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
东城区高三语文一模试卷讲评(课堂PPT)

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死者的家世、生平、事业,
颂扬和悼念墓中人;
5
3.A
3.根据“材料一”,下列有关“碑”的说法正确 的一项是(3分) A.汉代以前,碑在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是实用性的 。 B.根据唐代的丧葬制度可知,碑的价值高于碣。 C.南北朝时,碑文已不再用来纪念过去的人物。 D.现在人们所说的“碑”,可以泛指一切石刻。
17
秦哀公派人推辞说:“我们大王知道您的要 求了,您还是到宾馆(休息),我们将商议此事并告 诉您(结果)。”申包胥答道:“敝国国君流亡在草 野之中,没有获得一个休息的地方,我怎么敢去安歇 ?”靠着宫廷的墙壁站立着哭泣,哭声日夜不断,水 浆也不喝一口,(这样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他 吟诵了《无衣》这首诗,说军队现在就出发。申包胥 磕了九个头才坐下,秦哀公说:“楚国有这样的臣子 还亡了国,我没有像这样的臣子,我灭亡的日子没有 几天了。”于是就发兵援救楚国。
• 评分细则:共4个要点,其中(2)(3)两条主要围绕文字、 书法来谈,算是一个要点;4个要点中,答出任意1点1分, 2点3分,3点5分;
10
7.右图为天安门与纪念碑 的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对比 示意图,请结合此图与“ 材料二”、“材料三”的 相关内容,指出原方案的 不足。(6分)
11
7、6分。一点2分(部位特点+具体分析),三 点6分。
14
学生常见问题:
• 除第6题所说问题外,其他问题: (1)思路混乱。不分条理,全混在一起说;或者某一点在
前后文中能说上两三遍; (2)观察有误、表述逻辑混乱。如:“碑座太小、低、矮,
不能凸显碑身的庄严高大,或者不能体现天安门的伟大”, 观察有误,表述也有问题,难道碑座高大,才能凸显碑身 高大吗?碑座大小和天安门有何关系? (3)胡言乱语。如:“同原方案不能够突出我国充满活力 的朝气和威严、庄重,与我国当时的建国盛况略有不符”。
2016届北京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6届北京东城区高三下学期综合练习一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85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2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作文(题型注释)1、作文,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
①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说:“每个人的生活同样也是一个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得要为他那个世界的存在而战斗。
从这个意义上说,在这些平凡的世界里,也没有一天是平静的。
”你为保有自己的“世界”作出过怎样的努力和奋斗呢?请以“平凡世界中的一场…战斗‟”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细节真实、感情真挚,表达出对生活的态度和理解。
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前不久,人类首次直接探测到引力波,这个重大科学发现一经公布,有关引力波的科普文章火速抢占微信朋友圈。
人们用各种方式来评说这一深奥、抽象的科学大发现。
有人用《泰坦尼克号》男女主人公跳舞的视频说明引力波无处不在,有人说“发现引力波的难度就像在操场用显微镜找一个细菌细胞”,还有人说“哪怕我们所创造的一切都将化为灰烬,我们依然能知道宇宙初生的那个黎明,和宇宙最初灭亡的那个夜晚。
我们将凭知识超越时空”……要求:根据以上内容,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议论,可叙述,可抒情,文体不限,将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二、现代文阅读(题型注释)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后面小题。
天下一轮春秋月①当今世界,乱云飞渡,危机四伏,人类仿佛在踢一场找不到球门的球赛。
怅然回首,那一瀑穿越了两千多年混沌、彷徨与苍凉的月华,从孔子诞生地尼山的上空静静地流淌下来,几分清朗,几分暖意。
②2500多岁的孔子老得像一尊雕塑,拱手静候在思想隧道的最幽深处。
2016届北京市东城区普通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万卷网

难度:0.64 组卷:51 题型:选择题 更新:2016/2/22
相似题 纠错 收藏 详情
6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他一个人在教室里想着、写着,几乎忘记了一切。 B.“到底去不去呀?我的大小姐!”爸爸“咚咚咚”地敲着我的房门,“人家催几次了,你总要有一个答复吧!” C.要反对下述两种倾向:明于知彼暗于知己;或者相反,离开客观条件,毫无根据地瞎说盲干。 D.写议论文究竟难在哪里?在推理还是在引文?问题是这种提法本身就有问题。
是为了让这个世界的人知道我们的人是多么聪明,他们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生存。” 恩吉亚姆帕亚部落长老罗伊·肯尼迪表示,这里很早就是他的部落举行特别会议的地点:“它是沙漠里的绿洲。”大约2万年前,现在已经 干涸的湖泊里可能有鱼、贝类和小龙虾。考古小组通过脚印的大小和他们的步幅,推断出这些古人的身高。维博教授最近还在大约6英里 以外的地方发掘出两个17000年前的头骨碎片。他说:“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非常强健,身材很好。我认为,在这里的那些人都非常熟 悉。” 该州环境部长德布斯说,这些脚印显示,当时有一大群人在此走动、活动:“我们看到在父母脚印之间有小孩子跑步的足迹,父母以直线 前进,小孩子则绕着他们跑。”这些脚印记录了约2万年前新南威尔士州住在这座湖边的原住民生活中的某些时刻,这是很重要的纪录。 维博21日先公布了其中124个脚印的研究所得,完整报告将在《人类进化》杂志上发表,参与研究的还包括墨尔本大学以及新英格兰大学 的考古学家。 18 . 对这批“脚印”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A.是目前全球所发现的最大一批最古老的远古人类脚印。 B.是考古学家维博教授最先发现的。 C.脚印长度在13厘米到30厘米之间,包括小孩、青少年和成年人足迹。 D.脚印是在1.9万年到2.3万年前的地球上第一次冰河时期留下的。 19 . 对文中划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肯尼迪认为当时的人善于运动,身体强健,身材很好,我们对那些人非常熟悉。 B.维博认为当时的人善于运动,身体强健,身材很好,那些人之间都非常熟悉。 C.维博认为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身体强健,我们对那些人是非常熟悉的。 D.肯尼迪认为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身体强健,身材很好,那些人之间非常熟悉。 20 . 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威兰德拉湖及其附近地区在大约2万年前是湖泊,里面有鱼、贝类和小龙虾。 B.考古队员根据脚印的数量、步伐距离等可以推测出留下足迹的人类身材。 C.根据发现的这些脚印,我们现在可以清楚地看到从这些脚趾缝里挤出的泥巴。 D.新南威尔士州的环境部长认为,这些脚印显示,当时有一大群人在此活动。 21 . 根据原文,下列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 A.穆西穆西人就是属于恩吉亚姆帕亚部落的人。 B.这批脚印共有457个,维博教授等人只研究了其中的部分脚印。 C.维博发现的人类遗骸和头骨碎片证实了当时的人是运动型的,非常强健,身材很好。 D.这批脚印的发现,对于研究当时居住在潮湿内陆地区的人的身体情况和他们的生活情况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共2小题)1.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现在人们提及的碑碣,一般指各种各样的刻石,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但在古代,碑、碣则是石刻家族众多成员中相互独立的两类。
碑是指长方形的刻石。
汉以前的碑是无字的,其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立于祠庙门前,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二是立在皇宫中,作为观测日影和计算时间的工具;三是竖在墓旁,在中间的上部穿一个圆洞,用来把棺材放到墓穴中去。
碑上刻字,大概应追溯到西汉晚期,当时有人在墓前石碑上刻写亡人功绩,便于他人看到。
随着此风的盛行,碑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把刻有文字的石板称为碑,而不刻文字的石板反倒不能称为碑了。
碣是指圆顶的或形状在四方和圆形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
在唐代,碑和碣还是有区别的。
唐代丧葬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准许立碑,五品以下官员只能立碣。
古代刻石中,极少有名符其实的碣。
有的是名为碑而实为碣,有的则是名为碣而实为碑,天长日久,碑碣就成为一个概念了,并以此来统称刻有文字的石刻。
值得一提的是,碑的出现晚于碣,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就是碣,其形状上小下大,顶部圆形,底下则是平的,四面近似于四方形,刻辞就刻在这四个面上。
这些刻辞,最初仅是记录墓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
后来又加入了有关死者的家世、生平和事业,以及颂扬和悼念的诗铭,文辞逐渐增多,碑文便成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路人可凭此详细地了解墓主的情况。
这种立于墓前的碑,叫做墓碑。
早期的碑还包括由庙门前拴祭祀牲口的石板发展而来的祠庙碑。
祠庙碑上所刻文字主要是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和功绩。
早期碑的作用仅此两种,是因为人们都认为碑是用来纪念过去的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南北朝时,碑成为一个文体名词,一些刻在碑石上的文章,内容不再局限于纪念人物,开始有了记事、颂扬功绩的成份。
从南唐后主开始,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保存书法艺术的碑。
至于碑的种类,到了后代,人们把凡是文字石刻,如碣、摩崖、墓志、经幢等,都包括到广义的碑的范围内。
2016年北京东城区高三期末语文试题(讲评版)

“GPS”是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开发和应用的新一代卫星定位导 航系统,由美国国防部控制,可提供军民两种服务。军码定位精度10 米,仅供美军及盟友使用;民码定位精度20米左右,平时向全球开放, 战时能实施局部关闭。随着接收机的不断改进,GPS测量已趋于“傻瓜 化”。在观测中测量员只需安置仪器,连接电缆线,量取天线高,监视 仪器的工作状态,而其它观测工作,如卫星的捕获,跟踪观测和记录等 均由仪器自动完成。结束测量时,仅需关闭电源,收好接收机,便完成 了野外数据采集任务。如果在一个测站上需作长时间的连续观测,还可 以通过数据通讯方式,将所采集的数据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实现全自 动化的数据采集与处理。另外,接收机体积也越来越小,重量也越来越 轻,极大地降低了测量工作者的劳动强度。目前,该系统是世界上最成 功的卫星导航系统,在实际应用和产业化上处于国际垄断地位。各国可 以使用GPS的硬件,成本中都包含GPS专利费用,这对于用户来说,是 一笔不小的支出。
东城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期末教学统一检测 高三语文 2016.1
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5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8题。 材料一
卫星导航技术是指利用一组导航卫星,对地 面、海洋和空间用户进行导航定位的技术,在军事、 民用等方面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俄罗斯、 欧洲相继建立和发展了自己的定位导航系统。
“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发和应用,进一步说明我国航天科技 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有了三十多年的技术储备,展望未来,中国航 天人对在新一轮的科技大潮中抢占制高点、引领世界、服务全球充满信心。 (取材于《中国版GPS发展历程揭秘》)
3.根据“材料二”中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介绍,在北 京举行的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活动中,下列表现不属于 “北斗”之功的是(2分) A.军乐队演奏连贯精准,不错一音 B.各国嘉宾车辆准时抵达指定位置 C.装备方队等速,时间误差极小 D.空中梯队交叉飞行米秒不差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一模】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东城区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三综合练习(一)语文参考答案一、本大题共8小题,共22分。
1.(2分)B2.(2分)D3.(2分)B4.(3分)B5.(2分)体型小(1分);进行高密度信息存储(1分)6.(2分)A7.(3分)D8.(6分)物理:拓扑材料能够应用在新一代电子器件和超导体中(1分);及应用于未来量子计算机(1分)。
化学:分子机器能用来进行高密度信息存储,构建神奇的“分子计算机”(1分);应用于医学方面(1分)。
生物医学:自噬理论可以为多种疾病开发让病灶自噬的药物(2分)。
(意思对即可)二、本大题共6小题,共24分。
9.(3分)B10.(3分)B11.(3分)B12.(4分)(1)等到(后来)有搬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赏赐他(2分)(2)第二天将要攻取(那)岗亭,有能率先登上(岗亭)的,任命他当国大夫13.(4分)①能面刺寡人之过者②上书谏寡人者③能谤讥于市朝④使内外异法也14.(5分)答案示例①我更赞许吴起的做法。
吴起先后两次设下奖赏标准,取信于民,比起越王仅以赏罚威势震慑百姓,更能获得百姓支持。
只有获得百姓真心的信任和拥戴才是治国之道。
答案示例②我更赞许越王的做法。
越王设计的“焚宫室”更接近战争的危险局面,且相比吴起的只奖无罚,越王赏罚分明,更能激励民心。
只有有原则、有信用的奖惩机制才是取胜之道。
评分参考:①表明观点,1分;②概括越王或吴起的行为,2分;③分析对比,2分。
意思对即可。
三、本大题共5小题,共18分。
15.(3分)C16.(3分)B17.(2分)C18.(6分)答案要点:①形象:花色红艳或艳丽;独自开放,无人关注;花色凋残;结合诗句:万姝娇困或倾城色;墙头岑寂谁问;吹得胭脂成粉。
②情感:要点一:抒发词人对海棠花的怜惜喜爱之情。
结合诗句:潘令老,年年不带看花分。
才情减尽。
怅玉局飞仙,石湖绝笔,孤负这风韵。
漫绿叶成阴,青苔满地,做得异时恨。
要点二:以海棠的迟开、被冷落与最后的凋零自况,表达了对被当政者排挤、罢职的不满。
2016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 )语 文

2016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语文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1.(24分)阅读下面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现在人们提及的碑碣,一般指各种各样的刻石,是一切刻有文字的石刻的总称。
但在古代,碑、碣则是石刻家族众多成员中相互独立的两类。
碑是指长方形的刻石。
汉以前的碑是无字的,其用途主要有三种:一是立于祠庙门前,用来拴祭祀用的牲口;二是立在皇宫中,作为观测日影和计算时间的工具;三是竖在墓旁,在中间的上部穿一个圆洞,用来把棺材放到墓穴中去。
碑上刻字,大概应追溯。
到西汉晚期,当时有人在墓前石碑上刻写亡人功绩,便于他人看到。
随着此风的盛行,碑的意义也发生了变化,人们开始把刻有文字的石板称为碑,而不刻文字的石板反倒不能称为碑了。
碣是指圆顶的或形状在四方和圆形之间、上小下大的刻石。
在唐代,碑和碣还是有区别的。
唐代丧葬制度规定:五品以上官员准许立碑,五品以下官员只能立碣。
古代刻石中,极少有名符其实的碣。
有的是名为碑而实为碣,有的则是名为碣而实为碑,天长日久,碑碣就成为一个概念了,并以此来统称刻有文字的石刻。
值得一提的是,碑的出现晚于碣,现存最早的文字石刻就是碣,其形状上小下大,顶部圆形,底下则是平的,四面近似于四方形,刻辞就刻在这四个面上。
这些刻辞,最初仅是记录墓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
后来又加入了有关死者的家世、生平和事业,以及颂扬和悼念的诗铭,文辞逐渐增多,碑文便成为一篇完整的传记,路人可凭此详细地了解墓主的情况。
这种立于墓前的碑,叫做墓碑。
早期的碑还包括由庙门前拴祭祀牲口的石板发展而来的祠庙碑。
祠庙碑上所刻文字主要是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和功绩。
早期碑的作用仅此两种,是因为人们都认为碑是用来纪念过去的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
南北朝时,碑成为一个文体名词,一些刻在碑石上的文章,内容不再局限于纪念人物,开始有了记事、颂扬功绩的成份。
从南唐后主开始,还出现了专门用来保存书法艺术的碑。
至于碑的种类,到了后代,人们把凡是文字石刻,如碣、摩崖、墓志、经幢等,都包括到广义的碑的范围内。
2016东城一模微写作范例及点评

二、出现的问题 1.认识水平的问题:
第1小题,有学生对古诗词完全没有感受,大谈诗 词大会可以带人找回童年的感受云云; 第2小题,有学生不知道六小龄童是谁,以为是一 个孩子,有的不知道六小龄童的造型是猴子,头 上是辫子、触角,有的否定六小龄童出来的价值、 批评他年纪大了还趁机捞金云云; 第3小题,有学生不懂得诗歌,用一些完全不属于 诗歌评价的角度去理解,如“故乡怎么可能小呢? 它还有房子呢”“两个字是什么,没写完”云云。
2016年东城区一模语文
第27题微写作反馈
一.评分细则 1.各小题基准分为7分。 题目所设定之特殊语境、特殊目 的,特殊要求,同时符合,给7分, 加分项符合其中一项上升1分。
具体说明: 27-1题: 如何符合语 文化益智节目、古诗词、开场白 境 如何体现目 节目宗旨“诗词与文化 / 生活之美” 的 特殊要求的 激发参与热情(语言的鼓动性) 具体含义
2.缺少考试意识,在作答中自说 自话。 如:有的考生在第1小题写作中, 说关于参与抽奖、拨打热线之类 的话。 有的考生在第2小题的写作中,大 谈自己童年往事,说了很多对小 时候看《西游记》的回忆和感想。
3.不能围绕中心进行展开,文段 中说与特殊语境或特殊目的无关 的话,东拉西扯越说越远的。 如:第 2 小题,有的考生用大量 笔墨描写六小龄童的服饰;多种 感受却彼此没有内在联系。 第 3 小题,有的考生在文段中大 谈城市化与农村消亡的话题等。
4.仍然存在审题问题。
第 1 小题,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特 殊语境”,不像开场白,单纯谈诗词 之美。 第2小题,有的学生脱离语境去谈 《西游记》的翻拍,批评其他电视台 的春晚,甚至谈尊老爱幼。 第 3 小题,有的学生没有注意到针对 诗歌获奖发表观点,而去谈“故乡” 这一选材或自己心目中的故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分)“材料一”最后一段“仅此两种” 中的“此”,指代的具体内容是?
• 参考答案:
• 墓碑的作用是让人们了解墓主人的情况,祠庙碑的作用是 记述受祭祀者的德行与功绩; 注意: (1)必须具体表述墓碑和祠庙碑的 “作用”是什么各1分, 只写“墓碑作用”“祠庙碑作用” 不得分; (2)墓碑的作用如答得比较具体,也可得分,如:记述墓 中人的姓名官位、卒葬年月,死者的家世、生平、事业, 颂扬和悼念墓中人;
Hale Waihona Puke 秦哀公派人推辞说:“我们大王知道您的要 求了,您还是到宾馆(休息),我们将商议此事并告 诉您(结果)。”申包胥答道:“敝国国君流亡在草 野之中,没有获得一个休息的地方,我怎么敢去安歇 ?”靠着宫廷的墙壁站立着哭泣,哭声日夜不断,水 浆也不喝一口,(这样哭了)七天七夜。秦哀公为他 吟诵了《无衣》这首诗,说军队现在就出发。申包胥 磕了九个头才坐下,秦哀公说:“楚国有这样的臣子 还亡了国,我没有像这样的臣子,我灭亡的日子没有 几天了。”于是就发兵援救楚国。
10.请用“/”为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断句。(3分)
“吴为无道行封豕长蛇蚕食天下从 上国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草莽使 下臣告急曰: 吴为无道/行封豕长蛇/蚕食天下/ 从上国//始于楚/寡君失社稷/越在 草莽/使下臣告急曰
11.将画波浪线的句子译为现代汉语(3分)
◊然赏所以劝善也,辞赏,亦非常法也。
◊给分点:第一句,然、所以、劝(对两处給1分,但 句子意思完全错,不给分);第二句,辞;第三句, 非常(不是正常)。
◊参考答案:
• 但赏赐是用来勉励善行的,拒绝赏赐,也不是 经常可用的法则。
12.填空题(3分)
(1)诗经,或填“诗”也可;
(2)与战友同仇敌忾(只要能说出“与战友共同抗 敌”即可);
(3)表明秦国与楚国为友,共同击退吴国的立场以 及出兵救楚的决心(只要说出“出兵救楚”即可)。 • 问题:在没有读懂诗的前提下,不能准确理解这首 诗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如:“赞扬申包胥的忠 诚”“同情包胥与楚国”
7.右图为天安门与纪念碑的 原方案和现方案的对比示 意图,请结合此图与“材 料二”、“材料三”的相 关内容,指出原方案的不 足。(6分)
7、6分。一点2分(部位特点+具体分析),三 点6分。 (1)碑首较小,没有体现出纪念碑的雄伟,或者不能起到 保护碑身的作用,或者碑首与碑身一体,与碑座相比越发 显得纪念碑的渺小; (2)门洞的设计与天安门相同,不能体现纪念碑的独特性; 或者不能和天安门起到相互衬托作用; (3)台(碑座)的高度和体积使纪念碑显得瘦小,比例失 当; (4)整体形体上,大小尺寸比例失当,无法显出纪念碑的 庄严高大;
学生常见问题:
• 除第6题所说问题外,其他问题: (1)思路混乱。不分条理,全混在一起说;或者某一点在 前后文中能说上两三遍; (2)观察有误、表述逻辑混乱。如:“碑座太小、低、矮, 不能凸显碑身的庄严高大,或者不能体现天安门的伟大”, 观察有误,表述也有问题,难道碑座高大,才能凸显碑身 高大吗?碑座大小和天安门有何关系? (3)胡言乱语。如:“同原方案不能够突出我国充满活力 的朝气和威严、庄重,与我国当时的建国盛况略有不符”。
14.结合两段文字谈谈你对本句中“忠”的 含义的理解(6分)
◊答出 “忠”的含义,2分,只答出“以国家利益为重” 得1分。 ◊结合①段文字,分析烛之武“忠”的表现1分;(对烛 之武的分析要扣在“尚有因个人恩怨产生的不满、埋怨 推托之辞”) ◊结合②段文字,分析曾子句中“忠”的含义1分;(对 曾子的分析要扣在“为别人做事要尽心竭力”) ◊在分析烛之武、曾子时,要与申包胥对比或联系,分析 申包胥的“忠”的表现。2分
5.C
5. 根据“材料二”,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碑通常是由碑首、碑面、碑座共同构成的。 B.碑首的作用就是保护碑身不受雨雪侵害。 C.碑阴可以刻字,也可以是无字的空白石面。 D.碑侧是用来题名以及雕刻装饰性花纹的。
6.根据以上三则材料,概括碑的文化价值。(5分)
评分细则:
(1)应该紧扣“原方案的不足”来答,说出不足的具 体的表现; (2)只写原方案不足的部位,或者特点,没说不足的 具体的表现的,只给1分;譬如只写“碑首较小”之 类的;如果部位说对了,但是表述不准确,譬如说 “碑座过小”,则该条不得分; (3)只说现方案好在哪里的,表述准确,则每条得1分;
诗歌阅读
3
满江红 豫章滕王阁
吴潜
万里西风,吹我上、滕王高阁。正槛外、楚山云 涨,楚江涛作。何处征帆木末去,有时野鸟沙边落 。近帘钩、暮雨掩空来,今犹昨。 秋渐紧,添离 索。天正远,伤飘泊。叹十年心事,休休莫莫。岁 月无多人易老,乾坤虽大愁难着。向黄昏、断送客 魂消,城头角。
15.C
15.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 A.“万里西风”三句颇有气势,写出了词人登临 滕王高阁时的兴致。 B.“正槛外”三句写凭栏所见壮观之景,也表现 了词人心潮的激荡。 C.“何处征帆木末去”,既写出词人伫立之久,又 暗含前途未卜之意。 D.“秋渐紧”,“紧”字呼应上片的“西风”、 “暮雨”,突出了凄怆之感。
文言文阅读
2
申包胥是楚国人。吴国在柏举大败楚军,就攻入郢 都,楚昭王逃亡到随国。申包胥不等接受楚王命令就奔赴秦 国请求出兵(援助),说:“吴国作出不合道义的事,行为 就像大猪长蛇一样,像蚕(吃桑叶一样)吞食天下,对中原 国家用兵,首先从楚国开始(攻打)。敝国国君丧失了国家 ,流亡在草野之中,派我来报告急难,说:‘吴国,是夷狄 之国,夷狄的欲求是没有满足的,灭亡了楚国,那它的西边 就和您的国家接壤,如果(吴国)与您接境为邻,那就是大 王边境上的心腹大患。趁吴国形势未稳,大王一定要想个办 法。如果能仰仗大王的威灵,保存并安抚楚国,楚国将世世 代代侍奉大王。’”
6、参考答案:
1)是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古代社会的宝贵资料; 2)留存了历代书法家的真迹,或者保存书法艺术; 3)生动展现了中国文字的发展历史; 4)保存了大量具有艺术价值的精美装饰和图案花纹; 5)有的碑是民族文化、民族情感与民族精神的载体;
• 评分细则:共4个要点,其中(2)(3)两条主要围绕文字、 书法来谈,算是一个要点;4个要点中,答出任意1点1分, 2点3分,3点5分;
附1:赏析——创作背景
• 这是一首抒发人生悲感的词作。淳祐七年(1247)春夏, 吴潜居要职,七月遭受权臣攻击被罢免,改任福建安抚 使。时其兄吴渊供职于南昌。此词应该为吴潜前往福州 道经南昌时所作。 • 豫章为南昌旧名。滕王阁,唐初建于南昌城西,飞阁 叠台,下瞰赣江,其临观之美,为江南第一。再加上有 王勃《滕王阁序》的美传,益发使其辉光焕发。词客骚 人“临帝子之长洲,得仙人之旧馆”,多有吟咏,吴潜 此作亦发兴乎此。
2016东城一模讲评
以考为鉴,查己得失!
长文本阅读 文言文阅读 诗歌阅读 散文阅读 写作
长文本阅读
1
1.C
1. 下列对“材料一”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 项是(2分) A.祭祀:“祭”使用部首检字法应先查“示”部, 再查六画。 B.追溯:溯的意思是“往上推求或回想”。 C.名符其实:“符”不可以写作“副”。 D.经幢:幢的读音为“chuáng”。
示例:(6分)
(1)碑首太小,不能保护碑身; (2)碑身太小,不能凸显出碑的庄严高大; (3)碑座的三个洞和天安门相似,不能起到互 相衬托的作用; (4)碑座的高度与碑身的高度不成比例。
• 点评:紧扣“原方案的不足”,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 思路清晰,表达简明扼要
(5分)(1)原方案没有碑首,使石碑容易被雨雪淋到, 容易损坏石碑;(2)常见碑座应该是碑宽的两倍,高 度为碑身高度的百分之四十五,原方案的方案不合适; (3)原方案与天安门广场形体类似,都是上细下宽, 且有门洞,不能互相衬托。 (划线处表述不清楚不准确)
抒怀:
“秋渐紧,添离索。天正远,伤飘泊。”“秋烟紧” 就是秋意渐深。这秋意包括上片所写西风、暮雨, 如果说登临楼阁时还给人以兴致,现在则给人以相 反的刺激,让人更觉凄怆孤单了。“天正远”,道 途茫茫,任所还远着呢。“正”字不堪。这都是眼 前所感。这样一个季节,这样一种环境,这样一番 景致,作者那敏感的心怎能不受到触动呢?于是下 面由近及远,回首往事。
申包胥带领秦军到达楚国。秦国大夫子满、子虎率 领五百辆兵车,子满说:“我们不了解吴国的战术。”让楚 国部队先跟吴国部队作战,然后与楚军会合,大败吴军。 吴国退兵后,楚昭王收复了国家,奖励就从申包胥开始。 申包胥说:“辅佐君王安定国家,不是为了自己;拯救急难 铲除祸害,不是为了名声;功成了就接受奖赏,这是出卖自 己的勇力。国君已经得到安定,又还追求什么呢?”就逃避 赏赐,一辈子也不露面。 君子说:“申先生不等接受楚王命令就奔赴秦国,这是忠 心;七天七夜哭声不断,这是(对国家)感情深厚;不接受 赏赐,这是不夸耀功劳。但赏赐是用来勉励善行的,拒绝赏 赐,也不是经常可用的法则。”
答题要有“联系文本”的意识 14、答案示例:
• 文中这句话的意思是“申先生并没有接到楚王的命令就去秦国 求救兵,这是忠心啊”1分。 • 比较(1)中烛之武的表现,可以看出烛之武在郑伯请他出面 救国时,尚有因个人恩怨产生的不满推脱之词1分,相比之下, 申包胥的忠,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完全不计较个人得失的行为 1分。而(2)中曾子所言的“忠”,是指为别人做事要尽心竭 力,这是个人行事的一种原则1分,申包胥将之发扬光大,在 国家急难之时,主动奔赴秦国求助,甚至不惜牺牲个人身体健 康,最终打动秦王出兵救楚,这就是尽心竭力的表现1分。因 此,文中这句话中的“忠”就是以国家利益为重,尽心竭力地 为楚国做事1分。
13.结合《烛之武退秦师》中的内容分条概括烛 之武与申包胥游说方式的异同。(4分) ◊相同点:2分 只要扣在“从秦的利益出发讲道理”,得2分。(只扣 帽子,答“都讲道理”得1分) ◊不同点:2分 结合文本,具体答出烛之武怎样“晓之以理”的,得1分。 (从四个角度为秦王分析退兵的好处) 结合文本,具体答出申包胥怎样“晓之以情”的,得1分。 (先晓之以理,再拒食立哭,七日七夜,以情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