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微生物整理资料

(整理)微生物整理资料
(整理)微生物整理资料

1.病毒具有什么样的化学组成和结构?

答:一、病毒的化学组成:病毒的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个体大的病毒如痘病毒,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类脂类和多糖。二、病毒的结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却有其自身独特的结构。整个病毒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和核酸内芯,两者构成核衣壳。完整的具有感染力的病毒叫病毒粒子。病毒粒子有两种:一种是不具被膜(亦称囊膜)的裸露病毒粒子;另一种是在核衣壳外面有被膜所构成的病毒粒子。寄生在植物体内的类病毒和拟病毒结构更简单,只具RNA,不具蛋白质。

1、蛋白质衣壳:是由一定数量的衣壳粒(由一种或几种多肽链折叠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按一定的排列组合构成的病毒外壳,成为蛋白质衣壳。由于衣壳粒的排列组合不同病毒有三种对称构型:立体对称型,螺旋对称型和复合对称型。

2、蛋白质的功能:保护病毒使其免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使病毒与敏感细胞表面特定部位有特异亲和力,病毒可牢固的附着在敏感细胞上。病毒蛋白质还有致病性、毒力和抗原性。动物病毒有的含DNA,有的含RNA。植物病毒大多数含RNA,少数含DNA。噬菌体大多数含DNA,少数含RNA。病毒核酸的功能是:决定病毒遗传、变异和对敏感宿主细胞的感染力。

3、被膜(囊膜):痘病毒、腮腺炎病毒及其他病毒具有被膜,它们除含蛋白质和核酸外,还含有类脂质,其中50%~60%为磷脂,其余为胆固醇。痘病毒含糖脂和糖蛋白,多数病毒不具酶,少数病毒含

核酸多聚酶。

2、细菌有哪几种形态?各举一种细菌为代表。

答:细菌有四种形态:球状、杆状、螺旋状和丝状。分别叫球菌、杆菌、螺旋菌和丝状菌。

1、球菌:有单球菌(脲微球菌),双球菌(肺炎链球菌)。排列不规则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四联球菌。八个球菌垒叠成立方体的有甲烷八叠球菌。链状的有乳链球菌。

2、杆菌:有单杆菌,其中有长杆菌和短杆菌(或近似球形)。产芽孢杆菌有枯草芽孢杆菌。梭状的芽孢杆菌有溶纤维梭菌等。还有双杆菌和链杆菌之分。

3、螺旋菌呈螺旋卷曲状,厌氧污泥中有紫硫螺旋菌、红螺旋菌属和绿螺旋菌属。螺纹不满一周的叫弧菌,如:脱硫弧菌。呈逗号型的如:逗号弧菌,霍乱弧菌是其中的一直被那个。弧菌可弧线连接成螺旋形。螺纹满一周的叫螺旋菌。

4、丝状菌:分布在水生环境,潮湿土壤和活性污泥中。有铁细菌如:富有球衣菌、泉发菌属即原铁细菌属及纤发菌属。丝状菌属如: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透明颤菌属、亮发菌属等多重丝状菌。丝状体是丝状菌分类的特征。

【附】在正常的生长条件下,细菌的形态是相对稳定的。培养基的化学组成、浓度、培养温度、pH、培养时间等的变化,会引起细菌的形态改变。或死亡,或细胞破裂,或出现畸形。有些细菌则是多形态的,有周期性的生活史,如粘细菌可形成无细胞壁的营养细胞和子实体。

3、酶的催化作用有哪些特征?

答:1、酶积极参与生物化学反应,加速化学速度,速度按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但不改变反应的平衡点。

2、酶的催化作用具有专一性。一种酶只作用与一种物质或一类物质,或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学反应,产生一定的产物。

3、酶的催化作用条件温和。

4、酶对环境条件极为敏感。高温、强酸和强碱都能使酶丧失活性;重金属离子能钝化酶,使之失活。【附】酶催化效率极高的原因是酶能降低反应的能阀,从而降低反应物所需的活化能】

4、营养物质是如何进入细胞的?

答: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各种各样,有水溶性和脂溶性,有小分子和大分子。不同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也不同: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5、什么加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和光合磷酸化?

答:底物水平磷酸化:厌氧微生物和兼性厌氧微生物在基质氧化过程中,产生一种含高自由能的中间体,如发酵中产生含高能键的1,3-二磷酸甘油酸。这一中间体将高能键(~)交给ADP,使ADP磷酸化而生成ATP。

氧化磷酸化:好氧微生物在呼吸时,通过电子传递体系产生ATP的过程。

光合磷酸化:光引起叶绿素、菌绿素或菌紫素逐出电子,通过电子传递产生ATP的过程

6、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本质是什么?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类型有什么特点?

答:微生物呼吸作用的本质是氧化与还原的统一过程,这过程中有能量的产生和能量的转移。微生物的呼吸类型有三类:发酵、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最终电子受体不同,分别为中间代谢产物、氧气、氧气外的无机化合物。另外产能的多少也不同.

6. 生物氧化的本质是什么?它可分为几种类型?各有什么特点?答:生物氧化的本质是氧化与还原的统一过程,是指细胞内一系列产能代谢的总称。

生物氧化可分为发酵和呼吸,其中呼吸有可分为好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发酵的特点:有机物仅发生部分氧化,以它的中间代谢产物(即分子内的低分子

有机物)为最终电子手提,释放少量能量,其余能量保留在最终产物中。

好氧呼吸的特点:底物按常规方式脱氢,经完整的呼吸链(电子传递体系)传递

氢,同时底物氧化释放出的电子也经过呼吸链传递给O2、O2得到电子被还原,与脱下的

H 结合成H2O,并释放能量(ATP)。

无氧呼吸的特点:底物按常规脱氢后,经部分电子传递体系递氢,最终有氧化态

的无机物(个别为有机物)受氢.

10什么叫定向培养和驯化?

答: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

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的一种古老的雨中方法。

驯化是通过人工措施使微生物逐步适应某一条件,而定向选育微生物的方法。通过

驯化可取得具有较高耐受力及活动能力的菌株。驯化常用于废水处理中微生物的选育,

以获得对某种污染物具有较高的降解能力的高效菌株。

11、CUF、大肠菌群,水质指标对CUF,大肠菌群的规定?

细菌菌落总数(CFU)

指1mL水中在营养琼脂培养基中,于37℃培养24小时,所生长的细菌菌落总数。

我国规定1mL生活饮用水中的细菌菌落总数在100个以下。

总大肠菌群

总大肠菌群,包括埃希氏菌属,柠檬酸杆菌属,肠杆菌属,克雷伯氏菌属等十几种肠道杆菌,一群好氧和兼性厌氧的无芽孢革兰氏阴性杆菌。这些菌属在37℃能不同程度的发酵乳糖产酸,产气,是指示水体被粪便污染的指标。

我国目前的生活饮用水的卫生标准规定,一升水中总大肠菌群数不得

超过3个。

12、脂肪酸是如何进行β-氧化的?其能量如何平衡?

答:脂肪酸先是被脂酰硫激酶激活,然后在α,β碳原子上脱氢、加水、脱氢、再加

水,最后α,β碳位之间的碳链断裂,生成1mol 乙酰辅酶A 和碳链较原来少两个碳原

子的脂肪酸。乙酰辅酶A 进入三羧酸循环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剩下的碳链较原来

少两个碳原子的脂肪酸可重复一次β-氧化,以至完全形成乙酰辅酶

A 而告终.

13. 菌胶团功能:

●对有机物有吸附能力和分解的能力;

●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附着场

所;

●具有指示作用,从菌胶团的透明度,颜色,数量和颗粒大小,

结构的松散程度判断活性污泥的性能。

<新生的菌胶团颜色浅,无色透明,结构紧密,说明菌胶团生命力旺盛,吸附和分解有机物的能力强。老化的菌胶团颜色深,结构松散,活性不强,吸附和分解能力差。

1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有哪些作用?(菌胶团和原生动物等在污水生物处

理和水体自净过程中各起什么作用?)

答:菌胶团的作用:①有很强的生物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②菌胶团对

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③为原生动物、

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场所;④具有指示作用,通过菌胶团的颜色、透明度、数量、颗

粒大小及结构的松紧程度可衡量好氧活性污泥的性能。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①指示作用;②净化作用;③促进絮凝和沉淀作

用.

14.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机理

14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废水的机理。

答:好氧活性污泥的净化作用有类似于水处理工程中混凝剂的作用,同时又能吸收和

分解水中溶解性污染物。

15、生物膜是什么?生物膜有哪些微生物群落?

答:生物膜主要由细菌的菌胶团和大量的真菌菌丝组成,其中还有许多原生动物和较

高等动物生长。它们粘附在生物滤池滤料上或生物转盘盘片上,形成一层带粘性、薄膜

状的微生物混合群体。

16.厌氧发酵微生物产甲烷的方式主要有哪两种,有关反应方程式?氢气和二氧化碳或一氧化碳的合成甲烷——28%的甲烷来自合成。

乙酸分解为甲烷和二氧化碳。或利用甲酸,甲醇,甲基胺裂解为甲烷——72%的甲烷来自酸的裂解。

17、微生物脱氮的原理?含氮化合物是如何转化为氮气被去除?

18、何谓积磷菌?有哪些积磷菌?叙述它的放磷和吸磷的生化机制。答:在好氧时不仅能大量吸收磷酸盐合成自身核酸和ATP,而且能逆浓度梯度过量吸

磷合成贮能的多聚磷酸盐颗粒(即异染颗粒)于体内,供其内源呼吸用的细菌称为聚磷

菌。

聚磷菌有不动杆菌属、假单胞菌属、气单胞菌属、棒杆菌属、肠杆菌属、着色菌属、

脱氮微球菌属等。

厌氧释放磷→好氧吸磷

脱磷原理:依靠聚磷菌(兼性厌氧菌)聚磷,再从水中除去这些细菌。

19、加氯消毒原理及对微生物的去除作用?

氯消毒的原理

氯常温时气态呈黄绿色,液氯为琥珀色,有刺激性气味,有很强的氧化性。与水的反应:

氯的水溶液中有Cl2, HOCl, OCl- , Cl-, H+ ,这些分子和离子的浓度由水的pH值决定,有时受到水中的杂质的影响。

水温为20℃

?pH值为6时,HOCl,Cl-为主,OCl-为HOCl的2.7%;

?pH值为9时,OCl-为主,HOCl与OCl-比值约为0.27;

?pH值为7.67时,HOCl与Cl-的浓度相等。

水温25℃,C l-<1000m g/l时,

?pH大于3,HOCl占97%,中性的HOCl能够进入菌体杀死细菌;?pH=7时,HOCl占73%,OCl-27%;

?pH>10时,OCl-几乎占全部。

污水中存在氨,氨与氯很容易反应,随着加氯量的增加,产物从一氯胺到三氯胺。

需氯量和余氯量

?消毒时在水中的加氯量可分为两部分,即需氯量直用于杀死细菌和氧化有机物等所消耗的部分;

?余氯量是为了抑制水中残存细菌的再度繁殖,管网中尚需维持少

?我国饮用水标准规定,出厂水游离性余氯在接触30分钟后不应低于0.3mg/L,在管网末梢不低于0.05mg/L。

19氯和氯化物的杀菌机制是什么?

答:氯气和氯化物的杀菌机制是,当氯气加入水中后,即和水作用生成盐酸和次氯酸。

由于次氯酸是中性分子,所以可以很快地扩散到细菌表面,并穿过细菌的细胞膜进入细

菌内部,通过氧化作用破坏细菌的起新城代谢催化作用的酶系统,从而达到杀菌消毒的

目的。

20、叙述好氧堆肥的过程及各阶段特征?

好氧堆肥过程

中温阶段

高温阶段

堆肥腐熟稳定阶段

中温阶段:

30℃堆肥初期,易分解的有机物迅速分解,产生大量的热量。产热阶段,主要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放线菌。

细菌分解水溶性的单糖类,放线菌和真菌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高温阶段:

45℃以上,嗜热性微生物代替了嗜温性微生物,堆肥中的有机物进一步被分解转化;

温度升高到50℃,嗜热性的真菌和放线菌进行活动;

上升到60℃,真菌停止活动,嗜热的细菌、放线菌、芽孢杆菌继续分解纤维素和半纤维素;

温度升高到70℃,致病菌和虫卵被杀死,大多数嗜热微生物也停止活动,只有嗜热芽孢杆菌活动,大多数微生物死亡或进入休眠期;

如果不通风,温度会升高到90℃;

这一阶段复杂的有机物(纤维素、半纤维素)开始分解,腐殖质开始形成(溶于弱酸的黑色物质)。纤维素、果胶类物质被嗜热的微生物分解,在高温阶段形成腐殖质。

堆肥腐熟稳定阶段。

高温阶段的后期,微生物进入内源呼吸,腐殖质开始形成,此时微生物活性下降发热量减少,温度下降。嗜温性微生物又占优势,对残余的较难分解的有机物(大多数木质素等)进一步分解,腐殖质不断增多且稳定,此时堆肥进入腐熟阶段。

浙江农林大学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绪论微生物与人类 1.人类迟至19世纪中叶才真正认识微生物世界,其中的障碍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被克服的? 各举例说明之。 答:人类认识微生物世界中遇到的障碍以及被克服的相关例子如下: (1)个体微小。列文虎克利用其自制的显微镜,克服了肉眼的局限性,首次观察到多种微生物的个体形态。 (2)外貌不显。主要由科赫学派克服的,他们创立了许多显微镜技术,染色技术、悬滴培养技术和显微摄影技术,使人们对细菌等的外貌能清楚地观察到。 (3)杂居混生。由科赫等人发明的明胶和琼脂平板分离微生物纯种的方法,克服了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杂居混生状态,从而进入了研究微生物纯培养阶段。 (4)因果难联。把微生物作用的因果联系起来的学者很多,如巴斯德提出了活的微生物是传染病、发酵和腐败的真正原因;科赫提出了证明某病的病原菌的“科赫法则”等。 2.微生物学发展史如何分期?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是什么?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什么地位?有什么值得反思? 答:(1)微生物学发展史的分期以及各时期的时间、实质、创始人和特点如下:①史前期(约8000年前~1676年)——朦胧阶段 a.代表人物:各国劳动人民。 b.特点:未见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凭实践经验利用微生物的有益活动进行酿酒、发面、制酱、娘醋、沤肥、轮作、治病等。 ②初创期(1676~1861年)——形态描述阶段 a.代表人物:列文虎克。 b.特点:自制单式显微镜,观察到细菌等微生物的个体;出于个人爱好对一些微生物进行形态描述。 ③奠基期(1861~1897年)——生理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巴斯德和科赫。 b.特点:微生物学开始建立;创立了一整套独特的微生物学基本研究方法;开始运用“实践-理论-实践”的思想方法开展研究;建立了许多应用性分支学科;进入寻找人类和动物病原菌的黄金时期。 ④发展期(1897~1953年)——生化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E.Büchner。 b.特点:对无细胞酵母菌“酒化酶”进行生化研究;发现微生物的代谢统一性;普通微生物学开始形成;开展广泛寻找微生物的有益代谢产物;青霉素的发现推动了微生物工业化培养技术的猛进。 ⑤成熟期(1953年~至今)——分子生物学水平研究阶段 a.代表人物:J.Watson和F.Crick。 b.特点:广泛运用分子生物学理论和现代研究方法,深刻揭示微生物的各种生命活动规律;以基因工程为主导,把传统的工业发酵提高到发酵工程新水平;大量理论性、交叉性、应用性和实验性分支学科飞速发展;微生物学的基础理论和独特实验技术推动了生命科学各领域飞速发展;微生物基因组的研究促进了生物信息学时代的到来。 (2)我国人民在微生物学发展史上占有的地位与反思

微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原核类:三菌(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即蓝藻,所以有时也称一藻、二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形体小,比面积大。 吸收快,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易变异。 》 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比较G+和G-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并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组成 革兰氏染色法: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复染原理: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细胞壁较薄,壁上的空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亦脱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的细胞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2细菌的菌落特征如何描述(提示:细菌菌落总的特征以及具有特殊结构时的菌落特征)细菌菌落湿润、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及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 ~ 4 放线菌的菌丝类型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气生菌丝:多核菌丝生成横隔进而分化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2 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酵母菌:无性孢子包括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有子囊孢子

最新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1、细菌以微米()为单位。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 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3、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 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又称细菌L型。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5、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6、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7、革兰氏染色:原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 醇不易透入;而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多,乙醇易渗入。 (2)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低(pI2~3),革兰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且不易脱色。(3)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和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方法:(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加于制好的涂片上,染色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加卢戈碘液作用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摇动玻片数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为止(约3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4)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 8、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9、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10、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11、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 氧菌、专性厌氧菌。 12、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13、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 别。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14、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合称为IMViC试验。 15、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映的物质。 16、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裂后游离出来,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17、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 抗生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18、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 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9、鉴别培养基是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 20、可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21、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 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教学提纲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考试复习资料

精品文档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6、微生物有哪些特点?1.个体极小 2.分布广,种类繁多。3.繁殖快4.易变异 7、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结构有什么异同?各有哪些化学组成? 1.革兰氏阳性菌含大量的肽聚糖,独含磷壁酸,不含脂多糖。革兰氏阴性菌含极少的聚糖,独含脂多糖,不含磷壁酸。 2.革兰氏阳性菌的细胞壁厚,结构较简单,含肽聚糖、磷壁酸、少量蛋白质和脂肪。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较薄,结构较复杂,分外壁层和内壁层,外壁层分为三层:最外层脂多糖,中间层磷脂层,内层脂蛋白;内壁层含肽聚糖,不含磷壁酸。 8叙述革兰氏染色的机制和步骤 革兰氏染色的机制有以下两点:(1) 革兰氏染色与等电点的关系G+菌的等电点低于G-菌,所带负电荷更多,因此,它与结晶紫的结合力较大,不易被乙醇脱色。(2) 革兰氏染色与细胞壁的关系G+的细胞壁脂类少,肽聚糖多,G-则相反,故乙醇容易进入G-细胞,进行脱色。 8、藻类的分类依据是什么?它分为几门? 根据藻类光合色素的种类、个体形态、细胞结构、生殖方式和生活史等,将藻类分为10门:蓝藻门、裸藻门、绿藻门、轮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甲藻门、红藻门和褐藻门。 9、真菌包括那些微生物?它们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各起什么作用? 真菌包括酵母菌、霉菌及各种伞菌。酵母菌既处理了废水,又可得到酵母菌体蛋白,用作饲料。还可以用酵母菌监测重金属。美军在对废水中氰化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有的霉菌还可以处理含硝基化合物的废水。真菌在处理有机废水可以用于培养食用菌的菌丝体,这样既处理了废水和固体废物,还获得了食用菌。 10、酵母菌有哪些细胞结构?有几种类型的酵母菌? 酵母菌的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核、细胞质及内含物。酵母菌有发酵型和氧化型两种。 11、霉菌有几种菌丝?如何区别霉菌和放线菌的菌落? 整个菌丝体分为两部分:即营养菌丝和气生菌丝 放线菌菌落:是由一个孢子或一段营养菌丝生长繁殖出许多菌丝,并相互缠绕而成的,有的呈戎状或密实干燥多皱,整个菌落像嵌入培养基中,不易被挑取。霉菌菌落:呈圆形、绒毛状、絮状或蜘蛛网状,比其他微生物的菌落都大,菌落疏松,与培养基结合不紧,用接种环很容易挑取。 12、什么叫定向培育和驯化? 定向培养是人为用某一特定环境条件长期处理某一微生物群体,同时不断将它们进行移种传代,以达到累积和选择合适的自发突变体的一种古老的育种方法。驯化是经过长时间地定向培养后,微生物改变了原来对营养、温度、PH 等要求,产生了适应酶,利用各营养,改变了代谢途径。 13、什么叫水体自净?可根据那些指标判断水体自净程度? 河流接纳了一定量的有机污染物后,在物理的、化学的和水生生物等因素的综合作用后得到净化,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这叫水体自净。1、P\H 指数,2、氧浓度昼夜变化幅度和氧垂曲线。 14、水体污染指标有哪几种?污化系统分为那几“带”?各“带”有什么特征?1.BIP 指数2.细菌菌落总数3.总大肠菌群 多污带:位于排污口之后的区段,水呈暗灰色,很浑浊,含有大量有机物,BOD 高,溶解氧极低,为厌氧状态。 α-中污带:在多污带下游,水为灰色,溶解氧少,为半厌氧状态,有机物减少,BOD 下降,水面上有泡沫和浮泥,有氨、氨基酸及H2S ,生物种类比多污带稍多。 β-中污带:在α-中污带之后,有机物较少,BOD 和悬浮物含量低,溶解氧浓度升高,NH3和H2S 分别氧化为NO3-和SO42-,两者含量均减少。 寡污带:在β-中污带之后,标志着河流自净作用完成,有机物全部无机化,BOD 和悬浮物含量极低,H2S 消失细菌极少,水的浑浊度低,溶解氧恢复到正常含量。 15、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评价水体富营养化的方法有几种? 人类将富含氮、磷的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排放入湖泊、河流和海洋,使水体中的氮、磷营养过剩,促使水体中的藻类过量生长,使淡水中发生水华,使海洋中发生赤潮,叫富营养化。观察蓝细菌和藻类等指示生物、测定生物的现存量、测定原初生产力、测定透明度和测定氮和磷等导致富营养化的物质。 16、什么叫活性污泥?它有哪些组成和性质? 活性污泥(activesludge)是由各种微生微、真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和各种有机无机的固体物质混凝交织在一起的一种绒粒.即生物群体及它们所依附的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的总称.微生物群体主要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藻类等.由外到内水解细菌、发酵细菌、氢细菌和乙酸菌、甲烷菌、硫酸盐还原菌、厌氧原生动物其中产甲烷丝菌是厌氧活性污泥的中心骨架。 17、叙述好氧活性污泥净化污水的机理?1.在氧化的条件下,活性污泥绒粒中的絮凝性微生物吸附污水中的有机物。2.活性污泥绒粒中的水解性细菌水解大分子有机物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微生物合成自身细胞。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直接被细菌吸收,在细菌体内氧化分解,其中间代谢产物被另一群细菌吸收,进而无机化。3.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吸收和吞食未分解彻底的有机物及游离细菌。 42、叙述氧化塘和氧化沟处理污水的机制 氧化塘和氧化沟一般用于三级深度处理,用以处理生活污水和富含氮、磷的工业废水。有机污水流入氧化塘,其中的细菌吸收水中的溶解氧,将有机物氧化分解为H2O 、CO2、NH3、NO3-、PO43、SO42-。细 菌利用自身分解含氮有机物产生的NH3和环境中的营养物合成细胞物质。在光照条件下,藻类利用H2O 和CO2进行光合作用合成糖类,再吸收NH3和SO42-合成蛋白质,吸收PO43-合成核酸,并繁殖新藻体。 43、菌胶团、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在水处理过程中有哪些作用。菌胶团的作用: 1、有很强的生物絮凝、吸附能力和氧化分解有机物的能力 2、菌胶团对有机物的吸附和分解,为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3、为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提供附着栖息场所 4、具有指示作用 原生动物和微型后生动物的作用 1、指示作用 2、净化作用 3、促进絮凝作用和沉淀作用 44、叙述生物膜法净化污水的作用机制 生物膜在滤池中是分层的,上层生物膜中的生物膜生物和生物膜面生物及微型后生动物吸附污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将其水解为小分子有机物。同时生物膜生物吸收溶解性有机物和经水解的小分子有机物进入体内,并进行氧化分解,利用吸收的营养构建自身细胞。上层生物膜的代谢产物流向下层,被下层生物膜生物吸收,进一步被氧化分解为CO2和H2O 。老化的生物膜和游离细菌被滤池扫除生物吞食。通过以上微生物化学和吞食作用,污水得到净化。 45、什么叫活性污泥丝状膨胀?引起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微生物有哪些? 由于丝状细菌极度生长引起的活性污泥膨胀称为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经常出现的有诺卡氏菌属、浮游球衣菌、微丝菌属、发硫菌属、贝日阿托氏菌属等 46、促使活性污泥丝状膨胀的环境因素有哪些? 1、温度 2、溶解氧 3、可溶性有机物及其种类 4、有机物浓度 47、为什么丝状细菌在污水生物处理中能优势生长? 因为几乎所有的丝状细菌都能吸收可溶性有机物,尤其是低分子的糖类和有机酸。在运行过程中,有机物因缺氧不能降解彻底,积累大量有机酸,为丝状细菌创造营养条件,使丝状细菌优势生长。 48、如何控制活性污泥丝状膨胀? 1、控制溶解氧 2、控制有机负荷 3、改革工艺 49、污水为什么要脱氮除磷? 在水体中氮、磷量过多,危害极大,最大的危害是引起水体富营养化,在富营养化水体中,蓝细菌、绿藻等大量繁殖,有的蓝细菌产生毒素,毒死鱼、虾等水生生物和危害人体健康,由于它们的死亡、腐败,引起水体缺氧,使水源水质恶化。不但影响人类生活,还严重影响工、农业生产。 50、微生物脱氮工艺有哪些? A|O 、A2\O 、A2\O2、SBR 等 51、叙述污水脱氮原理? 脱氮是先利用好氧段经硝化作用,由亚硝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协同作用,将NH3转化为NO2--N 和NO3--N 。再利用缺氧段经反硝化细菌将NO2--N (经反亚硝化)和NO3--N (将反硝化)还原为氮气,溢出水面释放到大气,参与自然界氮的循环。水中含氮物质大量减少,降低出水的潜在危险性。 52、什么叫捷径反硝化?何谓短程硝化-反硝化?在生产中它有何意义? 捷径反硝化:即通过限制充氧量和缩短曝气时间等条件,抑制硝化细菌生长,促使亚硝化细菌优势生长,迅速将氨氧化为HNO2 后,随即利用有机物将HNO2 还原为N2的过程。捷径反硝化不仅可缩短曝气时间,减少能耗,还节省碳源,从总体上节省运行费用。 Q10:温度每升高10度酶促反应速率相应升高的因数。

微生物讲义整理打印资料全

微生物培训主要三点: 一、微生物是什么?(包括微生物的学科发展、微生物定义、特点等。以及详细介绍细菌,霉菌,酵母菌这三大类菌。还有点细菌的增殖原因。) 二、为什么要控制微生物?(有什么危害) 食品变质以及各种菌引起的疾病。 三、怎么抑制微生物? 食品中微生物污染源(水,空气,土壤,人和动植物)抑制方法介绍,详细介绍杀菌方法:加热、药剂 控制微生物污染食品 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史 1.微生物学(microbiology),micro“小”,bios“生命”,logy“研究”——研究那些小得必须借助显微镜才能看见的活生物体。 我们研究微生物的生命活动,达到控制腐败微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活动,以防止食品变质和杜绝因食品而引起的病害。2.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2.1.公元前二千多年夏禹时代,就有酿酒的记载,酿酒的

记载,酿酒就必须有酵母菌参与。 2.2.十七世纪荷兰人吕文虎克,用自制显微镜首先观察到微生物(细菌)。 2.3.十九世纪,法国科学家斯德,发现发酵和腐败是微生物的作用结果,为了防止酒类变质,他创造加温处理方法“巴氏消毒法”。 2.4.现代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对微生物的研究日益深入。 微生物的定义 所谓微生物是指个体微小,必须借助于显微镜才能看清它们外形的一群低等的、原始的微小生物,如细菌。(体型微小,必须借助于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到它们的结构,结构简单,有的具有细胞构造,有的甚至没有细胞构造,生长繁殖快,对物质具有非常强烈的转化作用;容易引起变异,以致微生物的种类特别繁多,并且新的种类还在不断产生;数量多,分布广,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以致在自然界的任何地方如土壤、空气、水以及人和动植物体上都有微生物生活或生存) 2\\微生物的特点 微生物是结构简单、繁殖快、分布广、个体最小的生物。2.1 结构简单:微生物多数是单细胞;

微生物复习资料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1.微生物在生命活动中,所必需的营养物质包括水、碳源、氮源、矿物质、生长因子、五种。 2.要使玻璃器皿达到无菌状态,一般用干热灭菌方法灭菌,而培养基则采用高压蒸汽灭菌方法来灭菌。 3.细菌基本形态有杆状,球状,螺旋状,三种。 4.微生物吸收营养物质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和基团转位。 5.微生物产生ATP的方式有氧化磷酸化,底物水平磷酸化,光合磷酸化三种。 6.原核生物基因重组的主要形式有转化,转导,接合, 原生质体融合四种。 7.美国的“美国典型菌种收藏所”(ATCC),主要采用_低温干燥保藏法 _和液氮超低温保藏法 __来进行菌种保藏。 8.营养物质通过渗透方式进入微生物细胞膜的方式有单纯扩散、促进扩散、主动运输、基团移位等四种。 9.微生物六类营养要素是碳源、氮源、能源、水、 无机盐、生长因子。 10.不同病毒在不同的宿主细胞上可形成不同特征的聚集体,如在动物细胞内的包涵体,细菌菌苔上的负菌落,植物叶片上的枯斑以及昆虫细胞内的多角体。 11.微生物的五大共性是体积小面积大、吸收多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适应强易变异、种类多分布广。 12.参与甲烷形成反应的独特辅酶分为两类,一类作为CI载体的辅酶,另一类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的辅酶。 13.生物能量代谢的实质是ATP 的生成和利用。 14.若以所需碳源对微生物进行分类,则能利用有机碳源者称异养微生物,而利用无机碳源者则称自养微生物。 15.微生物还原N2为氨的过程称固氮作用。 16.微生物的连续培养装置按其控制方式不同可分两类:(1)恒浊器,属内控制型(2)恒化器,属外控制型。 17.细菌的遗传性变异主要通过染色体基因的突变、基因转移、两

微生物学复习资料整理汇总

一、解释下列名词 1.伴胞晶体:少数芽孢杆菌在其形成芽孢的同时,会在芽孢旁边形成一颗菱形或双锥形的碱溶性蛋白晶体——δ内毒素,称为伴胞晶体(59) 2.菌落:分散的微生物在适宜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成为菌落。 3.选择培养基:用来将某种或某种微生物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来的培养基。根据不同种类微生物的特殊营养需求或对某种化学物质的敏感性不同,在培养基中加入相应的特殊营养物质或化学物质,一直不需要的微生物的生长,有利于所需微生物的生长。(91) 4.革兰氏阳性菌:在革兰氏染色法里,通过结晶紫初染和碘液媒染后,在细胞膜内形成了不溶于水的结晶紫与碘的复合物。革兰氏阳性菌由于其细胞壁厚度大和肽聚糖网层次多和交联致密,故遇乙醇或丙酮酸脱色处理时,因失水反而使网孔缩小,在加上它不含类脂,故乙醇处理不会溶出缝隙,因此能吧结晶紫与碘复合物牢牢留在壁内,使其仍呈紫色。(49)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特点是厚度大、化学组分简单,一般只含90%肽聚糖和10%磷壁酸,从而与层次多、厚度地、成分复杂的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有明显的差别。革兰氏阴性菌因含有LPS外膜,故比革兰氏阳性菌更能抵抗毒物和抗生素对其毒害。(40) 5.LPS:脂多糖,位于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最外层的一层较厚的类脂多糖类物质,由类脂、可信多糖和O-特异侧脸三部分组成。(43) 6.营养缺陷型: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成为营养缺陷性(85)(218) 7.氨基酸异养型生物:不能合成某些必须的氨基酸,必须从外源提供这些氨基酸才能成长,动物和部分异养微生物为氨基酸异养型生物。如乳酸细菌需要谷氨酸、天门冬氨酸、半胱氨酸、组氨酸、亮氨酸和脯氨酸等外源氨基酸才能生长。(baidu) (氨基酸自养型:能以无机氮为唯一氮源,合成氨基酸,进而转化为蛋白质及其他含氮有机物。 8.芽孢: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团圆性、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55) 9.鉴别培养基:用于鉴别微生物。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特殊化学物质,某种微生物在培养基中生长后能产生某种带些产物,而这种带些产物可以与培养基中的特殊化学物质发生特定的化学反应,产生明显的特征性变化,根据这种特征性变化,可讲该种微生物与其他微生物区分开来(91) 10.PHB:聚-B-羟丁酸,直径为0.2~0.7um的小颗粒,是存在于许多细菌细胞质内属于类脂兴致的碳源类贮藏无。不溶于水,可溶于氯仿,可用尼罗蓝或苏丹黑染色。具有贮藏能量、碳源和降低细胞内渗透压的作用。(53) 11.糖被:包被于某些细菌细胞壁外的一层厚度不定的胶状物质。(60)

微生物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微生物学发展中的几个重要人物的贡献。 列文虎克,首次观察并描述微生物的存在。 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1.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鹅颈瓶实验) 2.发现免疫学--预防接种; 3.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 4.巴斯德消毒法。 柯赫,建立了科赫法则,证实了病原菌学说,建立微生物学实验方法体系。 柯赫法则: A、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2.1882年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3.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 B、在微生物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 1.用固体培养基分离纯化微生物的技术; 2.配置培养基; 3.流动蒸汽灭菌 (证明某微生物是某疾病病原菌的四项要求): 1、在患病动物中存在可疑病原有机体,而健康动物中没有; 2、可疑有机体在纯培养中生长; 3、纯培养中的可疑有机体细胞,能引起健康动物发病; 4、可疑有机体被再次分离,并且和最初分离的有机体一样; Fleming:发现青霉素 2.什么是微生物?广义的微生物和主要包括哪几大类? 微生物是指大量的、极其多样的、不借助显微镜看不见的微小生物类群的总称微生物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原生动物和某些藻类. 微生物分类 六界(1969年魏塔克提出的生物分类五界系统,病毒界1977年加上,我国陈世骧)

三元界(沃斯) 3.微生物具有哪些主要特性?试简要说明之。(五大共性) 一、体积小,比表面积大 二、吸收多,转化快 三、生长旺,繁殖快 四、适应性强,易变异 五、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微生物主要类群与形态结构 1.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区别: 2.细菌有哪几种基本形态?其大小及繁殖方式如何? 细菌的基本形态分为:球形或椭圆形、杆状或圆柱状、弧状和螺旋状,分别称为球菌、杆菌、弧菌和螺旋菌。 细菌大小的测定:(1)测量:测微尺 (2)长度单位:微米(μm),

微生物复习资料

第一章 1细菌的结构 基本结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 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胞 (1)基本结构 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染色后,紫色—革阳,红色—革阴)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结构比较 细胞壁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 强度较坚韧较疏松 厚度20-80nm 10-15nm 肽聚糖层数可多达50层1-2层 肽聚糖含量占细胞壁干重50%-80% 占细胞壁干重5%-20% 磷壁酸+ — 外膜—+ 脂蛋白—+ 脂多糖—+ 1)肽聚糖 (I)革兰阳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五肽交联桥 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 四肽侧链(肽尾):丙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丙氨酸 五肽交联桥(肽桥):5个氨基酸 ( II )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聚糖骨架、四肽侧链 聚糖骨架:N—乙酰葡糖胺、N—乙酰胞壁酸 四肽侧链(肽尾):丙氨酸→谷氨酸→二氨庚二酸→丙氨酸 ( III ) 革兰阳性菌与阴性菌肽聚糖结构比较 ①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分子不是赖氨酸(L-Lys),而是被一种只存在于原核生物细胞壁上的特殊氨基酸——内消旋二氨基庚二酸(m-DAP)所代替; ②没有特殊的肽桥,故前后两单体间的连接仅通过甲四肽尾的第四个氨基酸(D-Ala)的羧基与乙四肽尾的第三个氨基酸(m-DAP)的氨基直接相连,因而只形成较稀疏、机械强度较差的肽聚糖网套。 2 )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磷壁酸 磷壁酸是结合在G+细菌细胞壁上的酸性多糖,主要成分为甘油磷酸或核糖醇磷酸。磷壁酸的主要生理功能为: ①通过分子上的大量负电荷浓缩细胞周围的Mg2+,以提高细胞膜上一些合成酶的活力; ②贮藏元素; ③调节细胞内自溶素的活力,借以防止细胞因自溶而死亡; ④作为噬菌体的特异性吸附受体; ⑤赋予G+细菌特异的表面抗原,因而可用于菌种鉴定; ⑥增强某些致病菌对宿主细胞的粘连,避免被白细胞吞噬,并有抗补体的作用。 3 ) 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

(完整版)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完整复习资料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完整复习资料 绪论 一、名词解释:原核微生物、真核微生物、微生物学、环境工程微生物学 1.微生物:微生物是肉眼看不见的、必须在电子显微镜或光学显微镜下才能看见的微笑生物的统称。(或一类形态微小,结构简单,单细胞或多细胞的低等生物的通称。) 2. 3.分类地位:五界系统:1969年魏泰克(Whittaker)提出微生物五界分类系统:(1)原核生物界: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2)原生生物界: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3)真菌界(酸性土壤中真菌较多):酵母菌、霉菌(4)动物界(5)植物界。根据16SrRNA及18SrRNA核苷酸顺序的同源性测定,Woese等提出三域系统:(1)古菌域(Archaea):“三菌”产甲烷菌、极端嗜盐菌、嗜热嗜酸菌(2)细菌域(Bacteria)(包括蓝细菌和各种除古细菌以外的其他原核生物):细菌(化)、蓝细菌(光)、放线菌(化)、立克次氏体(寄生)、支原体(人工培养基,最小)、衣原体(寄生)、螺旋体(原核,是细菌与原虫的过度)“三体”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3)真核生物域(Eukarya):真菌、原生生物、动物、植物。 4.分类单位:界,门,纲,目,科,属,种。分类依据: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如个体形态及大小、染色反应、菌落特征、细胞结构、生理生化反应、与氧的关系、血清学反应等)及它们的亲缘关系分类。 二、简答题: 1.微生物的特点;微生物的种类、生物体的基本特征 ○1个体极小,(体积小,比表面积大):直径由几纳米到几微米,通过光学显微镜才能看见,病毒还需通过电子显微镜看见;○2分布广,种类繁多:小而轻,分布在世界各处,总计约100万种以上;○3繁殖快(生长旺,繁殖速):多数微生物以裂殖方式繁殖后代,在适宜条件下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就可繁殖一代;○4易变异(适应性强):表现为对营养物质的利用上以及对环境条件尤其是恶劣的“极端环境”的适应性,遗传物质DNA易受环境因素影响而变异;⑤吸收多,转化快:相对于自身个体重量来说,吸收、转化营养物质多且快。 第一章非细胞结构的超微生物——病毒 一、名词解释:双名法, 溶菌性 1.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专性活细胞寄生的一类由核酸和蛋白质等少数几种成分组成的超显微非细胞生物。 2.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3.溶原性:病毒感染细菌后,其基因组整合到宿主的染色体中,在宿主内进行复制并且引起细菌细胞的裂解。这个过程称为溶原性。 4.亚病毒:是一类结构和组成比真病毒小,简单,仅有核酸或蛋白质组成,可以侵染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 5.类病毒:是比病毒更加小的致病感染因子。只含具侵染性的RNA组分。 6.拟病毒:又称类类病毒、壳内类病毒或病毒卫星,是一类被包裹在植物病毒粒体内部的类病毒,被称为拟病毒。只含有不具侵染性的RNA 组分。 7.阮病毒:是一类能侵染动物并在宿主细胞内复制的小分子无免疫性疏水蛋白质。又称蛋白质侵染因子,是一类不含核酸的传染性蛋白质分子。 二、简答题:溶菌性噬菌体的增殖过程 1.病毒的特点; ○1形体极其微小,一般能通过细菌滤器,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用nm表示;○2无细胞构造,主要是核酸与蛋白质;又称分子生物;○3只含一种核酸,DNA或RNA;○4缺乏独立代谢能力;只能在活细胞内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机器,合成核酸和蛋白质。 2.病毒的复制过程; 病毒感染敏感宿主细胞后,病毒核酸进入细胞,通过其复制与表达产生子代病毒基因组和新的蛋白质,然后由这些新合成的病毒组分装配成子代毒粒,并以一定方式释放到细胞外。病毒的这种特殊繁殖方式称做复制。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 一、名词解释:菌毛、性菌毛 1.细菌:一类细胞细短、结构简单、胞壁坚韧、多以二分裂方式繁殖和水生性较强的原核生物。 2.质粒:是核以外的遗传物质,能自我复制,把所携带的生物形状传给子代。

微生物复习资料归纳

第一章绪论 1 什么是微生物?微生物有哪些主要类群? 微生物是指肉眼难以看清,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或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的一切微小生物的总称。 微生物包括:原核类:三菌(蓝细菌、细菌、放线菌)、三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氏体)(蓝细菌即蓝藻,所以有时也称一藻、二菌、三体) 真核类:真菌、原生动物、显微藻类 .非细胞生物:病毒、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朊病毒) 3.微生物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形体小,比面积大。 吸收快,转化快。 生长旺,繁殖快。 适应性强,易变异。 分布广,种类多。 第二章原核微生物 1比较G+和G-的细胞壁的结构和化学组成上的异同点,并简述革兰氏染色的原理及操作步骤。 革兰氏阳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磷壁酸组成 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由肽聚糖和脂多糖组成 革兰氏染色法:草酸铵结晶紫初染-----碘液媒染-----95%乙醇脱色---番红复染原理:革兰氏阳性菌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都比较高,肽聚糖层多,所以细胞壁较厚,壁上的间隙较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不易被洗脱出细胞壁,加上它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时细胞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使肽聚糖层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而使细胞呈蓝紫色。而革兰氏阴性菌的肽聚糖含量与胶联程度较低。层次也少,故其细胞壁较薄,壁上的空隙较大,再加上细胞壁的脂质含量高,乙醇洗脱后,细胞壁因脂质被溶解而孔隙更大,所以结晶紫-碘复合物极亦脱出细胞壁,乙醇脱色后的细胞成无色,经过番红复染,结果就呈现红色。 2细菌的菌落特征如何描述?(提示:细菌菌落总的特征以及具有特殊结构时的菌落特征)细菌菌落湿润、粘稠、易挑起,质地均匀及菌落各部位颜色一致。 4 放线菌的菌丝类型有哪些?各有何功能? 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 气生菌丝:多核菌丝生成横隔进而分化形成孢子丝 孢子丝: 第三章真核微生物 2 酵母菌和霉菌的繁殖可形成哪几种无性孢子和有性孢子? 酵母菌:无性孢子包括掷孢子、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 有性孢子有子囊孢子 霉菌:无性孢子有厚垣孢子、节孢子、分生孢子、孢囊孢子、游动孢子。 有性孢子有卵孢子、接合孢子、子囊孢子。 3 试设计一表格比较细菌、放线菌、酵母菌和霉菌的异同(提示:从细胞壁成分、破壁方法、营养喜好、 最适生长pH值、菌落形态特征、主要繁殖方式等方面比较)。

微生物整理 新颖 完整 优质 复习资料

微生物 名词解释 质粒 环状DNA分子,它的分子量较小,可以自由地进入细菌细胞,还能独立自主地复制,具有一套与细胞核染色体相对独立的遗传信息. 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virus particle):指成熟的,结构完整的,有感染性的单个病毒.又称病毒粒,病毒颗粒,病毒体(virion). 新显病毒 新显病毒是指那些以往局部低水平感染的病毒或具有种间屏障的病毒,将其寄主范围扩大到了别的物种,引起了大范围的人类传染性疾病. 细菌芽孢 某些细菌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或椭圆形,厚壁,含水量极低,抗逆性极强的休眠体. 芽孢带有完整的核质,酶系统和合成菌体组分的结构,能保存细菌的全部生命必须物质,芽孢形成以后,菌体即成为空壳,有些芽孢可以从菌体脱落游出. 营养缺陷型菌株

某些菌株发生突变(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后,失去合成某种(或某些)对该菌株生长必不可少的物质(通常是生长因子如氨基酸,维生素)的能力,必须从外界环境获得该物质才能生长繁殖,这种突变型菌株称为营养缺陷型(auxotroph),相应的野生型菌株称为原养型(prototroph). 基因 基因是一切生物体内储存遗传信息的,有自我复制能力的遗传功能单位.它是DNA分子上具有特定碱基顺序,即核苷酸顺序的片断. 败血症 致病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产生毒性产物,引起全身性中毒症状. 内毒素 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胞壁物质,主要成分是脂多糖(LPS),于菌体裂解时释放. 作用于白细胞,血小板,补体系统,凝血系统等多种细胞和体液系统,引起发热,白细胞增多,血压下降及微循环障碍,有多方面复杂作用,但相对毒性较弱. 各种革兰氏阴性菌的内毒素作用相似,且没有器官特异性. 外毒素

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3

1、何谓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原核微生物只有 DNA链高度折叠形成的一个核区,没有核膜,核质裸露,与细胞质没有明显界限,叫拟核或似核。原核微生物没有细胞器,只有由细胞质膜内陷形成的不规则的泡沫体系。不进行有丝分裂。原核微生物包括古细菌、真细菌、放线菌、蓝细菌、粘细菌、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和螺旋体。 2、何谓真核微生物?它包括哪些微生物? 答:细胞核具有核膜,能进行有丝分裂,细胞质中存在线粒体或同时存在叶绿体等细胞器的微小生物。真核微生物包括除蓝藻以外的藻类、酵母菌、霉菌、原生动物、微型后生动物等。3、微生物是如何分类的? 答:各种微生物按其客观存在的生物属性及它们的亲缘关系,由次序地分门别类排列成一个系统,从大到小,按界、门、纲、目、科、属、种等分类。种是分类的最小单位。 4、生物的分界共有几种分法,他们是如何划分的? 答:①原核生物界(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绿细菌)、②原生生物界(包括蓝藻以外的藻类及原生动物)、③真菌界(包括酵母菌和霉菌)、④动物界、⑤植物界。 5、微生物是如何命名的?举例说明。 答:微生物的命名是采用生物学中的二名法,即用两个拉丁字命名一个微生物的种。这个种的名称是由一个属名和一个种名组成,属名和种名都用斜体字表示,属名在前,用拉丁文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大写。种名在后,用拉丁文的形容词表示,第一个字母小写。如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 6、写出大肠埃希氏杆菌和桔草芽孢杆菌的拉丁文全称。 答:大肠埃希氏杆菌的名称是 Escherichiacoli,桔草芽孢杆菌的名称是 Bacillussubtilis。 7、微生物有哪些特点? 答:(一)个体极小:(二)分布广,种类繁多:(三)繁殖快:(四)易变异: 8、什么是病毒,有什么化学组成?结构是什么样的? 没有细胞结构,专性寄生生活的敏感宿主体内,可通过细菌过滤器,大小在0、2μm以下的超小微生物。 化学组成有蛋白质和核酸。 结构:没有细胞结构,分两部分:蛋白质衣壳核酸内芯。 9、什么叫毒性噬菌体?什么叫温和噬菌体? 答:毒性噬菌体:就是指侵入宿主细胞后,随即引起宿主细胞裂解的噬菌体;是正常表现的噬

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

选择性培养基:一类根据某微生物的特殊营养要求或其对某化学、物理因素的抗性而设计的培养基,具有使混合菌样中的劣势菌变成优势菌的功能,广泛用于菌种筛选等领域。 菌落:单个细胞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经过一段时间培养,就会在培养基表面形成肉眼可见的微生物群体,即为菌落。 发酵:在发酵工业上,发酵是指任何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来生产有用代谢产物的一类生产方式。在生物氧化和能量代谢中,发酵是指在无氧条件下,底物脱氢后产生的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而直接交给某一内源氧化性中间代谢产物的一类低效产能反应。 原生质体:革兰氏阳性菌经适当方法处理可完全去除细胞壁,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原生质体。溶源菌:含有温和噬菌体的寄主细菌称为溶源菌。 感受态:细胞处于能够吸收DNA的状态。 荚膜:某些细菌生活在一定的营养条件下时,会在细胞壁表面形成一层松散的黏液状物质,称为荚膜。 连续培养:在对数生长期的培养容器中不断添加新鲜的培养基,同时不断放出代谢物,使微生物所需的营养及时得到补充,有害的代谢产物又能够及时排除,菌体的生长不受影响的始终处于对数生长期,这就是连续培养。 主动运输:将营养物质逆自身浓度又稀处向浓处移动,并在细胞内富集的过程。 转导:借助温和型噬菌体为媒介,把提供细胞中的DNA片段携带到受体细胞中,从而使后者获得前者部分遗传性状的现象。 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直接从周围介质中吸收另一基因型细胞的DNA,并将它整合到自己的基因组中,造成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接合:指通过供体菌和受体菌的完整细胞经直接接触、传递大段DNA(包括质粒)遗传信息的现象 转染:如果将病毒的DNA(或RNA)认为地抽提分离出来,用它来感染感受态的受体细胞,并进而产生正常病毒的后代,这种特殊的“转化”方式称为“转染 类病毒:类病毒是寄生于高等生物细胞的一类最小的病原体 菌落形成单位(CFU):一个菌落通常是由一个最初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的细菌繁殖体所引起的,于是每一个菌落代表最初接种的一个活细菌 芽孢:某些细菌在生长的一定阶段,细胞内形成一个圆形、椭圆形或者圆柱形,对不良环境条件具较强抗性的休眠体 温和噬菌体:感染细胞后,并不马上引起细胞裂解,而是以“原噬菌体”方式整合在宿主的DNA中,随寄主繁殖而延续传代的噬菌体 原生质体:革兰阳性菌经适当方法处理可完全去除细胞壁,此时剩下的部分称为原生质体石炭酸系数: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被试药物能杀死全部供试菌的最高稀释度与达到同效的石炭酸稀释度比率 嗜冷菌:能在0℃以下生长的微生物 菌苔:各菌落连成一片称为菌苔

食品微生物学复习整理

食品微生物学 一、核结构的不同,1969年魏塔科提出五界系统, 即动物界、植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和原核生物界,1979我国学者提出了病毒界 二、物的生物学活性(P3) (1)代谢活力强 微生物体积小,有极大的表面积/体积比值,因而微生物能与环境之间迅速进行物质交换,吸收营养和排泄废物,而且有最大的代谢速率。从单位重量来看,微生物的代谢强度比高等生物大几千倍到几万倍。 人类对微生物的利用主要体现在它们的生物化学转化能力。 (2)繁殖快 微生物繁殖速度快、易培养,是其他生物不能比的。以二裂法繁殖的细菌具有惊人的繁殖速度。 (3)种类多,分类广 目前已经确定的种类为10万种左右,每年正以发现几百至上千个新种的趋势在增加;目前我们所了解的微生物种类,至多也不超过生活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总数的10%。 (4)适应性强,易变异 由于个体小,结构简单,繁殖快,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等原因,微生物很容易变异。变异具有多样性,最常见的变

异形式是基因突变,它可以涉及到任何形状,诸如形态构造、代谢途径、生理类型以及代谢产物的质或量的变异等。 三、世纪中期,以法国的巴斯德和德国的柯赫为代表的科学家才将微生物的研究从形态描述推进到生理学研究阶段。 四、食品微生物学所研究的内容包括: (1)研究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活动规律; (2)研究利用有益微生物为人类制造食品; (3)研究如何控制有害微生物,防止食品发生腐败变质; (4)研究检测食品中微生物的方法,制定食品中微生物指标,从而为判断食品的卫生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五、微生物在食品中的应用有3种方式:即微生物菌体的应用;微生物代谢产物的应用;微生物酶的应用。 六、原核微生物主要包括细菌、放线菌、蓝细菌以及形态结构比较特殊的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以及螺旋体等。 七、细菌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质膜、细胞质及细胞核等4部分。 八、细胞壁的功能: (1)细胞壁具有保护细胞及维持细胞外形的功能; (2)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也与细菌的抗原性、致病

微生物生态学复习资料讲解学习

Microbial Ecology 绪论 1. 名词解释: 微生物生态学:是研究微生物与其周围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 微生态学:是生态学的一个层次,是研究正常微生物在细胞或分子水平上相关关系的科学环境、自然环境+生物环境 生境、指生物的个体、种群或群落生活地域的具体环境。生物+非生物 栖息地、生物生活或居住的范围的物理环境。如林地生境中的不同树冠层、树干 生态位、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 基础生态位、一个物种能够占据的生态位空间,由物种的变异和适应能力决定,而非其地理因素。基本生态位是实验室条件下的生态位,里面不存在捕食者和竞争。 实际生态位、自然界中真实存在的生态位。 物种流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 2.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意义有哪些? ①发现新的在工农业(如固氮)、食品(如发酵)、医药(如抗生素)和环境保护(如生物修复)方面有重要用途的微生物菌株(包括极端环境中微生物资源的发掘); ②微生物在地球物质化学循环中具有重要作用; ③开发和利用自然界中的微生物资源,保护好微生物基因资源; ④控制有害微生物,利用微生物净化环境,保护环境,维持环境生态平衡; ⑤保护人类健康和保护生态平衡发挥微生物的最佳作用。 3.微生物生态学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 ①正常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变化规律; ②极端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 ③微生物之间、微生物与动植物相互关系; ④微生物在净化污染环境中的作用; ⑤现代分子微生物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4.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 物种流能量流食物链营养级信息流 5.什么是微生物生态系统?其特点是什么? 是指各种环境因子如物理、化学及生物因子对微生物区系(即自然群体)的作用和微生物区系对外界环境的反作用。 特点:微环境稳定性适应性 7.简述物种流的含义及其特点。 是指物种的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时空变化的状态。不同生态系统间的交流和联系。主要有三层含义: 生物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时间、空间变化的过程; 物种种群在生态系统内或系统之间格局和数量的动态,反映了物种关系的状态,如寄生、捕食、共生等; 生物群落中物种组成、配置、营养结构变化,外来种和本地种的相互作用,生态系统对物种增加和空缺的反应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