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业浇注系统的计算
铸造球墨铸铁冶炼计算公式

铸造球墨铸铁冶炼计算公式铸造球墨铸铁是一种优质的铸铁材料,具有优良的机械性能和耐磨性能,因此在工程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球墨铸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计算,以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本文将介绍铸造球墨铸铁冶炼过程中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1. 铸造球墨铸铁的成分计算。
在球墨铸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计算原料的成分比例,以确保最终产品的化学成分符合要求。
通常情况下,球墨铸铁的成分包括碳(C)、硅(Si)、锰(Mn)、磷(P)和硫(S)等元素。
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原料的成分比例:\[成分\% = \frac{元素含量}{总重量} \times 100\%\]例如,如果需要生产含有3.5%碳、2.0%硅、0.5%锰、0.1%磷和0.03%硫的球墨铸铁,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每种元素在原料中的比例,从而确定配料的比例。
2. 铸造球墨铸铁的合金添加量计算。
在球墨铸铁的冶炼过程中,通常需要添加一定量的合金元素,以改善其性能。
常用的合金元素包括铜(Cu)、镍(Ni)、钼(Mo)等。
根据产品的要求,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合金元素的添加量:\[添加量 = \frac{合金元素含量}{总重量} \times 总重量\]例如,如果需要在球墨铸铁中添加0.5%的铜,可以通过上述公式计算出所需的铜的添加量。
3. 铸造球墨铸铁的熔化温度计算。
在球墨铸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计算熔化温度,以确保原料能够完全熔化并得到均匀的液态铁水。
通常情况下,球墨铸铁的熔化温度取决于其成分和合金元素的含量。
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球墨铸铁的熔化温度:\[熔化温度 = aC + bSi + cMn + dP + eS + fCu + gNi + hMo\]其中,a、b、c、d、e、f、g、h分别为碳、硅、锰、磷、硫、铜、镍、钼的系数。
这些系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适应不同的产品要求。
4. 铸造球墨铸铁的浇注温度计算。
在球墨铸铁的冶炼过程中,需要计算浇注温度,以确保铁水在浇注时能够达到适当的流动性和润湿性。
球墨铸铁浇注时间的计算方法

球墨铸铁浇注时间的计算方法
球墨铸铁浇注时间的计算方法通常是根据以下几个因素进行估算:1. 铸件的几何形状和尺寸:较大和复杂形状的铸件需要较长的浇注时间,而较小和简单形状的铸件需要较短的浇注时间。
2. 铸造材料的熔化温度:球墨铸铁的熔化温度通常在1300°C到1400°C之间,较高的熔化温度需要较长的浇注时间。
3. 铸型的温度:铸型的温度会影响铸件的冷却速度和凝固时间。
较高的铸型温度可能需要较短的浇注时间,以保持铸件的热度。
4. 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系统的设计包括浇注口、冒口和浇注道等。
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可以提高浇注速度和填充性能,从而减少浇注时间。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使用经验公式或模拟软件进行浇注时间的估算。
具体的计算方法可能因不同的情况而有所不同,建议咨询专业的铸造工程师或使用相关的模拟软件进行准确的计算。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摘要:本文主要讲述了计算机在浇注系统中辅助应用,为铸造工艺设计的科学化、精确化,提供了良好的工具。
关键词:设计原则设计顺序设计方法及计算公式在铸造工艺设计过程中,有许多繁贞的数字计算和大量的查表选择工作,仅凭工艺设计人员的个人经验和手工操作,不但要发费很多时间,而且设计结果往往因人而异,很难保证铸件质量。
60年代以来,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在工业中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也为铸造工艺设计的科学化、精确化提供了良好的工具,成为铸造技术开发和生产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
浇注系统是在砂型中开设的引导金属液进入型腔和冒口的通道,是铸型充填系统中的一个组成部分,通常由四部分(组元)组成:外浇道(浇口杯、浇口盆)、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
如图(1)所示。
设计浇注系统主要是选择浇注系统的结构类型,确定引入位置,计算浇注系统各组元的截面尺寸。
成功的浇注工艺,取决于金属本身的特性、铸型的性质和把金属液引入型腔的浇注系统的结构。
设置浇注系统是铸造技术人员和工人用以控制金属液充型的主要手段。
因此,这是一项重要的技术工作。
1-浇口杯2-直浇道3-横浇道4-内浇道图(1)浇注系统结构示意图一、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所谓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就是确定这些浇注系统的形状、尺寸和浇注条件。
如果浇注系统设计不合理就有可能造成以下铸造缺陷,如气孔、砂眼、渣眼、缩孔、裂纹、浇不足和冷隔等缺陷,因此浇注系统时必须遵守以下原则:(1)液体金属的温度在流动中应不降低太多。
(2)应不卷入空气或铸型与液体金属的界面上发生反应所生成的气体。
(3)应不损坏铸型。
(4)应防止掉砂和熔渣流入型腔。
(5)应防止液体金属过度加热铸型。
(6)应有助于方向性凝固。
(7)应不降低工艺出口率(型腔体积对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整铸型型腔体积之比)。
(8)凝固以后应该容易去除。
二、浇注系统设计顺序不同的铸造方法、工厂、技术人员可能采用不同的浇注系统设计方法。
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设计

消失模铸造浇注系统设计浇注系统和浇注是获得高质量铸件的重要工序,浇注系统很关键,要经过反复试验,浇注系统可以用泡沫塑料板材来制造,但浇注系统最好是发泡成型,如果可能与模型成为一体,只有这样才能减少飞边,因为薄而复杂的浇注系统在操作过程中很容易损坏,所以使浇注系统简化很重要;浇注系统和浇注操作的目的是减少浇注时产生紊流的倾向,减轻金属液的氧化,防止产生冷隔、皱皮等缺陷,应用成功的浇口设计有很多类型,如顶注、底注、雨淋式浇注,压边浇口、牛浇口等;金属液的充型速度必频与模型热解的速度相同,浇注速度慢或出现断流的现象,都会引起严重的塌箱,金属液量一定要充分,以保持一定的金属静压头防止金属液前沿与熔融模型之间的空隙处发生他乡;铁或铝和氧的亲和性、铁或铝的吸气性以及模型结构对控制浇注的成功至关重要;浇注时泡沫塑料模型要发生一些列的变化,包括熔融、解聚、热解、聚合物裂解等,模型的热解产物会引起很多铸造缺陷,如铝合金中的气孔、缩松,铸件中的碳缺陷,以及铸钢件中的增碳等;金属液充型过程中,模型在约75℃时开始软化,164℃时溶熔,316℃时开始解聚,在580℃时开始分解,设计浇注系统和浇注过程中,要防止气体、干砂、模型的热解残留物卷入金属液中,减少模型热解残留物取决于浇注系统的设计、浇注速度、模型的几何形状尤其是模型的表面和体积之比、涂料、砂箱的排气、真空的使用、模型的密度及种类等;浇注系统的主要作用是用金属液充填型腔,同时必须不对铸型和金属两者产生部可接受的损坏,浇注系统能够在型内建立温度梯度、提供补给金属,以促进健全的铸件,浇注过程中,浇注系统内的金属流不仅要支撑铸型,还要通过浇注系统排除模型的热解产物,在涂料和干砂的充填、紧实的过程中,浇注系统还可用以支撑和搬运,浇注系统还要有一定的强度,便于操作并使模型某些部位可能加固,防止变形;浇注出铸件后,必须去掉浇注系统;浇注系统应该与铸件部重要的部位相连并且面积应尽量减小,一般情况下,面积越小,可增加浇注系统装配模型数量;消失模铸造工艺中多使用较大的浇口杯防止浇注过程中出现断流,能够快速而稳定地浇注,保持液态金属的静压头,浇口杯多采用合粘结剂的型砂制造;生产铸件时常用过滤网,它有助于防止浇注时直浇道的损坏,金属液的静压头必须超过金属与模型界面的压力,否则就会发生反喷,金属液压头越高,通常导致铸件的质量越好,铝合金铸件中采用中空直浇道和其它组元,有助于铝液的充型;1、消失模铸造浇注位置的确定确定浇注位置应考虑以下原则①尽量立浇、斜浇,避免大平面向上浇注,以保证金属有一定上1速度;②浇注位置应使金属与模型热解速度相同,防止浇注速度慢或出现断流现象,而引起塌箱、对流缺陷;③模型在砂箱中的位置应有利于干砂充填,尽量避免水平面和水平向下的盲孔;重要加工面处在下面或侧面,顶面最好是非加工面;⑤浇注位置还应有利于多层铸件的排列,在涂料和干砂充填紧实怕过程方便支撑和搬运,使模型某些部位可能加固,防止变形;2、消失模铸造浇注方式的确定浇注系统按金属液引入型腔的位置分为顶注、侧注、底注或几种方式综合使用;所有这些方法都能够生产出合格的铸件,顶注时充型所需的时间最短,因此需要浇注速度最快,以防止塌箱;侧注充型速度最慢,而底注介于两者之间,因为铝合金浇注时模型分解的速度很慢,型腔保持充满可避免塌箱,因此多采用顶注,但是这样难以控制金属液流,容易卷入热解残留物; 顶注系统:顶注充型所需时间最短,浇注快有利于防止塌箱;温度降低少,有利于防止浇不足和冷隔缺陷;工艺出品率高,顺序凝固补缩效果好,可以消除我铸铁件碳缺陷,因难控制金属液流,容易使EPS热解残留物卷入,增碳倾向降低;由于铝合金浇注时模型分解速度慢,型腔保持充满,可避免塌箱,一般薄壁件多采用顶注;侧浇注系统:液体金属从模型中间引入,一般在铸件最大投影面积部位引入,可缩短内浇道的距离;生产铸件的采用顶注和侧注,铸件上表面出现碳缺陷的机率低;但卷入铸件内部碳缺陷常常出现;底浇注系统:从底部模型引入金属液,上升平稳,充型速度慢,铸件上表面容易出现碳缺陷,尤其厚大件更为严重;因此应将厚大平面置于垂直方向而非水平方向;底注工艺最有利于金属充型,金属液前沿的分解产物在界面空隙中排出的同时,又能够支撑干砂型壁;一般厚大件应采取底注方式;阶梯式浇注系统:分两层或多层引入金属时采用中空直浇道,大部分金属从最上层内浇道引入金属,多层内浇道作用减弱;阶梯浇道引入容易引起冷隔缺陷;一般在高大铸件时采用;上述浇注方式在一定条件下能生产出合格的铸件;浇道比例和引入位置,采用的浇注系统原则①引入液体金属流,应使充型过程连续不断供应金属不断流,液体金属必须支撑干砂型壁,采用封闭式浇注系统最为有利;即内浇道断面最小;如内浇道:直浇道=1:1. 2-1. 4;②浇注系统的形式与传统工艺不同,不考虑复杂结构形式如常用的离心式、阻流式、牛角式等,尽量减少浇注系统组成,常没有横浇道只有直浇道和内浇道以缩短金属流动的距离;形状简单,方形长方形为主;③直浇道与铸件间距离即内浇道长度应保证充型过程不因温度升高而使模型变形;金属压头,应超过金属EPS界面气体压力,以防呛火;呛火是液体金属从直浇道反喷出来,中空直浇道和底注有利于避免反喷,同样适用于铸铝件;对EPS/EPMkIA共聚树脂模型更为突出,高的直浇道压头高容易导致良好的铸件质量和浇注时的安全;生产铸件时,采用顶注和侧注,铸件表面出现碳缺陷,但是由于卷入模型残留物,铸件的内部常常出现碳缺陷;底注能够减少内部的碳缺陷,但是在铸件的上表面容易出现碳缺陷,尤其是在厚大铸件的上表面,目此多将厚大平面置于垂直的而不是水平的方向;厚度介于3. 2-6. 4mm的铸件一般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对于壁厚较大的铸件,需要更多的内浇道隐入、更低的模型密度、代用模型材料、采用不同的涂料配方、抽真空浇注或其它的调整,以减少碳缺陷;3、内浇道尺寸大小的设计计算首先确定内浇道最小断面尺寸,再按一定比例确定在直浇道和横浇道;计算方法有2种:经验法:以传统砂型工艺为参考查表或经验公式计算后,适当调整,一般增大15%-20%即可;理论计算方法:如水力学计算公式,以球铁包括灰铁为例G:流经内浇道的液态重量kg铸造重+浇注系统重u:流量系数,可参考传统工艺查表,一般可按阻力偏小来取;如Hp:压头高度,根据模型在砂箱中位置确定;t:关键是浇注时间的选择,快速浇注是EPC工艺最大特点;按下式决定t:k1中小件用公式k1是修正系数,有负压时; K1取<1-般为左右;T=k1计算结果是一个参考值,通过浇注试验调整,有确切把握后可和模型联在一起发泡成型是有利的;4、消失模铸造浇注工艺浇注铝合金铸件时由于模型分解速度不快,浇注速度与铸铁件生产相比要低一些,因此,需要较大的内浇道和直浇道,生产铝合金件时的冷隔和皱皮缺陷是由于铝合金液中卷入了模型的热解残留物以及当今束流相遇是铝液的热量不足以充分熔融这些残留物的综合结果所致;底注工艺最有利于金属液充型,金属液以受控最好的方式在直浇道中下降,然后在铸型型腔内有规律地上,金属液前沿使分解产物在金属液与模型的界面空隙中逸出的同时,又能够支撑干砂型壁;一个浇注系统上能够组装多层模型,在浇注结束前金属液的静压头降低和流动的速度减小的情况下,一定要使每个铸型都充满,模型之间不要靠得太近,否则会使型内气压升高,浇注铸铁和铸钢件时,模型的热解的过程中产生大量高温气体,如果这些气体聚集在相邻两个模型间的区域内,模型会受到损坏,使干砂流入型腔内,产生严重的缺陷;如果把这些高温气体从型内排出,则可以解决这些问题;浇注时也可采用抽真空,抽真空能够排出砂箱内的气体,提高铸件表面的光洁度,阻止干砂流态化,改善薄壁铸件的充型性能,抽真空还能够排出浇注时产生的其它产物,真空系统中收集过多的这类产物会发生批爆炸,所以要求真空系统至少能够承受住1MPa的峰值压力;浇注温度的确定:由于模型气化是吸热反应,需要消耗液体金属的热量,浇注温度应高一些,虽然负压下浇注,充型能力大为提高,但从顺利排除EPS固、液相产物也要求温度高一些,特别是球铁件为减少残碳、皱皮等缺陷,温度偏高些对质量有利;一般推荐EPC工艺浇温比砂型高30-50℃,对铸铁件而言,最后浇注的铸件应高于136 0℃表1推荐的浇注温度范围:表l采用消失模铸造工艺时合金浇注温度负压的范围和时间的确定负压的作用:1 紧实干砂,防止冲砂和崩散、型壁移动尤其球铁更为重要;2 加快排气速度和排气量,降低界面气压,加快金属前沿推进速度提高充型能力,有利于减少铸件表面缺陷;3 提高复印性,铸件轮廓更清晰;4 密封下浇注,改善环境;负压大小范围:1根据合金种类,选定负压范围,见表2;表2 负压范围铸件凝固,形成外壳足以保持铸件时即可停止抽气,一般5min左右根据壁厚定为加快凝固冷却速度也可延长负压作用时间;铸件较小负压可选低些,重量大或一箱多铸可选高一些,顶注可选高一些,壁厚或瞬时发气量大也可选略高一些;浇注过程中,负压会发生变化,开始浇注后负压降低,达到最低值后,又开始回升,最后恢复到初始值,浇注过程负压下降最低点不应低于铸铁件l00-200mmHg,生产上最好控制在200mmHg以上,不允许出现正压状态,可通过阀门调节负压,保持在最低限以上;为避免浇注时喷灯效应,不应采用名冒口,而且直浇道是砂箱表面上唯一敞开处,仔细设计浇注系统,要力争减少型内不同方向的金属液的对流,在金属液流的前沿,常有一些模型热解残留物,在两股金属液对流时在交界面处会卷入这些残留物,因此,铸件截面尺寸的突然变化的部位也有类似的问题,设计浇注系统时,一定要懂得在金属液前沿积累的热解残留物一定要力争排除或减少;浇注操作EPC工艺中浇注时多使用较大的浇口杯防止浇注过程中出现断流而使铸型崩散,达到快速稳定浇注并保持静压头;浇口杯多采用砂型制造,生产铸件还常采用过滤网;它有助于防止浇注道的损坏并起滤渣的作用;消失模铸件在模型后退允许情况下,一般应尽快浇注;采用自动浇注机有利于稳定浇注速度,并能够在浇注时快速调整;而手工浇注不便控制,废品率比自动浇注时的要高一些;几种新的自动浇注方法已得到生产应用;如才用加压方法从铸件底部充型;采用真空技术将金属液吸入铸件中,其前景很好;。
[精彩]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
![[精彩]第三章 浇注系统的设计与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2c43a13b10a6f524ccbf85c8.png)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计算
1、 奥赞(Osann)公式 —阻流(最小)截面积的计算 。 阻流(最小)组元指浇注系统中最小截 面积的浇道,一般为内浇道,即
m A阻= 2 gHp
H P H0 P
2
2C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轻合金浇注系统中安装过滤网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4、内浇道的设计
1) 内浇道的作用: 控制液态金属充型速度和流动方向、温度分布和凝固顺序。 2) 形状:扁平梯形、月牙形和三角形。 3) 位置的选择: 依据铸件所需凝固方式和流动特性考虑。 同时凝固: 对于壁厚均匀的铸件,拟采用多个内浇道分散引入; 对于不均匀的铸件,则从薄壁处引入。 顺序凝固: 从厚壁处引入金属液。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Engineering
5、确定内浇道位置的几个具体问题
结构复杂的铸件,壁厚差别大的补缩区域则按顺 序凝固从厚处引入;整个铸件按同时凝固方式采 用多个内浇道充型。 要求各内浇道的流量分布合理。 液流顺壁流入,不冲刷 型壁、型芯和铸型凸出部分。 避开铸件重要部位, 防止晶粒粗大。 造型、清理操作方便, 不阻碍铸件收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材料工程系
(二)按浇注系统各组元截面积的比例关系分
1、封闭式浇注系统
∑A内< ∑A横<A直
一般为 ∑A内:∑A横:A直=1:1.1:1.15
特点:
挡渣力强,金属消耗少,易清理;
关于铸钢件浇注速度和时间的探讨

关于铸钢件浇注时间及浇注速度问题的探讨摘自《铸造手册五》P174~205及《铸造工程师手册》1. 转包式钢包浇注时间的确定转包浇注铸钢件时,浇注时间按下式计算t = 311G S ⨯⨯δ式中:t :浇注时间,量纲S S 1:系数 见表AG :型内金属液总量,量纲Kgδ:铸件平均壁厚,量纲mm 。
对于宽度大于厚度4倍的铸钢件,δ可取铸件主要部位壁厚;对于圆形或正方形铸钢件,δ可取直径或边长的一半;对于复杂形状的铸件,δ取铸件主要部分的壁厚。
注:技术要求低且形状简单的铸钢件,S 1加大0.1~0.2;技术要求高或大型薄壁件S 1减0.1。
对于G>15t 的铸件,t 按下式计算:t = G S 2 式中:t :浇注时间,量纲SS 2:系数 见表BG :型内金属液总量,量纲Kg注:1. 技术要求高或大型薄壁件S 2可减少0.1;2. d 为铸件的相对密度 d = G/V V 为铸件的轮廓体积,即铸件三个方向的最大尺寸的乘积,量纲Kg/cm 3。
2. 采用塞杆包(即底注钢包)浇注铸钢件时,应掌握的适宜浇注时间、金属液在型腔中的适宜上升速度及浇注系统匹配等技术参数要求(P204~) (1) 国外文献介绍的铸钢件适宜浇注时间表C 国外文献介绍的铸钢件适宜浇注时间(S)注:包孔(水口)直径ф40~65mm ,()为双包孔浇注的适宜时间。
(2) 底注包孔浇注时重量/速度计算公式0F 248.0H g 2F H ⨯⨯=⨯⨯⨯⨯⨯=包包包ρμμ式中::包μ钢包的浇注重量/速度,量纲Kg /Sμ:损耗系数,μ=0.8 F 包:包孔截面积,量纲cm 2ρ:钢液密度,ρ=0.007, 量纲kg/cm 2g :重力加速度,g=980,量纲cm /S 2H 0:钢包金属液静压头高度,可取平均值,量纲cm 。
(3) 国外文献介绍的钢液在型腔中的适宜上升速度注:通常可根据钢液在型腔中的适宜上升速度,选择适宜的包孔直径和包孔个数,并设计浇注系统各组元的通径。
熔模铸造浇注系统计算

熔模铸造浇注系统计算熔模铸造是一种常用的制造复杂和精密铸件的工艺,其浇注系统的设计和计算对于确保铸件质量和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熔模铸造浇注系统的计算方法和步骤,并详细阐述其中的关键要点。
1.浇注系统的设计原则1.1浇注系统应保证熔融金属顺利流入模腔,并避免气体和杂质的混入。
1.2浇注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金属流量和压力,以填充模腔和充实铸件。
1.3浇注系统应使金属液的速度和压力逐渐减小,以避免金属的喷溅和侵蚀模具。
1.4浇注系统设计应考虑模具的结构特点和铸件形状,以获得良好的浇注效果。
2.浇注系统的主要计算参数在进行浇注系统的计算前,需要收集和确定以下参数:2.1铸件的形状和尺寸:包括铸件的几何形状、尺寸、壁厚等。
2.2材料的液态性能:包括铸造合金的熔点、密度、表面张力等。
2.3系统的性能:包括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直径、长度和形状等。
2.4浇注过程的条件:包括金属液的温度、浇注速度和压力等。
3.浇注系统的计算步骤根据以上参数和原则,进行浇注系统的计算,一般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3.1确定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几何参数:根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确定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直径、长度和形状。
通常,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直径会逐渐减小,以保证金属液的速度和压力逐渐降低。
3.2计算浇注头的流速和压力:根据材料的液态性能和浇注过程的条件,计算金属液在浇注头中的流速和压力。
这一步需要考虑金属液的粘度、密度以及浇注头的形状、长度等参数。
3.3计算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阻力:根据浇注管道和浇注头的形状和尺寸,计算流动的阻力。
这一步需要考虑流动的雷诺数、曼宁系数和摩擦因数等参数。
3.4确定浇注时间和浇注压力:根据铸件的尺寸和形状,计算金属液的流速和浇注时间,进而确定浇注压力。
通常,浇注时间应保证金属液充分填充模腔,并保持一定的冲刷效果。
4.浇注系统的优化完成上述计算后,可以进行浇注系统的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浇注管道的优化:可以通过改变浇注管道的形状和尺寸,减小阻力和压力损失,提高浇注效率。
浇注系统设计

23:29
38
• C)根据标准冒口形状,从圆柱形冒口中 选择与计算值最接近且大于计算值的冒 口。MR=0.84(6#)符合条件:
MR ≥0.79cm
23:29
39
• d) 冒口直径为:DR=45mm • e)冒口径的横截面积计算如下:
冒口径直径: DN>1/3DR=45/3=15mm 冒口径的面积(为圆形)
34
冒口计算范例
• 为更好的说明冒口计算,此处以球铁的 万向节冒口设计为例。很显然圆柱支柱 是铸件最紧实部分,这部分冷却最慢, 凝固最晚,因此在金属收缩时需要金属 补缩。模板的布置图如下:冒口放置在
圆柱的顶部,以便(1)获得顺序凝固
(2)补缩时借助重 力
23:29
35
如图:
冒口计算范例
35mm
80mm
45
铸造常见的几种缺陷
23:29
1.冷隔 2.砂渣眼 3.掉砂 4.粘板 5.押入
6.错模 7.粘砂 8.气孔 9.缩孔 10.打联
46
分析对铸件缺陷产生原因
1.浇注系统
a)因浇道位置引起的铸件缺陷。 b)因浇道形状引起的铸件缺陷。 c)因浇道面积引起的铸件缺陷。
2.因机器参数设置引起的缺陷
23:29
4. 冒口与铸件如何连接(冒口径) 冒口径的形状设计必须能保证冒口与铸
件间通道始终畅通,金属液以最佳的方式 对铸件进行补缩。
23:29
26
冒口有两种类型的收缩
1.表面缩孔。 2.内部缩松。 改善内部的缩松对策:
a.提高CE值 b.增加砂型强度 c.使用冷铁 d.顺序凝固 e.减少孕育用量 f.铁液净化 g.镁残留量趋进0.035
23:2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 系数值
1.63
1.85
2.2
此式子适用于重量不超过450kg 的铸件。
②t=S13√(G*δ)
上式子中,t----时间(s)G----重量(kg) S1-----和金属液相关的系数(铸铁取 S1=2)
厚(mm)
③t=S2*√(2*P*G)
δ----铸件主要壁
上式子中,t----时间(s) G----重量(kg) P----常数,取0.62(认为一吨铁水浇注35秒为合适时间导来)
铸件冒口的尺寸计算
2.1.冒口设计的基本原理
铸件冒口主要是在铸钢件上使用。铸铁件只用于个别的厚大件的灰铸铁件和球铁件上。金属液在液态降温和 凝固过程中,体积要收缩。铸件的体收缩大约为线收缩的3倍。因此,铸钢的体收缩通常按3---6%考虑,灰铸铁 按2---3%,不过由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凝固时的石墨化膨胀,可以抵消部分体积收缩,所以如果壁厚均匀,铸型 紧实度高,通常不需要设计冒口。铸件的体收缩如果得不到补充,就会在铸件上或者内部形成缩孔、缩陷或者缩 松。严重时常常造成铸件报废。
其中 h 为浇口杯平面到内浇口的高度,c 为铸件的高度。公式推导从略,见有关的书籍。 以上计算出的是浇注系统的最小截面积。在不同类型的浇注系统中,最小截面积的位置是不同的。封闭式浇注系 统的最小截面积是内浇口,开放式浇注系统的最小截面积是直浇口,最常用的半封闭式浇注系统的最小截面积是 阻流段。
奥藏--:迪台尔特公式是既有理论又有实践经验确定的系数值。是个较科学的公式,计算也很有规律。到一个 新的铸造车间,最好通过实测一些铸件的浇注时间,把式子中的参数选定。 根据这个公式可以自己把常用的参数代入,造个表供本单位使用。
2.2冒口尺寸的基本计算方法
冒口计算的公式、图线、表格等有很多。介绍如下。 最常用的方法是,冒口直径 D=d0+h 理由是假定冒口和铸件以相同的速度凝固,凝固过程是从铸件的两个表面向内层进行,当铸件完全凝固终了, 正好冒口凝固了同样的厚度,这时还剩下中间的空心的缩孔,体积正好等于补缩球的体积,这部分金属液在凝固 过程中正好补缩进了铸件。 当铸件存在热节时,可以把 h 换成热节的直径 T 即可。 即 D=do+T。 另外设计冒口,还有个重要的部位,就是冒口颈,所谓冒口颈就是冒口和铸件的连接通道,冒口里的金属液 都是经由冒口颈补缩到铸件里的。所以对冒口颈的截面是有要求的,通常取冒口颈的直径 dj=(0.6~0.8)T。 冒口高度 H=(1.5~2.5)D。 H 的高度还应该考虑要高于需要补缩部位的高度,否则就成了反补缩了,铸件补缩了冒口,这是要避免的。
F=G/(γ*t*μ*√(2*g*H)) -----------------------------------------(2) 设 y=γ*μ*√(2*g) 则 F=G/(y *t*√H) ---------------------------------------------------(3) 此公式的各种变形铸造书中常称作奥藏---迪台尔特公式。是各种铸造书中引用最多的浇注系统的计算公式。
1.2.浇注时间的取值
浇注时间的取值受如下因素决定:铸件的重量、主要壁厚、复杂程度、铸型种类等。
下边是几个常用的确定浇注时间的公式:
① t=S*√G
¼
上式子中,t----时间(s)G----重量(kg)S-----和壁厚相关的系数,列表如下:
铸件壁厚(mm)
2.5—3.5
3.5----8
8----15
铸造业浇注系统的计算
1.浇注系统的计算
1.1.奥藏---迪台尔特公式
根据流体力学的白努利方程式可以导出如下的浇注系统的液流的式子: v= G/(γ*F*t)=μ*√(2*g*H) ------------------------------------(1) 其中:v 流速 单位 cm/s (计算时可以按最小截面积的流速) G 铸件质量(重量) 单位 kg F 截面积 单位 cm2 (计算时可以按最小截面积) t 浇注时间 单位 s g 重力加速度981cm/s2 H 平均压力头 单位 cm(取值计算见后) γ 金属液体的密度 单位 kg/cm3 铸铁 γ=7.0 铸钢 γ=7.3 μ 由铸件壁厚和结构以及浇道等因素引起的金属液体流速损耗系数,复杂铸铁件可取为0.34 对于铸钢件根据 不同的铸型 μ=0.25----0.50 湿型取小值,干型取大值,阻力大取小值,阻力小取大值。 由(1)式,得
冒口尺寸计算原则是,首先计算需要补缩的金属液需要多少。通常把这一部分金属液假设成球体,并求出直 径(设为 d0)用于冒口计算。冒口补缩铸件是有一定的范围------叫有效补缩距离,设为 L,对厚度为 h 的板状零 件通常 L=3~5h。对棒状零件 L=(25~30)√h
式子中,h------铸件厚度
S2-----和铸件壁厚相关的系数,取值如下表:
铸件主要壁厚(mm) 10以内
10---20
S 系数值
1.0
1.3
20---40 1.5
40---80以上 1.7
③式适于计算重型铸件。
④t=S4√(G*δ)
上式中。各个字母的定义与②相同,本式子用于铸钢时的 S4取值如下:
金属温度
金属的不同引入方法时的 S4值
2.3.其它计算方法
常用的经验计算方法还有不计算需要估算补缩的金属液,直接将热节园的直径乘个系数得出冒口直径。例如 简单铸件 D=(1.05~1.15)T 外形简单,热节比较集中。 复杂铸件 D=(1.40~1.80)T 外形复杂,例如有许多筋条和铸件的其余部分连接。 中间类型 D=(1.15~1.40)T 介于以上两种之间。
系数 y 的取值: 对特定的金属液和特定类型的铸件(如壁厚等)和特定的生产工艺,可视为常数,具体数值可从试验中,通过记 录浇注时间反求 y 的平均值作为今后计算的常数。 如,一拖一铁厂的原二线为0.18—0.22 原三四线 为0.13 原一线为0.15—0.16 现在的 KW 线,由于砂型的紧实度特高,y=0.04左右 平均压头 H 的取值: 顶注 为 H=h 底注 为 H=h-c/2 从铸件中间浇注 为 H=h-c/4
及 其 液 态 1.底注 由 中 间 注 1. 顶注
流动性
2.注入厚 入 或 者 阶 2. 均匀地由薄处1.4
1.5—1.6
与金属流
动性正常
浇 注 温 度 1.4—1.5 1.5—1.6 1.6—1.8
高与金属
流动性较
高时
1.3.半封闭式浇注系统的各段截面积之比
F 直: F 阻: F 横: F 内=1.6:1:1.8:1.4 根据不同情况,比例有可变的取值范围,原则不变的前提下可以灵活运用。
铸造生产的条件千差万别,因素太多,以至于所有的计算公式都是近似的有条件的。往往一个公式不一定适 用于所有的场合。所以公式中往往有取值范围较大的系数供用户结合本单位的情况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