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件全ppt
合集下载
学前卫生学ppt课件

49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体型 胎儿时脑优先发育其次是躯干,发育最慢
的是四肢。所以新生儿的体型是头大,占 去身长的1/4较长的躯干,短小的四肢。 成年人头部占身长的1/8,下肢占身长的 1/2。
50
2、头颈 新生儿颈部很短,颈部肌肉力量小头大而
沉。所以不要竖直抱,要采取摇篮式抱法。 (二)骨骼和肌肉 1、软骨 平时我们说人的骨头有206块,是指成人的。
异,出生后头发少并不预示着以后的头发 会少,一般到一岁左右头发才能长多。 6、皮脂腺 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新生儿的鼻子上有 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头皮上也可能形成厚 厚的痂皮。
56
(五)呼吸 1、呼吸 新生儿的呼吸时主要靠膈肌完成,所以呼吸时
腹部有明显的起伏状。 2、呼吸道 新生儿的呼吸道狭窄,肺泡较小发炎时容易被
女性的染色体是XX型。
47
(1)性别平衡 性别平衡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保持
生态平衡的基本因素。 (2)性别的预测 性别是可以预测的,但预测只适用于对某
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治。
48
第二节、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降生的瞬间 (1)从寄生到独立 (2)从温室到冷热多变的居室 (3)从无菌到有菌
59
(七)消化 1、母乳喂养好 2、唾液:由于新生儿的唾液腺还未充分发
育,唾液分泌的较少,口腔干燥,口腔黏 膜比较柔嫩,不要用布擦拭。在两次喂奶 之间喂点温开水就可以达到清理的目的。 3、牙 有的婴儿一生下来就有门牙,要让医生决 定是否要拔除。
20
(2)唾液腺的生理作用
分泌唾液淀粉酶 与食物搅拌使吃到嘴里的食物有滋味 帮助吞咽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
二、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身体各部分的比例 1、体型 胎儿时脑优先发育其次是躯干,发育最慢
的是四肢。所以新生儿的体型是头大,占 去身长的1/4较长的躯干,短小的四肢。 成年人头部占身长的1/8,下肢占身长的 1/2。
50
2、头颈 新生儿颈部很短,颈部肌肉力量小头大而
沉。所以不要竖直抱,要采取摇篮式抱法。 (二)骨骼和肌肉 1、软骨 平时我们说人的骨头有206块,是指成人的。
异,出生后头发少并不预示着以后的头发 会少,一般到一岁左右头发才能长多。 6、皮脂腺 由于皮脂腺分泌旺盛,新生儿的鼻子上有 一些黄白色的小点,头皮上也可能形成厚 厚的痂皮。
56
(五)呼吸 1、呼吸 新生儿的呼吸时主要靠膈肌完成,所以呼吸时
腹部有明显的起伏状。 2、呼吸道 新生儿的呼吸道狭窄,肺泡较小发炎时容易被
女性的染色体是XX型。
47
(1)性别平衡 性别平衡是生物进化的必然结果,是保持
生态平衡的基本因素。 (2)性别的预测 性别是可以预测的,但预测只适用于对某
些遗传性疾病的诊治。
48
第二节、新生儿的生理特点
一、降生的瞬间 (1)从寄生到独立 (2)从温室到冷热多变的居室 (3)从无菌到有菌
59
(七)消化 1、母乳喂养好 2、唾液:由于新生儿的唾液腺还未充分发
育,唾液分泌的较少,口腔干燥,口腔黏 膜比较柔嫩,不要用布擦拭。在两次喂奶 之间喂点温开水就可以达到清理的目的。 3、牙 有的婴儿一生下来就有门牙,要让医生决 定是否要拔除。
20
(2)唾液腺的生理作用
分泌唾液淀粉酶 与食物搅拌使吃到嘴里的食物有滋味 帮助吞咽 唾液中的溶菌酶杀灭细菌
学前卫生学全部ppt课件

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通过科学的卫生保健措施,保障儿童 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发展。
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
健康的儿童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 有用之才,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做出贡 献。
通过预防疾病和提供优质的卫生保健 服务,提高儿童生命质量。
CHAPTER 02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
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与特点
关注儿童心理健康
家庭应关注儿童心理发展,增强其自信心、社交能力和抗挫折能力,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 。
社区在儿童健康促进中的功能和服务项目
1 2 3
提供儿童保健服务
社区应承担儿童保健工作,包括定期体格检查、 预防接种、生长发育监测等,确保儿童健康成长 。
开展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社区应组织针对家长和儿童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 动,普及健康知识,提高家长和儿童的健康素养 。
动作与运动技能发展
评估学前儿童动作协调性和运 动技能的发展水平,包括粗大 动R 03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营养素的生理功能与食物来源
蛋白质
构成和修复组织、调节生理功能、供给能 量。食物来源包括肉类、蛋类、奶类、豆 类等。
矿物质
构成骨骼和牙齿、维持正常生理功能。食 物来源包括奶类、豆类、绿叶蔬菜等。
CHAPTER 05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管理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任务与目标
任务
保障儿童身心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 展。
目标
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提高卫生保 健工作质量,预防和减少疾病发生, 提高儿童健康水平。
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工作的内容与要求
内容
包括儿童健康检查、疾病预防与控制、营养与膳食管理、环境卫生与消毒、心 理健康与行为指导等方面。
学前卫生学课件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
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心理卫生原则
20
2024/1/25
攻击性行为、多动症、自闭症、遗尿症、夜惊等。
常见行为问题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识别方法
家庭治疗、游戏治疗、行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等。
干预措施
21
2024/1/25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
15
2024/1/25
感冒、咳嗽、哮喘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敏原,及时就医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营养性疾病
腹泻、便秘、腹痛等,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益生菌。
营养不良、肥胖等,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
03
02
01
16
2024/1/25
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干预措施
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以及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等,都是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10
2024/1/25
03
CHAPTER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11
2024/1/25
能量需求
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应提供足够的热量,以满足其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禽、蛋、奶等。
适量脂肪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过量脂肪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应合理选择脂肪来源,控制脂肪摄入量。
学前儿童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如全谷类、薯类等,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尊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关注儿童心理健康,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心理卫生原则
20
2024/1/25
攻击性行为、多动症、自闭症、遗尿症、夜惊等。
常见行为问题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等。
识别方法
家庭治疗、游戏治疗、行为疗法、感觉统合训练等。
干预措施
21
2024/1/25
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丰富的活动环境。
15
2024/1/25
感冒、咳嗽、哮喘等,注意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敏原,及时就医治疗。
呼吸系统疾病
消化系统疾病
营养性疾病
腹泻、便秘、腹痛等,注意饮食卫生,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补充益生菌。
营养不良、肥胖等,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均衡,加强体育锻炼。
03
02
01
16
2024/1/25
按照国家规定接种疫苗,预防传染病的发生。
干预措施
提供均衡的营养、保证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运动,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以及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等,都是促进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措施。
10
2024/1/25
03
CHAPTER
学前儿童营养与膳食
11
2024/1/25
能量需求
学前儿童处于生长发育关键期,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应提供足够的热量,以满足其日常活动和生长发育的需要。
蛋白质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基本物质,应保证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禽、蛋、奶等。
适量脂肪有助于儿童生长发育,但过量脂肪可能导致肥胖等问题。应合理选择脂肪来源,控制脂肪摄入量。
学前儿童应以复合碳水化合物为主食,如全谷类、薯类等,提供足够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
《学前卫生学师范类》课件

营养需求:了解儿童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膳食平衡: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营 养均衡
食物选择:选择新鲜、安全、营养丰富的 食物
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 食、偏食
饮食教育:进行饮食教育,提高儿童对营 养和健康的认识
膳食评估:定期评估儿童的膳食情况,及 时调整膳食计划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消化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暴饮暴食
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 活动,让 儿童亲身 体验和探 索,加深 对知识的 理解和记 忆
情感教育: 关注儿童 的情感需 求,培养 他们的情 感认知和 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性:对儿 童成长、人格 形成、社会适 应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社会性发展的 阶段: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 前期等不同阶 段的社会性发
幼儿园室内环境卫生标准与维护
室内环境标准: 温度、湿度、空 气质量、采光、 通风等
室内环境维护: 定期清洁、消毒、 通风、检查等
室内环境安全: 防滑、防撞、防 坠落、防触电等
室内环境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 卫生习惯和环保 意识
幼儿园室外环境卫生标准与维护
室外环境标准:清洁、安全、美观
设施要求:安全、稳固、无破损
皮肤病: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接触传染源
传染病:接种疫苗,加强个 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
源
04
幼儿园环境卫生与 安全
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影响幼儿健康: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保障幼儿健康 促进幼儿发展: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树立良好形象: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树立幼儿园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家长和幼儿的关注
膳食平衡: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保证营 养均衡
食物选择:选择新鲜、安全、营养丰富的 食物
饮食习惯: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挑 食、偏食
饮食教育:进行饮食教育,提高儿童对营 养和健康的认识
膳食评估:定期评估儿童的膳食情况,及 时调整膳食计划
儿童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控制
消化道疾病:注意饮食卫生, 避免暴饮暴食
实践教学: 通过实践 活动,让 儿童亲身 体验和探 索,加深 对知识的 理解和记 忆
情感教育: 关注儿童 的情感需 求,培养 他们的情 感认知和 表达能力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社会性发展的 重要性:对儿 童成长、人格 形成、社会适 应等方面具有
重要意义
社会性发展的 阶段:婴儿期、 幼儿期、学龄 前期等不同阶 段的社会性发
幼儿园室内环境卫生标准与维护
室内环境标准: 温度、湿度、空 气质量、采光、 通风等
室内环境维护: 定期清洁、消毒、 通风、检查等
室内环境安全: 防滑、防撞、防 坠落、防触电等
室内环境教育: 培养幼儿良好的 卫生习惯和环保 意识
幼儿园室外环境卫生标准与维护
室外环境标准:清洁、安全、美观
设施要求:安全、稳固、无破损
皮肤病: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呼吸道感染: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接触传染源
传染病:接种疫苗,加强个 人卫生习惯,避免接触传染
源
04
幼儿园环境卫生与 安全
幼儿园环境卫生的重要性
影响幼儿健康: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预防疾病,保障幼儿健康 促进幼儿发展: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幼儿认知、情感、社会性等方面的发展 提高教学质量: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幼儿的学习效果 树立良好形象:良好的环境卫生有助于树立幼儿园的良好形象,吸引更多家长和幼儿的关注
《学前卫生学》第一章PPT课件

每餐5大碗饭
不在话下,易
出汗,情绪激
动,眼球严重
凸出
-
47
患者五 女,55岁,家住
贵州省某边远 山区,脖子肿大, 呼吸困难,劳动 时心跳快,气短.
-
48
患者一
这些人患了: 侏儒症 病因是: 幼年时期
生长激素分泌不足
-
49
资料下载
阳鸣村,位
于四川资中县,
几十年下来,全
村男女几乎一个
身段——80厘米
条件反射是后天形成的,较为复杂的反射。 比如望梅止渴、不寒而栗等
你还能举出哪些非条件反射的例子?
-
40
植物性神经- 示意图
41
• (二)体液调节:一种比较原始的调节方 式,作用范围广泛、作用缓慢持久
主要指一些化学物质如内分泌腺所分泌的激 素及新陈代谢的产物如二氧化碳,通过血液循环 或组织间液作用于机体的组织和器官,促进或抑 制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的变化。
-
8
本课程的地位、性质和任务
(一)地位、性质
《儿童卫生与急救》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 也是一门专业基础课。
(二)任务 维护和增进学前儿童健康。
-
9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有关幼儿的解剖生理 特点与卫生、生长发育规律、心理卫生、常见疾 病和意外事故的预防与处理、托幼园所的环境卫 生和卫生保健制度等基本知识,具备相应卫生保 健的基本技能,能够在以后的实际工作中维护和 增进儿童的身心健康。
案例3
1999年12月8日下午两点多,在萧山某幼儿园大(3)班就读的
6岁女孩丹丹(化名)在午睡起床时不慎从上铺摔了下来,由于幼儿
园老师的大意,致使病情延误,最后只能实施开颅手术保持了她的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件全

课程目标
1 掌握学前卫生学的基本概念
了解学前卫生学的定义、范围和基本原理。
2 理解学前卫生学的重要性
认识学前卫生学对学前儿童健康发展的重要 影响,并提高对健康的重视。
关键内容
学前儿童健康管理
了解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规律,制定健康管理 方案,提供健康指导和监护。
健康教育与宣传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学前儿童和家长的健 康意识和健康行为。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课件 全
该课件全面介绍学前卫生学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包括学前儿童健康管理、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健康教育与宣传、学前卫生检查与评估、学前卫生环境 管理等关键内容。
前言
学前卫生学是关于提供学前儿童健康和安全的学科。它研究如何保护、促进 和维护学前儿童的整体健康,以确保他们得到全面发展。
3
场所管理
合理规划和利用学前儿童活动场所,确保儿童的安全和活动的有效性。
要点总结
1 学前卫生学关注学前儿童全面健康
涵盖了健康管理、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和环 境管理等方面。
2 重视学前儿童的个体差异
根据儿童的发展特点,制定个性化的庆英, 刘新平. 学前卫生学. 第二版[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7. 2. 赵明, 王艳, 王丽静. 学前卫生学[M].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2018. 3. 陈凤梅, 陈小云. 学前教育与学前卫生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6.
儿童常见疾病防治
掌握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防治措施,提高儿童 的免疫力和疾病抵抗力。
学前卫生检查与评估
进行学前儿童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 解决健康问题。
学前卫生环境管理
1
室内环境
营造安全、卫生、舒适的学前卫生环境,包括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控制等。
《学前卫生学》婴幼儿的生理特点和保健 ppt课件

探寻 3
婴幼儿呼吸系统的 特点和保健
探寻 4
婴幼儿消化系统的 特点和保健
ppt课件
6
主 Chapter 题 1
探寻 5
婴幼儿泌尿系统的 特点和保健
探寻 6
婴幼儿神经系统的 特点和保健
探寻 7
婴幼儿感觉器官的 特点和保健
探寻 8
婴幼儿内分泌系统 的特点和保健
探寻 9
婴幼儿生殖系统的 特点和保健
、肺和胸部的发育以及横膈的下降等,心脏由横位逐渐转为斜位。 ③ 婴幼儿心率较成年人快,并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减慢,不同年龄段机体的心率发育也不同,具
体见表 。
ppt课件
23
一、血液循环系统
2. 血管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动。脉是血液由心脏射出后流往全身各器官时所经过的血管,动脉管壁厚且有弹性,血流速度快,分布在身体比
ppt课件
25
一、血液循环系统
3. 血液 (1)组成: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
(2)婴幼儿血液的特点
① 婴幼儿年龄越小,血液量与体重之比越高,且占比也较成人高。婴幼儿时期血液总量增加
快,有利于婴幼儿的生长发育。
② 婴幼儿血液中血浆含水分较多,含凝血物质(纤维蛋白、钙等)较少,因此,婴幼儿出血
时血液凝固较慢。
婴幼儿的血管有哪些特点?
婴幼儿血管的内径相对较成人粗,管壁薄,弹性小。因此,年龄越小,血压越低。但婴 幼儿血管比成人短,血液在体内循环一周所需要的时间短,而且毛细血管丰富,导致血流量 大,供氧充足,这对婴幼儿生长发育和消除疲劳都有良好的作用。
婴幼儿的身体正处于发育阶段,过紧的衣物对健康很不利: ① 过紧的衣物会束缚婴幼儿身体,导致血流不畅,影响正常的生理活动和生长发育。 ② 幼儿腹部偏大,若腹部被紧紧包裹住,会造成呼吸困难,腹腔内的很多内脏器官也会受到挤压,处于 一种紧张的状态,会导致肠胃蠕动变慢、消化功能减弱,对骨骼、肌肉及生殖系统的发育都会产生不利 的影响。 ③ 幼儿活泼好动,出汗多,衣物过紧不仅妨碍身体发育,还可能诱发皮肤疾病,更不利于 裆部散热,易引起局部湿疹或皮炎,严重的会诱发阴道炎。
学前卫生学(第二版)全套精品课件

骨的生长和发育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膜内成骨:是直接从胚性结缔组织膜内形成的骨组织,通过骨化, 成为骨质,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使骨逐渐加厚。 软骨内成骨:即在软骨逐渐被破坏的基础上缓慢形成骨组织。人在 成年以前,骨干与骨骺之间的骺软骨不断增长、不断骨化,使骨逐渐变 长。到20~25岁时,这层软骨完全骨化,骨停止变长,人的身高就确定 下来了。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特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三、保育要点
(一)体姿正确,形正气爽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户外活动,身强骨壮
(三)动作合理,避免损伤 (四)营养充足,穿戴宽松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呼吸道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骨——骨的成分与特性
骨成分含量 时期 有机物 新生儿 儿童少年 成人 无机物 1/2 少于2/3 柔软富弹性 柔软,弹性大, 易变形 既坚固又有弹性 骨的物 理特性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1/2 超过1/3
约为1/3
约为2/3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骨——骨的生长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骨——骨的形态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骨——骨的形态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短骨 长骨
扁骨
不规则骨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一)骨——长骨的结构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二)骨连结
骨与骨之间的连结称骨连结,有直接连结和间接连结两种方式。 1.直接连结 直接连结是指骨与骨之间以结缔组织膜或软骨直接连结,直接连结 的活动范围很小。如颅骨之间的骨缝、椎骨之间的椎间盘。 2.间接连结 间接连结称为关节,是骨的主要连结方式。
(二)肺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三)呼吸运动
胸腔有节律地扩大和缩小称为呼吸运源自。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1.吸气
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使肋骨和胸骨向上向外移动,胸腔的前后径和左右径增大;膈
肌收缩,其中心部位稍下降,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整个胸腔的容积扩大,肺也随之扩大; 当肺泡里气体的压力降到低于外界大气压时,外界气体进入肺泡,完成吸气。 2.呼气
第一单元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与生长发育
【学习目标】
1.熟悉人体各系统的主要构造和生理功能,掌握学前儿童各系统的生理解剖特点。 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规律,了解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因素。
【能力目标】
1.能够依据学前儿童的生理解剖特点提出相应的保育措施,并具有指导幼儿园开展 适宜的教育活动以及维护学前儿童健康的能力。
• 无机质:碱性磷酸钙等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骨的成分与特性
时期
骨成分含量
有机物
无机物
骨的物 理特性
新生儿
1/2
柔软富弹性 1/2
儿童少年 成人
超过1/3 约为1/3
少于2/3 约为2/3
柔软,弹性大, 易变形
既坚固又有弹性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二)骨连结——关节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三)骨骼肌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特点
(一)骨骼特点
1.骨膜比较厚
2.骨较柔软
3.骨处于发育过程中
前囟
(1)颅骨
构成头颅的各骨之间,除下颌骨通过关节连结以
外,其余都是通过骨缝相连结的。
(2)脊柱
后囟
发育成熟的年龄,生理性弯曲才能完全固定下来。 在14岁以前,椎骨之间充满软骨,所以当儿童体位不 正或身体长时间一侧紧张,都容易引起脊柱的侧弯变 形即发生脊柱侧弯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2.掌握学前儿童生长发育常用指标的测量方法,具有初步评价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状 况的能力。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骨的形态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骨的形态
长骨
短骨
扁骨
不规则骨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特点
(三)肌肉特点
1.肌肉收缩力差,易疲劳 学前儿童的肌肉柔嫩,肌纤维较细,间质相对较多,水分较
成人多,蛋白质、脂肪、糖和无机盐较成人少,能量储备差, 肌肉收缩力较差,易疲劳。但由于新陈代谢旺盛,疲劳后肌肉 功能的恢复也较快。 2.小肌肉群发育较慢,精细动作差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三、保育要点
(一)体姿正确,形正气爽 (二)户外活动,身强骨壮
(三)动作合理,避免损伤
(四)营养充足,穿戴宽松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一)呼吸道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二节 呼吸系统 一、概述
学前卫生学
齐齐哈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 翟秀华
课件使用说明
因为课件内容较多,为方便教师使用,点击 课件目录中的某一章,即可进到相关的课件内容。 在每一页课件页面有一些按钮,方便教师进行相 应的操作。
学前卫生学课件目录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二章 学前儿童的生长发育 第三章 营养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 学前儿童的膳食 第五章 学前儿童常见疾病及预防 第六章 托幼机构安全教育及常见意外的处理 第七章 集体儿童保健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长骨的结构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长骨的结构
骨质
骨密质 骨松质
骨膜
骨
骨髓
红骨髓 黄骨髓
血管、淋巴和神经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骨的成分与特性
• 有机质:胶原纤维束和粘多糖蛋白等
(5)足骨 学前儿童的足骨、肌肉和韧带没有发育完善,足弓
负荷超出它们的负担能力或其他原因,可引起足弓塌陷, 形成扁平足。
第一章 学前儿童生理解剖特点及保育要点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特点
(二)关节特点
学前儿童的关节面软骨相对较厚,关节窝较浅,关节的韧带较松,肌肉纤维较细, 关节的伸展性及活动范围比成人大,特别是肩关节、脊柱和髋关节的灵活性超过成人。 但是关节囊松弛,关节的牢固性较差,在外力作用下,较易引起脱臼。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概述
(一)骨——骨的生长
骨的生长和发育有两种方式:膜内成骨和软骨内成骨。 膜内成骨:是直接从胚性结缔组织膜内形成的骨组织,通过骨化,
成为骨质,骨膜下的成骨细胞不断产生新的骨质,使骨逐渐加厚。 软骨内成骨:即在软骨逐渐被破坏的基础上缓慢形成骨组织。人在
成年以前,骨干与骨骺之间的骺软骨不断增长、不断骨化,使骨逐渐变 长。到20~25岁时,这层软骨完全骨化,骨停止变长,人的身高就确定 下来了。
学前儿童各肌肉群的发育是不平衡的。支配上、下肢的大肌 肉群发育较早,如3岁时上肢的活动基本协调。而小肌肉群发育 较晚,手指和腕部还不能运用自如,往往不会很好地使用筷子 和笔,5岁以后小肌肉群才开始发育,能比较协调地做较精细的 动作。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锻炼,儿童动作的速度、准确度及控 制活动的能力会逐步提高。
(一)骨骼特点
二、特点
(3)骨盆
学前儿童的骨盆未定型,构成骨盆的髋骨由髂骨、坐
骨和耻骨依靠软骨相连而成。随着年龄的增长,软骨逐渐
骨化,一般在19~25岁骨化才完成,三块骨愈合成一块
整体的髋骨。
(4)腕骨 新生儿的腕骨全部是软骨,4~6个月后,逐渐出现骨
化中心;10岁左右,8块腕骨的骨化中心才全部出现。儿 童的腕骨、指骨和掌骨在10岁左右逐渐骨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