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米和吨的教学设计

千米和吨的教学设计
千米和吨的教学设计

千米和吨的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千米和吨的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页

教学要求:使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千米有多长;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米、分米、厘米、毫米)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当测量或形容比较短的长度时一般我们用这些长度单位。那我们在测量比较长的长度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认识千米

1、介绍千米出示图。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1)这是铁路中的里程碑,说明到这里是180千米

(2)这是公路上的里程碑,离南京还有98千米。

(3)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

(4)这是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16千米你发现它们的共同点了吗?(都用千米作单位)是的,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

路、河流的长度时,由于都是比较长的长度,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千米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谁来说说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请学生说)

2、感知1千米有多长那你们知道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同学们一定有体育课中100米赛跑的经历吧。那10个这样的100米是多少米呢?(1000米)所以1000米就是1千米,1千米=1000米你知道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吗?几圈是1千米呢?

(1)200米一圈的跑道,5圈是1千米

(2)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3)400米一圈的跑道,2圈半是1千米

三、想想做做:

1、(1)请学生独立描出1米的长度

(2)交流从哪里到哪里是1千米,说说你的想法

(3)鼓励学生在图中找出不同的路线表示出1千米。

2、(1)独立解决

(2)说一说米和千米的换算方法

3、独立完成后读一读,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4、先独立完成,再说说每条河流大约多少千米

6、(1)直接算一算

(2)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要根据图中南京到上海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估计出南京到济南的铁路和南京到北京的铁路大约长多少千米。如果把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度看作1份,那么南京到济南的铁路长度有

这样的2份多一点,即大约长700千米;南京到北京的铁路长度大约有这样的4份,即大约长1200千米。

课题:

认识吨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页

教学要求:

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使学生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难点、重点:

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能通过推算感知1吨有多重;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曾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吗?(千克、克)它们之间的关系你还记得吗?(1千克=1000克)我们知道在计量比较轻的物品时一般用千克和克这些质量单位。那我们在计量比较重的或大宗物品有多重时,一般用什么单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图告诉了我们什么。

二、认识吨

1、介绍吨出示图。图上画的你都认识吗?码头的货物、货场上的大集装箱、铁路运输线上的货车车厢,这些堆放的或运输的都是些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在计量这些物品有多重时,通常都用“吨”作单位。吨还可以用符号t来表示。你们在日常生活中见过或听说过“吨”呢,谁能来说说。(请学生说)

2、感知1吨有多长那你们知道1吨究竟有多重呢?出示图(10袋100千

克的大米)每袋大米重100千克,那10袋这样的大米重多少千克呢?一袋大米是100千克,2袋大米是200千克,……10袋就是1000千克,1000千克就是1吨,像这样的10袋米才够1吨重。所以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等式:1吨=1000千克你还能找一些自己熟悉的物品,想想多少个这样的物品重1000千克,也就是1吨呢?

三、想想做做:

1、(1)看图说一说,加深建立1吨的表象

(2)80袋水泥重多少千克?是多少吨?这个问题怎么解决?说说你的想法。

2、(1)独立解决

(2)说一说思考过程

(3)通过换算,数和单位名称都改变了,那他们所表示的重量有没有发生变化呢?

3、独立完成后交流。

问:如果填别的单位合适吗?为什么?4、5、6、先讨论该怎样解决,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再独立解决。第6题要提醒学生注意单位的统一。

千米和吨的教案

临河小学“数学实效课堂”教学预案 教学内容认识千米共计课时 4 课型新授 第几课时 1 主备人王虎执教施教日期2015年月 日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 资源 课件与多媒体 预习 设计 学程设计学习要点 板块一:任务驱动(预设3分钟)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3.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4.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板块二:自主学习(预设17分钟)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板块一要点: 回顾旧知,引入新知 板块二要点: 1、看情景图,获取信息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 20-21 也例1 和“想想做做”第1-5 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感知和认识千米,建立1 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千米和米的关系,掌握1千米=1000 米,能进行米和千米之间的简单换算。 2、使学生结合实际情境感受千米是长度单位,体会1千米的实际长度,能举出实际例子说明 1 千米的长度,发展空间想像,培养空间观念。 3、使学生体会千米是计量长度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培养主动思考、相互交流等良好品质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厘米、分米、米,对于千米的认识有较浓厚的兴趣。在实际生活中也较多接触了千米的应用。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教学难点:建立1 千米的单位长度观念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 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你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吗?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 1 毫米、 1 厘米、 1 分米、 1 米各有多长。

2. 填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青口到新浦的公路长70()问:为什么青口到新浦的公路 长度要用千米做单位? 3.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学习千米的读法。 4. 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出示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的含义吗? 二、实践体验——建构“ 1 千米”的概念 1. 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比较广泛,那么1 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一猜。 ,我们学校操场的跑道1圈是300 米,课前老师带同学们在操场上跑了几圈,(3 圈),然后还沿直线又跑了多少米(100),那我们一共跑了多少米?学生计算汇报:1000 米。 像我们刚跑的1000 米就是 1 千米。板书:1 千米=1000 米大家对于1 千米有什么感受呢?交流交流。 如果我们只在100 米的直线跑道上跑()个100 米才是 1 千米,也就是10 个100 米是1 千米 1千米=1000米,1千米里面有10个100米 4)小结:1千米=1000米,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

最新三年级千米和吨教案

教师:学生:日期:时段: 课题复习千米和吨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与考点分析1、熟练地掌握各种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2、能在生活中正确运用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 3、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难点1、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了解这两个比较大的单位。 教学方法复习课 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 1、千米和吨 这学期我们认识了两个单位:千米和吨,来说说与它们相关的知识?(比如:千米是一个长度单位,其它的长度单位还有米、分米、厘米、毫米,其他长度单位相邻之间进率是10,而千米和米之间进率是100,1千米很长度,几千米就是一种望不到边的感觉,虽然摩天大楼很高很高,但还不至于望不到头,所以它只能用米做单位而不用千米做单位。用千米做单位都是一些很长的,如河流,道路等…… 吨是一个很大的重量单位,其他的重量单位还有千克和克。相邻重量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0. 一辆小轿车的重量差不多是1吨。一些很大的东西才会用吨做单位。(比如:车装箱等……) 1、练习: (1)单位换算: 3千米=()米 2000千克= ()吨 3厘米=()米 5000米=()千米 1分米= ()毫米 1050米=()千米()米 (2)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和()。 称一般物品的重量,常用()作单位,用符号()来表示。 授课案

2、在○里填上“>”、“<”或“=” 4300米○ 4千米 8000米○8千米 5千米○500米 1千米○1000米 4千米200米○ 420米 10千米○9999米 3、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一幢楼房高40()。 (2)小平的身高135()。 (3)飞机每小时飞840()。 (4)南京到上海的铁路长308()。 (5)青岛到济南的铁路长约400()。 4、列式计算。 (1)5千米的3倍是多少米? (2)60千米的一半是多少千米? (3)1千米是20米的几倍? (4)一头牛重量约500千克,一头马重约350千克,牛和马共重多少千克? 二、例题讲解 a探究创新 1、张星准备参加学校运动会的长跑比赛,每天沿着300米一圈的跑10圈,他一天跑了多少千米?一周 下来一共跑了多少千米? 2、修一条长1千米的公路,现在根据需要,把这条公路分成4段,每段的长度必须是整百米,而且各不 相等,怎么分? 3、6头牛重3吨,平均每头牛重多少千克? 4、一条绳子长4米,用去3米7分米,还剩多长? 5、粮食加工厂第一天运进2吨面粉,第二天运进650千克,用了2280千克,还剩多少面粉 6、小明从家到电影院走1250米,从电影院到学校走650米,小明从家经过电影院到学校走多少米?b延伸 故事:曹冲称象 c总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 2.会进行长度单位间的换算及简单的计算。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难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会用千米表示实际长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到目前为止,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毫米、厘米、分米、米) (二)学习新知 1.认识1千米。 师:如果我们要量从海林到哈尔滨的距离,用毫米、厘米、分米、米这4个长度单位合不合适? 师:你感觉1千米应该有多长? 2.感受1千米。 师:1000个1米有多长?你来猜测一下。(400米一圈的操场,走两圈半就是1千米)师:请每个人都在心里默默地想象一下1千米有多长,说给你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师:1千米究竟是不是你想象的那么长,你想不想亲自到室外去验证一下?我们一会儿到外面去验证一下1千米是不是你想象的那样长。去室外体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步要匀,路线要直。数步数时可以用手指帮助计数。靠路边行走,注意安全。完成学习汇报单你们走了多少步?你们感觉走的累不累呀?用多长时间呢?你觉得1千米怎么样?今后,我们就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测一下,从一点到另一点你走的路大约有多长回到教室里,说一说走完1千米的感受。 3.估算1千米。从我们学校门口出发到哪里大约是1千米。 4.单位间的换算 (三)巩固练习 (四)总结阶段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写一篇数学日记———《感受1千米》。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写:你眼中的1千米有多长。走完1千米的路你有何感受。板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千米=1000米1km=1000m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板书:1千米=1000米) 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 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 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 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回答预测: ①一圈200米,5圈是1千米。 ②一圈250米,4圈是1千米。 ③一圈400米,2圈半是1千米。

新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测试卷(含答案).doc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测试卷(含答案) 学校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 分) 1.两个公交站台之间的距离大约()。 A.100 米 B .1 千米 C .10 千米 2.1.5 吨 =( ) A.1 吨 50 千克 B.1 吨 500 千克 C.150 千克 3.摩托车每小时行驶()千米。 A.10 B . 20C .60 4.一位同学约重 25 千克,()位同学约重 1 吨。 A.10 B.40 C. 25 D.20 5.1 千克棉花和 1000 克沙子比 ( )。 A 、棉花重 B 、棉花轻 C 、一样重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4 分)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小明跑 60 米需要跑 11()一节课要上40 () 中国航空纪念币厚约2()一篮球约重580() 一辆卡车的载质量约4()黄河全长约5464() 7.8 千米是()个 10 米, 1 吨是()个 100 千克。 8.在○里填上“>”“<”或“=”. 3900 米○ 4 千米 2 平方米○ 2000 平方分米 13× 29○19× 23 4 千克○4000 克. 9.学校的食堂一天能吃掉 200 千克面粉,()天能吃掉 1 吨面粉。 10.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数。 3 米= _____厘米120 分= _____时 3 时 15 分= _____分 700 米 +300米= _____千米1 吨﹣ 400 千克= _____千克 11.故事书厚度大约是 7(),动车每小时行驶 200()。 12.一袋大米重 25 千克,学校食堂购买40 袋大米,重()千克,是()吨。13.果园里有 78 棵桃树,平均每棵桃树产桃60 千克,这些桃树一共产桃()千克;如果把这些桃子运往水果市场,安排一辆载重()吨的货车比较合适。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二)过程与方法 利用迁移的规律,体验探索1千米的过程,使学生进一步学会估算和分析问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与同伴交流中体验学习数学的愉悦心情。 二、目标分析 “千米”是一个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学生在生活中经常会听到、看到有关千米的使用信息。由于"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对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学习过程中千米概念的建立比较困难,是学习的难点。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通过课前、课中、课后三段教学的融合,让学生在体验中发现,在发现中建构,在建构中实践,在实践中内化和提升。另外,在采集教学素材时,紧紧抓住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践感受,围绕着教学重点"千米的认识",组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索、研究和发现,让学生在愉悦的情趣中感受“千米”,建构“千米”,应用“千米”。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2.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3.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四、教学准备: 课件,皮尺,课前以小组为单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复习旧知

(1)说说我们已学过哪些长度单位?(教师板书)用你喜欢的方式表示1米、1分米、1厘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①一枝铅笔长18()。 ②一枚1分硬币厚约1()。 ③教室里的课桌高8()。 ④教室地面约长8()。 ⑤北京到黄山市的距离是1316()。 1.导入新课 揭示课题: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很远,用米测量太麻烦了,我们需要用更大的长度单位来测量,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教师板书课题)【设计意图】从简单的回顾中引入新课,既复习了旧知,又为探索新知做好铺垫,同时使学生感受到知识之间的系统性。提出测量北京到黄山市的路程,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出发,让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使学生感受到认识千米的必要性。 (二)联系生活,建立表象 1.初步建立1千米的观念 (1)说一说:对于"千米"这位新朋友,你想知道些什么? (2)想一想: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你能否具体说说你心目中1千米的长度?(可以结合课前了解到的信息来描述) 2.进一步建立1千米的表象 (1)结合课前测量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周的长度,你认为1千米有多长?(每个学校的跑道可能不相同,实际教学时,尽可能用学生身边的数据。) 课件出示:我们学校运动场跑道一圈是200米,沿跑道走( )圈的长度正好是1000米,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是1千米。教师板书:1千米=1000米。 (2)出示标准化跑道的图片,注明跑道一圈是400米。 课件出示:沿跑道走半圈是()米,走()的长度正好1千米。 3.实际感受1千米 (1)到操场上量出100米的距离,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此环节也可以在课前完成)(2)让学生按一般的步行速度实际走一走,所需时间大约是1分15秒。 (3)让学生想象一下10个100米有多远。

《千米的认识 》的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已经认识了米、分米、厘米及毫米的基础上学习长度单位“千米”,知道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初步建立1千米(公里)长度的观念,知道1千米(公里)=1000米.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掌握测量1千米的方法.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和合理推理的能力以及实际测量和估测能力. 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1千米的长度,掌握1千米和1米的关系. 教学难点 让学生亲自体会生活中测量1千米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师问:我们都学过什么长度单位?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有多长吗?1厘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 2.小组交流,整理资料(课初,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课外测量的情况)各小组汇报课外测量情况: (1)测量一下路边两根路灯间的距离为多少米?多远为1000米? (2)测量一下学校运动场的跑道一圈是多少米?跑几圈是1000米? 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出示图片“认识千米”. 师问:请同学们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发表自己的看法.2.教师小结: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路旁的里程碑上标有50千米(km)、100千米(km)的字样,同时板书“千米”. 3.设疑:计算比较长的路程,为什么通常用“千米”(公里)作单位? 你们想了解有关千米的什么知识?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长度单位“千米”.

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 1.各小组汇报课外实际测量情况.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并把有关数量板书. 2.教师说明:路边两根路灯杆间的距离是50米,二十一根路灯杆的距离长1000米; 运动场跑道的一圈通常是400米(结合本校实际)跑两圈半是1000米.那么,1000米用较大的单位表示就是1千米. 师问:你们知道1千米和1米之间的关系吗?(板书; 1千米=1000米)3.估想. (1)师问:1米有多长?50米有多长?100米有多长?两个里程碑间1千米的长度?(让学生闭眼想象) (2)师问: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的里程大约是1千米?(小组讨论)(3)师问:你能说一说你是怎样猜测的吗?想一想,你还知道什么物体间的距离大约是1千米,或者是几千米? 记忆进率. 问:还记得手指游戏吗?现在请你猜一猜“大哥和二哥”之间有什么秘密? 明确:大拇指代表“千米”、食指代表“米”;大拇指和食指之间的距离较远,正好表示它们之间的进率是1000. 四、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看下图,从小林家到什么地方有1千米远,把路线画出来. 学生汇报时,说一说想的过程. 2.把每小时的路程和合适的交通工具用线连接起来. (学生订正时,适时加入交通法规教育.) 五、实践. 师问:你们想不想体验一下走1千米有什么感觉?想不想知道自己走了多少步就是1千米?走了多长时间大约是1千米?(组织学生到操场分小组进行探究活动“走一走”) 汇报:你们是怎么走的?有什么感觉? 六、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千米和吨测试卷

开发区实小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检测题 班级姓名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31分。) 1.2吨=( )千克 7千米=()米 600分米=()米 3小时=()分钟 5000千克=( )吨()吨〉5999千克 730米+270米=()千米 1吨-1千克=()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1)1个哈密瓜重约3()。 (2)南京长江桥全长约7000( )。 (3)一根旗杆高8()。 (4)一个计算器约重50()。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57(),载重4()。 3.一袋面粉重20千克,()袋面粉重1吨。 4.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800米,他5分钟能行() 千米。 5.2块砖重10千克,100块砖重()千克,()块砖重 1吨。 6.跑道每圈400米,2圈是()米。小华跑5圈跑了是() 千米。 7.一个成人的体重是50千克。()个这样的成人的体重大约 有1吨。 8.一袋水泥重50千克,80袋水泥重()千克,合()吨。 9.某地线路图 学校 380米公园 420米小红家 410米 372米 400米 邮局 628米小芳家 从小芳家经过()到()是1千米。小芳从家到学校最近的一条是经过()到学校,一共走()米。

10.把下面各数量按从轻到重的顺序排列。 2800千克 3吨 5千克 689克 ()<()<()<() 二、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12分) 1.2吨是()千克的8倍。 ①25 ②500 ③50 ④250 2.一只梁龙大约长20(),重45()。 ①千米②米③千克④吨 3.小青的体重是35()。 ①克②千克③吨 4.一条跑道长400米,小明每天跑5个来回,他每天跑() 千米。 ①2000 ②2 ③4000 ④4 5.一桶汽油重100千克,一辆卡车运了20桶汽油,共重2()。 ①克②千克③吨 三、判断。(5分) 1.3吨大于5千克。() 2.摩托车每小时约行驶55千米。() 3.比6吨多80千克,是680千克。() 4.千克和吨都是质量单位。() 5.2000千克的玉米比2吨的玉米重。() 四、计算。(24分) 1.直接写得数。(6分) 70×2= 200×50= 210÷3= 73×2= 40×60= 150×3= 70×30= 50+33= 20×31= 21×40= 450×2= 300÷2= 2.列竖式计算。(18分) 80×35= 637÷7= 508÷2=

三年级认识千米教案

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0页—22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具体情境和实践活动,认识并感受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测量、推算、估计等活动中,初步了解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广泛联系,培养动手实践,合作交流的意识,发展数学推理、估测能力,形成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

课前准备:分小组观察100米的跑道,走一走长100米的跑道,记下用了多少步;了解学校环形跑道的长,并记录相关数据。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创设情境。 1、复习旧知,引发思考 师:我们以前都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谁能告诉我1学生?米大约多长1分米大约多长??1厘米大约多长 纷纷回答。师:哦!大家用手比划的方式表达出了长度.很好!师: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个新的长度单位——千米!(板书:认识千米)师:想想1千米的长度你还能用手比划出来了吗?那就通过今天的

学习体验,想想用什么方式表示出1千米的长度吧! 2、创设情境,唤醒初识师:生活中,你都在哪里见过或听说过千米?师:老师也收集了一些相关信息,你从图中看到了什么信息呢?(课件展示相关千米的图片)师:现在你对千米有了什么初步的印象呢?学生:千米很长,很远!师:是的,当我们计量较长的距离时通常用到千米这个单位,用字母km表示,千米还有一个名称是公里。(课件出示概念并板书:km公里)师:接下来老师就邀请大家一起开启我们今天的体验之旅,从多形式,多方位来体验感知1千米的长度! 二、分层体验,构建感知 (一)借助经验,步数量化1千米。 1、师:1千米比较长,我们先来体验100米的长度。大家看这是我们熟悉的学校运动场,这条是

最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千米和吨复习一对一教案

学生姓名:年级:科目: 授课日期:月日上课时间:时分------ 时分合计:小时 教学目标1.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初步建立某些物体1吨重的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学会查找资料,学会与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难点导航1.教学重点:千米和吨的含义以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2.教学难点:千米和吨的含义以及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简案:认识千米认识吨 授课教师评价:□准时上课:无迟到和早退现象 (今日学生课堂表□今天所学知识点全部掌握:教师任意抽查一知识点,学生能完全掌握现符合共项)□上课态度认真:上课期间认真听讲,无任何不配合老师的情况 (大写)□作业完成达标:全部按时按量完成所布置的作业,无少做漏做现象审核人签字:学生签字:教师签字: 备注:请交至行政前台处登记、存档保留,隔日无效(可另附教案内页)大写:壹贰叁肆签章:

【知识点总结】 认识千米 1.计量路程或测量公路、铁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 2.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1千米=1000米 3.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把千米换算成米,就是在千米末尾添上3个0;把米换算成千米,就是在米数末尾去掉3个0。 长度单位换算(必记)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一、填空。 1.大明骑自行车的速度是每分钟600米,他5分钟能行()千米。 2.跑道每圈400米,2圈半是()米。小华跑5圈跑了是()千米。 3.7千米=( )米600分米=()米 4.在( )内填合适的单位名称。 南京长江桥全长约7000( ) 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47() 一、基本练习: 1.在下面的()里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⑴.课桌的宽度约是60()。⑵.学校综合楼的高度约是14()。 ⑶.1元硬币的厚度约是2()。⑷.自行车每小时行驶的距离大约是22()。 (5)数学课本厚7(); (6) 成人3小时行15()。 2.填空: ⑴.2米=()分米⑵.60厘米=()分米 ⑶.300厘米=()米(4)80毫米=( )厘米 (5)6厘米35毫米=( )毫米 二、变式练习 1、在里填上“﹥”、“﹤”或“=”。 2000米○3千米5千米20米○5020米 4100米○4千米 8千米○8006米 5米○50厘米 400毫米○4米 7厘米○62毫米97厘米○10分米 83米○8厘米 40厘米+6厘米○1米 1千米〇1000米4米〇400分米 6米〇59分米1千米〇999米 50厘米〇4分米

苏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教材分析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小学数学教学的长度单位有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其中前四个单位已经在二年级教学。教学的质量单位有克、千克和吨,其中前两个已经在三年级上册教学。千米和吨不与其他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一起教学,是因为认识千米和吨需要相应的生活经验支持,要在现实的情境里体验1千米是多长、1吨是多重,要联系万以内数的知识进行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低年级学生一般不具备认识千米和吨的条件,所以教材在三年级下册教学这两个计量单位。本单元编排两道例题,内容的具体安排如下表:例题教学内容练习编排例1哪些时候要使用千米,1千米有多长 千米和米的换算例2哪些时候要使用吨,1吨有多重 吨和千克的换算练习三学生进入应用千米或吨的现实情境,才能感受为什么要使用这两个单位,才会体验1千米有多长、1吨有多重。学生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和1吨的质量观念是教学重点,如果他们不了解1千米实际有多长、1吨实际有多重,头脑里就没有千米和吨的概念。千米和米的换算、吨和千克的换算都是很简单的,换算的目的仍然是体验千米和吨。 (一)因地制宜,安排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 千米是比较大的长度单位,日常生活中经常应用。尽管有些学生曾经在各种场合听说过这个长度单位,但并没有形成1千米的长度观念。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低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较少有机会接触千米,缺少感性认识来支持概念的形成。二是千米无法像较小的长度单位那样,在直尺上直接感知。 例1教学千米,先出示三幅画面,显示千米在公路、铁路等交通运输中的实际应用。结合这些画面告诉学生“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这些画面和这句话语,能给学生一个鲜明的印象:计量很长的路程或很长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教学这段内容,要给学生讲讲画面中标记的意思。如,火车已经行驶了180千米,公路上汽车限速每小时60千米,离开黄山还有98千米。还要让学生知道,“千米”可以用符号“km”表示,这些知识在生活中和后面的数学学习里会经常使用。 例题接着讲1千米有多长,着力帮助学生感知1千米的实际长度,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多数学校都有100米长的直跑道,教材要学生“看看100米的跑道有多长”,想想10个100米会是多长,在此基础上接受新知识“10个100米是1000米,就是1千米”。这里的“1000米就是1千米”,首先揭示了什么是1千米,即1千米的概念。然后指出了千米与米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学生有了1千米的初步概念,千米与米的进率自然就记住了。课堂教学要在这个环节上多用一点时间,在指出“10个100米是1千米”的同时,让学生到操场上看看100米长的跑道,或者在座

千米的认识_教案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 1.例3(见下页图). 通过情境图,将学生引入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引出千米,图中的道路指示牌,表明了主题.接着,展示学生比较熟悉的运动场400米跑道上运动的场景,目的是让学生感受1千米,知道1千米=1000米.创设生活中的情境,目的在于唤起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直接经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3的情境.教师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类似图中的情境你见过吗说一说图中主要说了些什么"学生可能会说出:"到叶镇还有21千米","到灵山还有23千米",也有的学生会说出:"小汽车1小时可以行80千米"等等,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并由此引出千米. (2)引出千米后,还要让学生说一说对千米的感受,如千米(也叫公里)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 (3)出示运动场跑道上学生的活动情境,将1千米与学生的经验建立起联系,增强学生对1千米的感受.如果学生没有接触过400米1圈的标准跑道,也可以结合本校操场的跑道,如200米1圈的跑道,5圈就是1千米. 2.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这部分内容是以量一量,走一走,估一估的活动形式呈现的,借助学生的活动经验,增强学生对1千米直线距离的感受. 教学这部分内容,应注意下面几点:

(1)可以在操场的跑道上,或在学校的其他地方量出100米的直线距离.测量时,应该先确定起点并选定一条直线,然后用卷尺(或其他测量工具)量出100米,在50米及终点处各设立一个明显标志. (2)让学生先看一看50米的直线距离,再看一看100米的直线距离,然后想像一下2个100米有多远,3个100米有多远,……10个100米有多远. (3)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走100米的活动. 要求小组长具体负责,每组要有指定的记录员.活动内容是:①用平时的步幅,走完100米,确定走的步数.用平时的速度,确定走100米需要的时间.学生可以以平时的速度走到100米处,边走边数出自己走的步数.②提醒学生这不是比赛,如果比平时走得快(或慢),走的步幅比平时大(或小)都会影响对1千米有多远的推想.③让学生根据走100米的感受(用的时间和对距离的直接经验)推想出1千米大约有多远. (4)组织学生完成做一做.到校门口,以小组为单位,互相说一说(估)从学校门口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走1千米的活动,感受1千米的距离. 3.例5及"做一做".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接触了千米,并明确了千米与米的进率,初步建立了1千米的长度观念,这里学习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时,应注意下面几点: (1)出示例5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先独立填写,然后让学生在组内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认识千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知道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慨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量出到100米的实践活动,量出1米的距离,走一走有多少步,沿操场走1圈(200米),看看用了多少时间? 一、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千米: 1、复习旧知: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吗?你们能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吗?1厘米、1分米、1米呢?如果测量铅笔的长度用什么单位比较合适?测量教室的长度呢?为什么选择这个单位?生:量比较长的物体用“米”作单位。 [设计意图:从复习入手,引出新知,唤醒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明白到用原来的单位来测量比较长的物体是不方便的,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2、情境导入:

师:元旦老师准备去北京旅游,找来地图,提前想看看中山到北京有多远的距离,从中我又发现这样一个长度单位?你们认识吗?﹝出示中山到北京的铁路图,显示中山到北京2000多千米﹞生:千米。师:谁来说说在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生:指路牌、里程表、时速表、地图上。 师:看来同学们在生活中已留意到了这个长度单位。老师也带来一些生活中的例子。你能说出每张图所表示的意思吗? 生:图1这是高速公路上的路程指示牌,这里离济南还有242千米。图2这是限速标志,限速每小时60千米。﹝师:你能具体说说吗:每小时不能超过60千米﹞。 图3这是摩托车时速表,显示已经走了23千米。 [意图:通过观察里程碑、指路标志、速度表、限速标志,让学生体会到"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进一步认识数学的价值。] 图4这是北京地图上的线段比例尺,就是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的40千米。在中国地图上的比例尺,是用图上1厘米表示实际的800千米。 师:通过这几个例子,你能说说什么时候用千米这个长度单位?对,在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等比较远的路程或交通工具一小时行驶的路程时,通常我们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符号km来表示。千米又叫做公里。 [意图: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可以帮助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自己寻找目标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千米和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 操作活动中建立l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l千米=1000米。能进 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 米的应用价值。 2.在课前课后的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 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 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互动对话--生成“千米”的概念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用你喜欢的 方式表示1厘米、1米。 2.填空:给下面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橡皮长4( );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 安镇到无锡的公路大约长14( )。 我们安镇到无锡的公路长度,为什么要用千米做单位? 3.讲述;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做单位。介绍千米的符号。(板书:千米km)学习千米的读法。,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二、实践体验--建构“1千米”的概念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猜测: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较广泛,那么1千米究竟有多长呢?猜猜看! (2) 1千米到底有多长呢? 教师举例。 (3)提问:你知道,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 (4)小结:1千米=1000米。 2、回忆课前活动--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概念。 (1) 算一算:课前已经量出我们学校的跑道一圈有多长,几圈是1千米?明确250米一圈的跑道,4圈是1千米。

(2)估一估:课前已经请大家去操场走了走,一圈大约走了多少步,大约用了多少分钟?你能估计出大约走多少步是1千米吗? 走1千米大约要用多少分钟呢? (3)说一说:你感觉1千米长吗? (4)找一找:从学校到附近什么地方大约是l千米?你还能在生活中找出1千米吗? 三、生活应用--活化“千米”的知识 1.进一步认识“1千米”。 (1) 做“想想做做”第1题。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引导学生说出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求什么。 2.进一步理解“1千米=1000米”。 做“想想做做”第3题。 组织交流。 3、进一步明确各种长度单位。 做“想想做做”的第4题。 4.综合运用新知解决实际问题。 (1)做“想想做做”第5题。 (2)做“想想做做”第6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又学到了什么新知识,和以前学习的哪些知识有关?学了有什么用?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封面) 三年级数学下册《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授课学科: 授课年级: 授课教师: 授课时间: XX学校

本课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感知和了解1吨的含义,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难点是将千米 和吨的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但这一部分内容,学生掌握的并不是很理想,主要出现以下一些问题:填上合适的单位或数时,很容易出错;单位转化时容易出错,两个 相邻之间的单位转化问题不大,但出现不是相邻的单位转化时错误率还 是比较高。 在学生们的脑中对长度单位和质量单位没形成一个完整的、具体的 概念。虽然在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但对他们来说是抽象的,1千米到底 有多远?1吨到底有多重?他们完全体会不到。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 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 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 时间,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谈一下上体育课跑步时的感受,大家都说 跑了2、3圈后就觉得累了,接着告诉学生跑道跑6圈多就是1千米,后来发现他们好像理解了1千米是比较长,但他们只是知道千米是比米大 的长度单位,如果能找时间带他们去跑道上走了6圈多,感受一下会更好。

吨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认识吨时,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场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等,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吨,学生头脑中还是没有的。 因而,我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本课教学前,我让孩子预 先了解了自己的体重(千克为单位),在搜集了一些体重数据后,让学 生感受多少个就是1吨,再了解书上介绍的有关吨的信息,减低认知的 难度:以班上最轻的一个同学25千克计算,算40个这样的学生的体重 大约1吨,以较重的一个同学50千克计算,算20个这样的学生的体重 大约1吨,这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过这一环节设计,学生可达 到心里顿悟,紧接着,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搜集相关数据,让学生寻 找身边见过的哪些物体用吨来作单位比较合适,让学生感知在计量比较 重的或大宗货物时常常用吨来作单位,通过形式多样的引导,学生可以 全方位地感受到吨的存在。 总体感觉,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认识“千米和吨”,有一定的难度, 一是他们的年龄决定了感知的难度,二是因为其实“千米和吨”在孩子 的身边并不常出现,无法有更多更感性的接触,就凭走跑道,想象多少 个同学的体重,看一些图片,感知仍比较薄弱。这在做习题时,表现的 特别明显,学生无法选择合适的单位。如补充习题“一艘海轮的载重4500()”一题,学生知道海轮很大很重,但到底是种什么程度, 却是没有概念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横向比较,才能得到答案。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 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

【K12学习】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 米》教案教学设计 新苏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千米》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千米和吨 课题:认识千米第 1 课时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2.在实践活动中,学会积累与查找资料,继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情感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

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 一枚1元硬币厚约3() 学校跑道一圈长250() 课桌长约10() 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 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 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 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 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千米又叫公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 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出示照片) 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

《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千米和吨》教学反思 本课重点是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能进行长度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感知和了解1吨的含义,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难点是将千米和吨的概念与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形成正确的认知观。 对三年级学生来说,1千米这一观念的建立难度较大,因为平时学生不太关注两个地方之间的路程是多少。当然,学生也并非是一张白纸,他们在马路边、公路交叉口、高速公路等地见过“千米”(也叫“公里”),对千米已有所认识。所以,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以前看到过“千米”这个单位吗?在哪里看到过?你知道还有哪些地方要用到“千米”?然后让学生估计:“从学校到什么地方大约是1千米?” 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哪里到哪里大约是100米,走100米要多少时间,教学时,我首先让学生谈一下上体育课跑步时的感受,大家都说跑了2、3圈后就觉得累了,接着告诉学生跑道跑6圈多就是1千米,后来发现他们好像理解了1千米是比较长,但他们只是知道千米是比米大的长度单位,如果能找时间带他们去跑道上走了6圈多,感受一下会更好。 吨这个概念是比较抽象的,在认识吨时,通过码头装卸货物的场景,通过集装箱、货车运载大宗物品的场景等,感受生活中“吨”的广泛应用;但是真正意义上的吨,学生头脑中还是没有的。

总体感觉,三年级的孩子对于认识“千米和吨”,有一定的难度,一是他们的年龄决定了感知的难度,二是因为其实“千米和吨”在孩子的身边并不常出现,无法有更多更感性的接触,就凭走跑道,想象多少个同学的体重,看一些图片,感知仍比较薄弱。这在做习题时,表现的特别明显,学生无法选择合适的单位。如补充习题“一艘海轮的载重4500()”一题,学生知道海轮很大很重,但到底是种什么程度,却是没有概念的。需要进行一定的横向比较,才能得到答案。 这堂课的关键是让学生参与对1千米或几千米的体验和感悟,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并将生活经验转化为认知结构。课前布置学生走一走、量一量是非常重要的活动。如果没有这些活动,而只靠学生想象1千米有多长是无法建立1千米的观念的,要建立千米和吨的概念,不是几节课就可以建立起来的,这要他们多留意、观察生活,更需要老师提供更多给学生认识感受的机会,让学生在脑海中建立相应的比较标准,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