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E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浅议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

浅议原发性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介入治疗(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摘要】目的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及行部分脾动脉药物及明胶海棉栓塞。
结果 29例患者,完全缓解(CR)17例,部分缓解(PR)8例,总有效率达86.2%,未发生严重并发症。
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及部分脾动脉栓塞是治疗肝癌并脾功能亢进安全、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肝癌;脾功能亢进;介入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目前治疗中晚期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1~2]。
部分脾栓塞术(PSE)用于治疗脾功能亢进,保留了脾的部分免疫功能和过滤功能,临床疗效满意,已成为治疗脾功能亢进的首选方法。
我们对29例肝癌并脾功能亢进病人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及部分脾栓塞术的治疗。
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29例,男18例,女11例。
年龄20~68岁,平均44.1岁。
均经临床检查、实验室检查、B超、彩超、CT扫描检查证实。
巨块型24例,结节型4例,弥漫型1例。
肝癌分期: Ⅰ期1例,Ⅱ期22例,Ⅲ期6例。
肝功能分级:A级15例,B级10例,C级4例。
血常规检查:WBC:1.1~6.3×109/L,平均3.71×109/L。
RBC:2.7~4.7×1012/L,平均3.6×1012/L。
PCT:31~67×109/L,平均48×109/L。
1.2 治疗方法采用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插管,将脾动脉导管送到脾动脉行造影,显示脾脏全貌,再将导管尽可能超选择到脾脏中下极的脾段动脉,将高压消毒后的明胶海棉剪成 1 mm×1 mm×1 mm 大小颗粒,与适量造影剂(泛影葡胺或碘海醇)和庆大霉素(或青霉素)混合后透视下缓慢注入脾动脉,观察血流速度减慢情况,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时造影,观察脾脏血流分布,栓塞面积控制在40%~70%。
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

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护理体会殷红陈卫(江苏省无锡市第五人民医院肝科无锡214005)摘要:目的:探讨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手术前后的护理。
方法:45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患者,采用经股动脉穿刺插管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的同时进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治疗。
结果:45例患者术后发生1例穿刺部位血肿,45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及腹痛。
结论:掌握TACE联合PSE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其护理,可以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肝动脉化疗栓塞部分脾动脉栓塞并发症护理中图分类号:R73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8351(2011)12-0119-02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常有病毒性肝炎基础,有的伴有不同程度的肝硬化,并且合并脾功能亢进[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在对肝癌患者行TACE术同时如何防止血细胞的进一步下降以及多次进行TACE后可能出现肝硬化加重[2],从而使门静脉高压、脾功能亢进情况进一步恶化,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临床医师的关注和重视。
我院自2008年2月~2011年4月对45例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进行TACE术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取得了一定的疗效。
现将有关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2008年2月~2011年4月我院收治的肝癌患者45例,均伴有不同程度的脾功能亢进。
男36例,女9例,年龄29~76岁,平均(43.6±11.8)岁。
肝功能Child A级28例,Child B级17例;均经血清AFP检查、腹部B超、CT或MRI明确诊断。
1.2治疗方法TACE采用Seldinger,s经股动脉插管至肝动脉,超选至肿瘤供血动脉,注入表阿霉素、斑蝥注射液以及羟基喜树碱等药物及碘油乳化剂,再用适量明胶海绵颗粒栓塞肿瘤血管。
PSE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体会

PSE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及临床护理体会发表时间:2017-03-21T17:01:48.740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2期作者:刘彦伶李玉芳[导读] 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肝癌患者中,肝癌合并脾硬化或者肝癌合并肝功能亢进者非常常见。
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院湖南 423000【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PSE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患者的疗效与临床护理措施。
方法:将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4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将74例患者分为综合护理组(n=37)与常规护理组(n=37),对于两组患者,综合护理组,采用PSE联合TACE治疗法,常规护理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综合护理组瘤体缩小率为73.0%,高于常规护理组的56.8%,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对于PSE联合TACE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患者,采用综合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该种护理措施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关键词】PSE联合TACE;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临床护理肝癌是临床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肝癌患者中,肝癌合并脾硬化或者肝癌合并肝功能亢进者非常常见,PSE联合TACE疗法是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重要手段[1],为了分析该种疗法对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对我院近年来收治的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4年6月~2015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74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男45例,女22例,年龄为33~75岁,平均年龄为(56.8±4.7)岁,本组患者均经甲胎蛋白、肝功能等、MRI、CT诊断确诊为肝癌,且本组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脾大、肝硬化,血清诊断结果显示周围血细胞计数减少,提示存在脾功能亢进,对于本组患者均采取PSE联合TACE治疗法。
联合介入治疗1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疗效分析

联合介入治疗16例原发性肝癌伴脾亢的疗效分析王海林;帕哈尔丁·拜克热;杨树法;王萍菊【摘要】目的:探讨经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TACE)联合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脾亢)的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对16例原发性肝癌合并脾亢患者行TACE联合PSE进行治疗,根据患者肝功能情况及脾亢程度决定脾脏栓塞程度,于栓塞后5~7d、10~14d复查血常规.结果:本组脾栓塞面积为30%~80%,脾亢完全或部分缓解,仅1例出现脾脓肿,余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术后5~7 d、10~14 d 白细胞(WBC)分别为(7.1±1.7)、(6.2±0.8)×109/L、血小板(PLT)分别为(101±10)、(134±23)×109/L,均明显高于术前[(3.0±2.3)、(50±17)×109/L] (P<0.05).结论:TACE联合PS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肝硬化、门脉高压及脾功能亢进的一种较好的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7(030)005【总页数】3页(P514-516)【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介入治疗【作者】王海林;帕哈尔丁·拜克热;杨树法;王萍菊【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介入室,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16.2;R735.7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往往是在肝炎后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常常同时合并门静脉高压和脾肿大、脾功能亢进(脾亢),脾亢可导致血细胞减少而引起出血和感染的发生,给肝癌患者的综合治疗带来困难,同时内科药物治疗脾亢疗效甚微,外科脾脏切除术也难以进行。
TACE、PS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

TACE、P S 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李志路,越勇,R喜好,邱春丽(陕西省咸阳市中心医院,陕西咸阳712000)[摘要]探讨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 A C E)、脾动脉部分栓塞术(P S 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治疗原发性肝癌(P H C)合并脾功能亢进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选取P H C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60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0例。
对照组行T A C E联合P S E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增加活血化麻中药治疗。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外周血细胞水平、脾脏大小、Child - P u g h分级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治疗后7 d,2组患者A L T、A S T及T B i l水平均明显升高(尸均<0.05),但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
治疗后1 ~3个月2组患者外周血Plt、W B C及R B C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尸均<0. 05),且同一时间点实验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尸均<0.05)。
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Child - Pugh A级比例明显升高而C级比例明显降低(尸均<0.05),且Child - P u g h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尸<0.05)。
对照组治疗后3个月脾脏厚度及治疗后1 ~ 3个月脾脏长度、实验组治疗后1 ~3个月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减小(P均<0.05),且治疗后3个月实验组脾脏厚度及长度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尸均< 0.0 5)。
2组患者均有发热、恶心、呕吐、胸腔积液、腹水、不同程度脾区疼痛等并发症,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无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及死亡者,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尸> 0.05)。
T A C E、P S E联合活血化瘀中药可明显升高P H C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外周血细胞水平,改善患者肝功,有 脾亢 进,且 。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脾动脉部分栓塞术;活血化瘀doi:10. 3969/j. issn. 1008 -8849.2018.27.016[中图分类号]R75.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 -8849(2018)27 -315-04我国肝炎发病率较高,部分患者逐渐发展至肝硬化,最终演变为肝癌,脾功能亢进是肝硬化失代偿 期较为常见的严重并发症。
原发性肝癌并脾亢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临床观察

要】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行TACE联合不同程度PSE对术后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标的影响。方法:自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对 本院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45例患者,按照脾栓塞比例分为A、B两组,术前及术后每周复查外周血WBC、PLT、 AST、ALT、TBI至术后第8周,并进行Child分级。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外周血中WBC、PLT计数均较术前有所升高,B组升高更明显,在 随访末期A组呈下降趋势;两组术前术后肝功能无明显变化。结论:在TACE联合PSE治疗中,脾栓塞比例是影响外周血WBC、PLT的重要 因素;不同脾栓塞比例对肝功能无明显影响,高比例脾栓塞可加重栓塞后反应。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TACE;PSE;血常规;肝功能 【中图分类号】R322 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5028(2013)05-0074-01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TACE)联合脾栓塞术(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PSE)是治 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常用治疗方法,可以缓解化疗后WBC、PLT减少、控制肝癌发展,但脾栓塞程度对血常规及肝功能部分化验指 标的影响少有报道。作者于2010年11~2012年11就本院45例原发性肝癌伴脾亢进行TACE联合不同比例PSE治疗的患者对血常规及肝功能 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 1材料与方法 1 1临床资料:2010年11月至2012年11月之间本院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行TACE联合PSE治疗的患者45例。留取术前、术后相关资 料,术前肝功Child分级均为A、B级,按PSE程度分:脾栓塞程度<50%为A组、50%~60%的为B组。A组21例,男12例,女9例,年龄 42~74岁(56 5±8 74),肿瘤直径5~12cm(8 24±2 64);B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44~71岁(58 7±9 14),肿瘤直径 4 5~12 2cm(8 50±2 44)。 1 2治疗方法:行TACE联合PSE,采用改良Seldinger技术经股动脉穿刺路径,选择性造影导管行腹腔干动脉造影明确肝内病灶、脾动 脉分支,超选肝癌供血动脉行常规TACE术;然后导管超选择脾动脉主干远端或其脾内分支,避开胰背动脉及胃短动脉并进行栓塞治疗,根 据脾动脉主干血流速度变化及栓塞后造影所见外周脾动脉分支闭塞情况控制栓塞范围,脾栓塞材料为直径1mm明胶海绵颗粒+庆大霉素 16mg+地塞米松10mg混悬液。脾栓塞程度A组<50%,B组50%~60%,随访中若再次出现脾功能亢进则再次行PSE治疗补充栓塞剂。脾栓 塞程度评价:一般栓塞过程中当血流速度稍有减慢栓塞程度约为30~40%、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栓塞程度约为50~60%、造影剂短暂停留呈 蠕动前进栓塞程度约为70~80%[1]。 1 3观察项目:术前及术后8周每周复查血常规,记录外周血WBC、PLT,术后一周复查血清总胆红素(TBI)、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 谷草转氨酸(AST),并进行Child分级。 1 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6 0软件对计量资料行t检验,P<0 05认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 1A、B两组外周血中WBC术后变化:A组术后1周WBC(3 68±0 89)×109/L,后逐步提高,于术后4周达到峰值(5 87±0 78) ×109/L,随后呈持续性下降;B组术后1周WBC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7 43±0 54)×109/L,后渐下降(6 44±0 57)×109/L,趋于稳 定。术后各时期复查结果可见B组WBC显著高于A组。 2 2A、B两组外周血中PLT术后变化趋势:与复查WBC计数时间相同,测外周血中PLT计数,A组PLT计数逐渐升高,至第4周至峰值 (96 21±8 14)×109/L,随后呈下降趋势;B组术后1周PLT(102 23±11 26)×109/L,术后2周达峰值(220±13 42)×109/L,略有 下降后趋于稳定,且各时期B组PLT数量均明显高于A组。 2 3术后1周复查肝功:两组总胆红素及丙氨酸转移酶及Child-Pugh评分升高明显,随后缓慢下降。A组患者术后出现少量腹水1例,考 虑为TACE造成的肝功一过性受损,术后一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大部分恢复至术前水平,且两组患者Child-Pugh评分无明显差异(表1)。
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研究

肝癌伴脾亢介入治疗研究目的评价联合应用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和部分性脾动脉栓塞(PSE)治疗原发性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应用价值。
具体做法收集肝癌伴脾亢患者,按抽签随机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
研究组行TACE同时行PSE。
对照组单纯为患者行TACE。
观察病人术后白细胞、血小板计数、肿瘤缩小等情况和术后反应,判断治疗效果。
结果TACE联合PSE治疗肝癌合并脾亢可明显改善患者外周血象,肝脏肿瘤及脾脏亦明显缩小。
对照组术后各项化验指标无明显变化。
结论对于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在行肝动脉化疗栓塞同时行部分性脾栓塞术,安全可靠,又能有效改善患者血象,为肝癌介入治疗的顺利进行创造条件。
标签:原发性肝癌、脾功能亢进、介人性治疗、栓塞、门脉高压1 资料与方法1.1 肝癌患者72例,所有患者均为原发性肝癌并伴有肝硬化、脾大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并经CT 、肝动脉造影、肝穿活检病理证实,并排除有血液性、免疫性及感染性等疾病引起的脾大及血细胞变化的患者。
其中男40例,女32例,最大年龄68岁,最小年龄34岁,平均年龄49岁。
把。
按照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的人数是一定的,都是36人。
对临床分型:分为弥漫型12例,结节型22例,巨块型38例。
肝功能分级:A级34例,B级30例,C级8例。
其中患者8例有腹水,18例有消化道出血史,12例有消化道造影胃底静脉曲张。
1.2 研究组患者用行肝脾双介入的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单纯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所有病人均采用改良Seldingers 技术穿刺股动脉后,导入5FRH 或Yashiro 导管,造影观察了解肝脏肿瘤大小、肿瘤血供的类型、血管丰富程度及有无动静脉瘘情况。
尽可能将导管超选择插入肿瘤供血动脉支,避过胃十二指肠动脉及胆囊动脉,给予肝动脉化疗灌注术或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
化疗药物常用:表阿霉素(EADM)、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MMC)6-8mg,顺铂(DDP)等,碘化油5-20ml与上述药物充分混合成乳剂,缓慢注入病灶内,直至病灶内药物沉积良好。
部分脾栓塞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

原发性肝癌是我国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死亡率在消化系统恶性肿瘤中居第三位[1]。
目前,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已成为非外科手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首选方法之一,疗效得到广泛肯定[2]。
我国原发性肝癌患者中86.5%伴有脾功能亢进(脾亢),约15%的患者死于肝硬化所致的食管胃底静脉出血[3]。
单一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患者常因术后外周血象偏低或恢复缓慢,从而影响TACE疗效。
近年来,介入医师们在行TACE同时行部分脾栓塞术(partial spleen embolization,PSE),这种双介入方法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亢应用越来越广泛,并取得良好的远期疗效。
一、原发性肝癌发生脾亢的机制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是我国原发性肝癌的常见进程,肝硬化时因肝功能减退及各种因素导致多种血管活性因子失调,形成心输出量增加、低外周血管阻力的高动力循环状态,进而导致门静脉血流量增加及门静脉阻力增高。
肝癌伴肝硬化时,肝内门静脉血流受阻,全身的高动力循环又引起门静脉血流量增多,导致门静脉压力增高,引起充血性脾肿大、腹水、侧支循环建立,继发食管胃静脉曲张等。
脾脏肿大,继而出现脾功能亢进。
脾亢具体表现为:(1)查体脾脏Ⅰ度肿大以上,CT提示肝硬化、脾脏大于5个肋单元或厚度大于4.1cm;(2)白细胞计数<3.0×109/L,血小板计数<100×109/L,白细胞或血小板可单一或同时减少;(3)增生性骨髓象[4]。
其引起的机体的凝血机制异常、抗感染能力下降又会导致严重的出血倾向和感染风险;脾功能亢进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会出现异常,从而进一步加重·肿瘤介入·部分脾栓塞术联合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的研究进展张立波1任志忠2刘影2张跃伟2【摘要】脾功能亢进是原发性肝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之一,部分脾栓塞术(PSE)在治疗脾功能亢进上具有安全、有效、可重复、微创且能保留脾脏部分免疫功能等优点,已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能亢进有确切的疗效; 护理干预有利于改善 PSE 联合 TACE 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的预后 。பைடு நூலகம்护理干预
PSE Combined with TACE in Treat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with Hypersplenism: Curative Effect Observation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 TACE) 联合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及护理干预的意义 。 方法
B 两组。A 组 53 例行 PSE 联合 TACE 治疗; B 组 50 例行单纯 TACE 治疗, 通过肝脏肿 合并脾功能亢进患者分为 A、 瘤大小、 脾脏大小及外周血象变化评价 PSE 联合 TACE 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 。53 例行 PSE 联合 TACE A1 组根据患者情 治疗的患者根据术后采用的护理方式不同再次分成两组 ( A1 组和 A2 组) 。A2 组采取常规护理, 况采取不同护理干预。出院时通过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 ( ESCA ) 对接受 PSE 联合 TACE 治疗的患者评分。 结 果 A、 B 两组的肝脏肿瘤缩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A 组患者脾脏组织缩小 30% ~ 50% , 外周血白细胞 ( WBC ) 和血 PSE 联合 TACE 治疗肝癌合并脾功 小板( PLT) 均有不同程度升高。A1 组患者 ESCA 评分明显高于 A2 组。 结论 【关键词】 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肝细胞癌
作者单位: 510095 广州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放射科, 介入病疗 李 区( 谭志明、 伟、 汤日杰) ; 肝胆外科( 唐云强) ; * 通讯作者
硬化门静脉高压的有效方法。PSE 与选择性肝动脉 化疗 栓 塞 术 (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 TACE ) 联合治疗原发性肝癌伴脾功能亢进, 安 全、 有效。对此类双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 预, 可减少或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减轻患者痛 提高疗效。笔者在本研究中通过对 53 例肝癌合 苦, 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患者实施 PSE 与 TACE 联合治 疗进行护理干预, 并以 50 例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行
TAN Zhiming, LI Wei, TANG Yunqiang, et al. Cancer Hospital Guangzhou Medical College, Department of Radiology, Guangzhou, Guangdong Province 510095 , P. R. China
were divided into A and B group. In group A ( n = 53 ) ,the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of PSE combined with TACE,and in group B ( n = 50 ) ,the patients received treatment of TACE. The curative effect was valued by tumor size,size of spleen,peripheral blood cell test. The group A was divided into A1 and A2 subgroups. In group A1 ,the patients adopted conventional nursing care,and in group A2 ,the patients adopted nursing intervention. ESCA score was used to evaluat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f tumor size between group A and B. In group A,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curative effect of PSE combined with TACE in 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 embolizatio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Nursthe spleen decreased 30% - 50% of volume. WBC and PLT had increased. ESCA score in group A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group A2. Conclusion HCC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Key words】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ing intervention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12 年第 31 卷第 8 期
· 1167·
介入治疗
PSE 联合 TACE 治疗肝癌合并脾功能亢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干预
谭志明,李 伟,唐云强,汤日杰
*
【摘要】 目的
PSE ) 与选择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 transcatheter 探讨部分性脾动脉栓塞 (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将 103 例肝癌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value of PSE combined with TACE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103 HCC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ment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 HCC ) patients with hypersplenism. Methods
我国肝癌患者或多经由“乙肝肝硬化肝癌 ” 三 肝癌合并肝硬化或脾功能亢进者常见 。 步发展而来, 肝硬化、 脾功能亢进常影响肝癌治疗方法的选择及 实施并最终影响肝癌的疗效。 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 partial splenic embolization, PSE ) 在降低门静脉高 又保持了部分脾脏的功能, 是目前治疗肝 压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