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摘要:随着全球化热潮的愈演愈烈,不同地区、民族、种族之间的联系也随之频繁,

与此同时,由此引出的文明冲突问题变得格外尖锐。引发文明冲突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方面,但是最为重要的原由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一系

列问题上的霸权独裁,以及推崇的所谓“普世价值”,也就是西方现代价值取向所导致的。本文笔者将解读多元文化视野下所面临的的文化、教育、思想等问题的冲突与交融。探讨多元化价值体系和多元化观念在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观后现代音乐教育

序言

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升温,“多元化”观念也随之渗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中。多元文化提倡人性化、自由化为特点,体现个性化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发展,以复杂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来取代现代主义的单线条的思维模式。用联系的、宽视角的、交叉的发展观点去代替集中的、单独的、狭隘的现代主义发展模式。

一、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始于60年代,主要是针对加拿大皇家双语以及二元文化委员会提出而广为人知的“双语文化主义”。在一定程度来讲,“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已经逐步取代了现今仍然流行于魁北克省的“文化多元主义”一词。“多元文化主义”共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个是指一个拥有不同的民族或是这不同种异族文化特点的社会;第二个含义说的一种观念,它提倡在民族或这文化群体共存的人口中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而第三种含义则是指197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表明的政府有关多元文化的政策,至此之后便很块得到了许多省区的积极响应。保守党政府的议案《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法》

1987年12月,获得通过,从而确立了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确保所有的加拿大人成为加拿大社会充分、平等的参与者”。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是尊重、承认不同文化别具一格的风格特点,并积极鼓励保留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这里的承认和尊重并不代表就是认同,“认同”一词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看成同一的,可以替代的事物意念。而“多元文化”首先需要的对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之间的容忍,接着才可以承认对方的存在,然后是尊重彼此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才能相互参照,最终会在不同文化中求同存异,融为一体,相互学习。我们说的多元对话,并不是强制,因此,排他性、纯碎的包容性都是不可以的,只有“多元”。

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就是三个人之中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其实这里的“老师”,并不是指专业范围内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是说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国人常说“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领域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这也是一种观念上的“多元”,并不以一种判断标准定好与差,而是全面的,有包容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一直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特点,不同地域,语言,信仰其实都是我们对待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其核心观点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指的是各物种和生物内部之间形成互相竞争的一种自然法则,物种与自然界进行抗争,而最终被选择存留下来的都是可以适应自然界的。但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下视角下,则显得理由不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以优劣、先进和落后区别,能区分的只能是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就如中国不仅有汉族,满族,还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并不是汉族就比其他民族好,相反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用“多元”去看待一切事物,尊重并承认每一种现象,文化,风俗,信仰的存在。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的所有公民应该情如一家,情同手足。“天下大同”的思想是孔子的理想,而“大同”也是“仁”的最终归途。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传统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经过世代传承逐步形成的,并能体现出该国家或这该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文明。传统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气韵、品德和操守,

也是老百姓衣食住行,以及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而对于我们,传统文化的气息就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它跳动在民族乐器二胡凄美忧伤的弓弦上,闪耀在国粹京剧五彩斑斓的脸谱上,隐藏在各具特色的风俗习惯中,绽放在精彩纷呈的民俗节日里,也传颂在朗朗上口的中华诗词里。总之,传统文化早已渗透于我们生活中每个细节。传统文化及中华民族的精髓于一身,充分展现出其浓浓的沉淀性和凝聚性。而传统文化所体现出的凝聚力主要归咎于对中华民族共同文化的任何和依赖。在面对世界各种强势文化力量之时,传统文化依然发挥着其独一无二的作用,它亦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成为凝聚中华民族和人们的伟大支柱。

历史的轨迹总是崎岖蜿蜒,但前途是远大光明的。每个时代都会孕育出属于这个时代特有的文明,而在快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的土壤下同样滋长了别具一格的现代文明。但在现代文明出现并不断被认可之时,人们似乎渐渐忘却了曾经灿烂文明,辉煌一时的中国传统文化。这里现在传统风俗不再被沿袭,传统礼仪被置之脑后,传统文化随之淹没。中国古代社会几千年所推崇的“礼”,在现代文明的土壤下似乎已经不再重要。其实,归结这种种原因,不外乎“对民族文化认同感”的丧失。

文化认同,指的是一种群体文化认同的感觉,也是一种个体被群体的文化影响的感觉。所谓“民族文化认同感”就是个人承认和接受民族文化后所产生的归属感。可以说,在中国古代的生活圈子里,并没有达到现代民主法治社会所带来的法律制度完善,所以人们对任何事物所遵循的“规定”似乎变的约定俗称。然而古代人们这种合乎礼制,安定有序的的生活状态以及做事风格都是得益于一个原因——对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这里再次提到,中国封建社会“儒”家文化的统治地位。春秋时期,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创造了以“儒家学说”为指导思想的文化流派。其核心是“仁”的学说,“以仁心说”,“以学心听”,“以公心辨”。儒家文化将礼仪、礼义作为一种基本的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内容,这也是儒家文化的主要贡献之一,就是注重礼仪。将礼仪和礼义作为国家政治制度、纲常伦理、风俗民情的本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然而现代社会越来越多人将本民族文化拋之脑后。古代《心灵九境》中的第九境是“天德流行”,而如今我们看到的“德行”不再作为评价一个人的首要标准和最高准则。金钱,权利,欲望已经成为人们心中对一个人成功和社会地位的价值判断,为了利益不折手断,为金钱没有底线的行为已经将中国传统文化抛之脑后踩在脚下。民族文化认同感不仅是一个国家聚集凝聚力的必要条件,这种认同感更是体现了民族责任和文化责任。如果一个国家的民众都不认同本民族文化,又如何能将优秀传承下去。民族文化认同感

的丧失为中国文化,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病不是水火不相容的两种事物,相反,他们恰恰是一种事物的两种变现方式。传统与现代的碰撞时客观存在的,也是正常现象。同样,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问题也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从本质意义上说,传统和现代的关系其实是一脉相传,薪火相承的,二者直接也有着可融合的基础和交集点。每一段历史,每个时代的文化都会经过长时间的沉淀留下其深厚的文化遗产,然而能够流传到现代的文化内容和形式大多是比较优秀的,它们也为当代文化建设的需要提供了重要支撑。与此同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并不是不能兼容,二者既可以兼容并蓄,也可以和谐共处。

因此,中国传统传统文化在面对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应植根于本民族文化基因,面对不同外来文化和现代文明的冲击,既保住中华民族的“根”,又得以继承发展。

三、后现代主义音乐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

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的哲学体系中出现了一种反对形而上学的近现代主义体系倾向的思潮,从而拉开后现代主义的序幕。后现代主义提倡人性化、自由化为特点,体现个性化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发展,以复杂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来取代现代主义的单线条的思维模式。用联系的、宽视角的、交叉的发展观点来替代集中的、单独的、狭隘的现代主义发展模式。

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各个领域的延伸与渗透,艺术风格呈现出多元化与差异性共存的态势。在音乐教育理论研究领域中,现代音乐教育的单一性、竞技性、标准性、工艺化、可控制、可确定模式遭到了严厉的批判,逐渐形成以多元化为核心的后现代音乐教育体系的思潮。今天,我国的音乐教育学难以避免后工业时代的到来以及后现代音乐教育的出现,特别是从思辨主义理性教育学到科学教育学,再转入到今天以多元文化为理念核心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因此,毫无疑问,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潮与现象的研究能帮助我们深刻意识中国本土音乐教育的利弊,使其与时俱进,抓住以欧洲音乐教育体系为核心的传统音乐教育模式向以世界多元文化为中心的音乐教育的机遇。

准确来说,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是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边缘性交叉学科。后

现代教育学的出现,带动了现代音乐教育学的发展,同时也给现代音乐教育学带来新

的观念。这种现象是音乐学科受时代学术思潮影响,发展的一种趋势。最初研究后现

代音乐教育学的教育家主要集中在西方国家,他们站在音乐教育发展的前沿对后现代音乐教育提出自己的见解。诸如雷默、罗伯特.沃克、布莱金、布鲁诺.内特尔、克莱南、埃里奥特都是当代比较著名的后现代音乐教育的研究者,他们见证了后现代音乐教育的形成与发展。

雷默是一位哲学家,他认为音乐教育从哲学思想出发应该具备三个方面的特点。第一点,他认为后现代的音乐教育应该具备的是不确定性,批判因果论与决定论;第二点,他反对将音乐以五线谱形式进行定量记谱,这也是现代性西方音乐教育的缺陷;第三点,他认为音乐教育的内容应该是多样化的,而不是以演唱和演奏为主,应添加多种新鲜元素,例如鉴赏、即兴伴奏、作曲、音乐与其他文化领域的联系。

罗伯特.沃克的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他认为西方音乐术语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垄断性与权威的特征,必须要寻求一种新的音乐理论基础,让中西方音乐能够平等对话。二、他认为音乐应该以文化作为基础,而不是以某种物理学的普遍原理作为组成部分,揭示并批评现代西方的音乐教育。三、提出不限定文化传统,朝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的的音乐教学方法。四、注重个性化的音乐学习,深刻地把握音乐的文化属性。

布莱金作为著名的音乐人类学家,他注重的是音乐的生物性研究,认为在某些程度上,生物学确立了人类音乐的行为特征,例如遗传基因、口耳相传等等。此外,他格外关注非洲儿童的音乐教育,认为作为世界音乐的组成部分,音乐音响不应该被孤立地分析,应该作为文化音响来研究,并且都应该得到尊重。最后,他提出了一个去中心音乐的概念,认为音乐应该是多民族的而不是以欧洲作为中心。

布鲁诺.内特尔的观点与布莱金相似,一方面他认为后现代人类学应该批判中心文化音乐理论。另一方面,提倡以多元文化教育为核心的价值观。克莱南作为音乐教育家,他的后现代音乐教育学思想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提出差异性是全球化背景下的音乐教育必须意识到的。二、后现代音乐教育是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的交叉学科。三、以开放式作为音乐教育的原则,强调知识建构是将个人经验进行磋商调整使其变得更加合理并且多元化。四、由点到面,实现音乐文化的网络状发展,指出双轨道路不是唯一选择(一轨是指保护并发展自身文化传统,另一轨是指吸收借鉴西方音乐),而是应该朝向世界多元文化的方向发展。著名学者埃里奥特批判了现代音乐教育总是以审美为核心,他认为音乐教育应该以文化哲学作为建构,此外提出将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带入传统教学,即以多元文化作为基础的音乐教育。

以上的这些观点见证了后现代主义音乐教育思潮的形成与发展,然而在全球化的今天,这些原本出现在西方国家的先进音乐教育思想,也随着文明的帆船,驶向中国。

四、后现代音乐教育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上个世纪80年代的后期,后现代主义思潮首先在我国的民族音乐学中得到体现:去中心原则或非边缘化的原则,主张多元论,反对单一性、形式主义和的有序的原则,提出标新立异。重建多元中心是民族音乐学的重要特征。主要体现在:(1)反对西方国家对音乐知识进行主宰,强调去中心;(2)以辩证法中的多元论反对二元论的分析方法;(3)强调保留世界上的各种音乐文化,因为它们具有各自的文化特点;(4)提倡音乐文化的全民性,每个人都有学习音乐文化的权利;(5)破除西方中心论,强调各种文明的平等对话。

中国的音乐教育家们注意到后现代主义进入音乐教育,并有着自己的看法。例如1994 年第 21 届国际音乐教育大会的开幕式上,音乐教育家李斯的发言中,体现了他对后现代主义的评价。李斯认为现代主义是坚持绝对的真理,相信权威,崇尚上等的艺术、科学、文化和社会,将社会秩序、产品、商品量化、标准化。然而后现代主义理论,是在质疑所谓的“霸权主义”的并且以西方国家作为文化中心的观念。相比之下,后者提倡多样化和差异性、分裂的、不确定性,并且以质疑辩证的眼光看待权威。李斯的这一段话是两层含义的。一方面,他批判以欧洲音乐中心论的价值观,另一方面,提出在国际音乐教育中,构成多种音乐文化平等交流的姿态,向全世界共享世界音乐的新观念。

最值得一提的是管建华教授,他做了大量工作,撰写了大量的文章,结合自己对音乐教育的体验,站在后现代音乐教育的角度,编撰了《后现代音乐教育学》这本书,填补了我国后现代音乐教育学理论的空白,拉开了我国后现代音乐教育实施的序幕。他以音乐人类学的视角,研究音乐教育的生物学范式,批判以现代音乐教育为基础的物理学范式,进而阐释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转向“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音乐学科教育学”转向“音乐现象学教育学”、“音乐教学的物理学范式”转向“音乐教学的生物学范式”。音乐教育的生物性范式指的是音乐作为人类文明长期进化的结果,具有多样性、生态性的特征,它是由遗传、语

言、信仰等与社会背景相互作用形成的行为。例如少数民族的歌舞学习,是通过身体动作的节奏感觉和口耳相传形成的并不是学习学会的而是利用生物本能获得的。它有几种特点例如多一对应、无教材无考试、开放全体自由的。音乐教育的物理学范式则是只用精确的数学方法来表达音乐,譬如五线谱上对音乐的定量,表情术语中对音乐作品的感情限定等等。管建华教授推崇的是音乐教育的生物学范式,让音乐生活中有自我表达,强调交流与差异。

近十年以来也有其他学者以及高等教育的研究者涉足后现代音乐教育的领域,在文化的碰撞中呈现出勃勃生机的现象,大量的文献、期刊纷纷涌现。并且也影响着我国音乐教育的课程变化。譬如我国近年来的音乐课程标准也在朝向世界多元文化教育的方向发展。例如中小学音乐教育理念的第九条就是要求理解多元文化;高中音乐课程基本理念第四条要求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等等。缺陷有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小学虽涉及多元文化教育,却很少涉及世界音乐的历史,譬如亚非国家的音乐史。另一方面,我国高等音乐院校也没有多元文化的课程,在这方面的师资也是匮乏的,没有专项人才。这些都是值得我们音乐教育研究者关注。

五、后现代音乐教育思潮对我国音乐教育的影响

我们应该保护传统音乐文化,吸收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出现问题。作为一个中国人盲目的模仿、学习国外后现代音乐教育,脱离了本国国情、民情往往适得其反。后现代主义的教育模式跟随着全球化的进程,逐渐渗透到每个角落,针对这种情况,首先我们要扎根于本土的文化与实际,依据我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再去借鉴世界的多元文化,时刻保持对自己国家音乐文化高度的敏感与洞察力。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们就应该多元借鉴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汉文化作为华夏文化的核心,一直被很好的传承,但是还有很多少数民族,他们的生态性音乐往往被我们忽视。作为我们音乐教育的研究者应该肩负起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的职责。并且形成开放式的视角,在教学中解放师生的角色,大胆的鼓励学生对待问题应有自己的看法。

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一开始是对西方音乐领域产生影响,从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大门向全世界敞开,在文化领域呈现出“百家争鸣”的现象,对我国音乐

领域的各方面均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和影响。我们需要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后现代音乐

思潮。虽然我国一直强调本土音乐文化与国外音乐文化一同发展,然而在实际发展中,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一直属于劣势地位,所以在继承原生态、多民族音乐中,以及文化

平等对话中,应该借鉴后现代音乐教育的观点。另一方面后现代音乐教育在实施中会

遇到阻碍。因为每个学科需要有自己的标准,范范的去中心与边缘化存在着它的弊端,我们需要批判继承。虽然后现代音乐思潮在我国仍处于萌芽阶段,但放眼于未来,其

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力却不容忽视。面对世界后现代音乐思潮的涌入,我们应有一个系

统的、深入的、全面的、客观的认识。在分析思考过本国国情之后,推行出独特创新,公正严谨的文化策略。如此会更加有利于人们以理性、科学的眼光去分析、评判具有

中国特色的后现代音乐思潮。

六、培养多元音乐文化观念

当今世界,出自马歇尔.麦克卢汉对”地球村”的比喻已广为流传。这个形象的比喻也表明出如今的世界各国以及各民族之间,别具一格的文化环境以及密切的跨文化交流的状况。

跨文化交流在现代社以涉及人类的不同领域,最主要的要数教育和艺术领域。然而音乐也是这两个领域里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从它的意义及范围来看,教育领域愈发起着至关重要的的作用,不容小觑。因此作为跨文化交流的多元化音乐教育,也已经开始频繁在世界各大学,和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出现,已然变成当今世界音乐教育的关键内容。

一些时候,当我们接触到一类完全陌生文化的音乐时,该文化在我们脑海中是没有概念性的。社会学中,一些专家学者将人们对待陌生事物所反映出的情绪,按照表现态度的不同,分成了两种类型:好异性和恶意性。所谓好异型,这类人在不同种族,民族的人或是不同文化,总是是以友好、热情的态度去面对,然而恶意型的人,则是对感到陌生的事物抱有疑问、排斥甚至是敌对的态度,严重者还会对外界不予理睬,故步自封。因此两种不同又陌生的文化在相互遭遇时,往往就形成形式价值上的一种“二位反饽”。

还记得《国际双行线》第78期在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时候,指挥家卞祖善和作曲家谭盾在听一首作《永恒的水》时,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判断,引起了社会的强雷反响和普遍关注。其实出现这个情况的原因就是其音乐价值观念不相同。由于音乐是由

文化界定的,而音乐又是“人为组织的音响”,因此单纯的“音响”并不能界定自身。那么,我们在理解不同音乐时一定要通过文化界定,或者文化认知体系来进行交流沟通。造成无法交流的原因也是因为缺少对音乐在文化含义上的理解和沟通,并且每个人都坚持各自文化国度的“音乐”,其结果便是不同音乐文化之间的相互否定,各执一词而使对话陷入僵局,这就解释了卞祖善和谭盾之间不可调和的音乐矛盾。也可以讲是中国音乐教育体系从20世纪甚至近百年以来的一种欠缺。在我们音乐教育中,对音乐文化认知的问题其实一直缺少的针对性训练,也缺少在文化交流问题中跨文化意识能力的培养。这种意识包括了三个方面:一是能够表达自我受到一种非自我文化力量影响的能力,而是能够表达他人受到非自我文化力量影响的能力,第三是能够同他人表达自我文化的能力。因此,当我们在用两种音乐标准能够相互评价对方,既能明白他们各自“音乐”的民族性解释,又能理解其不同文化含义时,或许理解与沟通就变得容易多了。

音乐与文化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这也体现出某种音乐和它所依附的文化观念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然而在密切的文化交流中,我们首先要做的是在面对“陌生”音乐文化时,能够保持一种宽容的态度,和“海纳百川”的气度胸襟。这样才能逐步使自己建立起“好异型”的积极跨文化意识,也就是具备了一种文化上的理解,这是与他人沟通便利相处融洽的前提。在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通用版包含了这样的精神,孔子在《论语》中曾说,“知言”、“知人”、“知命”,如果也用此观点来看待音乐文化,也就能明白别人嘴里所说的“音乐”是指什么了,也就知道别人的“音乐”代表的是哪种文化,以及他们“音乐”所存在的“文化生命”和价值内涵了。于是乎便可达到一种“已欲立,立于人,已达欲,达于人”的崇高境界。唯有如此,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建立起音乐跨文化的一种独特交流方式,这也能够让我们对人类的音乐文化性质有更深深层次的理解和真切感悟,使我们对自我认知和了解世界的认识与理解到达一个新的高度。因此,世界多元文化音乐的观念和知识,已经变成每位“地球村村民”所必须具备的一种基本文化素养。

结语

人类历史的发展总是遵循着不断前进的规律。人类社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更替变迁。在这个文明不断演变的过程中,一切美好的东西都会随着历史文明永远地流传下去。

文化的多元化是文明与文明冲突的基础,多元文化沟通交流的方式是文化的融合与重弄图。文明的起源是多元的、文明间的智慧是多种多样的。因此,保存文化多样性对任何一种性质的社会都是受益匪浅的。多元价值观,文化多样性,对于人类社会的作用如同大自然中生物多样性不可替代。多元文化共存的世界才是人们向往的美好和平的世界,这也一代又一代人需要奋斗的事情。

参考文献:

[1]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 (2).

[2]管建华.21世纪音乐教育观念的三个转向[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8,(2).

[3]樊祖荫,谢嘉辛.中国(大陆)以音乐文化多样性为基础的音乐教育:发展现状及前景[J].中国

音乐,2008,(2).

[4]段桥生,米瑞玲.中国传统音乐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问题.[J].中国音乐,2006.

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作业答案

学前教育(音乐)参考答案,请核对,可能某些解答题还要充实。(2011.12.9) 一、填空题 1.从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产生的渊源来看,我国传统的音乐教育内容是西方音乐作品.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1.幼儿的三种身体动作类型非移动动作、移动动作、与物体一起移动动作。 2.非移动动作可以从四个方面探究,它们是意识到身体的部分与整体、空间、层次、重量。 3.3-4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b1。 4.4-5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c2。 5.5-6岁幼儿嗓音能达到的音区是d1-d2。 7.幼儿的音乐创作形式是即兴。 8.音乐制作的关键经验有动作制作、歌唱、演奏。 9.幼儿音乐学习中的原有知识是音乐音响之外的内容。 10.音乐再现性最重要特征是与幼儿生活经验相连。 11.幼儿音乐感知有效性的两个制约条件是在行动中感知;感知的内容指向音乐形式的样式。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的主要取向是表现性目标。 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目标的四个层次是音乐课程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具体活动目标。 3.学前儿童音乐课程内容组织的标准是连续性、顺序性与整合性。 4.幼儿园音乐课程评价的四个基本问题是评什么、谁来评、为什么评、怎么评。 5.学前儿童音乐技能类型有身体动作音乐技能、嗓音表达音乐技能、打击乐器音乐技能、即兴音乐技能。 6.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运用铺垫手法的两种目的是为音乐审美经验铺垫;为生活经验本身铺垫。 7.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两种铺垫方式是围绕目的进行铺垫;以综合为视角进行铺垫。 1.节奏经验的年龄目标有稳定的节拍;疏密节奏型。 2.节奏与节拍分离的二种音乐材料类型是童谣与常规游戏;一字一音并具活泼风格的歌曲。 3.学习打击乐器音色所用的三类音乐材料是打击乐器演奏的音响材料;能用打击乐乐器模拟的生活中的声音;即兴创作打击乐作品。4.学习人声所用的四类音乐材料是分辨说、唱、悄悄话与喊叫的音响材料;故事;歌曲;用于辨别的音响。 5.风格经验的年龄目标有摇篮曲、舞曲、进行曲。 6.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进行曲的音乐特点是用偶数拍子、节奏鲜明、重拍突出、结构整齐。 7.进行曲的二种类型是比较优雅的进行曲、比较喧闹的进行曲。 学前教育(音乐) 二、名词解释 1.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音符单一的节奏型只有一到二种音符组成的节奏型 4.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 5.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 1.故事性歌曲指那类歌词内容有故事情节的歌曲。 2.音乐即兴是音乐制作的一种形式,在这种形式中一人或多人自发地、同时地对一音乐作品进行诠释、表演、创作。 3.创编歌词活动是利用幼儿语言发展能力先于音乐能力的优势,通过把歌唱的心理能量主要用于编歌词的方式促进嗓音控制能力自动化的活动。 4.自发咏唱幼儿基于一个很熟悉的歌曲片断或一个简单的词,或是无词的,哼唱出在一个简单的音调上绕来绕去的旋律。 5.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1.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音乐经验,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各种音乐教育活动的总和。2.学前儿童音乐课程的内容组织指在音乐价值观的指导下,将选出的课程内容要素妥善地组织成幼儿园教育活动结构,使教育活动要素在动态运行的教育活动结构系统中产生合力,以便有效地实现幼儿园音乐课程目标。

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我国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未来展望 我国基础音乐课程与教学研究始于20世纪末期,在世界范围内的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教育未来化、课程综合化的国际大背景下,我国顺应时代的潮流和现实的需要,于2001年颁布了新的课程标准,掀起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新浪潮,表现为:1.音乐课程的文化认识功能将得到进一步开发 音乐课程是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这是多年来中外音乐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一致见解,在国内外的音乐教育国家文件及研究文献中也以不同的措辞表达了相同的观念。在我国最新颁布的《音乐课程标准》中,第三部分“音乐与文化的内容标准”明确写道:音乐是文化的符号性载体,记录和再现了人类文化和思想的发生、发展过程。通过音乐与文化的连接,可以增进对多元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了解,加强文化认同感和多元文化意识。在具体的内容标准中,提出了具体的文化学习标准:参与社区或家乡的音乐艺术活动,感受公共场所的艺术;有兴趣关注世界其他民族与地区的音乐艺术,初步感受不同文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学习合唱时表达我国不同民族的艺术表现方式,了解其中蕴涵的文化信息等等。1999年台湾地区新制定的中小学课程纲要,也特别注重发挥艺术的人文素质培养和社会文化认识的功能。课程内容涵盖了人权、环境、两性、生涯、家政、咨询等重大议题。现代音乐教育应该帮助学生读懂各国各民族的艺术之书,在音乐文化历史发展与各地区各民族的世界音乐文化的立体纵横中汲取学习资源,并使音乐教育的音乐文化价值与音乐审美价值一起得到开发与利用。 2.探究性、综合性的音乐学习方式将取代被动接受的、单一的音乐学习方式 音乐课程改革的根本是音乐学习方式的改革,只有改革音乐学习方式,才能使音乐课程的各种教育功能真正得到体现,音乐教育目标才能真正得到落实。比较而言,在体现学生音乐学习方式方面,现代音乐教学借助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及因特网资源,突破了课堂教学时间、空间的限制,使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自主性音乐学习成为可能。在传统音乐学习向现代音乐学习方式转换的过程中,以下学习行为将会得到加强: (1)即兴性的音乐学习行为 注重模仿是传统音乐教学的一个明显特征。示范——模仿——纠正——重复周而复始,是传统音乐课堂教学中常见的现象。其结果是每个学生的音乐学习行为都统一到教师所认为的理想状态中。而即兴的学习行为方式,其前提是学生行为的多样性和学习结果的不可预测性。学生必须充分调动起自身的感觉器官,综合运用已有的学习经验,发挥想象力,在有限的时间内统合起情感、意志、认知能力以及运动神经系统,来完成创造性的音乐学习任务。即兴性音乐学习行为将在今后的音乐学习中得到重视。 (2)实验性的音乐学习行为 从西方音乐史中可以看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的现代音乐创作,打破了调性音乐的垄断地位。自然音响、生活音响与乐音一起进入了音乐创作领域,各种试验性的音乐如具体音乐、拼贴音乐、机遇音乐等应运而生。在西方现代音乐教学中,运用各种物体(包括传统乐器)进行音乐音响试验已经成为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从确立创作主题开始,到寻找发声物体,尝试发声试验,直到形成音乐音响,既达到了提高学生音乐创造能力与音乐表现能力培养的目的,又使学生的想象能力、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得到提高。

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论多元音乐文化教育 当今世界已步入全球化,国际化和多样化的阶段。音乐教育的“多样性”与音乐教学“本土化”,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面临的主 要问题。奥尔夫教学法则很好地解决了这一棘手情况,其在甄选音 乐教育素材方面:选用各国和各地区的民族民间音乐;在课堂应用 方面:寓教于乐—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课程和教育活动。 一、奥尔夫教学法在中国的融合方式 (一)与本土音乐文化的融合音乐教育本土化是一种以现代化 为标准,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教育和文化的教育理念。我们对 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需要围绕着既要多次地重复,又要将新时代 的内容、形式和思想渗透到传统音乐教育中的方式展开。因此,音 乐教育的本土化并不意味着简单地回归传统,而是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符合现代性标准或具有现代性内涵的民族音乐教育。只有在保 留我国传统音乐教学内容的合理部分的基础上,赋予与主流音乐思 想相适应的时代内容和形式,才能使其本质转化为符合当今音乐教 育要求的新思想、新内容。所以,我们应该站在现代音乐发展的高度,对传统音乐文化进行辩证的审视、选择和改造。首先,要注意 传统音乐文化各要素的融合,避免传统音乐文化的本质与现代音乐 教育思想的刚性对接,使传统成为现代的一部分。我国传统音乐教 育内容极其丰富和广泛。为了实现从传统音乐教育向现代音乐教育 的转变,需要建立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音乐 教育体系,就必须遵循中国音乐教育的基本性质。这是不可违背的。其次,在本土化的音乐教育改革过程中,继承的目的无疑是创新。 第一,我们要全面对待中国音乐文化,继承传统音乐的精华,以传 统的方式珍惜宝贵的音乐资源,不应局限于单一的角度去概括和浪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一、中国文化在全球化背景下形成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新的科技革命加速了这种趋势的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受到了深刻影响,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在经济全球化为先导的影响下,文化全球化应孕而生。各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都不同程度走向世界,它们在相遇中互相吸收、融化和调和,其内容和形式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并逐步整合为一种新的文化体系。 改革开放使中国不可避免要加入到全球化大潮中,在开放的环境中,世界范围内的各种文化进入中国,并带来了不同的思维习惯、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等。社会文化模式由一元独霸变为多元并存。在社会生活中,由于旧的文化系统仍然活跃,新的文化模式正逐渐形成,两者在相互碰撞中形成了当今中国社会转型中多元文化冲突的格局。其主要表现为: 一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回顾中国近现代历史,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曾经发生过三次冲突。第一次是洋务运动,第二次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次是新文化运动。如今在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了新的现代化建设时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健全等加速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在新的时代环境中再一次发生冲突,并在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领域中显露出来,这就是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冲突、民主政治与封建专制的冲突、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冲突。具体表现为对外开放与封闭传统的冲突、法制与人治的冲突、核心家庭与传统大家庭的冲突、创新思维与惯性思维的冲突、求强心理与求稳心理的冲突等。当今中国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传统文化模式的解体和现代文化模式的建立,旧文化在冲突中被审视、被否定和被取代,但传统文化中代表中华民族的精粹将继续被现代文化所接纳吸收和传承。 二是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冲突。当今世界在迅猛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的推动下,全球各文化体系之间相互开放、相互交流、相互融合,其规模是超乎想象的,文化全球化势不可挡。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大地上,异质文化之间正发生着激烈的交流与碰撞。由于话语方式、思维方式、审美标准和价值观念不同,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但同时又带有很大的复杂性。西方因其在经济、政治、教育和科技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它在文化上也占有优势地位,因而,西方文化在向我国输入中体现出文化霸权倾向。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文化霸权主义”面前受到强烈的冲击,传统的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遭遇到西方文化的侵犯、取代和挑战,民族文化产生了认同危机。许多人在看到西方文化的优越性后认可了它,但又注意到西方文化对中国的侵略,从心里又仇视它。人们对本土文化抱有优越感和自豪感,对外来文化是一种本能上的抵触与排斥。人们担心西方文化介入后,传统文化面临被消弱甚至消灭,他们对其采取排斥的态度,于是在社会转型期,人民采取了“即中即西”的文化模式。 Vol.33No.11 Nov.2012 第33卷第11期2012年11月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Soc.Sci)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群众文化建设研究 黄敏 (安徽大学江淮学院,安徽合肥230031) 摘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面对改革开放大潮推动下的中国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政府与社会在共同建设与繁荣群众文化的行动中,应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际调查等方法,对影响群众文化建设的有利与不利因素进行分析,从中探索出适合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与实践途径,以实现群众文化建设的系统化、层次化和功能化,切实体现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 关键词:社会主义;群众文化;以人为本;核心价值体系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2)11-0170-03 170 --

2015年学前儿童艺术教育(音乐)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答案

一、填空题 1.加德纳认为要想理解儿童的艺术发展就需要理解生命过程中的三大系统,是:感受系统、制作系统、知觉系统。 2.幼儿园音乐作品表现性的二种依附性是对形式的依附、对再现性的依附。 3.儿童艺术发展三阶段是:(0-1岁)前符号阶段、(2-7岁)符号运用阶段、(8岁后)继续进步与可能的退步阶段。 4.音乐的句法因素是旋律、和声与节奏。 5.节奏的两个方面是拍子与节奏型。 6.幼儿拍感的两个方面是合拍,二拍、三拍的强弱韵律感。 7.音乐的非句法因素是音色、织体、速度、曲式结构与力度。 8.早期儿童艺术教育研究者需要解决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让8岁以后的儿童的艺术表达能力不退化 9.对于幼儿园音乐教师来说挖掘音乐作品再现内容一般可以采取以下两个步骤:第一步,曲式分析,旨在捕捉再现内容的音乐主题;第二步,动作表现,旨在诠释再现内容。 10.用肌肉感引导幼儿辨认先紧后松节奏型的方法是双手抱拳与伸展。 二、简答题 1.简述音乐教育的儿童在八岁前没有获得全面而基础的音乐经验的可能原因。 答:第一,早期音乐学习缺乏感受系统的参与;第二,早期音乐学习缺乏音乐知觉系统的参与;音乐学习缺乏制作系统的参与。 2.简述幼儿节奏感发展特征。 答:3-4岁幼儿可以通过大量的身体动作表演与打击乐演奏表演获得稳定的节拍感;4-5岁幼儿通过快与慢的配合理解节拍通过歌谣朗诵理解节奏型;5-6岁幼儿已经能够理解歌曲的节奏型能独立完成快慢节拍的变换能理解节奏的主题、动机。 3.简述制作系统、知觉系统、感受系统的含义。 答:1、制作系统:制作系统的产物是行动,而行动是指向目的的,不只是单纯的身体运动。 2、知觉系统:知觉系统的产物是识别,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是对各种音乐形式样式的辨别、确认。 3、感受系统:感受系统的结果是情感,从音乐学习的角度来说,这种情感可以包括任何有关儿童的情绪情感反应。 4.简述音乐作品的形式性、再现性及表现性的含义。 答:1、音乐作品的再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主要用来描绘或刻画人、物、地点、事件等客观现实的性质。2、音乐作品的形式性:音乐作品中涉及由句法与非句法因素组成的作曲或即兴的音乐设计。3、音乐作品的表现性:音乐作品中的句法与非句法形式对人类情感、情绪的表达性质。 5.简述符合幼儿趣味的歌曲特点。 答: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三、论述题 1、答: 1、歌词本身生动、具有儿童语言的口味幼儿容易朗诵。 2、歌词所描述的主题突出、故事性强、幼儿容易动作表演。 3、旋律音调与词调吻合,幼儿容易歌唱。

_澳大利亚电影_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

“澳大利亚电影”课多元文化视角建构的探索[摘要]电影作为一个语言和文化的完善结合体在电影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传递文化作用。“澳 大利亚电影”课是一个范例。它说明了电影在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能力的同时,也建构着多元 文化认同和理解。作为高校四级后文化拓展课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对学生文化素质的培 养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优势。 [关键词]“澳大利亚电影”课 多元文化理解 建构 一、研究背景 “澳大利亚电影”课是北京大学非英语 专业大学生在完成国家教委规定的大学英语 四级学习后,选修的语言文化类型的拓展课 程之一。作为一门四级后的语言文化课程, “澳大利亚电影”课一学期给学生展示5部 反映这个国家社会文化的影视作品:《澳洲 乱世情》(Australia),《加里波利》(Gallipoli), 《防兔篱笆》(Rabbit Proof Fence),《悬崖 下的午餐》(The Picnic at Hanging Rock),和 《钢琴别恋》(The Piano)。通过电影这个 视听艺术的窗口,电影课教学帮助学生了解 今天澳大利亚多元的社会文化形态,拓宽文 化视野并在此基础上建构对多元文化认同和 理解。澳大利亚是一个实施多元文化政策的 国家,认识这样一个国家,也是构建二十一 世纪青年学生跨学科知识框架中不可缺少的 一部分。 二、建构主义理论与多元文化视角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im)最初是著名心 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建 构主义观点坚持语言输入实际上是学习者的 主动建构,学习者不是被动地接受输入,而 是通过原有的知识系统与新的输入之间的相 互作用建构他的语言能力。[2] 这一理论是认 知理论的一个分支,是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 主义的进一步拓展与升华,是素质教育的理 论基础。学习者在一定的语境下,借助他人 的帮助或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主动建立事 物的性质、规律及其内在联系。学习者是在 周围知识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对 外部世界的认知,从而使自身知识结构得以 发展。建构主义倡导学生是建构知识的主体, 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3]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英文电影也是文化的载体。学习语言是学习 文化的过程。文化的概念不是先天所有,是 通过后天习得的。澳大利亚与中国有着截然 不同的文化。对不同文化的理解能力属于跨 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是对不同民族文 化之间差异进行的研究。研究跨文化交际的 目的在于提高人们对于文化差异的敏感性, 从而能够适应不同的文化环境。[4] 三、个案研究:以“澳大利亚电影”课 为例 北京大学自2009年起为非英语专业大 学生开设了大学英语四级后的拓展性文化课 程“澳大利亚电影”。课堂教学是以学生为 主体的形式。首先学生课前需要根据教学计 划对要讲评的电影进行大量的背景资料阅 读,以便参加课堂电影讨论。其次课堂教学 以学生为主导的分析作品和讨论,教师只是 指导者。 (一)研究问题 本文研究将回答以下问题。 (1)学生如何评价一个学期的“澳大 利亚电影”课?(2)学生怎么样看待通过 电影方式来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 (二)研究对象 58名学生中,男生38人,女生20人。 平均年龄20岁。在2009-1010学年第一学期 选修“澳大利亚电影”课。 (三)研究方法 本文研究首先基于58名选课学生的问 卷调查,然后将问卷数据输入SPSS(10.0) 统计软件。笔者又从58人中随机访谈8名 学生,其目的是了解学生如何通过电影来建 构多元文化的理解。 (四)结果与讨论 1. 电影课堂教学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拓宽 学生的文化视野 电影语言传递着文化符号和意义。电影 课堂教学将文化意义展现给学生。学生对电 影语言的理解就是对文化意义的理解。澳大 利亚电影教学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理解这个 国家的多元文化观念。下面的表1是个量表。 它反映了学生对电影课堂教学中文化建构功 能的看法。 (表1 :学生对“澳大利亚电影”课的总体评价) 平均数和众数反映了统计学意义上的多 数水平和集中趋势;中数表示学生对澳大利 亚电影喜欢的程度。表1中的平均数8.1739 和众数8说明学生普遍认为“澳大利亚电影” 课上讨论的5部电影不仅增加了他们对澳大 [DOI]10.3969/j.issn.1002-6916.2010.10.046 利亚多元文化的认识,同时帮助了解澳大利 亚历史以及多元文化政策。由此可见,电影 能够成为学生了解文化的有效途径。表1的 中数8反映了大多数的学生喜欢这种以学生 为主导的教学方式并认为它能够有效地帮助 获取文化知识。 访谈中,一个学生说,“5部电影让我 看到了澳大利亚社会并不完全是我以前了解 的以白澳文化政策为主导国家。在这块土地 上,200多个民族共同创造出的一种新的生 活方式,同时,澳大利亚政府也因此建立起 多民族和谐共存的社会形态”。另外一个同 学说,“二战后世界各地的移民大量涌入澳 洲,使得这个国家今天成为200多个民族的 独特组合。这些电影让我觉得澳大利亚一定 是一个没有身份证的国家,没有人去关注别 人的身份。只要生活在那片国土上,就会得 到足够的信任”。学生喜欢通过电影这种视 觉艺术来增加对文化的理解。文化不是仅读 一些东西就可以理解,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 比如电影、视频等调动各种感官来体验的过 程。下面表2的结果显示了72%学生选择影 视资料作为他们理解文化最好的手段,这个 百分比远远高出了喜欢文本形式的学生人数 (23%)。 问卷题目选择人数百分比 文本资料1323% 音频资料35% 影视资料4272% 总数58100% (表2 : 学生眼中对了解文化最直接的媒体形式) 电影形式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和文化 最直观、最生动、最深刻的反映。今天的大 学生都是80后、9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 多媒体成长起来的一代人。与他们的长辈相 比,他们更容易通过视频感官刺激来获取知 识。充分利用电影课来传播文化价值观,拓 宽学生的文化视野以及建构多元文化认同是 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澳大利亚电影”课堂讨论也是建构文 化理解的一部分。澳大利亚除原土著居住民 以外,人口的大多数是移民的后代。在讨论 过程中,有的学生质疑澳大利亚移民的文化 和生活方式、宗教信仰共存的可能性。不同 文化的人看世界的方法不一样,如何在一个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探析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思想探析 著名音乐人类学家布鲁诺?内特尔,倾其一生投身于音乐人类学的研宄中,成果颇丰。他灵活地将音乐人类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全球性音乐文化变更的研究之中,并通过文化并置,利用边缘音乐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对当前的中心音乐文化进行评判,并评价、暴露后者不足之处,进而突出多元文化、多元音乐发展的重要性以及多元文化教育的必要性,从而倡导一种全球性的音乐研究视野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内特尔提出的音乐理论思想对当今音乐教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并逐渐成为不少国内音乐理论研宄学者的研宄方向之一。 文化并置作为人类学的重要理论和方法,其内涵为:“通过对西方本土文化观念加以反思性的分析,并在文化的并置中表现西方社会科学观念的局限。”1这就是文化的并置。人类学家马歇尔?萨林斯也曾作出相关文化解读:于西方学院式家园中成长起来的人,其人生经历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在这里’、‘到那里’和‘回到这里’”2。在“这里”即从小被教授的西方学院式理念和文化,“那里”指的是外面世界中的不同文化,在外界文化熏陶下,人的价值观、理念可能会发生改变,最后回到“这里”即回归最初的家园式教育环境之中,对最初习得的价值观和理念进行反思和批判。文

化并置的特点和魅力就在于此,旨在通过边缘来阐明中心的不足,从而弥补中心的缺失与不足,最终对整体形成系统、全面的认识。当前的音乐教育以体系音乐学为主,这是主流教育模式,而在音乐教育领域采取文化并置的方法理念,可对主流音乐教育模式进行反思,并找出其不足之处,这种对比、辩证的思维模式对音乐教育的发展而言,意义深远。音乐文化并置即:“以边缘文化的价值观对中心文化作批评,或者说将西方音乐文化用‘变熟为生’的方法,进行‘西方家园的音乐人类学’研宄。”3内特尔认为,当前,西方音乐体系正在较大的范围内占领其他社会音乐形式与文化的主体权利。内特尔曾在其实验民族志中提到,大乐队在美国音乐教育体系中最具代表性,它独裁式的演奏模式是每个乐队根深蒂固的理念,体现了一种控制的思想。在乐队中,人们服从乐队安排是首要任务,强调记谱法,任何即兴表演都是次要的。这种绝对服从的理念和文化,与军事理念如出一辙,乐队在合奏中必须保持绝对的统一,整齐划一,被规定了的文化价值恰恰反映出西方社会的阶级制度和等级体系,体现了对统一的追求,以及对个人英雄主义的崇拜。虽然音乐的类别多种多样,而在西方音乐家眼中,古典音乐被视为最佳的音乐,爵士音乐以及民间音乐则被视为次于古典音乐的种类,而对各种音乐包容喜爱的趣味则会遭遇质疑与否定\这就是对西方主流音乐最直观、最透彻的揭露。根据人格结构

音乐课程标准:理解多元文化

音乐课程标准:理解多元文化 课程标准写道:“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文化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珍视人类文化遗产,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 一、欣赏视频 思考音乐与文化的关系: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文化由生活提炼,音乐是文化的抽象展示。音乐在一定的程度上体现了一种文化! 二、音乐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音乐教育承载着重要的文化功能。所以······ 三、理解多元文化 多元化:横向(时期的不同,同一主题的音乐风格不同)纵向(地域不同,则同一时期的音乐性质不同),均受文化的影响。传统的教育多为封闭式的,缺少一种全球观,往往导致夜郎自大,而事实上世界上存在着诸多不同但却平等的音乐体系,且各自都有其独特的文化背景,体现了多元化的性质。 多元文化理念有三层含义:一指不同文化和不同民族的社会;二指多元文化社会里各种不同文化的互相尊重;三指政府对多元文化社会的政策。多元文化理念是一种确保各民族歌曲百花齐放,各国优秀乐器被吸纳的有利战略,它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变革。通过这种理念能帮助人们克服文化狭隘、区域与制度狭隘及民族狭隘等困境,使学生在中学的音乐课堂内吸收到的不仅是音乐的本体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会从多个角度看待自身、个性和平等的关系,从各个角度拓宽多方面的能力,因此必将对高中音乐教育课程的发展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音乐欣赏起着巨大的作用。 四、多元化的具体表现 具体表现有以下三点:(一)多元化的文化知识。提出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其主要目的是让炎黄子孙传承和创新音乐文化。所以音乐课程的历史文化及内涵更为丰富多彩,时间上上溯钻木取火时代,下行至二十一世纪,而空间上却囊括了地球的南北半球,这样才能给予学生最为全面而丰富的音乐文化,也才能真正培养出具有世界胸怀、广纳百川的综合人才;(二)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新课程标准提出后,高中音乐课程的风格呈现出多元化的风格,如包括粗犷豪迈的蒙古游牧民族风格乐曲、温婉萎约的江南水乡风格乐曲以及野味十足、激情四射的西部牛仔风格等等,形成不同的流派,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三)多元化的音乐能力。新课程标准下的高中音乐课程注重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培养,比如锻炼学生独立地和他人合作演唱一套各类曲目的能力;训练学生即兴创作旋律、变奏和伴奏的能力;教会学生评价音乐和音乐表演;培养学生独立地和他人合作用乐器演奏一套各类曲目的能力;让学生更容易理解音乐与文化和历史的关系且能够在具体的指导下作曲和改编;同时会读写乐谱;提高音乐听赏、分析和描述的技巧,并能很好的理解音乐和其他艺术和艺术之外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全面掌握歌唱、演奏、鉴赏、创作等各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成为一个真正的音乐人才。 例1:湖南花鼓戏劳动号子“娃哈哈”新疆曲阿里郎了解朝鲜樱花日本音乐基调 例2:HIP-HOP就是美国黑人街头文化的一种(涂鸦\说唱\街头篮球).从人类发展的角度讲,音乐是从原社社会中,一群野人捕到猎物时高兴的呐喊和庆祝演化而来的!有这么句话: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恐怕这句话指的就是原始人捕猎庆祝时的咿咿呀呀吧!所以,音乐和文化之间是相互联系,互影响的! 例3:图兰朵伏尔加船夫曲

音乐艺术教育状况与建议的论文

音乐艺术教育状况与建议的论文 高校素质教育中,音乐艺术素质教育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不容小视。通过鉴赏音乐的方式,人们得到了精神享受,受到教育启发,也得到身心的放松娱乐。作为一种情感艺术,音乐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能提高人们的审美意识,培养人们的崇高品德,提升个人的内在修养,是一种审美性的学习,能让受教育者收获音乐的人文关怀。 一、目前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成果 1.实践锻炼效果显著 音乐艺术教育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如社团的开展,让学生们自己组织开展音乐相关活动,使他们能够广泛活跃在社会的各个舞台,成为组织高校音乐艺术活动的中坚力量。与此同时,音乐艺术教育可以提高他们自身的实践能力,使得学生们的整体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2.创造能力显著提高 2004年,获得第十一届CCTV全国电视青年歌手大奖赛通俗组银奖的就是来自北京大学原创音乐剧中的选段《疯狂自行车》《男生田甜》。2000年,同样也是一位普通高校的工科类研究生创造了国内第一个钢琴个人网站,他还创作并出版了多本关于钢琴演奏和音乐理论的著作。 3.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得到拓展 音乐本身就是一种创造,非音乐艺术专业的毕业生只要有才华亦可从事音乐相关的事业,同时现在许多来自普通高校的艺术特长生与那些毕业于专业院校的学生相互补。音乐艺术教育使得他们个人在理论修养及文化底蕴方面有一定提升。 二、反思我国高校音乐艺术教育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现今我国教育体制落后,社会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老化,这些原因严重限制了当前我国高校的音乐艺术教育的普及和发展,在这种前提下学生了解的音乐知识很少,学生自身的音乐素质也普遍较低。相关调查显示,在对近千名在校大学生进行的音乐素质问卷调查中,表示喜爱音乐的学生占10%,而100%认为在高校开展音乐艺术教育课程是很有必要的;然而,对他们进行实际音乐知识掌握程度的调查结果却让我们相当失望,仅有2.6%能够识别简谱,0.2%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一种乐器,而系统学习过音乐基本理论的人数几乎为零。造成这种反差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对音乐艺术方面的师资力量投入欠缺 除却音乐艺术类的专业院校,我国很多普通高校对音乐艺术教育不太重视,因此师资力量的投入极为欠缺。大多普通高校在音乐艺术教师队伍建设上,不仅表现为数量上的欠缺,而且对教师本身的素质要求也十分放松,表现在教师学历

多元音乐文化时代的应时之作-最新文档

多元音乐文化时代的应时之作 由于诸多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曾几何时,由于中国对外的 封闭与隔阂,在近代的音乐史上曾留下不少西方人对中国音乐的误读乃至文化歧视的记忆,如在柏辽兹、利玛窦等西方人眼里的中国音乐竟然是“刺耳、喧闹、作呕、乱作一团”的代名词。这些误解的形成无不是因为“欧洲音乐中心论”的盛行和中国音 乐缺乏与他民族的交流与沟通所造成。同样,在近代中外音乐文杀无序”之外也是几无它感。回顾这些并不久远的记忆,不禁令我们反思甚多。 化交流之初,中国人始闻外民族音乐时除了觉得“繁音促节、礁即使是时至当代,若论及对世界音乐的了解,我们除了欧洲的创作音乐以外也是可谓知之甚少,如在课程设置上表现为用 欧洲音乐史》替代《外国音乐史》,造成用西欧古典音乐概全世界音乐的历史性偏差,把学生的视野搞得很窄,对欧洲古典音乐以外的音乐几乎一无所知。随着人们音乐文化视野的日益扩大,发现越来越多除欧洲音乐以外的世界音乐正展示着丰富多彩、令人耳目一新的魅力,无论是印度的拉格、日本的能乐、苏格兰的风笛、拉美的混血音乐文化,还是美国的爵士、布鲁斯,无不令人为之着迷、倾倒。在新世纪里,人们面临的是一个多元化的音乐世界,世界各民族音乐的交流与融合必将创造出更为丰富的音乐样式。美国威斯廉大学民族音乐学教授郑苏女士2001

乐文化的主流,从而取代 20世纪西方艺术音乐。”① 近年来,对世界民族音乐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 也 已成为各国音乐教育界的共识, 目前各发达国家的音乐教育大都 放弃了对西方音乐的盲目推崇或对本民族音乐的固步自封, 在音乐教育中融合多元文化和本土文化, 如美国的《艺术教育国 家标准》所规定的九项音乐学习领域中就特别包括了“理解世界 各类音乐”;澳大利亚音乐教育中,英国文化的主导地位也已被 多元文化所取代;一些发展中国家也都意识到这一问题的重要性 与紧迫性,分别采取了相应的举措来贯彻执行这一现代的教育理 念。 在我国,教育部在新世纪伊始最新颁布的 《国家音乐课程标 准》中,也将“理解、尊重多元文化,树立多元文化观”作为“新 中最为重要的基本理念加以强调。 虽然对世界民族音乐的 学习与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已初具规模, 但在我国,它尚是一个方 兴未艾的新学科,目前专门从事这一学科教学与研究的力量相对 比较薄弱,能够完整开设该课程的院校也寥寥无几。其中,教材 的缺乏也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在此形势下, 2004年 10月人民教育出版社推出了由王耀华、 为了适应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 在普通高校音乐教 育专业中开设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已成为必然。顺应这一发展趋 年来华讲学时曾一再提到:“世界音乐在 21 世纪将占据全球音 课标” 王州编著的《世界民族音乐》,也正如作者在书中 后记”所写: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优势文化输出

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优势文化输出 【摘要】随着信息流动的全球化和便捷化,随着中国学者与世界学术界交流的更加正常和频繁,我们对于文化冲撞和文化差异的认识比过去也更深一层,经济全球化的大势对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生成了新的历史要求:即文化间不能只强调特性,不讲共融;不能只求彼此并存,不求相互适应。分析中国经典文化传播在新形势下所面临的问题和优势,从而对对外汉语工作如何合理有效地开展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中国经典文化文化传播软实力文化自觉 Superior culture output in the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Long Yixuan 【Abstract】With the globalization and facilitation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nd becauseChinese scholars communicate with the academic world more and more regularly and frequently, we have deeper understanding about culture shock and culture differences than in the past. Result from the trend of the economic globalization, we have to make some change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to adapt to the new circumstance. We can not only stress characteristics and ignore communion between different cultures; we can not just co-exist with each other, not seeking accommodation. Analyze the advantages and problems in the communication of 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which China is facing i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o know how to teach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more reasonably and efficaciously. 【Key words】Chinese classical culture Communication of culture Soft power Cultural consciousness 前言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中国文化的精髓,对于大多数人,尤其是学习中文的外国人来说可谓是深不可测。因此,将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列入现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文化发展轨道刻不容缓。对于中国经典文化传播我认为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中华五千年的传统文化璀璨闪耀,精华多如恒河之沙,但在人们惊呼“文化断层”的现代,它们却备受冷落,宛如佛教故事中所说的“梓中宝藏”不为后人所知,致使宝物空留,无法发挥作用,要知道经典文化除了《三国演义》《西游记》之外还有很多很多。另一方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大众对中国经典文化的精神需求越来越高,一些备受争议的都市文化传播方式出现在大众的视线当中。诸如请歌星演唱经典诗词,以媒体炒作的方式曲解经典获取名利等。什么是中国经典文化,如何做好中国经典文化的传播工作,这是探求

如何看待当今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题目:如何看待当今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课程名: 世界音乐 学生姓名:李忠学号: 06051168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工商管理类年级:06 任课教师:劳艺 2007年11 月 12 日

如何看待当今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摘要: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当今音乐教育的重点课题之一。无论是在中小学音乐教育,还是在高等音乐教育,都可以看到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加强。这种趋势包含社会、经济等大环境方面的因素,也依赖于全球各民族对自身文化的日益重视。然而,许多学生在欣赏其他文化音乐时,并没有获得审美体验,他们不能体会那些异文化音乐的美,而且由于城乡之间经济、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农村学校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也存在许多问题。总之,如何搞好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将是一个重要问题,但随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世界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整个地球村民主与和谐的进程必将得到大大促进。关键词: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影响;农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途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前景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目前已经成为国际音乐教育的主流,它既是一股强劲的理论思潮,也是一场深刻的实践变革。在我国新世纪的音乐教育中,“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是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新课程标准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与尊重,在强调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去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这种理念在全球化时代的今天无疑会对我国的音乐教学实践产生深刻的影响。 由于城乡之间经济、交通、信息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农村学校的师资、教学设施等条件的制约,目前我国农村中学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音乐文化价值认识偏颇。长期以来,学生都认为中国音乐“落后”而欧洲音乐“先进”。他们喜欢用熟悉的音乐风格来期待各种不同的音乐文化,用喜欢与否来评价不同文化音乐的价值,过于重视异文化音乐的其他功能以致忽视其他音乐的审美体验。 2、对本土音乐和西方以外的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知道甚少。根据调查,农村中学的学生对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知道很少,而对于世界民族音乐则基本上不了解。 3、学生期望对多元文化音乐的认识。根据调查,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很大,绝大部分学生还是想了解世界各个民族的音乐文化的,尽管有些学生表明“无所谓”,但只要顺势利导,一样可以激发他们对世界民族音乐的兴趣。 这些现状主要是由于学生音乐语言积累较为单一、音乐听觉取向较为单一以及对异文化音乐的分析较为单一造成的,因此,针对农村中学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树立“音乐文化多样性”的观念。由于人们对音乐的学习和教学至今还没有摆脱“欧洲音乐中心论”的阴影,许多音乐教师的观念处于一种单一的音乐文化观之中。因此,农村学校的音乐教师应该不断的学习、理解和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音乐教育的多元文化视野 摘要:随着全球化热潮的愈演愈烈,不同地区、民族、种族之间的联系也随之频繁, 与此同时,由此引出的文明冲突问题变得格外尖锐。引发文明冲突问题的原因有很多 方面,但是最为重要的原由来自西方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一系 列问题上的霸权独裁,以及推崇的所谓“普世价值”,也就是西方现代价值取向所导致的。本文笔者将解读多元文化视野下所面临的的文化、教育、思想等问题的冲突与交融。探讨多元化价值体系和多元化观念在音乐教育中的必要性。 关键词:多元文化主义多元文化观后现代音乐教育 序言 随着“多元文化主义”思潮的不断升温,“多元化”观念也随之渗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问题中。多元文化提倡人性化、自由化为特点,体现个性化的文化内涵,注重历史文化传统的继承性发展,以复杂性和多元化的思维模式来取代现代主义的单线条的思维模式。用联系的、宽视角的、交叉的发展观点去代替集中的、单独的、狭隘的现代主义发展模式。 一、多元文化主义 “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始于60年代,主要是针对加拿大皇家双语以及二元文化委员会提出而广为人知的“双语文化主义”。在一定程度来讲,“多元文化主义”一词已经逐步取代了现今仍然流行于魁北克省的“文化多元主义”一词。“多元文化主义”共包括三层含义:第一个是指一个拥有不同的民族或是这不同种异族文化特点的社会;第二个含义说的一种观念,它提倡在民族或这文化群体共存的人口中相互平等、相互尊重,而第三种含义则是指1971年,加拿大联邦政府表明的政府有关多元文化的政策,至此之后便很块得到了许多省区的积极响应。保守党政府的议案《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法》

1987年12月,获得通过,从而确立了政府多元文化政策“确保所有的加拿大人成为加拿大社会充分、平等的参与者”。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是尊重、承认不同文化别具一格的风格特点,并积极鼓励保留不同文化的风俗习惯。这里的承认和尊重并不代表就是认同,“认同”一词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看成同一的,可以替代的事物意念。而“多元文化”首先需要的对不同文化之间相互之间的容忍,接着才可以承认对方的存在,然后是尊重彼此之间的不同之处,从而才能相互参照,最终会在不同文化中求同存异,融为一体,相互学习。我们说的多元对话,并不是强制,因此,排他性、纯碎的包容性都是不可以的,只有“多元”。 中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意思就是三个人之中必定有一个是我的老师。其实这里的“老师”,并不是指专业范围内能力比自己强的人,而是说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中国人常说“术业有专攻”,每个人都在不同的领域有比自己优秀的地方,这也是一种观念上的“多元”,并不以一种判断标准定好与差,而是全面的,有包容性的看待这个问题。在中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一直成为中国少数民族生活的地理特点,不同地域,语言,信仰其实都是我们对待多元文化的一个缩影。而在达尔文《进化论》中,其核心观点是“物竞天择,优胜劣汰,适者生存”。它指的是各物种和生物内部之间形成互相竞争的一种自然法则,物种与自然界进行抗争,而最终被选择存留下来的都是可以适应自然界的。但这种观点在现代社会“多元文化”下视角下,则显得理由不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以优劣、先进和落后区别,能区分的只能是文化思想和文化观念。就如中国不仅有汉族,满族,还有五十六个少数民族,并不是汉族就比其他民族好,相反每个民族都有其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我们倡导用“多元”去看待一切事物,尊重并承认每一种现象,文化,风俗,信仰的存在。孔子说“四海之内皆兄弟也”,中华民族的所有公民应该情如一家,情同手足。“天下大同”的思想是孔子的理想,而“大同”也是“仁”的最终归途。 二、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碰撞 传统文化,就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经过世代传承逐步形成的,并能体现出该国家或这该民族独特的审美情趣的文明。传统文化代表着一种民族精神、气韵、品德和操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