值(m )250 12000≥R≥100000.210000>R≥7000 0.37000>R≥50000.45000>R≥40000.5R <40000.6300 12000≥R≥9000 0.39000>R≥7000 0.4

7000>R≥50000.5 R<50000.6 35012000≥R>90000.4 9000≥R≥60000.5 无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无砟轨道单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路堤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有砟轨道双线非硬质岩路堑标准横断面

铁路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铁路路基工程过渡段施工安全技术规程 1.0.1 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现场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过渡段坡脚两侧、路堤底部的纵横向防排水设施应符合设计要求。 1.0.2 应优先安排软土地基地段过渡段路堤的填筑。 1.0.3 过渡段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沉降观测。 1.0.4 路堤与桥台过渡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路堤应与桥台锥体和相邻路堤同步填筑。 2 台后2m范围外,大型机械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有关规定。 3 台后2m范围内以及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用小型压实机械碾压。 4 过渡段桥台背后回填料表面应按设计要求采取措施防止地下水渗入。 1.0.5 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过渡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横向结构物两端的过渡段应对称填筑,并与相邻路堤同步施工。 2 涵洞顶部两端大型机械能碾压到的部位,其填筑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有关规定。靠近横向结构物的部位,应平行横向结构物进行横向碾压。大型机械碾压时,不得影响结构物的稳定。

3 横向结构物的顶部填土厚度小于1m时,不得采用大型振动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免影响结构物的稳定和结构安全。1.0.6 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施工前,应平整地基表面,碾压密实,并应挖除堤堑交界坡面的表层松土,按设计要求做成台阶状。 2 过渡段的填筑施工应与相邻路堤同步进行。 3 大型机械能碾压到的部位,其施工应符合本规程第4章的有关规定。靠近堤堑结合处,应沿堑坡边缘进行横行碾压。 4 大型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应采用小型压实机械分层碾压。 1.0.7过渡段路堤两侧的防护砌体施工应在地基和路堤变形稳定后进行并符合本规程第8.9节的有关规定。 1.0.8 过渡段路基施工作业应按表1.0.8进行检查,并认真填写检查记录表。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按表 2.0.5签发安全检查整改通知单,限期整改,并跟踪验证。表1.0.8 过渡段路基施工作业安全检查表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高速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路基过渡段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和主要技术标准 1.1编制依据 1、《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 3、《云桂线广西段施工图》 1.2适用范围 适用于新建铁路路基过渡段施工。 1.3主要技术标准 铁路等级:Ⅰ级; 正线数目:双线; 设计行车速度:250km/h; 二、工程概况 正线路基长度共计共12146米,其中过渡段长度2690米,包括以下六种形式:路基与桥台连接处过渡段、路堑与隧道连接处过渡段、路堤与横向结构物连接处过渡段、路堤路堑过渡段、半挖半填过渡段、两桥(隧道)之间短路基过渡段。 隧路过渡段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路涵、路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基床底层及基床以下路堤采用级配碎石掺3%水泥填料填筑,基床表层采用级配碎石掺5%水泥填料填筑。 过渡段填筑在结构物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及基坑回填验收合格后进行施工。 三、施工准备 1、施工队伍配置 为确保本工程的安全、优质、高效、如期完成,项目经理部下设四个专业路基施工队伍。2、设备配置 依据施工质量、施工工期等要求,配备足量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利用率,统筹安排各种资源。- 1 - 四、施工组织及安排4.1施工人员安排1、主要管理人员 表1 主要管理人员 4.2施工机械设备安排 过渡段路基填筑主要采用拌和站集中拌合,自卸车装运土方,挖掘机整平,振动式压路机碾压。所需机械设备见下表2。

4.3 检测仪器、测量设备的配备 五、主要施工方法 5.1、路堤与桥梁过渡段施工 设置方式图如下: - 3 - (1)过渡段沿线路纵向为倒梯形,采用级配碎石掺水泥填料分层填筑,底宽5m,纵向坡度根据实际地形进行计算,满足过渡段长度不小于20m。 (2)必须待桥涵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并完成基坑回填及防水层施工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过渡段填筑。过渡段施工前,应根据场地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排水措施并在桥台或涵洞侧面画填筑分层线。 (3)过渡段路堤应与其连接的路堤同时施工,并将过渡段与连接路堤的碾压面,按大致相同的高度进行填筑。 (4)根据施工情况确定主要施工工艺参数,报监理单位确认。分层压实厚度按35cm控制,台后2.0m范围外采用大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在过渡段的桥台台尾后2.0m范围内采用冲击夯夯实,防止施工过程中碰到桥台,松铺厚度按20cm控制。当过渡段比路堤先施工时,向路堤方向合理延长,在施工路堤时再进行刷坡处理。 (6)台后基坑采用C15素混凝土一次连续浇筑回填,浇筑后高程与原地面高程一致。(7)路基过渡段的外包土应与过渡段同步施工,施工过程中注意控制填料质量,不得使用级配碎石掺水泥质土填筑,后期绿色植被不容易成活,b值取1.8m。 (8)加入水泥的级配碎石填料宜在2小时内使用完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