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一、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语文所独有的。那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教学法课本的第54页到65页论述了这个问题。

这主要是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其深层原因就是由于对于“语文”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语文性质的演变过程。

(一)特殊历史时期(1949——1966)

1、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在教育中,表现在语文上,认为应该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造,认为语文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要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语文,要求既不能超脱政治,讲究单纯的语文,也不能超越语文单纯进行政治教育,认为语文教养和思想教育是一个很自然的统一过程,思想教育应该密切结合语言本身。

2、但是、1958年,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虽然,1959年,中央的“二月会议”批判了大跃进的浮夸,开始重视语文的落实和加强基础知识,认为教学生学会了文,学通道是自然的结果。这时候,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讨论。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非常笼统地承认,文、道不可分割(文以载道)但是,在1965年开始,语文教学开始显现“极端政治化”倾向,强调语文是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是灵魂,必须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

接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不可思议的十年动乱,什么都颠倒了。

(二)1978年之后,一直到1990年,这是工具性和思想性交替的时期

1、1978年,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等人发表了很多文章,要求语文教学要做到使学生善于使用语文这个工具。刘国正还指出语文教学要注意教学艺术。但是,这一时期的政治痕迹非常明显,编排教材时,那些文章被选入,是有标准的,,那就是政治标准,而且是政治标准第一。记得我学过的课文中,像《董存瑞舍身炸碉堡》《黄继光》《白洋淀的故事》《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小英雄雨来》等等,很多战争故事,再就是《周总理的睡衣》《一夜的工作》《温暖》《朱德的扁担》《草地夜行》《丰碑》《珍贵的教科书》,还有写赵一曼的一篇文章,《一个陶瓷缸》?《半夜鸡叫》等等,然后就是歌颂祖国的壮丽河山和解放后的巨大变化的文章。那时候的电影也是如此。小时候也特别喜欢看红军长征的故事片,八路军和解放军的故事等等。

直到现在,这样的文章在教科书中还占相当比例,但是已经明显减少。因为,随着环境的变化,随着教育界对于语文工具性的强调,追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对许多文章进行了小幅度的更换,虽然也强调思想性,但这时候的思想已经不是单纯的政治思想。

(三)关注人文(90年代以后)

90年代之后,关于语文教育争论的话题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的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要实现语文的人文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教学内容,也就是读什么,说什么,写什么,听什么

2、语言本身

3、行为,怎样听说读写

4、价值观念的筛选

为什么要讲这么一大通道理呢?因为我们国家的语文教学有个“闻风而动”的习惯,我们的语文课基本上还是经验型的,别人让我怎么教我就怎么教,怎么时兴、流行怎么教,看了堂公开课觉得很好就照搬那样的模式。至于为什么而教?为什么那样教,却不知道,也没有很好地思考。语文教师跟风的习惯,说实话,就是没有对这些基本问题进行思考,什么是语文?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如果整体上这样思考语文,将这些思考与你的语文教学实际结合起来,那么,你的学生的语文水平肯定很高。

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1、工具性

(1)语文是彼此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

列宁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际、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如前所述,语文学科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统而言之的广义的语言学科。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就是语言。学生学习语文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语言。

(2)语文是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思维主要依凭语言进行。当然,也有形象思维,但不占主要地位。

思维力是智力的核心,智力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力的强弱,思维的发展势必会促进智力的开发。而思维的发展又必须借助语言的训练。正如爱因斯坦所言:“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概念的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在学校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有效的语言训练,也就是进行思维训练,其结果必然促进学生智力的开发。因此,教学语文,就是帮助学生通过语言学习掌握进行思维和开发智力的工具。

(3)语文是传递文化的工具。

(4)语文是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的工具。

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各门课程的学习,都要以祖国的语言文字为媒介,通过听说读写开展教学活动。如果学生缺乏识字、释词、阅读、概括等能力,就不能很好地理解自然及其它课本中的知识。(例:对“增加了、增加到”的理解)因此,语文是学习其他

学科的基础和前提。如果说中小学开设的各门课程都是基础课程的话,那么,语文课程便是基础的基础。学生学习语文,不仅可以增强听说读写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长才干。

2、人文性

语文是工具,不过它和锄头、刨子等其他工具又有不同,它是人们表情达意的工具。既然是表情达意,那么,语文一经人们掌握和运用,也就很自然地产生思想和情感。同一语言可以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同一思想感情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

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语文的人文性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想、责任感、独立人格、权力意识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它主要体现在师生之间和谐融洽的关系之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做到“以人为本”,尊重人、关心人、服务人、发展人,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爱生命,健全人格。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同时又是潜移默化的。学习语言的过程也是人的生命、心灵、精神律动的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绝不仅是概念的分析、概括,也不仅是工具的掌握,更重要的是一种精神的熏陶和人格的养成,所以说其人文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需特别强调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不是相互对立的,也不是“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而是相互渗透,融为一体的。工具是就其形式而言,人文是就其内容而言;工具性是躯壳,人文性是灵魂。没有语言这个工具,人文内涵无以依托;舍弃人文,语言也失去了存在的价值。语文应是这样的一门课程:发展语言,发展思维,传承文化,培养人格,促进人的社会化,提高人的审美能力和文化品位。

(完整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解读 张满小学:刘有年 《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语文教育的丰富内涵,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1. 阐明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2. 突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教学目标中的地位。 3. 强调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主要靠熏陶感染,而非灌输。 二、增强了语文课程的现代意识,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1.提出了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2.更新了教学内 3.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表现在: 课程理念,凸现语文综合素质; 课程体系,着眼于开放、创新; 课程目标,致力于打好基础,促进发展; 课程内容,提倡新、活、宽; 课程实施,重视探究,加强实践; 课程评价,重在激励、反馈。 三、根据学生语言和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阶段目标,选择教学策 四、兼顾不同的教学需求,具有较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对《语文课程标准》各部分的解读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性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地位:“两个基础,一个重要”。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情感态度、思维品质、学习方式、审美情趣、学习习惯的融合。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人文性、实践性、综合性 3.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转变学习方式应研究:(1)重视教师观念的转变。 (2)要改变学习方式,必须实现师生角色的转换。 4. 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如何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大视野、大语文观。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一、关于目标设计 课程目标的设计纵向结构是三个维度,横向结构是五个方面。 二、关于总目标 (一)总目标的内容排列前5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层面着眼,后5条目标从具体语文能力培养的层面着眼。 (二)总目标的基本精神 1. 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突出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 突出了语文课程

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一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00版)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地位。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2011版)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二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2000版) (一)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语,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二)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三)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评价方法的选择,都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

1、语文课程性质是什么?答:语文课程是一门学 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 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 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 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 神成长。 2、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答:(1)全面 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2)正确把握语文教 育的特点。(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 的学习方式。(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 语文课程。 3、语文课程的总体目标与内容一共有几点? 10点。 (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和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 (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提高文化品位。 (3)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增强学习语文的自信心,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 (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 (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的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背诵优秀诗文240篇(段)。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 (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见闻、体验和想法。能根据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发展书面语言运用能力。 (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积极尝试运用新技术和多种媒体学习语文。 20、课标实施总的教学建议哪四点?答:①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③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④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24、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哪些方面的能力?答: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25、各个学段关于朗读的目标都有“有感情地朗读”,指的是什么?答:这是指要让学生在朗读中通过品味语言,体会作者及作品中的情感态度,学习用恰当的语气语调朗读,表现自己对作者及其作品情感态度的理解.26、关于语法修辞知识的教学建议是什么?答: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识字、写字、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而不在于对知识系统的记忆。因此,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 28、写作教学应抓住哪几个环节进行指导学生?答:写作教学应抓住取材、构思、起草、加工等环节,指导学生在写作实践中学会写作。(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29、语文课程标准中有关评价建议共有哪四点?答: ①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评价的多种功能②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③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与互动④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 30、语文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在哪几方面?答: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播。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复习范围和要求 1.了解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发展的历史 2.了解与语文课程相关的重要理论,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理解和掌握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点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这里不多讲。至于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内容以及它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不同点,主要是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教材上对此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大家只要认真阅读、了解就可以了。 这一章里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和问题需要引起注意。一个是语文素养。一个是关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还有是新课程标准与以往教学大纲的区别。 语文素养是一种内涵丰富的综合素养。语文素养以语文能力(识字、写字、阅读、习作、口语交际)为核心,是语文能力和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审美情趣、思想品德、行为态度、思维能力、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的融合。语文素养不仅表现为有较强的阅读、习作、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表现为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的能力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首先要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这是语文课程最基本的教育方式。语文课程蕴涵丰富的人文精神和情感因素,语文学习对学生情感的触动,心灵的震撼,往往会影响他们的一生。教师要切实把握教材等教学资源中的情感因素,并且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同时要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一方面要看到,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决不是外在的、附加的任务,而是教学活动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也不能忽视,语文课程中的教育要因势利导,要结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进行,贯穿在学生学习语言的实践活动中。 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相比,主要在对语文课程内涵和外延的认识上有进一步深化。现行语文课程标准与语文教学大纲的重要区别具体表现如下: (1)更加重视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

语文课程总目标

语文课程总目标 根据对语文课程性质与地位的理解,以及课程改革的新理念,经过综合、梳理,总目标归纳为十条,这十条并不是随意排列的,有一定的;逻辑顺序。大致而言,前五条目标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和“过程和方法”两个维度上有所侧重:第一条是关于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等方面的要求,第二条是关于对待古今中外不同文化的要求,第三条是关于语文学习的态度方法等方面的要求,第四条是关于思维品质和科学精神方面的要求,第五条说的是学习语文重在探究、重在实践。后五条目标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在“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第六条关于汉语拼音、识字写字能力,第七条关于阅读能力,第八条关于写作能力,第九条关于口语交际能力,第十条关于使用工具书和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但这种侧重不是绝对的,三个维度还是相互交融、渗透的关系。如第一条的表述强调“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就涉及过程与方法;第二条既是对各种文化的态度,也可理解为是学习内容和能力要求;第三条侧重语文学习习惯和方法,但“热爱祖语言文字的情感”和“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又属情感态度要求;第四条既讲能力,又讲态度,又讲方法,等等。后面的五条虽侧重于语文知识与能力,但阅读方面提出“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就属于情感态度和过程方法方面的要求;口语交

际方面提出“在各种交际活动中”显然属于过程方面的要求,“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又属于情感态度方面的要求。对这十条总目标的内容应该有辩证灵活的理解,努力把握其中的基本精神。 “总目标”是基于人的终身需要及和谐发展所应具备的综合语文素养而提出的,它的基本精神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思想性与审美性的统一。具体说来,其中突出了这样一些思想: 1、强调了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总目标”关于学习语文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表述,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不是外加的灌输,所以特别注意不脱离语文学科的特点,将价值的引导和提高文化品位、审美情趣联系起来考虑,将学习语文的自信心作为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先决条件。在学习方式方面,强调“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也是为了强调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主体性。在能力培养方面,如第七条关于阅读能力,强调“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也就是把每一个在阅读中的学习都视为一个独特的自我,这样才能做到目标中所说的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等要求。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训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凸显了现代社会对语文能力的新要求。如考虑信息社会特点,加上“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一条;着眼于现

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解读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夏家发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的探讨由来已久。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就有过三次之多。随着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和地位,又有了更为多元而开放的认识。据有关专家统计,仅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看法就不下二十种。由于人们对“语文”“语文学科”“语文课程”“语文教学”“语文教育”等概念不加区分,导致认识上的极大分歧,以至于无法形成实质性争鸣,更难达成共识。 在这里,我们讨论的是语文课程。什么是语文课程呢按照现代课程观,语文课程包括语文学科知识、语文生活经验以及师生与文本的对话三个方面。因此,语文学科知识只是语文课程的一个方面,语文课程理应关涉学生的语文生活经验。不仅如此,作为课程建构主体的师生与课程文本之间的对话和互动,使得语文课程不再是外在于人的死的教条。语文课程由此成为一种历史性事件,避免了制度化和科层化的毛病;语文课程不再是一种死的文本,“它成为一个动词、一种行动、一种社会实践。”因此,语文学科只是语文课程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语文课程包含了语文学科课程、语文活动课程和语文综合性学习。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课程标准的这段话意思明确:语文课程的性质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组成部分。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不仅意味着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而且是用以达到目的的工具。因此所谓“工具性” 在这里实际上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功能与目的。 语文本身就是一种工具。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即言语活动)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就人际而言,经由语文,人们要可以交流思想与情感;经由语文,人们还可以造成预期的行为事实。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这三种情形里,语言本身就是一种工具。 语文本身的这种工具作用是必然存在的。正常的儿童可以不经过学校训练就能习得语文,只要让他们过正常的社会生活就行。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以语言的工具性为基础、为前提的。语文课程的工具性除了涵盖语言基本功能之外,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得儿童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可能受到的思想情感、政治和道德以及审美上的影响。意即,语文课程具有承载社会机构或个人有关思想、政治、道德以及审美的价值的功能。 以上单就语文课程本身考察工具性的涵义。但就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言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即,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以上所述,我们得知,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可以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语文课程仅仅具有工具性吗不是。语文当然是一种交际工具,但,语文是因为人的交际而存在的,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交际,语文会是什么语言当然是一种思维工具,但,语言是因为人的思维而存在,离开了人、离开了人的思维,语文将

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

第三讲语文课程的性质和目标(1) 教学目的: 1、了解语文课程名称的确定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2、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 教学重点和难点: 对语文课程基本性质的理解 教学时数: 二课时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教学内容和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对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的认识,有长期的历史过程。从语文课程名称确定以来,始终存在着不同的认识。经过半个多世纪的争论,我们才逐渐接近了语文课程的本质。语文课程的本质什么,这就是今天的学习内容。 二、新课传授 (一)语文课程名称的由来 中国古代没有独立的语文课程。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实行分科教学,语文才从多学科的融合中分化出来,单独设科。自1904至1949年,课程名称使用过中国文字、中国文学、讲经读经、国文、国语等,直至1949年新中国建立,才正式使用语文这个名称。 关于“语文”这个学科名称的确定,叶圣陶先生曾作过说明:“什么叫语文?平常说的话叫口头语言,写到纸面叫书面语言。语就是口头语言,文就是书面语言。把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连在一起说,就叫语文。”他在1964年《语文教育书简》中还专门谈到:“‘语文’一名,始用于1949年华北人民政府教科书编审委员会选用中小学课本之时。前此中学称《国文》,小学称《国语》,至是乃统而一之。

彼时同人之意,以为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固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其后有人释为语言文字,有人释为语言文学,皆非立此名之原意。第二种解释与原意为近,惟‘文’之含意较‘文学’为广,缘书面之‘文’不尽属于‘文学’也。课本中有文学作品,有非文学之各体文章,可以证之。第一种解释之‘文字’,如理解为成篇之书面语,则亦与原意合矣。”张志公先生也作过说明:“1949年6月,全国大陆大部分解放,华北人民政府教育部教科书编审委员会着手研究在全国范围内使用的各种教材问题。关于原来的《国语》和《国文》,经过研究,认为小学和中学都应以学习白话文为主,中学逐渐加上学一点文言文;至于作文则一律写白话文。总之,在普通教育阶段,这门功课应当教学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掌握切近生活实际,切合日常应用的语言能力。根据这样的看法,按照叶圣陶先生的建议,不再用《国语》、《国文》两个名称,小学和中学一律称为《语文》。这就是这门功课叫作《语文》的来由。这个语文就是语言的意思,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在口头谓之语,在书面谓之文,合起来称为语文”。 这一变革的根本意义,就在于把口语和书面语结合起来,彻底改变了传统语文教育中书面语言(文言文)脱离口头语言(生活语言)、重读写轻听说的倾向,从而最终确立了现代语和现代文在语文教学中的主导地位,语文教学中听说读写并重的教育思想。 (二)语文课程名称的歧义 【学生思考:语文这个词可以怎样理解?尽量创造一种宽松、畅所欲言的气氛,组内交流后,教师设法调动学生对此发表看法,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各种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 ?工具性:能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提高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 ?提高进行思维、交际、从事学习和工作的能力 ?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民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民族情感,学习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指引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受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 ?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的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综合性:听说读写、语文与其他学科、课内与课外、语言与文学等综合?实践性:强调真实情境的创设、知识的运用、能力的形成,加强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民族性: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文道统一原则 文学理论: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形式 教学原则:思想内容与语言表达形式的统一 语文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统一 (二)语言与思维同步发展原则 1.语言和思维的性质: ?思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和事物内在规律性的联系的、概括的和伺接的反映,是一种心理现象。 ?语言作为“思想的直接现实”( 马克思语),是人类用以进行思维活动、表达思维成果的载体,它产生于社会交际,是一种社会现象。 2.语言和思维的关系: (1)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言为心声 (2)思维制约语言 (3)语言对思维起加工作用:修改调整语言就是调整思想 ?从这个角度看,语文教学所应该培养的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输出思想)和通过语言理解别人的思维(汲取思想)的能力——结合的自觉性 (三)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原则 读、听是输入;写、说是输出。 没有输入就没有输出, 没有输出就无法检验输入, 会降低输入的效率。 (四)课内外相结合原则 (1)课外有丰富的语文课程资源,生活无处不语文。 (2)课外语文学习的意义不仅仅体现在语文知识能力的提高上,更体现在对学生学习兴趣、习惯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和发展上。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语文课程的性质、特点、目标 一、小学语文的课程性质 课程的性质是某课程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本质属性。只有正确地认识课程的性质,才能在教学中正确地把握方向,落实课程的教学任务,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因此,正确地认识语文课程的性质是语文教学的首要问题。 具体到语文学科来说,就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特点,是语文所独有的。那么,语文的性质是什么呢?这一直是个备受争议的问题。 在教学法课本的第54页到65页论述了这个问题。 这主要是思想性、工具性、人文性的争论。其深层原因就是由于对于“语文”的理解不同造成的。这在前面已经讲过。下面我们来看一看关于语文性质的演变过程。 (一)特殊历史时期(1949——1966) 1、新中国成立之后,我们国家首要的任务就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包括政治、经济等等各方面。在教育中,表现在语文上,认为应该对教师的思想进行改造,认为语文的问题就是教师的问题,要对教师加强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时期的语文,要求既不能超脱政治,讲究单纯的语文,也不能超越语文单纯进行政治教育,认为语文教养和思想教育是一个很自然的统一过程,思想教育应该密切结合语言本身。 2、但是、1958年,偏重思想政治教育,忽视了语文知识教学,虽然,1959年,中央的“二月会议”批判了大跃进的浮夸,开始重视语文的落实和加强基础知识,认为教学生学会了文,学通道是自然的结果。这时候,在全国引发了关于“语文教育目的”的讨论。最后还是得出了结论:非常笼统地承认,文、道不可分割(文以载道)但是,在1965年开始,语文教学开始显现“极端政治化”倾向,强调语文是学习用语言文字表达无产阶级的思想观点。政治是灵魂,必须贯穿在整个作文教学的始终。 接下来,是我们这一代人为不可思议的十年动乱,什么都颠倒了。

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的性质 关于语文课程的性质,历来争论很多,本节不纠缠于历史上的争论,而是针对《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来阐释这一语文课程的根本问题。 《语文课程标准》关于“语文课程性质”是这样表述的:“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语文是个人学习和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基本工具;第二,语文是人们彼此之间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第三,语文是人类文化历史传承的重要工具。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使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语文的“人文性”也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第一,语文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载体,它蕴藏着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精神内核;第二,语文是人们思维和思想的重要载体,它显现着人们的思维和思想的基本形式;第三,语文是人们丰富情感的重要载体,它包含着人们在外界事物影响下所形成的各种心理反应。我们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的熏陶感染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发挥其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从这两个方面入手,把握语文课程的性质,一改过去过分追求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的一面,忽略语文学科人文性的一面,强调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目的在于突显这两方面的功能。 过去,语文教学曾因过度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从而弱化了语文丰富的人文内涵。语文课忽略了形象感染,轻视了情感熏陶,使本应具有审美的、诗意的、充满情趣的语文教学缺失了应有的文化魅力,语文教学陷入了“纯工具论”的泥潭。现在,“人文性”作为一个新名词出现在语文教师的视野中,引起了语文界的高度关注。在教学中如何体现语文的人文性成为人们研究探讨的热点问题,但是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又开始淡化语文学科的本质属性———工具性,从过去的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如在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注重引导学生感悟课文的人文内涵,让学生谈一谈“读了课文之后你最受感动的地方是什么”、“最让你难忘的是什么”、“你觉得课文中最有意思的地方是什么”、“用你喜欢的方式读你最喜欢的段落”,整个课堂就围绕着此类问题让学生畅谈感悟,就像一场抒发感受的讨论会。于是在阅读教学中,越来越难看到对经典的语言片断的赏析和品味,对于文章用词的准确,语言的精妙,描写的生动,结构的完美,表达的有序,情感的抒发方式等这些真正属于语文学科所独有的训练,开始在课堂上隐匿了,消失了。也许是对过去那种机械重复枯燥的“工具性”语言文字训练心有余悸,语文课程标准不再出现“训练”二字,但这并不意味着工具性的“训练”这一重要而必要的语言学习的途径被排除在语文教学之外。课文的人文性需要感悟,而工具性的实现却依赖于训练。语文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自主学习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所有这些能力不训练仅靠熏陶是无法达到的。语文教育家钱梦龙先生曾经说过:“训练从本质上说,是人类为改变自身素质而进行的一种有目的的活动和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训练就是

自考 中学语文课程1 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第一章语文课程的性质与目标 1.中学语文课程时中学教育阶段对学生继续实施母语教育的课程。 2.在我国,语文教育指的是汉语言教育。 3.语文教育实际上是关于祖国语言的教育活动,通常称作“母语教育”。 4.作为专门的学校教育的语文活动,是在学校出现后才产生的。在我国,古代学校教育中并没有以独立的语文课程为基础的语文教育活动。 5.语文课程设立于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中国文学是最早设立的语文课,国文一词是蔡元培先生提出的,语文一词始于1949年,口头为语,书面为文——叶圣陶。 6.语文课程的性质: (1)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2)语言的工具性决定了中学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特点 (3)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4)它不仅是人类文化的基本内涵之一,而且还是承载人类文化的一种工具 (5)语文课程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对学生精神世界有深远的影响 (6)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7.语文课程的地位: (1)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基本特点,决定了它具有语言教养的功能和精神陶冶的功能(2)语文课程的多重功能和奠基作用,决定了它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 (3)语文课程的客观功能使它担负着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特殊使命 (4)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 (5)语文素养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8.即使到了多媒体时代,语言文字也仍然是教材的最基本符号,最基本的还是通过师生双方的有声语言即听说交流去实现的。 9.语文课程目标的概念:(1)描述的是学生完成中学语文课程学习任务,接受相关教育后具有的素养及其表征。(2)而完成语文课程规定的学习任务和教育任务是实现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前提条件。10.语文课程目标确立的依据: (1)国家的教育方针 (2)中学教育阶段的教育目的 (3)中学生的年龄特点 (4)语文素养的基本内涵 11.语文课程目标的意义: (1)是编制语文课程的依据 (2)是语文课程实施的依据 (3)是语文课程评价的依据 12.中学语文课程的最终目的的确定是发展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3.语文课程目标的结构: (1)知识和技能目标(基础元素) (2)过程和方法目标(最具动态性的元素)(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对人品人格的一个概括性定义) 14.初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1)精神陶冶;(2)文化教育 (3)习惯养成;(4)智力发展 (5)知识积累;(6)能力培养 15.高中语文课程目标的内涵: 积累与整合;感受与欣赏 思考与顿悟;应用与拓展 发现与创新 16.范读作为教育手段主要发挥着三种功能: 示范功能;启发功能;感染功能 17.范读的用途主要有三种: 用于帮助理解课文;用于读书方式训练; 用于组织教学活动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性质 自从上世纪初年语文教育成为独立学科以来,一直有不少人对语文教学效果持批评的态度。夏沔尊、王森然、叶圣陶等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对此也曾持有看法。叶圣陶就有说过:“国文教学却不在成绩优秀还是平常,而在成绩到底有没有”。 近年来,人们对语文教学效果的批评趋向尖锐,有一本由王丽主编的《中国语文教育忧思录》一书就广泛包容了这方面的一些看法。福师大孙绍振老师写的《直谏中学语文教学》一本书,它也是针对语文教学效率问题的。 为什么会这样? 在此,我们应该明确的是: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确实存在问题! 在此,最应该、最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问题是:什么原因导致我们的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对此,大家一定能说出很多的原因。 像学生学语文的时间不够多(学生在主要学习时间花在其他学科上)。 教师水平问题。 应试教育(伤害了语文教育)。

但我个人觉得,影响语文教学效率原因固然众 语文课程性质问题也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问题。我们语文教师只有准确、深刻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才可能找到科学、合理的语文课程教学策略与方法。这样,语文教学才可能做到事半功倍。 一、过去的主要观点: (1)“工具性”观点(上世纪50年代初期—60年代中期的主流观点) 1963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草案)》中,明确提出了语文课程的性质:语文是“学好各门知识和从事各种工作的基础工具”。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现在的中小课程中,“计算机”、“数学”等都是不折不扣的基础工具。 就连“哲学”,我们把它看成工具性学科也未尝不可。哲学它提供给了我们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像“量变与质变”、“偶然性与必然性”、“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等这些哲学思想可以给我们认识事物提供科学的指导方法。 显然,用“工具性”来描述语文课程的性质是不准确的,作为“语文课程性质”它描述的特性只能是语文课程独有的,而且要能反映其本质的。 (2)“思想性”观点(上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末的主流观点) 在六、七十年代,对语文课程性质,普遍认为:语文课是“思想性很强的文化课”。 ●这一说法,我们能看出什么问题? 这一问题,我们可以从两点来看。 其一,关于“思想性”。其他学科也有很强的思想性。“政治”(现在小学中也叫“思想品德教育”)它思想性比“语文”更鲜明,“政治”可以说是赤裸裸的,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可用“灌输”、“注入”等来形容。另外,像“历史”,它的思想性也很强。 就连“数学”也有一定的思想性,下面是2006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级中学代数·三角函数与欧拉》(第一册下)第22页的摘录。

语文课程性质

语文课程性质浅谈 金姣04090115 列宁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斯大林说:“语言是工具、武器,人们利用它来互相交流,交流思想,达到互相了解。”这些经典的论述告诉我们,语言既是交际工具,也是思维工具。这两方面是统一的,彼此不能分离的。不与思维联系,就谈不上交流思想,当然也就无法担负起交际的任务了。但脱离了交际的需要,语言也就无从产生,也就无所谓思维工具。因此,不管是口头语言,还是书面语言;不管是内部语言,还是外部语言,都是语文学科的基本内容。所以说,语文课程是具有工具性特点的。 另外,在20世纪90年代重建人文精神的大讨论中,提倡人文性与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兴起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语文教育界强调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文化价值、审美教育、情感培养、人格完善等内容,重视语文学习的文学熏陶有益于发挥语文的审美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学生的情操陶冶、人格完善和悟性发展。所以说,语文课程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对语文课程的性质

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体现在,它是个人借以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它是人群间交流信息、沟通心灵的工具;它是人类精神活动的记录和文化传承的代码;它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工具。 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有这样几层含义:一是指在语文学习中,理解汉语汉字中所包含的名族的思想认识、历史文化和名族情感,学习中华名族的优秀文化;二是指引导学生理解作者独特的语文感受与审美发现,培养学生独特的语文感悟能力及审美创新能力;三是尊重和发展个性,陶冶学生高雅情操,培养健全的人格。 我们认识语文课程性质一般从以下几个层面: 首先是形式与内容;语文学科不仅要求学生学习课文的内容,而且要求他们学习它的形式。在体现人的素质的言语活动或言语作品中,言语的形式,就是人的言语的声音系统和形态结构;言语的内容就是言语的人文内涵,即言语包含的德育、智育、美育内容。教会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运用祖国的语文去认识和反应现实,表达思想感情。正因为语文是表情、达意、载道的工具,所以在语文教育中,形式与内容,即文

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第一章小学语文课程的性质与地位 复习范围和要求 1.了解建国后语文界对语文性质、任务认识的历史发展 2.理解和掌握语文课程的基本性质和科学内涵 3.了解语文课程在素质教育中的多重功能和基础作用 关于对语文性质的认识,在新课程标准中有了明确的定性:“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就是说,语文同时具有工具和人文的双重性质。 首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是人类特有的解决社会联系任务的活动,实现交际的工具有多种,但最重要、最有效、使用最广泛最方便的工具是语文。这种重要的工具性质表现在外延上,指语文贯穿在人类的一切交际活动中;从内涵看,则指语文实现着人类交际的各种重要的功能,主要包括:概括和传递信息的功能;自我表现的功能;根据不同的对象施加影响的功能;自我教育的功能;创新功能。 同时,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要素中最重要的是精神要素,它主要指哲学和其他具体科学、宗教、艺术、伦理道德以及价值观念等,其中尤以价值观念最为重要。作为文化要素之一的语文,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能够表情达意,在人类的交际活动中起着沟通的作用;语文是文化积淀和贮存的手段;人类借助于语文实现文化沟通和互动,从而推动文化发展和创造文化;文化的各个方面主要通过语文反映和传播。通过使用语文从事精神活动和社会活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文化,是人类特有的属性。 在建国以来我国语文界的语文教学实践和论争基础上,大多数人已意识到历次大纲都强调的“语文课程要做到工具性和思想性统一”中的“思想性”已不足以涵盖语文课程育人的丰富多样性,因此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为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语文界对语文课程认识上的一个突破。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其内涵包括:首先,这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统一。第二,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第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寓教于文。对语文课程来说,每一篇教材都只是一个学习的案例,应当先从识字辨句到了解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进而研究用词造句、篇章结构等表现技巧,通过表现技巧的分析,必须加深对思想内容的理解。 第二章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复习范围和要求 1.了解建国后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发展的历史 2.了解与语文课程相关的重要理论,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3.理解和掌握现行《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基本内容及其与以往教学大纲的不同点 关于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我们在前面已经谈过了,这里不多讲。至于对现行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内容以及它与以往的教学大纲的不同点,主要是个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认识、理解和掌握的问题,教材上对此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大家只要认真阅读、了解就可以了。

语文课程性质

对新《课程标准》中语文性质的解读与思考 牛泉中学张娟 “什么是语文?学语文应该学些什么?”这是语文教育中最重要、最核心的问题,它直接影响语文教师的教育理念,决定了语文教学方法、教学策略,决定着课程内容设计,也决定了教师素质要求。众所周知,关于语文有人文性与工具性之争,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对此确实也作了深入广泛地讨论,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作了以下描述: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的《课程标准》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描述分为两个方面:(一)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二)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实这是对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融合。 一、对“语文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解读与批判 很明显,在机关报的《课程标准》中,还是延续了传统的语文是定“交际工具”的定义,但是语言是工具,而语文不是语言。如果不从这根本上改变思想,那么语文课就变成了语言课,丧失了语文课的本体意义。 一篇课文,首先让学生去预习,字词记好写好,接着划分段落大意——把一个很美的整体肢解得支离破碎,而且想当然地把自己的想法强加于作者的头上(因为我们通常划分是错误的,或者作者根本就没这意思),然后再象征性地概括一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最后是练习,练习无非是对上述的重复而已。而教师在分析课文的过程中也主要抓

语言,分析时也是围绕这个而来的。至于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或者所学的内容与我们生活有何联系,或者说这文章学了有何用处与教师和学生者无关。因为语文就是语言,而文章内容只是我学好语言的一个载体,因此我没必要关注它。笔者认为,这是导致语文学习和语文教育枯燥乏味的根本原因。 任何一篇课文它都有丰富的思想内涵,与实践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是审美趣味的结合体。语文文本自身的多义性和含蓄性较之工具性更具美学意义。 当然,语言“工具论”本身并不错,但如果把语文也当成是工具那就舍本逐末了,这样并不利于语文课程的改革。因为语文有其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语文的人文性。 二、对“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解读与思考 语文的人文性主要表述为:语文不仅是语言,更是言语。笔者认为,语文的人文性可直接表述为:语文就是言语。“所谓言语,是指个人运用语言的行为及作品。”言语本身就是语言的作品,就没有必要把“语文是语言”表述出来,更不应该把它放在重要的位置。学习语文是学习语言的作品,而不是学习语言本身。 语文是言语,而言语是个人性的,它是个人运用语言认识世界、传达思想的活动。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言语主体、言语环境和言语作品三个方面。言语主体是身心不断发展变化的鲜活个体。而宏观的言语环境是言语活动赖以发生的社会背景、民族文化背景。微观的言语环境就是指言语活动时的生活环境。语文课程面对的是一些丰富多彩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案

语文课程标准考试试题答案? 一、简答题? 1、小学语文教育的性质是什么??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 的基本特点。? 2、语文教育的任务是什么?? 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 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与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 力。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3、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什么??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省略的语文课程? 4、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指什么?? 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表感态度与价值观”。它们是一个整体,相互 联系、相互依存,不可分割。? 5、语文教学中怎样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负载着传承祖国文化和民族精神的任务,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极其辉煌的人文精神,应当使语文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为此,在语言能力发展的同时,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正 确的价值观念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提高文化品味、审美情趣。比如,在阅读中,要求学生不仅做到文通字顺,而 且通过阅读作品,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命运,关心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和喜怒哀乐,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 想,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这答案不是很好。再结合19题三维目标的关系处理回答比较好)? 6、你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怎样理解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性质。工具性是源于语文的交际功能,而其人文性是因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 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指: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必 须遵循语文的特点和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应得到积极的提倡和践行;语文课程 必须容纳学生的生活经验,并有助于学生与课程文本的对话。? 7、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能力指哪五方面的能力? 使课程计划更符合学校教师学生的实际,可以超越狭隘的教育内容,让师生的生活和经验进入教学过程,让教 学“活”起来,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开阔教师的教育视野、转变观念。农村与城市在语文课程资源上 是有差异,但是也有自己的特点、特色。认为我们只要按教科书教完该教的书就是了,农村也没什么语文课程资 源的观点是狭隘的。农村在课程资源开发上也是大有可为的。? 8、阅读教学应培养学生哪些能力?? 答:阅读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9、什么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施中要注意哪些方面?? ??“自主、合作、探究”是适应时代要求和语文教学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和 帮助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小组学习、全班学习的群体作用,在合作中学习、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学生 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 要帮助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研究学生身心发展和学习语文的特点,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求知 欲和进取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鼓励学生的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求自主学习,鼓励想像、质疑和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