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20例
1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1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的护理洪兴路摘要:分析16例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患儿住院期间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治疗方法,从皮损、穿刺、眼部、口腔、饮食、隔离、心理等方面对患儿进行护理。
关键词: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皮损;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23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35-02 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syndrome,SSSS)又称金黄色葡萄球菌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凝固酶阳性的第2噬菌体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此菌分泌一种表皮松解素,特异性作用于表皮颗粒层,引起表皮剥脱。
SSSS是一种以全身泛发性红斑、松弛性大疱及大片表皮剥脱为特征的疾病,创面类似2度创伤[1]。
SSSS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由于皮损是一项重要的临床表现,我科采取暴露疗法、半暴露疗法以及烧伤红外线治疗仪对皮肤进行治疗,现将16例患儿的皮肤护理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16例SSSS患儿中,男8例,女8例;平均患病年龄1岁7个月;均治愈,15例患儿皮肤未留结痂,1例患儿院外继续治疗;上呼吸道感染15例,腹泻1例;治愈时间7d~10d,平均住院8d。
1.2 诊断标准 SSSS的诊断标准主要根据皮损表现,全身弥漫性潮红,以皱褶部为重,表皮剥脱似烫伤,口周放射状皲裂,再结合触痛明显的自觉症状即可进行诊断[2]。
1.3 临床表现 SSSS患儿起初发病时可以出现在任何部位,大部分患儿先从面部开始,然后往下发展,起初是皮肤潮红,2d~3d可达到高峰,全身可出现手套袜子样的脱屑。
严重者出现大小不一、严重程度不同的水疱,皮薄易溃,尼氏征阳性,疱液的培养是金葡萄球菌,16例患儿全部出现口周皮肤发红,伴疱疹、皲裂,同时伴有眼周皮肤发红,伴分泌物,部分患儿有发热,颈后、躯干、双上肢皮肤出现弥漫性发红,伴白色疱疹,身体可出现片状的脱皮,尼氏征阳性,有触痛感。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9例分析

道 如 下
性 , 片 表 皮 剥 脱 等 ; 苗 培 养 可 见 盘 黄 色 葡 萄球 苗 , 据 大 细 根 上 述 特 点 可 以 确 诊 为 该病 … 。
五 、 疗 和 结 果 治
确 诊 后立 即使 用 足量 、 效 抗 生 素 。3 有 2倒采 用 头 孢 曲 松 3 ~10mg k 。~ , 日静 脉漓 注 1次 ; 0 0 。g d 每 2例 采 用 头 孢 哇 啉 钠 ; 采 用 新 型 青 霉 素 Ⅱ , 中 3例 分别 台 用 氧 哌 4倒 其 嗪 青 霉 素 、 噻 肟 哇 头 孢 菌 素 、 胺 卡 邢 ;1例 采 用 青 霉 氨 丁
6岁 4例 ; ~8岁 1例 。 诱 发 因 素 :5倒 上 呼 吸道 感 染 : 6 1 4
侧面部脓疱疮 ; 4倒 躯 干 、 肢 皮 肤 感 染 i 气 管 炎 、 炎 、 下 支 鼻 眼结 膜 炎 各 1倒 ; 1 余 3倒无 明显 诱 因 。
二 、临床 表现
3 9倒 中 3 8倒 有 发 热 , 温 3 体 7 3~ 4 ℃ ,8 0 0 0 3 . ℃
维普资讯
・
临 床 研 究 ・
葡 萄球 菌 性烫 伤 样 皮肤综 合 征 3 9例 分 析
姜授 芳 张定 国 程 颖
葡 萄 球 菌 性 烫 伤 样 皮 肤 综 台 征 (tpyocc[cle s h l ca sa d a c d si sn rmeS S ) 一 种 少 见 的 , 要 发 生 于 要 幼 儿 的 kn ydo ,S S 是 主 严 重 急 性 感 染 性 皮 肤 病 其 致 病 苗 为 凝 固酶 阳性 的第 Ⅱ噬 菌体 组 金 黄 色 葡 萄 球 菌 ( 其 是 7 尤 1型 ) 。此 苗 可 产生 一 种 表皮 橙 解 毒 素 . 而 造 成 皮 肤 损 伤 。现 搏 19 从 9 3年 5月 ~
39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患儿临床治疗体会

39例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患儿临床治疗体会摘要:目的:分析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39例ssss 患儿资料,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9例,两者比例大约为1.05:1。
患儿中年龄分布于15d~7.5y之间,平均年龄为(3±1.8),并且年龄低于3岁的患儿占66.7%,有26例。
结果:39例患儿经治疗后,发现症状逐渐消失,红斑以及水疱渐渐干燥、结痂。
一个星期左右的治疗,患儿全部治愈,皮损处未留瘢痕。
血常规检查,白细胞数量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均显示正常。
结论:对于患儿的治疗,早期应该正确地对患儿进行抗生素治疗,并对皮肤创面进行正确的护理。
关键词:葡萄球菌皮肤烫伤综合征【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165-01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简称ssss)是一类多发于婴幼儿急性皮肤病,患儿患病后,全身泛发红斑,出现松弛性大疱,并且大片表皮死亡剥脱。
我院选取了2004年3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39例ssss患儿资料,并对患儿的诊断及治疗过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诊疗的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4年3月至2012年4月间收治的39例ssss患儿资料,这些患儿的ssss诊断标准符合《临床皮肤病学》。
39例患儿中,男性患儿20例,女性患儿19例,两者比例大约为1.05∶1。
患儿中年龄分布于15d~7.5y之间,平均年龄为(3±1.8),并且年龄低于3岁的患儿占66.7%,有26例。
通过临床观察,39例患儿患病的诱发因素源于多方面,其中,有21例患儿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患病,占总患者数量的53.8%;有3例诱发于脓疱疮,占7.7%;因跌破、虫叮咬而诱发的案例有2例,占5.1%;有1例患儿诱发于支气管肺炎,占2.6%;其余为无显著诱因的案例,占总案例数的30.8%。
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

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36例临床分析陈英男¹邢倩¹粱力泳¹韩英恺²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二医院 1.儿科 2.检验科(邮编161006)[摘要] 目的探讨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及转归。
方法对36例确诊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本组病例中有27例(75%)有明确感染因素,3例(6%)显示IgA或IgG低下;早期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效果好,全部治愈,预后良好。
结论早期诊断,早期、足量、及时、合理的抗生素治疗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加强免疫、防止和治疗感染是重要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儿童;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临床分析皮肤葡萄球菌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 ssss),又称葡萄球菌性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由金葡菌引起的一种急性感染性皮肤病。
好发于新生儿和婴幼儿,起病急、发展快,近年来,发病呈上升趋势,受到人们重视。
现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07年12月所收治36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36例,均为住院患儿,符合SSSS的诊断标准[1]。
其中男20例,女16例,男:女=1.25:1,年龄4个月—7岁,其中,<1岁 7例(19.4%),1岁—3岁 19例(52.8%),3岁—7岁 10例(27.8%),发病前均否认服用药物史。
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包括咽炎或扁桃体炎)21例(58.3%),昆虫叮咬1例(2.8%),皮肤破损2例(5.6%),合并支气管肺炎3例(8.3%),无诱因9例(25%)。
发病季节:1月—3月 3例,4月—6月 11例,7月—9月 14例,10月—12月 8例。
1.2临床表现 36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波动在37.6℃—39.9℃之间,病程3天—7天,具体见表1。
表 1 36例SSSS的临床表现临床表现例数百分比(%)发热 36 100%全身弥漫性红斑 22 61.1%口周放射状皲裂 34 94.4%烫伤样水疱伴大片状脱皮 29 80.6%眼充血伴睑缘糜烂 25 69.4%皮肤触痛 30 83.3%尼氏征阳性 15 41.7%眼分泌物 23 63.9%1.3实验室检查血常规检查,WBC<10×109/L 9例(25%),WBC:(10-15)×109/L 21例(58.3%),>15×109/L 6例(16.7%),WBC 分类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高;尿常规及肾功能正常,肝功能异常3例,主要为ALT升高(52—110u/L);C反应蛋白升高31例(86.1%);5例查免疫球蛋白3例有IgA或IgG低于正常水平占60%,27例做咽分泌物或皮损处分泌物检查,20例(74.1%)培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血培养结果阴性。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讲课PPT课件

预防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 挑战:该疾病的快速传播和高度传染 性,需要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来控制 疫情。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的重要性:保持 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是预防葡萄球菌 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关键措施,需 要广泛宣传和加强监管。
预防和控制策略的展望:随着科技的 发展,未来可能会开发出更加有效的 预防和治疗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 合征的方法。
进展
单击添加文档标题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概 述
葡萄球菌性烫伤 样皮肤综合征是 一种由金黄色葡 萄球菌引起的皮 肤感染疾病
病因:感染金黄 色葡萄球菌后, 细菌产生的表皮 松解毒素引起皮 肤损伤
表皮松解毒素使 皮肤松弛、起皱, 类似于烫伤样改 变
多发生于新生儿 和幼儿,也可发 生于成年人
临床表现:皮肤 出现红斑、水疱、 糜烂、脱屑等症 状,伴有发热、 关节疼痛等全身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 科研进展
科研进展:对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的研究不断深入,取得了 一定的成果。
最新研究成果:发现了新的致病基因和致病因子,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临床试验进展:针对该病的临床试验不断推进,部分新药和治疗方法已经进入临床试验阶段,为患 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 治疗
西医治疗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和对症治疗。
抗生素治疗是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治疗的关键,需要使用敏感抗生素,如青霉素、头孢菌素等。
对症治疗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给予营养支持等,有助于缓解病情。
西医治疗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需要遵循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原则,以避免病情加重。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注意事项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勤洗澡,勤 换衣。
增强免疫力,保持健康的生活方 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定期监测体温和血培养,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 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和抗炎药物,控制病情发展。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取相应护理措施,如口腔护理、呼吸道护理等。
06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 合征的案例分析
典型案例介绍
患者情况:患者男性,4岁,因高热、皮肤红斑和剥脱性皮炎入院
诊断过程:通过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病因:感染主要 通过接触患者皮 肤上的细菌引起, 也可通过呼吸道 传播
病菌可产生表皮 脱落素,引起皮 肤广泛性表皮剥 脱、脱落
常见于新生儿和 儿童,病情严重 时可能危及生命
临床表现和症状
皮肤损伤:皮肤出现红斑、水疱、脱屑等症状,伴有疼痛和瘙痒 发热:患者常出现高热,体温可高达39℃以上 感染症状:可能出现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等感染症状 其他症状:头痛、乏力、恶心、呕吐等
支持治疗:补充 营养、维持水电 解质平衡等,以 支持患者的生命 体征。
局部治疗:对烫 伤部位进行清创、 消毒、涂抹药物 等局部治疗,促 进愈合。
手术治疗
手术适应症:葡萄 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合并感染、器官功 能不全或危及生命 的疾病
手术方法:根据病 情选择清创术、引 流术、修复术等
手术注意事项:严 格理和康复
家庭护理和康复指导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感染 定期消毒患者接触的物品和环境 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的饮食 协助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和康复训练
葡萄球菌皮肤烫伤样综合征20例分析

持效 应部位 浓度为3  ̄ 5 g / mL ;舒芬 尼的初 始单 次给药剂量 :0 . 3 ~ 0 . 6 g /
[ 2 ] 徐旭仲, 应斌 宇, 杨 拔 贤音0 胸 术 后 持 续 输 注 布 比卡 因和 芬 太
A组平 均呼 吸恢 复时 间 ( 7 . 2 ±2 . 3 )m i n ,平均 睁 眼时 间 ( 8 . 9 ± 2 . 8 )r a i n ,平均拔管 时间 ( 1 0 . 2 ±3 . 1 )mi n ,具体 比较结果见表 1 。
3讨 论
[ 3 ] B a i l e y P L , S t r e i s a n d J B . Di f f e r e n c e s i n ma g n i t u d e a n d d u r a t i o n
of o pi oi d i ndu ce dr e s p i r a t or y de p r e s s i o n a nd a na l ge s i a wi t h
由表 l 可 以看 出 :与A组相 比,B 组 平均 呼 吸恢 复 时间 ( 1 2 . 5 ±
尼复合 液硬膜 外镇 痛对 肺功 能的影 响【 J ] . 中国 疼 痛 医学 杂
志, 2 0 0 8 , 1 4 ( 1 ) : 7 3 — 7 7 .
3 . 5 )r ai n ,平 均睁 眼时间 ( 1 4 . 0 ±3 . 7 )mi n ,平 均拔 管时 间 ( 1 6 . 7 ± 4 . 1 )r ai n ,t 检验 结果 表 明两组 患者 的术后 恢复质 量 具有 显著性 差异 ( P < 0 . 0 5 )。
葡萄球菌烫伤样综合征

临床表现
➢ 多发生于1-5周的婴儿,偶见于成人 ➢ 突然发病,起初在口周或眼睑四周发生红斑,后迅速蔓延
至躯干、四肢近端,甚至泛发全身,皮损处有明显的触痛 ➢ 在红斑基础上发生松弛性大疱,1-2天内口周及眼睑四周
渗出结痂,部分痂大片脱落,形成放射状皲裂——有特殊 诊断意义 ➢ Nikolsky征阳性,在躯干、四肢部位表皮浅层起皱,稍用 力摩擦,表皮即大片剥脱,露出鲜红水肿性糜烂面 ➢ 手足皮肤可呈手套样及短袜样剥脱,糜烂处逐渐鲜红-紫 红-暗红转变,后出现糠状脱屑,7-14天痊愈
治疗: 1)一般处理:加强护理,注意保暖,及时清除
支气管分泌物,注意眼口腔护理 2)全身治疗:及早使用抗生素,参照药敏试验 3)局部治疗:使用无刺激性并有收敛、消炎和
杀菌作用的药物,如0.5-1%新霉素乳膏外搽
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
Staphylcoccal Scalded Skin Syndrome,SSSS
湖北省妇幼保健院PICU
提纲
病因与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组织病理 诊断与鉴别诊断 预防及治疗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病菌:凝固酶阳性的第Ⅱ噬菌体组金 葡菌(尤其是71型)
➢剥脱毒素:是一种可溶性毒素--表皮松解 毒素(epidermolytic toxin,ET-A,ET-B,ETD);是一种外毒素,作用于表皮颗粒层, 不能产生抗体,可由肾脏排泄,该毒素 在血清中含量高时则出现皮肤损害及剥 脱,故可见于患有肾炎、尿毒症的成人
临床表现
➢黏膜损害:唇炎、口腔炎及结膜炎,一 般无其他明显黏膜损害
➢全身症状:发热、厌食、呕吐、腹泻等 全身症状,合并症可有败血症、蜂窝织 炎、肺炎等
➢疱液和咽拭子培养常阴性,原发感染灶 可培养出金葡菌;免疫荧光检查在表皮 颗粒层可检测出ET-A,ET-B,E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