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常见的儿童颅后窝肿瘤
儿童颅内肿瘤11例误诊分析

1 d福辛普利 1 d 1 d在 治疗前 、 次/ , 0r , 次/ ; n 治疗后 1个月 、 3个月 、 个 月随访 , 6 检测空腹血糖 、4h 蛋 白定量 、 2 尿 平均动
18 9 3) 17 96. ( :8
(0 1 5 8 2 a - 收稿 0 02
责任编辑 张功员)
脉压(^, ; )内生肌酐清除率(c) Cr。
13 结果 . 治疗前后各项指标 变化 见表 1结 果 以 ±s表 。 示, 采用 检验
表 8 者 疗 后 指 比 1 i 2l 治 前 标 较  ̄
儿童 颅 内肿 瘤 1 例 误诊 分 析 1
葛 晓 马 曙 耀增
洛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 洛阳 4 10 7 ̄2 关键词 颅内肿瘤 ; 内感染 ; 颅 后颅窝 ; 误诊率 ; 儿童
治疗前后上较 ・P< 匕 0
颅 内肿瘤是儿童时期 常 见的恶性肿瘤 之一 . 占垒 身肿 约
Hale Waihona Puke 2 讨论 高血糖 、 高血压 小球 血流动 力学 改变是 造 成 O 肾 N的 主要原因:福辛普利 可阻止血管 紧张素 Ⅱ( n Ⅱ) A g 对肾小球
瘤 的 7 I:由于临 床表 现复 杂 多样 . % j 早期症 状不 典 型 , 且 肿瘤多位于 中线 和后颅 窝 常常缺乏神 经定位 体征 . 极易误 诊为其他 疾 病 =国内有 文献 报 告 误诊 率 为 4 %左右 【2 5 1l . 尽管近年 随着头颅 的昔遍应用 . 使误诊 率明显 降低 , 但早 期误诊仍较 常见 =率 院 1 0 99年共 遇到 1 例患 儿 误 9 —19 9 1
4 K kw t Kt ueE Fj , Y.l 11pal hmtn。 iaa1.i m r ,uia a  ̄m e a. i seae i f h t o -
颅内肿瘤概述ppt课件.pptx

Page 23
颅内肿瘤的治疗(四)
光动力学治疗(PDT)
用醋酸或硫酸处理过的血卟啉衍生物(HPD),能通过血脑屏障,容易被瘤细胞吸收。 瘤细胞HPD的积贮可较正常组织细胞大5~20倍,停留在细胞内的时间可达48h。
在此期间如用氩激光照射瘤床,则含有光敏物质的瘤细胞因发生光理化反应而失去活力或死亡。
Page 14
八、颅内肿瘤的临床检查(一)
影像学检查
包括头颅X线摄片、放射性核 素脑造影、脑室和脑池造影、 脑血管造影等。这些检查过去 曾是神经系统疾病的重要诊断 方法,不仅具有病变定位的意 义,还有一定的定性诊断价值。 但是这些检查除X线摄片外, 都有损伤性,应根据需要慎重 选择。
Page 15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0Gy 最大限度切除肿瘤 术后常规局部野照射Dt54~60Gy
提倡 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提倡
不提倡 P提ag倡e 20
颅内肿瘤的治疗(一)
手术治疗
是颅内肿瘤最基本、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 以不造成重大神经功能障碍的前提下,力争完全切除 或大部切除。 颅内肿瘤手术治疗,包括肿瘤切除、内减压、外减压 和捷径手术。 显微神经外科技术的发展,良性肿瘤大部都可彻底切 除并很好地保护神经功能。 恶性肿瘤,手术切除肿瘤再加其他治疗,也能获得较 好结果。 部分切除肿瘤缩小肿瘤体积或内外减压,脑脊液分流 等姑息性手术,可暂时缓解颅内高压,争取其他治疗时 机,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常见原发颅内肿瘤的发生率及治疗效果
发生率(%)
治疗方法
5年生存率(%)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 间变性星形细胞瘤* 低度恶性星形细胞瘤** 脑膜瘤 垂体腺瘤 髓母细胞瘤 室管膜瘤 颅咽管瘤
儿童颅脑肿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分析

腰大池持续引流治疗儿童后颅窝肿瘤术后重症颅内感染26例

颅 窝肿瘤 术后 重 症颅 内感 染采 取持 续腰 大池 引流 ,所有 患儿均 痊愈 出院 。结 论 : 童后 颅 窝肿 儿 瘤术后 重症颅 内感 染 , 全 身应 用敏 感抗 生素 的前提 下 , 用持 续腰 大池 引流 , 明显提 高疗效 。 在 采 可
主题 词 颅神 经肿 瘤/ 外科 学 颅 窝 , 后 感染/ 治疗 引流 术 手 术后期 间 儿 童 【 中图分 类号】 R7 6 I 【 2 . 文献标 识码】 A 【 文章编 码】 1 0 —3 7 2 1 ) 10 5 —3 0 07 7 (0 0 0 —0 80
5 8 力 证 据 , 合 国 内外相 关 资料 和 本组 中 8例患 儿 病 程 结
陕西 医学杂 志 2 1 0 0年 1 月第 3 卷 第 1 9 期 病例 , 应积 极给 予机械 通气 治疗 。在机 械通气 治疗 中,
中出 现大量 白色 或粉 红色 泡 沫痰 液 出 现 , 以认 定 本 根据 儿童 的病理 生理 特点 , 多 采用经 口气 管插管 , 可 应 通 组死 亡病 例 的 主要 原 因 为 E 侵及 中枢神 经 系统 , V 导 气 模 式 以压 力控 制 为主 , 通气 参 数 ( 吸频 率 、 呼 呼气 末 致 NP 一 而 引发 呼 吸衰竭 或 以呼 吸衰 竭 为主 的多 脏 E, 进 器功 能衰竭 。
f l n n p l n r e e c u e b n e o iu 7 u mi a t u mo a y d ma a s d y e t r v r s 1
口] l net i ,04 ,8(2 :7 41 8 . .C i IIc s 2 0 3 1) 1 8—7 8 n D
蛋白, 总量 2 / g 应用 3 d gk , ~5 。对于 已经 出现 NP E的
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
*导读:本文向您详细介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常用的颅后窝室管膜瘤检查项目有哪些。
以及颅后窝室管膜瘤如何诊断鉴别,颅后窝室管膜瘤易混淆疾病等方面内容。
*颅后窝室管膜瘤常见检查:
常见检查:头颅平片、CT检查、核磁共振成像(MRI) *一、检查
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表现,应做辅助检查。
1、颅骨X线平片以颅内压增高征象多见,部分可见后颅凹钙化斑(2.8%)。
2、CT检查第四脑室等或稍高密度占位,部分低密度囊变和钙化较多见。
肿瘤边界尚清楚,易强化,但多不均匀。
3、MRI 多为信号不均匀的长T1长T2病变,呈结节状,矢状位有利于区分肿瘤与四脑室底、小脑蚓部的位置关系和向椎管内伸延的长度。
*以上是对于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方面内容的相关叙述,下面再来看看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如何鉴别诊断,颅后窝室管膜瘤易混淆疾病。
*颅后窝室管膜瘤如何鉴别?:
*一、鉴别
要与小儿小脑星形细胞瘤和髓母细胞瘤相鉴别,临床症状出现的先后及特征性的影像学改变使鉴别并不困难。
*温馨提示:以上内容就是为您介绍的颅后窝室管膜瘤应该做哪些检查,颅后窝室管膜瘤如何鉴别等方面内容,更多更详细资料请关注疾病库,或者在站内搜索“颅后窝室管膜瘤”了解更多,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
MRI-DWI诊断儿童后颅窝肿瘤的临床价值

22·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07月 第21卷 第07期 总第165期【第一作者】石 锦,女,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童后颅窝肿瘤。
E-mail:**********************【通讯作者】张 睿,男,主治医师,主要研究方向:儿科结合放射。
E-mail:**********************Clinical Value of MRI-DWI in Diagnosis of 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23CHINESE JOURNAL OF CT AND MRI, JUL. 2023, Vol.21, No.07 Total No.165(下转第58页)2 结 果2.1 MRI图像特征 46髓母细胞瘤中,起源于小脑蚓部38例,起源于小脑半球8例,MRI图像表现为T 1WI低信号、T 2WI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DWI高信号,增强扫描后,31例强化均匀,15例强化不均匀,见图1A~图1B。
21例室管膜瘤中,起源于第四脑室18例,起源于小脑蚓部3例,MRI图像表现为T 1WI低混杂信号、T 2WI高混杂信号、DWI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后,均表现为不均匀强化;见图1C~图1D。
40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均位于小脑半球,MRI图像表现为T 1WI低信号、T 2WI不均匀高信号,肿瘤实性部分DWI等至低信号,增强扫描后,肿瘤壁结节或实性部分强化,囊性部分未强化,见图1E~图1F。
2.2 三组肿瘤ADC值比较 各组肿瘤平均ADC值、ADCmin值比较均具有明显差异(P <0.05),三组间平均ADC值、ADCmin值比较,髓母细胞瘤组<室管膜瘤组<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组(P <0.05),见表1。
2.3 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鉴别诊断分析 平均ADC值、ADCmin值诊断髓母细胞瘤和室管膜瘤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41、0.898,均有一定诊断价值,见表2和图2。
44例常见小脑肿瘤的MR征象与其病理生理特征的关系分析

3. 1 部位 小脑肿瘤的部位根据解剖可以分为绷部和小脑
半球, 它们共同起源于胚胎时期的小脑板, 自第 1 周时, 2 小 脑板的两外侧部膨大, 形成小脑半球 , 板的中部变细, 形成小
脑月。小脑肿瘤中, 因发生部位而最具有典型特征的是髓母 细胞瘤 , 胚胎时期髓母细胞仅见于后髓帆, 故髓母细胞瘤 , 特 别是年幼儿童患者, 瘤体往往位于躬 }部, 易压迫 四脑室而形 成脑积水。对成人髓母细胞瘤 , 有学者认为起源于小脑软脑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7 年5 月第1 卷第1 期 Chin J M Drug Appl ,ay Z , 1, od M oo7 vol. No.5
55
44 例 常见 小 脑 肿 瘤 的 MR 征 象 与 其 病 理
生 理 特 征 的关 系分 析
陈婷 婷 小脑位于颅后窝天幕下 , 该区是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好 发部位 , 故该区肿瘤的诊断及鉴别十分重要。除髓母细胞瘤 和血管母细胞瘤外 , 其他肿瘤如脑膜瘤、 星形细胞瘤、 转移 瘤、 淋巴瘤等仅占该区肿瘤的较少部分 , 但其起源多, 肿瘤的 种类多, 缺乏特征性的影像学特征 , 临床表现上又有许多相
VEGF 等血管因子有关, 这类因子一方面可以增加原有血管
的通透性 , 另一方面又可以促进新毛细血管的生成, 造成血 管源性水肿。同时, 水肿可以增加脑组织细胞 的疏松 , 促进 瘤细胞的浸润。所以, 瘤周水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脑肿 瘤的恶性程度及侵袭性。在小脑肿瘤 中, 瘤周水肿出现率较 高的是级别较高的星形细胞瘤、 髓母 细胞瘤以及转移瘤 , 提 示该组肿瘤恶性度较高, 预后不良, 而低级别的星形细胞瘤, 血管母细胞瘤及脑膜瘤的水肿出现率 比较低。此外, 有研究 表明, 小脑转移瘤瘤周水肿的出现率及水肿程度要均低于大
颅内肿瘤临床表现与诊断

3. 理化学说:物理因素
1. X线辐射是唯一被证实的可能诱发包括胶质 瘤在内的脑肿瘤的环境危险因素,比如职业 暴露、核辐射、放射线治疗等诸多电离辐射 环境均可造成基因突变而诱发肿瘤(脑膜瘤、 肉瘤、胶质瘤等)
3. 理化学说:物理因素
• 2.手机使用与脑瘤的关系:争议
• 2011 恶性脑肿瘤的发病率6.47/10万, 占全部恶性肿瘤的2.59%(第9位), 病死率3.77/10万(占第8位)
• 上海地区(1973-2007)男女发病率均上升趋势, 分别从3.5/10万和3.03/10万到5.88/10万和7/10万
颅内肿瘤相对发生率
各国统计资料不同,以我国为例
病因不明 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表明,癌基因和 抗癌基因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遗传、环境、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 素可诱发肿瘤的发生。
颅内肿瘤(原发性)病因
尚未发现确切的病因, 但是根据某些肿瘤的发病的特点、 病理和基础研究,存在几种假说。 1. 遗传学说
视网膜母细胞瘤—染色体13一对长臂缺失其一 或14带缺失,半数以上传给子代
颅内肿瘤的分类
脑实质内肿瘤
星形细胞瘤(Astrocytoma) 少枝胶质细胞瘤(Aligodendroglioma) 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 multiforme) 神经节细胞瘤(Gangliocytoma) 髓母细胞瘤(Medulloblastoma) 生殖细胞肿瘤(Germ cell tumor) ……
流行病学 (Epidemiology)
颅内肿瘤流行病学
原发性颅内肿瘤(Primary intracranial tumor) 发病率 7.8--12.5/10万 平均 10/1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