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2)

2、课程设计目的 (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

4、课程设计要求 (3)

5、课程设计内容 (3)

6、参考文献 (3)

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4)

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6)

3、换热站选型计算 (8)

4、供油系统 (10)

5、送引凤系统 (11)

6、烟囱设计 (12)

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13)

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6)

2、负荷计算 (16)

3、方案选择 (17)

4、冷却塔设计计算 (19)

5、水泵选型 (20)

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21)

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23)

8、配管、保温与防腐 (24)

*心得体会 (25)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北京市××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主要冷热源系统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冷热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数据:

全厂生产热负荷为8360KW,采暖面积90000 m2,采暖和生产用热方式为

直接取自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30℃/70℃.

2、燃料资料:

AIII / 0#轻柴油

查资料的该轻柴油的热值为 4.27×10KJ/kg(10200kcal/kg),密度

0.867kg/m,十六烷值50,水分无,灰分0.1%,硫份1。8%,凝点8℃,

闪点,56℃,50度运动粘度4-6。

3、水质资料:

1)总硬度: 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 3.4 mmol/L

5)PH值:PH=7。5

6)溶解氧: 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4、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北京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31。2m

2)大气压力:冬季1020。4hPa 夏季998。6hPa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

5)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15。9℃

5、工作班次

两班制

4、课程设计要求

1、深入领会任务书的内容和意图后,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认

真提出完整的设计文件。

2、每一阶段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3、每一阶段设计都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定期完成。

4、设计文件、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扼要、简明、清晰,设计图纸要求准确,

主次分明,采用国家统一的制图标准,图面要求清洁、美观.

5、设计文件经审查、考查及格后,才能作课程设计答辩。

5、课程设计内容

1、冷热源主机设备的选择计算及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的设计计算

2、冷热源机房工艺流程设计及平面布置

6、参考文献

[1] 《冷热源工程》第二版

[2]《工业锅炉及锅炉设备》

[3] 《工业锅炉房设计手册》

[4]《工业锅炉房设计规范》

[5]《锅炉水处理热力工程》图集

[6]《供热通风设计手册》

[7]《暖通空调常用数据速查手册》

[8] 《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

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1。热负荷计算

1。1采暖季节热负荷计算

式中—-考虑热网热损失以及锅炉房泵、吹灰、自用热等因素的系数,取1.05;

——生产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取0.8;

——采暖用热的同时使用系数,取1。0;

——全厂生产热负荷,8360KW;

-—全厂采暖热负荷,本次采用北京地区采暖估算指标120W/m计

算,为:=120×90000=10800KW。

故:=1.05×(0.8×8360+1。0×10800)=18362.4KW

1。2非采暖季节热负荷计算

式中、、-—同上式.

=1。05×0。8×8360=7022.4KW

2。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2。1锅炉选型分析

由于本次设计要求的是130℃/70℃的高温供回水,而总负荷为18362。4KW,符合这样要求的热水锅炉很少,故本次设计考虑采用蒸汽锅炉,利用蒸汽换热制备130℃度的高温热水.

本次先采用热负荷及需用燃油量来估算值来选择锅炉的型号.

估算所需燃油的量:

L=

L——燃油需求量;

——热负荷;

——锅炉的热效率,暂估算为85%。

可得采暖时期:L==1821.3kg/h

非采暖时期:L==696.5kg/h

根据燃油的估算量,和参考各种燃油蒸汽锅炉的型号和参数,暂选择方案:方案一:选择WNS10—1。25—Y[Q]锅炉三台,此锅炉额定蒸发量10t/h,允许热水工作压力为1.25Mpa,额定蒸汽温度194℃,给水温度105℃,燃油消耗量678kg/h,排烟温度度270℃,锅炉热效率为86.2%。采暖时期三台同时运行,非采暖时期运行一台.

方案二:选择[K]SZS10-1。25-Y锅炉三台,此锅炉额定蒸发量10t/h,允许热水工作压力为1.25Mpa,额定蒸汽温度194℃,给水温度105℃,燃油消耗量635kg/h,排烟温度度170℃,锅炉热效率为91。04%。采暖时期三台同时运行,非采暖时期只运行一台。

2。2锅炉选型方案分析

根据锅炉房确定的原则:

1)锅炉台数应按照所有运行锅炉在额定蒸发量工作时,能满足锅炉房最大热负荷。

2)锅炉的出力、台数应能有效适应热负荷变化的需要,且在任何工况下,应保证锅炉有较高的热效率。

3)应考虑热负荷发展的需要。

4)锅炉台数应根据热负荷的调度、锅炉检修和扩建的可能性确定。一般新建锅炉房以不少于2台、不超过5台为宜.

5)以生产负荷为主或常年供热的锅炉房,应设置一台备用锅炉。以采暖、通

风空调为主的锅炉房,一般不设备用锅炉。

方案一:采暖时期:L==1795.9kg/h

与满负荷时的效率:==88。3%

非采暖时期:L==686.8kg/h

与满负荷时的效率:==101.3%

方案二:采暖时期:L==1700。5kg/h

与满负荷时的效率:==89.3%

非采暖时期:L==650.3kg/h

与满负荷时的效率:==102。4%

综合分析方案一和方案二基本多符合上述原则,也都在锅炉的高效率范围内。但考虑到运行经济性和效率等因素,方案二更适合,故本次采用方案二。

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2.1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t/h

式中:

——给水管网泄露系数,取1.03

D -—锅炉房额定蒸发量,t/h;

G n ——合格的凝结水回收量(t/h),此处采用蒸汽换热器,凝结水回水率接

近100%;

β-—设备和管道漏损,%,可取0.5%;

P pw—- 锅炉排污率,取10%。

对于采暖季节,补水量为:

=34。64t/h

对于非采暖季节,补水量为:

=11。55t/h

2.2给水泵选择

给水泵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锅炉放全年负荷变化的要求。本锅炉房拟选用四台电动给水泵,其中一台备用。

1)采暖季三台启动,其总流量应大于1.1×34。64t/h,即大约为38。10t/h,

所以每台给水泵的流量应该大于12。70t/h.

给水泵的扬程可按下式计算:

KPa

式中:

P ——锅炉工作压力,MPa

ΔP-—安全阀较高启始压力比工作压力的升高值,因锅炉额定蒸汽压力为1。25 MPa,取0。04 MPa,

H -—附加压力,50~100 KPa。

故水泵扬程:

H=1。1×100(1。25+0.04)+0。1=143 m

故水泵扬程要大于143m。

现选用21/2GC-6×6型给水泵:

21/2GC-6×6型给水泵性能参数:

流量:Q=15m/h

扬程:H=150m

功率:N=22KW

2。3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给水箱的作用有两个:一是软化水和凝结水与锅炉给水流量之间的缓冲,二是给水的储备。

给水箱的体积,按锅炉的补给水量34。64t/h设计,按给水箱容量的选择的规定,蒸发量大于10t/h,小于60t/h的已选择2个水箱,水箱总容积在1/2~1D.故本次选择方形凝水箱2个,每个凝水箱公称容积10m,有效容积11.10m。尺寸长×宽×高(mm):3000×2000×2000,重量1847。5kg。2.4锅炉排污量计算

根据工业锅炉设计手册规定,蒸汽锅炉的给水和锅水水质标准为:给水悬浮物≤5mg/L

给水总硬度≤0。03mmol/L

给水PH值≥7

锅水总碱度≤6—24mmol/L

锅水溶解固形物≤3500mg/L

溶氧量≤0.1mg/L

原水硬度不符合给水要求,必须进行水质处理。

按碱平衡率计算锅炉的排污率:

=3。64%

按盐平衡率计算锅炉的排污率:

=2。06%

因为均小于10%,所以不需要除碱.根据原水水质情况,采用无顶压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系统。交换剂采用001×7(732)树脂。

锅炉排污量通常通过排污率来计算.排污率的大小,可由碱度和含盐量的平衡关系式求出,取其两者的最大值。

在上面“软化系统选择”中已经计算了由碱度和含盐量的平衡关系式求出的排污率,其值小于10%,仅在3-4%之间,所以,锅炉排污率取4%。故重新计算排污水量.

2.5软水设备选择

所需软水补给量:

在采暖季节取得最大值:

=1。35t/h

故选择LNN—350/1型无顶压固定床逆流再生钠离子交换器两台.公称直径350mm,工作压力小于0。6MPa,出力1t/h,工作树脂层高1200mm,再生好盐量11kg。

3、换热站选择

换热站热力系统设计原则:

换热站热水、供回水温度和压力应根据热用户的需要及计算确定;

换热站台数及单台换热器的热容量的确定要便于热负荷的调节。一般汽水换热器不少于两台,其中人一台停止工作时其他运行设备应能满足总热负荷的70%。

3.1换热器的选型计算

换热器的传热热量:

=1.1×18362.4=20198。6(kW)

以光管型管壳式换热器传热系数2500W/m计算,所需传热面积为:

S=/2500=8。08 m

选择管壳式(光管)汽水换热器两台;流速0.5m/s,传热量1046×10W,加热面积为9.4m,有效长度1.2m。

3.2补水量的计算

换热器的热水循环总量:

=284。3 t/h

由于当前热水管网的实际漏水量普遍偏大,所以热水管网的补水量按4%计算。

=4%=11。3 t/h

热水管网补给水箱的选型:

此处采用高位给水箱,其作用有两个:一是给热水管网补充水量,二是给热水管网定压。

给水箱的体积,按热水管网的补给水量11.3t/h设计,按给水箱容量的选择的规定,水箱总容积在1/2~1G.故本次选择补水箱公称容积8m,有效容积8。6m。尺寸长×宽×高(mm):2600×2000×1800,水箱本体重量1521。0kg.

3。3分集水缸选型计算

分集水缸管径计算

已知热水管网的循环水量为284。3t/h,计算分集水缸的管径为:

0.224m

取标准管径250mm.

分水缸长度计算

此分水缸主要设置,生产供水管,采暖供水管,进、出水管,备用管,旁通管,补水管,泄水管。

进水管:D= mm,故取D=200mm。

采暖供水管:D=mm,故取D=200mm。

生产供水管:D==137mm,故取D=150 mm

备用管:D=125mm,

旁通管:D=80mm,补水管:D=80mm,泄水管:D=80mm。

L=500+420+390+330+330+200=2170 mm

由于工程实际中分集水缸的尺寸一般要比最大管径大2—3倍,故取分水缸的管径为400mm。

集水缸由于比分水缸少补水管,故给水缸的尺寸为1840mm,管径为400mm。

4、供油系统

4。1油罐

本次设计采用汽车油槽车运输,5~10d的锅炉房最大计算耗油量。

选用CY—300型拱顶金属油罐两台.其公称容积300m,设计容积330 m,基础荷重3420KN,主要尺寸为直径7830mm,高7916mm。

4。2日用油箱

根据规范锅炉房内油箱的总容量,重油不宜超过5m,柴油不应超过1m,并严禁把油箱设置在锅炉或省煤器的上方。

选用CY/RZ型日用油箱,型号为CY/RZ—1,公称直径1m,实际容积

1.17m,高1500mm,直径1000mm。

4.3事故油箱

事故油箱是在油箱发生故障时代替油罐起到供油的作用,考虑到一般事故的时间不会太长,所以在设置事故油箱是只需提供1-3天锅炉的供油量,本设计去1天的供油量.

选用CY—50型拱顶金属油罐。其公称容积50m,设计容积54 m,基础荷重590KN,主要尺寸为直径3890mm,高5152mm.

4.4油泵

计算油泵油量如下:

油泵的供油压力取0。6MPa,选用YCB1.6—0.6型圆弧齿轮泵两台(一台备用),其流量为2。5 m/h,转速1400r/min,选用的电动机型号为Y90S-4,功率1。1KW。

5、送引风系统

5。1燃烧所需的空气量和烟气量计算

燃烧所需空气量:

对于液体燃料采用经验公式:

—-1kg燃料燃烧所需的空气量,;

——燃料的热值,kJ/kg;

故每台锅炉所需空气量:

总空气需量:

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

对于液体燃料采用经验公式:

——1kg燃料燃烧所产生的烟气量,;

—-燃料的热值,kJ/kg;

故每台锅炉所产生的烟气量:

总烟气产生量:

5。2鼓、引风机选择计算

本次设计采用平衡送风,根据规范,本设计采用鼓风机单炉配置,共用一台引风机,故选择三台鼓风机和一台引风机配置三台锅炉;

鼓风机的风量:

每台鼓风机的风量为8130,

鼓风机的风压:

因为缺少空气阻力计算资料,按1000Pa估算送风阻力;

故本次采用T4-72—12 No4。5A,规格:

风量:10585 m3/h;

风压:1970 Pa;

功率:7。5 KW;

引风机的总风量:24986。1

本次采用估算引风机克服的阻力,包括:

(1)锅炉本体的阻力,估计阻力,取800Pa;

(2)省煤器的阻力,估计为200Pa;

(3)风道的阻力,估计为300Pa;

(3)烟囱抽力和烟道抽力,估计为150Pa。

锅炉引风系统的总阻力为:

引风机所需风压:

所以,本设计选用Y5-47—12型No8C引风机,规格如下:

流量:25417 m3/h

风压:2187Pa

电机型号:Y200L-4

功率:30kW

转速:2020r/min

6、烟囱设计

6。1说明

采用机械通风的锅炉房,烟囱高度是由环境卫生的要求决定.

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WPB3-1999有关规定要求:

a、燃气、然轻柴油、煤油锅炉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8m。

b、如果锅炉烟囱高度达不到上述规定的标准,则其烟尘、SO、NO最高允

许排放浓度,应按相应区域和时段排放标准值得50%执行。

2)烟囱高度还应符合GB3092-199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的规定,如下表所

示:

的规定外,还应注意其位置的设置,保证燃料装置的燃烧不受干扰,排烟顺畅,可视具体情况设一炉一烟囱和数炉共用一烟囱采用集中烟囱时可沿建筑物外墙布置,既便于固定有可与建筑物协调,其顶部高度应高出建筑物3m。

出口处应考虑防雷避雨的措施。

6。2烟囱的设计计算

本设计主要采用钢板制烟囱,其烟囱所排的烟气量为三台锅炉共同产生的烟气量,本设计主要利用离心引风机为烟气提供的压力克服管道阻力.跟据最低要求,烟囱高度设为8m。

烟囱的出口直径:

烟囱出口直径参照燃油燃气锅炉烟囱(钢制)出口直径参考值:

共同设置一个烟囱,故根据参考值,锅炉的总蒸发量为30t/h,故烟囱的出口直径为1。2m。

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7.1管道设计说明

本设计中,主要的管道有:供回油管道、锅炉出蒸汽管,凝结水回水管、换热器进出水管、补给水供水管。个管段中的流体流速为:油取0。8m/s,水取1—5m/s,蒸汽取25-35m/s.其中蒸汽管道,热水管道采用Q235-(A、B、C)10、20钢的管子及管件材料.

计算管径的公式为:

D-—要计算的管径;m

m——管内流体的流量;

v—-流体流速;m/s

7。2供回油管径

供油管流量取锅炉房供油量得3倍进行计算,回油管是供油量得2倍计算.按每台锅炉的燃油量计算,燃油的体积流量为:

总供油管道内径:

故选外经为40mm,壁厚3。0mm的管径;

供油支管内径:

故选外径为15mm,壁厚为2。0mm的管径;

回油管干管的内径:

故选外径为25mm,壁厚为2.5mm的管径。

回油管支管的内径:

故选外径为10mm,壁厚为1。5mm的管径.

7。3蒸汽管道

根据蒸汽的流量为每台10t/h,查饱和水蒸气表可知,该锅炉出来的蒸气的密度为6。373kg/m。可以的蒸汽管径为:

故每台锅炉蒸汽管的管径取150mm的钢管。

蒸汽的总干管的流量为3×10=30t/h,蒸汽总干管的管径:故蒸汽的总干管的管径取250mm的钢管.

7.4凝结水管道

应为本设计采用换热的方法制备高温热水,而蒸汽的循环管线很短,故不考虑泄露量,按凝结回水为100%计算,故凝结回水为30t。

计算凝结水的管径为:

故凝结回水管的管径取80mm的钢管。

7。5补给水管

1)锅炉设备的补水管

由以上设计可知,本次对每台锅炉分别设置补水管,每台锅炉的补水量为11。55t/h,计算补水管的管径:

故锅炉补给水的管段管径取50mm的管径。

2)软化水的补水管

由以上设计可知,本次的德软化水的补水量为4。64t/h,,计算软化水补水管的管径为:

故软化水管的管段的管径取32mm的钢管。

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1工程描述

本次制冷工程课程设计为某宾馆的制冷机房的设计,建筑的总面积为11813,宾馆主楼总层数为13层,总高为50m;其中附属房两栋,各7层,其高度为26.7m。暂选广洲作为设计地点.

1。2气象资料

广州地区处于北纬23°03′,东经113°19′,海拔6。6m;夏季大气压力为1004.5hPa,年平均气温21。8℃;夏季室外计算干球温度:通风温度31℃,空气调节温度33.5℃,空气调节日平均温度30。1℃,计算日较差温度6.5℃;夏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湿球温度为27。7℃。

2、负荷计算

本建筑共13层,主要包括客房、商铺、办公室、餐厅等功能房间.本次课程设计采用估算的方法,估算本建筑的总冷负荷,主要包括查冷负荷估算指标,本次采用民用建筑冷负荷估算指标,其计算方法为:

Q—-冷负荷(W);

Q——估算指标(W/m)

S——房间面积(m)

计算表如下:

根据计算表格,可知本建筑的总负荷为1429.41KW。

3。方案选择

根据本建筑的估算总冷负荷为1181.66KW,可计算制冷机房的总负荷为: KW

查设备手册,满足该制冷负荷要求的制冷机组有:

1)选择两台活塞式冷水机组,其机组型号为:30HR—250,总名义制冷量为1626KW。

2)选择两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其机组型号为:YSCACAS25CEE,总名义制冷量为1646KW。

3)选用一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其机组型号为:YKCFCFP65CLF,总名义制冷量为1653KW.

4)选用两台直燃型溴化锂冷(热)水机组,其机组型号为:ZX-81H,总名义制冷量为:1620KW.

下面是各方案的分析比较如下表:

通过上述表格中的数据分析,首先对电制冷和吸收式制冷的方案进行选择,在本设计中并无对该设计的地区有燃油等方面的优势,尤其如采用燃油式的吸收式溴化锂制冷机组,除在运行费用无明显优势外,而且选用直燃型溴化锂机组,初投资的费用也加高,包括送引凤、储油设备、油的运输等电制冷不需要的投资。故本次设计主要考虑采用电制冷机组.

对电制冷机组运行的分析:

①由于本次设计所选的机组的价格不太清楚,故不对冷水机组的价格进行比较分析。

②冷水机组的制冷系数(COP)的分析:离心机≈螺杆机>活塞压缩机。故单从制冷系数分析的话,方案二和方案三的制冷系数最高.

③从冷水机组的冷冻水和冷却水的循环系统分析:所需的冷冻水循环水量基本相当,但是各机组的水头损失大小不同,这决定循环水泵的投资和运行费用。冷冻水水头损失: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冷却水循环水量: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冷却水水头损失:方案二<方案三<方案一.

④由于本次针对的设计是宾馆的空调设计,而设计冷负荷是空调运行时的最大冷负荷,考虑到宾馆不是总是在满负荷下运行,故在本次设计中应设置两台以上制冷机组,且制冷机组的调节范围宜较大,而本次设计的方案三只有一台离心机组,且离心机组的调节范围小,故不利于选择方案三。

综上分析,考虑到运行费用和能量调节的因素,最终选择方案二,采用两台螺杆式冷水机组。方案二的制冷系数较高,循环水的阻力适中,且螺杆机组的能量调节范围较宽,可以使机组在较多时间内保持高效运行。

4.冷却塔设计计算

根据以上所选择的螺杆机冷水机组的参数,可知冷水机组的冷却水循环水量为169。2m/(台·h),所以总冷却水循环量为338。4m/h。根据以上气象参数可知广州的夏季湿球温度为27.7℃.按外界湿球温度为28℃选择冷却塔。查设备手册,选择CDBNL-350超低噪声型逆流玻璃钢冷却塔一台。冷却塔的参数

如下表:

5。水泵选型

5.1冷冻水泵选型计算 冷冻水泵的流量计算方法: Q ——总循环水量,m/h ; 1.2--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台数;

Q —-单台冷水机组的冷冻水量,m/h ; 可计算冷冻水泵的流量为: m/h

冷冻水泵的扬程计算方法: —-

冷冻水泵所需的扬程,m ; 1.1——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压降,55kPa(5.5m );

——冷冻水管的沿程阻力,本次设计假设为80kPa(8m ); -—冷冻水管的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故冷冻水泵的扬程为: m

综上计算,本次采用四台XA65/13离心水泵并联供水,其中一台为备用水 5.2冷却水泵计算

根据冷水机组的参数,冷却水泵的流量计算方法: Q ——冷却水总循环水量,m/h ; 1。2——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台数;

Q-—单台冷水机组的冷却水量,m/h ;

可计算冷却水的循环水量为:

m/h

冷却水泵的扬程的计算方法:

--冷却水泵的扬程,m;

1.1-—富裕系数;

——冷水机组的冷凝器压降,45kPa(4。5m);

—-冷却水管的沿程阻力,本次设计假设为50kPa(5.0m);

——冷却水管的局部阻力,按沿程阻力的50%计算。

——冷却塔中水的提升高度,为5.9m;

—-冷却塔的进水压力(Pa),取37。5kPa;

-—水的密度,kg/m;

——重力加速度,=9。81m/s。

冷却水泵的扬程为:

综上计算,本次采用上海博禹卧式单级双吸离心泵SWB150—260三台并联供水,其中一台为备用水泵。SWB150—260离心水泵性能参数如下表:

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已知该制冷循环系统中冷冻水的循环量为280.8m/h,计算分集水器的管径为:

222。9

mm

取标准管径250mm。

本次空调设计采用分三区供配冷冻水,每一区从分水器接一根供水管,集水器上每一区设一根回水管.其中1—3层为第一区,4—7层为第二区,8-13层为第三区。根据各层的负荷计算所需供配的冷冻水量。在根据所需供配的水量确定管道管径.其计算公式为:

D—-计算所需的管径,mm;

G—-水的流量,m/h;

——水的经济流速,取1.5-2。5m/s;

各区配水量计算如下表:

分水器各配水管管径计算

1)总进水水管管径:

D= mm, 故取D=200mm。

2)第一区总配水管管径:

D= mm, 故取D=150mm。

3)第二区总配水管管径:

D= mm, 故取D=150mm。

4)第三区总配水管管径:

D= mm, 故取D=100mm.

5)其他各管管径:

备用管:D=100mm 旁通管:D=80mm 泄水管:D=40mm

其中分水器的总进水管与泄水管装在分水器下部,其确定分水器的长度及管径径:

L=420+420+360+360+330+150+150=2190 mm

由于工程实际中分水器的尺寸一般要比最大管径大2—3倍,故取分水缸的管径为300mm。

确定集水器的长度及管径:

集水器比分水器多一根接补水箱的补水管,去管径为32mm,故集水器的长度为2440mm。管径与分水器相同,取300mm。

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膨胀水箱的容积的确定:

膨胀水箱的容积是由系统中水容量和最大的水温变化幅度决定的,可以用下式计算计算确定: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即由信号管到溢流管之间的高度差内的体积),m;

——水的体积膨胀系数,=0。0006 L/℃;

—-最大的水温变化值,℃;

—-系统内的水容量,m,即水系统中管道和设备内存水量的总和。

系统内的水容量:

系统内水容量估算表:

本次空调设计主要是供冷的全空气系统,建筑空调总面积为9610。91m,根据上表取0.5L/m作为系统水容量估算指标。可计算系统内冷冻水的水容量为:

m

膨胀水箱的有效容积:

m

查膨胀水箱的规格型号和尺寸,选择的膨胀水箱的尺寸为:

8.配管、保温与防腐

8.1制冷机房主要管道配管

冷冻水管:

本设计的冷冻水总循环量为280。8m/h,根据以上分集水器的计算,冷冻水的总循环管为200mm。对于各个进入制冷机的冷冻水管道的尺寸,由于各台制冷机的循环水量为140.4m/h,且YSCACAS25CEE螺杆机组的蒸发器的接管尺寸为DN150。故暂且选DN150的管径。校核计算:

m/s

通过计算可知,符合要求,故选择DN150的钢管作为进制冷机组的管径,DN200作为总进水管。

冷却水管:

冷却水的循环量为在系统中的总量为338.4m/h。计算冷却水的管道直径为:

mm

冷却水系统的循环管径为250mm。

8。2管道保温

本次设计中的保温部分主要是冷冻水管的保温,而冷却水管不需要做保温设计。查空调供冷管道最小保冷厚度表;

地下机房供冷管道最小保冷厚度(mm)

根据以上表格,广东地区属于Ⅱ类地区,本次采用离心玻璃棉为保冷材料,故对于冷冻水管道的保冷层厚度取:大于200mm的管径保冷层厚度为35mm;在50~150的管道的保冷层厚度为30mm。

8。3管道防腐

本次设计对于管道的仿佛主要采用刷两遍红丹防锈漆,红丹防锈漆性能好,易涂刷,涂膜有较好的坚韧性、防水性和附着力,且能起阳极阻蚀剂作用。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制冷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所在地:上海。 二、气象资料 上海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5.7℃,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根据《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附录1“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室外气象参数”查得: (1)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海拔4m。 (2) 外气设计条件 夏季:干球温度34.6℃,湿球温度28.2℃; 冬季:干球温度-1.2℃,相对湿度74%。 (3) 大气压力 冬季:102647Pa; 夏季:100573 Pa。 (4) 年平均温度15.7℃; (5) 最大冻土深度8m; (6) 室外平均风速 冬季:3.3m/s; 夏季:3.4m/s。 三、工程概况及暖通空调设计条件 本工程涉及的高层建筑为一栋集商业、文化娱乐、办公、宾馆、地下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于一体的多功能大楼,位于大城市中心重要街道一侧,水、电、燃气供应等市政设施完备。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围护结构做法: (1)外墙:五层及其以下墙体为240砖墙。六层及其以上按以下两种做法选定:(a)240空心砖;(b)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外窗:3mm普通玻璃、铝塑单层窗,一般按无外遮阳且配备浅色内窗帘考虑。 (3)屋面:7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置75厚加气混凝土,k=1.465W/m2℃。 四、冷水机组及泵的选择 1.制冷总负荷为5200kW; 所需供冷楼层共28层(地上),其中一层到五层为商场,六层为餐厅,七层到二十八层为写字间。根据使用的性质不同,对空调区域进行分区,一层到六层划为A区,七层到十八层为B区,十九层到二十八层划为C区。A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40%,B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35%,C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25%。因此: A区制冷负荷:5200kW×40%=2080kw, 余量:2080×1.1=2288kw B区制冷负荷:5200kW×35%=1820kw, 余量:1820×1.1=1980kw C区制冷负荷:5200kW×25%=1300kw, 余量:1300×1.1=1430kw 选用冷水机组的制冷负荷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即选用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负荷不应小于冷水机组计算热负荷,以保证制冷的需要。但也不应该选用冷水机

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2) 2、课程设计目的 (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 4、课程设计要求 (3) 5、课程设计内容 (3) 6、参考文献 (3) 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4) 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6) 3、换热站选型计算 (8) 4、供油系统 (10) 5、送引凤系统 (11) 6、烟囱设计 (12) 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

计 (13) 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6) 2、负荷计算 (16) 3、方案选择 (17) 4、冷却塔设计计算 (19) 5、水泵选型 (20) 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21) 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23) 8、配管、保温与防腐 (24) * 心得体会 (25)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北京市××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主要冷热源系统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冷热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数据: 全厂生产热负荷为8360KW,采暖面积90000 m2,采暖和生产用热方式为直接取自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30℃/70℃。 2、燃料资料: AIII / 0#轻柴油 查资料的该轻柴油的热值为 4.27×104KJ/kg(10200kcal/kg),密度 0.867kg/m3,十六烷值50,水分无,灰分0.1%,硫份1.8%,凝点8℃, 闪点,56℃,50度运动粘度4-6。 3、水质资料: 1)总硬度: 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 3.4 mmol/L 5)PH值:PH=7.5 6)溶解氧: 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4、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北京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31.2m 2)大气压力:冬季1020.4hPa 夏季998.6hPa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 5)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15.9℃ 5、工作班次 两班制 4、课程设计要求 1、深入领会任务书的内容和意图后,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认真提出完整的设计文件。 2、每一阶段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3、每一阶段设计都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定期完成。 4、设计文件、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扼要、简明、清晰,设计图纸要求准确,主次分明,采用国家统一的制图标准,图面要求清洁、美观。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题目:贵阳市某三层大酒楼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3) 1.1. 课程设计题目 (3) 1.2.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3)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4)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4)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4) 2.3. 确定冷源方案 (5) 2.3.1. 方案一:采用LSZ系列半封闭式螺杆式冷水机组 (5) 2.3.2. 方案二:采用BZY系列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6) 2.3.4. 经济性分析 (8) 2.4. 冻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8) 2.4.1.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8) 2.5. 冷却塔设计计算 (11) 2.6. 冷却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13) 2.6.1. 冷却水最不利环路及计算 (13) 2.6.2. 冷却水循环局部阻力计算 (14) 2.6.3. 冷却水循环沿程阻力和总阻力计算 (14) 2.6.4. 冷却水泵选型 (15) 2.7. 膨胀水箱的选型 (16) 2.7.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16) 2.7.2. 膨胀水箱的选型 (16) 2.8.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7) 2.8.1.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构造和用途 (17) 2.8.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计算及选型 (18) 2.9. 保温与防腐 (19) 2.9.1. 管道保温 (19) 2.9.2. 管道防腐 (20) 第三章热源工程设计说明 (21) 3.1. 热源设备类型 (21) 3.2. 热水供应温度 (23) 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24) 3.3.1. 锅炉选型分析 (24) 3.4. 板式换热器选型 (25) 3.5.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25) 3.5.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25) 3.5.2. 补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26) 3.6. 一次侧循环水泵的计算及选型 (26) 3.6.1. 一次侧循环水泵水量扬程计算 (26) 3.6.2. 一次侧循环水泵的选型 (27) 3.7. 二次侧循环水泵的计算及选型 (27) 3.7.1.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7) 个人小结及参考资料 (24)

最新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0 1.1、课程设计题目 0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0 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0 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 0 1.2.3 水质资料: 0 1.2.4 气象资料: 0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1)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1) 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1) 2. 4 方案选择 (2) 2. 5 冷却塔设计计算 (4) 2.6 水泵选型 (4) 2.6.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 (4) 2. 6.2 冷却水泵计算 (5) 2.7 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6) 2.8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7) 2.8.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7) 2.8.2 膨胀水箱的选型 (7) 2.9 配管、保温与防腐 (8) 2.9.1 制冷机房主要管道配管 (8) 2.9.2 管道保温 (9) 2. 9.3 管道防腐 (9) 第三章热源工程设计说明 (10) 3.1.热源设备类型 (10) 3.2 热水供应温度 (11) 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11) 3. 3.1 锅炉选型分析 (11) 3.4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12) 3.4.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12) 3.4.2 给水泵选择 (12) 3.4.3 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13) 3.4.4 锅炉排污量计算 (13) 3.4.5 软水设备选择 (13) 3.4.6 水缸选型计算 (14) 3.5 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14) 3.6补给水管设计 (15) 3.6.1 锅炉设备的补水管 (15) 3.6.2 软化水的补水管 (15)

暖通空调 说明书

摘要 本次设计课题是合肥市某高层空调工程设计,为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根据房间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了合理的不同的空调方式,本工程主要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对部分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气流组织采用散流器顶送、双层百叶侧送。风道布置力求与土建功能相结合。空调水系统闭式双管制变流量系统。采用假定流速法进行风管、水管水力计算。冷热源的设计充分贯彻了节能的原则,对不同的冷热源设备从性能、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最佳方案。叙述了建筑物防排烟设计及自动控制设计原理。提出了空调设备消声减振的措施以及保温保冷设计要求。 关键词:全空气系统冷水机组风系统水系统风机盘管气流组织消声减振保温保冷节能

Abstract The design issue is an office building in Hefei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 to create a good indoor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a different room of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t air-conditioning, this works mainly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wind and fan-coil system. On the part of the entire air space by a return air system, air flow for casual organization sent the top, double .Baiye side delivery. Road layout to the wind and light of the functions of civil engineering.Closed dual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variable flow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wind velocity method, plumbing hydraulic calculation. Cold and heat source of energy-saving design of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for the different cold and heat source equipment from the performance,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s, such as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economy, identify the best programm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smoke-control design principle. By the vibr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ilencer-cold insulation measure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Key words: system-wide air chiller air system water fan coil air distribution system Muffler vibration energy-saving insulation-cold

暖通空调 说明书

暖通空调说明书 安徽建筑大学 摘要 本次设计课题是合肥市某高层空调工程设计,为创造良好的室内环境,根据房间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了合理的不同的空调方式,本工程主要采用新风加风机盘管系统。对部分大空间采用全空气一次回风系统,气流组织采用散流器顶送、双层百叶侧送。风道布置力求与土建功能相结合。空调水系统闭式双管制变流量系统。采用假定流速法进行风管、水管水力计算。冷热源的设计充分贯彻了节能的原则,对不同的冷热源设备从性能、能耗指标等方面进行了技术经济比较,确定了最佳方案。叙述了建筑物防排烟设计及自动控制设计原理。提出了空调设备消声减振的措施以及保温保冷设计要求。 关键词:全空气系统冷水机组风系统水系统风机盘管气流组织消声减振保温保冷节能 第 1 页 安徽建筑大学 Abstract The design issue is an office building in Hefei air-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 to create a good indoor environment, according to a different room of the reasonable use of the design features of the different air-conditioning, this works mainly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wind and fan-coil system. On the part of the entire air space by a return air system, air flow for casual organization sent the top, double .Baiye side delivery. Road layout to the wind and light of the functions of civil engineering.Closed dual air conditioning water system variable flow control system. Using the assumption that the wind velocity method, plumbing hydraulic calculation. Cold and heat source of energy-saving design of the full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s for the different cold and heat source equipment from the performance, energy consumption indicators, such as the technical aspects of the economy, identify the best programme. Describes the design of buildings and smoke-control design principle. By the vibration of the air-conditioning silencer-cold insulation measures and design requirements.

建筑冷热源方案设计

建筑冷热源方案设计 建筑冷热源方案设计是指根据建筑物的需求和环境条件,针对其供热和供冷需求,设计出合适的冷热源系统。冷热源方案设计的目的是提供高效、可靠、节能的供热和供冷系统,以满足建筑物的舒适度和经济性的要求。 首先,冷热源方案设计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根据建筑物的使用类型、面积、人员流量等因素,确定供热和供冷的需求量。对于不同类型的建筑物,供热和供冷的需求也会有所不同。例如,住宅建筑需要提供舒适度较高的供热和供冷,而办公楼则更重视节能和运行成本。 其次,冷热源方案设计需要考虑环境条件。建筑物所处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周围环境等因素都会对供热和供冷系统的设计产生影响。例如,北方地区寒冷的冬季需要提供充足的供热,而南方地区炎热的夏季则需要强大的供冷能力。 第三,冷热源方案设计需要选择合适的冷热源设备。常见的供热设备有锅炉、热泵、地源热泵等,供冷设备有冷却塔、冷冻机组、地源热泵等。根据建筑物的供热和供冷需求,选择适合的设备,并考虑其能效、可靠性和维护方便等因素。 第四,冷热源方案设计需要考虑供热和供冷的分配和控制。建筑物内部的供热和供冷系统需要合理布局,确保每个区域或房间都能得到适当的供热和供冷。同时,还需要设计合理的控制系统,对供热和供冷的设备进行控制和调节,以实现能耗的最优化和舒适度的提高。

最后,冷热源方案设计还需要考虑系统的运行和维护。合理的运行管理和定期的维护保养,能够确保供热和供冷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寿命的延长。同时,还需要考虑系统的扩展性和可持续发展性,使得冷热源系统能够适应建筑物的未来发展和需求变化。 综上所述,建筑冷热源方案设计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考虑建筑物的需求、环境条件和设备选择等因素。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能够满足建筑物的供热和供冷需求,提高舒适度和节能性,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概述】 冷热源工程课程,简称“冷源工程课程”,是一门将温度控制、能量利用和节能服务融入到建筑中的工程课程。冷热源工程课程不仅包含传统的物理定律,物质的特性及能量的传输,还包括物理-化学-机械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应用技能,主要以冷热源技术及其应用环境学、建筑学、电气与自动化、制冷与空调、暖通空调、节能、给排水和新

能源等专业为基础。根据《室外设计标准》和《气象要素条件》等国家统一规范,课程将使用教室设计、技术概念、工程原理以及实践技能等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未来社会新兴行业强大的技术人才。 【内容】 1. 传热原理:全面讨论不同的传热原理,从物理定律、物质的特性及能量传输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热机制; 2. 冷热源技术:介绍传统的冷热源技术,包括储存式传热、热交换/循环、采暖/制冷技术、太阳能回收、涡旋回收和太阳能直接利用;

3. 环境学与建筑学:分析现代建筑的能源效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节能服务融入建筑中的各种新 技术; 4. 电气与自动化:教授环境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 和自动化系统,例如环境传感器与处理器系统, 建筑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 5. 制冷与空调:介绍冷水系统和冷负荷计算,以 及空调系统的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可再生制冷 技术; 6. 暖通空调:学习暖通空调的设计、管道泵设计、管网制订、水处理设备等; 7. 节能:分析能源效率管理技术,智能能源系统、

照明和通风设备周边节能技术,高效节能燃烧器 应用,常见的节能材料以及能量可再生利用技术; 8. 给排水:学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例如 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特种灌溉系统; 9. 新能源:学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的存储,利用气态燃 料发电; 10. 安全与环境教育:提供安全和环境友好型工程服务,特别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综合设计中,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技术方面的保护。 【总结】 冷热源工程课程,将传统的物理定律、物质特性

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

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 计 某公司办公楼空调及冷热源工程设计 一、项目概述 本工程主要是针对某公司的办公楼进行空调及冷热源的设计。该建筑面积约为10000平方米,地处城市中心繁华地带,属于高层建筑。因此,为了保证员工的办公环境舒适,同时也考虑到能源消耗及环境保护的因素,该项目的空调及冷热源设计将是相当重要的一环。 二、设计方法 本工程的设计策略是实现能源减排和节能环保。首先,我们团队采用了动态热负荷计算软件进行了精准的建筑热环境仿真,从而根据不同的建筑部位和办公用途,在保证室内舒适度的前提下,对建筑外墙、玻璃幕墙、屋面、地下室等进行了热防护和隔热等措施,减少了能量的消耗。 其次,我们还采用了多联机、中央空调系统和地源热泵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冷热源的供应。多联机是指在机房内安装多个独立控制的室内机,以减少输送管道的阻力,降低能源损失。而中央空调系统则负责为整栋办公楼提供制冷和制热服务。地源热泵则是利用地下水能够稳定的温度,进一步实现低耗能,并通过回收废热来提高能源利用率。

三、设计考虑因素 为了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我们在设计方案中还注重考虑以下因素: (1)微风速送风。室内送风机设置为小风量运行,通过多联机的分区能力,实现不同区域风速的分别调整,进一步节省能源。 (2)隔音措施。为了降低室内噪音,我们增加了吸音装置,减轻办公室内噪音对员工工作产生的干扰。 (3)保持室内温度平衡。通过合理的空调设置,减少室内温度的波动,确保员工在办公环境中的舒适度。 (4)全自动化控制。我们在设计中采用的控制系统能够实现全自动化控制,进一步节省了能源,并减少了室内制冷设备的运行周期。 四、技术方案 针对上述设计考虑因素,我们在技术方案中有以下实施措施: (1)室内送风机使用微型电机进行驱动,不仅可以减少能量的损失,还可以降低机器的噪音。 (2)我们将室内地板与墙壁中间涂抹一层吸声材料,可以有效降低噪音的传播。

空调冷热源施工方案

空调冷热源施工方案 1. 引言 空调系统的冷热源是空调系统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它负责提供冷热能源以满足空调系统的制冷和供暖需求。本文将介绍空调冷热源的施工方案,包括制冷系统和供暖系统的设计要点、施工流程和注意事项。 2. 制冷系统 制冷系统是空调系统中提供制冷能源的部分,主要由压缩机、冷凝器、膨胀阀和蒸发器等组成。以下是制冷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2.1 设计要点 •根据所需的制冷量和设计条件选择适当的压缩机类型和容量。 •设计冷凝器和蒸发器的换热面积和流量,以确保制冷系统的高效运行。 •确定冷却介质的流量和温度差,以满足制冷负荷需求。

•安装合适的膨胀阀,以控制制冷剂的流量和压力。 2.2 施工流程 1.安装制冷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和膨胀阀。 2.进行冷却介质的管道连接和绝缘工作。 3.进行制冷系统的真空泵抽真空,以去除系统内的杂质和空气。 4.充入适量的制冷剂,并确保制冷系统的压力和流量稳定。 5.进行制冷系统的启动和调试,检查制冷效果和运行状态。 2.3 注意事项 •在设计制冷系统时,要考虑到系统的节能性和环保性,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制冷剂和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制冷系统的安装和连接工作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对于大型制冷系统的施工,需要进行专业的工程设计和施工方案,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3. 供暖系统 供暖系统是空调系统中提供供暖能源的部分,主要由锅炉、输配水系统和辐射采暖器等组成。以下是供暖系统的设计和施工要点: 3.1 设计要点 •根据供暖负荷和设计条件选择适当的锅炉类型和容量。 •设计输配水系统的管道布局和管径,以确保供暖系统的平衡运行。 •确定供暖系统的供水温度和回水温度,以满足供暖需求。 •安装合适的辐射采暖器,以提供舒适的供暖效果。 3.2 施工流程 1.安装供暖系统的主要设备,包括锅炉、输配水系统和辐射采暖器。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 建筑冷热源是建筑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的系统设计,为建筑物提供稳定、舒适的温度环境,同时也解决了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门合理的建筑冷热源课程。 一、课程目标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系统的原理、技术、设备及市场现状,了解建筑物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相关问题,并能够独立进行相关的设计与规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 二、课程内容 1.建筑冷热源系统的概念与原理 本部分主要围绕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等系统的原理进行讲解,同时介绍空调设备的类型及选型等问题,让学生具备了解建筑冷热源基础理论的能力。 2.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本部分主要讲解建筑物供暖、制冷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方案及设备选型等问题,同时介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系统设计,例如分体空调、中央空调等,让学生具备相关的设计能力。

3.建筑物能耗及环境问题 本部分主要探讨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灰霾、二氧化碳等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现有的减少能耗及环境危害的技术与方法。 4.建筑冷热源市场现状 本部分主要介绍现有建筑冷热源市场的形势、需求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让学生对现代市场具备了解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 建筑冷热源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验课等,其中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动手操纵相关设备及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课程评估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考试、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期末考试主要围绕建筑冷热源系统设计及相关技术等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论文主要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实验数据分析、解释能力等。 五、结语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设多种

温室工程设计冷热源方案

某温室工程设计冷热源方案 1.工程概况 本工程位于北京市大兴区,当地年平均气温11.0℃,1月平均最低气温-4.8℃,7月平均最高气温25.8℃,采暖温度-9℃,极端最低气温-27.4℃,全年无霜期209天,供暖期长达130天。温室为北京市大兴区XX河水环境治理工程中的一个子工程,属贷款项目。XX河水环境治理工程是利用XX村污水处理厂的中水作为水源,一部分通过人工湿地净化系统处理作为XX河XX闸以下河段的环境用水,一部分中水直接作为河道生态用水供XX河XX闸以上河段使用,为河道提供景观用水并为下游提供灌溉用水。 2.温室简介 温室是以采光覆盖材料作为全部或部分围护结构材料,在冬季或其它不适宜植物露地生长的季节供栽培植物的建筑。生活中我们常见的玻璃育花房和蔬菜大棚就是典型的温室。温室主要使用原理是让阳光直接照射进温室,加热室内空气,而同时玻璃或透明塑料薄膜又可以不让室内的热空气向外散发,使室内的温度保持高于外界的状态,以提供有利于植物快速生长的条件。这样温室形成了两个特点:温度较室外高、不散热。 根据温室的最终使用功能,可分为生产性温室、试验(教育)性温室和允许公众进入的商业性温室。蔬菜栽培温室、花卉栽培温室、养殖温室等均属于生产性温室;人工气候室、温室实验室等属于试验(教育)性温室;各种观赏温室、零售温室、商品批发温室等则属于商业性温室。 本文所介绍的温室坡面和三个侧面均为玻璃结构材料,另一侧面紧贴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中心控制室(XX河水环境治理工程的一个组成部分),主要为水环境治理过冬绿化提供植物培养种苗。该温室占地面积1300m2,位于大兴区郊外XX河河畔,是一栋把使用功能和景观揉为一体的建筑物,但需独立配置采暖空调设施。 3.冷热源方案比较 采暖方式和采暖设备选择是一个涉及温室投资、运行成本、生产经济效益的问题。因此,在设计方案阶段,应充分考察工程的特点,对温室所可能采用的热源方式进行详细比较分析。分述如下:因工程所处位置远离城市供热管网,温室的热源需要自行解决。常用的热源设备从燃料选用上可分为:燃油式、燃气式、燃煤式和电热式等四种。其中燃气式的设备装置最简单,造价最低,但气源上没有保证。 燃油式的设备虽然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自动化控制程度高、造价也比较低、占地面积比较小及土建投资低等,但燃油设备的运行费用相对较高,相同的热值比燃煤费用高3倍以上。尽管燃煤式的设备最复杂,操作也比较复杂,需要锅炉工人责任心强,精心操作,并且燃煤式设备费用最高,土建费用比较高,但燃煤设备运行费用是各种热源设备中最低的。燃煤式设备最重要的缺点是污染空气和环境,与本工程的环保主题不一致。电能是最清洁、方便的能源,但电能是二次能源,本身比较贵,且当地电力负荷也较为紧张,为此还需再配套电力增容设施。若能充分考虑电能峰谷价差的优惠,电能也是一个可选项。(设计温室白天热负荷较低约为总负荷的1/4,夜间热负荷最高。刚好符合谷峰电价的使用要求,运行成本将比白天用电低1-2倍。)对南方地区而言,采暖期短热负荷低,采用燃油式的设备比较好。但对北京而言,冬季加温时间长(采暖天数130天),采用燃煤热水锅炉虽然一次投资比较大,但可以节约运行费用,长期计算还是合适的。 温室供热系统选择应结合初投资、运行成本、生产技术水平、操作管理简单、设备可靠性及环保等诸方面综合考虑。除上述几种形式外地热、水源热泵也可解决冬季供暖问题。 地热作为新能源的一种应合理规划,尤其需重点解决好水资源的合理使用问题。深层水为数万年前形成的一次性优质水,具有不可再生性。而工程所处位置是否具有该资源,且开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书(2015.10.9修改稿)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与指导 书 (内部资料,勿上传到网络) 土木建筑学院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2015年10月6日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目的:《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绘图技能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初步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冷热源机房工艺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2、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合理 选择设计方案,基本掌握设计方法,数据可靠,计算正确,论据充分;文字简练,表达清楚,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正确;设计态度严肃、认真。 二、冷热源机房设计概要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五星级宾馆,总建筑面积为65490平方米,地下层为车库、站房、 办公等,地上部分建筑均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一至七层空调面积约为43000平米(空调 区域空调面积与建筑面积之比按0.75计),夏季总冷负荷为5600kW,冬季热负荷为 3360kW。根据空调冷负荷及使用需求,夏季选用二台离心式冷水机组和一台螺杆式冷水机组,冷水泵和冷却水泵均置于制冷机房,制冷系统冷却塔采用一机对一塔配置,设置于室外地面上。膨胀水箱设置于七层屋面。系统冷水供回水潟度为7C/12C,冷却水 进出水温度为32C/37Co机房外冷热水管路及末端设备水阻力为12m,机房外冷却水 管路总阻力为10m,冷却水及冷、热水系统承压按 1.0MPa设计。根据冬季空调热负荷, 选用两台燃气真空(或常压)热水锅炉,锅炉及配套水泵均设置于地下室锅炉房内,用户侧热水进出口温度为45 C /50 C 0 根据提供的冷热源机房建筑平面图及系统原理图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供冷、供热要求的冷热源机房,完成冷热源机房管道平面图、基础图、冷却塔布置平面图、集分器大样图,其中冷热源机房管道平面图包括水管及燃气管的平面布置;列出设备材料表(冷热—源机房内所有设备、管件及管材规格参数及数量、表字段应包括序号、设备材料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电量参数、备注等项)。 设计名称: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 三、设计内容 (一)、设计说明部分: 1、简要叙述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 2、冷水机组及燃气真空(或常压)热水锅炉的选型计算,确定其型式及规 格参数; 3、冷却水泵(扬程待完成11后才能确定)及冷却塔的选型计算; 4、冷水泵(扬程待完成11后才能确定)的选型计算; 5、集水器和分水器的设计; 6、膨胀水箱的选型设计

冷热源系统

冷热源控制系统的设计与调试 一、冷热源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一)、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 1.对于honeywell care 软件、力控、CAD 软件的掌握,便于绘制文档所需要的各类图纸文件。 2.从课本中学习到关于智能建筑中冷热源控制系统的相关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文档的设计中。 3.利用互联网,在网络上搜索关于智能建筑中冷热源控制系统的知识,以便于文档的相关设计。 4.掌握了对于文档设计的技巧,以及掌握了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原理,以便灵活的应用于设计中。 (二)、经济上的可行性分析 在现代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据了建筑物总能耗的65%左右, 而冷热源设备及水系统的能耗又是暖通空调系统能耗最主要的部分,占其80%~90%。如果提高了冷热源设备及水系统的效率就解决了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节能最主要的问题,冷热源设备与水系统的节能控制是衡量楼宇设备自动化系统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冷热源设备又是建筑设备中最核心、最经济价值的设备之一,保证其安全、高效地运行十分重要。 用DDC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可降低能源和人力方面的费用。所有区域都经中心调度和控制,而且系统可根据自动起动或停止楼宇智能设备,使其在不必要时不运转,以避免浪费。它还可通过操作终端自动诊断和处理许多问题,而无需人员亲临现场,从而省去许多费用,降低维修成本。处于不同位置的多个建筑,可由一个中心控制室统一管理监控,而不必单独控制,从而省了人力。 (三)、管理体制上的可行性分析

第二周将绘制的截图截图插入文档对 应的位置,并对文档进行修 改。对于文档所涉及的图文进行绘制,包括力控模拟、CARE 软件、CAD 平面图 第三周对于资料进行汇总,整理成完 整的文档,并进一步修改。对于文档进行深入的熟悉,准备答辩。 、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1、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功能和系统组成 1)、系统的功能 冷冻机组、冷却水系统以及冷冻水系统的监测与控制,以确保冷冻机有足够的冷却水通过,冷却塔风机、水泵安全正常工作,并根据实际冷负荷调整冷却水运行工作,保证足够的冷冻水流量 图 1 制冷系统监控原理图 采用直接数字(DDC)控制器进行控制。冷水机组使用台数应根据系统需要 的制冷量和承压要求合理确定,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为两用一备,冷却塔的台数与冷却水泵相适应。

冷热源课程设计

目录 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 (2) 二.机房水系设计计算 (3) 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3) 2、冷却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5) 3、热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7) (9) 1、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9) 2、膨胀水箱的选型 (9) 四、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0) 五、参考资料 (11) 六、个人小结 (11)

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 一、 空调冷热负荷: 别离为:冷负荷 热负荷(空调总面积1636m 2) 二、本地可用的能源情形: 电:价钱:元/度 3、 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为 4、制冷机组总装机容量 x = KW 5、设计拟采纳2台开利30HK036 半封锁式活塞式制冷机组 6、最大热负荷计算 = 126KW 7、拟采纳 型号 开利30HK036 名义制冷量(KW) 116 台数 2 外形尺寸(m ) ** 电机功率(KW) 30 冷冻水 (DN60) 水量(M3/h) 20 压降(Kpa) 44 冷却水 (DN60) 水量(M3/h) 25 压降(Kpa) 26

8、冷热源机房布置平面图 二、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 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从机房平面图上能够看出,冷冻水供回水管路都由两段不同管径的管路组成。 L1=1270mm,L2=4400mm,L3=2840mm,L4=2580mm. L1管段直径D1=60mm, 管段流量V=20 m ³/h,v1= 2 4D V ⨯⨯π=s. 取L2管段流速v2=s,管段流量V=40 m ³/h,那么D2=v V ⨯⨯π4=,取D2公称直径为DN100. L3管段直径D3=100mm, 管段流量V=40 m ³/h,v3= 2 4D V ⨯⨯π=s. 取L4管段流速v4=s, 管段流量V=20m ³/h,那么D4=v V ⨯⨯π4=,取D4公称直径为DN60 依照各段管径、流速查水管路计算图,计算各管段局部阻力如下: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资料 (15)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1.1、课程设计题目 xx市××大楼××冷热源课程设计(其中设计地点可在以下地点中任选:西安、北京、上海、南京、兰州、郑州、武汉、广州等)。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大楼冷负荷为1221kw,所有冷源由制冷机房提供,参数为7℃/12℃ 大楼热负荷为1012kw,所有热负荷由锅炉房的提供,参数为95℃/75℃。 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 1.2.3 水质资料: 1)总硬度: 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 3.4 mmol/L 5)PH值:PH=7.5 6)溶解氧: 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1.2.4 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绵阳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501m 2)大气压力:冬季1019.4hPa 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0℃ 4)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0℃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到达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防止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那么按具体情况确定。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局部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为保证运转的平安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局部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由于该设计冷负荷为1221KW,所以选择两台冷水机组。 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1〕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按机组变工况性能表、变工况性能曲线或变工况性能修正系数来确定。 每台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为663KW,耗功率为142kw,总的制冷量为1326KW,总耗功率为284KW。 GB18430.1〕规定机组名义工况时的使用側和水冷式热源側污垢系数为0.086m2.℃/kw。当设计选用国外生产的ARI550/590-1998标准规定机组冷水側的污垢系数为0.018m2.℃/kw,冷却水側的污垢系数为0.044m2.℃/kw,明显低于我国的规定,所以,选用国外机组时应根据其规定的污垢系数与我国标准的差异对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可参考国标?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附录A的表A2和下表。

冷热源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济南市某办公室空调冷热源工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别:建筑设备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6月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济南市某办公楼空调冷热源工程设计 三、设计任务 已知济南市某办公楼建筑面积共9400平方米,共5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室。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空调总冷负荷为884kW,冬季总热负荷为572kW,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要求夏季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供回水温度为55/45℃。机房设置在地下室。 甲方要求采用土壤源热泵垂直埋管方式。 四、原始资料 1、甲方提供自来水源,水量供应充足; 2、甲方提供380/220V电源,供电量充足; 3、现场共钻孔90眼,井径120mm,深100m,孔间距5m,孔内安装单U管,共埋管14400m,管材为PE-3407,管径32,垂直管路用水平管道连接,并通过循环水泵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一个闭式回路。 4、机房面积、高度、尺寸由学生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并提供资料给土建专业进行设计。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设计说明书内容 1、绘制冷热源系统图; 2、热泵机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 3、系统水力计算,选择循环水泵; 4、水系统附件选择(软水机、储水箱、恒补装置、水过滤器的选择;除垢仪的选择;阀门的选择;温度计、压力表的选择;柔性接头的选择)。 说明书应按规定格式编写,内容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正文内容包括:系统方案、热泵机组选择、水力计算及循环水泵选择;水系统附件选择。 说明书统一按A4纸打印(正文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各标题加黑,页边距距上3CM,下2CM,左3CM,右2CM),左侧装订,不少于10页。封面按要求统一填写。 (二)设计图纸 要求2号图两张。图纸图签按要求统一填写。 1、冷热源机房平面图。要求:设备布置、管路上各种阀门及附件的布置、标示管径、定位尺寸。 2、冷热源水系统图。要求:系统图应包括热泵机组、循环泵、软水机、储水箱、恒补装置、管道附件等。 六、时间:1周

工业暖通冷源与热源设计

工业暖通冷源与热源设计 9冷源与热源 9.1一般规定 9.1.1供暖、通风、空调冷热源形式应根据建筑物规模、用途、冷热负荷,以及所在地区气象条件、能源结构、能源政策、能源价格、环保政策等情况,经技术经济比较论证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一次热源宜采用工业余热或区域供热;无工业余热或区域供热的地区,技术经济合理时,可自建锅炉房供热。 2有供冷需求且技术经济上可行时,宜采用工业余热驱动吸收式冷水机组供冷;无工业余热的地区,可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供冷。 3具有多种能源的地区的大型建筑,可采用复合式能源供冷、供热。 4夏热冬冷地区、干旱缺水地区的中、小型建筑,可采用空气源热泵或土壤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 5有条件时,可采用江水、湖水、地下水或室外新风作为天然冷源。 6有天然地表水或有浅层地下水等资源可供利用,且保证地下水100%回灌时,可采用水源热泵冷热水机组供冷、供热。 7有工艺冷却水可利用,且经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采用热泵机组进行热回收供热。 8燃气供应充足的地区,可采用燃气锅炉、燃气热水机供热或燃气吸收式冷(温)水机组供冷、供热。 9当采用冬季热电联供、夏季冷电联供或全年冷热电三联供能取得较好的能源利用效率及经济效益时,可采用冷热电联供系统。

10全年进行空气调节,且各房间或区域负荷特性相差较大,需长时间向建筑物同时供热和供冷时,经技术经济比较后,可采用水环热泵空气调节系统供冷、供热。 11在执行分时电价、峰谷电价差较大的地区,空气调节系统采用低谷电价时段蓄冷(热)能明显节电及节省投资时,可采用蓄冷(热)系统供冷(热)。 9.1.2工业厂房及辅助建筑,除符合下列条件之一且无法利用热泵外,不得采用电直接加热设备作为供暖、空调热源: 1远离集中供热的分散独立建筑,无法利用其他方式提供热源时; 2无工业余热、区域热源及气源,采用燃油、燃煤设备受环保、消防严格限制时; 3在电力供应充足和执行峰谷电价格的地区,在夜间低谷电时段蓄热,在供电高峰和平段不使用时; 4不能采用热水或蒸汽供暖的重要电力用房; 5利用可再生能源发电,且发电量能满足电热供暖时。 9.1.3工业建筑群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且技术经济比较合理时,可设集中的供冷站: 1整个区域供冷点相对集中,总冷负荷大时; 2集中供冷能减少人员岗位设置,方便运行管理时; 3集中供冷能满足冷媒参数需求,且能适应冷负荷调节需求时。 9.1.4夏季空调室外计算湿球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露点温度较低的地区,宜采用间接-直接蒸发冷却冷水机组作为空调系统的冷源。 9.1.5冷水机组的选择应满足空气调节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不宜少于2台;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调节性能优良的机型;采用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时,对于负荷变化较大或运行工况变化较大的应用场合,宜配合使用变频调速式冷水机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