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说明书

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说明书
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供区经济及社会发展概况(略)

第二章规划目的、原则及主要内容

一、规划目的

城市公共交通是满足人民群众基本出行的社会公益性事业,是重大的民生工程,推进城市公共交通科学发展,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XX县近几年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城市人口、土地性质等也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区域的扩大和城市居住小区的新建和扩建,城市交通需求量将有较大增长,居民对城市路网结构与城市交通系统服务水平的要求将近一步提高,机动化交通出行需求显著增强,居民出行有向个体化交通出行发展的趋势,城市道路交通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交通环境日益恶化。因此,改善城市交通秩序,不仅要努力提高供给容量,适度限制需求总量,更应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从根本上改善和优化交通系统结构。

为适应XX县XX的发展需要和保证人民群众出行需求,进行本次XX县XX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编制。希望通过本次专项规划能更好的与镇区发展的要求和变化相结合,科学合理地调整镇区公共交通结构,客观准确地分析出镇区公共交通发展的趋势,以不断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需要。编制XX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目的是:通过积极发展XX公共交通事业,规范营运秩序,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解决镇区客运市场混乱、交通拥堵的状况,方便广大居民出行,保障从业人员和广大乘客的合法权益,增强镇区综合服务功能,以树立XX县XX的对外良好形象。

二、规划的基本思路

为适应城市快速发展的需要及城市交通发展战略要求,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交通政策,合理布设换乘枢纽与营运路线,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求,形成更加安全、畅通、快捷、舒适、节能、环保、经济、科学的优良公共交通体系,逐步缓解XX交通压力和改善交通环境。塑造合理的城市客运交通方式结构,实现XX县XX客运交通与用地布局的可持续发展。

(1)明确公共交通地位,优先大力发展公共交通

XX县XX的公共交通发展,首先应将其定位公益性质,在公共交通的规划与发展过程中,政府应起主导作用,明确公共交通在县城交通体系中的优先地位,大力发展镇区公共交通。

(2)协调城市规划布局与公共交通发展

XX县XX现已形成一城两区格局,XX县的城市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快,公共交通发展应做到与城市发展相结合,在加强换乘枢纽建设的同时,提高公共交通线路的覆盖率。

(3)建设等级分明、功能明确的公共交通线路结构

与道路网络结构相似,XX公共交通线网也应该依托其运行的道路和客流特征进行等级划分,使得不同等级的公共交通线路之间层次分明,功能明确。

(4)兼顾组团城区客流主体,加强城乡结合部换乘枢纽建设

城市居住片区和主要交通枢纽是未来客流形成的主体,随着XX火车站、XX客运站等区域的发展,XX县城乡一体化的格局进一步形成,XX公共交通的线路布置和换乘中转也必须综合兼顾相应的客流主体。

(5)预测车辆发展合理规模,优化公共交通方式结构

公交车辆是公共交通发展的基础,公交车辆发展规模和结构配置是影响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方面。综合考虑XX县XX的客运需求、客运交通总体容量、路网条件、企业运营发展等因素,制定XX县XX公交车辆发展规模。

(6)完善路网设施,实行主动式公共交通优先

城市道路和公路网络是公共交通发展的依托。因此,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首先必须完善道路网络的建设。

(7)明确政府职能,强化市场机制

公共交通是一项公益性事业,同时其运作又是一项企业活动。因此,对公共交通的发展,既需要政府的宏

观调控、统筹安排,也需要适应市场机制、引入竞争。

(8)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提高科学管理手段

公共交通规划在操作过程中必须提高公共交通企业的运营调度管理水平,依靠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逐步建立起能应用于公共交通日常运营管理的信息系统,使公共交通实时调度优化成为可能。

三、规划原则

城市公共交通线网规划必须以方便城市居民出行为原则,因此,XX县XX公共交通在规划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统一规划、协调发展、逐步完善的原则

结合XX县XX发展规划和用地布局变化,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步形成以大公交为主体的公共交通系统网络,同时在道路建设相对匮乏的区域形成以小公交为辅的公共交通系统网络。

(2)坚持立足现实、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原则

遵循当前服从长远,局部服从整体,兼顾、利用现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的关系,紧密配合城市远近期道路建设,及时填补公交盲区,提高公交线网覆盖率。

(3)坚持营运方便、管理规范、安全经济的原则

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的优势,能够缓解城市交通的压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提高居民出行的安全感和舒适度,使整个交通系统朝着一个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而为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供良好的交通环境。

(4)坚持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维护稳定的原则

加快公交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迅速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正确处理公益性和经营性之间的矛盾,通过管理创新、软硬件投入等提高竞争实力。

(5)坚持提升形象、减少污染、保护环境的原则

城市公交是大众日常采用的出行方式,具有一定的社会属性,公交系统的建设要着力提高其社会认知度,打造城市公交品牌,挖掘公交系统的潜在效益,提高公交的吸引力。坚持贯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有利于减少能源的消耗,减少废气排放量和噪声污染,有利于环境的保护与改善,对整个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对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也是意义重大。

四、规划主要内容

本次规划的主要内容包括:

(1)调查分析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镇区现状公共交通存在的问题与矛盾;

(2)根据XX镇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进行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研究;

(3)在公共交通需求预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发展战略与实施方案;

(4)确定镇区公共交通发展的规划目标和技术原则;.

(5)对公交系统模式、线路网络、换乘枢纽和场站设施等提出优化建议方案;

(6)在公共交通线网发展规划基础上,明确公共交通枢纽场站的建设规模水平;

(7)制定镇区公共交通建设的实施计划和投资估算;

(8)制定公共交通优先发展的规划实施保障措施,推动公共交通可持续发展。

第三章规划范围、期限和依据

一、规划范围

本次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为整个XX镇区,与《XXXX市XX县XX总体规划(2013-2030)》确定的范围一致,面积约32.7km2。涵盖镇区内现有4条公交线路。

二、规划期限

本次规划基准年为2013年,规划年限为2013—2030年。

近期:2013年——2018年

远期:2019年——2030年

三、规划依据

国家、行业制订的法律条例、政策、技术规范、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7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2004年)

3、《关于进一步加强管理促进出租汽车行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国办发[2008]125号)

4、《中国 21 世纪初可持续发展行动纲要》(国发[2003]3号)

5、《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管理办法》(2005年建设部第138号)

6、《关于加快市政公用事业市场化进程的意见》(建城[2002]272 号)

7、《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建城[2010]13号

8、《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建城[2010]80号

9、《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

10、《城市道路公共交通站、场、厂工程设计规范》CJJT 15-2011

11、《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国办发〔2005〕46 号)

12、《XXX自治区城市公共交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2012]1293号

13、《XXXX市XX县XX总体规划(2013-2030)》

XX县交通局、宏运公交有限公司等相关单位提供的公共交通其他基础资料。

第四章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一、公共交通发展环境状况

1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XX县XX是县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镇建设用地14.96平方公里,城区常住人口9.2万人,非农人口5.1万人,城镇化率55%。2012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52亿元,财政收入实现2.19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1亿元,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600元,农民人均达到4957元。

2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全县公路总里程为1489公里,其中省道(一级公路)1条、县道(二级公路、三级公路)5条,总里程236公里;乡道四级水泥(沥青)混凝土陆16条,总里程335公里;通村道路104条,总里程857公里。集通铁路纵贯全境。全县10个乡镇已有7个乡镇拥有四级客运站,10个乡镇已有9个乡镇通畅,212个行政村中,已通畅的83个,通畅率39%,已通达未通畅的行政村129个。县域现有三级客运站一家,拥有客运车辆68台,2012年完成客运量68.5万人,客运周转量为5828.5万公里。

二、公共交通现状调查

1公共交通线路现状

XX县城区现有公交公司两家,分别是宏运公交有限责任公司和华惠城乡客运有限责任公司村村通公交。出租车市场尚未形成。两家公司共有营运车辆80台,公交线路7条,公交线路总里程104公里。现状公交出行分担率不足10%,没有针对镇区人口及人口分布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XX镇区内现有四条公交线路(如表4-1),第五条线路正在规划中,现有的公交线路存在很多问题:公交覆盖范围不足,公交服务半径达不到镇区边缘地区;部分线路过于曲折,非直线系数远远大于 1.3;现有线路承载力有限,对于人流高峰期的承载能力不足,以致时常会有公交严重超载的现象出现;公交没有固定停靠点,

随意停车拉放乘客的现象随处可见等等。

表4-1 XX现状公交线路情况

XX现状公交网络布局参见附图三;XX现状公交网络布局对应镇区主要客流点分布参见附图四。

2公共交通站场设施现状

通过对XX公共交通系统的调研,XX内现状基本无固定公共交通停车站点,多数属于“招手停”式的乘车方式,不但有碍于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同时对于公共交通的管制也比较混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镇区的公共交通事业的发展。

镇区内公交站场设施与车辆发展不平衡,公交公司无固定办公、停车、维护等场地。公共交通缺乏首末站用地,大量线路占路停、发车现象普遍。公交车辆的增长、线路的开辟和场站的设施建设严重脱节,对车辆的使用寿命构成不利影响,降低了车辆的完好率和利用率,影响营运安全,许多车辆没有稳定的夜间停放场地,只能在临时的场地停车,造成在使用维护方面的投资和工作量加大,加速车辆的老化,增加公交车辆运行成本。具体体现在:

(1)现有公交首末站布局不尽合理,不利于全市公交车辆运营的协调和城市用地开发;

(2)镇区内没有固定的车辆保养厂,不利于对车辆维修保养的统一管理;

(3)相当部分线路站点站牌老化,缺乏候车亭等必要遮阳避雨设施(如图4-2、3);

(4)首末站设施欠缺严重,缺少维护办公人员科学管理;

(5)公交线路站点缺乏港湾停靠站,造成进、出站的公交车辆与路上行驶的车辆的干扰。

3公共交通车辆现状

XX 现有公交公司两家,共有营运车辆80台,其中XX 镇区内部拥有营运车辆48台,在2013年最新的预计中还将新增32台小型公交车。所使用车辆均为小型公交车(如图4-4),无标准公交车,其中4路新投入使用了17座的桂林五菱小公交客车,相对优越一些。但XX 大部分公交车辆陈旧落后,安全隐患比较严重(如图4-5)。随着城镇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转变,人口的增多,人们对公交的需求现已大大增加,小型公交车出现严重超载的现象越来越多,严重时只能载7、8个乘客的车辆会拥挤到20人,安全隐患值得重视。同时对无证经营的车辆缺乏有效管理,如三轮车、私家车等拉客、载客现象尤为严重。

图4-4 XX 小型公交车现状

图4-3 XX 生态广场公交候车亭现状图

图4-2 XX1路公交站牌现状图

图4-3 XX 小型公交车现状

第五章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交通需求的预测,是在城市交通调查基础上,根据交通系统及其外部系统的过去和现状交通信息,利用历史经验、客观资料和逻辑判断,通过建立的一系列经过不断优化的数学模型,对城市客流的产生、时间与空间分布、方式选择进行定量和定性描述的研究过程,目的是寻求交通系统的发展规律和未来趋势的过程。交通需求预测是交通规划的关键环节之一,预测结果正确与否,对规划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很大影响。由此可见,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是对未来的一种预见,更是一种决策。通过预测不仅可以把握城市公共交通需求未来的发展规律,还可以基于现状有限资源正确引导和合理控制未来的公共交通客流需求。

一、公交客流需求预测原则、内容和技术路线

1公交客流需求预测的原则

科学的预测原则,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预测方法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及预测结果的客观和正确。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则: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是一项实际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将预测理论和实践工作进行有机结合,灵活运用预测理论,是得出科学的预测结果的基本保障。

(2)系统化的思想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作为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既有其内在的运行机制又受外部环境条件的制约。因此,研究时要将其包含在城市客运交通系统的客观环境中,寻求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平衡,以及整个城市交通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协调。

(3)宏观与微观相结合

在社会经济预测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中,坚持宏观与微观相结合的预测原则显得尤为重要。

(4)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定性分析预测着眼于对事物本质的判断,其正确与否主要依靠预测者的洞察能力,并借助经验和逻辑推断完成;而定量分析预测是在前者的基础上采用数学方法完成,重在“量”上。二者的有机结合才能对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有客观的、科学的预测。

(5)发展与控制的结合

近年来,交通研究领域对交通需求管理的日益重视已经充分说明该原则的重要性。一方面,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就解决目前国内外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有效途径;另一方面,在拟定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的发展方向,协调发展城市各种交通方式的基础上,针对城市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合理的控制和管理。

2公交客流需求预测的内容

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的内容包括社会经济预测和公共交通客流需求预测两大部分。社会经济预测是在对现状土地利用情况的分析和研究的基础上,对未来与城市交通需求密切相关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预测;城市公共交通客流预测是指对城市居民起、终点均在城市内部的公交出行情况进行预测。

3公交客流需求预测的技术路线

客流预测技术路线(如图5-1):

二、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1人口预测

依据统计资料,到2012年末,XX县XX常住人口为9292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51365人,少数名族人口为2419人,以蒙古族为主;男女人口比例为51:49。XX今后一段时间内人口发展趋势仍应努力稳定低生育水平,不断提高人口素质,改善人口结构,实现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图5-1 公交客流预测技术路线

本次预测采用综合增长率法并结合XX县计委及计生委的规划资料,通过综合比较,选出较科学的方案。预测公式为:

P=N(1+R)n

式中:P——规划目标年总人口;

N——现状总人口;

R——人口综合增长率;

n——规划年限;

“十二五期间”,XX县总人口增长趋于稳定,随着XX县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县城配套服务设施的改善,对于县域其它地区人口的吸引力明显增强;未来XX县经济增长方式将以劳动密集型的二产和三产为主,对外来劳动力的需要也明显增强。分析2008年至2012年XX县总人口变化情况,结合《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的有关要求,并参照《XX县县域村镇体系规划(2010-2030)》,《XXXX市XX县XX总体规划(2013-2030)》确定:近期到2018年XX总人口约12.4万人; 2030年XX总人口约21.9万人(考虑其它乡镇人口向中心镇转移等原因)。

2经济指标预测

“十一五”期间,XX县的GDP从2005年的16.06亿元增加到了2010年的36.75亿元,平均增幅11.8%,其中:第一产业9.23亿元,第二产业15.98亿元,第三产业11.54亿元。财政收入1.01亿元,年均增幅10.4%。产业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38.6∶27.4∶34.0,调整至2010年的25.12∶43.48∶31.4,第一产业比重每年都有所下降。

到2015年,XX县GDP达到80亿元,年均增长18.2%;财政收入达到11亿元,年均增长54%;固定资产投资达到68亿元,年均增长32.5%,五年累计达到189亿元;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8亿元,年均增长21%。到“十二五”期末,三次产业比重预期为15∶54∶31,二、三产业比重显著提高,工业经济的主导作用明显增强。

根据XX县经济发展的基本条件,参照《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计划》,预测规划期内全县工农业产值如表5-2、3。

表5-2:县域经济发展目标一览表

表5-3:国内生产总值产业对比表

到2018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15:48:37,国内生产总值为76亿元;到2030年调整为11:56:33,国内生产总值为318亿元。

三、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1公交客流需求预测的方法

以XX城市发展为背景,以《XXXX市XX县XX总体规划(2013-2030)》为依据,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预测方法。近期公交需求预测采用增长率法、趋势分析法和需求分析法;远期结合XX公交系统发展目标,进行需求分析。公交规模预测流程图(如图5-4):

图5-4 公交规模预测流程图

2公交客流需求预测结果

到目标年,人均出行次数可接近 3.2 次/日/人。居民出行总量2018年为39.68万人次/日, 2030 年将达到 70—75万人次/日。

XX现状居民公交出行方式比例不足10%,一般来说,成熟的公交体系占出行比重应达到20%以上,显然XX 目前还有着不小的差距。预测未来XX居民公交出行方式比例为:2018年20%,2030 年30%以上。

经预测得:全镇公交出行量 2018 年为7.94万人次/日,2030 年将达到21—25 万人次/日。

3公交车辆发展预测

依据《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的规划拥有量,中、小城市应每1200-1500人一辆标准车。则XX在规划近期2018年需配置82—103辆标准车,考虑到近期内小型公交车还将继续存在,由小公交向大公交过渡时应逐步淘汰小公交,首先向重点线路配置标准公交车,其他线路逐步更新,

使得与镇区经济发展稳步协调发展。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建议至2018年XX需配置100辆标准车,以适应XX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XX在规划远期2030年配置175辆标准公交车。

第六章公共交通线网及站场规划原则

公共交通线网调整的指导思想是:面向现状分析所发现的问题,从整个公交系统的角度出发,本着促进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满足居民出行需求为根本目标,充分考虑政府、企业、交管部门、出行者等各方面对公交服务提出的要求,切实可行的制定公交线网规划方案。

根据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对公共交通系统科学性构筑的可行性保障进一步分析制定了适合XX实际的公交线网、站场厂的规划原则:

1与城市布局相协调,促进城市整体发展

结合XX发展规划,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规划区范围内逐步形成大公交格局的公交系统网络。城区内线路应结合居住小区、商业、大型企事业单位等展开布设。

2与道路建设相衔接,及时补充完善线网

充分利用道路条件,紧密配合城市道路建设及公路建设,条件适宜的公路上应尽量开通公交线路,提高公交网覆盖率。

3明确公交线路功能,合理安排线路走向

线路的走向既要体现客流的分布,又要体现线路的服务功能,以满足不同乘客的乘车需求;线路避免过分集中,尽量均匀分布,消除公交服务空白区;按最短路的原则布设线路,使服务区内乘客总出行时间最少;主要客流的集散点应方便乘客停车与换乘。

4兼顾、利用现有线路,综合协调新老线路之间关系

现有公交线路一般都根据乘客的需要而开辟的,形成了一定的固定客流,对城市居民住地、工作地的选择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为适应长期以来居民公交出行形成的习惯,对现有线路的基本走向一般不宜做大的变动。宜在原有的线路网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充实和完善。

5打造品牌线路,树立公交形象

结合城市资源、产业、用地特点,加强特色线路建设,对产业线路、学生专线等进行仔细研究,打造精品线路。

第七章近期公共交通线网及站场规划

一、公共交通线网布局规划

1总体目标

以《XXXX市XX县XX总体规划(2013-2030)》为依据,立足于XX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发展变化的特点,适应镇区交通发展战略要求,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交”的城市交通政策,满足城市日益增长的公交出行需求,提供更为迅速、便捷、安全、舒适、准点的公交服务,逐步缓解城市总体交通压力,改善交通环境。

根据XX的城市发展规划,结合城市人口、土地发展规模与分布特点,在预测未来客流分布特征的基础上,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从线路条数、线网密度、营运车辆规模等方面考虑,提出了XX近期公交线网的发展目标:

1.1线路总条数

根据人口发展规模和预测公交需求宏观需求量,确定近远期线网规划方案中线路条数。近期公交线网规划方案中公交线路条数建议为7条;由于使计算数据更为科学化,人口数与城市建设面积均为镇区的数据,故与新兴产业区相连的8号线路不计入线网规划中,但在部分表格和附图中会给予表示。

1.2线网密度

根据城市发展趋势以及土地利用发展,应在不断提高规划区域线网密度的同时,重点提高XX中心区的线网密度,确定XX中心区近期线网密度。近期规划区内总的公交线路网密度达到或接近3-4km/km2。

1.3营运车辆规模

考虑公交出行需求、城市道路容量限制和公交企业自身的发展需要,规划近远期XX公交营运车辆的发展规模和万人拥有标台数。近期XX公交运营车辆的理想规模100标台,即万人拥有8标台。

2公交规划线网布设原理

2.1近期线网优化技术路线

现状的公交线网是经过多年的建设和调整形成的,近期的规划若否定现状网络中的所有线路而重新建立新网是不现实的,也将对市民出行习惯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一个合理的公交线网规划方案,应该是调整方案与现状既有网络相配合,既要进行系统性规划,同时又要充分利用已有合理线路。相应的,远期的规划方案应与近期规划相配合。

因此,考虑到居民公交出行及公交线网规划的连续性,本次的线网规划是在利用原合理线路的基础上,进行逐步布线,优化成网。采用如下技术路线(如图7-1):

图7-1 公交线网优化技术路线

2021年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欧阳光明(2021.03.07)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制定、设施的建设、线路的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责任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第四条城市公共交通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积极扶持、有序竞争、方便群众的原则。第五条国家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出租汽车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具体管理部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欧阳光明*创编2021.03.07

第二章规划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应当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 第九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并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第十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确定公共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例和规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衔接和优化方案。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各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比例和规模、公共交通设施的用地范围、枢纽和场站布局、线路布局及设施配置、公共汽车和电车专用道、无障碍设施配置等。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方案、线路走向、站点选址、沿线土地利用及用地规划控制、换乘站、枢纽站建设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案等。 第十三条组织编制机关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四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一并报批。报批时应当附具社会各界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以及未予采纳的理由。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城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111国道-北大街)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一、概述 雁栖中心路位于北京市怀柔新城雁栖组团内部,南起北大街,北至111国道,是雁栖组团内部南北向的主要交通干道,该道路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度40m,设计车速50km/h,道路横断面宽度为三幅路形式。为了加快雁栖生态发展示范区的建设速度,我院受北京怀胜城市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委托对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进行初步设计,设计内容包括道路、交通、排水、给水、中水、照明、绿化等专业。 北京市规划委员会于2013年4月19日对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设计方案进行了审查批复,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于2013年9月29日下发了《关于怀柔新城雁栖中心路道路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现根据道路方案图进行道路交通工程设计。 本册为雁栖中心路交通工程设计的图纸。 二、设计依据 1、《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1~3-2009) 2、《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置规范》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 )2007—493. 3、《路面标线涂料》(JT/T280-1995)

三、设计概要 (一)道路设计 雁栖中心路南起京密引水渠北侧路北大街,终点向北至现况怀丰公路,线路全长2876.69m,规划为城市主干路,红线宽40米,设计车速 50km/h。横断面布置为三幅路形式,主路宽16.5m,两侧主辅路隔离带各宽2m,两侧辅路各宽6m,人行道各宽3.75m(含树池)。 (二)、标志设计 1、标志平面布设 交通标志以确保交通畅通和行车安全为目的,结合道路线形,交通状况,沿线设施等情况,根据交通标志的不同种类来设置,以给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并应满足夜间行车的视觉效果,全线标志布设应遵循均衡而不过于集中于局部路段,板面注记及结构形式,应与道路线形、周围环境协调一致,满足视觉及美观要求的原则。 2、标志板面设计 板面尺寸应符合国标GB5768.1~3-2009《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的规定,板面尺寸是按不同板面内容确定的,尽量达到统一,汉字间隔、笔划粗度、最小行距、边距等均以国标为依 据。为使标志板面更加美观,以增加中英文文字的视认效果,在板面边缘处设有与字符反光颜色相同的边框。 (2)反光材料的选择

上海市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剖析

第一章前言 1.1任务来源 根据市委市府对上海市新一轮总体规划要求做到“把专业规划向郊区延伸,做到专业规划全覆盖”的指示精神和上海市城市交通管理局以沪交规[2003]第521号问《关于开展郊区交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县开展新一轮交通专业规划编制工作。特别是宝山区的区委区府对宝山区城市建设发展同城市的交通发展相协调,尤其是公共交通引导城市发展等课题的高度重视。因此2005年2月,由宝山区城市交通管理局委托上海市交通工程学会——徐道钫工作室,进行宝山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方案的编制,其研究内容有: ●系统规模,按客源强度、不同交通方式的分配结果,分析既有设施的状态、存 在问题等,确定公共交通系统的总规模和要求的总运输能力; ●从上述系统的总规模,研究确定线路的总里程(分轨道线和常规地面公共交通 线)。结合分析地区内的交通走廊、用地状况,确定合理的线路长度(走向)、线路的数量、级别和分布; ●按周边用地结构,编制公交线网,以我国有关交通规划规范,校核线网的技术 指标:密度、等级、形态……等; ●研究公交枢纽站,确定枢纽站的定义、标准、规模。结合地区特点、需求,进 行布局研究。 提供一般过境站、终点站的典型设计;以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精神。确定站点设施的分布规则,组合形态等。 ●公交的配套设施:停车场、车辆段的研究,规模、数量、分布及在停车场上部 开发的可能和相应的建议方案; ●公交线的运营方式、服务水平的确定,及为达到目的需要的措施建议; ●公交线网的分期实施计划; ●有关的政策探讨,管理、实施的建议; ●线网的确定需要进行多方案比较,最后确定一个推荐方案; ●系统的综合评价。 研究工作确定后,本工作室立即组成项目咨询组进行工作,鉴于本项目涉及范围较广,情况较为复杂,项目组会同市城市交通管理局,有关部门深入至运营单位,就宝山区范围内的有关交通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发展的趋向进行了深入广泛的调查和研究。其次,项目组就一些重大的城市交通发展方向,向市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建设和交通委员会、区城市规划管理局进行了征询。另外项目组还就现有的公共交通运营情况专门听取了市公交客运处、地铁运营公司、久事公司以及港口管理局有关业务主管专家的意见,并就公交线路的调整、新辟以及同陆岛交通的联系、轨道交通的衔接进行了逐条研究,并在05年的7月份先后向区城市规划管理局和区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就初步方案的设想进行了汇报,并听取了有关领导的意见,在此基础上完成本报告。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慢行交通系统规划概述 一、慢行交通 1、概念 慢行交通,是相对于快速和高速交通而言的,有时亦可称为非机动化交通(non-motorized transportation),一般情况,慢行交通是出行速度不大于15 km/h的交通方式。慢行交通包括步行及非机动车交通,由于许多大城市的非机动车交通主要是自行车交通,慢行交通的主体就成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 2、慢行交通的基本特点 ①贯穿于城市公共空间的每个角落,满足居民出行、购物、休憩等需求; ②短距离出行有明显优势。慢行交通以人力为空间移动的动力,行进速度低,步行速度在0.5—2.16 m/s,自行车速度一般在10 km/h左右;出行距离较短,一般小于3km; ③绿色环保健康,不带来环境污染,还兼有锻炼身体的功效; ④在交通安全中处于弱势地位。 3、定位 慢行交通是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组团内出行的主要方式,是居民实现日常活动需求的重要方式和城市品位的象征。慢行交通不仅是居民休闲、购物、锻炼的重要方式,也是居民短距离出行的主要方式,是中、长距离出行中与公共交通接驳不可或缺的交通方式。以出行产生点、出行吸引点、轨道交通(换乘)站点等为中心的慢行圈的高品质建设是保障慢行交通权利,提高慢行交通品质,引导城市交通出行方式结构合理化的重要环节。 场所、活动在其中的人和进行着的活动。慢行系统由3要素构成:慢行空间是系统的形态要素;慢行主体是系统的实施者要素;慢行行为是系统的动态要素。慢行系统是城市系统和城市交通系统的交集, 还提供市民休闲、锻炼、购物、娱乐等多种功能。 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和非交通性的慢行空间,前者一般用于行人或自行车通过性的设施,包括人行道(sidewalk)、人行横道(passway)、人行地道、人行天桥、非机动车道等;后者可分为休闲旅游性质的慢行空间(林间步道、山

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 通专项规划 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 规划方案公示 浏览次数:189 作者:交运局发布时间:2016-11-18 16:24 一、规划编制背景 根据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皖政〔2015〕101号)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城乡规划管理的意见任务分解的通知》(皖政办秘〔2016〕20号),结合《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方案的通知》(皖交运[2015]120号)和《关于开展第二批“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示范城市”创建申报工作的通知》(皖运公交[2016]74号)要求。为落实国家和安徽省关于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建设公交优先发展示范城市;构建低碳环保的绿色交通体系;统筹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促进全域旅游发展的需要。由泾县交通运输局负责组织编制的《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委托合肥工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城乡规划编制甲级)设计编制了《泾县城乡一体化公共交通专项规划(2016-2030)。 二、规划指导思想、原则 体现国家和省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发展政策,立足于规划范围内公共交通出行需求,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为目标,以优化城乡公交网络、推进服务创新管理为重点,坚持“公交优先、城乡一体”,积极构建城市公交、城乡公交、镇村(镇)公交三级城乡道路客运网络体系,满足城乡居民安全、便捷、经济、高效的出行需求,切实解决农村农民出行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科学发展;实事求是,服务城市特色化发展;注重先进理念和交通技术的灵活运用;城市客运交通、城乡公共交通一体化;兼顾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和近、远期分期建设安排。 三、规划范围 城乡公交一体化规划范围为泾县县域范围,指包括泾县城区及所辖泾川镇、茂林镇、桃花潭镇、榔桥镇、丁家桥镇、蔡村镇、琴溪镇、黄村镇、云岭镇、汀溪乡、昌桥乡在内的全部11个乡镇行政地域范围,土地总面积2059平方公里。 城市公交规划范围以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2030中心城区范围为重点研究区,建设用地平方公里。 四、规划年限 规划年限为2016-2030年。其中近期2016-2020年,规划远期2021-2030年。 五、规划目标 1、公共交通发展总体目标 城市公交方面,切实贯彻“优先大力发展公交”的城市交通政策,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主体地位;建立高效率、集约化、低能耗、低污染的公共运输系统,以公交优先支撑交通可持续发展,引导土地利用优化和整合,形成以常规公共交通为主体、出租汽车为补充,各类设施功能完整、网络布局合理、方式衔接紧密的高质量城市公共客运体系,打造便捷公交、绿色公交、智能公交、文明公交,成功创建“省级公交示范城市”,满足居民“安全、高效、便捷、舒适”的乘车需求。 城乡公交方面,形成公交网络与其他客运服务有机衔接、协调融合的城乡道路客运服务体系,全面建成城市公交、城乡一体公交、乡村公交三级网络,实现全县内外交通和城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成绩 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交通运输工程系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交通规划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802 学号:U200815144 姓名:袁波 指导教师:邹志云 职称:教授 日期:2011.01.01

目录 1 设计概述 (1) 1.1 课程背景介绍 (1)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 1.2.1 设计目的 (1) 1.2.2 设计要求 (1) 1.3 设计资料 (2) 1.3.1 A市基本资料 (2) 1.3.2 A市出行调查资料 (3) 1.3.3 出行调查成果 (4) 1.3.4 未来出行分布增长率 (4) 2 资料数据处理 (5) 2.1 路网简化 (5) 2.2 交通分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交通需求预测 (5) 3.1 交通生成预测 (6) 3.2 交通分布预测 (6) 3.2.1 全日出行分布 (6) 3.2.2 公共交通出行分布 (12) 3.4 交通分配预测 (13) 4 附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设计概述 1.1 课程背景介绍 交通规划,是指根据特定交通系统的现状与特征,用科学的方法预测交通系统交通需求的发展趋势及交通需求发展对交通系统交通供给的要求,确定特定时期交通供给的建设任务、建设规模及交通系统的管理模式、控制方法,以达到交通系统交通需求与交通供给之间的平衡,实现交通系统的安全、畅通、节能、环保的目的。 根据交通规划涉及的交通系统性质及行业特征,往往可将交通规划分为两大类型:区域交通系统规划与城市交通系统规划。 作为《交通规划》课程的实践部分,交通规划课程设计是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个不错的平台,从中,学生可以更加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思考专业上相关知识在应用实践的问题,此外,教师也可以通过此环节检验学生的学习程度。 1.2 设计目的与要求 1.2.1 设计目的 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对《城市交通规划》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模型与方法得到全面的复习与巩固,并且能在系统总结和综合运用本课程专业知识的课程设计教学环节中,掌握和熟悉城市交通规划预测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方法,从而为毕业设计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课程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训练学生严谨求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和独立思考、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 1.2.2 设计要求 运用《交通规划》课程所学知识,规划A城市路网,并提交设计成果,设 计成果应包括: 设计计算说明书:包括设计步骤、计算过程、说明简图、计算表格; 图纸(图幅:297×420mm): 未来出行分布(期望线) 未来路网流量分配图; 未来路网规划设计方案图。

城市公共交通条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规范城市公共交通秩序,保障运营安全,维护乘客、经营者和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促进城市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制定、设施的建设、线路的经营、服务质量和安全责任以及监督管理,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城市公共交通是公益性事业。 城市人民政府应当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确立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主体地位,为公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 第四条城市公共交通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政府主导、积极扶持、有序竞争、方便群众的原则。 第五条国家鼓励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方式,改进公共交通系统,推进智能化公共交通体系建设。 第六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城市人民政府公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城市公共交通的监督管理工作。 出租汽车由城市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具体管理部门由城市人民政府确定。 第七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城市公共交通秩序的义务,并有权对破坏城市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为进行检举、控告。 编辑本段第二章规划

第八条城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编制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的,应当组织编制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 第九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与城市的经济发展、环境保护、防灾减灾和人民生活水平相适应,并保证各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第十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应当确定公共交通在城市综合交通体系中的比例和规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的措施、城市交通与区域交通的衔接和优化方案。 第十一条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各种城市公共交通方式的构成比例和规模、公共交通设施的用地范围、枢纽和场站布局、线路布局及设施配置、公共汽车和电车专用道、无障碍设施配置等。 第十二条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包括:轨道交通建设的远期目标和近期建设任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集方案、线路走向、站点选址、沿线土地利用及用地规划控制、换乘站、枢纽站建设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方案等。 第十三条组织编制机关在编制规划过程中应当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形式,广泛征求有关部门、公众和专家的意见。 第十四条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应当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并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审批程序一并报批。报批时应当附具社会各界对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和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的意见和意见采纳的情况以及未予采纳的理由。 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审批权限和程序报批。经批准的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不得擅自变更;确需变更的,应当报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和建设必须符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城市公共交通专项规划以及城市轨道交通专项规划。 编辑本段第三章设施建设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论汇总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概论 第三章城市常规地面公共交通 常规公交系统的结构和车辆 公交线路 站点、枢纽和场站 公交线网 公交运营调度和管理 3.1常规公交系统的结构组成 3.1.1常规地面公共交通的组成 1)常规公共交通系统定义 与其它车辆公用道路空间的汽车和无轨电车线路。通常有固定的停靠站、行驶线路、时刻表、票价。 2)常规公共交通的系统组成 车辆、线路、站点设施 包括专用的停车场、维修厂、调度管理中心 (1)车辆 汽车和无轨电车,以运营车辆为主,配备维修车辆 传统的有轨电车 (2)场站 客流服务——中途站、首末站、换乘枢纽

车辆服务——停车场、保养场、修理厂 (3)线路与网络 一组车辆按确定的路线、时刻表行驶,收取固定票价,停靠规定车站,形成公共交通线路。若干条线路形成网络。 交通线路有固定的线路和站点名称。 (4)其他设施 电车的配电站; 多条线路公用的调度站、调度指挥中心; 通讯与监控系统 3.1.2公共汽车的性能 电车、铰接车、双层公共汽车、单机大巴、中巴等 1)车辆类型 (1)小巴士Minibus (2)中巴 规定为17-30座,不允许站立。 (3)标准单层巴士 最普遍,车长10-11米,额定载客80人左右; 逐渐向空调、低地板发展。 (4)双层巴士 (5)铰接巴士 (6)电车 2)能源结构和能耗

典型单层和双层大巴的100公里油耗约30-35升 与运营车速有关,并且与停站间距密切相关。 除了电车,公共汽车中柴油车的比例越来越高。 3)噪声水平与排放 欧洲:噪声水平要求控制在80-85dba 欧I标准,1993.10新车标准,颗粒物排放小于0.36克/KWh 欧II标准,1996.10新车标准,颗粒物排放小于0.15克/KWh 控制CO,NOX等指标 新型清洁燃料公共汽车有以下几种类型: 液化石油气LPG 液化天然气LNG 压缩天然气CNG 汽油与电双燃料车 4)结构强度 要求有更好的结构强度设计以保证安全性。 5)乘客安全性 考虑老人、车辆意外,考虑上下车和车内行走。 最大车速100公里汽油与电双燃料车 通过闭路电视,司机可以监视后门上下客情况 6)行动不便者——无障碍设计 上下车踏步的升降装置——便于轮椅使用者乘车; 专门为行动不便者服务的公交网络,设计专门的车辆、通过电话实行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

河南省城市公共交通系统专项规划编制纲要(试行) 前言规划成果 城市公共交通规划成果应包括规划文本、规划说明书、规划图纸、基础资料汇编等四个部分。 规划文本是实施城市公共交通规划的指南和规范,应以法规条文形式直接表述规划结论,对城市交通资源合理使用应当做出引导性和控制性规定。说明书是对规划文本的说明,应详细论述规划的内容及对规划结论的论证。规划图纸所表述内容应清晰、准确,包括现状与规划的各条线路、设施的名称、面积、布局等,与规划文本内容应当相符。基础资料汇编主要包括规划编制中涉及的相关基础资料、参考资料及有关文件。规划编制应参照《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GB50220—95)、《城市公共交通站、场、厂设计规范》(GJJ15—87)、《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和《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编制标准》等技术规范及法规政策确定。

第一部分规划说明书 第一章概述 一、项目编制背景 二、规划依据、年限、范围、目标 三、规划指导思想与原则 四、规划主要内容 第二章城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一、城市基本现状 城市地理位置、社会经济、土地利用、城市交通运输等城市基本现状。 二、公共交通发展现状 城市公共交通企业构成、公交线路发展现状、公交场站建设现状、公交车辆发展现状、公交客运总量发展现状。

三、公交线网现状分析 1.现状公交线网布局分析; 2.现状公交线网指标分析。 四、公交场站现状分析 公交首末站、公交中途停靠站、公交停车场、保养场、修理厂发展现状。 五、公交系统运营及管理现状分析 分析城市公共交通车辆及其配置现状、客运交通结构及客流特征、公交服务水平等。 第三章城市公共交通需求预测 一、城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 结合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分析城市用地布局结构,预测人口规模、人口分布、城市就业分布状况。 二、交通需求预测 结合城市经济发展状况、城市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交通调查,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进行城市交通需求预测。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规范标准

城市公共交通服务规范 第一章司乘人员服务标准规范 第一节司乘人员服务规范 l 服务规范就是服务的主体(服务性企业或单位)对服务的客体(服务对象)所提供服务质量的内在标准和外在表现形式,是根据服务对象的基本要求制定的,是服务质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公共交通的服务规范是在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将乘客的各种需求进行整理和归纳,以成文的形式确定下来,将服务质量具体化、标准化、程序化,便于操作。 公共交通的服务规范主要是对公交乘务人员的服务程序、服务方法、服务语言等方面提出的具体要求。 一、首站发车前 I 1、司乘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向调度员报到。 2、按规定佩戴胸卡,领取并核对车票及清洁工具、电脑报站机,签注私款,签票,签路单。 3、提前检查服务设施的完好,搞好车辆卫生,按标准提前进站,车等乘客。 4、报清行车方向,下车迎乘客,售清底票。 5、乘务员在运营中做到站立服务。不得坐乘客座位。 二、坚持三报 l、司机正确使用电脑报站机(使用报话器)。乘务员

必须口报,报站清楚、齐全。 2、报路别、行车方向。 标准:XXX路.开往XXX,请先下后上。 3、预报站。 标准:下一站XXX,请您准备下车。 4、报到达站。 标准:XXX站到了,请您下车。 三、主动售票 l、首站售清底票 标准:乘务员要走下售票台到乘客身边售幕,两名乘务员的车组,两名乘务员同时向车中间绞接盘售票。直至二人会合。 2、中途积极宣传 标准:每站起步后向车内宣传“没有票的乘客请买票”。 3、主动问票 标准:根据上车乘客的人数或特点.有针对性地问票。 4、人多立席售票 标准:车辆满载五成以上时,应站立售票。 5、按规定收取包裹单 标准:在车辆满载允许的情况下,走下售票台,流动售票。

道路设计说明书模板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是电厂至官学之间重要的通村公路。本项目的建设,对改善沿线居民日常出行和生产生活物资运输条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完善务川县公路网结构,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社会影响。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起点里程K0+000,位于务川县大坪镇黄洋村,起点电厂,经陈家山,终点至官学,里程为K7+840.761,共计7.840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务川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务川县大坪镇“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设计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7. 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8.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件《关于落实农村公路建设六个同步实施要求的通知》黔交建设【2014】69号; 9.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10. 贵州省公路局文件《贵州省“十三五”农村公路前期工作及设计要求》(征求意见稿); 11.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3)《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4)《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5)《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6)《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3)《贵州省公路条列》和《贵州省通村油路改造工程管理办法(试行)》(黔交建设〔2011〕49号); (4)贵州省交通运输厅《贵州省“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小康路工程技术导则(试行)》; (5)遵义市交通运输局文件《关于遵义市“十三五”撤并建制村硬化路施工图简化设计标准格式的通知》(遵义市发交【2015】141号)。 1.5测设经过 铁二院成都分院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务川县大坪镇电厂至官学撤并建制村硬化路,全长7.840Km。于2016年3月上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法规类别】城市交通运输 【发文字号】苏政办发[2006]112号 【发布部门】江苏省政府 【发布日期】2006.09.08 【实施日期】2006.09.08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江苏省政府办公厅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实施意见 (苏政办发〔2006〕112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为加快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运营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矛盾,方便群众出行,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建设部等部门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5〕46号)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重要性的认识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事

业。近年来,全省各地加大城市道路和公共交通设施建设投入,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少城市机动车数量迅速增长,道路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城市发展。 我省人多地少,城市人口密集、公共资源紧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实际,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益、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压力、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切实统一思想认识,牢固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把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科学规划建设,加快发展提高。 二、明确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城市公共交通事业发展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政府主导、有序竞争、政策扶持、协调发展的原则,从满足大多数人出行的实际需要出发,切实加大投入,完善基础设施,优化运营结构,深化行业改革,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益,尽快建立起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高效快捷的公共交通体系,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十一五”期末,全省各城市初步建立以大运量公交方式为主体、线路基本覆盖城乡的公共交通系统,城市公共交通成为广大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公共交通的便捷性、舒适性与群众的满意度明显提高。到2010年,全省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到15标台,中小城市达到12标台;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公交分担率达到40%,中等城市35%,小城市25%;特大城市建成区内任意两点间公交出行时间不超过50分钟,大中城市不超过35分钟,其他城市不超过30分钟;特大城市和大城市的公交线网站点覆盖率按

(完整版)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答案).doc

城市公共交通练习题 一、填空题 1、公交车辆调度形式的类型,按照工作时间的长短,一般可以分为正班车车和加班车车,对于晚上运营的车辆有时也称为夜班车车。区间车是指车辆仅行驶在线路上某一客流量的高路段或高区间的一种辅助形式。 2、在现场调度时,车辆运行中因受交通阻塞等原因影响,到站局部线路或全线不能正常运行 时,一般可以采用绕道行驶、分段行驶、缩短行驶等方法来满足乘客需要;而当线路运营车辆有富余运力时,为了方便乘客支援运力不足的线路, 可以采用跨线行驶的方法。 3、城市公共汽(电)车的行车时刻表有车辆行车时刻表、车站行车时刻表和线路行车时刻表三种。 4、在现场调度时 , 由于突然情况打乱正常的行车秩时, 若要求恢复车辆的行车秩序, 则可以采取 的方法有调整车序、拉长发车、放站发车、区间掉头、提前发车、填补车次。 5、在城市公交客流高峰时段,为了加快车辆周转,车辆在始末站停站时间,不应大于当时行 车间隔的2~3 倍(范围值)。 6、公交客流调查的方法有:问询法、观测法、填表发、凭证法和机票发等。根据观测地点不同,观测调查可以分为高断面观察法、随车观测法和驻站观测法。 7、在制订行车作业计划是,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时段一般取值为0.8~1.1 (范围值),平峰期一般取值为0.5~0.6 (范围值)。 8、在制定行车作业计划时,满载率定额在高峰期一般取值为0.8~1.1 (范围值),平峰期一般取值为0.5~0.6 (范围值)。 9、编制城市公共交通的行车作业计划是,行车人员用餐时间的安排方法有:增加劳动力的方法、增加车辆来代替用餐停驶的车辆、既不增加车辆也不增加劳 动力,用拉大行车间隔的方法来挤出用餐时间。 10 、三级调度机构的三个层次分别是公司总调度室、车场调度室、车队调度组。 二、选择题 1、在选择车辆调度形式的时,若采用区间车调度形式,则需要满足条件——路段客流差大于 等于(B)倍的计划车载客定额; A .2 B 。 2~4C。 1.2~1.5D。 1.5 2、以下调度形式是基本的调度形式,而不是辅助调度形式的是(A) A.全程车 B. 区间车 C. 大站车 D. 定点定班车 3、以下对于行车计划的说法是错误的是(C); A.行车计划是进行车辆运营调度的主要依据

城市交通规划收费标准

城市交通规划工作框架、收资及收费 1.综合交通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城市现状,解决交通问题,明确城市交通发展战略,完善的城市交通系统,统筹城市用地、城市发展、城市人口等要素关系,构建合理的城市交通系统。较好的有效地支撑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并获得最佳效益。 工作框架 交通发展战略、综合交通体系组织、对外交通系统、城市道路系统、公共交通系统、慢行交通系统、客运枢纽、城市停车系统、货运系统、交通信息管理、互联网+交通、保障措施、近期建设计划等。综合交通调查通常进行交通调查,为更好的提高综合交通编制的时效性,交通调查与分析可单独进行。 主要收资清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资料 ?城市道路交通设施 ?城市交通运行资料 ?城市对外交通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资料 ?城市其他交通资料 ?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2 片区交通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片区现状,明确片区交通发展方向,协调片区与城市的关系,解决片区交通发展的相关问题。 工作框架 规划背景、交通现状分析、案例分析、规划解读、交通预测、交通规划理念及目标、交通规划方案。 主要收资清单 ?片区现状用地等相关资料 ?城市总体规划、综合交通规划及片区控规等规划资料 ?城市道路交通、交通运行、公共交通、静态交通等相关资料 ?交通发展相关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3公共交通专项规划 主要目标 分析城市公交发展现状,剖析城市公交发展问题,提出公交发展措施,确定公交发展战略,明确公交线网、公交线网及公交车辆的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公共交通发展体系。 工作框架 现状社会经济发展分析、公共交通发展现状、公共交通发展战略、公交需求预测分析、公交线网模式选择、公交线网规划、公交场站规划、公交信息化规划、其他公交系统规划、实施保障措施、近期规划等。 主要收资清单 ?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资料 ?城市土地利用相关资料 ?城市相关上位规划 ?城市交通调查基础资料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资料 ?城市其他相关交通政策资料 ?其他资料 收费 根据《城市规划设计计费指导意见》,结合国内相关设计院及实际工作情况,拟定收费标准如下:

如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服务水平 --以西安公共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为例

目录 目录 (1) 摘要 (2) 关键词 (2) 引言 (2) 研究概述 (2) 研究背景 (2) 研究现状 (3) 研究目的和意义 (4) 研究内容 (4) 研究结论 (9) 研究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如何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综合服务水平 ------以西安公共交通现状及未来展望为例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西安市公共交通的基本现状、常规公交的运营情况以及公交服务水平现状,并找出原因以及目前正在采取的措施,进而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给出合理的意见,从而为西安市公共交通的综合服务提出几点建议,让西安市公共交通能够更好地服务于西安市市民及游客。 关键词:公共交通;可达性;智能调度;常规公交;地铁;乘车费用;公交线网一、引言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体,被称为是城市肌体的“动脉”。随着城镇化程度的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在城市中的地位就越显得重要,而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又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现状。因此,提高城市公共交通的服务水平已成为我国各大中城市的首要选择。 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包括轨道交通系统和公交车运营系统。它们各自有着各自的特色和属性:轨道交通系统舒适、方便、快捷、准点率高,但是线路相对较少,分布局限于主要干线,无法抵达所有地域;公交车系统灵活性高、费用低、线网覆盖率高,在各大城市已经按需求几乎配置到了城市的所有分区。另一方面,在我国,关于公共交通服务相关的理论、法规还未形成完整的体系,政府在公共交通规划、管理和监督方面缺乏明确的目标和依据。所以,提高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势在必行。对于西安,由于地铁刚刚起步建设,轨道线网还没有建立起来,无法覆盖西安市所有交通小区,而公交车系统已经十分成熟了。从地面公交过渡到多种共公共交通共同作用的形式,这期间,关于公共交通服务方面一定要做到瞻前顾后,从而提高公共交通的安全性、高效性和便利性,使未来西安市的公共交通更好的为西安市做出贡献。 二、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 西安市是陕西省的省会,是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枢纽中心。全市东西长204km,南北最宽116km,平均海拔450m。西安市现辖9区4县,总面积9983K ㎡,人口725万人(2006年)。2006年西安市实现生产总值(GDP)1450.02亿元,

北京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综合交通体系 来源:北京市规划委员会网站日期:2005-04-12 交通发展目标与战略任务 与国家首都和现代国际城市功能相匹配,建设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和动态满足交通需求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引导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和功能布局的优化,促进区域交通协调发展,支持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以“高效便捷、公平有序、安全舒适、节能环保”为发展方向,2020年,交通结构趋于合理,公共交通成为主导客运方式,出行的选择性增强,出行效率提高,交通拥堵状况得到缓解和改善,交通发展步入良性循环。 (1)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全面落实公共交通优先政策,大幅提升公共交通的吸引力,实施区域差别化的交通政策,引导小汽车合理使用,扭转交通结构逐步恶化的趋势,使公共交通成为城市主导交通方式。 (2)突出交通先导政策。根据“两轴-两带-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加大发展带的交通引导力度,积极推动东部发展带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的建设,构筑以轨道交通、高速公路以及交通枢纽为主体的交通支撑体系。 (3)优化完善中心城路网体系,全面整合既有交通设施资源,挖掘现有设施潜力,大幅度提高现有道路的通行能力。加大路网密度,完善路网“微循环”系统,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合理确定中心城的土地开发强度与建设规模,改善中心城交通状况。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全市民用机动车拥有量达到500万辆左右,全市出行总量将达到5200万~5500万人次/日。中心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27%,提高到5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50%以上。 交通发展策略 (1)发挥交通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根据城市总体布局,积极推广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开发模式(TOD),优先建设联系新城的大运量快速公共客运走廊,依托走廊发展新城。高标准编制新城的道路、公共交通、场站枢纽、交通管理等专项规划。 (2)加强京津冀北区域城市间的联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统筹考虑区域交通设施的规划、建设和运营。完善区域航空、铁路、公路网络,促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区域共享。区域交通运输枢纽布局与城市交通系统良好衔接,实现区域交通与城市交通一体化,引导城市空间与区域空间结构协调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