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的关系

合集下载

脐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意义及相关因素研究

脐血血气分析在新生儿预后评估中的意义及相关因素研究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umbilical artery blood gas analysis on judging
neonatal asphyxia and prognosis. M ethods Four hundred and fifty—one newborn infants from October
laboratory exam ination to determ ine the organ dysfunction due to pefinatal asphyxia was observed.
Results The reference value of umbilical arterial blood gas analysis:pH 7.21±0.10,PCO2(59±
【摘 要 】 目的 探讨脐血血 气分析 与 Apgar评分 的相 关性及脐 血血 气分析 对新 生儿预后 的评估 价值 。方 法 检测 541名新生儿的脐动脉血及 生后 1 h桡动脉血 的血 气分析 ;同时收集相 关临床 资料 (如胎龄 、体质量 、母婴病 理 情况 、家族 史、疾病 的发 生发展 等情况),结合 临床 检验 、检 查 ,观察住 院期 间有无 缺氧造 成各 器官损 害的表现 。结 果 本研 究脐 动脉血血气分析参数平均值为 :酸碱度 (pH值 )7.21±0.10,二 氧化碳 分 压(PCO2)(59-_4-14)mill Hg (1 mm Hg=0.133 kPa),氧 分 压 (PO2)(14-i-8)mln Hg,碳 酸 氢 根 (HCOf)(23.7 ±2.9)mmol/L,剩 余 碱 (BE) (一4.1±3.8)mmoL/L,氧饱 和度 (SpO )(15.0±14.6)%。有胎儿宫 内窘迫 、异常分娩 史的新 生儿脐血 pH值较低 , 早产儿脐血 pH值较足 月儿高。1 min Apgar评分 与脐 血 pH值及其他血 气指标 均有明显相关性 ,而 5 min Apgar评 分仅与脐动脉血 PO 和 SpO 相 关。神经 系统损 害与脐 血血 气分 析各指 标均有相 关性 ,肾、心 、代谢 方 面的损 害与 脐 血 pH 及 PCO 值 相 关 ,肺 、消化 、血 液 系统 损 害 只 与脐 血 pH 值 相 关 。联 合 脐 血 pH值 <7.20及 Apgar评 分 ≤7评 估器官损 害的发 生率较单 用其 中一项指标高。结论 脐血血 气分析 与 1 min Apgar评 分有 明显 相关性 ,脐血血 气分 析及 Apgar评 分对 窒息相关的 器官损 害均具有诊 断价值 ,但其敏感性及特异 性不理想。综合脐血 pH值及 Apgar评 分 可 以提 高 窒 息相 关 器 官 损 害 的 预 测 价 值 。

Apgar评分、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Apgar评分、脐血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评价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00%
的新生儿均能排除窒息.另有研究表明,低 Apga
r评
分新生儿中 50.
00% 并非是受到窒息的影响所致.本
研究结果显示,
Apga
r评 分 在 新 生 儿 窒 息 诊 断 中 的 灵
,
敏度为 62.
特异度为
50%
98.
49% ,与杜军辉等研 究
结果存在 一 定 的 出 入,可 能 与 本 研 究 样 本 量 较 小 有
98% 出 现 缺 氧
性脏器损伤 10 例,发 生 率 为 1.
23% .Apga
r评 分 检
出窒息新生 儿 22 例 (
2.
72% ),脐 动 脉 血 气 分 析 检 出
窒息新生儿 190 例(
23.
46% ).根据 Apga
r评分将窒
息新生儿分为重度窒息新生儿组(
4 例)和轻度窒息新
;
生儿组(
例)
1.
3.
3 新生儿脏器损伤 的 相 关 检 查 及 诊 断 标 准 脐
动脉血检测结果 pH<7.
2、
Apga
r评 分 小 于 或 等 于 7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 取 2018 年 9 月 至 2019 年 2 月 本
查血、尿、大便 常 规,以 及 血 液 生 化 等,根 据 患 儿 临 床
娩 12 例.
1.
2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纳 入 标 准:(
1)未 出 现 头
(
)
盆不称情况;2 分 娩 过 程 中 未 采 取 任 何 助 产 术;(
3)
足月健康产 妇;(
4)产 妇 与 新 生 儿 均 未 患 任 何 先 天 性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2018 年第 5 卷第 29 期2018 Vol.5 No.2925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张立敏,滕 平,李欣荣,张惠婷(山东省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山东 潍坊 261011)【摘要】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在新生儿窒息中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窒息新生儿132例作为观察组,同时以无窒息、病情稳定新生儿640例作为对照组,抽取出生即时脐动脉血进行分析,比较各组1minApgar 评分、羊水胎粪污染程度与脐动脉血气分析的差异。

结果 新生儿1min Apgar 评分越低,脐动脉血气分析中PH 值、PO 2值和BE 值也越低,而PCO 2值和乳酸值却越高。

羊水浑浊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pH 值、BE 值低于羊水清组,PCO 2和乳酸值高于羊水清组。

结论 脐动脉血气分析是在Apgar 评分的基础上,对新生儿窒息诊断的补充和完善,有助于减少新生儿窒息的漏诊及误诊。

【关键词】窒息;脐动脉血气分析;羊水性状【中图分类号】R72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8.29.25.02新生儿窒息是围产期新生儿伤残和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目前,临床上大多数医院都是采取Apgar 评分来评价新生儿缺氧程度,由于Apgar 评分主要依靠助产士主观上进行判断,会放松窒息程度的评估,误差可能会比较大。

因此需要进一步研究新生儿窒息的临床指标。

本研究旨在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对新生儿窒息的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产房新生儿772名,其中132名窒息新生儿为观察组,入选标准:Apgar 评分4~7分为轻度窒息,0~3分为重度窒息。

排除病例:临床资料不完整或没有脐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存在先天性畸形死亡的新生儿。

同时,选择无窒息、病情稳定的新生儿640例作为对照组,入选标准:Apgar 评分为8~10分;因母年龄>40岁、有妊娠期高血压、糖尿病、前置胎盘等高危因素住院治疗,但新生儿不需要进行呼吸支持和监护。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联合应用临床价值研究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Apgar评分联合应用临床价值研究

gopadw r 1.6 ,1. 6 ,5 4 % i tenn—dses op( ru n ee 4 0 % 0 1% . 7 n h o irs g u P<00 ). m n enoae wt pa oe t r . 5 A ogt ent i A gr crs≤ h s h s
Ap a c r swe e o ti e mme itl f rd l e n 1 4 n r l em f n swi h u c me ft e e n o a e g rs o e r b a n d i d ae y at ei r i 8 oma t r i a t t t e o to s o s e n ts ̄l we e vy n h h l d— o
u . eut T eaeaevleo p edsesgopw s ( . 5±0 2 ) adw s ( . 9±00 ) i en n—dses p R sl h vrg a f H i t irs r a 7 2 s u nh t u .1 n a 72 .4 nt o h irs t
n n2 0 0 a 5 0 1, C i a hn
【 btat Obet e oepoeterl i si e enu bl a cr r r bodgsaa s n p a soe A s c】 r jci T xl e t nhpbt e m icl o a e l a n yi adA gr cr v r h ao w i d ty o l s

3 1 0 5・
短 篇 论 著
脐 动 脉 血 气分 析 与 A gr 分联 合 应 用 临床 价 值 研 究 pa 评
张 萍 ,赵丽丽,李海 囡
【 摘要】 目的 探讨脐动脉血气分析与 A g 评分的关系及二者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 pa r 对 14例足月新 8

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研究

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研究

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研究作者:张良江赖瑶纯薛彦锐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3年第11期[摘要] 目的探讨研究脐动脉血pH值对评价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

方法从2011年6月~2012年12月于本院阴道分娩的新生儿中随机抽取480例新生儿,将其依据新生儿Apgar 评分分为正常组(Apgar评分>7分)和窒息组(Apgar评分≤7分),对新生儿的脐动脉血pH 值进行监测,分析研究其与Apgar评分间的关系。

结果 Apgar评分>7分462例、Apgar评分≤7分18例;脐动脉血pH值检测:pH≥7.20共461例,pH﹤7.20共19例;脐动脉血pH值与新生儿1 min内Apgar评分呈正相关,并且正常组和窒息组pH值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脐动脉血pH值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0.0%、99.8%,Apgar评分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45.0%、9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pH 值异常与羊水污染度呈正相关,随着污染度加重发生率上升,差异显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对于评价新生儿窒息,脐动脉血pH值比Apgar评分有更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能直接揭示窒息的病理生理本质和反映缺氧、酸中毒的严重程度,对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应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脐动脉血pH值;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羊水性状[中图分类号] R722.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b)-0038-02新生儿窒息是指由于产前、产时或产后的各种病因使新生儿出生后不能建立正常呼吸,引起缺氧并导致全身多脏器损害,新生儿窒息目前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1]。

传统的Apgar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且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易造成误诊、漏诊,故不宜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唯一指标[2]。

新生儿轻度窒息诊断标准

新生儿轻度窒息诊断标准

新生儿轻度窒息诊断标准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指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

我国每年出生的新生儿中,约有7%~10%(140万~200万)新生儿发生窒息,其中约30万左右留有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后遗症。

【病因】新生儿窒息可由多种原因所致,包括产前、产时及产后,其中出生前因素约20%,出生时因素约70%,出生后仅占10%。

可以是几种病因同时存在,也可是一种病因通过不同的途径而起作用。

(1)孕妇疾病:①缺氧:呼吸功能不全、严重贫血及CO中毒等;②胎盘循环功能障碍:心力衰竭、血管收缩(如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低血压、心动过缓等。

此外,年龄≥35岁或<16岁及多胎妊娠等窒息发生率较高。

(2)胎盘异常: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和胎盘老化等。

(3)脐带异常:脐带受压、脱垂、绕颈、打结、过短和牵拉等。

(4)胎儿因素:①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等;②某些畸形:如后鼻孔闭锁、肺膨胀不全、先天性心脏病等;③宫内感染:如神经系统受损;④呼吸道阻塞:如胎粪吸入等。

(5)分娩因素:难产,高位产钳、胎头吸引、臀位;产程中麻醉药、镇痛药及催产药使用不当等。

【病理生理】正常新生儿应于生后2秒开始呼吸,5秒后啼哭,10秒到1分钟出现规律呼吸。

新生儿窒息其本质为缺氧。

(一)缺氧后的细胞损伤1.可逆性细胞损伤缺氧首先是线粒体内氧化磷酸化发生障碍,ATP产生减少甚至停止,从而使葡萄糖无氧酵解增强、细胞毒性水肿及细胞内钙超载发生。

若此阶段能恢复血流灌注和供氧,上述变化可完全恢复,一般不留后遗症。

2.不可逆性细胞损伤长时间或严重缺氧导致线粒体形态异常和功能变化,细胞膜损伤及溶酶体破裂。

此阶段即使恢复血流灌注和供氧,上述变化亦不可完全恢复,存活者多遗留后遗症。

3.血流再灌注损伤复苏后,由于血流再灌注可导致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增加,从而引起细胞损伤的进一步加重。

(二)窒息的发展过程1.原发性呼吸暂停(primary apnea)缺氧初期,机体出现代偿性血液重新分配。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

新生儿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意义【摘要】目的: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探究在新生儿窒息方面进行脐血血气分析的临床实施意义。

方法:选择我院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的病例资料,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Apgar评分≤7分,52例)和正常组(Apgar评分≥8分,60例),采用血气分析仪新生儿进行脐动脉血气检测,比较两组新生儿各项指标的检测结果。

结果:窒息组新生儿脐动脉血pH>7.5的占60.00%,正常组pH>7.5的为18.3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窒息组PaO2、BE、HCO2-均高于正常组(P<0.05),而PaCO2低于正常组(P<0.05)。

结论:脐动脉血气可作为围生期新生儿窒息的诊断方法。

【关键词】脐血血气分析;新生儿窒息;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的原因有多种,任何影响母体和胎儿血、气交换都可导致窒息,如母体缺氧,新生儿窒息可严重威胁新生儿神经系统疾病,是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近年来逐渐被围生医学所重视[1]。

当前,我国一直以来多采用Apgar评分方法对新生儿窒息进行诊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但特异性较低。

国际医学界认为,脐带血血气是反映胎儿出生时的代谢状况,也是评价胎儿氧合合酸碱状况的重要指标。

本文对我院围生期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脐血血气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出生的新生儿120例研究对象,均为足月儿。

依据新生儿是否发生窒息分为窒息组(60例)和正常组(60例),窒息组新生儿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7分,男婴31例,女婴29例;顺产37例,剖宫产23例;出生体重2.5kg~4.2kg,平均出生体重(3.451.20)kg。

正常组出生时1分钟Apgar评分≥8分,男婴28例,女婴32例;顺产41例,剖宫产19例;出生体重2.4kg~4.3kg,平均出生体重(3.511.16)kg。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脐动脉血气分析与窒息新生儿喂养不耐受的关系目的探讨围生期窒息新生儿脐动脉血的pH、二氧化碳分压(PCO2)、氧分压(PO2)及剩余碱(BE)变化与喂养不耐受的关系。

方法选择本院出生的新生儿189例,按Apgar评分标准分为两组:对照组93例,为大于8分的健康出生的新生儿;窒息组96例,为低于8分的新生儿;分别于出生后即做脐动脉血气分析。

窒息组患儿24 h后即给予5%葡萄糖水2 mL微量喂养,将喂养后能耐受的定为A组,为54例;喂养后不能耐受的定为B组,为42例,给予禁食2 d后再次喂养,有40例能耐受,2例不能耐受。

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7孕周),单胎,其中,男86例,女103例,均排除消化系统先天性疾病。

根据Apgar评分诊断为新生儿窒息者96例(1 min Apgar评分0.05),见表1。

窒息组患儿均于生后给予安胃管、1.4%碳酸氢钠洗胃至清亮,24 h后给予5%葡萄糖水2 mL微量喂养。

将喂养后能耐受的定为A组,为54例;喂养后不能耐受的定为B组,为42例,给予禁食2 d后再次喂养,有40例能耐受,2例不能耐受;B组患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表现有胃潴留(潴留量>前次喂养的1/3)、频繁呕吐(≥3次/d)、腹胀、便秘,符合2000年黄瑛[2]提出的喂养不耐受的诊断标准。

1.2 方法对以上胎儿娩出后未呼吸即刻用止血钳钳夹脐带两端,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 mL,立即送检,采用瑞士A VL血气分析仪常规检测脐动脉血的pH、PO2、PCO2及BE。

1.3 统计学方法试验数据以x±s表示,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两标本均数比较用t 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窒息组与对照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窒息组内A、B两组之间的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H、PO2、PCO2、BE,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B组禁食2 d后微量喂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为4.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的关系
发表时间:2009-07-07T14:53:06.35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5月第6卷第13期供稿作者:任尚申罗志宏李晶朱明武[导读] 为了解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血气之间的关系,对在我院出生的260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进行分析。

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的关系
任尚申罗志宏李晶朱明武 (大庆油田总医院儿科黑龙江大庆油田 163001)【中图分类号】R72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09)13-0057-02【摘要】目的研究新生儿生后Apgar评分与血气分析的相关性,以指导新生儿窒息的诊断及处理。

方法用i-STAT型血气分析仪对260例新生儿生后1min内脐动脉血进行血气测定,并与Apgar评分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窒息新生儿组出生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为7.162,2.47kPa和7.882kPa;对照组分别为7.282,2.407kPa和7.134kPa。

血pH窒息组为7.147±0.063,对照组为7.203±0.035;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1)。

结论脐动脉血pH、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与窒息新生儿组低Apgar评分有关系。

血气分析结果为诊断新生儿窒息的主要指标之一。

【关键词】新生儿 Apgar评分脐动脉血血气分析窒息
为了解新生儿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血气之间的关系,对在我院出生的260例新生儿的Apgar评分及脐动脉血气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6年2月4日-2008年5月19日我院出生的新生儿共260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Apgar评分,诊断为窒息新生儿者112例,其余148例设为对照组,全部新生儿在分娩方式、胎儿性别、产程长短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应用上海力新实业有限公司生产的i-STAT型血气分析仪进行分析,由专人操作新生儿娩出后立即钳夹一段脐带长约15cm,使之和胎盘及新生儿循环隔绝,立即用肝素化注射器抽取脐动脉血1mL,标本密封,立即进行血气分析测定。

同时按Apgar评分标准[1]逐项进行评分。

将结果填表记录。

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处理。

数据以x±s表示,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果
2.1两组Apgar评分窒息组平均7.105分,0-3分30例,4-7分82例,对照组平均7.212分,新生儿脐动脉血生后1min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pH 值、PO2呈正相关,与PCO2值呈负相关。

即Apgar评分越低,pH值、PO2值也越,而PCO2值越高。

正常组Apgar>7分和窒息组Apgar≤7分比较,差别有高度相关性P <0.01。

2.2两组脐动脉血pH比较见表1。

表1 窒息和正常新生儿生后脐动脉血pH比较(%)
组别 n <7.10 7.11-7.20 7.21-7.24 7.25-7.30 x±s
窒息组 112 33.8 12.95 23.88 31.87 7.151±0.06
对照组 148 1.0 20.58 2.30 4.65 7.205±0.043
t =-4.171 P <0.01
2.3脐动脉血气分析与新生儿1minApgar评分关系 x±s
血气分析 0~3分(n=30) 4~7分(n=82) 8~10分(n=148) P t Ph 7.08±0.06 7.14±0.08 7.21±0.07 <0.01 3.215
PO2/kPa 1.70±0.71 2.21±0.83 2.50±0.80 <0.01 2.012
PCO2/kPa 9.25±1.12 8.23±1.10 6.21±0.96 <0.01 3.643
3 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1],目前我国采用Apgar评分的方法来诊断新生儿窒息及窒息程度,这是一种间接反映婴儿缺氧的方法,它简单,实用,易于普及,常带有评分者的主观因素,特异性差,且不能准确地反映出新生儿血氧,二氧化碳的含量及血酸碱情况,脐血血气分析能比Apgar评分更客观、更灵敏地反映胎儿缺氧、缺血的程度,并对指导新生儿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价值[2],本资料表明:对照组新生儿酸中毒的发生率远较临床发现的窒息率高,与王弘等[3]报道的发生率相似,且Apgar评分越低,PH值、PO2值也越低,PCO2值越高。

本组正常对照组中酸中毒发生率高达20.58%。

许多学者认为:脐血血气分析是反应胎儿及新生儿缺血缺氧最可靠的指标,Apgar评分正常而脐血血气呈酸中毒提示胎儿宫内处于缺血缺氧代偿期,需即时进行处理[4]。

如仅根据临床检查和Apgar评分,会使宫内曾处于缺血缺氧状态的新生儿得不到应有的治疗。

传统的Apgar评分有主观性,受医务人员的经验和心理因素的影响,单用Apgar评分对新生儿窒息诊断是不科学的。

因此,本文认为在诊断新生儿窒息时应将Apgar评分与脐动脉血气结合起来做出诊断,且以脐动脉血气结果作为主。

总之,Apgar评分、脐血血气分析是评估生儿出生缺氧状态的有价值的指标,尤其以脐血血气分析性强,可在生化水平反映新生儿的代谢状态,弥补了Apgar评分的不足,为新生儿监护、治疗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儿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119.
[2] 周郅隆,刘禄,潘涿如等.胎儿窘迫和新生儿窒息的早期诊断[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1,26(4):200-204.
[3] 王弘,张伟玲.新生儿酸碱失衡时脐血及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特征[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8:756-757.
[4] 刘棣临.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及防治[J].中华妇产科杂志,1996,31(3):18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