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结构论文
议论文的结构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例三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中心论点:(题目) :(题目 中心论点:(题目) 论据:( 吴王夫差先战胜越国,掳勾践为奴,后被勾践灭国, :(1) 论据:( )吴王夫差先战胜越国,掳勾践为奴,后被勾践灭国, 自杀而亡。 自杀而亡。 (2)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后来酿成“安史之乱”。 )唐玄宗开创“开元盛世”后来酿成“安史之乱” 练习 完成下面的思路提纲 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 中心论点:专心致志是成功的秘诀。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一次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 波兰诗人密茨凯维支一次在旅馆里向肖邦学习演奏,突 论据: 论据:(1) ) 然发生火警,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里, 然发生火警,人们夺路而逃。大火扑灭后,人们重返室里,一个仍 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 一无所知。 在演奏,一个仍在凝神倾听,他们对刚才的一切 一无所知。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想到一个题目, 物理学家安培一天傍晚在街上散步,忽然想到一个题目, (2) ) 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 黑板”动起来, 他掏出粉笔,在前面的“黑板”上演算起来。“黑板”动起来,他 就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车车厢的背面。 就追随着演算,直到追不上了,才发现“黑板”是马车车厢的背面。 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 陈毅元帅某次在亲戚家做客,大家闲谈时,他躲到主人 (3) ) 书房里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墨吃, 书房里读书。主人捧来糍粑和砂糖给他吃,他用糍粑沾墨吃,直到 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 大家发现他满嘴是墨时,他才恍然大悟。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浪漫诗仙 李白,在遭遇仕途不顺的挫折后,他沉寂了吗?消沉了吗? 没有。“长安市上酒家眠,”笑对痛苦,面对挫折他拂袖 而去,遍访名山,终于成就了他千古飘逸的浪漫情怀! 由此看来,面对挫折,我们不应过分地沉迷于痛苦失意 的阴影中不能自拔;面对挫折,我们不应整日浸泡在悲伤 痛苦的泥陷中越陷越深;面对挫折,我们不应长期颓废不 振而迷失眼前的方向。遭遇挫折,缩小痛苦,才是明智的 选择。相反,若一味沉迷于挫折的痛苦中,结果将不堪设 想。 刘备面对失去二弟的挫折,因兄弟之情无法释怀,放大 痛苦,结果在痛苦中做出错误决定,贸然出兵伐吴,落得 “白帝托孤”的千古悲剧。可悲可悲!
三种论文框架结构介绍

三种论文框架结构介绍在撰写论文时,选择合适的框架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框架结构能够适应不同的研究主题和研究方法,有助于更清晰、有条理地呈现研究成果。
下面,将为您介绍三种常见的论文框架结构。
一、总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实用的论文框架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文章开头会提出一个总体的观点或主题,然后通过中间的段落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最后在结尾部分再次总结和强调开头提出的观点,形成一个完整的闭环。
在开头的“总”部分,作者需要清晰地阐述研究的核心问题、目的和主要论点。
这一部分要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让他们对接下来的内容产生期待。
例如,如果研究的主题是“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交能力的影响”,开头可以这样写:“在当今数字化时代,互联网已深度融入青少年的生活,对他们的社交能力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这种影响是复杂且多面的,既有积极的一面,也存在潜在的挑战。
”中间的“分”部分,则是对开头提出的观点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论证。
可以从不同的角度、通过不同的研究方法和案例来展开。
比如,在上述关于互联网对青少年社交能力影响的研究中,可以分别从“互联网拓展了青少年社交圈子”“互联网导致社交技能缺失”“互联网上的虚假信息影响青少年社交判断”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每个方面作为一个独立的段落,并提供相关的数据、案例和理论支持。
最后的“总”部分,需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升华。
不仅要再次强调开头提出的核心观点,还要对中间部分的论述进行概括和整合,得出一个具有普遍性和指导性的结论。
比如:“综上所述,互联网在为青少年社交带来便利和拓展机会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家长、学校和社会应共同引导青少年正确使用互联网,培养他们健康的社交观念和技能,以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规避其潜在的负面影响。
”总分总结构的优点在于逻辑清晰、层次分明,读者能够很容易地跟上作者的思路,理解研究的核心内容和主要结论。
二、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是指论文的各个部分之间是相互并列、平行的关系,没有明显的主次之分。
议论文结构

(二)思路入格
• 议论文是论述问题的,当然要有一定的思路, 即议论文各部分之间要有必然的内在联系。 我们知道,议论文是论证问题的,你在提出议 论文论点后,就要摆事实,讲道理,让你提出的 论点令人信服地确立起来。因此,中心论点 和各分论点之间就应当是因果联系,即中心 论点是“果”,分论点是“因”。这个因果 联系就是议论文的思路之“格”。
• 一是绝大多数考生写的是议论文 • 二是绝大多数的议论文不像议论文。主要表现是: • 1、议论文结构不合体。如开头不提出论点,中间只 写几个论据,而不分析,更没有分论点;甚至在列举 论据时,还出现了大量的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 • 2、思路不合逻辑。如开头提出的议论文论点是 “干什么事都要三思而行”,按逻辑思路,接下来的 论证应主要围绕“为什么要三思而行”来展开,即 三思而行的重要性,或者三思而行能够带来的好结 果;但是有的学生却重点在写“三思而行是什么” 或者“怎样三思而行”,让人感到别扭。 • 3、议论文论点和议论文论据之间缺乏必要的粘连, 即通常所说的有述无论,有据无析。
分析问题
即本论部分,要按一定的向度分层展开论述。 所谓“向度”即论述展开的方向。这个“向 度”有四个: 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何果。 一般情况下, 一篇中学生议论文作文,其本论 部分只要从这四个向度中选择一个或者两个 展开即可。但无论是从哪个向度展开, 其分 论点之间都要形成一定的联系。
二、高考议论文存在问题
议论文范文3——对照式结构
• 镜乃一种语言, 买一面好镜则买来了“忠言”, 也许它 “逆耳”, 却“利于行”。如果当初齐威王没有接受邹 忌的讽谏, 又怎么能取得“战胜于朝廷”的结果呢?如 果当初唐太宗没有接受魏征的劝告, 又怎么能获得“贞 观之治”的局面呢?他们懂得“买来”了“逆耳之言” 这面镜子, 则买来了天下, 胜过百万黄金所能换取的东 西。然而, 不会买者亦有之, 商纣王不愿买来广开言路、 善纳忠言的国策, 以致落得个身败名裂、葬身于火海的 下场; 项羽不愿要从谏如流、接纳忠言的忠臣, 以致落 得个无颜见江东父老、自刎于乌江的悲剧。不会“买镜” 的人终究不能成功(《买好一面镜 胜过百黄金》) • 这段议论文范文中, 以“然而”为界, 前面举的齐威王、 唐太宗两个例子, 是从正面论述, 后面举了商纣王、项 羽两个例子, 是在从反面论述, 这也是对照式结构。
百度论文格式

百度论文格式篇一:一般论文格式要求论文写作的一般方法一、论文的基本结构1、题名(标题)2、署名(作者单位、邮编)3、摘要(概要,内容提要)4、关键词(3—5个为宜)5、正文(引言—本论—结论)6、参考文献二、论文的结构及写作规范1、题名(标题)?题名是一篇论文的总题目,是论文内容的高度概括,是论文精髓的集中表现,它以简洁的词语反映论文中重要的特定内容的逻辑组合,让人一看就能清楚地了解论文的主旨和中心内容 ?题名应醒目,简练,新颖。
题名往往决定读者是否阅读?中文标题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最多25个字?副标题是对题名的补充,一般说明写作的原因、内容和范围2、署名?署名位于题名之下的位置,还要写明单位、邮编?署名表明对作者的尊重和作者应有荣誉,也表明文责自负例:我国农村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及其破解庞丽娟韩小雨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875)信息技术支持中小学课堂教学的作用到底是什么沙景荣西北师范大学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姚勇伟河北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河北保定 071002)3、摘要(概要,内容提要)?摘要是全文的高度浓缩。
是简明、确切地记述论文重要内容、不加评论(包括自我评价)、不加补充解释的短文?摘要是文章内容索略而准确的表达形式,不分段,中文字数一般在200-300个之间 ?摘要的特点独立性和自明性:忠实于原文,与原文具有等量的主要信息浓缩性:限制字数筛选性和系统性:有利于信息检索创新性:传递新观点,新理论,新方法?摘要的主要功能让读者尽快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以补充题名的不足,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为文献检索数据库的建设和维护提供方便。
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各种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作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
同时论文摘要的索引是读者检索论文的重要工具,所以论文摘要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着论文的被检索率和被引用频次。
三种论文框架结构介绍

三种论文框架结构介绍在撰写论文时,选择合适的框架结构是至关重要的。
不同的框架结构适用于不同的研究主题和方法,能够帮助作者更有条理地组织思路,清晰地阐述观点,从而提高论文的质量和可读性。
下面将为您介绍三种常见的论文框架结构。
一、总分总结构总分总结构是一种常见且易于理解的论文框架结构。
在这种结构中,文章开头会提出一个总体的观点或主题,然后在中间部分通过多个段落分别进行详细的阐述和论证,最后在结尾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升华,再次强调开头提出的观点。
开头的“总”部分,通常需要简洁明了地阐述论文的核心观点或研究问题,并简要介绍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这一部分的目的是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让他们对论文的主题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中间的“分”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需要对开头提出的观点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论证。
可以通过列举事实、引用数据、引用他人的研究成果等方式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每个段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主题句,围绕这个主题句展开论述,并且段落之间要有清晰的逻辑关系,比如按照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重要性顺序等进行排列。
结尾的“总”部分,需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和归纳,再次强调论文的核心观点,并对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展望。
这一部分可以回答在开头提出的研究问题,总结研究的主要发现和结论,指出研究的局限性,并提出未来的研究方向。
例如,如果论文的主题是“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开头可以指出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至关重要性,以及当前环境面临的严峻挑战。
中间部分可以分别从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破坏、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制约、环保措施对可持续发展的促进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
结尾部分则可以总结强调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环境,并对未来的环保工作提出期望。
总分总结构的优点是结构清晰,层次分明,易于读者理解和把握论文的主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论述过程中要避免内容的重复和啰嗦,确保每个部分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二、并列式结构并列式结构是将论文的主题分成几个相互独立但又紧密相关的部分,每个部分都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主题。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_数学论文

小学数学结构化教学研究_数学论文[ժҪ]数学知识是有结构的,知识的相互联系首先体现为知识的整体性,那么数学教学也是有结构的。
结构化教学需要立足类的建构,把握数学知识之间的整体结构;还要观照联的统整,体现数学教学中的元素关联、活动关联和方法关联;也要聚焦变的实施,在变与不变的辨析中理解知识的本质内涵,主动建构知识,形成结构。
[关键词]单元整体;关联;推理;知识结构;知识整体性;结构化教学;结构化学习目前,小学数学课堂大多是依据教材上的内容分课时进行学习的,使得学生接受到的知识孤立、零碎,存在极大的离散性,缺乏完整的结构。
布鲁纳强调:不论我们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教学论详细规定运用大量知识组织起来的方式,以便学习者掌握,而将知识组织起来最理想的方式就是建立知识结构,即学科的基本结构,它的最大优势在于具有简化信息、产生新的命题和增强知识可操作性等力量。
那么,知识的相互联系首先体现为知识的整体性,基于单元整体的结构化教学能够有效打破传统单课教学带来的知识碎片化现象,以整体、系统、关联和结构的视角统整单元教学,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整体变化。
一、立足类的建构,展现单元整体结构教材在编排单元的时候其实已经考虑到相关类的集合,是一类相同、相似知识结构的组合、排列。
那么教师在处理教材时,就需要有整体论视角,本着整体性和结构性教学思想,寻找相关知识、方法和思想的连接点,统整相关教学资源,达到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知识的目的。
同时,立足类的建构的教学,既要关照目标结构、知识结构、方法结构,更要关注学生认知结构、思维结构和心理结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结构与学生认知结构同构共生、同生共长、协调互动。
一是聚焦目标结构,彰显单元教学的核心价值。
结构化学习追求目标的聚焦,无论是一节课还是单元整体教学,都应该围绕核心目标,具有延续性和统领性。
小学数学学习内容具有整体性,涉及小学数学知识核心元素的结构,由此而引发学习目标的整体建构,包括学什么、为什么学以及怎么去学与学到什么程度的整体把握。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归纳: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复合式

议论文常见论证结构归纳:并列式、对照式、递进式、综合式、复合式学习清单:1、学习并列式(横式)论证结构2、学习对照式(横式)论证结构3、学习递进式(纵式)论证结构4、学习综合式(纵横)论证结构5、学习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复合式结构一、前言先回顾一下议论文的相关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2、论据包括:事实论据、道理论据3、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4、立论的角度:要小巧、要准确、要新颖、要深刻5、论据的选择:准,具有针对性;真,具有可靠性;精,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和多样性);新,具有鲜活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时代气息)6、论据的使用:裁,概括论据理,分析论据①正反分析法:“没有……,而是……”“不仅没有……,反而”②假设分析法:“试想……”“如果(倘使假如)……,那么(就)……”“若无……,怎能……”③因果分析法:“正因为如此……,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
④引申类比法:“都如那样”“......尚且如此,……又何尝不是这样……”“依此类推”缝,组合论据排比组合:“从……到……”“当……的时候”“无论……还是……”对比组合:正例、反例一篇好的议论文,或者一段成功的议论,除了在内容上要做到有理有据之外,在形式上还要做到思路清晰,条理分明,也就是议论要条有理。
二、两种最简单最原始的结构:归纳式、演绎式(论据并列式)(一)归纳式即先摆出一系列事实,然后归纳得出论点。
归纳式主要用于段落里对某个观点的论证,而用作全文结构的较少,一般与其他形式结合使用。
1、片段示例:《劝学》第二段事例1:青出于蓝事例2:冰寒于水事例3:直木輮轮事例4:木受绳直事例5:金就砺利结论:君子博学,则知明无过2、全文示例:过秦论(贾谊)事例1:秦孝公内立法度,外斗诸侯事例2:惠文、武、昭襄三代秦君“宰割天下,分裂山河”事例3:秦始皇“序八州而朝同列”事例4:秦王朝的废、焚、隳、杀致使“一夫作难而七庙隳”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二)演绎式即先提出论点,再用一系列事实证明之,与归纳式正好相反。
毕业论文组合机床设计

毕业设计题目:两缸柴油机机体8-M8螺纹底孔组合钻床的总体设计及主轴箱设计学科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生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起讫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文摘要本次设计是对卧式单面8 轴组合钻床的设计,设计的内容包括组合钻床的总体设计以及多轴箱的设计。
组合钻床的总体设计主要是“三图”的设计。
三图的设计包括:被加工零件工序图、加工示意图、机床联系尺寸图。
多轴箱的设计关键是传动系统方案的确定。
再根据传动系统图确定手柄轴和油泵轴的位置安排,然后进行坐标计算,绘制多轴箱装配总图,箱体补充加工图,前盖补充加工图、最后根据上面的内容设计组合钻床。
关键子字:组合钻床、多轴箱、被加工零件工序图、加工示意图、机床联系尺寸图。
外文摘要This design is to horizontal axis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 of single anddesign, the design of content including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 of the overall design and the design of the spindle box.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 of the overall design mainly is the "three figure" design. The design of the three figure includes: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 diagram, processing schemes, machine tool contact size figure. The design of the spindle box is key to the scheme determination of transmission system. Again according to the transmission system graph determine the handle axis and oil pump shaft placement, and then coordinate calculation, draw spindle box of general assembly, the casing is added processing figure, the front cover added processing diagram,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he above design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Key son word : combination drilling machine, spindle box, be processing parts process diagram, processing schemes, machine tool contact size figure.、尸■、亠前言组合机床是用按系列化标准化设计的通用部件和按被加工零件的形状及加工工艺要求设计的专用部件组成的专用机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应用与展望 摘要:简要介绍新型组合结构的类型及优越性,并对其在国内外的发展过程及应用现状做出评述,分析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方向和需进一步解决的问题,对推动钢筋混凝土组合结构在结构工程中的应用具有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关键词: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型钢混凝土结构 钢管混凝土结构 THE PRESENT RESEARCH AND PROSPECT OF NEW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Abstract:The type and superiority of new composite structure were introduced.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 at home and abroad and the present status of application were also presented.Particularly,the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and research topics of the new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were pointed out.Which has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importance in promoting the application of steel-concrete composite structure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Keywords:steel-concrete.composite.structure steel.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 -ure 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 组合结构通过把钢和混凝土巧妙的组合在一起,充分发挥了钢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经济效益,因而在世界各国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1、组合结构的概念和类型 从材料性能与组合的效果,以及经济性和实际应用上来看,作为与土木工程相关的组合结构,钢与混凝土或钢与钢筋混凝土的组合仍然最具适用性,被大量研究和应用。组合结果即是:至少应使用两种以上的材料,不包括只单独发挥各自作用的、单纯重叠的和单独承受外部作用的形式,材料之间必须能以某种形式传递荷载或作用。就材料而言,“组合”的目的是希望得到单一材料不具有的力学性能和改善单一(或两种)材料组成构件或结构的综合性能。 按照目前国内外的一般认识,组合结构是组合异种材料构成结构构件,并作为完整整体而发挥作用的结构。它包括:钢管混凝土结构(Concrete Filled Steel Tubular Structures);型钢钢筋混凝土结构;其他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如外包钢混 凝土结构,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结构,钢与混凝土组合梁、混合梁、混合柱,组合节点结构体系等。他们实现组合结构的途径表现在两个方面:构件界面的“组合”及多种单一材料或多种材料的“组合”。发挥组合结构特性的保证条件是:钢与混凝土两者之间必须有牢固的粘结,因为组合结构的力学特性不仅受到连接材料特性的影响,还受到连接面应力传递特性的影响。 根据我国国情,很多设计单位将钢管混凝土、型钢混凝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组合起来,在高层建筑中,采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型钢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柱-钢与混凝土组合梁等组成框架,用钢管混凝土柱-钢筋混凝土无梁楼盖组成板柱结构,从而形成以钢-混凝土组合构件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新型结构体系,有人称之为“新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1]。组合结构在目前我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以型钢混凝土和钢管混凝土构件最为常见[2]。 2、型钢混凝土及钢管混凝土的概念及优点 型钢混凝土(SRC)结构是把型钢(S)置入钢筋混凝土(RC)中,使型钢、钢筋(纵筋和箍筋)、混凝土三种材料协同工作以抵抗各种外部作用的一种结构。它是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一种形式,同传统的钢结构相比,型钢混凝土结构有更大的刚度和强度,更好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防腐蚀和防火性能好,节约钢材。同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承载力大、刚度大,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和延性,抗震性能优越;尤其在大跨度、超高层、重荷载的土木工程结构中,较单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有更好的适用性———减小构件截面、增大使用空间、减小构件挠度、节省模板和支撑等[3]。钢管混凝土是将普通混凝土填入薄壁圆型钢管内而形成的组合结构。钢管混凝土可借助于内填混凝土增强钢管壁的稳定性;借助钢管对核心混凝土的套箍(约束)作用,而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状态,从而使核心混凝土具有更高的抗压强度和抗变形能力。它与传统的钢筋混凝土柱相比,具有以下几个优点:重量轻、塑性好、强度高、抗震性能好;钢管作为劲性承重骨架,省去了通常的混凝土支模、拆模和支撑工作量,省工、省时;钢管简便,操作性强,宜于保证质量;钢管混凝土在提高结构整体抗震性能的同时,有效地减小了结构尺寸,增加了使用面积[4]。从发展趋势看,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管混凝土结构,即将并列为我国高层建筑和大型土木工程的四大主要结构类型。 3、型钢混凝土结构及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现状 3.1、国外研究与应用 从欧美国家多高层建筑应用型钢混凝土的情况来看,主要是采用钢梁和型钢混凝土柱结合使用的结构体系。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讲,欧美国家对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桥梁、公路设施、海洋工程、地下工程等中的应用甚于在建筑结构中的应用[5]。前苏联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恢复建设中,曾较多地将型钢混凝土结构用于工业厂房中,虽然起步较早,但在20世纪70年代后发展较慢,而用于工业厂房的外包钢混凝土结构相应有了较快的发展[6]。日本是一个多地震国家,地理条件促使它必须找到一种抗震性能和实用性都比较好的结构形式。目前日本已成为世界上型钢混凝土结构研究和工程应用最多的国家。在日本,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结构、木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并列为四大结构。日本大约50%的高层建筑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且有相当数量是由型钢混凝土结构和其他结构复合而成的混合结构,足见其应用之广泛[7-9]。 从1897年美国人John Lally因钢管中填充混凝土作为房屋建筑的承重柱(成为Lally柱)并获得专利算起,钢管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10]。钢管混凝土优越的力学性能,一开始就受到欧美各国土木界的重视,竞相开发和利用。苏联、西欧、北美和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工作,曾在一些厂房建筑、个别的多层建筑和立交桥以及特种结构工程中加以应用[11]。20实际80年代后期,由于先进的泵送混凝土工艺的发展,解决了现场钢管内混凝土的浇注工艺问题,加以现代混凝土学要用钢管套箍克服其脆性,因此在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的若干高层建筑工程中,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又悄然兴起,传统的钢柱被钢管混凝土替代,并被认为是高层建筑营造技术的一次重大突破[12]。 3.2、国内研究与应用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开始就有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但其设计方法是直接引用前苏联的有关规范。这一时期,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大多是空腹式的,而且不配纵筋和箍筋,其范围也限于少数工业厂房和特殊结构,没有推广到民用和公共建筑中去。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片面强调节约钢材,型钢混凝土结构就很难推广应用。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发展高层建筑,最初在我国合资建造的一批高层建筑混合结构体系中,都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13]。其中,钢-混凝土组 合梁在我国的应用是从建国初期就开始了,广泛应用于工业、民用建筑及多种桥梁中,并开始采用预应力组合梁[14]。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科技工作者对型钢混凝土结构展开了全面的研究,并进行了静力、拟动力试验及少量混合结构的试验研究。经过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高校和研究院持续深入的试验研究和工作积累,我国分别于1997、2001年和2002年相继颁发了行业标准《钢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YB 9082-97)、《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2001)和国家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02),使得型钢混凝土结构的应用有章可循,促进了发展。近几年来,我国已建和在建的组合结构高层建筑中,多数采用了型钢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组合”。 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钢管混凝土柱逐步开始在桥梁工程、重型工业厂房、桩和一些构筑物中得到应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钢管混凝土在高层建筑中主要用于大跨度、大荷重的柱。此外,由于泵送顶升管内混凝土和自上而下灌注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发展和应用,更使钢管混凝土柱受到工程界的青睐[15]。20世纪80年代,根据建设部科技发展计划,在我国开展了较系统的科学试验,使钢管混凝土结构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已形成一套能满足设计需要的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在总结我国钢管混凝土科研、设计和施工所取得的成就基础上,编制了《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 4、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展望 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历史不长。特别是对土木领域的一些重大工程,其理论研究和设计分析方法滞后于工程实践。在研究层次上,对单个构件性能研究相对较多,而对整体结构和与型钢混凝土结构复合而成的混合结构研究较少。在研究深度上,对一般受力性能和工作机理研究较多,而对于诸如收缩和徐变、粘结、裂缝、刚度、疲劳等问题研究较少;在应用范围上,建筑结构中使用型钢混凝土较多,而在桥梁、海洋与港口、地下工程等领域应用较少;对预应力型钢混凝土结构、轻型钢混凝土结构及特殊形式型钢混凝土结构,目前国内刚刚开展研究;对于型钢混凝土结构在施工荷载和施工期间的工作机理和受力性能研究少有涉及。因此,全面地对相关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并建立计算理论和设计方法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