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Ⅰ期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Ⅰ期手术临床疗效分析

有患者 胃肠功能及营养状况 良好。红霉素具有 胃动 素激动剂样作用 , 通过 占有 胃部平滑肌的 胃动素受 体, 直接作用于支配残 胃的节前胆碱能神经 , 加强残 胃收缩 , 促进 胃排 空。T a c k等发 现 , 小 剂量红 霉素 ( 4 0 m g ) 可诱发胃的期外移行运动综合波 ( MM C ) 收 缩。S a r n a 和Z a r a 发现中等剂量的红霉素( 2 0 0— 3 5 0
⑥其他因素 , 如患者过度 紧张、 焦虑、 腹腔 内感染 等
因素 。
经及 自主神经病变的疾病 。③对食管癌或近端 胃大
部切 除 术 中放 置 十二 指肠 营 养管 。有 研 究 报 道称 通 过肠 内营 养 治疗 , 可 促 进 胃瘫 的恢 复 , 缩 短 恢 复 时 间。④ 手 中操 作 轻 柔 , 尽 量 减 少 对 胃肠 道 的 牵 拉 刺 激 。⑥ 术 后严 密 观 察 胃液 引 流量 、 肠 鸣音 及 其 他 腹 部情 况 , 维持水 、 电解质 及 酸碱平 衡 ] 。 胃瘫 综合 征属 于功 能性 疾 病 , 一 经 确诊 , 一 般 采 取保 守 治 疗 , 多能痊 愈。明确诊断 , 排 除 机 械 性 梗 阻, 避 免二 次手 术 , 对临床 决 策尤 为重要 。
时间早 于 对照组 , 差 异有 统计 学 意义 。
[ 7 ] 张 中汉 , 陈双军. 消化道术后 胃排空障碍 的诊治体会 [ J ] . 河南
外科学杂志 , 2 0 1 1 , 1 7 ( 2 ) : 3 2— 3 3 .
文献报道采用中医针灸治疗 胃瘫综合征可调节
胃功 能 , 增 加 胃蠕 动 , 从 而使 胃排 空 时 间 缩 短 , 加 强 胃内滞 留液 的 排 空 。笔 者 认 为 胃瘫 综 合 征 较 难 治 ,

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现状

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现状

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现状
周军;陈念平
【期刊名称】《当代医学》
【年(卷),期】2009(015)012
【摘要】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部分性脾栓塞可降低门静脉压力、消除脾功能亢进,减少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创伤小、痛苦少,在临床上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不能手术切除的原发性肝癌并脾亢的患者,现对其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周军;陈念平
【作者单位】524023,广东医学院肝胆外科;524023,广东医学院肝胆外科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肝脾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临床应用观察 [J], 沈建东;付守忠
2.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J], 练贤惠;周雪玲;吴春;赵静;孙浩帅
3.双介入治疗原发性肝癌并发脾功能亢进51例 [J], 李文华;罗福森;高晓宇
4.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附7例报告) [J], 宁志方;陶智慧;马勇
5.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J], 刘国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

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双介入治疗利弊和指征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期刊名称】《南通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2(022)002【摘要】目的:探讨肝、脾动脉双栓塞治疗伴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的利弊和指征.方法:经股动脉穿刺分别行肝、脾动脉的化学灌注栓塞和明胶海绵栓塞为观察组,并对比观察单纯行肝动脉化学灌注栓塞术组(对照组)对血细胞、肝功能、免疫状况、生活质量及平均住院日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观察组68例治疗后血细胞均见不同程度增高,白细胞分布范围(5.0~20.0)×109/L,血小板多在原水平呈现倍增;对照组60例治疗后均出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两组肝功能、免疫指标、KPS评分等未见明显异常,平均住院日分别为16.2天和31.4天.结论:肝脾动脉双栓塞对合并脾功能亢进原发性肝癌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明显减少者,为综合治疗赢得了时间,但对老年患者和肝功能Child分级差者慎用.【总页数】3页(P153-154,157)【作者】于志坚;沈丰;于嘉伟;李小彦【作者单位】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南通医学院附属医院肿瘤内科,南通,22600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7【相关文献】1.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双介入治疗的护理 [J], 练贤惠;周雪玲;吴春;赵静;孙浩帅2.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季学兵;赵锡军;吕维富;张学彬3.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附7例报告) [J], 宁志方;陶智慧;马勇4.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J], 刘国焰5.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治疗 [J], 姜永能;赵卫;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栓塞治疗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双介入栓塞治疗

化疗 栓塞术疗效确切 ,被认 为是治疗肝癌 的基 本方法。原发性肝癌 大
多数是在肝硬化基 础上 发生的 ,肝硬化常常合 并睥功能亢进 ,引起 一 系列临床改变如 白细 胞和血小板减少 、免疫机 能降低等 ,而这些改 变 严重制约着肝癌 的进一 步治疗 ,并且直接关 系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 生
治疗 ,第2 次治疗2 个月后行第3 次治疗 。 2结 果
1资料 与方 法 1 . 1资料 2 0年至2 1年8 06 0O 月共 收集5 例资料 齐全T C + S 病 例。全 部 8 A E PE
经临床诊断为原发性肝癌 ,在安阳市第五人 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 。男 4 例 ,女 l 例 ;年龄3 - 6 ,平均5 岁 。肿瘤 为 巨块型2 例 ,结节 5 3 57 岁 7 6 型4 ;肿瘤直径为4 c 例 M2 m,平均6 c . m。肝癌分期 : 期 1 , Ⅱ 2 8 I 例 期2 例 ,Ⅲ期7 例。患者 中有乙型肝 炎肝硬化病 史4 例 ,丙型肝 炎肝硬 化 1 病 史1 例 。肝功  ̄C hd l 级3 例 级2 例 级7
存期限。本文总结、分析 、讨论 了5 例 同时行T C 和P E 8 A E S 治疗 中晚期 原发性 肝癌 合并脾 功能亢进 的病例 ,报道 如下。
用 12 m  ̄ m 大小 的明胶海 绵颗粒栓塞供血动 脉。术 后常 规给予广谱抗生
素3 5以预防感染治疗 。2h 周 、2 、4 ~d 4 、1 周 周复查 外周血常规、肝功 能 、4 周后进行C 检 查 ,观察各 项主要指标变化 情况 。1 后行 第2 T 月 次
之间的平衡失调 ,抗血小板聚集和扩 张血管作用。多项研究表明,奥扎
格雷还同时改善大脑局部缺血时的微循环和能量代谢 ,使血粘度 降低 , 血流速度加快血管扩 张,从而避免脑 血管痉挛发生 。结合我院的临床 试验 ,奥扎格 雷钠 注射液在急性脑梗死 的近 期临床观察 中取得 满意效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的临床研究
白细胞 、 血小板较栓塞前 明显提高 , 肝脏肿瘤及脾脏亦 明显缩小 。对照组 术后各项 化验指标无 明显变化。结论 : 对于肝癌合 并脾 功能亢进 患者 , 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 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 , 安全 可靠 , 又能有 效改善患者血 象 , 高机 体免疫力 , 提 为肝癌介 入治 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 [ 关键词 ] 原发性肝癌 ; 功能亢 进 ; 脾 介人治疗 ; 栓塞 ; 门脉高压 肝 动脉化疗栓塞 ( A E) T C 是近 年来治 疗无 法切 除或术后 复发肝癌 的首选方法 , 其疗效已得到普遍 的肯定 , 而我 国原发 性肝癌 , 常伴 有肝硬化 、 脾功能亢 进 , 中位生存时 间仅 为 3~6 个月 , 多次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后可能加 重肝硬化 , 脾脏体积
级: A级 2 6例 , B级 3 2例 , C级 6例 。其 中 1 8例有 上消化 道
出 血 史 , 伴 有 腹 水 ,2例 上 消 化 道 钡 餐 造 影 示 食 管 胃底 静 8例 1 脉曲张。
数 ±标准差 ( s 表示 。 ± )
12 治疗方法 : 究组患者行 肝脾 双介 人治疗 , 照组患 者 . 研 对
巨块 型 3 4例 , 节 型 2 结 O例 , 漫 型 1 弥 0例 。 肝 功 能 C i hl d分
月复查 C T观察药物 在肝脏 内的沉 积情 况。所有 病例术 后随
访 1 。 年
14 统计学处理 : 有患者术 前 、 后外 周血 细胞计数 变化 . 所 术 结 果 见表 12 、 。所 有 数 据 经 方 差分 析 和 t 验 统 计 , 果 用 均 检 结
1 3 观察项 目: 术前 : . ① 研究组常规行血常规 、 肝功能化验检
查 、T检 查 ; 照 组 血 常规 、 功 能 化验 、T检 查 。② 术 后 : C 对 肝 C 研 究 组 术后 4 、 周 、 、 , 验 血 常 规 , 后 1 、 化 8h 1 2周 4周 化 术 周 4周 验 肝 功 ; 后 1个 月 复 查 C 术 T观察 脾 脏 变 化 及 药 物在 肝 脏 内 的 沉 积 情 况 。对 照 组 术 后 化 验 项 目及 时 间 同研 究 组 ; 后 1个 术

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研究

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研究

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研究作者:孔凡山管莲晶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5期【摘要】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

方法具体做法收集肝癌伴脾亢患者,按抽签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行TACE同时行PSE。

对照组单纯为患者行TACE。

观察病人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

结果 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肝脏肿瘤及脾脏亦明显缩小。

对照组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

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介人性治疗;栓塞;门脉高压1 资料与方法1.1 肝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并伴有肝硬化、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并经CT、肝动脉造影、肝穿活检病理证实,并排除有血液性、免疫性及感染性等疾病引起的脾大及血细胞变化的患者。

其中男40例,女32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49岁。

把。

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的人数是一定的,都是36人。

对临床分型:分为弥漫型12例,结节型22例,巨块型38例。

肝功能分级:A级34例,B级30例,C 级8例。

其中患者8例有腹水,18例有消化道出血史,12例有消化道造影胃底静脉曲张。

1.2 研究组患者用行肝脾双介入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所有病人均采用改良Seldingers技术穿刺股动脉后,导入5FRH或Yashiro导管,造影观察了解肝脏肿瘤大小、肿瘤血供的类型、血管丰富程度及有无动静脉瘘情况。

尽可能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支,避过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胆囊动脉,给予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化疗药物常用:表阿霉素(EADM)、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MMC)6-8mg,顺铂(DDP)等,碘化油5-20ml与上述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缓慢注入病灶内,直至病灶内药物沉积良好。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行外科与介入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行外科与介入治疗进展

原发性肝癌伴脾亢行外科与介入治疗进展【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肝硬化;脾功能亢进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810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531-01肝炎严重影响着我们的正常的生活,现在这种病已经导致我国患有肝炎的一半的人患者此病,并且还有继续恶化的征兆,肝细胞肿瘤是在我国肆虐了很长时间,单丝一直没有根治的方法,并且如果出现肝硬化的现象,我们的门脉会对着压力的增加而导致脾动脉的出血,进而影响红细胞、白细胞数量的减少,进行最终导致患者的抵抗的能力下降,最后直接影响患者的生命的质量。

我们经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传统的脾切除手术虽然可以降低门脉的高压力,但是脾脏是我们体内重要的器官,关系着造血和免疫力的细胞的问题,所以我们要考虑其他的问题,因为单纯的切除脾脏并不能解决问题,还会导致身体的免疫力的急剧下降,另外还会出现感染的情况,总之,肝癌是和脾功能的治疗时一起需要我们解决的问题,本文就结合多年的经验并且结合治疗方法来探讨这个问题,期望给大家在治疗肝硬化和脾功能的时候提供一些解决措施。

1肝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行肝脾联合手术切除11到目前为止,切除手术仍然是治疗肝癌的很好的方法,但是我们要保证最佳的治疗的时间。

并且随着手术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我们发现肝脏并没有存在禁区的可能,因此针对治疗肝硬化这种病,我们首选的是进行肝脾的联合的切除,这样就可以提高血小板的能力,并且增加血小板的数量,以便提高患者手术的安全性的指标,真正达到术后出血的现象,并且根据临床的显示,并没有出现死亡的病例,并且一些患者在进行了手术之后,血小板和白细胞都恢复正常,这就说明了手术进行的很顺利,但是同时我们还发现了小的问题,就是在进行手术之后,静脉出血的现象,门脉高压状态,针对上述这种情况我们还有待研究,找到合适的方法,切实的为患者考虑。

12近年来随着肝癌外科手术的普遍开展,以及术后复发再切除标本的病理观察,尤其是分子生物学克隆来源的分析。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张启刚;任张玲
【期刊名称】《中国医药指南》
【年(卷),期】2010(008)006
【摘要】目的探讨部分脾栓塞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查.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对36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用高压消毒明胶海绵颗粒共进行介入治疗.结果 36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栓塞范围为30%~60%,患者术后肝功能,血常规获得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缓解或消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部分脾栓塞术对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有明显疗效,可替代脾切除术.
【总页数】3页(P27-29)
【作者】张启刚;任张玲
【作者单位】四川省绵阳四○四医院医学影像科,621000;四川省绵阳四○四医院医学影像科,621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75.2
【相关文献】
1.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分析 [J], 刘彦森;马桂玲;李丹;崔凯
2.双介入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和脾功能亢进症 [J], 秦建平;蒋明德;徐辉;曾维政;何乾文;赵奎;汪庆华;顾明
3.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的介入治疗及疗效观察 [J], 魏兆勇;张分明;李炳元;李成学
4.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肝硬化脾功能亢进症患者的疗效观察 [J], 陈小军
5.36例肝硬化并脾功能亢进症介入治疗的临床观察 [J], 薛宏元;李宁;彭庆兰;熊新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效果观察
刘国焰
[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价值。

方法对30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失去手术机会的患者采用肝动脉以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术(选择脾中、下支动脉),同时给予肝动脉内化疗药物治疗。

观察患者术后血常规、临床症状及体征、术后1个月CT变化情况。

结果采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象,缓解临床症状,复查CT提示肝癌病灶缩小,脾脏部分坏死状态。

结论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进行双介入治疗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治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亢;介入;化疗;栓塞
[中图分类号]R735.7
原发性肝癌恶性程度高,进展快,总体手术切除率约为10%-30%[1],术后5年生存率仍较低,且大部分患者明确诊断时已失去手术机会,直接影响着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在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应用中效果显著,长期的临床经验已使其成为原发性肝癌非手术治疗的首选方案。

但原发性肝癌多数合并脾功能亢进,可因白细胞、血小板降低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化疗药物的作用,直接导致介入治疗失败[2]。

部分脾动脉栓塞则通过阻断部分脾动脉血流,减少血细胞破坏[3]。

两者联合在抑制肿瘤生长的同时,还可治疗脾功能亢进,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恢复,给肝癌序贯治疗创造条件。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8月-2011年9月收治的30例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32-75岁,平均年龄为46.7岁。

所有患者均经过B超、CT及MR等影像学及AFP(甲胎蛋白)证实为肝癌,血常规、肝功能等实验室检查和胃镜证实合并有脾功能亢进。

根据Child 分级法:A级24例,B级6例;其中有8例有上消化道出血史;胃镜证实有食管静脉曲张的为14例;5例有腹水。

术前白细胞计数平均为3.02×109/L,血小板计数平均为47.8×109/L,红细胞计数平均为
2.91×1012/L。

1.2治疗方法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行股动脉穿刺插管,行PSE和TACE。

(1)TACE:以5F RH肝管入腹腔干造影,选择性插管至肝动脉行肝动脉造影。

根据肿瘤血供情况行肿瘤供血动脉(肝左或肝右动脉)给予化疗栓塞。

灌注药物剂量为5-氟尿嘧啶0.5-1.0g,吡柔比星10-20mg,再以超液化碘油5-20ml,混合吡柔比星20-30mg栓塞肿瘤;(2)PSE:插管至脾动脉造影,了解脾脏大小及血管分布情况,然后超选择性插管至脾中、下叶动脉,将明胶海绵剪成1×1×1mm3左右的颗粒、PVA颗粒(500-700)、栓塞微粒球(500-700)等不同栓塞材料加庆大霉素及造影剂制成悬混状在透视下经导管缓慢注入,观察脾动脉血流清况,估计栓塞面积达30%-70%时,停止注射,再行数字减影。

若栓塞面积不足,则再注射,直至栓塞面积满意为止;巨脾者则选择分次栓塞,第一次栓塞面积控制在50%左右;拔管加压包扎。

1.3术后处理术后护肝、预防感染。

检测术后血小板(PC)、白细胞(WBC)和红细胞(RBC)的1周及2、4、6个月计数;彩色超声多谱勒诊断仪测量门脉主干内径、脾静脉内径和脾脏术后1、2、3、4、5、6个月时的厚度和长度。

观察术后并发症。

2结果
术后1周WBC及PLT即明显升高,术后2、6
作者单位:341000赣州,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
个月复查恢复正常者分别占86.6%、76.5%,其变化值见表1。

原有牙龈及皮下出血等症状多消失。

上消化道钡餐、纤维胃镜复查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减轻分别占83%(25/30)、82.6%(24/30)。

伴门静脉癌栓/肝动脉-门静脉瘘者术后近期腹水量减少,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减轻。

21例患者肝功能改善,6例无明显变化,3例上消化道出血复发,肝功为Child C 级。

B超及CT检查,术后早期脾实质密加斑点状坏死,后期见多个尖端朝向脾门的楔形梗死区。

3讨论
TACE作为非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而广泛应用于临床[4]。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多继发于慢性肝炎、肝硬化,导致其死亡的主要原因的门静脉高压、脾大伴功能亢进、上消化道出血,并且患者食欲下降、腹水、免疫功能低下等致使其生活质量低下、生存率降低[5]。

TACE治疗虽可以较好控制肝癌的发展,但化疗药物、TACE术及CT检查均会对患者的骨髓的造血功能产生抑制作用,而且TACE术将加重肝硬化,使TACE术疗效受到影响,并且门静脉高压、腹水、上消化道出血、免疫功能低下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5]。

门静脉高压使脾窦淤血致使脾纤维组织及脾髓组织增生,隔离和破坏血液有形成分,进而引起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减少导致易感染及出血倾向,血小板碎片刺激机体产生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进一步减少,PSE使脾组织缺血坏死改善外周血象[6];部分性脾栓塞后使脾静脉血流明显减少进而使门静脉压力降低。

文献报道当脾栓塞达到70%时可使门静脉压力降低20%,同时因脾动脉血流分流减少而使肝动脉血流增加可改善肝营养状况,利于联合栓塞后肝功能的恢复[6]。

因此,TACE联合PSE治疗有利于保障TACE的治疗效果、改善免疫功能、减低门静脉压力而减轻甚至消除上消化道出血、腹水、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脾段动脉为终末动脉、缺乏侧支动脉交通,一旦阻塞即发生缺血坏死,文献报道使用弹簧圈、PVA、明胶海绵等实施栓塞均达到满意栓塞效果[7]。

明胶海绵价廉、制作方便、栓塞效果肯定。

本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实施栓塞取得了满意的栓塞疗效,黄金华等[5]报道脾首次栓塞适宜控制在30%-40%,本组病例采用栓塞量为50%,亦无严重并发症发生,作者认为首次实施足量栓塞可以迅速达到栓塞目的,有利于患者免疫功能的迅速恢复。

有研究报道[8]PSE术后WBC升高最敏感,24-48h开始升高;PLT升高在PSE术后1-3d开始,7-14d达峰值,并保持稳定,RBC变化不明显。

本研究表明,TACE联合PSE术后24-48h WBC即基本达到正常值;PLT3-5d开始升高,7-14d达峰值;RBC 变化不明显。

总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实施超选择性肿瘤滋养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性脾动脉栓塞安全性较高,在栓塞肝肿瘤同时减少脾功能亢进,并降低门静脉高压,可明显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生存率。

参考文献
[1]席嘉元.真丝线段栓塞脾脏红髓小动脉治疗脾功能亢进的实验研
究.中华放射学杂志,1996,30:718.
[2]周军,陈念平.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双介入治疗现状.当代医
学,2009,15(12):16.
[3]拉孜,郑加贺,仁青次旺,等.部分性脾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并脾功能亢进效果观察.山东医药,2011,51(7):50.
[4]Sakr AA,Saleh AA,Moeaty AA,et a1.The combined effect of ra-
diofrequency and ethanol abl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lar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Europ J Radio,2005,54(3):418.
[5]黄金华,吴沛宏,顾仰葵,等.脾动脉部分栓塞联合肝动脉化疗栓
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的临床研究.癌症,2006,25(8):1003.
[6]N’kontchou G,Boureier V,Ajavon Y,et a1.Partial splenicemboliza-
tion in patients with cirrhosis:efficacy,tolerance and long-term outcome in32patients.European J Gastroenterol Hepatol,2005,l7:179.
[7]卢武胜,贺庆,郑志勇,等.脾动脉栓塞与脾切除的对比分析.介入放
射学杂志,2006,15(7):399.
[8]Unzurrunzaga A,Martinez E,Miguelez JL,et a1.Partial splenic em-
bolization as fl treatment for hypersplenism inHIV/hepatitis C virus-co-infected patients.AIDS,2007,21:885.
(收稿日期2012-03-10)
表1治疗前后WBC、PLT平均值的变化
术前术后1周术后2个月术后6个月
WBC/×109/L PLT/×109/L 3.02
47.8
14.2
145.6
5.8
168.5
4.7
1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