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

脊柱关节炎怎么治好?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主要是指患者的关节部位由于炎症影响出现病变,使患者遭受比较大的痛苦,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学习。
因此如何有效治疗脊柱关节炎是病人以及病人家属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提高,针对脊柱关节炎的治疗措施也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针对脊柱关节炎的病理机制和治疗措施,下文将逐一进行分析和阐述。
一、什么是脊柱关节炎?(一)脊柱关节炎的概述脊柱关节炎属于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在临床医学中也被称为“脊柱关节病”和“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炎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炎症性肠病性关节炎、未分化脊柱关节炎等,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运动功能具有非常巨大的损伤和影响。
通常脊柱关节炎的高发期是青年阶段和中年阶段,男性患者数量远高于女性患者,同时脊柱关节炎具有非常强的遗传易感性,研究人员发现,脊柱关节炎与人体的HLA-B27基因具有非常强的关联性,HLA-B27阳性的人容易得脊柱关节炎,但这个病并不是一个遗传病,它的发病与环境因素、肠道的炎症、肠道细菌等等都有关系。
患脊柱关节炎后会导致患者产生多种身体上的不舒服危害患者健康,因此脊柱关节炎需要及时治疗。
(二)脊柱关节炎的临床病症1.中轴受累脊柱关节炎最常见的临床病症是中轴受累,其中银屑病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是最容易出现中轴受累的两个疾病。
所谓中轴受累,是指患者的脊柱部位受到疾病侵犯,包括腰椎、胸椎、颈椎,还会出现骶髂关节病变,而且该病有自己的特征,一般是从下往上发展,腰椎先受累,进而由下向上出现胸椎颈椎的问题。
该病多为隐匿性起病,刚开始症状比较轻,很少急性起病,如果急性起病要与腰椎间盘突出、肌肉扭伤等进行鉴别。
脊柱关节炎早期出现下腰部疼痛,患者夜间睡眠时疼痛明显,影响翻身,甚至可以出现“半夜疼醒”情况,需要起床活动活动,疼痛减轻再次入睡,早上醒来仍感觉疼痛明显,早起活动后可以减轻;活动可减轻是我们这个病很重要的特点,患者久站、久坐不动时也会出现下腰痛,依然是活动后症状减轻;这种特点的下腰部疼痛也是我们区分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等的重要依据;除下腰痛以外,早起患者会觉得腰部僵硬,随着起床活动僵硬感减轻。
脊柱关节病特征11条

脊柱关节病特征11条脊柱关节病是指影响脊柱关节的一类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桡骨头下脆骨病、腰椎退行性关节病等。
这些疾病具有以下11个特征。
1.关节疼痛:脊柱关节病最早表现为关节周围疼痛,包括颈椎、胸椎和腰椎。
疼痛可能在休息或运动后加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2.晨僵:晨僵是脊柱关节病最显著的特征之一,患者早晨起床时感到关节僵硬,行动不便,需要较长时间活动后才能缓解。
3.活动受限:脊柱关节病可以导致关节活动度减少,患者可能无法完成某些动作,如转头、弯腰等,也可能出现脊柱弯曲、侧弯等畸形。
4.平坦脊柱:脊柱关节病患者常常表现为胸椎或腰椎过度前突,脊柱弯曲减少,使得背部看起来比较平坦。
5.不良体态:脊柱关节病患者常常面部神经肌肉短暂痉挛,使得面部表情呆板、僵硬。
6.关节疼痛加重:脊柱关节病的关节疼痛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重,尤其是在疾病活动期,患者可能感到更加明显的疼痛和不适。
7.慢性炎症:脊柱关节病常常伴随着长期的慢性炎症反应,如关节红肿、温热、压痛等。
8.影响生活质量:脊柱关节病是一种慢性的、进行性的疾病,会对患者的生活产生较大的影响,包括睡眠质量下降、情绪不稳定等。
9.伴发其他疾病:脊柱关节病也可以合并其他系统性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皮肤纹状病等,需要综合治疗。
10.遗传性:脊柱关节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家族中有患者的风险相对较高。
遗传因素是导致脊柱关节病发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11.影响年轻人:传统上认为脊柱关节病主要是中老年人的疾病,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脊柱关节病也可以影响年轻人,尤其是强直性脊柱炎。
脊柱关节病的特征是多样且复杂的,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患者的预后非常重要。
因此,人们应该重视这些特征,及早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和治疗,以减轻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避免疾病的进一步恶化。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诊断与治疗PPT

CONTENTS
护理人员
未分化脊柱关 节病的诊断
未分化脊柱关 节病的治疗方 法
未分化脊柱关 节病的预防与 康复
未分化脊柱关 节病患者的自 我管理
PART ONE
PART TWO
肿胀:关节肿胀,触痛
僵硬:关节僵硬,活动受限
疼痛:背部、颈部、臀部等 部位疼痛
晨僵:早晨起床时关节僵硬, 活动后缓解
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避免熬夜和 过度疲劳
复查时间:根据病 情和医生建议,定 期进行复查
复查项目:包括X光 片、CT、MRI等影像 学检查,以及血常规、 肝肾功能等实验室检 查
复查目的:了解病 情变化,调整治疗 方案,评估康复效 果
注意事项:复查前应 做好准备,如空腹、 禁食等,并携带相关 病历资料和检查结果 。
疲劳:疲劳感明显,影响日 常生活
发热:体温升高,可能伴有 其他感染症状
病史: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 史、疼痛史、关节活动受限 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关节 活动范围、疼痛程度、关节 肿胀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C反 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 MRI等,观察关节间隙、软 骨、骨密度等变化
诊断标准:符合以上标准, 且排除其他疾病,可诊断为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症状:疼痛、僵硬、活动受限等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生化、免疫等 鉴别诊断:与其他脊柱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相鉴别
病史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 家族史、生活习惯等
体格检查:观察患者的体态、 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
PART FIVE
定期测量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 记录疼痛、肿胀、僵硬等症状 观察药物反应,如副作用、疗效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运动、睡眠等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
脊柱关节病是一类常见的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临床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脊柱关节病是指脊柱及其附属关节的一组退行性、炎症性、代谢性和其他病变的总称。
其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如腰痛、僵硬、关节肿胀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准确的诊断标准对于及时治疗和管理疾病至关重要。
一、病史及症状。
患者的病史及症状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依据。
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疼痛的部位、性质、程度,疼痛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等。
此外,患者的活动能力、关节的活动度、是否有早晨僵硬等症状也是诊断的重要参考。
二、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观察患者的姿势、步态,检查脊柱的活动度、关节的肿胀、压痛点等。
此外,医生还需要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以排除神经系统病变所致的症状。
三、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脊柱关节病的重要手段之一。
常用的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检查、CT检查、MRI检查等。
这些检查可以帮助医生了解病变的部位、范围,进而进行准确的诊断。
四、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某些类型的脊柱关节病也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对于类风湿性关节炎,医生需要进行血沉、C反应蛋白等实验室检查,以协助诊断。
综上所述,脊柱关节病的诊断需要综合运用病史、症状、体格检查、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多种手段,以达到准确诊断的目的。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全
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结合各种检查手段,进行科学的诊断,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MRI
T2加权:在T1加权低密度处信号轻度增高(炎 症)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Mau等
遗传学 临床
实验室 放射学
标准
HLA-B27 炎性腰痛 自发或压迫骶髂关节引起下腰痛, 放射至臀部或大腿
后部;自发或压迫诱发的胸痛或扩胸受限(<2.5cm) 外周关节炎或足跟痛 前色素膜炎 颈椎或腰椎各方向活动受限 血沉增快
合理用抗风湿药:开始以快作用药(非甾类抗炎药) 和慢作用药(柳氮磺吡啶等)联合, 等慢作用药起效后,撤除快作用药 社会支持
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选择
过去用药史及经济情况如何 判断是活动期(积极治疗)还是晚期非活动 期(对症、辅助和外科治疗为主) 是中轴受累型还是外周关节受累型 了解有无重要器官或部位(虹膜炎和髋等) 的受累
5条中满足4条,敏感性77-79.6%,特异性72.4-91.7%
Sieper J, et al. Ann Rheum Dis,2009,Jan 15. [Epub ahead of print]
鉴别有类似炎性下背痛的 其他疾病
纤维肌痛综合征:休息时加重,随伸展运动或 活动而减轻,但晨僵<半小时,有11个压痛点 腰椎骨质增生:休息后、夜间或晨 起时加重,稍活动后痛减 轻,但活动过多或劳累后 痛又加重,且晨僵<半小时, X线易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
定义: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慢性炎症为主的 全身性自身免疫病 主要表现:为腰背僵硬疼痛,非对称性下肢关节 肿痛,可伴眼、心血管、肺等关节外表现 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 典型代表
内容
为什么要重视诊治? 如何诊断? 如何治疗?
为什么要重视强直性脊柱炎诊治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诊断标准

中轴型脊柱关节炎诊断标准
一、临床标准
1.腰痛和僵硬持续3个月以上,活动后减轻,休息无改善。
2.单侧或交替性臀部和大腿疼痛,无明显神经系统异常。
3.无放射性疼痛,无间歇性跛行。
二、影像学标准
1.做器关节X线平片:至少一侧能落关节11级或以上病变。
2.戳骼关节CT:舐骼关节骨质破坏或骨质增生。
3.能骼关节MRI:箴器关节骨髓水肿、脂肪沉积或能器关节积液。
三、实验室标准
1.血沉(ESR)增快或C反应蛋白(CRP)增高。
2.HLA-B27阳性。
四、诊断
满足以上临床标准加影像学标准或实验室标准可诊断为中轴型脊柱关节炎。
诊断时应排除其他类似疾病,如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

脊柱关节病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疼痛:患者在发病初期或病情加重时,常常会感到脊柱或关节疼痛。
疼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但通常会随着活动和疲劳而加重。
2.僵硬:患者可能会感到脊柱或关节僵硬,尤其是在早晨或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后。
这种僵硬通常会在活动后得到缓解。
3.活动受限:由于疼痛和僵硬,患者可能会感到脊柱或关节的活动受限。
这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
4.肌肉无力:由于病情的持续发展,患者可能会感到肌肉无力或肌肉萎缩。
这种情况通常在病情严重时出现。
二、实验室检查1.血液检查:血液检查可以发现患者是否存在炎症反应和免疫异常等情况。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血液检查中的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反应蛋白(CRP)等指标通常会升高。
2.尿液检查:尿液检查可以检测患者的肾功能和泌尿系统是否正常。
对于脊柱关节病患者,尿液检查通常不会出现异常。
三、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X线检查可以显示患者的脊柱和关节是否有骨质破坏、增生、畸形等异常改变。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X线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2.CT检查:CT检查可以更清晰地显示脊柱和关节的细微结构,有助于发现骨质破坏和增生等异常改变。
3.MRI检查:MRI检查可以显示脊柱和关节的软组织病变,如滑膜炎症和脊髓病变等。
对于脊柱关节病的诊断和治疗,MRI检查具有重要价值。
四、排除其他疾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常表现为对称性多关节疼痛和肿胀,与脊柱关节病相似。
因此,在诊断脊柱关节病时需要排除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可能性。
2.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主要累及脊柱和骶髂关节的炎症性疾病,常表现为下腰痛、晨僵、活动受限等症状。
虽然与脊柱关节病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与脊柱关节病不同。
因此,在诊断脊柱关节病时需要排除强直性脊柱炎的可能性。
3.其他疾病:除了类风湿性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之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可能导致脊柱或关节疼痛的疾病,如骨质疏松症、椎间盘突出、肿瘤等。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

脊柱关节炎分类标准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炎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为了更好地诊断和治疗脊柱关节炎,医学界制定了一套分类标准,以便对患者进行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下面将介绍脊柱关节炎的分类标准。
一、按病因分类。
1.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
强直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其病因尚不明确,但与遗传因素有一定关系。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2. 反应性关节炎。
反应性关节炎是一种由感染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细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和寄生虫感染。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尿道炎、结膜炎和皮肤损害等症状。
3. 无菌性关节炎。
无菌性关节炎是一种由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关节炎,常见的病因包括外伤、代谢性疾病和免疫性疾病。
临床上常表现为关节炎、关节肿胀和关节功能障碍。
二、按临床表现分类。
1.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
轴突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脊柱和骨盆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脊柱和骨盆关节的疼痛、僵硬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等症状。
2.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
周围关节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以周围关节为主要受累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常见受累关节包括手、腕、踝、膝等。
3.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
混合型脊柱关节炎是一种同时受累脊柱和周围关节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脊柱和周围关节的疼痛、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腰背部疼痛、夜间加重、晨僵,同时伴有手、腕、踝、膝等关节的疼痛和肿胀。
三、按病程分类。
1. 急性脊柱关节炎。
急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短、症状较为严重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突然发作的剧烈疼痛、关节肿胀和功能障碍。
患者常出现急性发作,病情进展迅速,需及时诊断和治疗。
2. 慢性脊柱关节炎。
慢性脊柱关节炎是一种病程较长、症状较为缓解的脊柱关节炎,常见症状包括持续性的疼痛、关节僵硬和功能障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脊柱关节病的诊断与治疗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与治疗要点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科风湿免疫病专科杨岫岩多数的临床医生对脊柱关节病(spondyloarthropathy,SpA)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由于不充分认识脊柱关节病,导致临床上诊治关节疾病时总是感觉心里不塌实。
脊柱关节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以及未分化脊柱关节病等在内的一大组疾病。
这类疾病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以HLA-B27为主要的遗传易感因子;以肌腱-骨附着点炎症为基本的病理改变;常常累及骶髂关节、脊椎和各大关节;类风湿因子阴性;如果疾病得不到控制,可进行性发展至脊柱强直,关节(尤其是髋关节)强直,乃至残废。
这类疾病虽有许多共同特征,以致有人称之为“HLA-B27病”,但它们之间又有各自的临床特征。
1.强直性脊柱炎: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中最多见的一种,具有脊柱关节病的原形之称。
目前该病的诊断主要采用1984年修订的纽约标准:临床指标:①腰痛、晨僵3个月以上,活动后改善而休息后无改善;②腰部前后和两侧活动受限;③胸廓活动度下降。
放射学指标: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或单侧骶髂关节炎III~IV级。
诊断:具有放射学指标和1项临床指标者,确诊强直性脊柱炎;符合3项临床指标而不具备放射学指标者,或符合放射学指标而不具备任何临床指标者,可能是强直性脊柱炎。
60年代以前,强直性脊柱炎曾被称为类风湿关节炎的中央型,这个概念至今还影响着一些没有知识更新的医生。
实际上二者有本质上的区别:从遗传学的角度,它们的HLA基因表型完全不同,强直性脊柱炎是Ⅰ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B27 ,类风湿关节炎是Ⅱ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HLA-DR4 ;从病理学的角度,强直性脊柱炎主要是肌腱、韧带的骨附着点的反复炎症、钙化,导致骨关节的破坏,脊椎和骶髂各关节间主要靠韧带联系,所以是最主要的病损部位,髋关节的股骨头有园韧带,所以病变很常损害髋关节,虽然强直性脊柱炎也有滑膜炎,但与类风湿关节炎的滑膜炎相比,相对“良性”,甚少因滑膜炎导致关节侵蚀和强直,RA主要的病理损害是滑膜炎,滑膜血管翳的形成、细胞浸润、炎症介质、蛋白水解酶、胶原酶等导致关节的破坏,所以主要侵害有滑膜的关节;类风湿因子在强直性脊柱炎的阳性率<5%,而RA阳性率>70%。
由于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纽约标准强调放射学表现和三项临床指标之一,而三项临床指标均只包括了脊柱症状,忽视了外周关节和关节外的病变,使许多临床医生谈到强直性脊柱炎,只理解为单纯脊柱病变,使脊柱症状较轻而外周关节(多是下肢大关节)和关节外症状较重者常常被误诊和漏诊。
另外,早期的骶髂关节炎采用X线平片常常难于确定,应重视X线计算机扫描(CT)以及磁共振(MR)对发现早期的骶髂关节炎的作用,CT或MR显示双侧骶髂关节炎II级者,同样具有诊断价值。
2.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九十年代初,有两个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对脊柱关节病的临床研究具有具有重要的影响。
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1991年)提出的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炎症性脊柱疼痛,或滑膜炎(不对称的或下肢为主的),加上至少1项下列指标:①交替的臀部疼痛;②骶髂关节炎;③肌腱骨附着点病变;④阳性的家族史;⑤银屑病;⑥炎症性肠道疾病;⑦在关节炎前1个月内有尿道炎、子宫颈炎或急性腹泻史。
1990年Amor等提出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附表)。
附表:Amor等(1990年)的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标准症状或过去病史具有:腰或背部夜间疼痛或腰背脊柱的晨僵 1不对称的少关节炎 2臀部疼痛 1如果双侧臀部的交替性疼痛 2香肠样的趾(指) 2足跟疼痛或其它可辨认的肌腱骨附着点疼痛 2虹膜炎 2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有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子宫颈炎 1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史 1银屑病、龟头炎和炎症性肠道疾病(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s病) 2学:骶髂关节炎(双侧2级或单侧3级) 22 背景:HLA-B27(+),或有AS、反应性关节炎、眼葡萄膜炎、银屑病、炎症性肠道疾病的家族史反应:用非甾体抗炎药48小时有效,而停药马上复发 2注:病人的积分≥6提示患有脊柱关节病3.脊柱关节病的诊断思路一个脊柱关节病患者,如果伴有银屑病的特征,应考虑银屑病关节炎,除脊柱关节病的一些共同特征外,银屑病关节炎还常常累及远端指间关节和指甲。
诊断银屑病关节炎需根据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和侵蚀性关节炎。
虽然有些病人以关节炎为首发表现,但在出现银屑病的皮肤损害之前,不能诊断银屑病关节炎。
如果在关节炎起病前1个月内有急性腹泻史、非淋菌性尿道炎或子宫颈炎,需考虑为瑞特综合征。
瑞特综合征以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为临床特征(三联征),可伴有皮肤粘膜损害,表现环状龟头炎,口腔炎,脓溢性皮肤角化症等。
若具备临床三联征诊断可以成立,否则根据198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瑞特综合征诊断标准:外周关节炎持续1个月以上,同时伴有尿道炎或子宫颈炎,可诊断为瑞特综合征;对于典型细菌性痢疾后1~4周出现的急性关节炎,也可诊断本病。
如果在起病初能得到有效的抗风湿和四环素族抗生素治疗,可减少复发的机会。
长期慢性腹泻,结肠镜检查确诊为溃疡性结肠炎或Crohn’s病者,如果满足上述脊柱关节病的标准,应诊断为肠炎性关节病。
一例脊柱关节病患者,如果不能满足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又能除外银屑病、肠炎性关节病、瑞特综合征,则诊断为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未分化脊柱关节病不是一个病,在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中,如果未能满足某一具体疾病的诊断,均属于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它往往是一个病的早期表现或轻型表现,许多病人在随访若干时间后被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或其它脊柱关节病。
临床上见不少女性自二十余岁起反复的腰痛,下肢为主的关节炎,有晨僵,符合Amor标准的遗传背景和治疗反应,达到6条以上的诊断标准,但是达不到AS的放射学标准,也没有银屑病、肠炎性关节病或瑞特综合征的证据,病人常常主诉自己患了一辈子的“风湿”,这些病人只能诊断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重男轻女”,男性病人病变比较明显,女性病变较轻,以致损害没有达到典型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标准,也归入未分化脊柱关节病。
4.药物治疗要点脊柱关节病是慢性、致残性的病变,与类风湿关节炎相比,虽然其进展相对缓慢,但致残率甚高,尤其强直性脊柱炎,是青少年男性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以需要重视其早期治疗。
由于强直性脊柱炎是脊柱关节病的原型,因此治疗的总体原则可参照强直性脊柱炎,但各个疾病间又有一些区别。
4.1 常用药物:脊柱关节病的治疗与类风湿关节炎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需要应用非甾体抗炎药、类固醇激素、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
非甾体抗炎药虽有良好的抗炎镇痛作用,但不能控制病情,不影响患者的免疫学指标(如IgA、IgG、α2、β或γ-球蛋白),所以主张加用慢作用药或免疫抑制剂,尤其是伴有髋关节损害者更需要积极治疗。
临床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脊柱关节病存在“两极”的错误:滥用激素使药物的危害超过疾病本身的损害;完全拒绝激素,使病人失去使用良药的机会。
实际上,在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起效之前,使小剂量激素(泼尼松≯10mg/日,早上顿服),具有良好的抗炎镇痛效果,但激素不宜在下午或晚间服用,以免干扰人体自身的生理性分泌节律,造成副作用。
对于夜间疼痛和晨僵明显者,可上午口服泼尼松5~10mg,晚间口服一剂长效(或缓释剂)的非甾体抗炎药。
效仿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模式,不少学者也主张早期使用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治疗脊柱关节病。
但是,在慢作用药和免疫抑制剂中,仅少数药物(柳氮磺胺吡啶、甲氨喋呤、雷公藤等)被证实有效,而金剂、青霉胺、羟氯喹等慢作用药被认为无效,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环孢素A等免疫抑制剂的疗效也未被确定。
近年愈来愈多的研究显示,来氟米特和反应停对脊柱关节病有较好的疗效,值得临床试用。
4.2 个体化治疗:虽然脊柱关节病作为一类疾病,有许多共同的特点,但各个病之间在治疗上还是不尽相同,有许多区别之处。
强直性脊柱炎是一种异质性疾病,治疗强调个体化,这需要我们对病人的现状和预后作出判断,虽然HLA-B27的某些亚型可能对预后有决定性以意义,但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
根据我们的经验,下列几点提示预后不佳,需要积极治疗:①起病年龄≤16岁的男性;②髋关节受累;③血IgA明显增高;④较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150mg/日)治疗2周仍不能控制疼痛症状;⑤合并关节外病变。
银屑病关节炎更强调用甲氨喋呤,而且剂量往往大于类风湿关节炎和强直性脊柱炎的用量,后两者的甲氨喋呤剂量每周10mg~15mg,而银屑病关节炎往往需要每周15mg~25mg,才能抑制病情。
瑞特综合征强调在治疗的早期,使用四环素族抗生素,否则不但疾病迁延不愈,日后也容易反复发作。
肠炎性关节炎则更强调用柳氮磺胺吡啶。
在繁忙的专科门诊,常常不容易获得病人尿道炎或宫颈炎的病史。
一方面是涉及隐私,如果没有花大量的时间解释,病人多不会告诉实情,有些尿道炎症状不重,病人自己也不在意;另一方面病人如果没有作妇科检查,其宫颈炎可能因没有症状而被忽略,而风湿病专科不可能作妇科检查。
还有病人常常由配偶陪同来看病,在这方面追问太多可能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
因此,临床上瑞特综合征的早期,容易被误诊。
不少以不对称的寡关节红肿热痛为主要表现的急性关节炎,临床医生常按常规的抗风湿治疗,虽可以控制急性期关节炎,但病人常常转为慢性或反复性的关节炎。
不少医生对这类病人,给予静脉滴注青霉素加地塞米松,由于用了激素,也能控制良好地控制症状,被作为一种“经典”的治疗方法,其实是错误的。
我们治疗这种病例,主张在抗风湿的基础上,加用四环素族抗生素。
四环素族抗生素本身就是一种抗风湿药物(梁柳琴等. 新医学,2001),即使病人的急性关节炎不是瑞特综合征,也可以使用。
当然用药之前须注意排除痛风,感染性关节炎和外伤性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