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茶的制作工艺

合集下载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茶是一种历史悠久、工艺复杂的特色茶品,其中的熟普洱茶更是经过特殊的发酵工艺所制成。

下面将介绍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1. 选料:首先需要选择优质的毛茶作为原料,毛茶要求叶龄较大、叶质柔软、含水量适中。

2. 杀青:将选好的毛茶经过高温杀青,以破坏叶内酶类物质,防止其继续氧化。

3. 揉捻:经过杀青后的毛茶经过揉捻,使其形成均匀的条索状,有利于茶叶内部水分均匀流通。

4. 发酵:接下来将揉捻后的毛茶放入发酵堆,进行发酵处理。

这个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湿度,让茶叶内部的微生物发酵,产生独特的味道和香气。

5. 干燥:经过发酵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处理,以减少水分含量,保持茶叶的品质和口感。

6. 分级:熟普洱茶经过干燥后,需要进行分级,将茶叶按照不同的品质和规格分类,以备后续的包装和销售。

7. 定型:最后,经过分级的茶叶需要进行定型处理,包括整形、
烘焙、包装等工序,以便于储存和销售。

经过以上工艺流程,熟普洱茶才最终成品。

这些工序看似简单,却需要掌握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才能制作出口感丰富、口感独特的熟普洱茶。

普洱茶的工艺流程

普洱茶的工艺流程

普洱茶的工艺流程普洱茶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名茶,其工艺流程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制成最终的产品。

下面将详细介绍普洱茶的工艺流程。

1. 采摘:普洱茶的制作从采摘开始。

一般在清晨或傍晚的时候进行采摘,采摘的茶叶要求鲜嫩,通常是两片新叶和一个未开放的芽尖。

2. 晒青:采摘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晒青处理。

晒青的目的是让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使其软化,方便后续的揉捻。

晒青一般在室外进行,需要根据天气情况掌握时间,通常需要晒上几个小时。

3. 杀青:晒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杀青。

杀青的目的是停止茶叶内部的酶活性,防止茶叶发酵。

杀青一般使用高温烘烤的方式进行,常见的方法有炒、蒸、烘等。

4.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

揉捻的目的是破坏茶叶细胞结构,使茶叶中的酶液与茶叶内的物质充分混合,从而促进茶叶的发酵。

揉捻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机械揉捻机进行。

5. 发酵:揉捻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发酵。

发酵是普洱茶制作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普洱茶与其他茶叶的区别之一。

发酵的过程中,茶叶中的物质会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使茶叶产生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发酵的时间一般需要几个月到几年不等。

6. 干燥:发酵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干燥。

干燥的目的是降低茶叶的水分含量,防止茶叶变质。

干燥可以采用晒晾或烘焙的方式进行,通常需要在阳光下晾晒或者使用烘焙机进行烘干。

7. 分级:干燥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分级。

分级是根据茶叶的大小、形状和质量等因素进行分类,以便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分级可以手工进行,也可以使用筛分机进行。

8. 包装:分级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包装。

包装是保护茶叶免受外界影响,保持茶叶的质量和口感的重要环节。

常见的包装方式有纸袋、罐装、袋装等。

9. 储存:包装后的普洱茶需要进行储存。

储存的目的是让茶叶中的香气和味道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和提升。

普洱茶的储存时间越长,茶叶的品质越好。

10. 饮用:最后,普洱茶经过以上工艺流程制作完成后,就可以供人们饮用了。

普洱茶因其独特的风味和功效而被广大茶友所喜爱。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普洱茶是中国的一种特色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它被广泛认为是一种有益健康的茶叶,对身体有许多好处。

下面将介绍一下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茶的制作过程通常分为摘采、晾青、堆渥、晾晒和后发酵等几个阶段。

首先是摘采阶段。

普洱茶一般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的春天摘采,此时茶树的嫩芽最鲜嫩。

工人们会仔细挑选出嫩芽,然后将其放在篮子里,轻轻地抬回加工房。

然后是晾青阶段。

新摘采的茶叶被放置在通风良好的地方晾干,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几个小时,取决于天气条件和茶叶的湿度。

晾青后,茶叶会有一种新鲜的青草味道。

接下来是堆渥阶段。

在这个阶段,茶叶会被摊开放在一个阴凉而潮湿的地方,通常是在一个大型的茶叶堆中。

工人们会不断地翻动茶叶,以确保其均匀受到渥堆。

这个过程通常持续一个月以上,取决于茶叶的质量和所需的发酵程度。

渥过程中,茶叶会产生一种特殊的香气和味道。

然后是晾晒阶段。

渥过后,茶叶需要在阳光下晾晒,以去除多余的水分。

这个过程通常需要一到两天。

晾晒后,茶叶会变得干燥,准备进行后续的发酵过程。

最后是后发酵阶段。

这个阶段是普洱茶制作的一个重要阶段,也是普洱茶与其他茶叶不同的关键之处。

茶叶被密封在一种特殊的容器中,以使其逐渐发酵。

发酵的时间可以根据个人的喜好和茶叶的质量来决定,通常持续数月到数年不等。

在这个过程中,茶叶会逐渐变得更加醇香和陈化,具有更加复杂的口感。

经过这些阶段的处理,普洱茶最终制成。

它具有独特的香气和味道,有助于提神醒脑、消脂减肥、解酒解毒等多种作用。

同时,普洱茶还可以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更好,增加其收藏价值。

总的来说,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相对较长,需要耐心和细致的工作。

但是,正是这种制作过程,使得普洱茶独具风味和品质。

无论是喜欢喝茶的人,还是对普洱茶有兴趣的人,都可以通过了解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更好地欣赏和品味这种独特的中国茶叶。

熟普的制作工艺

熟普的制作工艺

熟普的制作工艺
制作普洱茶的工艺主要包括摘叶、晒青、杀青、揉捻、发酵、晾晒等步骤。

1. 摘叶:在制茶季节,选择适当的茶树嫩叶作为原料,并进行摘取。

2. 晒青:将摘取的茶叶摊放在通风的地方,让茶叶在阳光下曝晒,使其变得柔软并失去草鲜味。

3. 杀青:将晒青的茶叶放入高温锅中,经过短暂的高温处理,以杀死茶叶中的酶活性,停止茶叶的氧化过程。

4. 揉捻:将杀青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既能破坏茶叶细胞壁,有利于出汁,又可使茶叶内部有机物质均匀分布,增强茶叶的香气。

5. 发酵:将揉捻后的茶叶堆积起来进行发酵,一般时间为数周到数个月不等。

发酵过程中,茶叶内部的化学变化会使茶叶逐渐转化成具有独特风味的普洱茶。

6. 晾晒:发酵完成后,将茶叶摊晾在通风凉爽的地方,使其逐渐回潮,并获得一定程度的干燥,同时也会进一步改善茶叶的质地和口感。

以上是传统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每个步骤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制茶师傅来掌握,以确保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但是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也出现了更加先进的机械化
制茶工艺,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茶叶质量的稳定性。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流程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流程

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流程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流程普洱茶是以中国云南省一定区域内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发酵加工成的散茶和紧压茶。

下面,店铺为大家讲讲普洱茶的制作工序流程,一起来了解吧!原料普洱茶制作选用的原料不同其品质也不同,价格更加悬殊。

其制茶原料分为“人工种植型原料”、“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普洱茶茶青的采收从每年2月下旬至11月中旬都可进行,思、普地区种植的大叶种茶树,一年可发5~6轮,生长期在300天以上。

由于云南当地的气候特点。

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清明至谷雨所采的茶叶称为“春尖”,芒种至大暑所采的茶叶称为“二水”,白露至霜降所采的茶叶称为“谷花”。

一般说来,“春尖”及“谷花”两个时期的茶品质最好。

茶叶采摘时,叶和芽同时采,一般从茶树枝条的尖往下采摘到第三叶及同等嫩度的对夹叶:一叶一芽的采一芽、二叶一芽的.采一叶一芽、三叶一芽的采二叶一芽,合理留叶。

分级时,级别高的芽多,级别低的叶多梗多。

手工采摘要提手采;机采要保证鲜叶质量,保证无害化,防止污染。

鲜叶分级指标特级:一芽一叶占70%以上,一芽二叶占30%以下一级:一芽二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二级:一芽二、三叶占6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40%以下三级:一芽二、三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四级:一芽三、四叶占7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30%以下五级:一芽三、四叶占50%以上,同等嫩度其它芽叶占50%以下[17]人工种植型原料。

人工种植型,茶农称“台地茶”,是从人工栽培的梯地茶园里采取茶青原料,经加工制成的普洱茶。

台地茶发芽期长而荫芽周期短,茶质没有适当的积累期,芽叶外表肥壮而质薄,且茶树没有合理的休养期,对茶树的生长和来年的茶质都有较大影响。

台地茶由于养分不足,内质较差,只能依靠拼配提升滋味,还有耕种施肥行为,只能体现出清香,所以“台地茶”普遍价格低廉。

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

原生态乔木大树型原料,又称“古树茶”纯料。

普洱茶的制做工艺

普洱茶的制做工艺

普洱茶的制做工艺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如下:
1. 采摘:普洱茶的原料为云南大叶种晒青茶,因产地在云南,也称“滇青茶”。

在采摘的时候,一般选择一芽一叶或一芽两叶。

采摘回来的鲜叶需要经过萎凋、杀青、揉捻、晒干、蒸压、晾干等步骤。

2. 萎凋:将采摘回来的鲜叶放在阴凉处,放置一段时间,让鲜叶中的水分自然挥发,同时促进茶叶的发酵。

3. 杀青:将萎凋后的鲜叶放入铁锅中,通过高温炒制,使鲜叶中的水分快速蒸发,同时停止发酵。

4. 揉捻:将杀青后的茶叶放入揉捻机中,进行揉捻,使茶叶中的细胞壁破裂,便于后续发酵。

5. 晒干:将揉捻后的茶叶放在阳光下晒干,使其保持干燥状态,同时继续发酵。

6. 蒸压:将晒干后的茶叶放入蒸锅中,进行蒸制,使茶叶中的水分和香气得到进一步的调整。

然后趁热将茶叶压制成饼状。

7. 晾干:将蒸压后的普洱茶放在阴凉处晾干,让其自然陈化。

8. 包装:将晾干后的普洱茶进行包装,以方便存储和运输。

以上就是普洱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需要注意的是,普洱茶制作过程中需要注意卫生和温度控制,同时需要定期存放和陈化,才能生产出品质优良的普洱茶。

抱歉,当前访问用户较多,请稍后重试。

文档助手持续学习升级中,期待为你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生茶制作工艺流程普洱生茶是一种中国的传统茶叶,其制作工艺流程经过了数百年的发展和完善。

以下是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首先,普洱生茶的制作需要选取高质量的新鲜茶叶作为原料。

一般来说,普洱茶采摘的嫩叶要嫩而鲜,叶面要平展,叶片要完整,茶叶要有弹性才能制作出好的普洱生茶。

接下来,将采摘的茶叶进行杀青处理。

杀青是将茶叶中的酶类活性停止,防止茶叶的氧化。

一般来说,普洱茶的杀青温度较高,时间较短,保留茶叶的鲜艳色泽。

然后,将杀青的茶叶进行揉捻。

揉捻是将茶叶中的细胞壁破坏,释放出芳香物质,使茶叶更易发酵氧化。

揉捻的目的是调节茶叶的湿度和温度,使茶叶均匀发酵。

揉捻也是普洱茶制作中最重要的一步,揉捻得当能够使茶叶的外观形成叶鞘螺旋条纹。

接着,将揉捻好的茶叶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发酵。

发酵是普洱生茶制作工艺中最独特的一步,也是使普洱茶味道变化的关键。

茶叶经过发酵的过程中,会产生多种化学变化,使茶叶的味道、香气发生改变。

发酵时间的长短会影响普洱生茶的口感和品质。

最后,将发酵完毕的茶叶进行烘干。

烘干是将茶叶的水分进行蒸发,降低茶叶的湿度,防止细菌滋生。

一般来说,普洱生茶的烘干温度较低,时间较长,以保持茶叶的香气和口感。

通过以上的几个步骤,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就完成了。

制作出来的普洱生茶色泽金黄,味道醇厚,香气芬芳。

普洱生茶具有消食、健脾、降脂、开胃、助消化等功效,常常被人们用来泡茶饮用。

同时,普洱生茶还具有一定的保健价值,可改善人体的消化功能,促进新陈代谢。

总的来说,普洱生茶的制作工艺经过了多年的发展和改进,是一门独特的技艺。

通过不同的工艺流程,制作出来的普洱生茶味道独特,能够满足人们对茶叶的口感和品质的需求。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流程

普洱熟茶制作工艺流程普洱熟茶制作工艺流程普洱熟茶是一种经过特殊发酵处理的茶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香气。

下面将介绍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

一、采摘:普洱熟茶采用鲜嫩的茶芽和叶片进行制作,一般在春季或秋季进行采摘。

采摘的茶叶要求饱满且没有受损,以保证制作出的茶叶质量优良。

二、杀青:采摘的茶叶经过初步加工之后,需要进行杀青处理。

将茶叶放入高温锅中进行杀青,使茶叶内部酶活性停止,保持茶叶的鲜绿色。

三、揉捻:杀青后的茶叶需要进行揉捻的过程。

揉捻是将茶叶轻轻揉搓,以使茶叶中的细胞破裂释放出茶汁的成分。

揉捻的时间和力度要根据茶叶的品种和湿度进行调整。

四、发酵:揉捻完毕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发酵处理。

将茶叶放在温度适宜、湿度适中的环境中进行发酵,茶叶内的微生物会进行有益的化学反应,使茶叶产生特有的香气和味道。

五、烘炒:经过发酵后的茶叶要进行烘炒处理。

烘炒可以使茶叶中的水分蒸发,保持茶叶的干燥和稳定。

此外,烘炒还可以改善茶叶的口感和香气。

六、分级:经过烘炒的茶叶还需要进行分级处理。

根据茶叶的大小、形状和质量等进行分类,分别制作出不同档次的熟茶。

七、压制:分级完成后的茶叶需要进行压制。

将茶叶放入茶模中,运用适当的压力将茶叶压成均匀的团块状。

压制有助于茶叶的陈化和保存,使茶叶在存放过程中更加稳定。

八、存放:压制完毕的茶叶需要进行存放。

普洱熟茶保存时间越长,茶叶的风味和香气会越好,所以一般会将茶叶储存数年甚至几十年。

九、饮用:存放一段时间后的普洱熟茶,可以进行风味品饮。

将茶叶放入茶壶中,冲泡出浓郁的茶汤,品味其醇厚的口感和独特的香气。

以上便是普洱熟茶的制作工艺流程,每一步都需要严格控制,才能制作出优质的普洱熟茶。

普洱熟茶具有独特的风味和独特的口感,深受茶叶爱好者的喜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干燥:发酵和翻堆工序结束后,为避免发酵过度,必须进行干燥,有机普洱茶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以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普洱茶的干燥切忌烘干、炒干、和晒干,否则将会影响到普洱茶的品质。
现在,重庆茶厂沱茶压制,从称茶、蒸茶、冷却定型到包装都实现了自动化。
4、定型干燥:
压制好的沱茶,需经过30min的摊放冷却、定型,待茶团热气散失后,才可脱袋,脱袋后及时用高标纸把茶叶包好,放于烘盘,准备干燥。
茶叶在烘盘上先冷却定型8-10h,然后送到烘房。温度控制在70℃以下,以50℃左右为好,经过30-50h可达干燥程度。
4、筛制
发酵后的茶叶应进行整形、割脚、除尘等处理。把长短分开、轻重分开、粗细分开。
一般圆筛、抖筛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既“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碎茶及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GB:茶中含梗3%,灰分7%,杂质不超过0.2%,水浸出物37%。
二、蒸压技术
1、原料处理:
沱茶特殊的色、香、味与原料密切相关,沱茶品质风格,不仅与毛茶品种、产地、制法密切相关,相互间的搭配更是提高品质的关键之一。
下关沱茶都是用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压制的,重庆沱茶:根据外形,内质确定比例,做到“四个结合”:即春夏秋茶结合;高山丘陵、低地茶相结合;大叶种与中、小叶种相结合;烘青、炒青与晒青相结合。
根据毛茶的嫩度可适当增减翻堆次数,视发酵场堆温、湿度及发酵程度灵活掌握。温度低于40`C大不到理想的发酵效果,高于62`C会出现烧心茶叶,造成叶底不展开、味淡、汤色暗。
翻堆时要主要翻拌均匀,进行解块,对因潮水不匀水滴过大而结成的大坨块,应进行手工解块,尽量减少碎茶。
(4)起堆:当发酵时间达到28天时应取样审评,以确定是否可以起堆。经过几个翻堆周期后,当茶叶显现褐红色,白豪变金黄,茶汤滑口,无强烈苦涩味,汤色红浓具陈香时,既可起堆。
毛茶进厂后,经过验收复评,定级归堆,进行毛茶加工,程序与一般绿茶相同(筛分、风选、拣剔等),只是毛茶规格较肥大。紧门筛为5-6孔(配置一定规格的筛网进行复抖,又称规格筛)。割脚筛为24孔,筛分的三、四口茶,经7孔和5孔抖筛。抖底拼作盖茶,抖面和其它各口拼为底茶,除去碎片、末、梗子及茶灰,然后复火,使水分保持在12%左右。
3、发酵:普洱茶的发酵,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环节,处理不好,将会严重影响普洱茶的品质,发酵时,毛茶一般含水量在9%-12%之间,也就是说必须增加茶叶的含水量才能进行发酵,而茶叶的含水量又必须根据茶叶的老嫩、气温、空气湿度、季节、发酵场地等不同情况来适时调整。因为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缓慢综合发酵的过程,在工厂化的生产中,一般采用大堆发酵,潮水后堆高1.0-1.5米,每堆不低于10吨。潮水堆成堆后,盖上湿麻布袋,这样可以起到增湿保温的作用,有利于发酵的进行。
原料等级 加水例比
1~2级 23~25%
3~4级 24~25%
5~6级 25~27%
7~8级 27~28%
9~10级 28~32%
一般高档茶(5、6、7、8级)的潮水量要略比低挡茶(9、10、级)少,一般高档茶以25%,低挡茶以30%为宜。
必须看茶潮水,分级发酵,切忌用混合级茶为原料,以免造成发酵不均匀,影响成茶品质。
6、干燥:把含水量控制到能安全储藏的含水量以下,一般普洱茶要求在含水量在10%以下。
沱茶制法
沱茶是碗形蒸压蒸,分为二大类,一类是用普洱茶的毛茶,称普洱沱茶,属黑茶类。另一类是晒青的绿毛茶,有下关沱茶、山城沱茶等,属绿茶类。
沱茶始于时代,是团茶演变而来,原产于云南省下关市,由云南西部茶区的凤庆、临沧、双江、永德、勐海、普洱、思茅、景洪、保山等县所产的晒青(又名滇青),集中下关加工而成。在传统习惯上称为“关茶”,云南西部地区对圆团形的物品都称为“沱”,故名沱茶。历史上下关沱茶畅销我国各地和东南亚各国,深受人们喜爱;我国西南地区和长江中上游一带,人们一直有饮沱茶的习惯。
蒸茶太久,茶叶会水过多,造成茶叶黄熟,香气降低,引起霉变。如蒸时太短,蒸汽不足,叶质不易变软,成型较为困难,即容易产生脱层现象。
蒸汽透过叶层既便于压制成型,又可促进茶叶中糖类、多酚类化合物及色素的转化。
3、揉袋施压:
将蒸好的茶叶,倒入三角形圆底小布袋,左手捏紧袋口,右手拿茶,在作业台上轻轻揉转几下,将口袋置于茶团中央,袋底朝上,然后用圆柱形小木棒顶住,取出木棒,将茶袋放于碗形钢模上,用杠杆人力加压成形。
2、称茶与蒸茶
各种沱茶不同重量的规格有三种(50g、100g、250g),按下式计算出每次的称量:
称茶重量= 成品标准重量×成品标准干度
原料实际干度(1-加工损耗率)
例如:成品标准重量为250g,标准干度为91%,半成品干度为88%,加工损耗率为1%,则称茶重量为261.2g。
每次称量后,倒入底部有许多小孔的圆形蒸茶筒内,通过蒸汽,蒸10-20s到茶叶及湿变软,含水量增加3%时为好。
干季和雨季,由于空气湿度不同,同一级别茶叶在不同季节,潮湿量也有所不同。干季湿度底应增加水量,雨季应减少水量。一般在正常范围内增减5%左右即可。喷水时力求雾状,切忌大水滴,影响品质。喷水应取能食用的清洁冷水,分层喷洒后拌匀,最后沤堆。
(2)砌堆:砌堆大小应根据厂房条件而定。在工厂化生产中,一采用大堆发酵,每堆在5吨至20吨之间,最好不超过10吨,潮湿后堆高1~1.5米,砌成长方棱台形,盖上湿麻布袋或蓬布。
普洱茶生茶的制作工艺
1、摊凉:散失鲜叶中一部分水分。在走水过程中有一些香气物质形成,部分大分子酯容性糖水解为小分子可容性糖。
2、杀青:普洱生茶的加工原料是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晒青毛茶多采用锅炒杀青,因大叶种含水量高,杀青时必须闷抖结合,使茶叶失水均匀,高温快速钝化酶活性,制止多酚氧化。蒸发一部分水分,利于揉捻成条。
3、干燥
干燥宜用室内发酵堆开沟进行通风干燥。当茶叶水分含量14~20%时,每隔3~5天开一次沟。初期按顺序开沟,顺序开沟结束后,按反方向进行交叉开沟,如此循环往复至茶叶含水量低于14%,即可起堆进行分筛。
普洱茶干燥切忌烘干、炒干。晒干尽量少用,在万不得已时才用,因晒干会增加茶叶耗损5%以上,且品质也下降。
(3)翻堆:新发酵砌堆后第二天必须进行翻堆,俗称“翻水”,以使沤堆茶叶水份均匀。如第一天加水不足,第二天翻堆必须补水,然后再拌匀成堆。
发酵室内要求安装温、湿度计,茶堆四周要插温度计,专人负责记录湿度变化。
一般每7天翻堆一次,完成发酵需翻堆5~8次。通过翻堆散发热量,降低茶叶含水率,使发酵均匀。沤堆茶堆中的最佳温度是40~42`C,极限温度是62`C(均指茶堆中50厘米深处的温度)。
9、包装和贮运:普洱茶的包装和贮运要符合牢固、整洁、防潮、美观的要求,必须用食品级包装材料,外包装上印有与普洱茶相配套的文字说明、产品条形码和食品标志。又因普洱茶发酵是微生物和植物酶类等综合发酵的过程,而发酵结束后是一个缓慢的酯化后熟过程,因此,在包装成件后,必须干仓存储,以利酯化作用的缓慢进行。
以上是普洱茶熟茶散茶的加工工艺,如果要加工成紧压茶,还要根据具体的要求,将拣剔好的“散茶”经高温蒸压,做成各种形状的普洱茶,然后进行干燥,让茶品中的水分控制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防止茶质的改变,再进行仓储陈化。
熟普洱散茶加工
1、原料付制
毛茶进入加工厂仓库后,要采取按级归堆,单级付制,多级收回的原则。
毛茶付制先进行分筛取料,剔除杂质,除去碎片末,以及被带入条外表的其它粉尘,以孔径10至14毫米筛捞头,8孔筛割脚,捞头清除杂质后拼入正茶。
2、沤堆
(1)潮水:沤堆前以人工喷水对茶叶进行潮水。在毛茶含水率为10%时,加水比例为:
3、揉捻:破碎茶叶细胞,保证茶汁在冲泡时充分浸出。揉捻要根据原料老嫩灵活掌握,嫩叶轻揉,时短;老叶重揉,时长。掌握揉至基本成条为宜。
4、晒干: 把揉捻好的茶叶在太阳光下自然晒干,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茶叶中的有机质和活性物质。而其晒干的茶叶表面细胞孔隙最大,有利于在发酵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
5、 蒸压:把晒干的茶叶用蒸汽蒸湿,放在不同模具里压成形。
7、包装
按照拼配通知单逐层匀后,抽样检验水份,按10%的计重标准,计算出每件应称的重量过磅称重,缝包、打包。要求外包上印有:品名、商标、毛重、净重、生产厂家名称、地址,字迹清晰,醒目大方。
6、分筛:分筛可以使茶叶达到外形条索粗壮肥大、完整的要求,并依次确定茶叶的号头。一般圆筛、抖筛以及风选联机使用筛孔的配置,按茶叶的老嫩而定,即我们常说的“看茶做茶”。根据筛网的配置,把普洱茶分筛为正茶、头茶和脚茶,正茶送拣剔场待拣,头子经洒水回潮后解散团块,脚茶经再分筛处理后制成碎茶和末茶。各级别对样评定,进行分别堆码。
具体的说,普洱熟茶制作工艺要经过原料的采购、毛茶的付制、发酵、翻堆、干燥、分筛、拣剔、拼配,和压制、包装与贮运等环节,每个环节都有极强的技术因素:
1、原料采购:普洱茶是以云南大叶种晒青毛茶为原料,经过后发酵而形成的具有独特陈香的一类茶。因此,晒青毛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普洱茶的品质。
2、毛茶付制:毛茶入厂以后,按级归堆、付制,要求老嫩基本一致,在进入下一道工序以前,要进行分筛,这样能起到“捞头”、“割脚”的作用,有利于增进发酵的匀度。
7、拣剔:根据样茶和客户的不同要求,对各级各号头茶进行拣剔,剔除非茶类物质,拣净茶果、茶梗和其它夹杂物,拣剔验收合格后,分别堆码等待拼配。
8、拼配:根据茶叶各花色等级的质量要求,将不同级别、不同筛号、品质相近的茶叶按比例进行拼和,使不同筛号的茶叶相互取长补短、调剂品质、提高质量,保证产品合格及全年产品质量的相对稳定。
普洱茶的制作工艺(详细)
在线投稿
普洱茶熟茶的制作工艺
晒青毛茶经过发酵陈化,就演变成普洱熟茶。人工发酵普洱茶的第一道工序是渥堆,首先将茶叶匀堆,再泼水使茶叶受潮,然后把茶叶堆成一定厚度,盖麻袋或塑料袋保湿,让其发酵。发酵期间的温度控制很重要,温度低,发不起来,温度高,烧堆。必须视温度变化及时翻堆调节温度。经过一段时间堆积发酵,茶叶色泽变为褐红色。渥堆达到适度后,扒堆晾茶,解散团块,散发水分,自然风干。待茶叶干燥,再进行筛分分档,制成普洱散茶。人工发酵普洱茶陈化期比生茶陈化期短的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