蓖麻毒素的分离、提取及活性研究
蓖麻毒素怎么提取?蓖麻毒素最简单的提取方法

蓖麻毒素怎么提取?蓖麻毒素最简单的提取方法蓖麻毒素是源自于蓖麻,一滴蓖麻毒素的液体就足以致命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能致人于死地,蓖麻的作用非常的多,就像一把工具刀本身没有好坏,就看使用者的如何使用了!蓖麻毒素简单介绍:蓖麻是世界上十大油料作物之一,全株都有毒,其中蓖麻毒素主要集中在蓖麻籽中,研究表明,这种毒性蛋白是可以跟细胞核糖体香结合从而杀死细胞的,中毒时候容易导致肝、肾等实质气阿滚,并能凝集和溶解红细胞,抑制和麻痹心血管和呼吸中枢。
蓖麻毒素有哪些作用?1.在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国家都一直尝试将蓖麻毒素作为生化武器,近年来,也有不少恐怖分子利用蓖麻毒素进行暗杀或者恐吓,这种事件也是有发生,严重者威胁到了公共安全!2.蓖麻毒蛋白可以作为植物毒素被科学家制作成杀虫剂,因为是生物有机成分,进入害虫体内是可以自行分解的,也不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成为了一种非常绿色环保的生物杀虫剂!蓖麻的全株都有药用的功效,科学家们也正在考虑将蓖麻毒蛋白跟靶向分子相结合制成特异性的抗肿瘤的药物,这野味抗肿瘤治疗开拓了新的思路!3.蓖麻的用途还非常的多,可以用来造纸阿,蓖麻油还可以用作是工业的润滑剂,蓖麻粕去毒后可以用作是肥料或者是饲料,虽然蓖麻全身都有毒,但是蓖麻也全身都是宝,科学的种植蓖麻也帮助了很多农民解决致富的难题!蓖麻毒素怎么提取?蓖麻毒素是一种只要极小的剂量就能致人于死地的毒素。
如果吸入或吞服,致死剂量仅为1毫克,而如果进行注射的话,仅仅500微克此物质就能杀死一位成年人。
把蓖麻籽剥出来放在那个那个叫什么的东西呀?就是把中药咚咚咚压碎的,碗里面搞碎!再倒在烧杯里加纯洁水加温到沸腾后,用过滤纸过滤一道把蓖麻碎片过滤掉!注意这个时后的水已经有毒了!不要把它当纯洁水喝了啊!如果身体有伤口也不要遇这个水!接着把这个水倒在蒸发皿里蒸发,如果你要蓖麻毒素的晶体就蒸发干要液体就留1/4的水!就怎么简单提炼完成了!蓖麻毒素中毒症状:中毒后数小时出现症状。
蓖麻毒素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

蓖麻毒素毒性作用机理的研究进展蓖麻毒素作为免疫毒素中最常应用的毒素之一伴随着肿瘤导向医治的研究受到了国内外的重视,对其毒性作用的熟悉也不断深化。
以往以为蓖麻毒素仅是单一的蛋白质合成抑制剂,近几年研究发觉,除此之外它还具有诱导产生细胞因子,引发脂质过氧化及诱导细胞凋亡的作用。
一、蓖麻毒素的结构特点蓖麻毒素是从蓖麻籽中提取的植物糖蛋白,分子量64 000。
毒素由A和B两条多肽链组成,两链间由一个二硫键连接。
目前,A 链和B链的氨基酸序列和二级结构已大体清楚。
毒素B链上含有两个半乳糖或半乳糖残基结合位点,可和细胞表面的含半乳糖残基的受体结合,通过内陷作用进入细胞质,发挥毒性作用。
蓖麻毒素A、B链上还别离含有1和2个糖支链,链结尾均为甘露糖残基[1],能够和网状内皮细胞专门是巨噬细胞结合。
后者细胞表面富含甘露糖受体,可优先摄取蓖麻毒素,这关于毒素发挥生物功能有重要的作用。
二、蓖麻毒素毒性作用机理1.抑制蛋白质合成:蓖麻毒素具有强烈的细胞毒性,属于蛋白合成抑制剂或核糖体失活剂,这也是在构建免疫毒素时,应用到蓖麻毒素的要紧缘故。
毒素抑制蛋白合成的机理在70年代已经明确,以后略有补充[2,3]。
第一,毒素依托B链上的半乳糖结合位点与细胞表面含结尾半乳糖残基的受体结合,增进整个毒素分子之内陷方式进入细胞,形成细胞内囊,毒素从细胞内囊中进入细胞质,随后蛋白链间二硫键被还原裂解,游离出A链。
A链是一种蛋白酶,作用于真核细胞核糖体60S大亚单位的28S rRNA,水解A4324位点的腺嘌呤N-糖甙甙键,使其脱去腺嘌呤,丧失抗RNA酶的抗性而被降解,不能与延长因子(EF-2)结合,从而干扰了核糖体,EF-2,鸟嘌呤三磷酸腺苷(GTP)复合体的形成,致使蛋白质合成的抑制,最终细胞死亡。
已引发研究者注意的是:① B链对A链发挥毒性具有重要的增进作用。
②在细胞内链间二硫键的还原裂解对毒素发挥毒性作用具有重要作用。
③最新的研究说明:B链上的半乳糖结合位点也参与了毒素的体内毒性[4]。
蓖麻毒素制备

蓖麻毒素制备——从蓖麻到蓖麻油蓖麻是一种源自印度的植物,因为其含有丰富的油脂,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工业和医疗用途。
然而,这种植物所含有的毒素却使得蓖麻油的制备过程十分复杂和危险。
本文将从蓖麻到蓖麻油的制备过程中介绍蓖麻毒素的制备过程。
蓖麻毒素是一种存在于蓖麻种子的天然毒素,可以通过蓖麻种子的分离、碾磨、压榨等过程中获得。
首先,将蓖麻果实采摘下来,晒干后破壳,得到蓖麻种子。
然后,这些种子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摆脱其中的蓖麻酸。
蓖麻酸是蓖麻油的主要成分之一,但也是一种有毒物质。
通过加热,蓖麻酸可以分离出来并随后清除。
接着,蓖麻种子被磨成细粉,这个过程可以使用一些特殊的工具,比如石臼、蒸汽泵、磨石等。
通过磨石,可以将蓖麻粉变成一种特别的混合物,被称为“全蓖麻膏”。
全蓖麻膏包含了大量的水和蓖麻油。
接下来的步骤就是分离蓖麻油和水,这个过程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化学物质,如苛性钠等。
首先,苛性钠被加入全麻膏中以使其变得更为纯净。
为达到这一目的,苛性钠必须充分混合并与全麻膏反应。
这个过程可能会导致产生大量的毒气和蒸汽,因此需要进行安全措施。
苛性钠被完全溶解之后,大量的水被加入其中,蓖麻油就自然地分离出来了。
因为蓖麻油比水轻,所以它被顶在水的表面上。
接下来,水被剔除,蓖麻油得以被收集并进行加工。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蓖麻油制备过程中,蓖麻毒素会一直存在并且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因此,在整个制程中需要加入一些特殊的化学物质以中和这些毒素。
蓖麻毒素是一种极其危险的物质,但它却被广泛用于制药和农业领域。
这一点让人感到十分困惑。
然而,事实上,蓖麻毒素可以使用于制药领域,比如用于制造一些抗癌药物。
同时,它也可以被用于农业领域,比如帮助作物抵御病虫害。
总之,蓖麻毒素是一种极为特殊的物质,它的存在让人们在制备蓖麻油时需要进行一系列的特殊处理。
虽然它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但我们也要保持足够的认知和应用它的科研意义,从而发挥蓖麻毒素的最大价值。
蓖麻碱的生物活性研究与应用开发前景

有呼吸痉挛, 甚至死亡。在抗惊厥药物影响蓖麻碱所致惊厥 实验中, 首先给小鼠 i p 抗惊厥药物地西泮( d i a z e p a m ) , 苯巴比 妥( p h e n o b a r b i t a l ) , 苯妥英( p h e n y t o i n ) 或乙琥胺( e t h o s u x i m i
9 , 1 0 ] 停综合征和新生儿大脑外侧裂综合征[ , 这些癫痫发作伴
研究主要有两方面: 在杀虫方面, 蓖麻碱对天幕毛虫、 桃蚜、 在药理方面, 蓖 小菜蛾等 3种害虫有不同程度的杀灭作用; 麻碱具有一定的肝保护作用和中枢神经兴奋作用, 低剂量时 具有改善记忆的效果, 较大剂量时可作为工具药用于制备癫 痫动物模型来筛选抗惊厥药。
- 1 d e ) , 然后 s c 蓖麻碱( 1 0 , 2 0 , 3 0 或4 0m g ·k g ) , 观察 4h 内
化学农药、 化肥等化学制品对植物产品和人类生存环境
2 0 0 4 1 2 1 3 接受日期: 2 0 0 5 0 9 0 2 收稿日期: 作者简介:刘 骁( 1 9 6 2- ) , 男, 上海市人, 讲师, 硕士, 主要从 事药理学和毒理学研究。 联 系 作 者 E m a i l :l i u x i a o 1 7 0 @y a h o o . c o m . c n T e l : ( 0 2 1 ) 5 4 2 3 7 5 5 8
1 1 ~ 1 4 ] 的改变 [ 。为了搞清在蓖麻碱诱导的癫痫过程中, 这些 - 1
受体拮抗 药 或 兴 奋 性 氨 基 酸 激 动 剂, 都有改善记忆的效
2 2 ] 果[ , 但作 为 治 疗 健 忘 症 的 药 物 来 说, 它们的治疗指数
快速简便提取蓖麻毒素

首先,与其他的一些动植物毒蛋白提纯不同的是,蓖麻植物毒蛋白的提纯非常的简单,稍微有点初中理化知识的人经过简单的培训之后便可以提纯到植物毒蛋白,若是设备和仪器允许的话,高浓度的蓖麻植物毒蛋白提起来也非常容易。
再者,因为与其他的动植物毒蛋白相比,蓖麻自身的含油量比较大,因此在提纯这些毒蛋白的时候会顺便提出来蓖麻的一些油类,而蓖麻毒蛋白在储存的时候由于有这个油层的保护会更容易储存。
蓖麻毒素看起来无色无味,和普通的食用油区别并不大,所以即便拿着过安检也相对容易一点,更何况蓖麻在自然界中存在已经非常广泛,几乎可以做到随时用随时提取。
因此蓖麻一般很容易会成为一些不法分子的违法工具。
蓖麻毒素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

蓖麻毒素的提取及其抗肿瘤作用研究邹立波;詹金彪【期刊名称】《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年(卷),期】2005(034)003【摘要】目的:研究蓖麻毒素的提取方法和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方法:根据Nicolson和Blaustein的方法稍加改良,通过PBS提取、硫酸铵分段盐析、Sephrose 4B亲和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过滤等步骤,从去壳蓖麻籽中提取天然蓖麻毒素;采用细胞培养,以MTT法分析不同浓度蓖麻毒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用亲和层析和凝胶过滤等步骤提纯的蓖麻毒素,分子量为63 kD,由2个亚基组成.细胞毒性分析:蓖麻毒素在高浓度下(5×10-8mol/L~5×10-10mol/L)对正常细胞和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效率无差异(P>0.05),而在低浓度下(5×10-11mol/L~5×10-13mol/L)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种浓度蓖麻毒素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大肠癌细胞SW480的杀伤作用无统计学上的差别(P>0.05).结论:蓖麻毒素在低浓度下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有选择性,对白血病细胞K562和大肠癌细胞SW480的杀伤作用在各种浓度下无选择性.【总页数】3页(P217-219)【作者】邹立波;詹金彪【作者单位】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06;浙江大学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0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96.2【相关文献】1.金花茶不同部位提取物化学成分、提取工艺、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刘梦舒;张力图2.蓖麻毒素及其A,B链的提取分离纯化的研究 [J], 谢蜀生3.油茶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J], 于巍巍; 杨英杰; 颜晓琦; 黄明; 钟毅; 田原僮4.闪式提取积雪草总苷及抗肿瘤作用研究综述 [J], 杜长臻; 陈文; 王湘君; 林栩; 翟喆文; 韩宗鑫5.巴豆提取物抗肿瘤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J], 张雪;武晓;刘凤娟;孙荣丽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蓖麻脱毒工艺研究

蓖麻脱毒工艺研究蓖麻(Ricinus communis L.)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蓖麻属植物。
其经济价值较高,蓖麻籽(Castorbeau)含约50%的南麻油,蓖麻油富含ω-羟基化脂肪酸——蓖麻醇酸(Ricinoleic acid),为12—羟基十八烯酸甘油酯,其含量达90%左右,性质独特,是一种难得的可再生的化工原料(傅福勤,1998a)。
蓖麻籽取油后剩下的残渣称为蓖麻饼(Castorbeau meal)。
蓖麻饼中含丰富的蛋白质,粗蛋白质含量为33%~35%。
蓖麻蛋白组成中,球蛋白占60%,谷蛋白占20%,清蛋白占16%,不含或含少量动物难以吸收的醇溶蛋白,所以动物可消化吸收绝大多数的蓖麻蛋白。
蓖麻饼的主要成分含量;粗蛋白34.90%;粗纤维33.87%;粗脂肪7.37%;粗灰分6.51%;钙1. 10%;磷0.62%;主要氨基酸含量:赖氨酸0.87%;蛋氨酸0.57%;色氨酸1.24%;亮氨酸1.70%;异亮氨酸1.20%;苏氨酸0.90%;苯丙氨酸1.13%;缬氨酸1.79%;组氨酸0.61%;精氨酸3.20%。
蓖麻饼中粗蛋白含量比豆饼(43.00%)低,与菜籽饼(36.40%)相近。
蓖麻饼的赖氨酸含量比豆饼(1.98%)低56.06%,蛋氨酸含量比豆饼(0.45%)高21.05%,如果二者配合使用,可达到氨基酸互补的作用(史志诚等,1996)。
虽然蓖麻饼营养价值较高,但由于其含有蓖麻毒蛋白、蓖麻碱、CB-1A变应原和血球凝集素4种有毒物质(于炎湖,1992;史志诚等,1996),未经处理不能直接饲喂动物,所以长期以来蓖麻饼被当作肥料施用于农田。
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发展,蛋白质饲料缺口越来越大,据预测到2010年,全国蛋白质饲料缺口将达3800万吨(饶应昌等,2000)。
另一方面,我国饲料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率低。
作为一种新型的蛋白质饲料资源,蓖麻饼资源的开发是解决蛋白质饲料短缺的有效途径之一。
蓖麻提取物对蔬菜害虫的杀虫活性研究

试 研 01 验 究2. 01 6
璺 ! !
! 壁墨竺兰 . / .
蓖 麻 提 取 物 对 蔬 菜 害 虫 的 杀 虫 活 性 研 究
徐齐 云 钟 国 蔬 菜重 要 害 虫进 行 了杀 虫活 性 研 究 。 结 果 表 明 , 理 2 N 2O %+ 0 蓖麻 籽 ) 处理 3 乙醇 处 ( aC 3 2 3% 和 ( 2 %+ 0 5 1%蓖麻 籽 ) 菜 蚜 具 有较 好 的杀 虫活 性 , 对 处理 后 9 6h的 校 正 死 亡 率 分 别 为 8 . %和 8 . %; 30 5 51 4 蓖麻 碱 对 斜 纹 夜 蛾 和 小 菜
蛾 2龄 幼 虫 均 有毒 杀活 性 , 处理 后 9 6h的 L 5分 别 为 62 9 4mg 、64 11 g 。 C0 3 . / 1 0 . m / 7 L 9 L
关键 词 蓖麻 提 取 物 杀 虫活 性 蓖 麻碱
S u y o n e t i a t i fEx r c fRi i u or ̄u l t g t b e P ss t d n I s c i d lAc v t o t a to cn sc J c i y l l n sL. o Ve e a l e t
蓖麻 ( i n s OH ui L) 大 戟 科 蓖 麻 属 植 物 , Rc u ll ns . i C l2 为
采 集 斜 纹 夜 蛾 卵 块 , 于恒 温 养虫 室 (5 ) 化 , 甘 置 2℃ 孵 用 蓝 叶饲 养 。挑 取 个 体 大 小 基 本 一致 的 2龄 幼 虫供 试 。 小 菜 蛾 (ltl xl t l L) 将 蛹 置 于养 虫 室 羽 Pu l y s l ., e a o ea 化 、 卵 、 化 ; 2 o下 用 甘 蓝 幼 苗 饲 养 , 取 个 体 产 孵 在 5= I 挑 大 小 基 本 一 致 的 2龄 幼 虫 供 试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蓖麻毒素的分离、提取及活性研究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四川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本学位论文成果是本人在四川I大学读书期间在侯太平教授指导下取得的,论文成果归四川I大学所有,特此声明。
警2007@z衙4户j/杉四川大学硕}。
学位论文蓖麻毒素的分离、提取及活性研究农药学专业研究生:高杉指导教师:侯太平本研究以蓖麻毒素灭鼠为目的,以小白鼠活性实验为筛选指标,研究了从蓖麻种子中分离蓖麻毒蛋白的方法,实现了对蓖麻毒素的最优提取,并利用得到的蓖麻籽粗提物对小白鼠进行灭鼠试验,来模拟高原鼠兔的灭鼠效果评价。
最终在野外大面积应用实验中,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以蓖麻籽为原料,通过选用不同物质做浸提剂,单独研究了各种浸提剂对蓖麻毒素的最佳提取方法,在综合对各浸提剂在其最佳提取条件下的提取蓖麻毒素的效果后,最终确定,0.2mol/L的磷酸缓冲液在对去皮蓖麻籽的质量体积比为l:3(g/m1)时,浸提24小时后,所得混合物4000rpm离心30min,小心除去油脂,以及离心所剩的渣滓,保留清液,在清液中加入(NH4)zS04盐析剂到80%饱和度,盐析24小时,10000rpm离心30min,再经透析,真空干燥后所得蓖麻毒素(粗毒)产率最高,同时该提取方法还兼顾到蛋白的稳定性及整个提取流程的经济性,正是要寻找的最佳工艺路线。
应用提取出的蓖麻毒素(粗毒)对小白鼠做活性实验,’结果表明,蓖麻毒素对小鼠腹腔注射的LD∞为7.971ug/kg,其主要药效成分为蓖麻毒素。
蓖麻毒素使小白鼠中毒后无明显异常反应,不容易造成拒食现象,能够提高灭鼠效率。
而小白鼠从腹腔注射后30h开始出现死亡,直到96h后均有死亡,说明本毒饵是高效、慢性灭鼠刻。
针对JlI西北高原的主要害鼠一高原鼠兔,应用蓖麻毒素灭鼠剂进行了野外四川r大学硕上学位论文防治实验,在大面积实验中,该粗毒以1%浓度配制毒饵对高原鼠兔的校正灭效为85%以上。
小区实验的灭效在90%左右。
通过连续半个月的观察,未发现鹰等天敌出现二次中毒现象,对受试绵羊也无明显影响,禁牧期后,未发现对牲畜造成危害。
这些都充分说明,蓖麻毒素灭鼠剂在应用中是具有安全保障的。
,上述研究结果说明,蓖麻毒素灭鼠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灭鼠剂,无二次中毒,对牛、羊等对非靶标生物未见明显危害,比较安全、无残毒,不造成环境污染。
不失为一种优良的安全无公害灭鼠剂。
关键词:蓖麻毒素;提取分离;LDso;高原鼠兔;灭洞率四JI『人学硕}。
学位论立ExtractionandResearchonBioactivityofRawToxinofRiciousMajor:PesticideScienceGraduate:GAOShanTutor:HOUTai—pingThepapermainlystudythederatizationbyriein.Ittakesthewhitemouse’sactivenessexperimentastheindicator,studymethodsandtechnologyofextractionofricinfromthecasterbean.Finally,findouttheoptimumwayofextraction.andusingthecrudeextractofricin,Istudythekillingefficacytothewhitemouse,simulatedtheplateaurodentstoderatizationeffectappraisal.Atlast,inthebigareaapplledexperiment,thisrodenticidehasobtainedthequitesatisfactoryeffect.Choosecasterbeanastherawmaterial。
throughselectsthedifferentextractingagentstosoak,afterstudythebsetmethodofwithdrawingricinbyeachkindsoftextractingagents,andcontrastextractingefficacyunderthebsetcondition,finallydetermin,theoptimummethodofextractionis:extractedwith0.2mol/LPBS(casterbean:PBS,qualityvolumeratioisI:3(g/m1)),Aftersoakfor24hours,obtainedmixture4000rpmcentrifugated30min,degreasecarefully,removethesediment油ichthecentrifugalremains,keeptheclear1iquid,anduse(NH4)2S幽saltedoutinthe1iquidto80%degreeofsaturation,Aftersalting—out3四川大学硕}:学位论文24hours,i0000rpmcentrifugaate30mia,dialysisandvacuumdrying.theproductionrateofricin(crudeextract)iShighest,simultaneouslythiSwithdrawmethodalSOgivedualattentiontotheproteinstabilityandeconomicalefficiencyofextractionmethod.SoitpreciselyiSthebestcraftroutewhichweseeked.Usingthericin(crudeextract)tostudythewhitemouseactivenessexperiment,finallyindicated,theLD50ofricinwhichinjectstothemouseabdominalcavityis7.971ug/kg,themaincomponentofrodenticideisricin.Afterthericincausesthewhitemousetobepoisoned.ther=eisnotobviouslyabnormityresponded,thatisnoteasytocreatetheantifeedantphenomenon,thatcanenhancethekillingmouseefficiency.TheresultsshowsthatraciniSaslowlyandhighlyeffectivetoxinsincethosetreatedwhitemousegenerallydiedbetween30hand96h.Inviewofthehostcriticalmouse…Ochotonacurzoniaeinthewestern—northSichuanplateau。
applicatedexperimentinthebigareawastaked,usingracinasthemaincomponet.theresultsshowtheaveragecontrollingratesareover85%.ThekillingrateforOchotonacurzoniaeiSabout90%intheplotexperiment.Throughcontinuouslyobservationinhalfmonth—long,wehadnotdiscoveredsecondarypoisoningonnaturalenemylikehawk.ThetreatedsheepalSOnotobviouslytobeaffected,afterprohibitionofgrazingperiod,wehasnotdiscovertheharmtothedomesticanimal.Theseallfullyexplainedthat,thericinrodenticidehasthesafetycontrolintheapplication.Theabovefindingsshowsthat,asonekindofnewrodenticide,thericinrodenticidehasnotsecondarypoisoning,safeandhighefficacy.So.it’SapromiSingrodenticidetoapplytowideareas.Keywords:ricin,extractionandseparation,LDs0,Ochotonacurzoniae,thekillingrateforOchotonacurzoniae4【『q川人学硕I:学位论文前言蓖麻(RicinuscommunYsL.)属大戟科蓖麻属,是十大油料作物之一。
我国蓖麻种植面积约47万公顷,蓖麻籽年产量30万吨,居世界第2位。
蓖麻籽榨油后的饼粕富含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可作为牲畜的优良饲料,但蓖麻籽中含有的蓖麻碱、毒蛋白、变应原和血球凝集素等毒素对牲畜有较强的毒性,不能直接被利用。
因此,寻找有效提取蓖麻籽中的毒素的方法将会极大地提高蓖麻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产生更大的经济和生态效应。
蓖麻毒蛋白(Ricin)是蓖麻种子中的一种毒蛋白,含量占籽重的1%-5%。
在1887年,Dixson首次证明了蓖麻籽的毒性是由一种蛋白引起的:19世纪后叶,Stilimark详细地研究了这种毒素蛋白,并建议命名为“Ricin”。
此后,蓖麻毒蛋白的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引起了许多生化学家的兴趣和关注。
研究表明,蓖麻毒蛋白对所有哺乳动物的有核细胞都有毒害作用,它通过抑制蛋白质合成来杀死癌细胞,这使它在医学上成为用于杀伤肿瘤细胞的候选毒素之一。
Ricin是迄今为止天然药中最毒的蛋白之一,几乎对所有真核细胞都有毒性。
它以往主要用于治疗肿瘤的研究,在作为灭鼠剂应用上尚未见报道。
有资料显示,川西北高寒草场鼠害分布面积达270万公顷,占可利用面积的20.1%。
而高原鼠兔是川西北高原的主要害鼠之一,它们群栖穴居,具有强烈的挖掘活动和以植物为食的生态特征,使其作用集中表现在对植被和土壤的影响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