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源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修改_secret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制冷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建筑所在地:上海。 二、气象资料 上海地处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夏热冬冷,春秋短暂,雨量集中,历年平均气温15.7℃,主导风向夏季为西南风,冬季为东北风。根据《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附录1“我国主要城市和地区的室外气象参数”查得: (1) 地理位置 上海位于北纬31°14′,东经121°29′,海拔4m。 (2) 外气设计条件 夏季:干球温度34.6℃,湿球温度28.2℃; 冬季:干球温度-1.2℃,相对湿度74%。 (3) 大气压力 冬季:102647Pa; 夏季:100573 Pa。 (4) 年平均温度15.7℃; (5) 最大冻土深度8m; (6) 室外平均风速 冬季:3.3m/s; 夏季:3.4m/s。 三、工程概况及暖通空调设计条件 本工程涉及的高层建筑为一栋集商业、文化娱乐、办公、宾馆、地下设备用房和地下车库于一体的多功能大楼,位于大城市中心重要街道一侧,水、电、燃气供应等市政设施完备。

该建筑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要围护结构做法: (1)外墙:五层及其以下墙体为240砖墙。六层及其以上按以下两种做法选定:(a)240空心砖;(b)200厚加气混凝土砌块。 (2)外窗:3mm普通玻璃、铝塑单层窗,一般按无外遮阳且配备浅色内窗帘考虑。 (3)屋面:70厚钢筋混凝土板,上置75厚加气混凝土,k=1.465W/m2℃。 四、冷水机组及泵的选择 1.制冷总负荷为5200kW; 所需供冷楼层共28层(地上),其中一层到五层为商场,六层为餐厅,七层到二十八层为写字间。根据使用的性质不同,对空调区域进行分区,一层到六层划为A区,七层到十八层为B区,十九层到二十八层划为C区。A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40%,B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35%,C区的制冷负荷为总负荷的25%。因此: A区制冷负荷:5200kW×40%=2080kw, 余量:2080×1.1=2288kw B区制冷负荷:5200kW×35%=1820kw, 余量:1820×1.1=1980kw C区制冷负荷:5200kW×25%=1300kw, 余量:1300×1.1=1430kw 选用冷水机组的制冷负荷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即选用冷水机组的额定制冷负荷不应小于冷水机组计算热负荷,以保证制冷的需要。但也不应该选用冷水机组的总制冷量超过计算负荷太多而造成浪费。冷水机组的制冷量还应适用冷水机组负荷变化的需要,特别是某些季节性冷水机组,要避免锅炉长期在高负荷下运行。 由此A、B、C区选的冷水机组分别为为LB210-P、LB180-P、LB150-P,这三种型号的相关铭牌参数见表1—1

冷热源课程设计

冷热源课程设计

目录 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 (2) 二.机房水系设计计算 (3) 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3) 2、冷却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5) 3、热水系统的选型与计算 (7) 三.膨胀水箱的配置与计算 (9) 1、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9) 2、膨胀水箱的选型 (9) 四、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0) 五、参考资料 (11) 六、个人小结 (11)

一、冷水机组与热泵的选择 1、 空调冷热负荷: 分别为:冷负荷196.32KW 热负荷114.52KW (空调总面积1636m 2) 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 电:价格:0.5元/度 3、 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为0.1MPa 4、制冷机组总装机容量 196.32 x 1.1 = 216.0 KW 5、设计拟采用2台开利30HK036 半封闭式活塞式制冷机组 6、最大热负荷计算 114.52x 1.1 = 126KW 7、拟采用型号 EWHII-2-135 功率(kw ) 135 外形尺寸(m) 0.8 x 0.6 x 1.34 流量(m3/h ) 52 进出口管径 DN80 型号 开利30HK036 名义制冷量(KW) 116 台数 2 外形尺寸(m ) 2.58*0.91*1.2 电机功率(KW) 30 冷冻水 (DN60) 水量(M3/h) 20 压降(Kpa) 44 冷却水 (DN60) 水量(M3/h) 25 压降(Kpa) 26

8、冷热源机房布置平面图 二、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 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从机房平面图上可以看出,冷冻水供回水管路都由两段不同管径的管路组成。 L1=1270mm,L2=4400mm,L3=2840mm,L4=2580mm. L1管段直径D1=60mm, 管段流量V=20 m 3/h,v1= 2 4D V ??π=1.96m/s. 取L2管段流速v2=1.5m/s,管段流量V=40 m 3/h,则D2=v V ??π4=0.097m,取D2公称直径为DN100. L3管段直径D3=100mm, 管段流量V=40 m 3/h,v3= 2 4D V ??π=1.5m/s. 取L4管段流速v4=1.96m/s, 管段流量V=20m 3/h,则D4=v V ??π4=0.06m,取D4公称直径为DN60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 课程设计计算书 题目:嘉兴市光明大酒店制冷机房设计姓名:杨超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班级:建环142 学号:201451385236 指导教师:杨超 2017年6月23 日

目录 (1)设计原始资料 (1) (2)冷水机组选型 2.1 确定冷源方案 (2) 2.1.1 方案一采用R22满液式螺杆冷水机组 (2) 2.1.2 方案二采用16DNH_开利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3) 2.1.3 方案三采用美的离心式冷水机组 (4) 2.2 技术性分析 (5) 2.3方案选择 (7) (3)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3.1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构造和用途 (7) 3.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尺寸 (8) 3.2.1分水器的选型计算 (8) 3.2.2集水器的选型计算 (8) (4)膨胀水箱配置和计算 4.1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8) 4.2膨胀水箱的选型 (9) (5)冷冻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5.1冷冻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9) 5.1.1冷冻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17) 5.1.2冷冻水水泵型号的确定 (12)

5.2冷却水系统的选型和计算 (13) 5.2.1冷却塔的选型 (13) 5.2.1冷却水泵的选型计算 (13) (6)个人小结 (17) (7)参考文献 (17)

1.设计原始资料 1、空调冷负荷: 0.8MW(空调总面积6500m2) 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 电:价格:0.7元/度 天然气:价格:2.5元/m3;热值:33.45MJ/m3; 蒸汽:价格:180元/吨;蒸汽压力为:0.8MPa 燃油:价格: 2.76元/升;低位发热量均为:42840kJ/kg 3、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 分别为0.40 Mpa;0.35;0.3MPa;0.15 MPa 4、土建资料 制冷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其中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塔高度分别为:25 m;20 m;15 m;10 m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第四组)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课程名称:《冷热源工程》 嘉兴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嘉兴学院教务处

一、设计题目 Xx制冷机房设计 二、原始资料 1、空调冷负荷: 分别为:4.2MW(空调总面积30000m2),2.8 MW(空调总面积20000m2),2.0 MW(空调总面积15000m2),1.5MW(空调总面积12000m2),0.8MW (空调总面积6500m2) 2、当地可用的能源情况: 电:价格:1.0元/度 天然气:价格:2.5元/m3;热值:33.45MJ/m3; 蒸汽:价格:80元/吨;蒸汽压力为:0.8MPa 燃油:价格:6.76元/升;低位发热量均为:42840kJ/kg 3、冷冻机房外冷冻水管网总阻力 分别为0.45 Mpa;0.40 Mpa;0.35MPa;0.3MPa;0.15 MPa 4、土建资料 制冷机房建筑平面图(见附图),其中水冷式冷水机组冷却塔高度分别为: 30m;25 m;20 m;15 m;10 m 三、设计内容和要求 本课程设计内容要求包括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纸,其详述如下: 1、设计计算说明书要求包括如下各项内容及要求: 1)内容: 设计题目 目录 (1)设计原始资料 (2) 冷水机组选型 (3)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4)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5) 冷冻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6) 冷却水系统的设备选型和计算 (7) 参考文献 (8)个人小结 2)要求: 说明书的编写应保证设备计算分析的条件充分、过程的层次分明及结果的数据准确。所采用的主要公式应给出出处。对所选用设备、确定的方案给出简要的技术经济分析。说明书要求用统一的A4纸打印。 2、设计图纸要求包括下列图纸 (1)设计施工说明和设备表1张(图幅自定) (2)平面图1张(图幅同给定的机房建筑平面图,比例为1:100) (3)系统图1张(图幅自定,比例自定) (4)主剖面图或局部放大图1张(图幅自定,比例1:20或1:50等)设计图纸内容的要求:把所选择的各设备及管道合理地布置在机房平面图上,在机房平面图上应给出文字的设计说明,主要针对图面上无法清晰表达的,而又需要用户完全清楚的内容(如:管材、防腐、保温等); .图纸上应注明:水管尺寸(mm),设备与局部构件编号,水管和设备的定位尺寸(mm),设备、局部构件及材料的明细表(应按编号顺序由上至下列表于图纸上),标高(m); 四、设计时间安排 设计准备1天,计算分析:3天;布置绘图:4天;答辩、整理说明书、图纸及交图:2天;交图时,要求把图纸折叠成与说明书一样大。 五、收集的参考文献: 1、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实用供暖空调手册·陆耀庆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 3、【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周邦宁)·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02年第二版) 5、建筑冷热源·建筑工业出版社 6、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2001

建筑热源课程设计指导书

2007级建筑热源课程设计指导书 (燃煤锅炉房设计部分) 本指导书是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提出了进行小区供热锅炉房设计的程序、原则及依据。指导学生参考有关资料,学习、运用有关知识去完成这一设计任务。并对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设计要求做简要的说明。 一、设计程序 1、调查、了解工厂生产工艺的性质对供热的要求,如供热介质的种类、参数、负荷大小等,并了解采暖通风和生活对供热的要求 2、搜集各项必需的原始资料 3、制订设计方案 (1)确定供热介质的种类和参数。 (2)选择锅炉的型号和台数。 (3)选择锅炉房的辅助设备。 (4)确定锅炉房的热力系统,水处理系统、送引风系统及燃料运输系统。 (5)提供土建、电气、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等专业所需资料。 4、在方案已定,设备落实的基础上进行设计计算 5、绘制施工图 6、编制设计说明书 二、设备的选择计算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1、热负荷计算 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1)计算热负荷计算热负荷是选择锅炉的主要依据。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考虑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用和热损失系数后得出,参见“设计手册”。 热负荷原始资料中的采暖通风用热是指计算温度下采暖通风耗热量。 如果存在多种工业、生活、采暖通风等多种热用户,由于用热设备不一定同时使用,而且使用中的各设备也不一定同时出现最大用热量,因此需要考虑同时使用系数,以使计算热负荷符合实际出现的最大热负荷,依此选择锅炉。这样既能满足实际需求,又避免容量偏大造成浪费。 (2)平均热负荷生产和生活用热的平均热负荷在原始资料中给出。采暖通风平均热负荷根据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计算。 平均热负荷表明负荷的均衡性,表明所选锅炉能否在平均负荷或更低负荷下运行。对于有季节性负荷(主要指采暖、通风负荷)的锅炉房,其计算负荷和平均负荷,均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计算得出。 (3)全年负荷根据平均负荷和使用小时数决定,全年负荷是计算全年燃料耗量的依据,也是技术经济比较的根据。最后将计算结果,汇总于热负荷表之中。热负荷表应按采暖季和非采暖季分别列出生产、采暖通风、生活和整个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和平均热负荷。参见“设计手册”。 2、锅炉型号和台数选择 锅炉型号和台数是根据锅炉房热负荷、介质、参数、燃料种类和燃烧方式等因素选择,并应考虑技术经济方面的合理性。参见“设计手册”。 (1)锅炉型号:选用锅炉的总容量必须满足计算负荷的要求以保证用汽的需要,但也不应超过太多,以免造成

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2) 2、课程设计目的 (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 4、课程设计要求 (3) 5、课程设计内容 (3) 6、参考文献 (3) 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4) 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6) 3、换热站选型计算 (8) 4、供油系统 (10) 5、送引凤系统 (11) 6、烟囱设计 (12) 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

计 (13) 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6) 2、负荷计算 (16) 3、方案选择 (17) 4、冷却塔设计计算 (19) 5、水泵选型 (20) 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21) 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23) 8、配管、保温与防腐 (24) * 心得体会 (25)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北京市××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主要冷热源系统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

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冷热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数据: 全厂生产热负荷为8360KW,采暖面积90000 m2,采暖和生产用热方式为直接取自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30℃/70℃。 2、燃料资料: AIII / 0#轻柴油 查资料的该轻柴油的热值为 4.27×104KJ/kg(10200kcal/kg),密度 0.867kg/m3,十六烷值50,水分无,灰分0.1%,硫份1.8%,凝点8℃, 闪点,56℃,50度运动粘度4-6。 3、水质资料: 1)总硬度: 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 3.4 mmol/L 5)PH值:PH=7.5 6)溶解氧: 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4、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北京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31.2m 2)大气压力:冬季1020.4hPa 夏季998.6hPa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 5)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15.9℃ 5、工作班次 两班制 4、课程设计要求 1、深入领会任务书的内容和意图后,独立完成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认真提出完整的设计文件。 2、每一阶段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3、每一阶段设计都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定期完成。 4、设计文件、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扼要、简明、清晰,设计图纸要求准确,主次分明,采用国家统一的制图标准,图面要求清洁、美观。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报告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题目:贵阳市某三层大酒楼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学院: 专业: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目录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3) 1.1. 课程设计题目 (3) 1.2. 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3)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4)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4)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4) 2.3. 确定冷源方案 (5) 2.3.1. 方案一:采用LSZ系列半封闭式螺杆式冷水机组 (5) 2.3.2. 方案二:采用BZY系列溴化锂吸收式冷水机组 (6) 2.3.4. 经济性分析 (8) 2.4. 冻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8) 2.4.1.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8) 2.5. 冷却塔设计计算 (11) 2.6. 冷却水泵的选型和计算 (13) 2.6.1. 冷却水最不利环路及计算 (13) 2.6.2. 冷却水循环局部阻力计算 (14) 2.6.3. 冷却水循环沿程阻力和总阻力计算 (14) 2.6.4. 冷却水泵选型 (15) 2.7. 膨胀水箱的选型 (16) 2.7.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16) 2.7.2. 膨胀水箱的选型 (16) 2.8.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选择 (17) 2.8.1.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构造和用途 (17) 2.8.2. 分水器和集水器的计算及选型 (18) 2.9. 保温与防腐 (19) 2.9.1. 管道保温 (19) 2.9.2. 管道防腐 (20) 第三章热源工程设计说明 (21) 3.1. 热源设备类型 (21) 3.2. 热水供应温度 (23) 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24) 3.3.1. 锅炉选型分析 (24) 3.4. 板式换热器选型 (25) 3.5.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25) 3.5.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25) 3.5.2. 补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26) 3.6. 一次侧循环水泵的计算及选型 (26) 3.6.1. 一次侧循环水泵水量扬程计算 (26) 3.6.2. 一次侧循环水泵的选型 (27) 3.7. 二次侧循环水泵的计算及选型 (27) 3.7.1. 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7) 个人小结及参考资料 (24)

最新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说明书

冷热源工程 课程设计说明书

目录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0 1.1、课程设计题目 0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0 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0 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 0 1.2.3 水质资料: 0 1.2.4 气象资料: 0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1)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1) 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1) 2. 4 方案选择 (2) 2. 5 冷却塔设计计算 (4) 2.6 水泵选型 (4) 2.6.1 冷冻水泵选型计算 (4) 2. 6.2 冷却水泵计算 (5) 2.7 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6) 2.8 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7) 2.8.1 膨胀水箱的容积计算 (7) 2.8.2 膨胀水箱的选型 (7) 2.9 配管、保温与防腐 (8) 2.9.1 制冷机房主要管道配管 (8) 2.9.2 管道保温 (9) 2. 9.3 管道防腐 (9) 第三章热源工程设计说明 (10) 3.1.热源设备类型 (10) 3.2 热水供应温度 (11) 3.3 锅炉型号及台数的选择 (11) 3. 3.1 锅炉选型分析 (11) 3.4 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12) 3.4.1 锅炉设备的补给需水量 (12) 3.4.2 给水泵选择 (12) 3.4.3 给水箱的确定选择 (13) 3.4.4 锅炉排污量计算 (13) 3.4.5 软水设备选择 (13) 3.4.6 水缸选型计算 (14) 3.5 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14) 3.6补给水管设计 (15) 3.6.1 锅炉设备的补水管 (15) 3.6.2 软化水的补水管 (15)

冷热源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济南市某办公室空调冷热源工程设计 学院:土木工程学院 系别:建筑设备工程系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2012年6月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目的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这一教学环节使学生了解空调冷热源系统设计的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巩固和深化所学的理论和实际知识,并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 二、题目:济南市某办公楼空调冷热源工程设计 三、设计任务 已知济南市某办公楼建筑面积共9400平方米,共5层,主要功能为办公室。空调系统夏季供冷、冬季供暖。空调总冷负荷为884kW,冬季总热负荷为572kW,以风机盘管为末端装置,要求夏季冷冻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冬季供回水温度为55/45℃。机房设置在地下室。 甲方要求采用土壤源热泵垂直埋管方式。 四、原始资料 1、甲方提供自来水源,水量供应充足; 2、甲方提供380/220V电源,供电量充足; 3、现场共钻孔90眼,井径120mm,深100m,孔间距5m,孔内安装单U管,共埋管14400m,管材为PE-3407,管径32,垂直管路用水平管道连接,并通过循环水泵与热泵机组连接,形成一个闭式回路。 4、机房面积、高度、尺寸由学生根据实际要求确定,并提供资料给土建专业进行设计。 五、设计内容和要求 (一)设计说明书内容 1、绘制冷热源系统图; 2、热泵机组型号与台数的选择; 3、系统水力计算,选择循环水泵; 4、水系统附件选择(软水机、储水箱、恒补装置、水过滤器的选择;除垢仪的选择;阀门的选择;温度计、压力表的选择;柔性接头的选择)。 说明书应按规定格式编写,内容包括封面、目录、设计任务书、正文、参考文献。其中:正文内容包括:系统方案、热泵机组选择、水力计算及循环水泵选择;水系统附件选择。 说明书统一按A4纸打印(正文为小四宋体,1.5倍行距,各标题加黑,页边距距上3CM,下2CM,左3CM,右2CM),左侧装订,不少于10页。封面按要求统一填写。 (二)设计图纸 要求2号图两张。图纸图签按要求统一填写。 1、冷热源机房平面图。要求:设备布置、管路上各种阀门及附件的布置、标示管径、定位尺寸。 2、冷热源水系统图。要求:系统图应包括热泵机组、循环泵、软水机、储水箱、恒补装置、管道附件等。 六、时间:1周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

建筑冷热源课程设计 建筑冷热源是建筑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主要研究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的系统设计,为建筑物提供稳定、舒适的温度环境,同时也解决了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等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设计一门合理的建筑冷热源课程。 一、课程目标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掌握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系统的原理、技术、设备及市场现状,了解建筑物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相关问题,并能够独立进行相关的设计与规划,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 二、课程内容 1.建筑冷热源系统的概念与原理 本部分主要围绕建筑物的供暖、制冷及通风等系统的原理进行讲解,同时介绍空调设备的类型及选型等问题,让学生具备了解建筑冷热源基础理论的能力。 2.建筑冷热源系统的设计与规划 本部分主要讲解建筑物供暖、制冷及通风系统的设计参数、方案及设备选型等问题,同时介绍了多种不同类型的系统设计,例如分体空调、中央空调等,让学生具备相关的设计能力。

3.建筑物能耗及环境问题 本部分主要探讨建筑物的能源消耗及环境污染问题,包括灰霾、二氧化碳等对环境的影响,同时介绍现有的减少能耗及环境危害的技术与方法。 4.建筑冷热源市场现状 本部分主要介绍现有建筑冷热源市场的形势、需求及发展趋势等问题,让学生对现代市场具备了解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 建筑冷热源课程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授课、案例分析、实验课等,其中实验课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实验让学生能够动手操纵相关设备及系统,掌握理论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 四、课程评估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评估主要包括期末考试、论文、实验报告等多种形式,期末考试主要围绕建筑冷热源系统设计及相关技术等问题,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技能。论文主要让学生对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报告主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实验数据分析、解释能力等。 五、结语 建筑冷热源课程的设计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设多种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 【概述】 冷热源工程课程,简称“冷源工程课程”,是一门将温度控制、能量利用和节能服务融入到建筑中的工程课程。冷热源工程课程不仅包含传统的物理定律,物质的特性及能量的传输,还包括物理-化学-机械专业的综合知识和应用技能,主要以冷热源技术及其应用环境学、建筑学、电气与自动化、制冷与空调、暖通空调、节能、给排水和新

能源等专业为基础。根据《室外设计标准》和《气象要素条件》等国家统一规范,课程将使用教室设计、技术概念、工程原理以及实践技能等教学方法,目的在于培养未来社会新兴行业强大的技术人才。 【内容】 1. 传热原理:全面讨论不同的传热原理,从物理定律、物质的特性及能量传输等方面,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传热机制; 2. 冷热源技术:介绍传统的冷热源技术,包括储存式传热、热交换/循环、采暖/制冷技术、太阳能回收、涡旋回收和太阳能直接利用;

3. 环境学与建筑学:分析现代建筑的能源效率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节能服务融入建筑中的各种新 技术; 4. 电气与自动化:教授环境控制系统的电气原理 和自动化系统,例如环境传感器与处理器系统, 建筑能耗监测与控制系统; 5. 制冷与空调:介绍冷水系统和冷负荷计算,以 及空调系统的原理、制冷剂的性质和可再生制冷 技术; 6. 暖通空调:学习暖通空调的设计、管道泵设计、管网制订、水处理设备等; 7. 节能:分析能源效率管理技术,智能能源系统、

照明和通风设备周边节能技术,高效节能燃烧器 应用,常见的节能材料以及能量可再生利用技术; 8. 给排水:学习给排水系统的设计与施工,例如 供水系统、排水系统、消防系统和特种灌溉系统; 9. 新能源:学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比如水力发电、太阳能电池、生物质能的存储,利用气态燃 料发电; 10. 安全与环境教育:提供安全和环境友好型工程服务,特别是在节能减排和绿色建筑综合设计中,重视可持续发展和安全技术方面的保护。 【总结】 冷热源工程课程,将传统的物理定律、物质特性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说明书

参考资料 (15)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1.1、课程设计题目 xx市××大楼××冷热源课程设计(其中设计地点可在以下地点中任选:西安、北京、上海、南京、兰州、郑州、武汉、广州等)。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2.1 冷负荷和热负荷数据: 大楼冷负荷为1221kw,所有冷源由制冷机房提供,参数为7℃/12℃ 大楼热负荷为1012kw,所有热负荷由锅炉房的提供,参数为95℃/75℃。 1.2.2 动力与能源资料 动力:城市供电 水源:城市供水 1.2.3 水质资料: 1)总硬度: 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 3.4 mmol/L 5)PH值:PH=7.5 6)溶解氧: 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1.2.4 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绵阳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501m 2)大气压力:冬季1019.4hPa 3)冬季室外计算温度:10℃ 4)夏季室外计算温度:30℃

第二章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2.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到达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防止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那么按具体情况确定。 2.2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局部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为保证运转的平安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局部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由于该设计冷负荷为1221KW,所以选择两台冷水机组。 2.3 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1〕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度。〕按机组变工况性能表、变工况性能曲线或变工况性能修正系数来确定。 每台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为663KW,耗功率为142kw,总的制冷量为1326KW,总耗功率为284KW。 GB18430.1〕规定机组名义工况时的使用側和水冷式热源側污垢系数为0.086m2.℃/kw。当设计选用国外生产的ARI550/590-1998标准规定机组冷水側的污垢系数为0.018m2.℃/kw,冷却水側的污垢系数为0.044m2.℃/kw,明显低于我国的规定,所以,选用国外机组时应根据其规定的污垢系数与我国标准的差异对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可参考国标?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温〕水机组?〔GB/T18362〕附录A的表A2和下表。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任务指导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 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与设计指导书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2014年7月3日 1 设计任务书 一、设计目的与要求 1、目的:《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设计,培养学生运用在本课程及相关课程所学的有关理论知识和技术知识、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运算、绘图技能和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初步建立正确的设计思想,掌握冷热源机房工艺设计方法与设计步骤。 2、要求:能较好地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分析解决有关设计问题;合理选择设计方案,基本掌握设计方法,数据可靠,计算正确,论据充分;文字简练,表达清楚,书写工整,图表清晰正确;设计态度严肃、认真。 二、冷热源机房设计概要 设计题目:某大楼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 本工程建筑功能为,总建筑面积为平方米,地下层为车库、站房、办公等,地上部分建筑均设置中央空调系统,一至层空调面积约为平米,总冷负荷为kW(估算),热

负荷为kW(估算)。根据空调冷负荷及使用需求,夏季选用冷水机组,冷水泵和冷却水泵均置于制冷机房,制冷系统冷却塔采用一机对一塔配置。膨胀水箱设置于顶层屋面。系统冷水供回水温度为7℃/12℃,冷却水进出水温度为32℃/37℃。根据冬季空调热负荷,选用热水锅炉,锅炉及配套水泵均设置于地下室锅炉房内,热水进出水温度为50℃/60℃。 根据提供的冷热源机房建筑平面图及系统原理图设计一个能够满足供冷、供热要求的冷热源机房,完成冷热源机房管道平面图、基础图、冷却塔布置平面图、集分水器大样图,其中冷热源机房管道平面图包括水管及燃气管的平面布置;列出设备材料表(冷热源机房内所有设备、管件及管材规格参数及数量,表字段应包括序号、设备材料名称、数量、 规格参数、电量参数、备注等项)。 设计名称:某大楼空调冷热源机房设计 三、设计内容 (一)、设计说明部分: 1、简要叙述设计方案及设计思路,根据提供的设计要求确定冷源型式及规格参数; 2、冷水机组及燃气真空热水锅炉的选型计算; 3、冷却水泵(扬程待完成8后才能确定)及冷却塔的选型计算; 4、冷水泵(扬程待完成8后才能确定)的选型计算; 5、集水器和分水器的设计; 6、膨胀水箱的选型设计;

冷热源设计说明书

目录(一)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2) 2、课程设计目的 (2)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2) 4、课程设计要求 (3) 5、课程设计内容 (3) 6、 (3) 第二章热源课程设计计算书 1、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型 (4) 2、锅炉补水量及水处理设备选择 (6) 3、换热站选型计算 (8) 4、供油系统 (10) 5、送引凤系统 (11) 6、烟囱设计 (12) 7、锅炉房主要管道设计 (13) 第三章宾馆制冷工程设计说明 1、工程概况 (16) 2、负荷计算 (16) 3、方案选择 (17) 4、冷却塔设计计算 (19) 5、水泵选型 (20) 6、分水器与集水器设计计算 (21) 7、膨胀水箱设计计算 (23) 8、配管、保温与防腐 (24) * 心得体会 (25) 第一章热源课程设计任务书 1、课程设计题目 北京市××厂××锅炉房工艺设计 2、课程设计目的

课程设计是“冷热源工程”课程的主要教学环节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了解主要冷热源系统设计内容、程序和基本原则,学习设计计算方法和步骤,提高设计计算和制图能力,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知识,并学习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冷热源工程设计中的实际问题。 3、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热负荷数据: 全厂生产热负荷为8360KW,采暖面积90000 m2,采暖和生产用热方式为直接取自锅炉房的高温水,参数为130℃/70℃。 2、燃料资料: AIII / 0#轻柴油 查资料的该轻柴油的热值为 4.27×10KJ/kg(10200kcal/kg),密度0.867kg/m,十六 烷值50,水分无,灰分0.1%,硫份1.8%,凝点8℃,闪点,56℃,50度运动粘度4-6。 3、水质资料: 1)总硬度:4.8 mmol/L 2)永久硬度:1.4 mmol/L 3)暂时硬度:3.4 mmol/L 4)总碱度:3.4 mmol/L 5)PH值: PH=7.5 6)溶解氧:5.8 mg/L 7)悬浮物:0 mg/L 8)溶解固形物:390 mg/L 4、气象资料: 本次课程设计选择北京为设计城市 1)海拔高度:31.2m 2)大气压力:冬季 1020.4hPa 夏季 998.6hPa 3)冬季采暖室外计算温度:-9℃ 4)冬季通风室外计算温度:-5℃ 5)冬季最低日平均温度:-15.9℃ 5、工作班次 两班制 4、课程设计要求 1、深入领会任务书的内容和意图后,完成设计、计算和绘图工作,认真提出完整的 设计文件。 2、每一阶段设计完成后,必须经指导教师审批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的设计。 3、每一阶段设计都必须严格按计划进行,定期完成。 4、设计文件、说明书和计算书要求扼要、简明、清晰,设计图纸要求准确,主次分 明,采用国家统一的制图,图面要求清洁、美观。 5、设计文件经审查、考查及格后,才能作课程设计答辩。 5、课程设计内容 1、冷热源主机设备的选择计算及辅助系统和辅助设备的设计计算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冷热源工程》课程设计指导书 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设备教研室 孙纯武黄忠丁勇编 二00五年十二月 一、冷源设备选择 1.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 由于当前冷水机组产品质量大大提高,冷热量均能达到产品样本所列数值,另外,系统保温材料性能好,构造完善,冷损失少,因此,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应以正确的空调负荷计算为准,可不作任何附加,避免所选冷水机组的总装机容量偏大,造成大马拉小车或机组闲置的情况。 对于管线较长的小区管网,则按具体情况确定。 2.冷水机组台数选择 冷水机组台数选择应按工程大小,负荷变化规律及部分负荷运行的调节要求来确定。当空气调节冷负荷大于528kw时不宜少于2台。大工程台数也不宜过多。为保证运转的安全可靠性,当小型工程仅设1台时,应选用调节性能优良、运行可靠的机型,如选择多台压缩机分路联控的机组,即多机头联控型机组。 3.冷水机组机型选择 (1)水冷电动压缩式冷水机组的机型宜按制冷量范围,并经过

性能价格比进行选择。 冷水机组机型冷量范围(kw)参考价格(元/kcal/h)往复活塞式≤700 0.5~0.6 螺杆式116~1758 0.6~0.7 离心式≥1758 0.5~0.6 (2)电机驱动压缩机的蒸气压缩循环冷水机组,在额定制冷工况和规定条件下,性能系数(COP)不应低于以下规定。 水冷冷水机组机型额定制冷量(kw)性能系数(w/w)活塞式/涡旋式<528 3.8 528~1163 4.0 >1163 4.2 螺杆式<528 4.10 528~1163 4.30 >1163 4.60 离心式<528 4.40 528~1163 4.70 >1163 5.10 4.冷水机组的制冷量和耗功率 (1)冷水机组铭牌上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或样本技术性能表中的制冷量和耗功率是机组名义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只能作冷水机组初选时参考。冷水机组在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下的制冷量和耗功率应根据设计工况或使用工况(主要指冷水出水温度、冷却水进水温

冷热源课程设计资料

成绩: 湘潭大学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冷热源课程设计说明书 学院: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学号: 2013800813 姓名:王智华 指导教师:王平 完成日期: 2015年12月18日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冷热源课程设计 说 明 书 指导老师:亲爱可亲的王平老师 13级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二班 王智华 2013800813

目录 第一章冷热源设计初步资料 (1) 1.1、课程设计题目 (1) 1.2、课程设计原始资料 (1) 1.2.1建筑面积 (1) 1.2.2气象资料 (1) 1.2.3当地可用能源情况 (1) 第二章冷热负荷计算 (2) 2.1冷负荷计算 (2) 2.1.1冷负荷估算指标 (2) 2.1.2冷负荷计算 (2) 2.2热负荷计算 (3) 2.2.1热负荷估算指标 (3) 2.2.2热负荷计算 (3) 第三章空调系统方案的设计 (4) 3.1空调方式的确定 (4) 3.1.1方案一:地源热泵系统+冷水机组系统 (4) 3.1.2方案二:直燃机系统+冷水机组系统 (7) 3.1.3方案三:远大一体化多能机+冷水机组 (8) 3.1.4 方案四:水冷式机组制冷+热水锅炉制热+冷却塔 (8) 3.2技术性分析 (12) 第四章经济性的分析比较 (14) 4.1经济性计算 (15) 4.1.1方案一的经济性计算 (15) 4.1.2方案二的经济性计算 (16) 4.1.3方案三的经济性计算 (16) 4.1.4方案四的经济性计算 (16) 4.2经济性分析 (16) 第五章分水器与集水器的选择 (17) 5.1 分水器与集水器的的构造与用途 (17) 5.2 分水器的尺寸 (17) 5.2.1分水器的管径计算 (17) 5.2.2分水器的长度计算 (18) 5.3集水器的尺寸 (19) 第六章膨胀水箱配置与计算 (20) 第七章机房水系统设计计算 (21) 7.1 冷冻水系统选型和计算 (21) 7.1.1地源热泵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1) 7.1.2 冷水机组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5) 7.2 冷却水系统选型和计算 (25) 7.2.1 冷却塔冷却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5) 7.2.2地源热泵水源测水泵流量和扬程的确定 (27) 7.2补水系统泵的选择 (30) 参考文献 (3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