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组合结构节点研究进展

新型组合结构节点研究进展
新型组合结构节点研究进展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

林毅夫“新结构经济学”讲稿摘要 一、为什么要对发展经济学理论进行反思? 任何理论,包括经济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其目标都是帮助我们理解所观察到的经济社会和自然现象,以及这个现象背后的机制、因果关系。这样的理解能为政府、企业或个人做各种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更好地达到目标。如果一个理论不能帮助我们理解并解释所观察到的现象,这个理论就必须进行反思。同样,如果根据这个理论所制定的政策或做出的选择不能帮我们达到我们所要的目标,这个理论也必须进行反思。 事实上,自2008年以来,从报纸到学术会议,“反思”在经济学界很常见,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对2008年突如其来的这场国际金融经济危机,现有理论在危机前未能预测,危机后未能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二、反思结构主义 发展经济学作为现代经济学的新分支,二战后才独立出来,在过去的近3/4个世纪,发展经济学本身一直在反思。 最早的发展经济学理论,即发展经济学思潮的第一波(或称第一版),由当时一批“结构主义”经济学家提出。 为什么称为“结构主义”,因为当时那些经济学家看到发达国家非常先进、富裕,发展中国家非常落后、贫穷,他们进行了分析,结论是:两者差距乃经济结构差异所致。发达国家有洋枪大炮等重工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高,而发展中国家以农业、自然资源为主业,技术水平与劳动生产率很低。 所以,从这个理解出发,第一版发展经济学提出的解决办法是以改变两者之间的结构差异作为出发点,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发达国家所拥有的洋枪大炮等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 发展中国家为什么没有发达国家的重工业和现代化产业?第一版发展经济学给出的解释是:市场失灵,即发展中国家结构僵硬,市场无法配置资源。因此相应的发展建议就是政府积极干预,直接配置资源去支援先进产业或重工业优先发展,提出的政策就是进口替代战略,鼓励发展中国家出口农产品、自然资源等,以交换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产品。

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组合结构的发展现状及前景 1 概述 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构件称为组合构件,组合结构是由组合构件组成。例如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通过研究和实践证明,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建筑体系具 有以下几个特点[1]: 1)建筑物自重轻; 2)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住宅体系的楼板是一种性能良好的大开间楼板; 3)体系节能、隔声性能好,更适宜居住; 4)体系采用了新型的墙体材料,大大减小了墙体的厚度,因而可比砖混结构增加10%的使用面积; 5)该体系的主要构配件均可在工厂内生产,标准化程度高, 质量容易得到保证。 50多年来,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新的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四大结构,即钢结构、木结构、砌体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列,已扩展成为五大结构。 2 组合结构在我国的发展 我国在组合结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原冶金部建筑研究总院最早开始进行组合结构的研究,继而有西南交通大学、重庆建筑科技大学、中国建筑科学院、华南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清华大学等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系统地研究了各种配钢方式的型钢混凝土梁、柱、节点等各种构件的基本性能。进而于20世纪90年代又进行了钢骨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模拟地震动态试验、拟动力试验,应用结构的静动力特性与分析方法,在我国自己的试验研究基础上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设计计算理论。1989年曾提出了《型钢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建议》,1997年原冶金工业部主要参考日本规程,编制并颁发了行业标准《钢筋混凝土设计规程》。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开始引进与研究组合楼盖这种结构形式,由于这种结构既省去全部模板工程,又可以立体作业,不但省去了大量木材与人力,而且大大加快了施工进度,很快受到了许多建设者的欢迎。较早采用这种结构作为楼板的典型建筑有上海锦江饭店、静安饭店、深圳发展中心、北京香格里拉饭店等,高层建筑采用组合楼盖的工业厂房有沈阳海热电厂等。组合结构可以发挥钢与混凝土各自的特长,因而具有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节省钢材、降低造价、施工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为组合板、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以及 钢—混凝土结构体系。 2.1 组合楼板的优点

新结构经济学期末测试练习题9

1、哪一项关于宏观经济理论流派的论述不正确()。 A.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不仅仅考虑市场和政府在充分就业(资源充分配置)上的局限与作用,更需要考虑结构变迁以及不同发展阶段对经济波动的影响 B.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秉持理性预期观点认为政府干预起不到预期效果 C.古典经济学秉持萨伊定律认为不会出现自愿失业 D.凯恩斯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会失效需要政府干预才能抑制经济衰退 正确答案:C 2、工业革命之后的康德拉季耶夫长波反映了哪类要素禀赋支配下的外生冲击()。 A.物质资本 B.自然资源 C.人力资本 D.劳动力 正确答案:A 3、哪一项对20世纪下半期美国的经济增长出现稳定化趋势的解释不符合结构变迁的视角()。 A.相比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的巨大冲击,美国之后由于产业转型升级以及节能技术进步使得石油冲击不再那么重要 B.美国就业结构变得越来越稳定,白领工人占比越来越多,蓝领工人占比越来越少 C.美国相对波动较大的制造业比例显著下降,相对波动较小的服务业比重显著上升 D.吸取了大萧条的教训,美国宏观经济管理能力大幅提升,驾驭经济周期能力提高 正确答案:D

4、就战后至今世界各个经济体的整体趋势而言,经济波动随发展阶段的变化趋势是()。 A.经济波动与发展阶段无关 B.经济发展阶段越低,经济波动越大 C.经济波动随经济发展阶段呈现倒U型变迁趋势 D.经济发展阶段越高,经济波动越大 正确答案:B 5、哪一项对发展中经济体整体上相对而言经济波动比发达经济体更大的论述不符合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 A.波动性更大的产业在发展中国家中所占比重更大 B.发展中国家大多处于全球产业链低端,抗击风险能力较低 C.越是违背比较优势发展战略的发展中国家更容易遭遇更大的经济不稳定 D.发展中国家的宏观经济管理能力远差于发达国家,所以波动更大 正确答案:D 6、哪一项关于“潮涌现象”的相关论述不符合新结构宏观经济学的视角()。 A.具备信息优势的政府可以发挥因势利导作用规避过度的“潮涌现象” B.发达国家相对而言处于世界产业链的最前沿,永远都不会出现“潮涌现象” C.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处于世界产业链的前沿内部,对有前景的产业有共识 D.协调问题和信息问题以及市场的“羊群行为”都会加剧“潮涌现象” 正确答案:B 7、哪一项关于货币中性的论述不正确()。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见解 王勇(香港科技大学)

“新结构经济学”的新见解 王勇* 去年六月恩师林毅夫教授在世界银行圆满卸任,四年之后重新回到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执掌教鞭。林老师在世行的四年期间,将原来强调“比较优势”和企业“自生能力”这两个基本概念的发展经济学说进一步升级为“新结构经济学”的理论框架。林老师认为,“新结构经济学”是整个发展经济学中正在兴起的第三波思潮。第一波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兴起的“结构经济学”,强调市场失灵,主张“进口替代”的以政府干预主导的发展战略。第二波是八十年代起主导的“新自由主义”学说,代表性的政策主张是“华盛顿共识”和经济转型与改革的“休克疗法”。林老师将“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的提出称为他在世行工作四年的“毕业论文”。从世行回到北大以后,林老师在短短数月内连续出版了数本关于新结构经济学以及中国经济发展的著作。 而今年十月份,又喜逢林老师六十大寿。在林老师生日期间,北大国家发展研究院非常成功地举办了第一届“新结构经济学”国际研讨会。会上北大的校领导宣布将成立“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大力推进林老师首倡的这一发展经济学第三波的理论与政策研究。 而就在林老师60岁生日宴会前一周左右的某个晚上,哥伦比亚大学的魏尚进教授给我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让我对林老师所提出的“新结构经济学”,结合我自己在这方面的独立研究,列举几项我认为是最重要的新见解。无独有偶,前几日我去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作学术报告,期间傅十和教授将他朋友写的对林老师《新结构经济学》的批评性的匿名评论转发给我,并询问我对该批评的看法。我读后发现,该批评主要是对“新结构经济学”究竟新在何处非常质疑,反映了该读者对新结构经济学尚缺乏深度的了解。 我在求学和研究的路上,一直以来都有幸受到林老师的指点和提携。在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读硕士研究生时,我就曾上过林老师的“中国经济专题”与“发展经济学研讨课”,至今 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获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香港科技大学经济系助理教授。作者电子邮箱:wangyong.cg@https://www.360docs.net/doc/9215342498.html,。

新型组合结构概述1

新型组合结构概述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的组合结构已不能满足建筑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为使更多人了解新型组合结构,作者从组合结构构件方面对其进行介绍。 根据结构的基本组成,分别从组合柱、组合梁以及组合板三个方面对当前新型组合结构,比如薄壁钢管混凝土、中空夹层钢管混凝土、FRP-混凝土、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空腹板做简单概述。 关键词:新型组合结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 Introduction on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ing of society, traditional composite constructions haven’t accommodated the demand of architectural functions. For introduce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s to more people, author gives the explanation form the aspect of composite component. According to the element of construction, author introduces composite colum n, composite beam and deck, for examples, concrete-filled thin-walled steel tubes, concrete- filled double-skin steel tubes, FRP-concrete,steel encased concrete and composite void-web deck. Keywords: new types of composite construction composite column composite beam composite deck 1 引言 组合结构指两种或两种以上材料组合在一起形成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组合结构仅包括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结构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组合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广义组合结构是指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同时在设计时应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行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综合效益。 广义组合结构在材料使用上具有更广的范围。除了传统的钢材与混凝土, 各种新型材料的发展为组合结构的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FR P、玻璃、轻合金材料、工程塑料等与钢材、混凝土和木材等传统材料组合, 可进一步发挥出各自的材料优势, 形成不同类型的组合构件。广义组合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和途径, 如材料间的粘结力、机械连接件的抗剪抗拔力、构件或材料间的相互约束与支持等。合理运用各种组合方式,可以使各种材料扬长避短,获得一系列性能优越的组合构件或体系。组合结构将多种材料或构件通过某种方式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组合后的整体工作性能要明显优于各自性能的简单叠加。。现代广义组合结构应进一步开发对高性能材料的有效利用,并使结构形式和体系更加合理化和多样化。深入理解广义组合结构的特性和原理,可以开发出更高性能的组合结构形式并建立新的设计概念,使组合结构的设计趋于更合理、更可靠、更经济、更耐久。本文针对现代组合结构构件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分别从组合结构柱、梁以及组合结构楼板等几个方面介绍现代组合结构发展状况并对组合结构的发展

经济学科普:新古典派经济学

新古典派经济学 新古典派经济学在经济学中是作为对经济理论的学派名词,在中国,由于翻译上的原因并未能完全对应英语中的学派分类。在一般的经济学文献中,对应于中文的新古典派经济学是两类不同的学派分类。 对应于早期的,俗称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 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剑桥大学的马歇尔,他在1890年出版的《经济学原理》一书中,继承了19世纪以来英国庸俗经济学的传统,兼收并蓄,以折衷主义手法把供求论、生产费用论、边际效用论、边际生产力论等融合在一起,建立了一个以完全竞争为前提、以“均衡价格论”为核心的相当完整的经济学体系,这是继密尔之后庸俗经济学观点的第二次大调和、大综合。 马歇尔用均衡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并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上建立各生产要素均衡价格决定其在国民收入中所占份额的分配论。他颂扬自由竞争,主张自由放任,认为资本主义制度可以通过市场机制的自动调节达到充分就业的均衡。新古典经济学从19世纪末起至20世纪30年代,一直被西方经济学界奉为典范。 对应于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俗称新古典派经济学第二代(New Classical Economics)。 新古典派经济学(New Classical Economics)是在对以往新古典派经济学(Neoclassical)进行细化,而于1970年代形成的学派。其理论框架由理性预期假说和自然失业率假说组成。该学派主张市场经济能自动解决失业、不景气等问题,而政府主导的稳定政策没有任何效果。在失业和通货膨胀的两难问题不仅在长期,短期也不存在这一点上,与货币主义不同。 该学派有时也因为其对理性预期的注重为特征称之为理性预期学派,但是不能算正式的学派称呼。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理论特色 西方经济学经历20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世纪三次大的革命,已经成为一门蔚为壮观的学科。但它始终未能摆脱其固有的理论思想和理论体系上的致命缺陷。正是这个缺陷构成了新兴古典经济学得以产生和兴起的理论条件与逻辑起点。新兴古典经济学在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基本范畴、理论框架、分析范式等方面的开拓性研究取得崭新突破,并以此为基础,对企业成因和经济增长长期动态模型等提出新的学说。新兴古典经济学增强了对现实经济事实的解释力,受到日益广泛的认可,成为西方经济学理论特色的最新反映。 一部西方经济学说史向我们展示的是,源自古希腊以来的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和经济理论,不断涌流与分化,不断否定与前进,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智慧长河与信息洪流,林林总总的流派和交错延绵的学说,彰显着学术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许是西方经济学这条智慧长河中最新的泉流、很有希望的一股信息流。作为前沿新学派,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一开始它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产生热烈反响。当然,从学科性质、理论体系与思想渊源上讲,新兴古典经济学仍属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但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对新兴古典经济学加以严肃的研究和积极的宣介。第一,它的首创者之一是以杨小凯(Yang)、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华人或华裔学者,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被认为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新兴经济学前沿学科;第二,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对现实经济事实的研究和解释,包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分析,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别于某些在抽象和模型化走过了头,一股脑钻进阴冷书斋而远离火热现实的纯理论性或数理化的逻辑推演。也许不用多久,新兴古典经济学就会走进国内大学经济学的讲堂;事实上在1999年,杨小凯就把新兴古典经济

新结构经济学读后感

读《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有感这个学期学习发展经济学了相关知识,期间拜读了林毅夫先生的著作《新结构经济学——重构发展经济学的框架》。对经济发展理论有了一个新的拓展。将以往对经济发展的模糊零碎的知识模块化,整合在了一起,受益颇深。 新结构经济学对经济发展的理论主要立足于三个角度:一、经济体的要素禀赋及其结构;二、经济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与的产业和基础设置;三、市场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新结构经济学的经济发展理论倾向于要素禀赋发展论。林认为,一个经济体的禀赋及其结构(定义为自然资源、劳动力、人力资本和物质资本的相对丰裕程度)在每一个特定的发展水平是给定的,并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因而经济体的最优产业结构也会随发展水平不同而不同,不同的产业结构不仅意味着不同的产业资本密集度,还意味着不同的最优企业规模、生产规模、市场范围、交易复杂程度以及不同的风险种类。 一个经济体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除了要素禀赋发展理论,还有学者认为经济体可以选择市场需求来作为自己经济启动的道路选择。选择市场需求理论发展无疑是看到了市场的需求,想借助市场需求打开经济局面。事实上,这种选择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的经济体来说其风险性是大于要素禀赋理论的。虽然响应市场需求生产出的产品不怕没有销路,但生产过程中付出的成本就太大了。对于一个经济尚未启动或者刚刚启动的经济体来说,从自身的要素禀赋出发显然成本风险会小很多。如果一个经济体只有一种要素禀赋占优那么就没办法了,但是如果经济体有多种要素可供选择,这个时候必须借助市场需求理论,结合市场进行生产,不能盲目根据最优要素进行生产,这样可以减小生产之后的再生产风险。 不同发展水平的经济体,由于要素禀赋结构不同,相应的会有不同的经济结构。处于初级发展水平的国家,其要素禀赋结构一般会呈现出劳动力或自然资源相对丰富,同时资本相对稀缺的特点,因而生产也多集中于劳动力或资源密集型产业。在非熟练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相对充裕但物质和人力资本相对稀缺的发展中国家,只有劳动力密集和资源密集型产业才会在开放的竞争性市场中具有比较优势。位于发展水平谱线另一端的高收入国家,则呈现出一幅完全不同的禀赋结构图景。由于已完成工业化,这些国家相对丰裕的要素不是劳动力也不是自然资源,而是资本;因而在有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型产业中具备比较优势。 就这样,从要素禀赋结构出发,进而决定经济结构。而经济结构,则刺激出了产业结构和基础设置不同。

组合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组合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摘要:组合结构将不同的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在设计时将各组成材料 和构件的结构性能进行整体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本文对 组合结构的发展历史和当前的研究及应用现状进行了综述。简单介绍了组合梁、组 合柱、组合板以及组合节点,此外还指出了组合结构在工程结构加固中的应用。 关键词:组合结构建筑工程应用 Abstract:In design,the structural property of each material and member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unity,and the combined structure will generate advantages from each component for strength,stiffness,ductility,durability,corrosion—resistance and overall costs.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provided in this paper.Composite beams, composite column and composite slab are introduced, as well as the composite nodes, and also points 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mbination structure in the engineering structure reinforcement application. Keywords:composite structures;engineering structure;application 0引言 根据使用材料的不同,结构工程师习惯于把结构体系分为砌体结构、木结构、钢结构、混凝土结构、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等。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从广义上讲也属于组合结构。随着结构工程的不断发展,钢筋混凝土已经成为当今应用最广泛的结构形式之一,并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结构学科。目前仅将含有钢-混凝土组合构件的结构称为钢-混凝土组合结构。通常将composite structure翻译为组合结构,而把hybrid structure 翻译为混合结构。前者指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结构形式,后者则指两种或多种结构体系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狭义的组合结构仅包括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等。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结构物使用功能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组合结构已经不能完全满足不断增长的功能要求。本文提出的组合结构是指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同时在设计时应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行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综合效益。[1] 1 组合结构的发展历史及研究现状 组合结构的雏形最早于1894年出现于美国,当时出于防火的需要在钢梁外面包混凝土,但并未考虑混凝土与钢的共同受力[2]。具有现代意义的钢一混凝土组合梁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并在30年代中期出现了钢梁和混凝土翼板之间的多种抗剪连接构造方法。1908年美国首先对外包混凝土的钢柱进行了试验,此后的一系列研究证明混凝土的存在可以提高柱的承载力。60年代后当钢管结构得到应用后不久,又出现了在钢管内填充混凝土的钢管混凝

萨缪尔森 新古典综合派 《经济学》

新古典综合派萨缪尔森 《经济学》 萨缪尔森的《经济学》全书共分6编43章。 第一编“基本经济概念和国民收入”,主要介绍西方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国民收入理论,论述为分析现代经济生活的根本事实和制度所必需的基本工具,为以后各编、章的论述提供方法论的基础和背景资料。 第二编“国民收入的决定及其波动”是对凯恩斯的《通论》的阐述和发挥。主要围绕着后凯恩斯主流经济学关于经济稳定和增长的理论,分析繁荣与萧条的原因,包括储蓄和投资的过程如何相互发生作用来决定价格、收入和就业水平,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如何控制和协调经济活动的稳步增长等。他还提出相应的宏观经济政策,即通过宏观需求的调控来实现既无通货膨胀,又无失业的经济稳定发展的政策主张。 第三编“国民产品的组成和价格决定”,主要介绍了现代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基本内容,包括均衡价格论,供需在农业上的应用、需求和效用论,竞争条件下的供给、对成本和长期供给的分析,最大利润的均衡,垄断以及不完全竞争和反托拉斯政策等。 第四编“收入分配: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围绕收入的分配理论问题,依据古典经济学的边际生产力论和新古典经济学的均衡价格决定生产要素的供给学说,阐述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报酬分配。重点是生产论和边际产品,地租和其他资源的定价,工资、利息和资本,利润和动力等。 第五编“国际贸易和财政”,主要阐述国际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运用宏观和微观经济理论分析现实的国际经济问题,寻找解决的途径。内容包括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贸易和相对有利条件论,保护关税,限额和自由贸易,目前的国际经济问题等。 第六编“当前经济问题”在本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主要论述了低收入的国家的成长分析和发展,生活质量,消除污染和城市祸害,种族和性别歧视,在过分拥挤的世界上的能源不足和资源枯竭,减少贫穷和经济上的不平等,治疗失业和通货膨胀并存等当代最基本的经济问题。探讨了经济增长的趋势,提出了福利经济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评论了各派经济理论,比较考察了各种可供选择的经济制度。 《经济学》是一部概括性的著作,它是西方经济学界在各个主要领域或若干重大命题方面的研究成果的综合反映。从某种意义上讲,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一书是自凯恩斯的《通论》一书出版以来,经济学史上“当前世界最畅销的”、“影响最大”的著作。它广泛涉及了西方经济学的所有领域,除西方经济理论’为核心之外,还包括财政学、会计学、经济统计、货币银行学、劳动经济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思想史、发展经济学、比较经济制度、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等多门相关学科。可以说,《经济学》是一本了解西方经济理论动向和研究进展的必读之书。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适应了垄断资产阶级新的要求,从理论上、方法上和政策主张上分别对凯恩斯经济学加以补充和修正,将凯恩斯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综合为一体,完成了新古典派的综合,将传统的新古典微观经济学与现代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学联系起来,并吸收了反凯恩斯主义学派,如货币主义、理性预期学派,供给学派的一些思想政策,被称为是“新古典综合派”。 1

新结构经济学导论(试行版)第3章课件

第三讲 新结构生产理论:禀赋结构的供求原理

?本讲主要介绍新结构生产理论,或者最优生产函数理论。这是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水岭,后者给定生产函数求解最优资源配置,而前者则恰好颠覆过来,给定禀赋结构求解最优的产业和代表这个最优产业的生产函数。 ?这一讲是新结构经济学整个理论大厦的基石,新古典理论大都围绕生产函数打转。这其实就意味着几乎所有的包含生产函数的理论都将是新结构经济学的退化特例。新结构生产理论为探索广阔的结构变迁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同时也为沟通新结构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建立了一座桥,为统一资源配置和结构变迁提供了可能。

?本讲与第2讲所介绍的新结构经济学一般化分析框架不同,而是以整个经济学中最为著名的柯布- 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例来简单明了地阐述新结构经济学的四大原理,并对其刻画禀赋结构所决定的最优生产结构的结构变迁方程的一些重要性质展开讨论。 ?最后用扩展到无限维禀赋结构的新结构分工理论讨论了人类历史上漫长的马尔萨斯陷阱及英国工业革命案例。

本讲的重点和难点与学习注意 ?这一讲的学习重点和难点是需要清楚新结构经济学十大原理中的前四条:禀赋结构的供给原理、禀赋结构的需求原理、禀赋结构的相对价格原理、最优生产结构原理。 ?这一讲学习中可能需要引起注意的方式是,借助任何经济学教科书中都会提到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的例子,通过新结构经济学基本公理来演绎推导出上述四条基本原理,同时学会推导结构变迁的一些重要命题,比如结构升级效应如果大于边际产出递减效应则利率不会随资本积累而递减,尽管在标准的新古典生产函数设定下。这是结构变迁的威力,同时也是揭开后面一些课程内容所讨论的内生增长、高储蓄率、卢卡斯之谜等等现象的根源。

最新组合结构考试题

组合结构复习题集 简答题: 1.组合结构中组合效应是如何取得的?组合结构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组合结构的组合效应的取得主要是依靠参与组合的不同材料或不同构件之间的可靠连接。组合效应一般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能起到传递组合界面上纵向剪力的作用。二是能抵抗组合界面之间的掀起作用。 (我自己瞎编的,尽量不要信)为了某种确定且有效的目的,将不同材料或构件进行合理组合,保证整体共同工作,同时每种材料或构件各自发挥其优点,扬长避短,物尽其用,受力合理,传力明确,边界条件可靠。 2.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有什么特点? 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承载能力高 型钢混凝土构件中配置了型钢,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含钢量高,对于同等截面,型钢混凝土构件比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承载力大大提高。另一方面,型钢对于内部核心混凝土起到约束作用,能改善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2)抗震性能好 型钢混凝土结构含钢量较钢筋混凝土大,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抗震耗能能力。特别是实腹式配钢的型钢混凝土结构,抗震性能与钢结构相当,因此型钢混凝土结构特别适用于抗震要求高的建筑中; (3)施工速度快 在型钢混凝土结构中配置实腹和空腹型钢骨架,可以在工厂制作,能达到提高建筑物施工的工厂化程度;同时这些型钢骨架可以在施工时作为承重骨架,承受模板及其他施工荷载,极大地便利施工。 型钢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具有以下突出优点: (1)刚度大 型钢混凝土结构外包的混凝土对提高构件的刚度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含钢量相等的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的刚度增大明显,因此在超高层建筑及高耸结构中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或下部局部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可以克服高层及高耸钢结构变形过大的缺点; (2)防火、防锈蚀能力好 早期发展型钢混凝土结构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外包混凝土提高钢结构的防火能力,由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外部有混凝土的保护作用,其防火和防锈蚀能力与钢结构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3)稳定性好 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外包的混凝土对内部钢材起到了很好的包裹作用,对提高其稳定性十分有利,实验表明,在构件达到极限承载能力前,型钢很少发生局部屈曲,所以一般在构件中配置的型钢不需要加设加劲板。 3.简述组合梁设计中主要包括的内容。 组合梁设计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受弯承载力计算、受剪承载力计算、抗剪连接件的数量和布置方式、混凝土翼缘板及其板托纵向界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变形验算、负弯矩区段内混凝土翼缘板的最大裂缝宽度验算以及构造设计。 4.列举圆钢管混凝土柱有几种计算方法,并说明这几种方法的分析思路。 流行的有3种:套箍指标设计法、强度增值设计法、组合强度设计法。其分析思路如

体系结构

Oracle体系结构

一、 概述: Oracle服务器是一种对象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为信息管理提供开放、综合和集成的方法。Oracle 服务器中有多种进程、内存结构和文件,但当处理SQL 语句时并非都 使用它们。有一些用于改善数据库性能确保数据库能够在软件或硬件错误事 件中得以恢复或者执行维护数据库所需的其它任务。 Oracle 服务器由一个Oracle 例程和一个Oracle 数据库组成 Oracle 例程是后台进程和内存结构的组合,必须启动例程才能访问数据库中的数据,每次启动例程都会分配系统全局区(SGA) 并启动Oracle后台进程 ? SGA 是用于存储数据库信息的内存区该信息为数据库进程所共享

Oracle 数据库是作为一个单元处理的数据集合,数据库的一般用途是存储和检索相关信息。数据库有一个逻辑结构和一个物理结构,数据库的物理结构是数据库中操作系统文件的集合Oracle 数据库由三种文件类型组成: ? 数据文件包含数据库中的实际数据。数据存储在用户定义的表中,但是数据文件也包含数据字典、成图象前的修改数据、索引以及其它类型的结构。一个数据库至少有一个数据文件。数据文件的特点是 –一个数据文件只能与一个数据库相关; –可以为数据文件设置某些特性以便它们在数据库运行空间不足时能够自动扩展; –一个或多个数据文件形成数据库存储的逻辑单元。这个单元称为表空间。? 重做日志包含对数据库所做的更改记录,这样万一出现故障可以启用数据恢复。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两个重做日志文件。 ? 控制文件包含维护和验证数据库完整性的必要信息。例如:控制文件用于识别数据文件和重做日志文件。一个数据库至少需要一个控制文件。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 新古典经济学,对应于早期的,俗称:第一代新古典派经济学(NeoclassicalEconomics);对应于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俗称:新古典派经济学第二代(NewClassicalEconomics);对20世纪80年代以后发展起来的一个新流派即:新兴古典经济学(NewClassicalEconomics);以及20世纪末开始的第四次“整合”。 理论简介折叠编辑本段 新古典经济学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ClassicalEconomics)。在20世纪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Economics),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集中而充分地反映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去100年间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特征,它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交叉的边缘化。“张伯伦革命”摈弃了古典经济学把竞争作为普遍现象,把垄断看作个别例外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况,更多的是处在两种极端之间的“垄断竞争”或“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模式。他们运用边际分析法,分析了“垄断竞争”的成因、均衡条件、福利效应等,从而完成了微观经济的革命。“凯恩斯革命”使得西方经济学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的分野,从而在理论体系上划分为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而凯恩斯则成为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开山鼻祖。凯恩斯完成理论创新包括:否定了古典经济学关于充分就业均衡的假定及其理论基础“萨伊定律”,认为在通常情况下,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是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导致非自愿失业和小于充分就业均衡的根源在于有效需求不足,而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又在于“消费倾向、灵活偏好和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这三个基本心理因素”。据此凯恩斯提出的政策建议强调,政府须采取财政政策增加投资,刺激经济,弥补私人市场的有效需求不足,从而实现充分就业,消除产生失业与危机的基础。“预期革命”的演绎逻辑是,货币对产量等经济变量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货币供给的变化可以导致货币存量的随机变动,并由此引起经济波动;另一方面由于经济的这种波动是通过总需求曲线完成的,所以,货币供给的变化将导致总需求的变化,而总需求的变化又将导致经济波动。所以他们认为,从货币政策的角度看,政府干预经济的宏观经济政策是无效的,因而不仅存在“市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 此外,西方主流经济学在20世纪末,以美国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1993年出版新的<经济学>教科书为代表和标志,又开始了第四次“整合”。斯蒂格利茨完成的理论创新在于:一是将宏观经济学的表述直接奠定于扎实的微观经济学基础之上,从而实现对萨缪尔森《经济学》的超越;二是加强对信息问题、激励问题、道德问题、逆向选择问题等新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新成果和新发展;三是进一步注重政府干预经济的积极作用,认为依靠政府的依法调控,就能实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作用。 新古典经济学是19世纪70年代由“边际革命”开始而形成的一种经济学流派。它在继承古典经济学经济自由主义的同时,以边际效用价值论代替了古典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以需求为核心的分析代替了古典经济学以供给为核心的分析。新古典经济学形成之后,代替了古典经济学成为当时经济理论的主流。新古典学派主要包裹奥地利学派、洛桑学派、剑桥学派。认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理解经济现象的一个根本基础,利用这一规律可以解释买主面对一批不同价格时所采取的购买行为、市场参与者对价格的反应、各种资源在不同用途之间的最佳配置等各种经济问题。

组合结构

浅谈组合结构建筑 摘要: 本文首先阐述了组合结构的概念及优缺点,然后介绍了常见的两种组合结构,并根据其分类进行了简述。通过对组合结构的震害和组合结构抗震加固改造的分析来进一步的认识组合结构。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理念的阐述,得出了现阶段抗震设计分析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组合结构底层框架-抗震墙结构抗震设计组合结构震害加固改造底部框架抗震墙砌体房屋 一、组合结构 广义上讲,所有高层建筑结构都是组合结构,因为一个功能性建筑不可能只用钢或只用混凝土建造。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成为一个整体而共同工作的构件称为组合构件。组合结构是由组合构件组成。例如,钢筋混凝土是由钢筋和混凝土两种物理力学性能完全不同的材料组合而成。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高而抗拉强度低。钢材的抗拉和抗压强度都较高。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力学性能,把混凝土和钢筋这两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使混凝土承受压力而钢筋主要承受拉力以满足工程结构的安全、经济、适用等要求。两种不同性质的材料扬长避短,各自发挥其特长.因此具有一系列的优点。 组合结构的优点: 1) 与混凝土结构相比,有更好的适用性和可行性,如减少构件体积,增大使用空间;减轻结构自重,减少或完全不用施工所需的模板和支撑;减少预埋件,改善抗震性能;方便施工、缩短工期。 2) 与钢结构相比,能较多地节约钢材,提高稳定性和抗扭性能,增大刚度,增强防锈和耐火性能,做到经济美观。 组合结构的缺点: 1) 与钢结构相比,施工多一道工序,比较麻烦,影响进度。 2) 与混凝土结构相比,外露钢材需要进行防锈维护及防火处理。 二、组合结构的分类 我国在组合结构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始于20世纪80年代。50多年来,组合结构的研究与应用得到迅速发展,至今已成为一种公认的新的结构体系,与传统的四大结

Oracle体系结构概述

Oracle 体系结构概述 完整的Oracle 数据库系统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实例(INSTANCE )和数据库(DATABASE )。数据库是由一系列物理文件的集合(数据文件,控制文件,联机日志,参数文件等);实例则是由一组Oracle 后台进程/线程以及在服务器分配的共享内存区。 实例和数据库有时可以互换使用,不过二者的概念完全不同。实例和数据库之间的关系是:数据库可以由多个实例装载和打开,而实例可以在任何时间点装载和打开一个数据库。准确地讲,一个实例在其生存期中最多只能装载和打开一个数据库。如果要想再打开其他数据库,必须先丢弃这个实例,并创建一个新的实例。 数据库的主要功能是保存数据,实际上可以将数据库看作是存储数据的容器。数据库的存储结构也就是数据库存储数据的方式,Oracle 数据库的存储结构分为逻辑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这两部分是相互独立但又密切相关的。逻辑存储结构主要用于描述在Oracle 内部的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而物理存储结构则用于描述在Oracle 外部,即操作系统中组织和管理数据的方式。 Oracle 对逻辑存储结构和物理存储结构的管理是分别进行的,两者之间不直接影响。因此Oracle 的逻辑存储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的操作系统平台和硬件平台,而不需要考虑物理实现方式。 在启动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时,实际上是在服务器的内存中创建一个Oracle 实例(即在服务器内存中分配共享内存并创建相关的后台进程),然后由这个实例来访问和控制磁盘中的数据文件。图2-1以最简单的形式展示了Oracle 实例和数据库。Oracle 有一个很大的内存块,称为系统全局区(SGA )。 文件 文件文件文件 文件数据库 SGA 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后台进程后台进程 实例 图2-1 Oracle 实例和数据库 当用户连接数据库时,实际上是连接到实例中,由实例负责与数据库通信息,然后再将处理结构返回给用户。 Oracle 数据库服务器的后台进程的数量与其工作模式有密切关系。Oracle 服务器处理请求有两种最常见的方式,分别是专用服务器连接和共享服务器连接。在专用服务器连接下,Oracle 数据库会为每个用户请求分配一个专用服务器进程为其提供服务,当用户请求结束后,对应的服务器进程也相应地被终止。如果同时存在大量的用户请求,则需要同等数量的服务器进程提供服务。 而在共享服务器连接下,Oracle 数据库始终保持一定数量的服务器进程,用户的请求首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和新兴古典经济学 一部西方经济学说史向我们展示的是,源自古希腊以来的经济思想、经济学说和经济理论,不断涌流与分化,不断否定与前进,不断创新与发展,形成了一条奔腾不息的智慧长河与信息洪流,林林总总的流派和交错延绵的学说,彰显着学术的勃勃生机与活力。新兴古典经济学的产生和发展,也许是西方经济学这条智慧长河中最新的泉流、很有希望的一股信息流。作为前沿新学派,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的时间虽然不长,但从一开始它就受到广泛的关注和积极的评价,产生热烈反响。当然,从学科性质、理论体系与思想渊源上讲,新兴古典经济学仍属西方经济学的范畴,但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当对新兴古典经济学加以严肃的研究和积极的宣介。第一,它的首创者之一是以杨小凯(Yang)、黄有光(Ng)等为代表的华人或华裔学者,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被认为是一个有中国背景的新兴经济学前沿学科;第二,更重要的是,它注重对现实经济事实的研究和解释,包括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转型与发展的研究分析,因此,新兴古典经济学有别于某些在抽象和模型化走过了头,一股脑钻进阴冷书斋而远离火热现实的纯理论性或数理化的逻辑推演。也许不用多久,新兴古典经济学就会走进国内大学经济学的讲堂;事实上在1999年,杨小凯就把新兴古典经济学带到了北京大学的讲坛,并正式受邀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一、新古典经济学的困境直接构成新兴古典经济学产生与发展的逻辑起点 现代西方经济学的系统性发展源自亚当〃斯密,中经大卫〃李嘉图、西斯蒙第、穆勒、萨伊等,逐渐形成了一个经典的经济学理论体系,这就是古典经济学(Classical Economics)。在20世纪以后,现代西方经济学历经了“张伯伦革命”、“凯恩斯革命”和“预期革命”等所谓三次大的革命,形成了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框架,这个框架被称为新古典经济学(Neoclassical Economics),以区别于先前的古典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集中而充分地反映了现代西方主流经济学过去100年间的研究成果和发展特征,它在研究方法上更注重证伪主义的普遍化、假定条件的多样化、分析工具的数理化、研究领域的非经济化、案例使用的经典化、学科交叉的边缘化。 “张伯伦革命”摈弃了古典经济学把竞争作为普遍现象,把垄断看作个别例外的传统假定,认为完全竞争与完全垄断是两种极端情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9215342498.html, 新结构经济学与中国发展之路 作者:林毅夫 来源:《中国市场》2012年第50期 摘要:针对中国经济放缓而产生的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从新结构经济学的视角,指出中等收入陷阱并不是必然的命运,按照要素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发展是经济发展成功的秘方。比较优势的制度前提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因势利导型政府,比较优势的结果是开放经济和后发优势、宏观稳定、高储蓄和高投资。通过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改革失败与中国双轨制成功的原因分析,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的现状,提出对中国克服中等收入陷阱的建议:一是深化改革完成向市场体制的转型;二是政府应在产业、技术结构升级中发挥因势利导的作用。 关键词:中等收入陷阱;要素禀赋结构;比较优势;双轨制向市场单一制转变;政府因势利导 中图分类号:F124 一、中国是否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讨论 中国自1979年的改革开放至今32年发展可以称之为一个奇迹,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32年间年均经济增长9.9%,从一个低收入国家发展成为一个中等收入国家。1979年,中国人均收入不及非洲国家平均水平的1/3,而到2011年止,中国的人均收入达到5400美元,2012年预计将超过6000元。这段时间的对外贸易增长是史无前例的,每年平均增长17%,成为世界最大的出口国。6亿人口摆脱了贫困,中国的经济快速增长拉动了全球的经济增长,尤其是在亚洲金融危机和本次金融危机过程中,中国确实成为帮助世界走出危机、恢复成长的主要动力。 但是,中国经济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一,收入差距急剧扩大。已经超过基尼系数的0.45(一般来讲0.45是一个国家安全的警戒线)。其次,环境也在不断恶化。第三,市场化改革没有完全到位。第四,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尤其是从2011年年初至今,每个季度的经济增长速度都不断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经济增长的速度只有7.9%,跌破了8%。很多人担心中国是否已经进入到中低速增长的时期。过去的经济发展的快速势头不能持续。如果中国经济增长放缓的话,社会上存在的经济问题可能会集中爆发。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中国的经济结构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中国现在是中等收入国家,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低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低收入陷阱。但是中国是做到了。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低收入变成现在的中等收入。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中等收入国家不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最明显的是拉丁美洲国家。如图1所示,拉丁美洲国家在20世纪初时有不少高收入国家,到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变成中等收入国家。从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现在绝大多数还是在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上,大约只占美国的20~30%。通过分析1950-2008年的最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