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4、15、16课教案
六年级语文第九周教案(13、14、15)课.doc

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单元备课盐池县第三小学教师集体备课导学案(二) 熟读课文1. 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关于地球的 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地球的渺小、自然资源有限、目前人类 无法移居)2 •记得遨游太空的宇航员发出感叹:“我 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又太容易破碎了。
” 听到这些,你有什么疑问?(三) 重点练习,品读感悟1. 让学生感悟到地球美丽壮观,和蔼可 亲。
(1) 首先让学生找到能表现出地球可爱 的句子,自己读一读,然后教师引导——在茫 茫的宇宙中,出现了一个裹着水蓝色的“沙衣” 的晶莹透亮的地球,让学生感受到地球是那么 美丽,那么亲切,让学生把地球的美读出来。
接着让学生再深入理解“地球”这位人类的母 亲,这个生命的摇篮的比喻意义。
文中把地球 比作母亲,说明地球给人类生命,把地球比作 摇篮,说明地球哺育我们成长。
这样,学生再 读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 是那么美丽壮观,和蔼可亲时,就能对地球母 亲的喜爱之情融入自己的朗读中。
(边读边想 象地球的样子)(2) 让学生感悟地球是渺小的。
(3) 教师先演示——地球在太阳系中运 行的情况,让学生只觉地球的渺小,接着让学 生找出地球渺小的数据和有关的比喻,理解人 类活动的范围很小,最后让学生朗读课文,读 后评议。
2. 我们的地球母亲是那样的可爱,同时 又是那样容易破碎。
课文的哪些部分写出了地 球母亲容易破碎?3. 仔细阅读第三、四自然段,认识人们 无节制地开采和破坏所造成地后果。
(1) 请大家读读第三、四自然段,说说 这部分让你看到了怎样的地球? (2) 是谁造成了地球的这些变化?请用1. 生初读课文,读准生字 字音,了解字 意,交流沟通,2. 把课文读正确、通顺、 流利。
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 课文,找出写地 球可爱和容易 破碎的句子读 读。
4.同桌交流、讨论,引导 学生明白课文 内容。
文中的话告诉我们!a.理解“地球是无私的……枯竭”这句话。
第13——15课教学设计.doc

第十三课:木字旁(林、村、树、枯、机、桃)的书写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木字部首的字的写法及其变化规律。
2.培养认真观察、比较、分析的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良好品质。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引入:1、讲述书法家小时候学书法的故事;欣赏颜真卿的书法作品。
2、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环境问题是一个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
保护环境,爱护花草树木,人人有责。
为保护树木、保护森林,我们不要再使用一次性筷子。
双木成林,三木成什么呢?(森)3、树木有广泛的用途,还可以绿化环境,净化空气。
“木”字的写法也在不断演变发展,下面就请同学们欣赏书法家的“木”字和“木”字部首的汉字的字。
4、我们学过的木字部首的字有哪些呢?5、揭示课题木字部首的汉字学生活动:1、欣赏、交流想法2、欣赏不同字体的“木”和带有木字部首的字。
3、“双姿”训练检查。
能力训练:1、观赏树木和森林图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2、了解“木”字在书法领域的演变过程。
.新授木字部首的字怎样写才美呢?1、拼字游戏,分析字形结构:(1)研究左右结构的“村”(2)研究上下结构的“李”(3)示范:写“机”字(4)小结2.指导书写独体字“木”(1)演示:“木”字中的(横、竖、撇、捺)及笔顺,“木”字在田字格的位置。
(2)提要求,巡视 (3)点评3,比较:独体字“木”与合体字“村”、“李”中的“木”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1、动手写“村、李”字,并交流。
2、讨论、交流3、师示范并点评师生共评:观察、讨论.练习1.指导书写“林、树、枯、机、桃”和“杏、查、本、朵、森、柴”字。
2.指导临写。
(1)巡视指导(2)点拨学生讨论交流(1)小组讨论、互评(2)师生共评.拓展1.下面我们将今天所学的“村”和“李”组词、进行书写练习。
2,书写一页带有“木”字的习字。
.总结(略)第十四课:创作练习教学目的1.学习基本的创作要求2.让学生知道书法创作的注意事项3.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1.整篇的书法欣赏2.感受书法的美二、创作3.讲解创作的基本要求4.学生观察,发现创作的基本注意事项5.教师进一步讲解6.发纸,进行创作练习7.先统一规定内容8.再自由创作练习9.要求必须完成一幅二、总结第十五课,学生书法作品欣赏教学目的1.学习欣赏的基本要求2.让学生知道书法欣赏的注意事项3.进行简单的创作练习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一、欣赏1.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2.自由欣赏,感受书法的美二、点评1.讲解欣赏书法的基本要求2.学生观察,发现作品的优点3.通过观察,发现作品的不足之处4.教师进一步讲解5.取长补短,再创作6.再自由创作练习,并上交作品7.要求必须完成一幅三、总结。
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七教案(14课、15课、16课)

3、注意领悟作者的一些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这些方法。
教学中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本组课文讲述的故事感人肺腑,闪烁着人性善良、精神高尚的光辉。那可歌可泣的事,那令人震撼的情,深深地触动着人的心灵。
1、在学习课文前,要按照每课学案的要求,认真查阅资料,以便锻炼自己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查阅资料有助于我们更好、更快的理解课文。
现在相当多的教师开展的口语交际训练过多的依赖于虚拟情境的创设上。生活与语文的差距的突显,严重地影响了交际训练的效果。
口语交际习作三教学反思
1、“弄虚作假”——忽视了交际的基本条件。案例中,教材所提供的例子,只是为学生进行劝说引个路,而真正的劝说需要联系本班实际,让学生真实地进行,可教者恰恰忽视了这个最重要的前提。虚拟情境与真实生活的本质差距,使得学生在参与中一直以演戏的心理对待本该是真实的情境,他们很难真心投入,也无须真心投入。虚拟情境虽然对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是有效的,但无法使学生得到精神生活的充实和提高。
过程与方法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摘录使自己感动的语句。
情感价值观
3、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用“抓事例及事例中的关键词句”体会中朝两国人民“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用鲜血和生命凝成的伟大友谊”。
4、领悟课文叙事抒情,直接抒情的写作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难点:领悟课文表达上的一些特点。
教学方法
自读自悟、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
收集抗美援朝资料或观看《上甘岭》、《英雄儿女》等电影。
本课总课时数
两课时
13、14、15课导学案

科目/教材语文年级:五年级课题13在大海中永生课时2课时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我能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我能学习用“不仅……也……”造句;
4.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学习重点:我能缅怀小平同志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爱祖国、爱人民的高尚情怀。
六、布置作业
课堂练习
多媒体
多媒体
初步读通课文
读准字音,理解词义,为学习课文做好准备。
培养学生概括课文内容。
围绕重点句段处扎扎实实进行朗读品析,揣摩玩味,读中感悟人物形象,读中体验文本情感。
深入人物,心灵与文本产生共鸣,对伟人逝去的缅怀,对伟人的爱戴之情油然而生
预设板书:
23在大海中永生
飞向大海:低低地??缓缓地????(悲痛不舍)
六、布置作业
3分
14分
6分
5分
3分
3分
2
分
2分
15分
15分
3分
1分
第一课时
一、检查预习
朗读课文。
二、学生字词语
1.读生字。
2.练习给生字组词,读一个生字,按照课文内容,用这个字组词。
3.画出生词并同桌互读.
辽阔衷心爱戴人生篇章海疆舷窗水天一色震撼奔腾不息
三、初步理解
读课文说出主要内容。
四、再读课文
1.默读课文,找出关联词。
4.引导学生畅所欲言谈读后感
5.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三、出示课后作业
多媒体
多媒体
初步了解高尔基
一年级书法第13,14,15,16教案课案

第13课竖和竖钩的位置课题13、竖和竖钩的位置课型新授课第 1 3课时教学目标1. 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2. 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学会书写基本笔画“竖和竖钩的位置”。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两种竖在不同字里的灵活用法。
教学难点掌握竖钩的书写及其位置。
教学方法观察比较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同学们,还记得竖画的写法吗?竖画分为哪几种?1. 指明生回答2.生观察3.观察,书空4.举手发言二、学习要领1.讲解竖在不同的字里的不同用法a.“本”字的竖是垂露竖。
b.“平”“书”字的书都是写作悬针竖,并且都要写在田字格的竖中线上。
c.“业”字的两竖左边短右边长,左边的点与左竖分离,右边的短撇与右竖向连。
d.“平”字的点要和横竖分离。
e.“书”字上部应小不应大。
f.“业”字两竖要写出长短和方向变化,右点不要与竖连。
2.竖钩的写法:竖钩怎么写?怎么运笔?教师带领学生学写竖钩3.竖钩的位置说说“东”的竖钩应该写在什么位置?强调:“东”字的竖钩要写在竖中线上,左右两点的距离对称5.学生在树上练习书写以上几个字三、练一练本平书业自己东西四、学生练习书写竖和竖钩的位置,师行间巡视辅导,展示优秀的学生作业。
五、小结与作业勤奋刻苦、坚持不懈的人才能练好字。
回去后把今天学的几个字练一练吧!六、板书设计13、竖和竖钩的位置教学反思:勤勉而顽强地钻研,永远可以使你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第14课横钩的写法及横竖的交叉课题14、横钩的写法及横竖的交叉课型新授课第14 课时教学目标1.在老师的讲解引导下,了解掌握铅笔字的书写要领;2.在观察、比较、临摩的基础上,掌握“横钩的写法和横竖的交叉”的规则。
3.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逐步提高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横钩的写法,能正确运笔。
教学难点能正确理解并书写中竖。
掌握其位置。
教学方法培优辅差教学准备ppt教学过程学生活动一、导入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笔画是构成汉字的最小结构.单位,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写好最基本的笔画。
五年级语文15、16课教案

三、观看录像,升华情感。
1、同学们,玉屏楼前的这三棵奇松最具代表性,其实黄山上还有许许多多千姿百态的奇松,咱们再去看看其它的奇松好吗?播放录像。
1、出示自学要求,让学生自学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指名读课文,随时正音。
(2)读后说说“小斗士”是谁?文章通过几件事,表现了“小斗士”的勇敢坚强?作者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3)用一、两句话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学生朗读课文,从整体上感知课文。
(1)学生默读课文,讨论分段。
(2)交流分段、概括段意。第一段:(第一节)写恩科西去世,引起世界许多人的关注。
3、下面请同学们再好好地读读课文,用横线划出描写迎客松的句子,用浪线划出描写陪客松的句子,用虚线划出描写送客松的句子。
4、请三位同学分别读一读。
5、下面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描写迎客松的句子,一边读一边想,在你的头脑中迎客松究竟是什么样的?
三、第二次"先学后教"(背诵第二自然段)
同学们,迎客松生命力是那样的旺盛,姿态是那样的独特,它代表着黄山奇松,更象征着整个黄山。我觉得咱们在读的时候不光要把迎客松的奇、美给读出来,还要把作者对迎客松的赞叹,喜爱之情给读出来。你们能用自己的朗读把作者的情感表现出来吗?大家试着再读一读。(自由读、齐读)
教学时间
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第(16)课第(1)课时
课题
16.黄山奇松
课型
新授课
教学方法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用具
投影仪(投影片)、教学挂图、录音机
四年级语文13.14.15教案

四年级下册13课《动物的睡眠》编写人:杨建浩教学目标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2、能较快地阅读课文,把握课文大意。
3、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等几种动物睡眠的有关知识。
教学难点: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进一步了解动物的兴趣。
教学准备:有关动物“睡眠”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谈话导入导语:大家都知道,我们人类每天都要睡觉。
动物也是这样,它们也要睡眠。
可是,动物的睡眠跟人类却有所不同。
不同的动物会有不同的睡眠。
今天我们要学的这篇课文,就向我们揭示了几种动物睡眠的趣闻。
2 板书课题:动物的“睡眠”。
我们一起把课文的题目读一遍。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动物怎样睡眠?为什么睡眠?)4、出示自学提示:(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
(2)快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的睡眠。
5、学生根据自学提示,学习课文。
6、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心中二次备课。
7、反馈检查,教师指导。
A检测生字旷野千里迢迢偏僻木棍懒腰蠕动蜗牛B检测新词旷野千里迢迢金蝉脱壳赖以C、课文主要写了几种动物的睡眠?二、品读重点,深入感悟1、出示自学提示:(1)用3分钟的时间,采取边读边勾画的方式了解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特点。
(2)阅读课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把你们的体会告诉我。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导。
3、检测:(1)指名学生复述蝙蝠、海参、蜗牛的睡眠方式。
(2)说说从课文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你明白了什么?4、总结全文5、拓展延伸:1、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睡眠方式?请给同学们介绍一下。
三、课堂检测:1、注音旷野()千里迢迢()偏僻()懒()腰蠕()动2、课文主要写了()()()的睡眠。
3、动物在()情况下以睡眠的方式使自己的生命()。
四、课后作业:1、积累课文中的好词好句。
2、给家长讲一讲,为什么蝙蝠要进行“冬眠”而海参要进行“夏眠”?板书设计动物的“睡眠”蝙蝠——冬眠海参——夏眠蜗牛——冬眠、夏眠为了生存四年级下册第十四课《田忌赛马》编写人:杨建浩教学目的: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重点理解垂头丧气、胸有成竹、目瞪口呆。
语文13--16课教案

3.看图想一想“长满了绿叶〞是什么意思呀?
4.师:“多么得意的小葫芦呀〞,仔细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葫芦怎么得意呀?
5.让我们有语气地把这段再读一读。
6.师:小葫芦这么得意,和“长满了绿叶〞有什么关系吗?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当叶子上刚出现一些蚜虫的时候,种葫芦的人看到了是怎么想的?
教后反思
一、激趣导入1、今天,教师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云儿见它让路,小树见它招手,禾苗见它弯腰,花儿见它点头。你们猜出是什么了吗?〔风〕2、板书:风娃娃。我们平时说到的娃娃有洋娃娃、布娃娃、泥娃娃那风娃娃是怎么样的呢?我们一起看课文。
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对话,结合看图体会人物的心理,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4.我要的是葫芦
生字:
每满谢变
葫芦言治慢
执教教师修改案
课前预习
1、读一读生字。
2、分析每个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书写位置。
教后反思
教师引导、点拨案
〔教师活动〕
自主、合作、探究案
〔学生活动〕
执教教师修改案
教学生字。
1.教学“每〞。
2.教师范写,重点指导。
穿:上下构造,上局部为“穴〞字头,
板书课题,齐读,说说读了课题你现在最想知道什么?
圈出难读和不认识的生字。然后拼读课文下边小礼物里的生字,认真读一读。
学生自主识字,交流识字的方法。
过关展示案
执教教师修改案
照样子写出汉字并且组词。
例:月〔朋 〕〔朋 友 〕心〔〕〔〕口〔〕〔〕氵〔〕〔〕
〔1〕“葫〞我用形声字方法来记,葫芦是植物,用草字头表示,
“胡〞表音,上形下声合起来就是“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激情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白鹅吗?想说些什么吗?(播放有关鹅各种神态及活动的录像,展示课文中的白鹅图。)
2.简介作者丰子恺。
二、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课文。
1.出示卡片,读生字、新词。
强调读准“颈、吭、倘、供”的字音和“看守、净角、譬如、窥伺、侍候、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狂吠、倘若、供养不周”等词语,特别注意翘舌音、多音字的读音。
1.这是一只什么样的白鹅?请大家默读课文,画画重点词,找找重点句。
2.说说白公鹅留给你的印象(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词语。(派头十足) (威风凛凛) (耀武扬威) 的白公鹅 (引人注目) (自由自在) ……
3.白鹅的这些特点,你是从哪些地方读出来的,课文是怎样具体写的?再读课文,
吃相:从容不迫 架子十足
(主备人 洛城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马美红)
教学反思:
14、白公鹅
教学目标:
1.认识课文中的7个生字:腔、掂、涟、漪、虑、属、宰。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白公鹅的特点。
3.比较《白公鹅》和前一篇课文《白鹅》在写法上的异同之处,体会作者的语言特点,学习抓住特点写具体的方法。
重点指导(1) 老实(2) 贪玩:任凭……也……(并用这个词语说句子。)
过渡:猫既老实又贪玩,的确古怪。它的古怪还体现在哪里?
2、句子二: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尽职:屏息凝视,非……不可
品味:屏息凝视 A、谁来说说“屏息凝视”是什么意思?
(指名回答:抑制呼吸,聚精会神地看,不发出一点声音)
五、体会情感,朗读背诵
1、作者写鹅的“高傲”,你有什么看法?(透过字面体会作者对鹅深深的喜爱之情)
2、朗读、背诵自己喜爱的部分。
六、作业
1、抄写文中生动有趣的句子。
2、观察自己喜爱的一种动物,准备“园地四”的口语交际与习作。
七、板书设计
13、白鹅
叫声:严肃郑重 厉声呵斥 高傲
步态:步调从容 大模大样 生动有趣、讨人喜欢
13、白鹅
教学目标:
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字;理解、积累并学会运用部分词语;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学会抓住重点词句了解白鹅的特点,能体会到作者运用对比、拟人、明贬实褒等方法表达对白鹅的喜爱之情。
3.积极参与学习,在感悟用词的准确、描写的风趣及写话训练中获得愉悦的情感体验。
2.学生谈体会,老师小结:整篇课文都围绕“好一个高傲的动物”来写。第二自然段也很重要,它不仅连接第一段的内容,还告诉我们后面几个自然段分别从鹅的叫声、步态、吃相几方面写鹅高傲的特点。(板书:好一个高傲的白鹅:叫声、步态、吃相)
3.齐读第一、二自然段,加深体会课文中心句及过渡段的作用。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自学提示:
2、小猫这么可爱,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它。(出示图片,师相应解说)
3、总结:老舍爷爷用了这么多的具体事例描写了小猫的可爱,这表达了老舍爷爷怎样的感情?(对猫的喜爱)
教学重难点:通过作者的具体描写初步体会作者表达方式的不同。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丰子恺的《白鹅》图和《白公鹅》课文插图。
2.学生准备:有条件的同学可以留心观察白鹅或其他动物的外形及活动。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认识了著名作家丰子恺笔下的白鹅,谁来说说它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
2、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学习用具体事例描写动物性格的写法。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猫的资料。(比如猫属于哪一类动物?有什么特点?)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图。 2.认识猫。(家猫、波斯猫)3.学生介绍猫。
4.师展示猫的资料。 5.今天我们就来学一学老舍先生写的《猫》。6、简介老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 能通过抓重点词句、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大猫的性格古怪,小猫的淘气可爱,体会老舍先生对猫的喜爱之情,感受对生活的热爱。
4、 能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写猫的异同。会用具体事实描写的方法写一小动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教学重点:
1、了解作者是怎样写出猫的性格特点的。
B、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屏息凝视”,“屏息凝视”10秒钟。(师生体验并交流)
C、师:我们才体验了10秒钟,而猫一连就是几个钟头,可见猫是多么的——(尽职)。(齐读相应的句子)
过渡:这么贪玩的猫,工作起来却这么尽职,非常古怪!
3、句子三:它要是高兴,能比谁都温柔可亲: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若是不高兴啊,无论谁说多少好话,它也一声不出。
2、回顾课文结构和写法。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作者用什么方法写出了白鹅步态的特点?
2.同学们能从课文写鹅和鸭的词语中,想象出它们是怎么走路的吗?谁来演一演?下面的同学注意看,要用课文里的词语评评他们演得像不像。
3.再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自由朗读,抒发喜爱之情。
4.小结后齐读第四自然段,加深体会。
交流讨论。(在交流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当引导学生学习重点句段。) (1)“派头十足”的特点。(体会拟人手法的形象运用,边读边想象白公鹅的“派头”。)
(2)“步态优雅…慢条斯理”的特点。
①圈出落步时的动词,体会怎样把特点写具体。(边读边想象,可结合《白鹅》图)
②不同情形下的表现:走车辙凌乱而泥泞的路;狗追赶。
b、如果猫听到主人叫唤,它也许会干脆利落地短应一声——(生:齐叫“喵”)
c、如果猫生气了,想要打架,它也许会粗声地吼一声——(生:齐叫“喵……”)……
四、小结 老舍笔下的猫是如此的古怪,而老舍爷爷笔下满月的小猫更可爱,我们下节课再来学习。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听写词语。
2、课文围绕“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作者写猫的古怪性格,可以看出作者对猫的什么情感?
2.结合板书,重点体会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并用这种方法说说你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五、板书设计
14.白公鹅
抓特点 写具体
步态 慢条斯理 (落步 走泥泞路 狗追赶)
活动 自由自在 (拍翅 河面 岸边)
(主备人 洛城新区实验小学四年级刘金童)
教学反思:
15、猫
教学目标:
1、 认识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正确读写“古怪”、任凭、屏息凝视、变化多端、跌倒、枝折花落等词语。
5.积累词语──“步调急速、局促不安、大模大样、从容不迫”。
三、积累运用,读写结合。
1.课文用准确的词语和生动的事例写出了鹅的高傲。你愿意把自己当作一只高傲的白鹅,向别人介绍自己吗?
出示“快乐写话卡”:我是一只_______的白鹅。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练习题很灵活,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练习,既可以灵活运用本课的词语,进行语言重组,又可以拓展思维,有创意地表达。)
二、预习检测,初步了解课文,理清思路
1、字词检测
2、课文是从哪两个方面来写猫的?
课文共有( )个自然段,第( )至第( )自然段写猫( );第( )自然段写满月的小猫( )。
三、课中学习,剖析“古怪”,赏“猫”悟“情”
(一)猫的性格古怪在哪里呢?请同学们自读1~3自然段,想一想、说一说。
交流:
1、句子一:说它老实吧,它的确有时候很乖。它会找个暖和的地方,成天睡大觉,无忧无虑,什么事也不过问。可是,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说它贪玩吧,的确是呀,要不怎么会一天一夜不回家呢?
2.通过多种形式读,带着想象读出内心感受。
3.认真读课文第一至第三自然段,说说白鹅还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学生再次交流:从“养鹅等于养狗”看出作者认为鹅很忠诚,能看守门户;从“雪白的大鸟”可以看出鹅十分可爱;从“凡有生客进来,鹅必然厉声叫嚣”等词句看出鹅对陌生人敢厉声呵斥,非常勇敢、非常尽职。(板书:尽职勇敢可爱。)
2、品读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说说为什么喜欢?
⑴食料简单的句子。(一日三餐、三样东西)⑵吃法有板有眼的句子。(三眼一板、一丝不苟、从容不迫;先……再……然后……)
⑶鹅老爷脾气的句子。(每逢……就……责备、架子十足)
⑷有人“侍候”的句子。(堂倌、非……不可)
⑸狗“扬长而去”的句子。
3、返顾全文:鹅的“高傲”,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体
会“蹭” (师:表达了老舍爷爷的什么感情?)感悟句子2: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品味“丰富多腔”: 我们一起来体会猫“丰富多腔”的叫声:
a、如果猫刚刚吃饱喝足,它也许会心满意足地长叫一声——(生:齐叫“喵——”)
2.这节课我们再来认识 一下俄国作家叶.诺索夫写的白公鹅。板书课题:白公鹅
二、预习检测,整体感知
1、交流预习情况: (1)认读生字词。
掂量 扇动 直奔 率领 攀谈 掌蹼 车辙 厮打 甭想 熬汤
(2)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议。扫除理解障碍。
(3)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板书:步态活动)
三、课中学习(了解特点,丰富形象)
4.指导读书方法:读书,不但要从字面上理解,还要联系上下文深入体会字里行间包含着的作者的思想感情。作者表面写白鹅高傲,叫声很凶,实际是在赞扬它的尽职、勇敢。(组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及教师的点拨,让学生在语言学习中认识明贬实褒的表达方法,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会阅读。)
5.带着感情读“好一个高傲的动物”,品味作者对白鹅的赞美之情。
(3)“自由自在”的特点。(通过活动来写具体) 河上的活动。 岸边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