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结课论文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期末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期末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期末结课论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近代以来,中国遭受了巨大的变革和动荡。

在这个不断变化的社会中,一种奇特的意识形态崛起了——马克思主义。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从20世纪初开始传播,经历了漫长而不平凡的历程。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并成为了中国现代化的精神支柱。

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以及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规律和特点。

一.HP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00年-1949年)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中期产生的一种理论思想体系,这种思想体系主张无产阶级取代资产阶级,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它首先在欧洲传播,并成为了共产主义革命的政治思想基础。

在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能够在中国传播,是因为中国的封建社会正处于分裂状态,并受到了外国列强的压迫。

东方社会学会是第一家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团体,在1905年由陈独秀成立,开始翻译并出版了一些马克思主义著作。

1919年,五四运动的兴起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普及。

此后,共产党员开始走向革命,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领导中国的革命。

二.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的旗帜(1949-1966)1949年,新中国成立,中国共产党(CCP)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制度的核心是实现生产资料的公有化,促进人民的利益和幸福。

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思想,成为新中国建设的主旋律。

毛泽东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的领袖。

他在实践和理论两方面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

他提出了一系列理论,如人民民主专政、阶级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以及新民主主义理论和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战略。

这些理论的重要贡献,使中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上走得更加坚定。

三.文化大革命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1966-1976)在1966年之后,毛泽东的工作思路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一时期被称为文化大革命。

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理解和应用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论文3000字

马克思主义论文马克思主义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理论和方法论,对于人类社会的理解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发展历程和现实意义三个方面进行论述,旨在深入探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及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社会理论,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核心观点。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历史是一种有规律可循的发展过程,社会的变革是由经济基础的变动引起的。

辩证唯物主义则指出,一切事物都是由矛盾的统一和斗争所推动,事物的发展是不断通过矛盾的斗争实现的。

马克思主义还强调了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阶级之间的斗争推动的,无产阶级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形成阶段和发展阶段。

1. 初级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初级阶段可以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时代。

他们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和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构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框架。

2. 形成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形成阶段是在第二国际时期,以列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者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的路径。

3. 发展阶段马克思主义的发展阶段是在20世纪上半叶,特别是在苏联的建立和中国的革命胜利之后。

马克思主义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等重要组成部分。

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对社会发展的启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和内在矛盾,为我们认识社会发展的规律提供了指导。

2. 对社会变革的指导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社会变革提供了指导。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激励了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奋斗,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期末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期末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期末结课论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逐渐凸显。

本文将从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等方面探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现代意义。

一、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意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历史唯物主义的现代意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分析和解决当前社会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通过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学习,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变革的必然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代社会变革的方向和动力。

其次,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看待历史和现实的视角。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鼓励我们在研究历史问题时要注重把握普遍规律,同时也要考虑到特殊情况和个别因素的作用。

这一观点使我们能够正确看待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问题,避免机械简单化和主观臆断。

最后,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应对社会变革和挑战的科学方法。

在当代社会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的背景下,我们需要准确把握社会矛盾和冲突的本质,通过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社会变革和挑战,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辩证唯物主义的现代意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反映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方法。

在当代社会背景下,辩证唯物主义的现代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矛盾和冲突。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内在动力,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的变化和发展。

在当代社会中,矛盾和冲突层出不穷,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些矛盾和冲突对于社会的持续稳定发展至关重要。

其次,辩证唯物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超越二元对立思维的方法。

在当代社会,二元对立思维的弊端逐渐显现,无法解决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结课论文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 结课论文

关于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与思考摘要: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也日益严峻,如何既快速发展经济的同时又妥善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代社会经济发展所亟需解决的问题。

因此,为了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分析其成因和解决办法,并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唯有这样经济发展才能与生态环境形成良性的循环,我们才能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福利。

关键词:经济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成因解决办法可持续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然而伴随而来的却是人口规模的日益膨胀、自然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以及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一系列问题。

但生态环境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没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无法保证人类可以长久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但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虽然任何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势必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科学技术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限制,我们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还存在着诸多缺陷,对污染治理、环境改善等方面的落实情况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1]。

因此,清楚地认识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合理地处理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才能真正地享受到发展所带来的红利。

一、我国目前所面临的环境问题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得到了飞速的提升,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到了大幅度的改善,我国的综合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但我们要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经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资源的高投入、高消耗和对环境的严重污染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在取得显著的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资源和环境代价。

随着我国人口的增长、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本已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2]。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口的急剧膨胀,人类社会过度的消耗资源、污染环境使得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有关马克思的论文1000字

有关马克思的论文1000字

有关马克思的论文1000字篇一:马原结课论文1000字左右经过了半学期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学习,使我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思想对于我们的国家、社会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与作用。

通过学习,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哲学知识,同时,也为构造自己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找到了正确的方向,让我开始运用哲学的两面性的观点去分析生活中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找出共性和个性,处理好共性和个性,从而让自己的目光是全面的,促使自己更快更好的成长起来,并迅速成熟。

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我感受到了以下几点:1.老师态度认真,课堂上严格要求学生。

2.课程理论联系实际,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由浅入深的领会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奥妙。

3.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思考,对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进行探究。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马克思理论指导了人类社会向何处去。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部分。

“哲学就像猫头鹰,总是在夜幕降临时沉思、反思。

”“马克思是时代的产物。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客观世界物质存在不可改变,但客观世界的状态发展方式可以改变。

”实现物质极大丰富、人民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无产阶级是哲学的心脏,哲学是无产阶级的头脑。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

“科学是发动机,哲学就是方向盘。

”因此,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辩证法,认识论和历史观这些原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我应该遵循的原则。

“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因为人是有意识,有思想。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彻底的唯物主义哲学。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2)

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2)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期末论文篇二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哲学的认识摘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在亲身参加工人阶级劳动人民翻身求解放斗争的实践中建立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研究以前的关于人的哲学思想,批判的吸收其中合理的科学的因素,建立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哲学,提出改变人性获得全面发展的科学合理的途径。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人的哲学;认识一、引言马克思关于人的学说,所讲述的思想和所蕴涵的内涵十分的丰富,并且经历了一个十分曲折的发展过程。

早期的马克思曾经受过抽象的人性论、人道主义的影响,特别是受过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影响。

马克思把人的本质属性理解为人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能动性、创造性和自主性。

按照马克思的见解,人的本质就是自主劳动,就是自主的社会交往,就是自由自觉的特性。

恩格斯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己本身的主人――自由的人。

”[1]这就是我们奋斗的大目标。

二、概述马克思主义以前的西方人的哲学的发展史,是思想家门对人类现象的认识逐步深化的历史,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古希腊罗马奴隶社会的人的哲学;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的哲学;文艺复兴以后的人的哲学。

古希腊人抱着宇宙论的拟人观,认为人同一切东西和活的存在物,其中也包括神,一起生活在统一的世界中。

“全部希腊文明的出发点和对象是人。

它从人的需要出发,它注意的是人的利益和进步。

”[2]他们认为真理、社会设施、文化都是人们创造的产物。

中世纪封建社会的人的哲学,是在封建专制制度和神权的统治下发展的。

所有的____伦理学家都把禁欲主义作为信条,极力反对和蔑视人们对物质幸福的追求,只有来世的天国生活才是真实的、永恒的和幸福的。

对上帝的态度成为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

欧洲的资产阶级萌芽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16世纪普遍于西欧各地。

资产阶级一开始便面临着长期的反封建斗争,思想上的反封建斗争当时采取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形式,新兴的资产阶级通过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形式在意识形态领域发动反封建斗争,要求充分发展人的个性和才能,反对封建主和教会的专制,这就是人道主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论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结课论文学院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年级2012级姓名闫伟光,赵腾飞2013年11 月19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西部教育中的应用——浅谈暑期赴甘肃永靖对西部教育进行调研学生1姓名闫伟光学号3012207150学生2姓名赵腾飞学号3012207148学院名称化工学院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摘要在当今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仍是不平衡的,突出表现为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

西部教育发展水平亟需提高。

农村教育问题已经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关注。

国家在农村教育方面加大了投入,着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提高教育水平。

如今越来越多的社会公益组织也开始关心农村教育,组织各种活动帮助西部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

全国的大学生暑期支教活动也已经成为帮助农村教育发展的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我国虽然早已提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农村素质教育政策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全面发展的当代大学生有能力也应该给农村孩子带去素质教育的春风,让农村孩子能够得到全面发展。

为了响应国家“三支一扶”的号召,我们走进甘肃永靖,深入农村基层教育,了解和支援农村教育,关注农村留守儿童,帮助农村地区的孩子们获得更好的教育。

ABSTRACTIn today's China , the regional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still uneven , the most prominent eastern uneven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led to the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 . Urgent need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development in Western education . Rural education has caused the government and society of common concern . Countries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rural education , efforts to improve rural education conditions, and improve education. Nowadays more and more concerned about social welfare organizations have begun to rural education , organizing various activities to help the western rural areas, 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poor areas . Summer college students nationwide to support education activities to help rural education development has become a force to be reckoned with in . Although China has long been proposed to achieve the goal of quality education , but due to various reasons, the quality of rural education policy has not been well implemented.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also have the ability to bring quality education to the rural children of the spring , so that rural children to get round development. In response to the national " three of a help ," the call , we walked into Gansu Yongjing , in-depth rural grassroots education , understanding and support rural education, focus on rural left-behind children in rural areas to help children get a better education .目录实践简述 (1)整体进程 (1)调研结果与总结 (2)结合马克思主义对问题探讨 (4)鸣谢 (6)实践简述整体进程2013年7月1日,我们开始了我们的实践活动的征程。

关于马克思的论文1500字

关于马克思的论文1500字

关于马克思的论文1500字马克思主义原理论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门课程的学习,我感受到了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我们大学生成长和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具有很需要的现实意义。

从中我学到了很多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扩大了自己的视野,加深了思想认识的深度。

在老师的教导下,正确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处理生活实践中的问题。

在看待各种现象和问题时,学着去理性思考,并通过现象看到本质,让我了解到事物客观真实的一面。

同时,我也认识了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是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科学。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它是时代精神的反映。

所谓时代精神也就是对一定时代的本质、主题和基本特征等方面的概括。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发展趋向方面的主题、任务及其精神需求,它渗透在这个时代的经济、政治、文化、科学等各个方面。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指引着无产阶级时代前进,推动文明进步,根本原因就在于它自觉地植根于社会实践的丰厚土壤,不断地从现实生活中吮吸自己的生命之泉,随着时代主题的转换检验、丰富和发展自己,科学地回答了时代在不同阶段提出的根本性的重大问题。

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品格,它是随着实践发展而发展的科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的观点,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性。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重要的理论品质。

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实际问题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前进和发展中的工作,把马克思主义落实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推进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的前进方向,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原理在中国运用的体现我们要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实践中,继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境界,就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与时俱进,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程实践论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分析你对人生价值观的理解
摘要
用马克思主义塑造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当今中国的伟大社会实践。

高等院校能否培养出一代在政治方向、价值观念、道德人格、思维能力及实际工作能力等方面适应社会需要的新人,关系到这一历史性实践的成败。

人生价值观对人生的影响问题,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它涉及到人生观的核心问题。

只有把握了这个问题,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有关人生的其他问题。

在教材中,价值观的导向作用既是重点又是难点,是一个必须让学生重点把握的问题。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概念出发入手分析,比较详细地阐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对人们行为的导向作用。

关键字:
马克思主义、市场经济与网络信息化的时代、价值观、人生观、大学生、行为价值
正文:
市场经济与网络时代对于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如何把握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新动向,进一步探讨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坚定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是当今时代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发展面临的新课题。

市场经济与网络时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新特点:
第一、价值选择境遇的多元性与开放性。

环境对于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实施与效果具有制约性的影响。

只有对历史和现实环境作出正确分析,才能在适应环境、改造环境中更好地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

①如今的时代是开放、竞争、互动、并存的时代。

互联网正在改变这个世界。

经济上,网络化的普及使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经济合作超越了地域的界限,变得更加便捷与高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价值取向更为多元和复杂。

政治上,由于信息的快速传播,传统意义上的政治意识慢慢被打破,西方以经济利益发展为目标构建政治制度的价值标准正在侵蚀国内无政府主义者,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着严峻的冲击和挑战。

在文化上,互联网正在引领着
一种崭新的文化交流方式,构建具有新时代特征的文化系统。

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产生了更多的碰撞,以民族文化为背景的价值冲突凸显。

经济利益导致的价值取向多元化,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挑战以及以文化为表象的价值冲突,这些决定了当今时代大学生的价值选择必然处在一个多元性与开放性的环境中。

第二、价值评价标准的相对性与模糊性。

价值评价是主体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客体的价值属性所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在价值评价中,主体感到客体及其属性对自己有用、有益就作出肯定性的价值判断,反之,就作出否定性的价值判断。

由于主体不同,价值评价标准也千差万别。

在西方社会,价值评价的主体是个人,只要符合个人利益的需要就是有价值的。

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社会主义价值的评价主体是人民大众,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社会主义价值评价的最高标准。

那么,网络化时代对于当今大学生的价值评价标准产生了哪些影响呢?一方面,当代大学生主体意识增强。

他们强调独立性和自主性,不仅需要自我认同更需要他人认同,在价值评价过程中强化主体意识,往往忽视集体需求。

有些学生受到了西方利己主义价值评价标准的影响,更关注自我的价值评价标准,而无法为社会整体利益负责。

另一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由于自身价值选择能力的缺失,又陷入了无法正确分辨是非的泥沼中。

什么是应该坚持的,什么又是应该摒弃的,到底什么才是真、善、美,评价的标准越来越模糊,选择越来越困难。

没有正确的价值评价标准,导致很多学生丧失了道德底线。

第三、价值理想的功利性与虚幻性。

理想和信念问题是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马克思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中,就已经把保证全人类幸福作为自己的理想。

而在网络时代,当代大学生又怀揣怎样的理想与信念呢?网络信息技术的强大,让我们看到物质财富的不断积累与壮大,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使西方的实用主义和利己主义在大学生的心里滋生和蔓延开来,很多学生把追求物质享受、满足个人利益作为人生的追求和理想,功利性的思想越来越明显。

而目前的大学生又是“90后”,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父母的过分关注或溺爱造成了他们心智的不成熟,对现实生活的逃避,网络的虚幻性带给了他们暂时的自由和发泄,他们把理想寄予于虚幻的网络生活,但当人性在网络里进一步张扬
的同时,理想的再次破灭使人又变得更加迷茫。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
面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新特点,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必须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主导性与个体性相统一、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统一的基本原则,才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

由于网络的普及,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正在以最快的速度不断变革。

而表现最为明显的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价值冲突。

而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交流与融合,能够促进自身文化的发展壮大,同时影响本民族价值观念的进步。

因此,本民族的价值观也要与其他民族的价值观相互借鉴,取其精华,才能永葆活力和生命力。

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在吸取了古典哲学、古典经济学,空想社会主义的有益理论成果后才建立起来的,它的最高品质就是与时俱进。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也应该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理论为根本的基础上批判继承传统文化和在对外进行文化交流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的。

因此,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过程中,首先要坚定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用世界的眼光来看待教育的环境和背景,分析和鉴别传统文化或外来文化中所包含的真理性内容,吸收和借鉴有益成果,做到兼容并包,这样才能契合时代的发展,才能满足大学生的教育需求,从而使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既符合民族性又具备世界性。

主导性与个体性相统一。

价值评价是主体的认识活动,在价值评价过程中,由于主体需要的不同,价值评价也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但是,作为一个社会,总会追求一个客观价值评价的标准尺度。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符合人类社会进步以及人的全面发展需要的标准就是客观的价值评价标准,这是区别于个人的主观尺度。

由于市场经济与网络时代的价值主体多元复杂,从而造成了积极的、消极的、正确的、错误的价值观并存的局面。

因此,在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而有权威性的主导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础,因此,我们应通过教育使大学生个体的价值导向逐渐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相一致。

其次,价值观教育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

在强调主导价值的同时,不能忽略个体价值的认同。

如今的大学生是有个性的一代,合
理的个人价值诉求应得到规范和引导,不能泯灭学生自身符合时代发展的价值观念,只有把主导价值与个体多样性价值有机统一起来,才能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

传统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价值观教育不仅要立足本国实际,体现民族精神,并且更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和发展教育的新模式。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

”时代的进步要求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创新教育方式和手段,不断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综合素质。

第一,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全方位教育。

传统的价值观教育主要是崇尚政治价值观教育,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为基础,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显而易见,传统的教育理念已经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要,现在的大学生关注知识的领域更为广泛,思考问题的角度更为新颖,行为方式及实践活动更为多变,因此,我们必须更新教育观念,实现全方位教育活动。

理论、观念、心理、活动等全方位的教育引导才能真正实现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目标。

第二,改进传统的教育方式,创新现代化教育模式。

传统的教育方式主要是指课堂面授的灌输式教育,这种方式目的性、计划性强,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同时缺乏新鲜感和时代感。

网络时代的当下,大学生已习惯接受了传统的课堂教育,而更渴望参与到其他与网络媒介有关的教育方式,比如建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红色网站、微博、数字故事、体验式教育、自我教育等等,学生对于这些方式和手段更容易产生兴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更具时代感和感染力。

第三,提高教育者自身综合素质。

网络时代不仅使大学生面临着艰难选择,同样也给教育工作者自身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如今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必须学会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技术,以此为载体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同时,具备全面多学科的专业素质才能解决学生提出的热点难点问题。

因此,教育者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才能担负起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教育的崇高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