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流人才,二流人才,三流人才

合集下载

[精品]一流二流三流

[精品]一流二流三流

一流二流三流一流二流三流一流学校靠文化管理,二流学校靠制度管理,三流学校靠权力管理。

一流学校靠文化育人,二流学校靠制度管人,三流学校靠校长盯人。

一流教师传授境界,二流教师传授方法,三流教师传授知识。

一流教师勤于思考,二流教师善于积累,三流教师忙于事务。

一流教师让学生感悟做人的道理,二流教师让学生拥有能力,三流教师让学生获得知识。

一流人才创造知识,二流人才创新知识,三流人才学习知识。

一流人才深厚沉重,二流人才磊落豪雄,三流人才聪明智慧。

一流人才学智慧,二流人才学文化,三流人才学知识。

一流人才比拼的是智慧,二流人才比拼的是智技,三流人才比拼的是智力。

一流的人创造机会,二流的人寻找机会,三流的人等待机会。

一流的人寻找问题,二流的人面对问题,三流的人躲避问题。

一流的人看智慧,二流的人看技术,三流的人看体力。

一流的人靠的是智慧,二流的人靠的是聪明,三流的人靠的是逻辑。

一流管理者学管理智慧,二流管理者学管理技巧,三流管理者学管理知识。

一流管理者用智慧管理,二流管理者用金钱管理,三流管理者用力气管理。

一流国家做文化,二流国家做品牌,三流国家做产品。

一流城市拼文化,二流城市拼经济,三流城市拼土地。

一流企业靠文化,二流企业靠制度,三流企业靠能人。

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市场,三流企业做产品。

一流企业做文化,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品质。

一流企业创造需要,二流企业跟踪需要,三流企业满足需要。

一流企业家学领导,二流企业家学管理,三流企业家学执行。

一流企业家做人不做事,二流企业家做人又做事,三流企业家不做人只做事。

一流商人精明加厚道,二流商人精明加精明,三流商人厚道加厚道。

一流销售靠人品,二流销售靠品牌,三流销售靠手段。

一流业务员推销概念、理念、思想,二流业务员推销方案,三流业务员推销产品。

一流师傅卖智力,二流师傅卖巧力,三流师傅卖死力。

一流员工主动创新,二流员工被动创新,三流员工拒绝创新。

一流程序员比的是思想,二流程序员比的是能力,三流程序员比的是工具。

对症施策破解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

对症施策破解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

四川:对症施策破‎解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2013年‎12月27‎日 11:54:20 来源:公务员局网‎站分享到: 0本报成都讯‎(通讯员川仁‎轩)四川有全国‎第二大藏族‎聚居区、最大彝族聚‎居区和唯一‎羌族聚居区‎,涉及高原藏‎区、秦巴山区、乌蒙山区和‎大小凉山彝‎区等四大连‎片贫困地区‎,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比‎较突出。

近年来,该省把加强‎艰苦边远地‎区考录工作‎作为夯实基‎层基础的重‎要内容,积极探索创‎新,着力攻坚破‎难,艰苦边远地‎区招人难留‎人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四川省把拓‎宽考生来源‎作为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前提条件‎,多管齐下畅‎通“源头活水”。

利用网络、广播、报纸等媒体‎广泛宣传,组织开展进‎高校宣讲,有针对性地‎鼓励大学毕‎业生回乡报‎考,在乡村就近‎张贴公告,实行网络与‎现场报名相‎结合等,切实扩大招‎考信息覆盖‎面,提高报考便‎捷度。

更为重要的‎是,针对艰苦边‎远地区实际‎适当调整招‎考条件,以实现更广‎范围的充分‎竞争。

比如:将部分民族‎地区学历放‎宽到中专或‎高中;对获得省以‎上表彰的优‎秀村干部年‎龄放宽到4‎0岁;除个别紧缺‎专业外,对艰苦边远‎地区取消专‎业限制;对部分高海‎拔地区开考‎比例放宽到‎3∶1,法检系统法‎医等特殊技‎能职位不受‎限制。

通过这些措‎施,艰苦边远地‎区职位报考‎人数和开考‎率明显提升‎。

四川省把优‎化考录政策‎作为解决招‎人难留人难‎的关键环节‎,因地制宜出‎“组合拳”。

运用政策杠‎杆,通过增加名‎额、减免考务费‎、降低合格分‎数线等措施‎,大力吸引外‎部人才特别‎是优秀大学‎毕业生到艰‎苦边远地区‎工作。

在“外部引进”的同时,制定适度倾‎斜政策搞好‎“内部盘活”,推动更多“乡土牌”干部脱颖而‎出。

在考试内容‎上,对不同考试‎项目单独命‎题,突出实际工‎作需要;在考录对象‎上,部分职位同‎等条件优先‎录用获得县‎以上表彰人‎员,对高寒牧区‎县部分双语‎职位试点面‎向本州籍考‎生招考;在考试科目‎上,对优秀村干‎部和服务基‎层项目人员‎测试公共基‎础知识,对部分须具‎备藏汉、彝汉双语能‎力的职位增‎加民族语言‎笔试或口语‎测试;在录用方式‎上,对部分面向‎基层一线招‎考职位按1‎∶2差额考察‎,根据人岗相‎适原则好中‎选优。

请假培养人才的句子

请假培养人才的句子

请假培养人才的句子
1.请假培养人才资源开发,构筑区域人才高地。

2.请假培养人才的打算,最好是培育人才。

3.请假培养人才,广泛聚集人才,用好用活人才。

4.实施请假培养人才战略,优化人才创业环境。

5.用人风尚:用人之长,容人之短;六分人才,八分使用,十分待遇;一流人才是天生的,二流人才是发现的,三流人才是请假培养的。

6.请假培养人才特别重要,所谓的成功并不需要你比所有的人都强,你只需要强过自己的对手或同行,就足够能显示你的价值。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平庸,取得最后的胜利。

7.人才,就像是木材,请假培养它贵在持久以恒,使用它贵在用其所长。

8.衡量学生优秀与否的标准要多样化,这样做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掘出请假培养的人才。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

周教授最后说:“愿意做哪一个,你们自己选择。但是,要记住:知识不一定会带来金钱,挣钱靠的是能力。”
“雄性丧失了生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能力就丧失了天赋雄性之本性。历史表明,男人的不幸、民族的不幸源于贫穷。所谓‘贫病交加’、‘穷凶极恶’……因此,你们必须认识到:挣钱是公德,要重视金钱。我这样告诉你们:男孩子,你可以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可以不会作诗,不会弹钢琴,不会做饭。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必须会挣钱。”
“举例而言: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小两口,到了情人节,丈夫一咬牙,送爱妻一大束玫瑰,这时候妻子是什么感觉?”
“浪漫吧?”
“是浪费!”同学们争起来。
“还不如送我一双毛皮手套呢!你看看,这个冬天我的手又冻了,净花冤枉钱……”周教授开玩笑似的嗔怪道,大家在嬉笑中亦有所感悟。
“教之——”大家很自信,大教育家嘛。
周教授微笑着摇摇头:“子曰:‘富之。’——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你们以为有了人就要教育,却不知道在教育之前,首先要让人富起来。旁人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人们富足以后,又该如何?’”
“教之——”大家会心一笑。
“对,人富足了才有条件接受教育。吃不好穿不暖的时候,教育是句空话,况且对衣食无安的人大谈教育,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厚道。孔子不愧是教育大家,他这‘不富不教’的意义很深远!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才会去考虑安全、爱与被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自古以来,人们便说‘饥寒起盗心’。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安定之后才能让晚辈过正常的生活。如果没有东西吃,连父母的东西也会抢过来吃,兄弟的就更不用提了。在人们陷入最差的生活状态时,就顾不得什么道义。这就是人类真正的本性。中国的先哲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指出了人类的真实形貌。”

辨析企业人才的“留”与“流”

辨析企业人才的“留”与“流”

辨析企业人才的“留”与“流”企业的人才跳槽、辞退(炒犹鱼)、高薪聘请、高待遇(如股票期权、奖励)经常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有的企业可能因为艺术地使用了好方法、恰当地使用了合适的人才,而较好地促进了企业的良性进展,但更多的企业却常常因为没有处理好人才治理工作而给企业的进展带来不利因素。

作为一个期望长期、连续、健康、稳固进展的企业来讲,宜如何处理好人才治理工作呢?笔者认为关键是要辩证认识与处理好人才的“留”与“流”。

一、慎重考虑人才的留用企业聘请人才,实质上也确实是企业外部的人才流淌进入企业的第一道关口;这一道关口是否把好,即能否留用合适的人才,不仅关系到留用的人才自身,而且还会阻碍到其他人才是否能留用、留住。

企业在聘请人才时,尤要注重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统筹考虑:(1)对应性:一流的企业需要一流的人才,也需要二流、三流等不同层次的人才,聘请时定位(企业在行业中的位置和人员岗位)要适应,不宜把人才要求定位得脱离企业实际,这种企业实际一方面是现实的实力、治理水平,另一方面是企业的进展潜力。

(2)同步性:人才的潜力、进展空间与人才的悟性、学习能力是紧密相关的,而且人与人是不一样的。

聘请人才时要考虑人才的潜力、个人进展空间是否能与企业进展的步伐相同步,能够与企业进展趋于同步增长的人才是长期留下来的可能性较大,个人超前于企业太多或个人滞后于企业都会留下人才难以长期留下来的隐患。

(3)企业应该具有人才的“准确留用率”的观念,并重视与提高人才试用期的人才“准确留用率”。

假如聘请的人才在试用期期间、试用期满时全没能留用,留用的人才未达到预期服务期就提早离职,或者留用的不是企业进展与岗位需求最适合的人员,此次的聘请工作“准确留用率”确实是专门低的了,此次聘请也难讲是成功的了。

(4)聘请工作应具有成本观念、效应观念。

每次人才聘请工作,不仅有聘请工作事务性的人力、物力、财力等的投入,而且还有企业无形资产的投入。

假如某一次聘请没有聘请到合适的人才,付出的投入仅是事务性的投入;假如聘请的人员,没干几天就离开了企业,这时候的付出确实是双倍的缺失了,可能还会导致企业隐秘等更大程度上的流失。

三角洲理论

三角洲理论

三角洲理论三角洲理论是指美国民间人物格斯·戈登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一种关于人才开发与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

三角洲理论的核心观点是将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将人员划分为三个“三角洲”,并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首先,三角洲理论将人才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一流人才”、“二流人才”和“三流人才”。

一流人才是指具有卓越的能力和表现,可以独立承担重要任务的人员。

他们通常是组织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推动力,对组织的成功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流人才是指具有一定能力和表现的人员,可以胜任一些重要岗位和任务,但相对于一流人才来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三流人才是指能力有限,表现较差的人员,往往不能独立完成工作任务,需要指导和培养。

其次,三角洲理论将人员划分为三个“三角洲”。

第一个三角洲是指一流人才,他们是组织中最重要的资源,对于组织的成功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二个三角洲是指二流人才,他们是组织的中坚力量,能够胜任一些重要的岗位和任务。

第三个三角洲是指三流人才,他们在组织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但相对于一流、二流人才来说,他们的作用较小。

最后,三角洲理论提出了相应的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对于一流人才,组织应该重点培养和发展,提供相应的资源和机会,激发他们的潜能,以推动组织的持续发展。

对于二流人才,组织应该进行适当的培养和引导,提供发展的机会,以提升他们的能力和水平。

对于三流人才,组织可以通过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能力和表现,使他们能更好地发挥作用。

综上所述,三角洲理论提出了一种关于人才开发与管理的理论框架,对于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通过对人才的分类和定位,组织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人才的特点和优势,实现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管理。

对于个人而言,了解自己的才能和定位,可以更好地规划个人的职业发展和提升。

2023学生励志座右铭_1

2023学生励志座右铭_1

2023学生励志座右铭2023学生励志座右铭1一、人少言寡语不必须大智大勇,谈笑风生不必须是不严肃。

二、不能则学,不知则问,耻于问人,决无长进。

三、一些伤口之所以总会痛,那是因为你总是去摸。

四、赚钱之道很多,但是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

五、没有不会做的事,只有不想做的事。

六、河流之所以能够到达目的地,是因为它懂得怎样避开障碍。

七、世界让我遍体鳞伤,但伤口长出的却是翅膀。

八、当我们是大为谦卑的时候,便是我们最近于伟大的时候。

──泰戈尔九、在学习中感悟,在工作中进取。

十、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十一、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

十二、内心安静,理智冷静,不为外物所动,能够适可而止,就不会有灾难。

十三、幸福就像香水,洒给别人也必须会感染自己。

十四、凡百事业,收效愈速,利益愈小;收效愈迟,利益愈大。

──孙中山十五、你得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十六、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十七、抱最大的希望,为最大的努力,做最坏的打算。

十八、脸上的快乐,别人看得到。

心里的痛又有谁能感觉到。

十九、胸怀全局放眼长远,勤勉敬业忠诚奉献。

二十、最重要的事,不在于我们在何处,而在于我们朝着什么方走。

二十一、理家千条计,勤俭数第一。

二十二、瀑布是江河走投无路时创造的奇迹。

二十三、用这生命中的每一秒,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未来。

二十四、生活不是让你用来妥协的。

你退缩得越多,那么能够让你喘息的空间也就是越少。

二十五、做人以清心为根本,做事以尽心为准则。

二十六、明天的期望,让我们忘了这天的痛苦。

──李嘉诚二十七、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

二十八、过去的时间会永远流入无边的黑洞,永不再回来,所以要珍惜当下的每一秒。

二十九、不吃饭则饥,不读书则愚。

三十、心静则万物莫不自得,自然则以明道之本性。

三十一、只要我们能梦想的,我们就能实现。

三十二、如果要飞得高,就该把地平线忘掉。

三十三、有潜力的人影响影响别人,没潜力的人受人影响。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重点]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重点]

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男孩子,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必须会挣钱心理学课上,周正教授正在授课:“上次下课时,一个男孩子递了张纸条:‘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又没什么特长,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唯一的爱好是写作。

进入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在交往、工作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洒脱干练,很是羡慕。

就要步入社会了,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呢?……周教授,我想我还是当一名作家比较好,一个人,也不错,您说呢?’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周教授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回——答——”同学们兴致大起,“作家梦”可是不少惮于竞争之人的救命稻草啊!周教授放下手中的纸条:“好,今天我就当面回答这位同学——我的态度,很简单:凡是做‘作家梦’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无能的人……”话音未落,下面已是一片嘘声。

“我来问问你们,一支笔、一张纸的事,谁不会?当作家,就是这么简单,人人都会。

我常说,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

对军人而言,你领十万人,我领十万人,没本事,死的十万就是你的。

这里要的是综合素质,是挑战,所以军界的人是最强的。

商界也是如此,投入两个亿,三个月后,可能家破人亡,你干不干?要的是同样的素质。

政界就不同,他可以调整、迂回,政策不行可以再改,是有余地的,但要负责任。

而学术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永远不行都可以。

军人和商人的成败一目了然,唯有作家可进可退,无所谓胜负成败……”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某著名作家在一所大学做讲座的时候,有同学问他怎样才能当作家?他说:‘首先养活你的家,再说当作家!’”周教授认真地看着大家,眼神里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深切的关爱,“《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卫国,见卫国人很多,就说‘庶矣哉’,意思是‘卫国人多啊’。

旁边有人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意思是‘人多,怎么办呢?’——问题来了,有人,人多了,怎么办?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你们认为孔子会怎么说?”“教之——”大家很自信,大教育家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流人才;二流人才;三流人才......
周正教授正在心理学上授课:“上次下课时,一个男同学给我递了张纸条,上面写着:'我是个比较内向的人,又没什么特长,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唯一的爱好是写作。

进入大学后,看到周围的同学在交往、工作中左右逢源、如鱼得水、洒脱干练,很是羡慕。

就要步入社会了,我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前途呢?周教授,我想我还是当一名作家比较好,您说呢?’这个问题要不要回答?”周教授扬了扬手中的纸条。

“回答”同学们兴致大起。

“作家梦”可是不少惮于竞争之人的救命稻草啊!周教授放下手中的纸条:“好,今天我就当面回答这位同学,我的态度很简单:凡是做'作家梦’的人,都是逃避现实的、无能的人……”话音未落,下面已是一片嘘声。

“我来问问你们,一支笔、一张纸的事,谁不会?当作家,就是这么简单,人人都会。

我常说,一流人才在军界和商界,二流人才在政界,三流人才在学术界。

对军人而言,你领十万人,我领十万人,没本事,死的就是你的十万人。

这里要的是综合素质,是挑战,所以军界的人是最强的。

商界也是如此,投入两个亿,三个月后,可能家破人亡,你干不干?要的是同样的素质。

政界就不同,他可以调整、迂回,政策不行可以再改,是有余地的,但要负责任。

而学术界,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永远不行都可以。

军人和商人的成败一目了然,唯有作家可进可退,无所谓胜负成败……”有人若有所思地点头。

怎样才能当作家?我说:‘首先养活你的家,再说当作家!’周教授认真地看着大家,眼神里自然地流露出一种深切的关爱。

“《论语》中记载:有一次孔子来到卫国,见卫国人很多,就说:‘庶矣哉’,意思是‘卫国人多啊’。

旁边有人问:‘既庶矣,又何加焉?’意思是‘人多,怎么办呢?’问题来了,有人,人多了,怎么办?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你们认为孔子会怎么说?”“教之”大家很自信的回答。

周教授微笑着摇摇头:“子曰:‘富之。

’孔子说:‘让他们富起来。

’你们以为有了人就要教育,却不知道在教育之前,首先要让人富起来。

旁人又问:‘既富矣,又何加焉?’人们富足以后,又该如何?“教之”大家会心一笑。

“对,人富足了才有条件接受教育。

吃不好穿不暖的时候,教育是句空话,况且对衣食无安的人大谈教育,这种行为本身就不厚道。

孔子不愧是教育大家,他这'不富不教’的意义很深远!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基本的生理需求以后,才会去考虑安全、爱与被爱的需要,才会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举例而言:勒紧腰带过日子的小两口,到了情人节,丈夫一咬牙,送爱妻一大束玫瑰,这时候妻子是什么感觉?”“很浪漫呀?”“是浪费!”同学们争起来。

“还不如送我一双毛皮手套呢!你看看,这个冬天我的手又冻了,净花冤枉钱…”周教授开玩笑似的嗔怪道,大家在嬉笑中亦有所感悟。

“当人过日子都紧张的时候,是不会想着浪漫的,那是有钱人的享受。

问你们一个常识:知道雄鸟追求雌鸟的时候,送给雌鸟的是什么?”“虫子”“对啊,一送虫子,雌鸟就会意了:这家伙生存能力强,跟着它,今后我们的孩子不会挨饿。

这是一个连鸟都明白的道理。

”下面安静极了,生怕漏掉周教授的任何一句话。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自古以来,人们便说'饥寒起盗心’。

能吃得好、穿得好,生活安定之后才能让晚辈过正常的生活。

如果没有东西吃,连父母的东西也会抢过来吃,兄弟的就更不用提了。

在人们陷入最差的生活状态时,就顾不得什么道义。

这就是人类真正的本性。

中国的先哲早在几千年以前,就已指出了人类的真实形貌。

在衣食无法获得满足时,依然能保持礼节,这是凡人做不到的事情。

如果希望这种兽性不要出现,期待我们最理想的人性流露,也为了维持社会秩序,提高道义,彼此能懂得礼貌,并以此幸福
生活,就必须确保每个人都能有自己的收入。

换句话说,要让大家能赚到钱。

基于义务,我们必须要赚钱才行。

”必须赚钱!看来,所谓“以人为本”,我们并不比古人懂得多。

“雄性丧失了生存能力就丧失了天赋雄性之本性。

历史表明,男人的不幸、民族的不幸源于贫穷。

所谓‘贫病交加、穷凶极恶’……因此,你们必须认识到:挣钱是公德,要重视金钱。

我这样告诉你们:男孩子,你可以不会踢足球,不会打篮球,可以不会作诗,不会弹钢琴,不会做饭。

可以什么都不会,但是必须要会挣钱。

”周教授的话字字珠玑、鞭辟入里。

很多男孩子的眼睛在放光,不知他们看到的是压力还是希望?“最后,再给你们一个例子,你们用心思考。

比如说,快到春节了,太太说:“该过春节了,我爸妈想来深圳这边,看看咱们和小外孙。

”她先生立刻就说:“来啥来?根本不用来!咱已经忙得够呛了,再让他们过来净添乱!再说,这路上老年人多不方便!”“这个男人现在是什么状态?”教授问。

“气急败坏!”有人笑着回答。

教授说道:“记住,凡是气急败坏的男人都是穷男人。

还有另外一家,太太说:“老公啊,快过春节了,老人们都想过来看看咱们,一年没见面了!”先生说:“哦,好啊好啊,应该让他们过来。

这样你让他们坐飞机过来。

”这个男人就不气急败坏,他很平静。

“你看咱家两层七八间房子,冷冷清清的,孩子也没有人陪着玩。

爷姥姥姥爷来了,家里有生气,过年过节的有生气多好!”他为什么这样说?因为这个男人有钱,他不怕,他有地方住,有钱让老人过来。

他有办法显示他的孝心,而且这种男人往往不会发脾气。

因为他有很大的控制权,有很好的基础,任何事情到他这里都可以化解,可以平静对待。

然后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过了春节。

老人走的时候,先生问太太:“爸妈他们有什么要求没有?”“没有没有,他们都很高兴,一点要求都没有。

”先生说:“我听见了,他们说老三要结婚,没房子住,他们想空出房子去租房子。

这怎么行呢?这样吧,在老家花6万块钱盖一栋两层小楼,让他们住,我们出3万,三弟拿3万,爸妈就不用动了。

”听了这话,太太抱着丈夫说不出话来,这样的老公哪个太太不爱。

不感激呢?好,房子盖成了,弟弟说姐夫是好人,全村羡慕,父母开心,一家生活幸福。

3万块钱,只是他一个月的工资,他愿意拿出这3万块钱。

周教授最后说:愿意做哪一个,你们自己选择。

但是,要记住:知识与学问不一定会带来金钱,挣钱靠的是从社会上学来的综合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