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

代谢物经肾脏排出 清除率不受体重/性别或者年龄影响 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即使在严重肝硬化的病人,其 药代动力学与健康人相比无明显差别,只是对同期 抑制效应更敏感,可能与血浆蛋白含量低、不结合 部分增加有关。从此特点上来说,个体差异很小。
阿片类药代比较
药品 血浆蛋白结 分布容积 合率 (L/kg) ( %) 84 4.1 达峰值时间 清除率 (min) (ml/kg/ min) 3.6 11.6~13.3 消除半衰期 (h) 4.2 芬太尼
OIH的治疗
目前对于瑞芬太尼引起痛觉过敏的治疗研究最多的 还是NMDA受体拮抗剂氯胺酮,许多临床研究和志 愿者均发现小剂量的氯胺酮能抑制瑞芬太尼产生的 痛觉过敏作用。虽然氯胺酮等NMDA受体拮抗剂能 够治疗OIH,但是由于NMDA受体在体内广泛分布, 阻断这类受体可能会产生许多神经系统不良反应, 因此在手术麻醉期间也不能够常规使用氯胺酮来治 疗OIH。
非特异性酯酶水解
代谢产物无药理作用 无蓄积作用
稳态分布容积0.39L/kg 起效迅速,分布半衰期0.9分钟,血脑平衡时间仅1分 钟。 清除率是41.2ml/kg/min 终末半衰期为9.5分钟 其作用消失快主要是由于代谢清除快,而与再分布 无关。即使输注4小时,也无蓄积作用,其t1/2 C-S 仍然为3.7分钟。 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后,大于98%成为酸性代谢物, 效价为REM的0.1%~0.3%,剩余的极小部分成为羟 基代谢物。
累死了
REMIFENTENTANIL 瑞芬太尼之痛觉过敏
Remifentanil的历史
1960年 1974年 1976年 1990年 2003年
芬太尼首次合成 舒芬太尼问世 阿芬太尼上市 瑞芬太尼由英国研制成功 国产瑞芬太尼上市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研究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研究瑞芬太尼是一种新型的μ阿片受体激动剂,在临床麻醉和镇痛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其独特的药理学特性,使得它在多种医疗场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瑞芬太尼具有起效迅速的特点。
通常在静脉注射后 1 分钟内即可达到血脑平衡,从而快速发挥镇痛和麻醉的效果。
这一特性在紧急手术或需要快速诱导麻醉的情况下尤为重要,能够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疼痛缓解,为后续的手术操作创造良好条件。
瑞芬太尼的作用时间短。
这是因为它在体内被组织和血浆中的非特异性酯酶迅速代谢,不受肝肾功能的影响。
这意味着它的药效可以被快速调整和终止,有利于术后患者的快速苏醒和恢复。
对于一些手术时间较短,或者患者身体状况较为复杂,需要精确控制麻醉深度和时间的情况,瑞芬太尼的这一特点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临床麻醉中,瑞芬太尼常用于全身麻醉的诱导和维持。
在诱导阶段,它能够迅速帮助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减轻手术操作带来的不适感。
在维持阶段,通过持续输注或间断注射,可以根据手术刺激的强度和患者的反应灵活调整剂量,保持稳定的麻醉深度,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
瑞芬太尼在产科麻醉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对于剖宫产手术,既要保证产妇的麻醉效果,又要尽量减少对胎儿的影响。
瑞芬太尼由于其快速起效和短作用时间的特点,能够在满足产妇镇痛需求的同时,减少药物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的量,降低对胎儿呼吸和神经功能的潜在影响。
在镇痛方面,瑞芬太尼常用于术后疼痛的管理。
通过患者自控镇痛(PCA)的方式,患者可以根据自身的疼痛程度自行给药,实现个体化的镇痛治疗。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独使用瑞芬太尼进行术后镇痛可能会导致痛觉过敏等不良反应。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通常会将瑞芬太尼与其他镇痛药联合使用,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局麻药等,以增强镇痛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尽管瑞芬太尼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首先,由于其强效的镇痛作用,可能会导致呼吸抑制。
因此,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氧饱和度,必要时给予辅助呼吸支持。
ICU理想的镇痛药物-瑞芬太尼

瑞芬太尼组
30
10
20
66.8±7.8
67.2±10.8
21.0±4.9
12.8±2.3
瑞芬太尼起效快,能迅速达到目标镇痛、镇静效果; 瑞芬太尼合并用药少,每日中断药物的情况较少,利于评估病情;
瑞芬太尼能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住ICU时间;
瑞芬太尼不增加患者的医疗费用。
105例随机分成2组,滴定达镇痛镇静目标(SAS3-4、PI1-2)
肝、肾功能 不全患者
2-12岁儿童
——Anesth Analg, 2002;95:1305-1307. —— Eur J Anaesthesiol, 2002;19:839-840.
安全用于肝肾功能受损患者
瑞芬太尼的清除率在健康患者和肝肾功能受损患者中无显著差异
严重肝损伤患者对呼吸抑制的敏感性增加,因此需密切监测呼吸并根据个人需要 滴定瑞芬太尼至所需浓度。
■非创伤性、特殊人 群(老人、儿童、肥 胖、肝肾功能障碍) ICU机械通气患者
瑞捷1支(1mg),加生理盐水至 50ml(浓度为20μg/ml) 首剂缓慢推注1.5 μg/kg,观察患者反 应,持续静脉输注5 μg/(kg∙h) 每5min进行一次镇痛评分(BPS评分 法或CPOT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
瑞芬太尼为静脉用药,可静脉点滴、 静脉推注或使用微量泵、输液泵、靶 控输注泵输注。 不可与血、血制品经同一路径给药。 禁忌椎管内使用,制剂中含甘氨酸, 具有神经毒性。
——Br J Anaesth, 1998;81:881-886 ——Anesthesiology, 1996;84:926-935
——Anesth Analg, 2000;90:1450-1451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一、引言瑞芬太尼是一种用于麻醉和镇痛的合成阿片类药物。
它具有强效、快速的镇痛作用,广泛应用于手术麻醉、急诊治疗和术后镇痛等领域。
本文将详细介绍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
二、瑞芬太尼的药理学特点1、药理作用:瑞芬太尼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μ-阿片受体,通过激活这些受体来产生镇痛和麻醉效果。
2、药代动力学:瑞芬太尼具有极高的脂溶性和血脑屏障透过效应,使其快速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起效迅速、消失也快。
三、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1、手术麻醉:瑞芬太尼常用于各种手术麻醉的诱导和维持阶段,通过静脉输注或持续静脉镇痛泵进行应用。
a:诱导麻醉:通常以瑞芬太尼与快速起效的静脉麻醉药联合使用,以实现快速的诱导效果。
b:维持麻醉:可通过持续静脉输注瑞芬太尼来维持麻醉效果,同时可调整剂量以实现镇痛目标。
2、急诊治疗:瑞芬太尼可用于急诊治疗中的剧痛缓解,常通过静脉推注给药来迅速缓解疼痛。
3、术后镇痛:瑞芬太尼可用于术后镇痛的管理,通常通过输注泵持续静脉给药,同时需注意监测患者的呼吸和镇静状态。
四、注意事项1、副反应:瑞芬太尼可能引起呼吸抑制、低血压、恶心呕吐等副作用,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并采取相应措施。
2、禁忌症:对瑞芬太尼过敏者、严重呼吸抑制患者和妊娠期妇女禁用瑞芬太尼。
3、药物相互作用:瑞芬太尼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互作用,临床应用时需注意与其他药物的联合使用效果。
附件:本文涉及的附件包括相关研究资料、使用指南等,详细请见附件部分。
法律名词及注释:1、μ-阿片受体:中枢神经系统中与疼痛传导相关的受体,通过激活这些受体可以产生镇痛和麻醉效果。
2、血脑屏障透过效应:指药物能够穿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的效应。
3、输注泵:一种用于精确输注药物的设备,通过调整泵的参数可以实现药物的持续静脉输注。
2024年瑞芬太尼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瑞芬太尼市场发展现状引言瑞芬太尼是当前医疗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合成麻醉药物。
本文将对2024年瑞芬太尼市场发展现状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前景和挑战。
市场概述瑞芬太尼市场是全球医药市场中最具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细分市场之一。
该市场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人口老龄化、医疗技术的进步以及手术操作的增加。
瑞芬太尼作为一种效果快、效果好的麻醉剂,被广泛用于各类手术中,尤其是心胸外科手术。
市场发展情况1.北美市场–在北美市场,瑞芬太尼已被批准用于各类手术中,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随着手术操作的增加和患者对麻醉效果要求的提高,瑞芬太尼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美国是北美地区瑞芬太尼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该市场的发展主要受益于医疗设施的现代化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提升。
同时,瑞芬太尼制剂的价格相对较高,也为市场的增长提供了利润空间。
2.欧洲市场–欧洲市场是瑞芬太尼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区域,医疗设施的发展水平和手术操作的增加使得瑞芬太尼市场在该地区具有较高的潜力。
–英国、德国和法国是欧洲地区瑞芬太尼市场的主要消费国家,这些国家的医疗行业较为发达,对高效麻醉药物的需求大。
3.亚太市场–亚太地区的瑞芬太尼市场也在迅速发展。
中国、印度和日本是该地区瑞芬太尼市场的主要推动力量。
–随着亚洲人口的增加和健康意识的提高,手术操作的需求不断增加,这为瑞芬太尼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
市场前景瑞芬太尼市场有望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主要得益于以下因素: - 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手术操作的安全性和效果得到提升,同时也提高了对高效麻醉药物的需求。
- 人口老龄化导致手术操作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瑞芬太尼市场的发展。
- 医疗设施的现代化和医疗资源的不断投入,为瑞芬太尼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机会。
同时,瑞芬太尼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 - 技术标准的制定和监管问题,需要严格控制瑞芬太尼的质量和使用安全性。
- 瑞芬太尼的价格相对较高,给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带来了经济压力。
瑞芬太尼临床应用PPT课件

对瑞芬太尼过敏的患者
如果患者对瑞芬太尼过敏,应禁止使用该药物。
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
由于瑞芬太尼主要通过肝脏和肾脏代谢,因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 患者应禁用该药物。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瑞芬太尼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安全性尚未确定,因此应慎用或避 免使用。
05
CATALOGUE
瑞芬太尼与其他药物的比较
与其他麻醉药物的比较
心血管影响
瑞芬太尼对心血管系统的稳定性较好,可以减少手术过程中的心血管 事件。
与其他镇痛药物的比较
镇痛强度
成瘾性
瑞芬太尼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可以用于 各种手术和急性疼痛的治疗。与其他镇痛 药物相比,其镇痛效果更加显著。
与其他镇痛药物相比,瑞芬太尼的成瘾性 较低,可以减少药物滥用和依赖的风险。
副作用
起效时间
瑞芬太尼的起效时间较快,通常在注射后几分钟内即可达到峰值,而 其他麻醉药物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药效持续时间
瑞芬太尼的药效持续时间相对较短,通常在给药后30分钟至1小时内 逐渐消失,使得医生可以更好地控制麻醉的深度和持续时间。
呼吸抑制
与其他麻醉药物相比,瑞芬太尼对呼吸系统的抑制作用较小,可以减 少术后呼吸并发症的风险。
副作用。
缓控释制剂
开发长效缓释的瑞芬太尼制剂,减 少给药频率,提高患者依从性。
纳米制剂
利用纳米技术将瑞芬太尼制备成纳 米药物,增加药物的稳定性,提高 疗效。
临床应用范围的拓展
01
02
03
疼痛治疗领域
深入研究瑞芬太尼在慢性 疼痛和神经性疼痛治疗中 的应用,拓展其临床适应 症。
重症监护
在重症患者治疗中,探索 瑞芬太尼在呼吸、循环等 系统中的辅助治疗作用。
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

对比舒芬太尼与瑞芬太尼用于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效果1. 引言1.1 介绍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是两种常用的全身麻醉药物,它们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中起着重要作用。
舒芬太尼是一种强效的阿片类药物,具有镇痛和麻醉作用,常用于手术中的麻醉诱导和维持。
它的作用速度快,效果持久,具有较好的镇痛效果。
瑞芬太尼也是一种阿片类药物,具有类似的麻醉和镇痛作用,但其作用持续时间更短,更适合需要快速清醒的手术。
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中,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对手术成功和患者恢复都至关重要。
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不同特点适用于不同的手术情况,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手术类型进行选择。
正确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生存率。
了解舒芬太尼和瑞芬太尼的特点及其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中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接下来将重点比较这两种药物在实际临床中的效果和风险,以便于医生和患者能够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1.2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全身麻醉的重要性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时需要全身麻醉是非常重要的。
在手术过程中,患者需要保持安静,不能有意识和感觉,以便医生可以更好地进行手术操作。
全身麻醉可以帮助患者达到这种状态,同时也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确保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对于心脏病人来说,非心脏手术可能会增加手术风险,因为心脏病人可能存在心血管方面的问题,如心律不齐、高血压、冠心病等。
此时,全身麻醉的选择就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确保手术过程安全、顺利进行。
合理的全身麻醉还可以降低手术对心脏病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时全身麻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选择合适的全身麻醉药物对患者的手术结果和术后恢复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需要医生和麻醉师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风险,制定个性化的麻醉方案,确保手术安全、顺利进行。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效果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胃肠镜麻醉的效果瑞芬太尼和丙泊酚是常用的麻醉药物,常常联合使用来实施无痛胃肠镜检查。
这种联合应用可以提供有效的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瑞芬太尼是一种短效全身麻醉药物,属于合成阿片类药物。
它具有快速起效的特点,其作用机制是通过与中枢神经系统的阿片受体结合,抑制神经元的传导,进而产生镇痛和麻醉效果。
瑞芬太尼的起效时间非常短,通常在静脉注射后1-2分钟内即可产生作用。
丙泊酚是一种静脉麻醉药物,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镇静、催眠和麻醉作用。
在无痛胃肠镜检查中,瑞芬太尼和丙泊酚可以联合使用以达到良好的麻醉效果。
丙泊酚通常先于瑞芬太尼进行静脉注射,用于快速诱导患者入睡和镇静。
然后,瑞芬太尼可以通过静脉注射或输注的方式给予,以提供持续的镇痛效果。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使用可以控制患者的意识状态,使其处于合适的麻醉水平,并能够忍受检查过程中的刺激。
无痛胃肠镜检查需要患者在相对清醒的状态下配合医生进行检查,因此对麻醉的要求较高。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应用可以提供充分的麻醉效果,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或不适。
瑞芬太尼的快速起效可以迅速降低患者的痛觉敏感性,而丙泊酚的镇静作用可以让患者处于放松的状态。
这样,医生可以顺利进行胃肠镜检查,同时患者也可以避免疼痛与不适的困扰。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使用也存在一定的风险。
这两种药物都对呼吸中枢有抑制作用,可能引起呼吸抑制甚至停止呼吸。
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进行监测以确保患者的呼吸和循环状态稳定。
由于瑞芬太尼和丙泊酚都是高度依赖性药物,使用时需要谨慎选择药物剂量和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以确保安全性。
瑞芬太尼和丙泊酚的联合应用对于无痛胃肠镜检查来说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麻醉方法。
合理使用和监测药物剂量可以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
这种联合应用在胃肠镜检查中的广泛应用为患者提供了较好的检查体验,同时也为医生提供了良好的操作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瑞芬太尼
• T1/2cs 3 ~ 5min • 输注 4 h t1/2cs ( 尼
3.7 33.9 58.5 262.5
持续给药后血浆浓度下降50%的时间
血浆浓度下降50%的时间 ( min )
芬太尼
150 120
90
60
苏芬太尼
阿芬太尼
30
瑞芬太尼
0
120 240 360 480 600
• • • •
麻醉方式:静吸复合麻醉全麻+喉罩通气 术晨停服降压药物,抗凝药未停。 术前桡动脉穿刺置管有创血压监测。 麻醉诱导:咪唑1mg,舒芬15ug,米库氯铵 6mg,依托咪酯10mg,静注 • 麻醉维持:瑞芬0.25mg/h+丙泊酚100mg/h 泵注;七氟烷1-2%吸入。
• 麻醉手术历时1.5小时,麻醉平稳,血压波 动于150-110/90-60,输液量700ml。 • 术毕送苏醒室10分钟拔除喉罩,观察20分 钟送病房。
芬太尼类比较
相对 强度 输注 4h 后 半衰期 min 血脑 平衡
芬太尼 苏芬太尼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1 5 1/5 1
260 30 60 4
6.8 6.2 1.4 1.1
镇痛作用
药物 效能 最低有效血浆浓度(ng/ml)
吗啡 1 芬太尼 100 舒芬太尼 1000 瑞芬太尼 134
20 0.2 0.02 0.2
Remifentanil的酯键
• 瑞芬太尼在体内的代谢途径是被组织和血 浆中非特异性酯酶迅速水解。 • 其酯链裂解后大部分 (>98%) 成为酸性代谢 物 (GR 90291) , 效 价 仅 为 瑞 芬 太 尼 的 0.1%~0.3%。
• 代谢物经肾排出; • 清除率不受体重、性别或年龄的影响; • 不依赖于肝肾功能。即使在严重肝硬化病 人,其药代动力学与健康人相比无显著差 别,只是对通气抑制效应更敏感,可能与 血浆蛋白含量低、不结合部分增加有关。
瑞芬太尼的临床应用
延大附院麻醉科 白延斌
吸入全麻优势
调节方便
加深、减浅快速
静脉全麻缺点
麻烦
加深较慢、减浅慢
麻不住! 醒不来!!
静脉麻醉有时会控制失准 !!!
TCI 技术尚不普及, 尚未靶控
瑞芬太尼引领静脉麻醉进入一个新纪元
独特的药理学特点 突出的临床麻醉优点 被誉为二十一世纪的阿片类镇痛药
芬太尼类药代比较
• 药 名 血浆蛋白结合率 (%) 分布容积 清 除 率 消除半衰期 (L/kg) [ml/(kg· min)] (h)
• • • •
芬太尼 舒芬太尼 阿芬太尼 瑞芬太尼
84 92.5 92 70
4.1 1.7 0.86 0.39
11.6~13.3 12.7 6.4 41.2
4.2 2.5 1.2~1.5 9.5min
• 危重患者麻醉: • 充分准备+精准用药+精细管理
吸入麻醉将引领未 来! 感谢聆听!
吸入麻醉将引领未来!
呼吸抑制敏感性↑
注意术后替代性镇痛(爆发清醒)
不可与血、血清等血液制品经同一路
径输注给药
禁 忌 症
禁用于对芬太尼类药物过敏的病人
制品中含有甘氨酸,禁用于硬膜外或鞘
内途径给药
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用法用量
本品只能用于静脉给药,特别适用于静脉 持续滴注给药 • 给药前建议将瑞芬太尼溶解到浓度为 25g/ml,50g/ml或250g/ml • 稀释后的瑞芬太尼溶液可在室温下保存 24 小时,可用以静脉注射液定量稀释成 20 ~ 250g/ml浓度的溶液
REM的历史
• • • • • 1960年 1974年 1976年 1990年 2003年 芬太尼首次合成 舒芬太尼问世 阿芬太尼上市 瑞芬太尼由英国研制成功 国产瑞芬太尼上市
瑞芬的药效药代学特点
• 受体激动剂 • 血脑平衡时间短 • 非特异性脂酶水解
• 代谢产物无药理作用
• 无蓄积作用
Remifentanil的结构
• 代谢过程与患者年龄、体重、肝、肾功 能基本无关,适用于: • 2-12岁的儿童 • 肝、肾功能不全病人 • >65岁老年人(体内清除率下降,首剂 量减半) • 肥胖病人(按标准体重给药)
副作用
• 呼吸抑制
• 肌强直
• 低血压 • 心动过缓 • 皮肤瘙痒 • 恶心、呕吐
注意事项
肝功严重受损
输注时间 ( min )
静脉全麻
达到高峰 (min)
异丙酚 1
输注 3 h 半降时间 (min)
20
瑞芬太尼 芬太尼
万可松
1 5
3
10 90
30
瑞芬太尼的特点
药效强
起效迅速
镇痛作用强于芬太尼
分布半衰期0.9分钟 血脑平衡时间仅1分钟
作用消失快
无阿片蓄积
5-10分钟作用消失
独特的非特异性酯酶代谢
特殊人群
用法用量
• 作用强度(芬太尼) 1.345 • 麻醉诱导 0.5 ~ 1.0 g/kg • 麻醉维持 0.025 ~ 2.0 g.kg-1.min 1
• 术后镇痛
0.1 ~ 0.2 g.kg-1.min -1
个人体会
• 优点突出
镇痛完善
清醒迅速 清醒彻底
• 缺点明显
低血压 心率慢 胸壁肌僵
术后疼痛
病例一
• 患者男性,84岁,体重69Kg,入院诊断: 右侧腹股沟斜疝并嵌顿,拟行手术:填充 式无张力疝修补术。 • 既往高血压病史40余年,冠心病史30年, 长期口服降压药及抗凝药。 • 自诉平时胸闷心慌明显,每年至少心血管 内科住院3-4次,最多一年住院6次。
入院:BP 160/80;HR 65次/分;SPO2 93% 心超:心脏静息收缩舒张功能均减低,EF: 48% 肺功能:中度阻塞性通气功能减低,重度弥 散功能降低,最大通气储备百分比62% 选择什么麻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