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疗保障制度与发展(最终版)

合集下载

医疗保健政策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医疗保健政策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医疗保健政策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与发展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医疗保健的需求不断增加。

因此,建立和发展全民医保制度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探讨医疗保健政策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与发展,并分析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一、全民医保制度的概念与意义全民医保制度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通过法律和政策措施,将医疗保险的覆盖面推广到全体居民,并提供全面的医疗保障。

它的出现,旨在解决医疗费用过高、医疗资源不平衡等问题,保障人民的基本医疗需求,提高全民的健康水平。

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对国家和社会有着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有助于解决医疗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弥补城乡医疗差距,促进公平和社会公正。

其次,全民医保制度可以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减少因病致贫的风险,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全民医保制度对于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可以增加居民的福利感和幸福感,维护社会稳定。

二、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经验与现状在全球范围内,许多国家和地区已经建立了相对成熟的全民医保制度。

这些国家的实践经验对其他国家建设全民医保制度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例如,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探索,在国内外广受关注。

同时,加拿大的单一支付者制度、德国的社会保险制度以及日本的医疗保险制度等,也都给予我们很多启发。

然而,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仍然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资金来源和财务可持续性是一个关键问题。

怎样确保医保基金的充足,如何平衡个人缴费和政府财政支出,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其次,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管理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如何解决医疗资源的匮乏和分配不均,推动医疗服务的优质化,是制度建设的难点。

三、全民医保制度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全民医保制度的建设对个人和社会都产生着积极影响。

对于个人而言,全民医保制度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保障,降低个人医疗支出负担,提高就医便利性,增加个人的医疗保障感。

同时,医保制度的建设还可以减少因病致贫的风险,保障个人的基本生存权和发展权。

对于社会而言,全民医保制度有助于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并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2.2.2.1公开医生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措施。(最终版)

2.2.2.1公开医生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措施。(最终版)

2.2.2.1公开医生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措施。

(最终版)第一篇:2.2.2.1公开医生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措施。

(最终版)2.2.2.1公开医生出诊信息,保障医务人员按时出诊措施。

【C】1.以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出诊信息,并及时更新。

2.医务人员按时出诊,特殊情况无法出诊应有替代方案并及时告知患者。

3.有咨询服务,帮助患者有效就诊。

【B】符合“C”,并1.医务人员完成本岗位诊疗工作后能主动制导患者进入下一诊疗环节。

2.门诊满意度调查表设专人统计其结果,每月公示并奖罚。

3.考评方案至少应包括有门诊量,病人表扬与投诉等;考评活动能促进提高医务人员按时出诊率。

【A】符合“B”,并1.开展满意度调查等措施,不断完善门诊服务。

2.医务人员出诊情况有登记与分析评价,持续改进出诊服务。

第二篇:医务人员出诊情况总结出诊服务情况总结分析随着社区卫生服务模式的推广,社区出诊服务也逐渐成为主要社区医疗服务项目,有效为社区家庭病床病人提供快速有效的医疗服务,为更多有困难的病人解决了治疗困难。

为了更好的服务莲花辖区居民,我中心推出了医护人员上门出诊服务,2018年上半年我中心医护人员共出诊6次,主要服务项目包括换药、输液和康复。

出诊流程也直接影响着家庭病床病人的治疗质量,同时也是易引起医疗护理纠纷的隐患。

近几年通过不断摸索,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针对周边居民对家庭病床服务的建议,制订了一套规范、详细的家庭病床出诊流程,旨在杜绝出诊中存在的各种隐患。

目前,虽然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出诊服务取得了一定社会效益,但也存在着以下问题:1.出诊前接待护士接听电话记录不详,未询问病人基本情况、要求和联系电话;2.未详细告知家床医生的办公时间和联系电话,导致病人无法联系家床医生而耽误时间;3.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未解释出诊护士的准确上门时间而引发病人不满和投诉。

4.没有按常规做好记录,病人往往私自调节输液速度,存在安全隐患。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成为了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重要方向。

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旨在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的目标,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医疗保障服务,保障人民的健康权益。

本文将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建设的必要性以及发展的路径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意义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对于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

通过建立统一的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将医疗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和分配,避免了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了医疗资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通过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减轻了人民的医疗负担,提高了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最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通过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公平分配,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公平的医疗保障服务,促进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二、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建设的必要性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是国家医疗保障体系发展的必然要求。

首先,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当前,我国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

通过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实现医疗资源的统一管理和分配,解决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

当前,我国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很多人在面临重大疾病时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通过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提高人民的医疗保障水平,让每个人都能够享受到基本的医疗保障服务。

最后,全民医疗保险制度的建设可以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当前,我国社会矛盾较多,医疗问题是人民群众关注的焦点。

通过建立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可以解决人民群众的医疗问题,促进社会稳定和和谐发展。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和发展-11月7日-41页PPT资料

中国医疗保障体系改革和发展-11月7日-41页PPT资料

• 探索城乡统筹 • 探索门诊统筹 • 探索地级统筹
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二、三个医改
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 医改=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医疗卫生体制 改革+医药流通体制改革
• 由于我国在长达四十年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已经 形成了一套福利性的医疗制度,在经济体制从 计划经济转到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医疗保障 制度必须同步进行改革,重建新的制度,并逐 步完善
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改 革 历 程
建立城镇居民医疗保险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济 56个城市扩大试点
时 期 “两江”试



建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 经 济

建立劳保医疗制度

建立公费医疗制度
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农村人口
城镇人口

商业医疗保险
企业补
制 度
公务 员补 助
5813 32 22
China Health Insurance Research Association
• 2019年上半年,城鄉醫療救助人次為 234.1萬人次,基金支出8.59億元人民 幣。此外,資助2452萬人次參加新型 農村合作醫療。
• 2019年上半年,商業醫療保險健康及 人身意外險資金收入459億元人民幣, 支付109億元人民幣。

卫生保障学(姚岚)第21章思考题答案.doc

卫生保障学(姚岚)第21章思考题答案.doc

讨论题思路:1、通过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历程的学习,请思考经济体制改革与发展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中国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历程显示出,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与改革必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基本国情;其改革进程也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和基本国力,尤其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

医疗保障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它的建立与完善直接关系中国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的进程,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能否基本确立以及经济体制转轨的成功与否。

思考题:1、从我国计划经济时期到经济体制改革时期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历程中,我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内容和重点是什么?1998年12月国务院关于医疗保障制度改革的里程碑文件《职工医保决定》中,正式提出我国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的改革任务,其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逐步形成包括基本医疗保险、国务院医疗救助、企业补充医疗保险和商业医疗保险、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模式。

1993年11月14日通过的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在我国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保障水平要少我国社会牛.产力发展水平以及各方面的承受能力相适应。

为城乡居民提供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明确了城镇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目标是建立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制度模式,并确定了医疗保障筹资由单位和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

2003年《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

要加快建设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医疗卫生和药品生产流通体制的同步改革,扩大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健全社会医疗救助和多层次的医疗保障体系。

在2009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我国提出了医疗保障制度改革要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可持续”的原则,从重点保障大病起步,逐步向门诊小病延伸,不断提高保障水平。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73页)

中国医疗保险改革发展与现状PPT课件( 73页)
药费补贴;确定公 费医疗经费定额, 超支部分由个人自 付一定比例。
探索职工大病医疗 费用社会统筹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两江试点)
1994年国家决定在江苏省镇江市和江西省九江市开 始职工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1996年试点范围进一步扩大到全国29个省(区、市) 的40多个试点城市。
两江试点的主要内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存在的问题:
社会满意度低; 保障水平低; 宣传不到位; 程序繁杂 (主要指登记、理赔程序繁杂)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2006年政府提出了三个延伸:
在保障对象上实现从城镇职工到城镇居民的延伸; 在筹资机制上实现从单一筹资到多元筹资的延伸; 在保障方式上实现从单一保障到多种保障的延伸。
基本上医疗费用个人 担比例约在10%左
不用负担

互助互济的医疗保障 制度,保障水平很低
初期医疗保障的作用
体现了新制度的优越性,使劳动者看 病就医由个人行为,转化为个人、企 业、社会和国家的共同责任;
有效地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身体健康
调动了广大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初期医疗保障的弊端
缺乏稳定的医疗基金来源 医疗费用增长过快,财政不堪重负 对医疗供需双方缺乏有效的费用制约机制,医疗
二、改革探索时期
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改革试点(两江试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 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改革试点
对现有制度进行完善
公费医疗
劳保医疗
探索改革公费医疗 的管理体制,加大 医疗服务供方的责 任,把责权统一起 来
如上海试行了公费 医疗经费按定额拨 给单位自管与按享 受单位人数和定额 将经费拨给定点医 疗单位代管的管理 办法

2024医保知识培训ppt全新

2024医保知识培训ppt全新

我国医保制度已基本实现全民覆盖, 包括城镇职工、城乡居民等。
我国医保基金收支规模逐年增长,运 行总体平稳。
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
我国医疗保障体系包括基本医疗保险 、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形成多层 次保障。
医保制度改革方向与趋势
推动医保制度整合
01
未来医保制度将朝着整合方向发展,实现不同人群之间医保待
遇的均衡。
2024医保知识培训 ppt全新
目录
• 医保制度概述与发展趋势 • 医保基金筹集、管理与使用 • 医保报销政策与流程解读 •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服务质量提升 • 医保监管体系建设与完善 • 医保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前景展望
01
医保制度概述与发展 趋势
我国医保制度现状及特点
医保制度覆盖广泛
医保基金运行平稳
互联网+医保跨界融合
探索与商业保险、医疗机构等跨界合作新模式,推动医保服务向更 全面、更优质的方向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报销流程
参保人员异地就医后,需在规定时间内将相关报销材料提交至参保地医保经办机构进行审核和报销。具体报销材 料包括医疗费用发票、费用明细清单、出院小结等。审核通过后,医保经办机构将按照当地医保政策规定的报销 比例和限额进行报销,并将报销款项打入参保人员个人银行账户。
04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与 服务质量提升
扩大医保报销范围
将更多药品、诊疗项目等纳入医保报销范围 ,提高保障水平。
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方便患者就医 报销。
02
医保基金筹集、管理 与使用
医保基金筹集方式及渠道
个人缴费
职工医保由个人和单位 共同缴纳,居民医保由
个人自愿缴纳。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通用7篇)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通用7篇)

医疗保障工作方案(通用7篇)医疗保障工作方案【篇1】众所周知,有效健全的基金管理、监督机制是医疗保险制度改革顺利运行并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但在医疗保险基金运作的整个过程中,由于参与上体较多,基金管理与运带技术复杂,加上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受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等多种环境变量的影响,因此,影响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因素是极其复杂的。

*按照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实施过程,即基金的筹资风险、基金的管理风险以及基金的给了」风险一个方面进行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风险管理分析。

一、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风险第一,由于制度规定以医疗保险费形式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许多参保单位保费不能及时到位,拖欠、拒交现象严重,有的甚全收不回来,造成死账、呆账,使得征缴率偏低,因面产生筹资风险。

第二,由于制度规定离退休人员单位与个人尤需缴纳医疗保险费,因此,许多用人单位多会采用选择性参保的方式。

例如:有的单位让老、弱、病、残的职工参保,年轻力、尤病、少病的人不参保。

这将造成离退休人员人数与在职职工人数比例不断地上升,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筹资额减少,给了额增大,抗风险能力减弱,最终会给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带来风险。

第三,由于制度规定以医疗保险费形式征收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使得参保单位工资总额,使工资的计征标准偏低,或是以实物工资代替货重工资,减少医疗保险费的缴纳金额,带来医疗保险基金的筹资风险。

二、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风险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从征缴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流转再到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所有管理流程中,由于管理环节复杂,管理有效性弱、管理不健全等多种原因,使得在这一过程中也处处存在风险。

其风险上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方面,由于我国目前的医疗保险基金还是专款专用,投资模式单一,除获得利息外,没有大规模的投资,因此,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风险随利率的变化波动大,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很容易贬值。

另一方面,个人账户效率与公平问题凸显,由于刘个人账户的管理不当,使得个人账户费用控制效果不理想、共济性有限加上庞大的隐形债务使个人账户“空账”运转现象严重,增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制度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