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高考阅卷感悟

2017年高考阅卷感悟
2017年高考阅卷感悟

2017年高考阅卷感悟

一、阅卷流程及评分细则的制定

1、阅卷基本流程图

2、评分细则的制定

众多考生所作出的答案一般不会与标准答案完全一样,这就需要根据标准答案制定出相应的评分细则。6月10日下午4:00——5:00,由阅卷小组组长组织参与阅卷的教师和研究生在山东师范大学校园内的田家炳教育书院分组学习评分标准及评分细则,我们地理学科根据评卷题目的不同分别在不同的教室进行学习。我的工作是参与评阅第37题(2)小题,该题评卷老师被安排在4111室进行学习。分管该题的两位大学老师是杜远达老师和孙维君老师。两位老师先对该题的答案进行了解析,然后我们分组讨论、进一步细化整合答案,最后宣布具体、统一的评分标准。在确定评分标准时组长强调:严守评分标准,把握好试卷质量关,最大限度地减少评卷误差,做到给一分有理,减一分有据;严格按照标准批卷,不搞学术争论,不给感情分、心软分,分值不同的情况下高分者必须给出多给分数的理由,真正做到有理有据,不要随便给分;评卷实行双评,误差较大的进入三评,差距较大的话出现恶评。

6月10日下午5:00——6:00,6月11日上午8:00——10:30试评,我们在图书馆二楼进行试评,在试评期间将拿不准的答案记录下来,再由两位大学老师和山师地理与环境学院郭笃发院长和赵明华教授进一步探讨和完善。然后根据标准答案及补充说明试阅,试阅时全体人员都阅相同的试卷,熟悉答案及评分标准,分数不计入总分。通过不断完善,尽最大可能的使评分细则更加严谨合理、增强可操作性,做到既遵循标准答案,又符合考生实际,还要有利于阅卷。评分细则一经制定,将作为阅卷的依据,不得随意更改,确需再次修订的,必须报组长决定。评分细则最终形成后,阅卷人员将按照细则进行阅卷,对于主观题来说,要做到“主观题客观阅”。

37(2)(6分)评分标准:(未遭受干扰时)阴坡较阳坡植物多样性高(强、高、多、丰富)(3分)。依据:(按单峰变化规律,)阳坡苔原带植物多样性最高值应在中部(2300米左右),低于阴坡最高值(3分)。

6月11日上午11:30,开始正式评阅。

二、阅卷心得

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今年参加高考试卷批改,很不幸地被分到了现代文阅读一组,之所以言之不幸,是此组的批阅是所有小组中耗时最长、任务最为繁重而艰巨的。 xxxx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李丽娟的《我们与父亲》,命题者拟名为《静流》是名副其实的当代散文,告别了连续几年选用的外国小说文本,这篇选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借此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独到理解,内容和主题跟学生的生活几乎“零距离”,没有时空和文化阻隔,极易引起共鸣。 在九天的奋战中感受到考生的答题情况暴露出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 其一,在考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及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上欠缺,13题品味动词的作用,“挺直”一词表达父亲的心理,绝大多数考生都只停留在

对父亲在生活的打击下要帮助弟弟的坚强决心的分析上,而忽略了特定的语境“父亲接受了现实”“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喝令他收下”这一连贯的人物表现背后所折射出的父亲丰富的心理内涵:为能帮助儿子而长舒一口气,内心的满足、欣慰之情。 其二,对文学作品中文体知识的辨析能力薄弱。15题“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的共同点”则侧重考察考生鉴赏语句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意在要求考生能进入整体语境,通过对四个句子的辨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按解题的思维定势来看,绝大多数考生将“写法”单一的理解为表现手法,于是乎“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渲染气氛”接踵而至。殊不知写法的概念是极其广泛的,它指向全文的写作方法,不仅包含表现手法,还包含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叙述角度、结构形式。因此考生能答出“过渡”的约占88%,能答出“过渡和比喻”的,约占50%,而能在前两点基础上答出“从第三者角度,

高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蓝田县洩湖中学陈治国 2015年9月28日,我在西安市26中参加了2016年高考研讨会。研讨会分为两个部分,上午是由湖北教科所的许晓林老师从高考试卷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技巧告诉我们其形成过程,又从七个方面详细的分析了近几年的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结合自己以及自己熟悉的人的高考阅卷经历和2015年高考物理评分细则给我们的备考复习工作指明了方向,最后许老师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给我们的高考复习工作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和意见。下午是由铁一中的陈涛老师从2015年高考试题分析入手,通过与往年考题的对比,提出2016年高考的复习方法以及近几年高考的变化趋势。 研讨会我也参加过多次,每次研讨会都有不同的收获,而唯有这次研讨会收获颇丰,通过两位老师的详细讲解,是我对高考三轮次的复习有了更科学认识,使我进一步清楚了每一轮次的教学要求和需要达到的目的: 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和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二轮专题复习,强化综合。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有机结合。练习题目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检测题目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结合这次研讨会的内容,使我深深的意识到在以后的高考复习教学中,只有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才能决战高考: 一、周密计划,备战高考,回来后,结合研讨会的内容,经过同

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

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评分细则 31-1考查脂肪酶作用对象 标答:(1)脂肪。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万人关注的高考考试结束后,我受学校的委派,有幸参加了我省2015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今年的阅卷地点仍然是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月10日,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阅卷地点。此次,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这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紧张有序的八天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次我参加的是物理压轴题25题的批阅。下面谈谈阅卷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阅卷流程 1、阅卷培训:首先是整个理综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要求。然后是分组培训,每一个学科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培训。小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先是试评。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是可以得分,哪些表述是不能得分的。这样答案标准会更加统一。试评完了以后才转入正评。 2、评价尺度。网上阅卷明显比纸上阅卷更公正、公平、高效。因为所有试卷都是双评,双评要求0误差,即两名阅卷员在每个得分点给的分值相同,差距不在预知范围内的(每小题不超过1分)便实行三评,如果三评还不能达到0误差,就得仲裁评阅。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因阅卷老师的失误而使考生失分。另外小组长和领导小组的检查员随机抽查阅卷情况,并及时反馈意见。所以整体来说,评卷误差很小,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3、阅卷给分原则 评分的给分原则是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并非只是高考参考答案,还有补充说明。这些评分补充说明是在培训和试评时,根据题长和本组评卷教师试评的千余份学生的答题情况,经过了充分讨论而进行的扩充。应该说覆盖面比较广,基本可以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 二、阅卷体会 详细说一下25题,本题是物理的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今年的压轴题一反往年的常态,今年是力学综合。题目貌似熟悉,容易着手,但是,本题过程多,对象多,解决本题需要有清晰地思路,扎实的功底,得分也却是不一。 阅卷中学生答题失分的情况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思维混乱,审题不清。答题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就匆忙作答,丢三落四,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对,划去再写,卷面乱七八糟。致使阅卷老师评分时找不全得分点出现评分遗漏,一些考生将一些不相关的,甚至是错误的公式胡乱堆积上去,虽然写满试卷,但是得分甚少。 二是书写不规范。主要是物理量的符号没有按题目要求书写,有的是只有公式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只有文字没有公式。 三是数学计算能力太差,差得让人无语。粗心大意,低级错误频出。 最后针对这些情况对同学们有以下建议,希望对以后参加高考的同学起到作用。 一、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要适中。字体太小,太细,太粗,放大都很难辨认,不会给分。 二、解题要规范。步骤一定分步写,先写“原始方程”“基本方程”。高考网上阅卷我们的评分宗旨:先看结果,结果对了给满分;结果不对,看过程,

高考物理辅导 阅卷老师的建议及分析 高考阅卷感受

我有幸参加了2012年山东省高考物理阅卷工作。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简单介绍一下高考阅卷的情况。 今年的理科综合科目阅卷点设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阅卷人员有从山大、山师等高校专门抽调的相应专业的博士生、研究生,再加上全省抽调过来的一线老师。今年一线教师所占比例比较高,占阅卷人员的一半左右。 6月13日上午阅卷人员报到后,集中进行了阅卷系统使用方法的培训并讲解评分细则,下午开始试评并进一步讨论完善评分细则。正式评阅从14日开始。今年的阅卷时间比往年后推了2天,这样做的目的是:阅卷组组长在制定评分标准时可以参考更多地市的试卷,从而使评分细则更标准,更规范,当然也更公平。 阅卷现场全封闭管理。阅卷机房门口配备了储物柜,评卷老师们的手提包、背包、水杯、通讯工具等一律不得带入场。评卷教师和工作人员出入评卷场所一律要佩戴工作证,无评卷工作证或照片与本人不符者不准进入。 每一个阅卷机房都受到监控室的监控,通过监控视频,可以实时监控查看评卷现场的情况。我们这个题组有三位教师负责。其中两位负责监督阅卷质量,还有一位负责监督阅卷进度。如果在阅卷中出现失误较多或者出现硬伤,阅卷老师会先被警告;如果还是屡教不改,就可能被直接辞退。如果阅卷速度太慢,阅卷教师会被负责人提醒。 阅卷流程:每份试卷都有两位阅卷教师打分,他们彼此并不知道各自给的分数。总分一样还不行,每一个得分点所评分值都要相同。比如23题分三问,每一问评卷教师都会给出一个分值,只有两个老师的三个分值完全一样这份试卷才能通过。如此“双评”的目的就是为了确保零误差。如果两个教师的得分不一致,则要第三个阅卷者进行“三评”。如果三个教师的得分还不一致,则要交给仲裁。 通过本次阅第23题发现学生答卷时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有的考生的卷面特别乱,字迹潦草,得分点不容易找。这部分学生是要吃亏的,找不到得分点就无法给分。 2、基础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在第一问中,有些同学写出的式子为:2012qU mv -=。计算的结果也带有负号。基本公式记不清楚,0=qU a md 这个式子很多同学写成d qu a =。 3、答题不规范。例如第23题中求极板间的距离d ,正确的写法是20122T d a ??= ??? 。有的同学写出的公式为20122T y a ??= ??? ,这是不合适的,因为题目中要求的量是d ,而不是y 。很多学生写212d at =,只写这个式子是不得分的,除非再加上另外一个式子,指出02 T t =。或者写出22011222T qu d at md ??== ??? 。有的考生在最后结果中含有未知量。例如第二问中,学生最后结果为4mv B ql <,其中v 为未知量,如果没有将v 用其它已知量表示出来,结果分1分就没有了。不会写步骤而丢分比较严重。这个问题在第三问中比较突出,因步骤写的不好而丢掉2-3分的学生很多。

高考阅卷的感悟及评分标准(生物)

高考生物阅卷心得 黄陂六中袁艳丽 高考阅卷归来有很多感悟,细细想来有这么几个方面: 1、从试题的角度出发,我深切的感受是生物高考试题对能力的要求提高了,能力要求包括:逻辑推理能力、图表分析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判断分析能力、知识的迁移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生物高考题并不是记记背背就能考好的,更注重能力的考查,更能体现理科的特点。 2、从评卷的方式上来看,更趋向于公平。理综试卷要求是零误差,每份试卷每道题目在相同的评分标准下,采用网上阅卷评阅系统,随机分配给两位评卷员在网上各自评判,如果两人的得分相同那么这个分值是有效的,这份试卷的这道题得分通过了,如果不同有第三个人进行三评,三评的结果如果和两评的某一人的打分相同,那么,相同的分值通过,如果三评的结果和两评都不同,那么有第四人仲裁,这道题才画上句号。工作量是原有试卷的两倍以上,但对每位考生更趋向于公平。 3、从评卷的标准来看,有宽有严。宽,宽在无论书写怎样乱,一定要把答案找到,并给出相应的分值;只要答案体现考生理解题意,错别字,基本给分;书写的顺序,要求比较宽松,只要找到采分点就给分;描述性内容,只要和实际相当就给分;实验材料,是在答案中找对的,只要有就给分。严,严在有些内容是多写一点就不给分,称之为画蛇添足;如果用字母来代替相应内容书写不得分;实验材料没用题目中提到的,不得分。 阅卷心得:通过这次生物高考阅卷,我体会到无论出题人还是制定评分标准的人,把握的基本原则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查。如果考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分析出题意,就可能做出错误的判断,一连几个答案都可能出错;有的考生虽然题意分析对了,但书写上出现笔下误实在可惜;有的考生理解题意但语言描述上欠缺,得不到全分;老师日常用字母代替名称,要方便快捷,但学生会模仿,考卷上不给分。所以我们今后教学中要注重能力培养,要教会学生如何读题抓题眼,更要注重答题的规范性训练。答题注重逻辑性,关键字词要出现,实验步骤的完整性,规范性训练不可少。 评分细则

2017年高考阅卷分析

2017.6.18.高考试卷分析会 (四川师范大学成龙校区,一教C区206) 第一讲高考试卷分析 主讲人张伟 一.命题变化 1.选做题:大题必做,小题选做 eg:作文(“我和高考”、“我看高考”二选一) 2.客观题、主观题:从32分增长到43分(2017年) 阅读量从2016年的6500~7000字增加到2017年的8500字 启示:阅读量增加,答题量减少是趋势 选择题的难度大,容易拉开差距,阅读的时候要细致 如何引导学生根据文体信息快速抓关键信息是教学的关键 培养学生快读阅读抓关键的能力(熟悉各种文体,充分挖掘教材) 指导学生通过有效的圈点勾画,抓住关键,快速做题 可以有意识地在平常教学中培养学生速读的能力 3.材料选择 1)材料类型:尽量丰富 国际阅读项目 PISA阅读测试:非连续性文本、混合型文本 生活语言类/书面语类 eg:第6题、选择题19题 眉山青神中学的方法,对国际国内的新闻进行筛选编辑,每天要读新闻、看新闻材料非常丰富,教师首先要广泛阅读,然后再精心选择阅读材料,印发给学生。2)材料的覆盖面 论述类、文学类、实用类——全覆盖 材料功能多样化——以前人物传记多,今年多样化 启示:高一、高二要阅读,太多做题磨灭了学生的阅读敏感性 依托教材、训练学生把各种文体读会,然后到会读 高一、高二要阅读,高三才有冲劲 厚积才有薄发。高一高二要耐得住寂寞,耐得住性子,给学生阅读的空间时间,也就是给学生成长的空间。 不要急功近利地教书。高中是三年,教师要有整体思考,要把眼光放长远。 3)选材特点 a.特别关注时代主题:年内的热词 语文要能用,对学生以后上大学会不会有用(教育部领导) b.国家战略: 语文地位提高——国家语文 语文要变得有用 启示:语文要引导学生关注宏观问题(多看社论、时评) 语文核心素养的三大支柱: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 c.传统文化 每年都在强化 启示:重点关注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未来价值 让学生多读这方面的文章 eg:留住“乡愁”(呵护、活化)

2017年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2017年语文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今年参加高考试卷批改,很不幸地被分到了现代文阅读一组,之所以言之不幸,是此组的批阅是所有小组中耗时最长、任务最为繁重而艰巨的。 20**年文学类文本阅读材料节选自李丽娟的《我们与父亲》,命题者拟名为《静流》是名副其实的当代散文,告别了连续几年选用的外国小说文本,这篇选文讲述的是发生在两代人之间的故事,借此表达作者对生活的真切体验和独到理解,内容和主题跟学生的生活几乎零距离,没有时空和文化阻隔,极易引起共鸣。在九天的奋战中感受到考生的答题情况暴露出一些比较共性的问题。其一,在考察品味精彩语句的表现力及鉴赏作品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上欠缺,13题品味动词的作用,挺直一词表达父亲的心理,绝大多数考生都只停留在对父亲在生活的打击下要帮助弟弟的坚强决心的分析上,而忽略了特定的语境父亲接受了现实把退休工资卡交给了弟弟喝令他收下这一连贯的人物表现背后所折射出的父亲丰富的心理内涵:为能帮助儿子而长舒一口气,内心的满足、欣慰之情。其 二,对文学作品中文体知识的辨析能力薄弱。15题四个句子在写法和作用上的共同点则侧重考察考生鉴赏语句的表现手法的能力。意在要求考生能进入整体语境,通过对四个句子的辨析找出它们的共同点。按解题的思维定势来看,绝大多数考生将写法单一的理解为表现手法,于是乎象征、托物言志、以小见大、渲染气氛接踵而至。殊不知写法的概念是极其广泛的,它指向全文的写作方法,不仅包含表现手法,还包含修辞方法、表达方式、叙述角度、结构形式。因此考生

能答出过渡的约占88%,能答出过渡和比喻的,约占50%,而能在前两点基础上答出从第三者角度,描写作者的感受和看法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不到1%。12题文章开头写弟弟迷恋音乐对后文的作用。解答此题许多考生不明确的是与散文这类文体有关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而跟文章开头有关的写法不外乎是: 衬托、渲染、铺垫、伏笔、抑扬、虚实结合、借景抒情等等。倘若熟悉了相关的文体知识,答题思路也就一泻千里、一语中的了。在参加完20**年的高考评阅工作后,我一直在反思,我们除了勤勉不懈的精讲精练、系统的归纳整理之外,是否还有更好的捷径能给我们的后来者提供更多有益的借鉴呢?遗憾的也是真切的感受到所有的秘诀都是建立在扎实的基本功积累之上,倘若一定说有的话,也不敢妄称为秘诀,姑且说是自己的一点点心得体会吧。首先是简明扼要,答出要点,是多得分的关键。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外,评卷速度对评卷任务的完成有决定性的影响。单就14至16题的批改,一个老师除去吃饭、喝茶、上卫生间、午休时间,一天平均阅卷达到1200份,平均得分是7.75分,为了提高评卷效率,评卷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只是赋点采分,尤其是看一些关键词是否答出,有则得分,无则丢分。如果一些考生答得罗罗嗦嗦,,就会给评卷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认为你可能不太懂,从而影响到你的得分。其次要认真审题,善于筛选答题的阅读区间,从中筛选有效信息。如14题中,题干中的由对立冲突到矛盾化解,直至理解信任就已经暗示出答题的阅读区间是从文章的第四段至倒数第五段。借助自己的一双慧眼,你会发现许多题干的设置都隐喻着本题的阅读区间。这会为你的解题插上一双隐形的翅膀。再次竭尽所能、勇于作答是多得分的有效途径。实践证明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高考阅卷心得体会 万人关注的高考考试结束后,我受学校的委派,有幸参加了我省2015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今年的阅卷地点仍然是在山西大学商务学院。6月10日,我怀着一颗激动的心来到阅卷地点。此次,我是抱着学习的态度,这是一次机会,一种经历,更是一种成长。在这紧张有序的八天中,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这次我参加的是物理压轴题25题的批阅。下面谈谈阅卷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一、阅卷流程 1、阅卷培训:首先是整个理综阅卷老师进行培训,就在阅卷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进行要求。然后是分组培训,每一个学科再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培训。小组培训主要是统一答案。先是试评。试评卷也是今年考生的答卷。目的是在试评过程中掌握考生不同的表述。然后再统一答案,哪些表述是可以得分,哪些表述是不能得分的。这样答案标准会更加统一。试评完了以后才转入正评。 2、评价尺度。网上阅卷明显比纸上阅卷更公正、公平、高效。因为所有试卷都是双评,双评要求0误差,即两名阅卷员在每个得分点给的分值相同,差距不在预知范围内的(每小题不超过1分)便实行三评,如果三评还不能达到0误差,就得仲裁评阅。这样可以大量减少因阅卷老师的失误而使考生失分。另外小组长和领导小组的检查员随机抽查阅卷情况,并及时反馈意见。所以整体来说,评卷误差很小,基本做到了客观、公正。 3、阅卷给分原则 评分的给分原则是评分标准和评分细则。评分标准并非只是高考参考答案,还有补充说明。这些评分补充说明是在培训和试评时,根据题长和本组评卷教师试评的千余份学生的答题情况,经过了充分讨论而进行的扩充。应该说覆盖面比较广,基本可以做到不宽不严,给1分有理,扣1分有据。 二、阅卷体会 详细说一下25题,本题是物理的压轴题,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的区分度。今年的压轴题一反往年的常态,今年是力学综合。题目貌似熟悉,容易着手,但是,本题过程多,对象多,解决本题需要有清晰地思路,扎实的功底,得分也却是不一。 阅卷中学生答题失分的情况主要有如下特征: 一是思维混乱,审题不清。答题时还没有形成完整的思路,就匆忙作答,丢三落四,想到哪儿写到哪儿。不对,划去再写,卷面乱七八糟。致使阅卷老师评分时找不全得分点出现评分遗漏,一些考生将一些不相关的,甚至是错误的公式胡乱堆积上去,虽然写满试卷,但是得分甚少。 二是书写不规范。主要是物理量的符号没有按题目要求书写,有的是只有公式没有文字说明,有的是只有文字没有公式。 三是数学计算能力太差,差得让人无语。粗心大意,低级错误频出。 最后针对这些情况对同学们有以下建议,希望对以后参加高考的同学起到作用。 一、书写要规范。字迹要清晰,字体大小要适中。字体太小,太细,太粗,放大都很难辨认,不会给分。 二、解题要规范。步骤一定分步写,先写“原始方程”“基本方程”。高考网上阅卷我们的评分宗旨:先看结果,结果对了给满分;结果不对,看过程,找小分,即找得分点。原始方程就是一个得分点,一般为2分。同学们一定要谨记着这一点,不要盲目写综合式,答案不对一分都不得。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2014年9月19号,我们徽县三中高三9科教师到兰州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20号一天在兰州理工大学听取两位老师介绍高考备考经验,对2014-2015学年度高三物理复习意见并提了一些建议。 上午听了来自宁夏蔺立昌老师对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现代高考给教学的启示、高考复习中存在的困惑及误区、科学规划,高效备考复习、网上阅卷应对措施的讲解。建议最重要的还就是注重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题与应试能力,以扎实的基础,平与的心态面对高考。 20号下午银川一中的寇义儒老师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考前物理复习方法及提分策略,首先介绍了三轮复习的注重点。接着总结近8年高考物理试题特点(1、由于受题量的限制,重点考察的都就是物理主干知识;2、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特别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考察;3、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与考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内综合;4、关注考察实验探究与实验设计能力;5、关注“过程与方法”,考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6、关注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命题),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分析与预测,重要知识点:力学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V-t图像;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功能关系;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还介绍了力学复习策略与方法,介绍了知识点比例,第一次考察物理学史,创新性探究性实验,考查的角度及呈现方式新、巧、活。并提了一轮复习的

建议,1、加强物理学史教学。2、实验教学中重视发展型试验、探究性试验、创新型实验。3、做好习题的推陈出新,结合好经典与创新。接着对其她省市试题也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从高考题可以瞧到在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强化综合。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有机结合。练习题目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检测题目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回来之后,针对此次学习,感受颇多,结合我们自己情况。制定以后需要加强的几点:

高考阅卷感受及评分细则

高考阅卷感受及评分细则 高考阅卷已经不是那么神秘的事情了,以前一个县就去一个人,或者没有人,现在只要申请就有机会。 阅卷的日程: 6月11日报到,在指定的酒店大堂报道签字,办理入住和就餐。这次住的铁道学院对面的四星级酒店,吃饭在铁道学院食堂,个人对住宿满意。 6月12日上午动员大会,安排不同的题目的阅卷岗位;找到自己对应的大组小组,然后开始岗前培训,先做高考题,然后专家们在考生中挑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作文而且是他们已经打分的作文,让老师们自己打分,然后给出专家打分。进行对比,让老师们形成一个初步认识,什么样的作文给什么样的分数,然后就是试评,同时组长们不断的强调评分细则。 6月12日下午至6月17日重复同一件事情,看电脑,按键盘。 6月18日愿意回家回家,或着17号也就可以回家了,想还呆几天的19晚上还可以免费住。 对于阅卷的感受的话,辛苦,单调,充实。辛苦是因为连续的六到七天每天都是快节奏的生活,每天8小时做在电脑前面重复这同样的动作,上午和下午各有十分钟的休息时间,我们把这休息时间比作学生的下课时间,每个上午下午,都会不停的听到有人问,下课还有多久,我们的感受是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匆忙,所以很多老师说去过一次再也不会去第二次,也是有道理的,我们组有个老师,一会站着看,一会坐着,有时也蹲着,她有椎间盘突出。单调是因为每天做的几乎是同样的事情,虽然作文内容语句可能有所不同,但是题目一样,内容也都几乎一样。充实是因为在阅卷的过程中可以深刻的体会作文评分细则,而且下班的时间是自己的,可以逛街,逛小吃,可以见朋友,同学,所以如果下次有机会申请,我想我也还是会申请去的,不过这次行程愉快也是因为有很好的小伙伴一起,步调节奏完全一致,如果落单了,我估计应该没什么意思。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没有评分细则和高分作文的图片流出,这是因为高考的安保工作很严而且今年的保密工作超过以往,上班,手机上交,下班手机拿走。阅卷室电脑实时360度无死角监控,领导也无时无刻的强调,千万不能对着电脑拍照。而评分细则,根本没有见到打印版本,完全由大小组长口述。 有人听说辛苦就不愿尝试,至于辛不辛苦,因人而异,但是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能知道。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晕车的人不要去,每天往返四次坐车,想逛街,更要坐车。 14年我是以阅卷组长的身份阅卷,阅卷组长的好处是,参与评分细则制定,然后上传下达,解释评分细则,开开会,然后审阅问题卷,最后工资比最高档多1000。个人认为组长的选择是随机的,因为这次并没有被选上,虽然有点小失望,但是阅卷完后发现组员有组长体会不到的感受,组长只阅问题卷,因此他们只会看到出现问题的试卷,好作文人人都说好,不会出现问题卷,组长基本看不到满分作文长什么样。其次,虽然组长参与评分细则制定,但是我觉得对于评分细则的感受还是要阅几千份试卷后,看完各种试卷才会印象深刻,有两种体会的深刻对比,这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可以写出东西的原因。 评分细则 只能凭记忆以及拍的我旁边老师的笔记整理,那个老师是一个学科带头人,非常勤快,但是我个人认为阅卷真的不怎么的。自评指数为0. 大部分人是100 ,同样的两份试卷给他不同的时间段打分,第一次给22分,第二次只给14分,相差8分,第二篇作文第一次12分,第二次0分相差12分,太离谱了。我笑了好久,他自嘲,说不要紧不要紧,也许第一次看时觉得字好看,所以给了22分,后来把作文调出来,字好丑,然后就比较尴尬了。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各位读友大家好!你有你的木棉,我有我的文章,为了你的木棉,应读我的文章!若为比翼双飞鸟,定是人间有情人!若读此篇优秀文,必成天上比翼鸟! 我有幸参加了去年的高考阅卷工作,从6月11日开始到6月19日结束,历时九天,这九天很苦很累,但受益匪浅,对我来说,是战斗,是磨练,也是学习和提升。 以下是我回忆出的点滴阅卷心得体会,可能有点琐碎,但都是我要跟这届高三学生说的肺腑之言。 一。网上阅卷流程: 试卷经高速扫描仪扫描和图像切割校验两个步骤,被传送到阅卷电脑上。扫描出来的图像非常清晰。在阅卷过程中采取双评形式,以降低误差率。 二。作文阅卷流程: 我因为分在作文组(2003年那次高考阅卷也是分在作文组),所以对作文阅卷流程有发言权。

先是阅卷专家组预先从考生答卷中提取不同类型不同档次的样卷,经反复讨论最终形成标准卷也就是标杆作文;接下来是阅卷组长要求我们尝试着给每一篇标准卷评分;然后自行与专家组的评分仔细对照,等我们基本搞清楚了不同类型作文的评分标准后听专家讲座(合肥一中语文特级教师鲍恒老师主讲),深入学习标准卷得分的缘由,从而掌握更多更细的评分标准。由于去年的作文题反响糟糕(今年的作文题反响更糟糕),学生们差不多声泪俱下地控诉:史上最坑爹的作文,所以专家组老师非常谨慎,尽可能制定出非常贴近现实的评分细则。切合题意和基本切合题意的立意累计有几十种之多,这是往年没有的。专家讲座结束之后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在计算机上进行试评,如果试评过关就开始正式阅卷,悟性好的老师,只需要评百来篇就被认定为吃透了阅卷标准。 所阅的试卷是随机接收的,一份试卷如果两个老师评阅分差在6分以内,系统自动取平均分作为该生作文的最终分数;如果超过6分,系统会自动将其发给第三位老师评阅,取三位老师中分差在6分以内的两人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三评后如果分差仍超过6分,则将其提交专家组仲裁。在整个阅卷过程中,专家组一直不停抽检,每天小组组长的电脑上都会有所在组每位老师的阅卷数据统计和阅卷质量分析,包括评分曲线、三评率、吻合度、平均分……组长随时将无效卷(引入三评)、恶评卷(与

物理考试心得体会

物理考试心得体会 国家对高中教育的要求和教改指导主要体现在《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等有关指 导性文件之中.而教材(课本)又是高考选拔的效度目标所要重要内容,是高考命题的资源 依据。考试说明会将有关信息在形式和难度上透漏出来,比如高考试题究竟是多选题还是 单选题都可以从考试说明中表现出来.因此,我们需要细心解读,结合高考的功能与特点,揭示高考的命题规律、趋势,对复习备考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一、考试范围与要求 (与去年一样,体现了平稳推进,稳中求新的指导思想) 1、考试范围:物理学科考试范围分为必考部分和选考部分,考生可在2个选考模块 中选择1个模块,但不得同时选择2个模块。其中,必考内容包括:物理1“质点的直线 运动”、“相互作用与牛顿运动定律”;物理2“机械能”、“抛体运动与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定律”;选修3-1“电潮、“电路”、“磁潮;选修3-2“电磁感应”、“交变 电流”;选修3-4“机械振动与机械波”、“电磁振荡与电磁波”、“光”、“相对论”。选考内容包括:选修3-3“分子动理论与统计观点”、“固体、液体与气体”、“热力学 定律与能量守恒”;(选修3-5“碰撞与动量守恒”、“原子结构”、“原子核”、“波粒 二象性”。据了解,物理学科必考内容分值占90%(其中力学部分约占45%,电学部分约占40%,光学部分约占5%),选考内容分值占10%。物理科试卷包括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 题(其中选考模块的考查不出现难题),以中等难度题为主。 2、试卷结构: 物理学科将选择题题型仍为“单项选择”,旨在改变中学物理教学过于注重选择题训 练的现状,引导教学重视物理过程的分析和学生综合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难度:理科综合为笔试闭卷,试卷和答题卡分卷。考试时间为150分钟。试卷包括第I卷选择题(共18题108分)和第II卷非选择题(必考题9题、选考题5题选作3题,共192分),试卷满分300分,其中:物理学科试题总分为120分,选 修模块内容约占10%。化学学科试题总分为100分,其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13%。生物学 科试题总分为80分,其中选修模块内容约占12.5%。全卷难度值为0.6左右,其中物理为0.55~0.6;化学为0.6~0.65;生物为0.6~0.65。、20xx年《考试说明》中的题型示例更换 了两题(例4,9),修改4题(例1,3,5,6),同时对例题的“说明”部分的内容表述作 了修改。参考试卷与去年相比,保留了两道选择题,新编入的试题均来自20xx年各地高 考试题,呈现出新的席卷结构,诠释了试卷的难度和区分度。 三.教学建议与启示 启示1.试题注重全体学生发展,体现每个学生都成功的理念 试题中,容易题和中等难度的题目占分不少于总分值的80%,这些题目面向全体考生,通过对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检验高中毕业生物理知识和能力的基本水平。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阅卷心得 ——高考英语作文如何取胜? 2012.7.15 每年的高考成绩出来以后,好多学生都会抱怨,英语作文成绩不理想或太低,出乎意料。 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大家可能都会设法查卷核实,会不会是阅卷失误? 让我们来分析一下,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下评卷的过程。高考英语作文的每份卷子由两位老 师批阅。我们称第一批阅的老师为一评,第二批为二评,三评(各小组的组长),四评(阅卷 组的组长)。如果一评和二评之间相差在6分以内,那么这两次得分的平均值就是最终成绩。 比如,一评27分,二评23分,那么最终成绩就是25分。若在6分,那么这份卷子就会自动 进入三评,三评结果出来之后,三次评阅得分最相近的两个成绩的平均分为最终得分。比如, 一评18分,二评12分,三评16分,那么此份卷子就取相近的两个成绩18分和16分的平均值,最终得分为17分。如果三次评阅的成绩之间差距为6分,如12,18,24,那么这份卷子就 被转交给阅卷组的组长进行四评,最后再取最相近的两个成绩的平均值为最终成绩,所以平均 值的0.5分都会自动入上去,比如17.5分,最终成绩则为18分。了解了阅卷的流程之后,我 们就不难看出,两次评阅成绩的最大差距为5分,平均下来便是2.5分,四舍五入后为3分, 也就是说比最高低2分,比最低高3分,也就是说英语作文的误差已被严格控制在2分以内, 比如一评15分,二评20分,平均值17.5分最终得分为18分。 然后,咱们再分析一下看会不会是阅卷老师的疏忽? 所有的阅卷老师在阅卷前都经过严格 的培训,每个人都要学习样卷,先初评,再试评一个早上,然后再学习样卷,再试评,经过阅 卷小组的严格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正式评卷阶段,这时评出的成绩才是有效的。正评过程中, 小组长会不断地抽查,如果不合格再学习样卷,试评检测直到合格才能再次正式评阅,所以从 以上这两方面不难看出,现在的高考阅卷基本上已经能够最大限度的做到公平,公正。 所以如果你的高考英语作文成绩低,属于误评的可能性极小,作为我们的广大考生只有从 自身找原因,而作文正在为高考做准备的学生则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训练,写出一篇能吸 引老师目光,经得起阅卷老师推敲的,高质量的,能得高分的佳作。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再2012 年高考阅卷工作中的体会谈谈,如何在考试中写出一篇高分英语作文.我们以2012年的陕西卷 为例; 书面表达 [2012陕西卷] 2012年陕西高考英语作文 第三节书面表达 (满分30分) 假定你是李华。下面的图画描述了教师节那天你们班组织的一次活动,请根据写 作要点并参考图画内容,为校刊“英语角”版面写一 篇短文。 写作要点: 1.活动的策划; 2.教室的布置; 3.活动的内容; 4.你的感想。 注意: 1.短文词数不少于100; 2.开头部分已写好,不计入总词数; 3.可根据情况增减细节,详略得当;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精选多篇) 第一篇: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高考作文阅卷心得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十几天紧张而忙碌的高考作文阅卷生活也已成为过去,回首这次高考语文阅卷的经历,我感到收获颇丰,对自己今后的作文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就此次高考作文阅卷与往年最大的变化在于从此取消了所谓的“保险分”,即切入分,如此一来,则高考作文成绩差异将由原来的不相上下一变而为天壤之别,高考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也将进一步凸显。用语文阅卷组组长何永康教授的话就是“要利用高考作文阅卷的杠杆,彻底改变高中作文教学地位不高的状况,引起学生与老师对高中作文教学的足够重视,让种瓜的得瓜,各豆的得豆,种草的只能收荒草。” 此外今年高考作文均分与往年相比,应该要低到五分左右,究其根本原因,除了取消切入分,拉开差距的阅卷指导原则之外,便是今年的高考命题“品味时尚”存在偏离学生生活,尤其是农村生活的问题。虽其导向是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应该无可非议,但实际上很多学生对时尚生活缺乏深入的体会和思考,很多学生对“时尚”这一概念的理解把握不准,导致大量学生作文偏题,沦入低分区。 在今年的高考作文阅卷中有以下三种现象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或警惕: 一、念念不忘经典,玩得走火入魔。现在有不少学生言必称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苏轼,而根本不管作文题目是什么,这些素材能否用得上,能否有效地证明自己的中心论点,以为“死人饭”好吃,只要呈现出丰富厚重的文化历史底蕴作文分就一定不会太低,其实大错特错。用喻旭初老师的话说,“一个屈原摆平六年高考题是一件极其荒唐的事”。今年高考中吃“死人饭”的作文基本与时尚不粘边,属偏题作文,分数低的可怜,不管语言内容再好,都过不了42分的“杠子线”。应该说,这充分暴露了我们平时阅卷中重语言轻切题,重历史文化轻当今社会生活的弊病。 二、堆砌事例,生拉硬扯,不管三七二十一。应该说此类问题每年都有,但今年尤为严重。究其原因,我想不外乎三点:第一,审题不过关,对命题的概念内涵与结构把握不清,抓不住主次轻重缓急以及命题意图;第二,学生根本不熟悉时尚生活,没有什么切身体会,哪还谈得上什么“品味”;第三,很多学生作文功底太差,平时训练也不到位,只能靠背点作文素材来敷衍高考,说到底对作文重视程度不够。综上三点,今年不管三七二十一的堆砌事例,霸王硬上弓式的 1 说理、漫天随意式的贴标签等此类问题尤为突出便是意料之中的事了。这也应该引起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以后的教学中更加重视作文基本功训练、审题训练及议论文的说理训练。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参加物理高考备考研讨会心得体会 2014年9月19号,我们徽县三中高三9科教师到兰州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20号一天在兰州理工大学听取两位老师介绍高考备考经验,对2014-2015学年度高三物理复习意见并提了一些建议。 上午听了来自宁夏蔺立昌老师对新课程下的高考试题、现代高考给教学的启示、高考复习中存在的困惑及误区、科学规划,高效备考复习、网上阅卷应对措施的讲解。建议最重要的还就是注重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注重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提高解题与应试能力,以扎实的基础,平与的心态面对高考。 20号下午银川一中的寇义儒老师介绍了新课程背景下考前物理复习方法及提分策略,首先介绍了三轮复习的注重点。接着总结近8年高考物理试题特点(1、由于受题量的限制,重点考察的都就是物理主干知识;2、在考察知识的同时,把考察能力放在首要位置,特别强调对数学能力的考察;3、注重科学方法的渗透与考察,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突出学科内综合;4、关注考察实验探究与实验设计能力;5、关注“过程与方法”,考察自主学习与创新能力;6、关注与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关的命题),并对典型题目进行分析与预测,重要知识点:力学部分: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与V-t图像;力与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万有引力;功能关系;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与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还介绍了力学复习策略与方法,介绍了知识点比例,第一次考察物理学史,创新性探

究性实验,考查的角度及呈现方式新、巧、活。并提了一轮复习的建议,1、加强物理学史教学。2、实验教学中重视发展型试验、探究性试验、创新型实验。3、做好习题的推陈出新,结合好经典与创新。接着对其她省市试题也进行了分析。 综上所述,我们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从高考题可以瞧到在教学中要注意): 第一轮复习要特别强调夯实基础,抓住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利用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概念与规律,体会知识的使用。通过设置适当的练习,使学生熟练各种题型的一般做题方法与解题技巧。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强化综合。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已有的知识方法,巩固“知识点”、揭示“知识链”、编制“知识网”,强化方法迁移,达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归一。提高学生解题的速度及准确性,做到“快、准、熟、巧”有机结合。练习题目的难度以高考题中的中高档题目为主。 第三轮复习任务就是使学生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巩固第一、二阶段的复习效果。通过理科综合模拟训练,查找知识、能力弱点,及时弥补。使学生适应综合考试,合理分配解答理、化、生题目时间,使考试取得最佳效果。考试后,针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评,并设计与错题相同类型的习题加强补偿练习。检测题目的难度与高考题贴近或略高于高考题复习要求

2017年英语高考阅卷心得

2017年英语高考阅卷心得 troubles . I dont kno ho to organize the files and ho to use ords express m thought, I d appreiate it if ou ould tell me the solutions to problems. I treasure this hanes ver muh ,so it ould be ver kind of ou to help me.In order to onve m heartfelt thanks to ou . Ill visit ou after petition. Ill take ou to the Great Wall, and I am sure that oull be stuk b this amazing orld onder.良好即百分制 7778083紧扣主题,覆盖所有要点,内容较充实, 语言有少量错误, 但基本不影响意思表达.专家评定的25 分作文Ho is everthing going? Im so onerned about our life and stud. Wean muniate a lot in dail life.In order to partiipate in Middle shool students English speeh ontest in Jul, Im planning to searh for some useful information. But I find I have diffiult in searhing for information and spoken English. So I ant ask ou for our advie. Im sure Ill benefit a lot from our timel and valuable advie. Ill appreiate it our ould help me. After m speeh ontest, Ill e to see ou. I an sho ou around the tourist attrations. I think e ill have a onderful time! Looking forard to our earl repl.专家评定的22 分作文Ho is everthing going no ?I kno that ou ame to Beijing for stud last month. So does everthing in Beijing agree ith ou? if ou have an trouble living and studing in Beijing , I ill go to help ou.Reentl, I took part in an English ontest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