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200508--新郑市郑韩路6号春秋墓_樊温泉

合集下载

封土下的王侯 河南新郑胡庄战国韩王陵考古发掘纪实

封土下的王侯 河南新郑胡庄战国韩王陵考古发掘纪实

引子在快车道里奔跑数百年,这车老了,老得不行,快散架了;在黄土地上流淌数千年,这河淤了,淤得不行,成了一望无际的沃野。

如今,同样的霉运落到郑国头上,这个曾经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小伙,经过431年的沧桑岁月,已成蹒跚老人,被身后赶来的韩国——又是一个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小伙儿,一脚踹翻在地。

韩灭了郑,把都城搬到了郑国故都,接收了大批资产,又出了几任有作为的国君,成了战国七雄之一。

经济发展,人口增多,国王的陵墓不能像郑君那样憋屈在城内了。

始祖山雄浑漫长,溱洧水欢快喧畅,在这山为屏风水为席的黄土中开挖自己的身后墓道,足以达成自己和这块土地生死相依的心愿。

如此这般,一百多年过去了,在始祖山下的潩水、洧水(现名双洎河)间,蘑菇般升起了冢岗、许岗、苗庄、王行庄、柳庄、暴庄、胡庄、宋庄、冯庄、七里井等10余处高高在上的韩国陵冢。

不知道韩国从山西出发,一路扫荡到河南算不算武力移民,这些大槐树底下来的人给河南带来了巍峨壮观的坟丘,一改过去“不封不树”的平淡,有河南新郑胡庄战国韩王陵考古发掘纪实封土下的王侯文 图/马俊才 郝红星明明是两座坟头,为什么只有一条墓道?既然是两座大墓,何必造得如此亲密?七零八落的陵墓又能恢复历史的几分容颜?些大墓顶上还建有花哨的亭堂楼榭,周围挖出深峻的壕沟,俨然成为观光胜地。

高大的封土丘除了引起人们的追思敬仰,还勾起盗贼的无限欲望。

韩国迁郑之前的郑国陵墓尚未发现,在始祖山下的这些韩国陵冢,一个个却成了盗墓贼的“观光乐园”。

1992年12月24日、1993年12月、1994年10月底、1995年1月,此地多次被盗,尤其是1995年,盗墓贼竟然明目张胆地用起了炸药。

幸运的是,盗墓贼动静太大,被村民及时发现。

当地公安与文物部门抓获4个本地人、3个外地人,果然是里应外合、按股分成式作案。

公审后,盗墓之风被刹住,胡庄韩王陵夜深人静时,又可听到昆虫们自由欢快的叫声了。

潇洒雁阵韩王陵前边说过,在郑韩故城西、南两个方向的潩水与洧水之间,有10余处高大的土冢群。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新郑市位于河南省中部,属郑州市,北靠郑州,南连长葛,东邻中牟、尉氏,西接新密市。

下面店铺整理了新郑风景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郑市名胜古迹盘点新郑风景名胜古迹1:黄帝故里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 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河南省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西汉年间,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明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

《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

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

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

郑州市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条例(2014年8月22日郑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2014年12月4日河南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批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保护第三章管理第四章利用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继承和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遗址现状,制定本条例。

— 1 —第二条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管理和利用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郑韩故城遗址,是指位于新郑市行政区域内东周时期郑国和韩国的都城遗址及其附属的各类遗址和墓葬。

第三条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应当遵循保持原貌、生态养护、加强管理和合理利用的原则,正确处理遗址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第四条郑州市人民政府负责对郑韩故城遗址保护工作的领导。

郑州市文物行政部门负责对郑韩故城遗址保护工作的监督、指导。

新郑市人民政府全面负责郑韩故城遗址的保护工作。

新郑市文物行政部门具体负责郑韩故城遗址保护工作。

其他相关部门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郑韩故城遗址保护工作。

郑韩故城遗址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做好遗址保护工作。

郑韩故城遗址所在地的村(居)民委员会应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遗址保护工作。

第五条新郑市人民政府应当将郑韩故城遗址保护所需经费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及时拨付。

鼓励通过社会捐赠等方式筹集郑韩故城遗址保护资金。

第六条新郑市人民政府应当建立补偿机制。

因郑韩故城遗— 2 —址保护造成损失的,依法给予补偿。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及文物、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教育等部门,应当做好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的宣传、教育工作。

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应当加强郑韩故城遗址保护的宣传,适时发布公益广告,增强社会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第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损害郑韩故城遗址,有权举报和制止破坏、损毁郑韩故城遗址的行为。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

新郑风景名胜古迹下面整理了新郑风景名胜古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新郑市名胜古迹盘点新郑风景名胜古迹1:黄帝故里黄帝故里,为有熊氏少典及轩辕黄帝的故有熊之国所在地。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的遗产地。

黄帝故里位于河南省新郑市区轩辕路,为汉籍史书中记载有熊氏的族居地,故有熊国之墟。

故里自汉代建轩辕故里祠以来,历史有毁有修。

明代隆庆四年(1570年)修葺,于祠前建“轩辕桥;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知事许朝术于祠前立“轩辕故里碑;后又经2002年和2007年两次大的扩建,形成现在的黄帝故里景区。

黄帝故里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圣地,200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08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不少文化学者、专家倡议将轩辕黄帝诞辰、上巳节设立为“中华圣诞节,呼吁普天下华夏儿女在每年的农历三月三日共同纪念人文始祖轩辕黄帝。

河南省新郑市古为有熊国,是古有熊氏的族居地,五千年前,轩辕黄帝出生于新郑北关的轩辕丘,长于姬水河畔,黄帝元年即位,居有熊,初制冕服。

带领先民肇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明,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根基。

西汉年间,为纪念黄帝功德,人们在轩辕丘上建造了轩辕故里祠,此后历代都有修复。

明朝,明穆宗隆庆四年(1570年),在祠前建轩辕桥。

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新郑县令许朝柱在祠前立“轩辕故里碑。

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修葺。

《重修大殿记》记述:“古传郑邑为轩辕氏旧墟,行在北有轩辕丘遗迹,乃当年故址。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缅怀始祖功德。

20世纪90年代后,新郑市多次对黄帝故里进行改造扩建,至今景区面积达7万多平方米,整体布局突出了“中华民族之根的主题,从北至南依次有拜祖区、故里祠区、中华姓氏广场区,构成了“天、地、人三大板块。

2000年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郑州市十大旅游景点之一;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侨联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郑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08.12•【字号】郑政文[2011]180号•【施行日期】2011.08.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郑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郑政文〔2011〕180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门,各有关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河南省实施<文物保护法>办法》等有关规定及国家、省有关文物保护政策,为切实加强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管理工作,现对第一批、第二批郑州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予以公布,请按照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政策,切实做好我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工作。

二○一一年八月十二日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市辖区1. ?/font>W胖繁;し段В阂砸胖分胁课行模?50米,南北80米。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2. ?/font>橄酝趺碓薇;し段В核伪员硭闹芟蛲飧骼?米;所附金碑保护范围为碑身四周向外扩5米。

建设控制地带:同保护范围。

新密市1. ?/font>W贡;し段В阂阅冠N行模?3米,东7米至地沿,西10米至耕地;南北45米,南10米至耕地,北11米至小路。

建设控制地带:保护范围东扩10米,西15米,南扩9米,各至地沿,北扩10米至耕地。

2. ?/font>卤;し段В何蕉?0米至文化站对面厂院民居,西100米至第一条胡同;南50米至供销社楼南路边,北至寺北50米处。

建设控制地带:东为民居西边沿外扩50米,西为第一条胡同外扩50米;南自供销社楼南路边至100米崖头,北自围墙北50米再扩50米。

3. ?/font>盍崴;し段В阂运行模?03米,东50米至沟沿,西50米至地沿;南北88米,南50米至地边,北35米至沟沿。

探索与发现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

探索与发现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

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文 图/樊温泉探索与发现郑韩故城位于河南新郑城关附近的双洎河(古洧水)与黄水河(古溱水)交汇处,这两条河呈东西环绕之势从故城两侧缓缓流过,既保证都城用水之需,便于交通,又能防旱抗涝,同时也是自然防御屏障。

自西周末年桓公封于郑,至韩灭郑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新郑作为郑国和韩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长达539年之久。

1961年国务院公布郑韩故城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故城平面呈不规则三角形,东西长约5000米,南北宽约4500米,城垣周长近20公里,城内面积约16平方公里,当地民间俗称“四十五里牛角城”。

在城内有一南北走向的隔城墙,把故城分为东、西两城。

东城面积较大是为郭城,也是当时的经济中心,分布着郑国贵族墓葬区、手工业作坊区、居住区、宗教礼仪性祭祀区等;北城门遗址航拍图西城则是宫城,主要为政治中心,宫殿区和大多贵族府邸都在西城集中分布。

郑韩故城标志性的“小城大郭”结构突出了城市的经济作用,是中国古代城市发展史上由“城”向“城市”演变的见证。

寻找城门经过历年考古发掘,我们在城墙上发现有多处缺口,其中不少为当时的城门所在。

据《左传》《史记》等记载,郑都当时有皇门、纯门、时门、师之梁门、渠门、东门、北门、旧北门、仓门、墓门、闺门、桔秩之门等,但截至目前,我们尚未通过考古发掘确定一处。

北城墙保存较好,西起双洎河,横跨107国道,经阁老坟村北、教场村北、竹园村北,过郑新路,经后屯村北、李唐庄村南,向东至边家村西北的城墙拐角处止,总长约4275米,墙基宽40—60米,墙高6—19米。

2016年4月,在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在北城墙与隔城墙交接处进行主动发掘,共布探方70个,北城门遗址发掘位置示意发掘面积7000平方米。

我们旨在揭示出有关郑韩故城城门组织结构、城墙建造体系、出入道路走向、城外防御设施等遗迹,从而为郑韩故城城墙遗址公园的建设提供翔实的考古资料,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郑韩故城的布局和历史进行综合研究。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PPT课件

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PPT课件

城市——政治中心
城市——军事据点。各国之间战争频繁,城市防御功能加强。 城市——国家的经济中心。 城市选址理论:“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勿近旱而用 水足,下勿近水而沟防省……”。
二、 春秋战国时期的城市 (西“城”东“郭”的连结布局)
春秋战国中原诸城有共同的布局特点,就是由西 “城”和东“郭”相结合。这种布局是西周时东都成 周首创,随着诸候大国的称王,于是这种王都的布局 被先后采用了。
第6讲: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
三家分晋 是以新旧 势力斗争 为表现形 式的晋国 社会变革 的结果, 是中国古 代历史从 春秋时代 进入战国 时代的重 要标志之 一。
一、社会发展概况 二、春秋战国时代的城市
一、社会发展概况
1、社会背景 社会——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 文化——百家争鸣 军事——战争频繁使筑城与攻守城技术发展,形成了城市建设的高潮。 工具——铁器工具出现并广泛运用于生产 2、城市建设 城市——规模、数量增加,出现了不少商业都会。 城市——商业中心。交换的发展,使部分封建主集中的都城,或交通要道, 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都市。
国风· 郑风·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qí 巾,聊乐我员。 (綦指绿色) 出其闉闍,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rú lǘ ,聊可与娱。(指降红色) 译文: 信步走出东城门,美女熙熙多如云。虽然美女多如云,没有我的意中人。只有白衣绿佩巾,才能赢得我的心。 信步走出城门外,美女熙熙如茶花,没有我的意中人。只有白衣红佩巾,才能同我共双娱。
1、齐临淄(公元前4世纪)
① 位置 位于今山东临淄城北,还有残址,故城东临淄水,西依系水(泥 河),由西南小“城”和东北大“郭”连结而成(图P58)。 ② 规模 是战国时代规模最宏伟、最大最繁华的城市,城市总人口在30 万以 上。 特点(杨宽):小城在大郭的西南角,从其城门和道路的布局看, 是坐西朝东的,以东门北门为正门,尤以东门为重要。小城四周有城壕, 且在大郭内的城壕较宽深,防卫加强。 据最近考古调查,可以断定临淄大郭的时代早于小城。当 齐国最早都城临淄时,只筑有一个大城,他们仍然沿用商代的礼制,把 宫殿造在城内东北部,所以大城的东北部文化堆积层最厚。年代大致为 临淄大郭的建筑可以早到西周时代,而小城的建筑则在战国时代。

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

新郑铁岭墓地M709、M722发掘简报

2 盆 1匝1 、 、 。棺 内尸骨 一
具, 保存较 差 , 经鉴定 , 为
中年女性( 三 ) 图 。 2 出土器 物 、
出土 陶器 1 , 4件 皆 为泥质 灰 陶 。
鼎 2件 ,形 制一
样, 尺寸相 同, 外壁通体 褐 衣 ,盖 褐 衣 多 脱这 一带 为 台地 边缘 , 南 面仅有 其
M 9, 6 7东面墓 葬也较稀疏 。该墓 为长方形竖 . 穴 土坑 墓 ,方 向 2 2 。此 处 地表 土被 取 走 7。
分 ,09年发掘 中部的 10 20 4 余座墓葬 ,其 中 有 数 十 座 为 春 秋 晚 期 的铜 器 墓 、仿 铜 陶 器
2 1. 0 21
新 郑 铁 岭 墓 地 M7 g、 7 2发 掘 简 报 0 M2
支-_●
新郑铁岭墓地 M 0 、 2 发掘简报 . 7 9M7 2


郑州市 文物考古 研究院 河南 物管 省文 理局南 水北调办 公室
(. 1 河南 郑州 4 0 5 ; 2河南 郑州 4 0 0 ) 502 . 5 0 4
厚 00 . 4米 ,残 高 01 .5
M7 9: ,沿 下 饰 1 对 顶 的列 齿三 角 纹 与 0 1 周
反“” S 三角 纹 , 口径 2 0厘 米 , 径 2 . 米 , 腹 49厘
米 。棺 、椁北 壁板 间放 有 陶器 , 自东 向西 有 : 鼎
2 盖豆 2豆 4小壶 2壶 、 、 、 、
图 四 M 7 9出土 陶 器 0
1 2鼎 ( 0 1M 7 9: ) ( 为 18 、. M7 9 、 0 2 均 /)
2 1. 021
新郑铁 岭墓 地 M 0 M 2 7 g、 7 2发 掘 简 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