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20天,行测83分,申论81分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是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的青年外事工作科员,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

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

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这样的效果,是在我的意料之中的。

下面是20天行测申论突破80分的详细方案:

在讲方案之前,我需要先和你分享4个理念,否则这些方案根本不会帮助到你:

第1个理念:你要相信你可以考上。我在家里举办的每期10个人的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他们第一次来到我家时,我问他们:“你们想考上公务员的请举手。”10个人都举手了,我又问:“一定要考上公务员,相信自己能考上的,请举手。”结果都不举手了,他们说:“考上公务员哪是那

么容易的事?”各位朋友,当你在做一件事情时,你如果认为很难,甚至根本办不到,也许做了也不会有结果时,你还会不会去做?会不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做?所以,我首先要帮你建立信心,只有这样你都会付出100%的努力去学习和考试。我以我自己的经验和在家里以及网上指导过的1200多考生的经验,肯定地告诉你一个好消息!考上公务员真的不难,你完全可以考上,特别是省考,比国考要竞争小得多。为什么我同学能考上?因为他到那位命题组老师的家里去了,手把手现场给他了详细的考试方案和建议,我同学相信,他可以考上,所以他用了20多天时间全力以赴地学习,考上了;我为什么能考上?因为我看到我同学能考上,我相信我用他的方法应该也能考上,所以我也是全力以赴,所以也考上了;为什么到我这里学习的那些人比我在网上指导的考生录取率高10%?因为这些到我家里来的人,都相信自己是可以考上的,所以全力以赴按我给他们方案去执行了。

第2个理念:不管你做什么事,一定有人可以帮你达成目标,而不需要你自己去摸索。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样,谁最了解公务员考试?谁最能给你最大的帮助?第一类人是参加过命题组的那些人,还有申论阅卷老师,这一点上,我和6位参加过命题组的老师和4位参加过申论阅卷的老师做过详细的交流;第二类人是以高分考上公务员的人,如果你只找到1

个这样的人,可能他的方法不适合你,最好是找到8到10个这样的人,找到他们在备考和考试中所使用的共同方法,我自己和23位同事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2011年4月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我通过家里的小型培训班和网上指导(主要以资料和方案的形式),已经帮助1200多位考生中的700多位成功考上了公务员。

第3个理念:不管发生什么事情,千万不要放弃,凡事要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像爱迪生发明灯泡这样的例子太多了,我就不在这里和你重复了。马上就要考试了,不要慌,制订好自己的计划,按部就班学习就可以,你有20天时间要考试,就做一个20天的计划,有3天就要考试了,就做个3天的计划;考试过程中遇到不会的题目,不要慌,我们是有办法来大大提高不会做的题目的正确率的。不到最后交卷,就不要放弃。

行测20天突破80分方案:

行测短短120分钟时间,135道题,每道题花费的时间不能超过53秒!更何况大部分需要通过大量文字阅读和数字计算才能够得出正确答案,所以行测要取得高分,就要使用技巧。公考成功的考生都在强调一个道理:做题必须要找对思路,使用技巧!

1,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一定要掌握“快速识别考点”的方法,就是考试时,看到一个题,马上就能识别这个题目属于哪个考点,这类的题目应该怎么解。这样既能提高做题速度,又能达到非常高的正确率。虽然我在网上无法手把手地教你,但是我花了2980元加入了华图2012公务员考试培训班会员,下载到了这个培训班的全套视频课程,我发现华图培训班视频中的顾斐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视频中的蔡金龙老师可以帮你快速掌握判断推理。这样,我在赠品里送你这套2012公务员考试培训视频,你就可以快速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和判断推理了。

2,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一定要掌握“快速解题法”,这些看上去需要数学计算的题目,事

实上,在出题时已经设计好了,有80%的题目是可以不用计算,或通过简单计算就能直接得出答案的,而不需要你真正去按部就班做算数题。在我给你的赠品里这套培训班视频中的李委明老师可以帮你快速学会数量关系和资料分析中的“快速解题技巧”,让你80%的数量计算类的题目,不需要计算或是经过简单估算就能快速得出答案。

3,常识判断:绝大部分考点,教材上都已经有了,只要认

真学习教材上内容就可以了,不需要特别的交待。

4,对于你不会做的题目,或者是没有时间做的题目,我这里有一套非常好的技巧,可以帮你大大提高正确率,如果你4选1,正确率只有25%,而事实上,根据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的统计:行测考试中,5种题型,每1种题型,最少有5种规律可以帮你直接选出正确答案,或者帮你马上排除1到2个选项,每张试卷中,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这些规律,正确率达到80%以上。

我总结出来的这些规律和技巧,只需要2小时就可以看完一遍,3天时间就可以完全掌握,提高15分以上。

对于不会做的题目,你使用这些规律和技巧,3天内能帮你提高多少分呢?下面我帮你计算一下:

不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

你会的题目分数A分,不会的题目分数B分。对于不会的题目,你猜对的正确25%,因为是4选1。假如说你现在行测可以考50分,那么A+B=100;A+B*25%=50;得出A=67分,B=33分,也就是说你能考出50分的成绩,其实你真

正会的分数是33分,不会的分数是67分,因为你67分的题目,你猜对的概率是25%,所以最终你能考出50分。

使用规律技巧的情况:

可以使用行测技巧的题目占整套试题的60%,正确率是80%

你不会做并且不能使用技巧的题目:67*40%*25%=6.7分,

你不会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的题目:67*60%*80%=32.16分,那么使用技巧后,你的行测分数就从50分,提高到33+6.7+32.16=71.86分

那么可以得出一个公式,你不使用规律技巧能考出的成绩是C,使用技巧后能考出的成绩是X,有60%的题目可以使用技巧,你不会并且可以使用技巧题目的正确率是80%,(60%的应用率和80%的正确率是统计2002年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得出来的):

X=(C-100*25%)/(1-25%)+(C-100)*40%*25%/(25%-1)+(C-100)*60%*80%/(25%-1)

得出:

X=(0.42C+33)/0.75

即:

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5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2分

如果你现在的成绩C=60分,则使用技巧后成绩提高到X=77.6分

如果你现在的成绩是C=70分,则使用技巧后的成绩提高到X=83.2分

所以,在使用技巧之前,先掌握教材知识点,学习赠品里的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把行测成绩提高到65-70分,再使用技巧,就可以达到75-80分的高分。(具体的行测规律技巧在后面单独给出)

申论2天突破75到80分的方案:

申论考试中给出的材料,你都读懂了,申论需要你回答的题目也都读懂了,感觉答的不错,字迹也很工整,分数却总是徘徊40分50分,为什么?仅仅是因为不懂申论的答题方法,只有申论阅卷老师才是最了解的申论打分规则的人,他

们给出的答题方法和建议,只需要你花1个小时的时间来读完,并花2天时间来细细品味和理解,就可以帮你快速突破70到80分。或许你觉得不可思议,这就是名副其实的:“真经一句话,假传万卷书”,目前市面上很多申论指导书严重误导了考生,导致有的考生不学申论能考50分,第二年认真学申论,只考了35分这样的结果。使用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的方法答题,拉开竞争对手20分,是比较容易的。

1,申论考试中,第一二道题是得分的关键。这是因为,客观的点好找,容易达成共识,老师们数着采分点给分,一般差距不大,分数得的也理直气壮;所以考前努力抓好前两道题,练习找准采分点,比使劲练大文章要有用得多。采分点大多使用材料中给定的关键词,并且要使用正确的答题结构,字迹工整。(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

2,最后的文章题,是分档次打分,就是分一二三档次,档次一是多少分到多少分,档次二是多少分到多少分。一定要站在政府公务员的立场来写,标题决定了你的文章属于哪个档次。文章内容如何编织都是有章可循的。(详细讲解在后面单独给出)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

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包括理念、方案和技巧资料),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取率67%

我在家里,也组织了几期小型的面授班,晚上和周末的时间,直接到我家里来以聊天的形式传授考试方案和技巧,因为家里空间有限,每期只招收10个学员,一共30个小时左右,每人收费1980元。录取效果比网上那1200多考生的录取率高10%左右。(考虑到公开办大型培训班有可能引起单位领导注意,影响到自己的前途,所以除了在家里办小型面授班,只在网上提供全套的方案和资料服务。)

这套方案的效果:

根据2011年使用这套方案的1200多考生的统计,这套方案达到的一般效果为行测75-80分,申论70-75分,面试75-80分。国考省考通用,国考(中央机关)录用率46%左右,省考(省市县乡村)录用率68%左右。

这套方案需要的时间:

根据你离考试有多少天,你每天的学习时间,量身订制,如果你有20天时间参加考试,帮你订制一个20天的

学习方案,如果你还有3天就考试了,就帮你订制一个3天的学习方案,所以即使还有3天就要考试了,我依然可以尽最大努力帮你提高成绩。

这套方案所用到的材料:

1,行测和申论教材(推荐用华图的,这个大家应该都有了,没有的到最近的书店去买)

2,【行测技巧】(PDF电子文档,直接发给你,无需邮寄,3天完全掌握,快速提高行测成绩15分以上)3,【华图2012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全套视频课程】现在已经更新到最新中公,华图培训班全套视频课程(在赠品里,在线下载,讲解详细,帮你快速打好行测基础)4,【申论答题方法】(PDF电子文档,直接发给你,无需邮寄,2天完全掌握,帮你申论快速突破70-75分)这套方案的详细步骤:

1,行测:先熟悉教材知识点,然后学习赠品里的华图视频培训班课程,快速打好行测基础,这样可以达到65-70分,最后不会的题目用这些行测技巧去解题,这些技巧根据2002到2011年国考省考200多套真题统计,每套真题中有60%的题目,是可以用这些技巧解题的,正确率80%以上。这样最终达到75-80分的成绩。这份行测技巧2小时看完,3天完全掌握。

2,申论:这份资料主要是请了4位申论阅卷老师写的,

他们是最了解申论打分规则的人,直接用他们给出的方法去答题,以去年1200多使用这种答题方法的考生统计,78%的考生可以达到70分以上。

3,面试:赠品里有华图培训班的面试课程,这个每年的变化不大,都是通用的。可以达到75到80分以上的面试成绩。

这套方案的时间分配:

申论答题方法10%,行测教材30%,华图培训班视频课程50%(赠品),行测技巧10%

【我在家里的培训班】和【网上的培训】(网上主要以方案和资料的形式)

因为我公事繁忙,在晚上和周末要在家里举办现场培训,所以网上的客户咨询和售后服务主要由我客服来帮我处理,遇到问题时请联系我的客服就可以了。可以联系我的客服参加我在家里举办的现场培训班,每期10人,大约30小时,时间放在晚上和周末,收费1980元/人。如果你无法参加现场培训,你可以按我上面给你的理念和方案,再买一份行测技巧(独家秘籍)和申论答题方法(独家秘籍),赠送你一套我花了2980元买到的华图2012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全套视频(现在已经更新到最新培训班全套视频课件),这样就可以在家里自己学习了。

完整版的行测技巧和申论答题方法,为了保护知识产权,防止完整版资料被泄露,采用PDF电子文档加密形式,只有付费客户才能阅读。

价格和优惠信息:

全国独家秘籍:行测技巧(3天完全掌握,行测提高15分以上)完整版260元/份

全国独家秘籍:申论答题方法(2天完全掌握,申论突破70分)完整版260元/份

所有客户,免费赠送价值2980元的华图最新公务员考试培训班全套视频课程。

限时优惠:每份仅需150元!

全国独家秘籍:行测技巧(3天完全掌握,行测提高15分以上)完整版150元/份

全国独家秘籍:申论答题方法(2天完全掌握,申论突破70分)完整版150元/份

行测技巧:(电子文档,无需邮寄,发到你邮箱)

申论答题方法:(电子文档,无需邮寄,发到你邮箱)所有客户,免费赠送价值2980元的华图最新公务员考试培

训班全套视频课程。

服务扣扣224 0174 047 所有付费的考生进入客服客户组,提供资料更新和售后服务。

26、5月22日是第二十四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环境保护部副部长黄润秋宣布,我国各类陆域保护地面积达170多万平方公里,约占陆地国土面积的18%,提前实现《生物多样性公约》要求的到2020年达到17%的目标。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 (1)图形推理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 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2)定义判断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3)类比推理 例题:左手:右手与()在内在逻辑关系上最为相似 A、黑色:白色 B、幸存者:遇难者 C、晴天:阴天 D、老人:孩子 例题中,正常人有两只手,除了左手就是右手,两个词是矛盾关系。A选项,除了黑色和白色还有黄色等等;C选项,除了阴天和晴天还有雨天等等;D选项,除了老人和孩子还有青年,这些都是反对关系。而B选项,事故中只有幸存者和遇难者,为矛盾关系,故答案为B. 做类比推理时,我们要知道它考察什么,是矛盾关系和反对关系,还是条件关系,或因果关系、成语结构、语义关系等,难点在于考察范围宽广,重点在于我们要快速定位考察要点,一击即中。 (4)逻辑判断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推理五大题型解题技巧 一、真假型 真假型题目的特点为题干给出几句话或者几句描述,但未指出其真假情况,要求根据所给条件进行推理。 【例题】张老师将文房四宝装在一个有四层抽屉的柜子里,让学生猜笔、墨、纸、砚分别在哪一层。按照笔、墨、纸、砚的顺序,小李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二、三、四层,小王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一、第三、第四和第二层,小赵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三、第一和第二层,而小杨猜测四宝依次装在第四、第二、第三和第一层。张老师说,小赵一个都没猜对,小李和小王各猜对了一个,而小杨猜对了两个。 由此可以推测: A. 第一层抽屉里装的是墨 B. 第二层抽屉里装的是纸 C. 第三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笔 D. 第四层抽屉里装的不是砚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以画图表如下: 由上表,显然几人的猜测有一致之处,再由张老师说的话继续完善表格进行推理。由“小赵全部猜错”,可知其他几个人猜测的跟小赵一样的也全部错误,即下图阴影部分都是错的。 又由于小杨和小李对于墨和纸的猜测相同(如上图圆圈圈示),且小李只对1个,而小杨只对2个,因此对于两人墨和纸的猜测只能对一个,故小杨对砚的猜测是正确的,即“砚在

第一层”一定为真。因此答案选D。 【点拨】对于真假型题目,通常可以从确定条件、一致条件和唯一条件这几个点出发,或者当所给条件相似时,从最不一样的条件入手,此外,在考场上一时没有思路时,可直接选择假设法或代入法。 二、匹配型 匹配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且涉及两类或两类以上元素之间的对应关系。匹配型题目可以看做复杂的排序型题目,所以解法也与排序型相似。 【例题】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A.甲不是湖北人 B.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湖北人年龄最小 【解析】分析推理题目,题干有两个条件涉及河南人,可以把河南人作为突破口。 由题干可知,河南人不是甲,也不是乙,则只能是丙;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即丙比乙年龄小,而丙比湖北人年龄大,则湖北人只能是甲,且年龄最小,因此山东人是乙。由此可得:乙(山东人)>丙(河南人)>甲(湖北人)。故答案选D。 【点拨】匹配型题目的解题关键是找出元素之间的相互对应关系,结合不同类型的关系由确定的推出不确定的,常用图表形式表示元素间关系,有些步骤运用排除法比较方便。 三、排序型 排序型题目的特点是给出多个条件,但只涉及一类元素,这些元素在时间先后、位置顺序或者数量、程度等方面有一定关系。 【例题】北京市为缓解交通压力实行机动车辆限行政策,每辆机动车周一到周五都要限行一天,周末不限行。某公司有A、B、C、D、E五辆车,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已知:E车周四限行,B车昨天限行,从今天算起,A、C两车连续四天都能上路行驶,E车明天可以上路。 由此可知,下列推测一定正确的是: A.今天是周六 B.今天是周四 C.A车周三限行 D.C车周五限行 【解析】分析推理题。首先由“保证每天至少有四辆车可以上路行驶”可知,每天至多有一辆车限行,又E车周四限行,可画图如下:

行测逻辑填空解题技巧

逻辑填空解题技巧之联合关系-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答题技巧 在解逻辑填空题目的时候,很多小伙伴都感到十分头疼,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对了,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做错了,正确率一直提不上来,偶尔提上来呢,下次马上“坐过山车”似的又下去了。归根结底,是因为大家在做这类题目的时候,没有进行语境分析仅凭直觉去选择,所以导致正确率忽高忽低,极不稳定。 (注:语境分析就是指通过分析“空格”和上下文判断出一定的逻辑关系,根据题干中的呼应点,在选项中找到一个词与之相应,形成逻辑关系,从而确定答案。)今天给大家介绍一种实用的解题技巧——语境分析之联合关系。 一、何为联合关系? 联合关系也叫对应关系,是指文段从形式上为并列,文意上呈现出相近或相反的表达。 例如:人生之路,有坦途也有陡坡,有平川也有险滩,有直道也有弯路。这里的“坦途”和“陡坡”、“平川”和“险滩”、“直道“和”弯路”就是3对很典型的联合关系。 二、联合关系判定标志 联合关系的题干中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1、常见的并列关联词:和、且、又、也、还,一方面......另一方面......等; 2、常见的选择关联词:或者、与其......不如......、或......或......、要么......要么......等。 3、标点符号:顿号、分号。 三、联合关系如何应用? 第一步阅读题干,发现“空格”前后形成并列或选择关系;第二步寻找“空格”的呼应点;第三步寻找呼应点的一致词、近义词或义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联合关系本质上是一种并列,自然有可能并列的是近义词,也有可能并列的是反义词。究竟改选哪一类,需要大家仔细分析语境,做出判断。下面我们就通过例题来说明一下。

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逻辑解题,快速拿分才是硬道理! I逻辑解题总原则: 1. 最快选出最优项,为数学与语文节省时间。 2. 学会放弃1— 2道题。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比较耗时的题。对于这类题,除非备考时做过同类题,否则凭感觉走就行。 第一讲:在公式A→B (如是‘只有B,才A',要先变换为‘如果 A,则B')条件下,优先考虑: 1. 肯定错误的(削弱)A→~B 2. 肯定正确的(加强)~B→~A 3. 加上B→A,有A--→ B 4. 加上~A→ B, —定有B成立 5. 其他形式,如~A→B,~A→~B等,仍然符合逻辑。 技巧:------------------------------------------------ 考题中如果可以刻画公式A→ B,我们就应从此打开思路,因为这是考点。 I最好刻画时,A与~A分别对应“肯定”与“否定”项,并且简单表达即可。 OK看例题。(红色的地方需要您看完此讲后练就‘做题意识’的关键,真正考逻辑时需要的就是这种意识。) 例1.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个。"丙说:"据我估计,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的。"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该是山东队的了。"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 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E.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山东队。 [分析]刻画丁说的:~辽→山,如果错,则有~辽∩~山,那第一名就是河北,排除A、B、C, 并肯定丙对,由乙错,故选D=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

行测逻辑判断三段论前题型秒杀技巧 纵观近三年的国考真题,三段论在2012年和2013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卷中均有考察,2014年虽未涉及,但并不会排除2015年考察的可能性。由于逻辑判断专项的思维方式和日常思维方式迥异,很多同学把握不住重点更缺少相应的秒杀技巧。在此,特为广大考生奉上常考考点:三段论前题型题目的解题思路。 三段论是演绎推理中一种简单的判断推理。它包含两个直言命题构成的前提,和一个直言命题构成的结论。在考试过程中经常考察前题型问题,它的典型问法有:“以下哪项为真,最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以下哪项能保证上述推理成立”、“得出以上结论必需的前提条件是”、“为了使以上推理正确,必须补充以下哪项作为前提”等。 以往,在做此类题目的时候,往往应用三段论的几个特点。那些特点虽然能够帮助我们解题,但是不易记忆,往往在真正解题过程中应用性比较差。下面为大家总结了“三看”的解题思路: 一看“所有”和“有些”,前提和结论中至少有一个“所有”,“有些”成对出现。 二看三个概念,看谁出现了两次,则在答案中不出现。 三看否定词个数,前提和结论中同奇偶。 例1:青春中学的一些数学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因此,青春中学的有些男老师取得了硕士学位。以下哪项为真,最能支持上述论证的成立? A.青春中学的数学老师都是男教师 B.青春中学的男教师中有些是教数学的 C.青春中学的数学教师中有些是男教师 D.青春中学的一些女性数学教师并没有取得硕士学位 答案:A 解析:依据“三看”的“一看”。在题干当中,前提和结论中,出现了“一些”和“有些”,没有“所有”的出现,故而要选一个带有“所有”的选项。观察选项,只有A具有“所有”的含义,故选择A。 例2:所有物质实体都是可见的,而任何可见的东西都没有神秘感。因此,精神世界不是物质实体。以下哪项最可能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 A.精神世界是不可见的 B.有神秘感的东西都是不可见的 C.精神世界有时也是可见的 D.精神世界具有神秘感 答案:D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行测五大题型答题技巧 ? ??? 1、判断推理——快速定位,不纠结!(分值:约27分) 判断推理包含图形推理,定义判断,类比推理,逻辑判断四个部分。大概有40题,占题目总量的30%左右,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判断推理的难点在于阅读量信息量总体较大,我总结出来的解题技巧就是短时间内快速定位所考题目类型及考点,依据考察点解题思路筛选答案,不纠结于各个选项。 ? ? (1)图形推理 刚开始接触,会觉得有些图形推理杂乱无法,毫无头绪,其实梳理归类,基本考点无外乎四类: ? ?①图形构成元素相同的,考元素平移、旋转或翻转; ? ?②图形构成元素相似的,考叠加或遍历; ? ?③图形构成元素看似凌乱的,考属性或数数; ? ?④折纸盒和拆纸盒。 ? ?例题属于第一类,考查移动(位置变化)。图中只有两种元素,小圆圈和线段。小圆圈的移动规律很明显,每次都是逆时针移动两格。而线段的话,我们首先要想到它的旋转角度,但是这一题角度无规律,所以我们应该想到的是端点的移动,经过观察,线段端点(此题有两个端点,一个跟小圆相连,这里说的端点是指与小圆不想连的端点)是每次顺时针移动一格,故答案为D。 ? ?? ?图形推理并不复杂,我们要牢记上面四个考察方向,分析规律,培养敏感性。拿到题目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分辨出它到底考察哪个方向,变化规律是怎样。 (2)定义判断 ? ?? ?例题:瓿是古代的一种盛酒器和盛水器,亦可用于盛酱。流行于商代至战国。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亦有方形瓿。根据上述描述下列器具中哪一个是瓿? ? ?? ?例题是说明了瓿的定义,考查描述和图片的对应。我们抓住“圆体,敛口无颈,广肩,大腹,圈足,带盖”描述信息,并结合排除法。A、C均有颈,排除;D项不是广肩、大腹,排除,故答案为B。?? ? ?? ?做定义判断题,要找准关键词,对比选项,运用排除法,最优原则,选一个符合关键词最多的、相对最好的选项,无需过于纠结。

“削弱型”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技巧归纳

“削弱型”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技巧归纳 一、什么是“削弱型”? “削弱型”就是题干给出一个完整的推理或论证,表达出某种观点,要求考生从四个备选项中找出一个选项,对题干的推理或论证进行反驳,从而使其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通俗地说,就是与题干的论证“唱反调”。 从命题思路上看,“削弱型”主要有两种情形: (1)否定论题,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观点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题; (2)否定论据,即在选项中寻找与题干论据相反的选项来否定论据。 从提问方式上看,“削弱型”分为“最能削弱型”和“最不能削弱型”两种。提问的方式不同,解题的思路和技巧也有所不同。分别阐述如下: 二、最能削弱型 1.“最能削弱型”的常见提问方式是: (1)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2)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有力地质疑上述论证的结论? (3)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反驳以上观点? 在作答“最能削弱型”时,应该先将与题干保持一致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与题干相矛盾或不一致的选项,就是能削弱的选项。有时,有两个或多个选项都对题干构成“削弱”,则需要比较它们的削弱程度,从而找出“最能削弱”的一项。 2.“最能削弱型”的解题模型是: 第一,明确题干论证的论题是什么,论据是什么。 第二,确定反驳的方向,可以反驳论题,也可以反驳论据。 第三,如果某个选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题干论证不成立,或者使其结论的可靠性程度降低,那么这个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题1:

现在市面上电子版图书越来越多,其中包括电子版的文学名著,而且价格都很低。另外,人们只要打开电脑,在网上几乎可以读到任何一本名著。这种文学名著的普及会大大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文学名著的普及率一直不如大众读物,特别是不如健身、美容和智力开发等大众读物。 B.许多读者认为电脑阅读不方便,宁可选择印刷版读物。 C.一个高素质的读者不仅仅需要具备文学素养。 D.真正对文学有兴趣的人不会因文学名著的价钱高或不方便而放弃获得和阅读文学名著的机会,而对文学没有兴趣的人则相反。 E.在互联网上阅读名著仍然需要收费。 【解题分析】正确答案:D。 【题干观点】因为电子版的文学读物价格低廉并且容易获得,所以电子版的名著能够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有利于造就高素质的读者群。选项D意味着原来读文学名著的人即使文学名著的价钱高或不方便也还是读,而现在电子读物价格便宜了也方便了,但原来不读的人现在还是不读,那么电子读物就不能改变大众的阅读品味,削弱题干论证,为正确答案。 三、不能削弱型 解答此类试题应该首先使用排除法,即把可能质疑题干、削弱题干的选项一一排除,最后剩下的不论是支持题干的选项还是与题干不相干的选项,都最不能削弱题干。 例题2: 简装书比精装书售价明显较低。因此,如果图书馆只购置简装书,不购置精装书,就可以用同样的钱置更多的书,从而既节省开支,又更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不能削弱上述论证? A.简装书中有些是粗制滥造品。 B.有的书籍需要精装版和简装版一起进行对比阅读。 C.一些经典著作只有精装本,没有平装本。 D.简装书的使用寿命明显低于精装本。

事业单位考试行测逻辑推理之推断结论型解题技巧

逻辑推理题是事业单位行测考试重点。下面我们就对于逻辑推理题中的推断结论题型进行详细地分析。 【出题形式】 以题干的陈述为前提,要求在选项中选出合乎逻辑的结论或者不可能推出的结论。此类题型通常要求直接从题干中可以推出,而不需要附加其他条件,并且推断出的结论不是在原文中直接出现的,需要通过一定的逻辑推理才能得出。 【提问方式】 主要有:“由此可以推出……”“由此推不出的一项是……”“从这段话中可以知道……”“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下述哪项断定是真的?”“如果上述信息时真实的,那么以下哪项不可能是真实的” 【类型分析】 1.言语推理型 言语推理型类似于言语理解与表达的题型,在此不做详细的阐述,只要是对片段阅读掌握的充分,相信此类型的试题将会很容易解答。 【例题】西方宗教学的奠基人麦克斯·缨勒解释道:“宗教是一种内心的本能,或气质,它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能使人们领悟在不同名称和各种伪装下的无限。”把宗教解释为“独立地、不借助感觉和理性”而领悟“无限”的才能,真是高明之极。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因为科学知识无论怎样发展,始终是“有限”的,那些“未被科学知识体系说明其原因的经验事实”也就永远成为“无限”——“神和上帝”的领地。 从以上文字可以推测( )。 A.作者认为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在于掌握了领悟无限的才能 B.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 C.作者认为麦克斯解释使“无限”成了“神和上帝”的领地 D.科学知识无法触及支撑宗教发展乃至繁荣的智慧核心 【解析】答案为C。A项偷换概念,麦克斯的高明之处并不在于“才能”,其高明是在于领悟了“无限”,让宗教站在“无限”上,也就一劳永逸地摆脱了科学知识的“纠缠”。B项中的“永远”本身就犯了“绝对化”的错误,并且由题干并不能推出麦克斯支持“世界永远是不可知的”这样一种理论。C项是正确的,题干最后一句话恰好是表述了这一意思。D项属于无关项,题干中没有提及。因此正确答案应为C项。 2.话语真伪型 根据题目的表现形式把这类考题归结为真话假话型,这是一种通俗的说法,基本质是逻辑基本规律的运用问题。此类题型在表述中,通常涉及几个有矛盾关系或者反对关系的陈述,并且根据一定的条件可知只有一个人说了假话或者真话,要求推断出各个命题的真伪。

【逻辑】MBA逻辑解题十八种技巧 (1)

VIP班直言命题专项练习(二) 1.近期流感肆虐,一般流感患者可以抗病毒药物治疗。虽然并不是所有的流感者均可以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但不少医生仍强烈建议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用药。如果以上陈述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假? I、有些流感患者需接受达菲等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II、并非有的流感患者不需接受抗病毒药物的治疗。 III、老人、儿童等易出现严重症状的患者不需要用药. A、仅I B、仅II C、仅III D、仅I、II E、仅II、III 如果您需要更多关于MBA方面的资料,请联系王灿老师:135 10000 544 2.假设“并非无奸不商”为真,则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A.所有商人都是奸商。 B所有商人都不是奸商。 C.并非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D.并非有的商人是奸商。 E.有的商人不是奸商。 3.并非有的运动员有时竞技状态不好。 如果上述断定为真,则以下哪项必假? A.所有运动员在某一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B..并非有的运动员在任何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C.某个运动员在所有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D.每个运动员在任何时刻竞技状态都好。 E.有时有的运动员竞技状态很好。 4.北大川鹰社的周、吴、郑、王中有且只有一人登上过卓奥友峰,记者采访他们时,他们说了以下的话。 周:登上卓奥友峰是队员郑。 郑:我还没有参加过任何登山活动。 吴:我虽然也参加了那次登山活动,但没有登顶。 王:我是队员吴的候补,如果他没登顶就是我登顶了。 如果只有他们中有一个人说错了,则以下哪项必然成立? A.郑登上过卓奥友峰B.吴或者周登上过卓奥友峰 C.王登上过卓奥友峰D.不能推出谁登上过卓奥友峰 E.北大山鹰社的其他队员也登上过卓奥友峰 5. 某公司发生一起贪污案,在对所有可能涉案人员进行排查后,审计人员各有如下结论:甲:所有人都没有贪污。 乙:张经理没有贪污。 丙:这些涉案人员不都没有贪污。 丁:有的人没有贪污。

逻辑判断中的模态命题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中的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是反应事物必然性和可能性的命题。在逻辑中,“必然”、“不必然”、“可能”、“不可能”等叫做“模态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叫做“模态命题”。 从以往考试来看,通常是让我们在“必然”和“可能”间进行转换。如:甲队必然得冠军,可以推出甲队可能得冠军,也可以推出甲队不可能不获得冠军。其实就是我们的日常思维。 1. 最近一段时期,有关要发生地震的传言很多。一天傍晚,小明问在院里乘凉的爷爷:“爷爷,他们都说明天要地震了。”爷爷说:“根据我的观察,明天不必然地震”。小明说,“那您的意思是明天肯定不会地震了。”爷爷说不对。小明陷入了迷惑。 以下哪句话与爷爷的意思最为接近? A.明天必然不地震 B.明天可能地震 C.明天可能不地震 D.明天不可能地震 【分析】本题属于模态命题。 “不必然p”,等价于“可能非p”。那么,不必然地震,等价于可能不地震。所以C项和爷爷的意思最接近。 2. 有人断言:近日股价可能会上涨。 下面哪项的意思和该人的判断最为接近? A. 近日股市必然上涨

B. 近日股市必然不上涨 C. 近日股市必然下跌 D. 近日股市不必然不上涨 【分析】本题属于模态命题。 可能=不必然不。所以正确答案为D选项。 还有一些比较难的模态命题,以直言命题(性质命题)为基础,加上“必然”或“可能”,形成直言模态命题。这里,我们再把直言命题的等价关系回忆一下。 下面通过真题来看看这类问题的解法。 【真题示例】 1. 不可能所有的考试都不能通过考试。 据此,可以推出( ) A. 可能有的考试不能通过考试 B. 必然有的考生能通过考试 C. 必然所有的考试都能通过考试 D. 必然所有的考生不能通过考试 【分析】本题属于直言模态命题。 不可能P=必然非P,这里的P是“所有的考试都不能通过考试”,非P就是“有的考生能通过考试”,即必然有的考生能通过考试。 2.并非任何战争都必然导致自然灾害,但不可能有不阻碍战争的自然灾害。 以下哪一项与上述断定的含义最为接近?(北京2011 ) A.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可能阻碍战争 B.有的战争可能不导致自然灾害,但任何自然灾害都必然阻碍战争

逻辑判断前提假设型题的解题技巧

在逻辑判断的论证类题目中有一种题型是前提假设型,提问方式有如下几种:“上文的说法基于以下哪一个假设”、“上述结论隐含的前提是?”、“得出这一结论的前提条件是”、“再加上下列哪个条件能够得出结论”等等。总而言之,如果题目的问题是要求找出论证的前提、条件、假设等,那么这就是前提假设型题目。通过补充的前提、条件或假设能够合理地推导出题干中的结论。在解题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快速地确定前提的数量和题干的论点,然后依据题干中出现的论据数量采取相应的技巧。下面河北华图(https://www.360docs.net/doc/908157307.html,/)为各位考生详细解析。 一、补充前提法 当题干中的论据数量为0时,即题干中只给出了论点,而没有前提或假设,为了使题干中的推理成为逻辑上有效的推理,我们就要选一个能够作为论点的必要条件的选项,也就是找一个论据使论点成立。根据必要条件的“没有条件p,一定没有论点q”,大家可以从选项反推论点,如果没有该选项就不能推出论点。例1 以往,境内企业进出口只能以美元或第三方货币结算,在合同签约至合同执行完毕期间汇率的变化会使企业的实际盈收出现波动,现在银行推出了人民币结算业务。由于人民币是境内企业的本币,合同计价和企业运营的主要货币相一致,境内企业在合同签订前能够切实了解交易的成本和收入,从而防范了汇率风险。因此,使用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企业必定会增多。 以下哪项为真,最佳作为上述论证的前提条件?() A.有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开展对外贸易的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多 B.在与国内企业发展贸易时,由于人民币币值保持稳定,境外企业愿意使用人民币作为结算货币 C.有了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国内企业可以更方便地将跨境贸易开展到世界各地 D.由于国内巨大的市场空间,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愿意与国内企业开展贸易往来 此题的阅读量很大,给出了很多信息,但是“因此”之前的内容都在介绍人民币结算业务,“因此”之后才是题干的论点,题干中没有出现论据。该题中进行跨境贸易的主体是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两方面,但是题干中只谈到了人民币结算对于境内企业的好处,若要使结论成立,还需要增加境外企业的意愿。B选项说明了使用人民币结算对境外企业也有好处,所以境外企业也会愿意使用人民币结算。补充了这一前提,才能使境内企业和境外企业一致同意在交易中使用人民币结算,推出论点成立,该题选B选项。 二、建立联系法 当题干中的论据数量为1时,即题干中给出了一个论据,一个论点,但是论据和论点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已知前提不足以推出论点。在三段论中,如果已知A→B,A→C,那么我们只需要依据递推规则A→B,B→C 则A→C,补充上B→C即可,相当于在A和C之间建立了联系,能够使论据和论点相联系的选项即为正确答案。这里也有一个比较直观的方法,即看选项中是否出现了已知论据和论点中的关键词,若选项中出现了这两种关键词那该选项就是正确答案。 例2 据某知名房产中介机构统计,2010年9月份第二周全国十大城市的商品房成交量总体呈上涨趋势,并且与8月份第二周相比上周幅度更明显。如果没有其他因素抑制,按照这种趋势发展,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虽然现在还不能明确楼市完全回暖,但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 下列最有可能是上述论证前提假设的是:() A.炒房者将大量资金投入楼市 B.国家对楼价的调控手段不足 C.消费者对房子的购买热情没有减退 D.楼市成交量的增长会带动楼价的上涨 题干中已知的论据是“9月份或将创新政以来成交量最高水平”,论点是“未来楼价调控的压力还是很大的”,论据中的关键词是“成交量”,论点中的关键词是“楼价”。只有D选项含有论据和论点的关键词,将成交量与价格建立起了联系,所以该题选D选项。 通过以上解析,大家可以了解到前提假设型题目在解题时要化繁为简,找论据,扣论点。没有论据,补充论据;已知论据、论点,建立二者联系。2013年河北省考还有一个月的备考时间,希望各位考生在最后的30天中注重技巧学习,提高解题效率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答题技巧 20天行测81分申论75分(经验) (适合:国家公务员,各省公务员,村官,事业单位,政法干警,警察,军转干,路转税,选调生,党政公选,法检等考 试) ———知识改变命运,励志照亮人生 我是2010年10月15号报的国家公务员考试,报名之后,买了教材开始学习,在一位大学同学的指导下,大约20天时间,行测考了83.2分,申论81分,进入面试,笔试第二,面试第一,总分第二,成功录取。在这里我没有炫耀的意思,因为比我考的分数高的人还很多,远的不说,就我这单位上一起进来的,85分以上的,90分以上的都有。只是给大家一些信心,分享一下我的经验,我只是普通大学毕业,智商和大家都一样,关键是找对方法,事半功倍。 指导我的大学同学是2009年考上的,他的行测、申论、面试都过了80分,学习时间仅用了20多天而已。我也是因为看到他的成功,才决定要考公务员的。“人脉就是实力”,这句话在我这位同学和我身上又一次得到验证,他父亲的一位朋友参加过国家公务员考试命题组,这

位命题组的老师告诉他一些非常重要的建议和详细的指导,在这些建议的指导下,我同学和我仅仅准备了20天左右的时间,行测申论就都达到了80分以上。这些命题组的老师是最了解公务员考试机密的人,只是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都不方便出来写书或是做培训班。下面我会把这些建议分享给你,希望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在新员工见面会上,我又认识了23位和我同时考进来的其他职位的同事,他们的行测申论几乎都在80分以上,或是接近80分,我和他们做了详细的考试经验交流,得出了一些通用的备考方案和方法,因为只有通用的方法,才能适合于每一个人。 2010年国考成功录取后,为了进一步完善这套公务员考试方案,我又通过那位命题组的老师联系上了其他的5位参加过命题的老师和4位申论阅卷老师,进一点了解更加详细的出题机密和阅卷规则。因为申论是人工阅卷,这4位申论阅卷老师最了解申论阅卷的打分规则,他们把申论快速提高到75到80分的建议写在纸上,可能也就50页纸而已,但是,他们的建议比任何培训机构和书籍效果都好(我是说申论)。这一点我是深有体会并非常认同的。 最终我根据自己和23位80分以上同事的经验,还有6位命题老师4位申论阅卷老师给出的建议,总结出了这套国考(中央级)省考(省市县乡村级)通用学习方案。 在2011年4月份的省考和2011年11月的国考中,有1200多位考生使用这套方案,其中400多位参加国考的考生中有190多位录取,录取率48%,800多位参加省考的考生中有530多位录取,录

公务员逻辑推理解答技巧

公务员考试逻辑判断快速解题法 一.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有这样的试题: 试题1: 某仓库失窃,四个保管员因涉嫌而被传讯。四人的供述如下: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 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 丁:我没作案。 如果四人中有两人说的是真话,有两人说的是假话,则以下哪项断定成立? A.说真话的是甲和丁 B.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c.说真话的是甲和丙 D.说真话的是乙和丁 这是典型的利用分析矛盾解析的试题。历年至今,在全国各地公务员考试中屡不鲜。解析这类试题,关键要找到条件之间的逻辑矛盾,然后真假自明。 什么是逻辑矛盾?简明地说,两个不同的断定,必有一个真,一个假。比如:“这马是白的”和“这马不是白的”就构成了逻辑矛盾。两者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而“这马是白的”和“这马是黄的”就不是逻辑矛盾。虽然它们不能同真,但有可能都是假的——如果它是一匹红色的马呢? 了解了这些常识,可以利用分析矛盾的方法,解答上题。 [解析] 1)四人中,两人诚实,两人说谎。 2)甲和乙的话有矛盾! 甲:我们四人都没作案;乙:我们中有人作案; 可断定:甲和乙两人一个诚实一个撒谎。剩余丙、丁两人中也必然是一个诚实一个撒谎。 3)假设:丁说的是真话,那么,可推出丙说的话也真啊! 丙:乙和丁至少有一人没作案;丁:我没作案。 显然,丁说真话不成立,于是推出:丁说假话,丙说真话。 4)断定了丁说假话,就推出甲说的也是假话,乙说真话。 答案B。即:说真话的是乙和丙。 试题2: 军训最后一天,一班学生进行实弹射击。几位教官谈论一班的射击成绩。 张教官说:“这次军训时间太短,这个班没有人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孙教官说:“不会吧,有几个人以前训练过,他们的射击成绩会是优秀。”

行测逻辑判断解题技巧

逻辑判断分为三种题,形式推理、分析推理和可能性推理。 形式推理考查基本的命题特点和推理规则,这种题的难点是理解这些推理规则。切莫死记硬背,因为很容易忘记、混淆,我觉得应该举生活中最常见的,自己能够理解的例子,来帮助理解推理规则,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做题时直接运用推理规则,就无需纠结了。 分析推理可以说是逻辑判断中最难的,因为它不考知识,只考分析推理能力,能力的培养要比知识学习难得多,实在不能掌握复杂的技巧,那就学会代入法、排除法、假设法三大万能利器,学会借助列表、假设和列不等式做题。 具体技巧 一、当题中已经给出某个确定条件时,这个既定的条件就是切入点,继续搜索与其相关的条件关联推演。然后,把推演的结果再作为确定条件,继续寻找相关条件推演,直到完成求解。这样的方法称做“关联推演法”。既定条件是指直接断定对象具有某种属性或特征的条件。如: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北京人是翻译。凡属假设的语句或否定的语句,都不是既定条件。 如:若上海人是编程工程师,则北京人是翻译。(假设的条件未确定) 上海人不是医生。(否定的条件未确定) 例:甲、乙和丙,一位是山东人,一位是河南人,一位是湖北人。现在只知道:丙比湖北人年龄大,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 由此可以推知( )。 A. 甲不是湖北人 B. 河南人比甲年龄小 C. 河南人比山东人年龄大 D. 湖北人年龄最小 答案: D 解析:(1)先根据两个与“河南”相关的条件:甲和河南人不同岁,河南人比乙年龄小,可推断:甲和乙都不是河南人,继续推断:丙是河南人。 (2)通过题干中两个“否定的条件”,推断出确定条件“丙是河南人”。再从这个确定的条件入手,找相关的条件推演。 (3)已知:丙比湖北人年龄大,比乙年龄小,可推出D:湖北人年龄最小。如图: 湖北人丙乙→右侧为年龄大者 (甲)(河南人)(山东人) 以上排列可见,甲是湖北人,年龄最小。 提示:关联推演法在逻辑推理中是最基本的方法,是解决分析问题从哪里入手的重要思路。概念关系推理、充分命题推理等都要用到这个方法。 总结:快读——发现确定条件,搜索与其相关; 快解——绕过其余干扰,连续推出答案。 二、条件有矛盾真假好分辨。 公务员考试中,都有如下思路的试题: 甲说:我会游泳; 乙说:甲不会游泳; 丙说:乙不会游泳; 丁说:我们有三个人会游泳。 以上只有一个人说假话,那么究竟谁说真话,谁说假话?谁会游泳,谁不会游泳?

管理类联考——逻辑 解题技巧V2

管理类联考—逻辑快速解题技巧 l 逻辑解题总原则: 1. 最快选出最优项,为数学与语文节省时间。 2. 学会放弃1—2道题。每年真题都会有几道比较耗时的题。对于这类题,除非备考时做过同类题,否则凭感觉走就行。 第一讲: 在公式A→B(如是‘只有B,才A’,要先变换为‘如果A,则B’)条件下,优先考虑: 1. 肯定错误的(削弱)A→~B 2. 肯定正确的(加强)~B→~A 3. 加上B→A,有A←→B 4. 加上~A→B,一定有B成立 5. 其他形式,如~A→B,~A→~B等,仍然符合逻辑。 技巧:考题中如果可以刻画公式A→B,我们就应从此打开思路,因为这是考点。 l 最好刻画时,A与~A分别对应“肯定”与“否定”项,并且简单表达即可。 OK,看例题。 (红色的地方需要您看完此讲后练就‘做题意识’的关键,真正考逻辑时需要的就是这种意识。) 例1. 全国运动会举行女子5000米比赛,辽宁、山东、河北各派了三名运动员参加。比赛前,四名体育爱好者在一起预测比赛结果。 甲说:"辽宁队训练就是有一套,这次的前三名非他们莫属。" 乙说:"今年与去年可不同了,金银铜牌辽宁队顶多拿一个。" 丙说:"据我估计,山东队或者河北队会拿牌的。" 丁说:"第一名如果不是辽宁队的,就该是山东队的了。" 比赛结束后,发现以上四人只有一人言中。以下哪项最可能是该项比赛的结果? A.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B. 第一名辽宁队,第二名河北队,第三名山东队。 C. 第一名山东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河北队。 D.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辽宁队。 E. 第一名河北队,第二名辽宁队,第三名山东队。 [分析] 刻画丁说的:~辽→山,如果错,则有~辽∩~山,那第一名就是河北,排除A、B、C,并肯定丙对,由乙错,故选D。

逻辑判断题型分析与解题技能

逻辑判断题型分析与解题技巧 此种题型是在每道题中给出一段陈述,这段陈述被假设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请你根据这段陈述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能够从陈述中直接推出的结论。 逻辑判断主要考察的是应试者逻辑推理判断的能力。从作题的要求也可以看出,做逻辑判断题目必须紧扣题干内容,以题目中的陈述为依据,根据形式逻辑的推论法则推出正确结论。题中的陈述是被假设为正确的,不要对其作出怀疑或否定,给自己解题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对于逻辑判断题目中比较难的,多种条件相互制约或是数理逻辑的题目,可以忽略其具体情境,在草纸上抽象出其数理模型,加以逻辑运算这样比较容易得出结论。下面举几个比较典型的例题来分析一下如何做这种题目。 解题技巧 1、紧扣题干内容,不要对题中陈述的事实提出任何怀疑,不要被与题中陈述不一致的常理所干扰; 2、紧紧依靠形式逻辑有关推论法则严格推理,注意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必要时,可以在草稿纸上用你自己设计的符号来表示推论过程,帮助你记住一些重要信息和推出正确结论。 逻辑方正 A判断:全称判断,所有s 都是p 例如“一切鲸都是水栖哺乳动物”。 E 判断:全称否定,所有s 都不是p 例如“所有被子植物不是裸子植物”。 I 判断:特称肯定,有些s 是p 例如“有的水生动物是用肺呼吸的”。 O判断:特称否定,有些s 不是p 例如“有的鸟不是会飞的”。

1.A命题(所有S是P)与E命题(所有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决不能同真,即一个真,另一个必假;但二者可以同假,即当一个假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真、可以同假的关系,逻辑上叫做“反对关系”。 2.I命题(有的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有的同学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不能同假,即一个假时,另一个必真;但二者可以同真,即当一个真时,另一个可真可假。这种不能同假、可以同真的关系,逻辑上叫做“下反对关系”。 3.A命题(所有S是P)与O命题(有的S不是P),正命题(所有S不是P)与I命题(有的S是P)之间的关系,例如: 我班所有同学都是共青团员。 我班有的同学不是共青团员。 二者既不能同真、也不能同假,逻辑上叫做“矛盾关系”,即一真一假。又如:我班所有同学都不是共青团员。

行测推理判断解题技巧

行测推理判断解题技巧 推理判断解题技巧:定义判断 定义判断题目都可以通过核心成分分析法来解题,核心成分分析法即在读题的过程中 通过题干的一些核心要素找到定义的关键词,避免考生在做题时“眉毛胡子一把抓”,找 不到重点。 那什么是核心成分呢?它指的是题干定义中一些容易出现关键词的要素,考生在读题 的过程中要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核心成分:主体事件发起人、方式、过程、目的、结果等, 通过这些字词,往往能够快速排除错误选项,选定正确答案。 例1:行政指令是指行政主体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行政手段,包括行政命令、 指示、规定、条例及规章制度等措施,按照行政组织的系统和层次进行行政管理活动的方法。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描述不属于行政指令的是: A.体育局局长签发嘉奖令,表彰在全运会上取得优异成绩的运动员和教练员 B.消费者协会同中国家用电器协会正式发布《太阳能热水器选购指南》 C.市教育局紧急电话通知,要求全市中小学、幼儿园加强校园安全管理 D.市消防大队对未经消防设计备案擅自施工的违法工程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 【解析】题干中的被定义项是“行政指令”,其中的主体是“行政主体”。如果考生 能够引起重视,就能够快速通过核心成分的主体,选出不属于“行政主体”的消费者协会。故答案应当选B。 例2:绿色壁垒是指一部分国家和国际组织通过制定环境标准和法规,为保护生态环境、人类以及动植物生命安全与健康而直接或间接采取的各种限制或者禁止贸易的措施, 它是能对进出口贸易产生影响的一种非关税贸易壁垒。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属于绿色壁垒行为的是: A.某大型连锁超市只销售通过绿色食品检验的进口农产品 B.一家纺织品进出口公司销往欧洲的10余吨棉纱因检测出含有德国禁用的偶氮染料 而停止出口 C.某公司向国外出口大蒜,因途中货轮上的温控设施出问题,部分大蒜到港后变质, 结果所有大蒜被退回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行测逻辑推理常考题型解题技巧 (一)因果倒置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的普遍联系的一种方式。它是指一个现象A的发生,引起了另外一个现象B的发生,A就是B的原因,B的发生又引起了C的发生,那么B就是C的原因。因果联系具有相对性,比如B既是A的结果,又是C的原因。因果关系另一方面又具有绝对性,对于因果链条的每个环节来说,原因就是原因,结果就是结果,如果认为B是A的原因,就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1】老师:小光同学因为喜欢逻辑,所以他的逻辑学的非常好。 小光:我是因为学的好,才喜欢逻辑。 在这里,学得好是原因,喜欢逻辑是结果。老师犯了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 【示例2】体育老师:篮球队的队员都非常高,可见经常打篮球可以长高。 生物老师:其实是长得高的同学才能加入篮球队。 下面我们看看在考试中,命题人是怎样因果倒置的。 【真题示例】 2008江苏B-94.最近举行的一项调查表明,师大附中的学生对滚轴溜冰的着迷程度远远超过其他任何游戏,同时调查发现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的平均学习成绩相对其他学生更好一些。看来,玩滚轴溜冰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师大附中与学生定长订了协议,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的名次没有排在前二十名,双方共同禁止学生玩滚轴溜冰 B.玩滚轴溜冰能够锻炼身体,保证学习效率的提高 C.玩滚轴溜冰的同学受到了学校有效的指导,其中一部分同学才不至于因此荒废学业

D.玩滚轴溜冰有助于智力开发,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分析】本题是典型的因果倒置型题目。选项A说明经常玩滚轴溜冰的学生是被筛选过的,是因为成绩好才能玩,而不是因为玩才成绩好。本题的答案为A 选项。 2009年浙江-88.相比那些不踢足球的大学生,经常踢足球的大学生的身体普遍健康些。由此可见,足球运动能锻炼身体,增进身体健康。 以下哪项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断? A.大学生踢足球是出于兴趣爱好,不是为了锻炼身体 B.身体不太好的大学生一般不参加激烈的足球运动 C.足球运动又一定的危险性,容易使人受伤 D.研究表明,长跑比踢足球更能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果溯因题型。题干的推理过程是:身体健康,是因为足球运动,B选项认为身体好才踢足球,说明题干翻了因果倒置的推理谬误。所以正确答案为B选项。 2011浙江-100.有人说看电视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可是对于一所学校的调查发现,该校看电视时间较长的学生比看电视时间较短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好。由此看来,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面的推论? A.该被调查学校的代表性不强 B.看电视可以开阔小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见识,有助于学习 C.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经常让于孩子看一些具有教育意义的电视节目 D.该学校小学生的父母只在孩子取得了好成绩的时候才允许他们看电视 【分析】本题属于削弱由因推果题型,推理过程是:看电视时间长的学生成绩好,因此看电视不会影响小学生的学习。即看电视也能学习好;而D选项表明只有学习好的学生才让看电视,说明题干犯了因果倒置的逻辑谬误。所以正确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