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世界历史发展的关系

/h1

一、本土与世界的关系

1.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是突破文化地域性的内在要求文化的本土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是一种共时性的地理空间坐标。中国文化不应当只是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的文化精神,还应当成为世界文化中一种有效的文化秩序。在西方主导的当今世界,中国文化如何打破地区的局限性,这就需要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深刻反思。这种反思离不开对本国传统文化的深刻批判,也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思想资源深入挖掘。前者是五四的革命文化传统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后者则是当今中国经济实力增强后对文化软实力的内在呼喊与必要诉求。而一个国家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有其所以立之特质”、“欲善其国者,不可不于此特质焉,淬厉之而增长之”。

〔2〕的文化自觉意识。2.文化的本土性与世界性,内涵中西文化的比较分析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与文化发展的特殊性与一般性、地区性与普遍性、趋同性与差异性等等辩证关系紧密相关。应该说,在传统与现代的转型中有中西文化之争,但是中西之争更多的还是呈现在本土与世界的关系之中,“必洞达世界之大势,权衡校量,去其偏颇,得其神明,施之国中,翕合无间”。

〔3〕也因此,在比较之中对于文化的审视当渗透这样的批判意识。笔者认为,中西文化

之争的第一层面是文化本位的思考,进而进行方法论高度的思考———中西横向对比分析。本土与世界在中西文化之争的第二层面,是现时代背景下地区文化的文化全球化问题,即中华文化圈的扩充问题。在走向全球化的过程中,有诸多的挑战,中西文化之争在所难免,正如英国着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所言,“原本属于制度创新的东西,在中国都是作为符号而被引进”,

〔4〕这就不能不涉及对自己的文化的认识与别国文化的深入认知与准确把握。“各种文化只有通过某种程度的比较才最有可能自觉,并且认识到自己与众不同。当两种伟大的文化力图以同情之心相互理解,诚恳地相互模仿时,他们各自都会得到成长,他们在相互接触之后能够更忠诚地保持其自身的全部特征。”

〔5〕可见文化的自信是在比较分析中得出的,也是比较分析后实践发展经验的结果。

3.世界文化多样性发展,需要中国文化注入活力从世界范围的角度来看,整个时代处于启蒙思想占统治地位的时代。主张理性、科学、民主的启蒙思想是否足以满足现在及未来世界的需要,主张批判思想的启蒙本身是否该受批判,这是值得深思的。事实上,中西方许多思想家已经在中西文化对比中给出了自己的回答。马克斯·韦伯在分析文化因素时指出“儒家的理性主义是对世界的合理的适应,基督教的理性主义则是宰制世界”,

〔6〕梁漱溟坦言中国文化是世界文化的理想归宿,并且认定“世界未来文化就是中国文化的复兴”,

〔7〕杜维明反思启蒙的危机并认为儒学的人文精神有光明的前景,而“不仅仅是我们,

还有西方的杰出知识分子,都认为启蒙所代表的启蒙理性,没有办法带领人类走过21世纪”。

〔8〕进而引申出来的问题是,启蒙危机是否可以在西方文化系统内部得以解决,如果解决得了,这可以通过对自己的文化资源进行整合与发展即可。但是如果这样的问题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死结,那么内部的拯救无疑是没有效力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世界范围内文化资源的新一轮整合与文明秩序重塑是必要也是必然的。

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相对于本土与世界的地理性,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是一种历时性的历史时间坐标,这就要求我们历史地看问题,什么是历史地看问题,就是这样以历史的方式,放在历史的环境背景下进行思考,而不是想当然。如果说在五四时期,矫枉过正是一种必须,那么现在,根基于无而批判,则十分微弱而苍白。也便是在这样的意义上,

/h1

看待文化问题,就不能没有文化的语境意识,即历史时代背景意识,要认清当时的形势与问题的严重性与否,否则就不是真正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方法的科学态度了。1.认识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是古今转型的题中之义一切人类文明都是历史地生成的。我们的社会文明发展到如今,是历史的发展的结果,要开新,就必要反本。离开了传统文化,文化的发展无以为继。毛泽东曾经指出:“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者,我们不应当割断历史。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9〕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其实也是寻找我们精神家园的过程。去诸空傍,内省自依,这

是一个文明古国应有的文化自信。而近现代史上几次文化的断裂之痛,依然是如今建设精神家园的硬伤所在。吉登斯说过,现代性作为一种后传统的秩序,并没有与传统彻底决裂,而是在利用传统和习惯进行秩序重建。〔10〕因此,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发展社会主义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不仅是我们国家现代文化建设的需要,也是文化发展的历史规律使然。一个曾经无比辉煌的文明古国,如何在现代世界的舞台上重放文化之光芒,浸润人类的心怀,这是我们每一个国人的共同使命,这也是文化强国发展战略中古今转型的题中之义。2.把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要有独立的判断标准传统不等同落后,现代不等于先进。将传统等同落后,将现代等同先进,是一种缺乏历史视角的片面思维。

一种问题所具有的多面性,往往不是一般理解意义上的简单。往深处挖掘,常会有许多意料之外的发现,比如对礼的认知与把握,对信与仁的问题。这里面生出的许多问题都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切实遇到的张力与紧张,但却缺乏一种深度的理论进行解答。因此,在把握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中,一方面,尊重文化本身的独立性与独特性,另一方面,尊从事实的发展,历史前进的轨迹必将是留下合理的,淘汰不合时宜的。如今中国的崛起就是在自身的文化土壤中进行的,同时又有着世界背景。我们发展的问题是,我们如今面临的诸多问题,是自己的文化系统可以解决的,还是不可以解决而需要借力西方,如需要的话,什么是本什么是末,要有清晰的界定不能含糊。必须强调的是,文化的传统之力是不容忽视的,正如伊夫·瓦岱指出的那样:“即使传统看上去按部就班地在现代性面前不断后退……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了它在现时和当代历史时期中的作用。”〔11〕3.分析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要深入文化心理结构文化的传统性与现代性关系是在历史的纵轴上展开的,体现在古今纵向对比之中,而要构建文化现代性,还必须更深入地挖掘内在的文化心理结构。这一过程也是文化心理学的内在建构过程,因为历史发展之中沉淀民族文化心理结构,早已塑造了这个国家的民族性格。文化的

心理结构是一种定型的东西,它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认识方式与行为习惯。此外,文化心理结构还是人类社会本体的一个内在方面,与物质文明的外在结构相对应,也就是精神文明结构。近代的中华民族精神是对古代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某种继承。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中指出“还必须注意到结合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精神形态上的特点。各个民族之所以不同,不仅在于他们的生活条件不同,而且在于表现在民族文化特点上的精神形态不同”。因为这种民族文化心里结构的沉淀,我们就要从自己的文化传统根本处找寻根据,并进而根据现代的需要赋之以新的内涵,并不断在现实实践中使之发展创新,便是延续文明的历史使命与时代课题。

三、虚拟与现实的关系

网络时代是时间之经与空间之纬在时空坐标中的现实连接点,网络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产品创作生产最主要的领域之一,也是各种思想文化交汇与意识形态较量的重要平台。在现代化的网络时代,横纵结合下的立体网络环境及其特征分析,就必然融现代文化精神于世界眼光与历史深度之中,就必须有时代文化环境与历史文化背景意识。也因此,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把握当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哲学的现实性理解出发,才抓住了问题的本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理论深入分析虚拟与现实的关系,进而在正确把握这一现实性关系的基础上努力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1.从本体论的深度把握虚拟与现实的关系把握虚拟与现实关系的第一个层面是本体论关系。“思想、观念、意识的生产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人们是自己的观念、思想等等的生产者,但这里所说的人们是现实的,从事活动的人们,他们受着自己的生产力的一定发展以及与之发展相适应的交往(直到它的最遥远的形态)所制约。”

〔12〕因此,现实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在

/h1

根本上决定了人的物质与精神生产,虚拟世界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本身是脱离不了现实性的生产关系的。现实是虚拟的基础,虚拟是现实的反映,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这种真实性是以现实性为前提而存在的。现实是绝对的本体,虚拟是相对的本体,但不具备与现实相对等的本体论的意义。“意识起初只是对直接的可感知的环境的一种意识,是对出于开始意识到自身的个人以外的其他人和其他物的狭隘联系的一种意识。”

〔13〕2.从方法论的高度认识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网络文化所涉及的第二个层面是方法论关系。坚持辩证的分析方法,将虚实之辩进一步展开可以发现:虚拟是对现实的虚拟,离开了现实,虚拟难以为继;而虚拟又是互联网对现实影响的体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方法论,就应该对信息时代的特殊性与独特性有更深入的认识与把握,并将之与文化的深层问题联系起来。网络时代的到来所引发的信息革命,使得网络文化的建设成为文化建设的时代课题与必然要义。网络文化建设要渗透现代文化精神,就应该充分依托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互联网催生了新的文化生产与传播方式,有着传统的文化宣传所难以企及的高效率与影响力。既然“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

〔14〕既然“人不仅能够改造环境,也能不断赋予环境以新的意义”,

〔15〕那么网络文化环境的健康发展,就必须充分利用网络新特性,充分肯定人的主体性

地位,充分把握虚拟与现实的关系,在两者的双向互动中营造健康和谐的网上精神家园,积极占领网上思想文化建设的新阵地,这必将为现实社会的文化建设打开新局面。3.从认识论的角度思考虚拟与现实的关系从世界历史文化的层面看,信息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网络的无国别性,对消解文化的本土性有着十分大的杀伤力。尤其是对于接受新事物快而历史文化根基尚浅的年轻群体,批判要放在深层次的语境下进行。网络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生存方式与生活方式,只有深切把握历史环境背景的特征,才能真正发展文化。从世界历史现实的层面看,”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

〔16〕世界一体化的脚步在信息革命的时代逐步加快。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在现实中得到了充分的印证并将进一步发展。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角度出发把握文化坐标下的重要交叉问题,结合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现实与虚拟这三重维度综合思考便发现,第三重维度———文化的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关系,应当在文化坐标的横纵空间里寻求综合创新的可能性,因为创新是网络时代背景下的文化发展的必经之路。综上所述,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虚拟与现实这三大关系问题构成世界历史视域下文化建设的主要关系范畴,三大关系是三位一体的整体性关系,贯穿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的全过程。纵横之间,文化的本土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的关系交织其中,我们既要走出狭隘的地区民族主义,又要避免抽象的普世主义。既要借力西方,又要对自己的民族文化有深入的认知与挖掘,因为这才是与开放时代背景下文化建设相适应的开放心态。中国完成现代化,有待于从文化中国现代化的路径进行艰难求索,这是一个在统领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开展的战略高度进行论证的过程。文化的建设要有对自己文化的自信,这种自信必然以对自己国家文化的深刻认同为基础,体现为一个民族对自己的文化进行整合的信心与魄力,而中华文化的特质亦能构成当今及未来世界对本土文化的

呼唤与需要,由是不能没有对本土与世界关系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获得现代性的过程。网络时代所催生的信息革命有对文化软实力产生了巨大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充分把握网络时代的新形势与新特点,深刻认识文化建设中统筹全局的三大关系,在文化坐标系中寻求综合创新空间,最终实现文化强国的奋斗目标。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中国科技发展历程 古代中国——科学技术成就辉煌 中华民族的科技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曾经为人类发展作出过巨大的贡献,并且在16世纪中期以前一直处于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心。早在距今3300多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有关日食的记载。距今2500年以前的战国时期问世的《考工记》准确地记载了六种不同成份的铜锡合金及其不同用途。公元1世纪初期的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了造纸术,公元105年左右中国科学家蔡伦又改进和提高了造纸技术,从而使造纸技术在中国迅速推广开来。公元3世纪左右,中国人发明了瓷器,这一技术在11世纪传到波斯,由那里经阿拉伯于1470年左右传到意大利以及整个欧洲。到唐朝,中国科学家发明了火药,并在公元9世纪首次将其用于战争之中。在11世纪中期的宋朝,中国科学家发明的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15世纪中期,中国医学家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成为中国古代医学发展的集大成者。到此时为止,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时期,四大发明已经先后登上了历史舞台。著名英国科学家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在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保持一个西方所望尘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现代西方世界所应用的许多发明都来自中国,中国是一个发明的国度。 由于从明代14世纪60年代末始以来,中国对外长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影响了近代科学技术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并使之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与此同时,欧洲成为现代科学的发源地,生产力突飞猛进,科学技

术获得迅速进展。中国逐渐拉大了与世界先进国家的距离。 近现代中国——科技发展历经曲折 在近代历史上,积贫积弱的中国不仅在科技发展上乏善可,而且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还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一个有着光辉灿烂历史的文明古国就这样退出了世界科技舞台。 19世纪中叶,一批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中国先行者,倡导科学救国、教育救国,主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 于是中国开始有了出国求学者。1847年,来自香山南屏镇的容闳来到美国,3年后,他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他又以优异的成绩从这所大学毕业,成为历史上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位中国人。1872年至1875年,清朝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120名青少年到美国留学。1905年,中国废除了科举制度,清政府举行了第一次归国留学生考试。这些归国人员为引进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1911年10月10日,在武昌爆发了辛亥革命。在革命先行者领导下,终于推翻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帝制,中国走向。 是近代中国主科学救国的先驱。但是,20世纪前叶的中国,动荡不安,科学技术事业发展的物质条件极差,所以发展依然很缓慢。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为反对“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1919年5月4日,中国爆发了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即“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提倡与科学,为中国近代科学的诞生扫清了道路。当时的留美学生元任、任鸿隽、铨、胡适等在美国发起组织了中国科

世界历史基本线索-精

世界历史基本线索-精 2020-12-12 【关键字】道路、成就、领域、会议、计划、地方、问题、矛盾、自主、深入、充分、现代、文明、民主、统一、发展、建立、提出、发现、局面、稳定、格局、思想、力量、地位、基础、需要、政策、重点、体系、制度、方式、武装、形成、推行、坚持、指导、宣传、解决、崛起、巩固、促进、改革、实现、推动、实施

一、世界古代史 1、基本线条:+ 世界古代史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⑴原始社会:大约三四百万年前,地球上就出现了最早的人类,是在东非的肯尼亚和坦桑尼亚地区发现的。 ⑵奴隶社会:以亚非的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和中国)和欧洲的古代希腊、罗马为典型,其辉煌灿烂的文化成就是重点内容。 ⑶封建社会:以欧洲的封建国家和亚洲的封建国家为典型。其中欧洲的封建国家需要弄清两点:①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查理曼帝国分裂而成)、英吉利王国(均由日尔曼人组建)和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的由来。②欧洲封建社会基督教会的特殊地位。亚洲的封建国家弄明白朝鲜、日本、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的主要大事即可。 2、两个综合性的问题: ⑴关于世界三大宗教

⑵、五大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①亚历山大帝国(前四世纪) ②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 ③拜占廷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4世纪末) ④阿拉伯帝国(8世纪中叶)

⑤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世纪16中叶) 3、与中国历史相关联的几个问题 ①公元前后,佛教传入中国 ②在四大文明古国中,中国是唯一一个没有中断过发展的国家 ③日本的大化改新实质上是全盘学习中国唐朝的封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生活文明,它使日本进入封建社会。 ④中国是世界上封建制发展最典型最充分的国家。中国进入封建社会的时间比欧洲早了将近一千年(公元前475年进入战国时期,封建社会开始,而西欧奴隶制崩溃的标志是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封建制最后确立是在9世纪) 二、世界近现代史(世界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以西欧为典型) 1、基本线索 ⑴14——16世纪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初步发展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地位的变迁 中华上下五千年,漫漫历史,中国在世界发展中地位发生着变化。 秦朝兴盛时,罗马帝国尚未崛起,其可谓当时世界上领土人口第一大国。其为后世确立了封建基本制度。大概的确定了中国的版图。在世界历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但关于地位问题很难定义,教科书式的回答让人反胃,翻来覆去就两句话。应该说当时它对世界周边影响不大,除了跟临近的少数民族打打外,万国来朝的局面没能出现。所以其在中国历史地位非常重要。 汉朝是当时世界上一个伟大的文明,与同时期的贵霜,安息,大秦并称为“四大帝国”。丝绸之路在汉朝形成。这也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商道之一。华夏族人重新控制了“丝绸之路”,夺回了世界贸易的至高点,中国从此成为世界贸易体系的中心,直到一千多年后蒙古人的叛乱。正是因为汉朝的声威,外族开始称呼中国人为“汉人”。“汉”从此成为了伟大的中国华夏民族的永远的名字。 三国时期,当时,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罗马帝国已经强盛到顶点而衰败,罗马各地相即暴发了农民起义,罗马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 当时的罗马帝国还属奴隶制度,而中国早在前221年就演变为封建制度.美洲的文明帝国此时尚未建立,三国时期的中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晋朝时期,历史却也并不平淡,它的政治制度由汉代的三公九卿制走向三省制,这是隋唐三省六部的基础。此时经济南移,使得了大运河的出现,在手工业和商业方面也有进步。

汉朝至南北朝时期我国领先于世界的科技成就及地位,1、蔡侯纸,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后传入朝鲜、日本,以及中亚、北非和欧洲,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也为印刷术的发明准备了条件。2、地动仪。东汉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是世界上第一台地动仪,可以准确地测定地震方位,欧洲知道18世纪才出现类似的地震仪。3、圆周率。南朝宋祖冲之是世界上第一个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位数字的人,这个数值早于欧洲1000多年,被称为“祖率”。4、“祖公理”。祖冲之的儿子祖暅之曾推算出计算球体积的公式,现代人称之为“祖公理”,直到17世纪,一位意大利数学家才重新推算出此公式。 隋唐文化灿烂辉煌,它不仅达到了中国古代封建文化史上的高峰,而且处在世界发展的领先。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技、艺术、音乐等都达到了一个相当高的水平,如果把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比作一个抛物线,唐朝无疑实在最高点,以后再也没有那个时期可以达到或超过。 宋朝时期,在政治上,由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增加了文官的职务;同时,削减的军队的数量已经军费开支。但造成了宋代军事力量的弱化和冗官,冗费的局面,这为后世朝代统治提供了借鉴。 经济上,宋朝的商品经济发展已达到了封建统治下经济发展的顶峰,打破了市坊界限,开放集市,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都推动了中国古代经济发展。文化上,受商品经济发展的影响,宋朝思想非常活跃,尤其是以朱熹等人为首的理学思想家提出的抑制人的私欲和三纲五常等思想对后来封建专制统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我的世界工业2详细教程

我的世界工业mod是众多mod中最有趣也最复杂的一款了,所以这次小编整理了详细的我的世界工业时代2详细的攻略,绝对的新手福利!其中也有很多我的世界工业合成表信息。 一.入门 1.挖矿 工业MOD包含许多新的矿石,要挖到这些玩意儿你必须刷新你的地图,方法有2个, (1)跑出足够远的地方,这样新的地图会生成。 (2)再开个存档。 如果你比较留恋你之前辛苦搭建的房子的话,可以用MCEdit的导出与导入功能将房子装备材料都搬到新住址,这样你可以省下不少工夫。 好了,让我们从头讲起。 你新开了一个存档,驾轻就熟地撸倒一棵树,做了一个工具箱,然后是斧子、铲子、镐头,然后是你的第一间厕所。。。OK,向地下进发,一顿猛挖之后,你好像发现了点新东西。 两种矿 铜,还有锡。这两种是工业MOD里比较常见的矿石,铜最大的用途是用来做铜电缆,它也可以用来做各种工具和装备。锡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电池和罐头。

少见的矿 还有一种是比较少见发的矿石,釉,就像这样。能量巨大,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核弹,现在可以先不要理它。 2.发电 经过上面的疯狂挖矿作业你的背包里应该已经有不少矿石了。 现在,制作你的第一个发电机。 发电机 制作发电机需要一个电池、一个机械方块以及一个石炉。石炉不用我讲,先说说机械方块。 机械方块ew

机械方块需要8个钢锭,铁矿放石炉里熔成铁锭,把铁锭在放回去熔一次就会变成钢锭。 电池做起来比较麻烦,以下是合成方法。 电池的合成 你需要电缆、红石以及锡锭。两种矿石比较容易得到,红石需要挖的深一些。然后制作是电缆。 电缆 铜锭用铜矿石熔就行。橡胶是由树脂在石炉里烧制成的。 炼丹 那坨黄色的东西就是树脂,找这东西你可能要费点劲,运气好的话,它就会在你家旁边,运气不好,找几个小时也找不到。

世界史线索

世界史线索 一、古代史(距今三四百万年前一 14、15世纪) 罗马帝国的征服 J 和平交往:可拉伯人对东西方文明交流的贡献 L 马可?波罗来华 I 文明成就:「古老而神秘的文字:、象形文字、楔形文字(甲骨文) 三大宗教 I 文学、戏剧、科学、建筑 注:1、古代史上地跨三洲大帝国有、波斯帝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 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与我国汉朝相并立的大国古代有罗马帝国,与我国唐朝并立的大国有拜占廷帝国、阿拉伯帝国。 3、古代三大宗教都源于亚洲。 二、近代史(14、15世纪一一战)(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资本主义发展史 (一)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初步形成时期(14、15世纪一19世纪六七十年代)(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r 经济:资本主义萌芽(明朝中期以后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科技的转变) I 对外关系: 新航路的开辟,开始殖民扩张,西葡最早走上殖民扩张道路,三角贸 经济:英国首先工业革命(清朝: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I 对外关系:西欧继续殖民扩张,英、法、荷兴起,英国成为最大殖民帝 国英国对印度殖民扩张和掠夺,拉丁美洲独立运动(荷兰侵略台湾)(清 朝:实行闭关政 策) 1、主要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南方古猿、三大人种、氏族社会 和国家 奴隶社会「亚洲: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代中国) L 欧洲:古希腊、古罗马(共和国、帝国) 封建社会」亚洲:日本、阿拉伯帝国 欧洲:西欧:等级制度、城市重新兴起 东欧:拜占廷(衰落的原因) 2、古代文明与传播发展: 厂两种方式:r 战争与征服:「希波战争 亚历山大东征 r 两个方面的影响 (14—16 世纪) (明朝)< 思想文化: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后者是工业革命的基础 (明朝实行八股取士、总结性科学著作是传统科技,没有完成向近代 1、前资本主义时期 易。(葡萄牙侵占澳门) (明朝郑和下西洋、其目的、规模、结果不同) 2、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厂政治:「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7、18 世纪) 美国独立战争、 「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确立(清朝君主专制) (清朝) 法国大革命 思想文化:思想启蒙运动(清朝实行八股取士、 “文字狱”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世界历史的发展历程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研究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化的动因、过程及趋势的理论。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指明,人类的彻底解放,只能在普遍交往亦即全球化的势态下才能实现,这就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明的“世界历史”之路,即人类彻底解放之路。而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与人类历史及其当代全球化发展的历史结论是一致的,这个结论就是全人类都必定走向“世界历史”之路。 一、“世界历史”之路是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的逻辑结论 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产生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形成于《共产党宣言》及《德意志意识形态》,再经《资本论》系统而深刻地论证最终完成。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对历史本质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严肃探索和科学论断。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任务是要发现和揭示人类发展过程在资本主义时代的运动规律。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入手,分析历史的发展变化,进而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从价值目标的角度来说,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指明人类获得彻底解放的道路。人类历史从民族的历史转变为世界历史,实际上是开始了全球化的进程。这种转变的实现或者说全球化进程的动因,就是人类社会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 在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中,生产力与交往的普遍发展是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最本质性的动因。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有这样一段经典的论述:“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普遍交往,—方面,可以产生一切民族中同时都存在着‘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每一民族都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最后,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经验上的普遍的个人所代替。 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某种地域性的东西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地方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一下子’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相联系的世界交往为前提的。”[1]

我的世界工业2教程

一.入门 1.挖矿 工业MOD包含多新的矿,要挖到这些玩意儿你必须刷新你的地图,法有2个, (1)跑出足够远的地,这样新的地图会生成。 (2)再开个存档。 如果你比较留恋你之前辛苦搭建的房子的话,可以用MCEdit的导出与导入功能将房子装备材料都搬到新住址,这样你可以省下不少工夫。 好了,让我们从头讲起。 你新开了一个存档,驾轻就熟地撸倒一棵树,做了一个工具箱,然后是斧子、铲子、镐头,然后是你的第一间厕所。。。OK,向地下进发,一顿猛挖之后,你好像发现了点新东西。 两种矿 铜,还有锡。这两种是工业MOD里比较常见的矿,铜最大的用途是用来做铜电缆,它也可以用来做各种工具和装备。锡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电池和罐头。

少见的矿 还有一种是比较少见发的矿,釉,就像这样。能量巨大,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核弹,现在可以先不要理它。 2.发电 经过上面的疯狂挖矿作业你的背包里应该已经有不少矿了。 现在,制作你的第一个发电机。 发电机 制作发电机需要一个电池、一个机械块以及一个炉。炉不用我讲,先说说机械块。 机械块

机械块需要8个钢锭,铁矿放炉里熔成铁锭,把铁锭在放回去熔一次就会变成钢锭。 电池做起来比较麻烦,以下是合成法。 电池的合成 你需要电缆、红以及锡锭。两种矿比较容易得到,红需要挖的深一些。然后制作是电缆。 电缆 铜锭用铜矿熔就行。橡胶是由树脂在炉里烧制成的。 炼丹 那坨黄色的东西就是树脂,找这东西你可能要费点劲,运气好的话,它就会在你家旁边,运气不好,找几个小时也找不到。

找树胶 睁大眼睛去找吧,骚年。 要提取树脂你需要萃取器。 萃取器 拿着它对着橡胶树有洞的那一块右键就得到树脂了。 PS:橡胶树难找,但是只要你找到一颗就好办了,砍倒一颗树会产生一粒以上的种子,拿上种子你就可以回家种一片橡胶林出来,然后你就不用愁没有橡胶用了。

世界科技进步历史年表

世界历史大事年表 100万年前,人类掌握了火的使用技术。 2万年前,人类发明弓箭。 1万年前,人类进入定居农业社会。 前7000年,中国仰韶文化时期已有陶窑及模制的陶器。 前4241年,古埃及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太阳历。 前4000年,埃及人已掌握陶器制造、冶金术、酒醋制造、颜料染色。 前2500年,埃及人用沙和苏打制取玻璃。 前2100年,美索不达米亚人发明六十进位制、乘法表。 前2000年,埃及人发明十进制,整数和分数计算法,三角形和圆面积计算法,正方角锥体和锥台体积计算法;发明防腐剂以保存木乃伊。 前1950年,巴比伦人能解两个变量的一次和二次方程。 前1200年,中国用蚕丝织丝绢。 前1200年,中国殷商青铜(铜锡合金)冶铸技术已达成熟阶段。 前1066年-前221年,周朝。 前770-前476,春秋时代。 前770年,中国已会铸铁。 前722年,中国开始用干支记日。 前700年,管仲(前725-645)记载了磁石。 前7世纪,巴比伦人发现日月食循环的沙罗周期。 前611年,中国有彗星的最早记录,即后来的名的哈雷彗星。 前6世纪,希腊的泰勒斯(Thales,前625-547)发现琥珀摩擦生电,发现磁石吸铁现象。 前6世纪,希腊毕达哥拉斯证明了勾股定理,发现了无理数,提出了地球球形说,研究了音律。 前6世纪,印度人计算出2的平方根为。 前594年,希腊梭伦改革,确立民主政治,制定宪法,工商业兴起。 前551年,孔子诞生。 前5世纪,希腊的德谟克利特完成古代原子论,认为万物是由大小和质量不同、运动不息的原子组成。 前5世纪,中国的《周礼》中记载了用金属凹面镜从太阳取火的方法。 前475-前221,战国时代。 前462年,希腊巴门尼德、芝诺等埃利亚学派指出在运动和变化中的各种矛盾,提出了飞矢不动等有关时间、空间和数的芝诺悖论。 前400年,墨翟(前468-376)发现小孔成像。 前4世纪,希腊亚里士多德对数学、动物学等进行综合研究,在《天论》一书中提出了地球中心说。认识到声音是由空气运动产生的。发表《动物自然史》等书,记载有500多种动物,第一次把生物学置于广泛观察的基础之上。 前4世纪,希腊的菲洛劳斯提出中心火说,是日心说的萌芽。 前4世纪,中国的庄子(前369-286年)中记载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提出了“一尺之锤,日取其半,万事不竭”的观点。 前350年,中国战国时代的甘德、石申编制了世界上最早的星表。 前3世纪,希腊欧几里德发表《几何原本》13卷。

6本历史书线索

世界史 学好历史需要掌握哪些历史事实: 概况:时间、地点、人物和经过(识记) 背景: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条件(分析) 评价:意义、地位和影响(理解) 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更加对立、突出 英国宪章运动 1848 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巴黎公社1871年 英国工人争取普选权的宪章运动 反资本家的剥削的宪章运动 1836-1858

中国史(1) 识记的基本知识:首先了解历史三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其次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特点第三要了解历史朝代更迭的顺序 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1046年前770年前221年前202年220年581年建立618年夏朝 商朝西周东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 科举制三省六部制禹汤周武王春秋战国嬴政刘邦三国鼎立589年统一贞观之治开元盛世 世袭制盘庚迁殷分封制(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张骞通西域与丝绸之路北魏孝文帝改革开大运河玄奘西游天竺鉴真东渡日本 商鞅变法文成公主入藏 中国第一个王朝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动荡、大变革的时代统一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大一统政权分立民族融合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青铜时代 907年960年1271年1368年1636年 五代十国宋元明清 1276灭南宋废行省设三司努尔哈赤建后金;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在盛京称帝,改国号为清 北宋南宋行省制度废丞相权分六部设立军机处,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的进一步强化 960年-----1127年----1276年回族的形成戚继光抗倭设置驻藏大臣 辽、西夏、金、蒙古并立设宣政院管西藏郑和下西洋郑成功收复台湾 八股取士中俄签订《尼布楚条约》 几个政权并立统一疆域广阔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经济重心南移 尧舜禹夏西周

我的世界工业2教程讲解

入门.一 1.挖矿 工业MOD包含许多新的矿石,要挖到这些玩意儿你必须刷新你的地图,方法有2个, (1)跑出足够远的地方,这样新的地图会生成。 (2)再开个存档。 如果你比较留恋你之前辛苦搭建的房子的话,可以用MCEdit的导出与导入功能将房子装备材料都搬到新住址,这样你可以省下不少工夫。 好了,让我们从头讲起。 你新开了一个存档,驾轻就熟地撸倒一棵树,做了一个工具箱,然后是斧子、铲子、镐头,然后是你的第一间厕所。。。OK,向地下进发,一顿猛挖之后,你 好像发现了点新东西。 两种矿 铜,还有锡。这两种是工业MOD里比较常见的矿石,铜最大的用途是用来做铜电缆,它也可以用来做各种工具和装备。锡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电池和罐头。 少见的矿 还有一种是比较少见发的矿石,釉,就像这样。能量巨大,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核弹,现在可以先不要理它。 2.发电

经过上面的疯狂挖矿作业你的背包里应该已经有不少矿石了。 。发电机现在,制作你的第一个 发电机 制作发电机需要一个电池、一个机械方块以及一个石炉。石炉不用我讲,先说 说机械方块。 机械方块 机械方块需要8个钢锭,铁矿放石炉里熔成铁锭,把铁锭在放回去熔一次就会变成钢锭。 电池做起来比较麻烦,以下是合成方法。 电池的合成 你需要电缆、红石以及锡锭。两种矿石比较容易得到,红石需要挖的深一些。 然后制作是电缆。 电缆 铜锭用铜矿石熔就行。橡胶是由树脂在石炉里烧制成的。

炼丹 那坨黄色的东西就是树脂,找这东西你可能要费点劲,运气好的话,它就会在你家旁边,运气不好,找几个小时也找不到。 找树胶 睁大眼睛去找吧,骚年。 要提取树脂你需要萃取器。 萃取器. 拿着它对着橡胶树有洞的那一块右键就得到树脂了。 PS:橡胶树难找,但是只要你找到一颗就好办了,砍倒一颗树会产生一粒以上的种子,拿上种子你就可以回家种一片橡胶林出来,然后你就不用愁没有橡胶用了。 OK,现在你已经做出了一个发电机了。别急着发电,再做几个电池合成一个

我的世界工业2教程讲解

------------------------------------------精品文档------------------------------------- 一.入门 1.挖矿 工业MOD包含许多新的矿石,要挖到这些玩意儿你必须刷新你的地图,方法有2个, (1)跑出足够远的地方,这样新的地图会生成。 (2)再开个存档。 如果你比较留恋你之前辛苦搭建的房子的话,可以用MCEdit的导出与导入功能将房子装备材料都搬到新住址,这样你可以省下不少工夫。

好了,让我们从头讲起。 你新开了一个存档,驾轻就熟地撸倒一棵树,做了一个工具箱,然后是斧子、铲子、镐头,然后是你的第一间厕所。。。OK,向地下进发,一顿猛挖之后,你好像发现了点新东西。 两种矿 铜,还有锡。这两种是工业MOD里比较常见的矿石,铜最大的用途是用来做铜电缆,它也可以用来做各种工具和装备。锡最大的用途是制作电池和罐头。 少见的矿 还有一种是比较少见发的矿石,釉,就像这样。能量巨大,可以用来发电,也可以做核弹,现在可以先不要理它。 2.发电 经过上面的疯狂挖矿作业你的背包里应该已经有不少矿石了。 现在,制作你的第一个发电机。

发电机 制作发电机需要一个电池、一个机械方块以及一个石炉。石炉不用我讲,先说说机械方块。 机械方块 机械方块需要8个钢锭,铁矿放石炉里熔成铁锭,把铁锭在放回去熔一次就会变成钢锭。 电池做起来比较麻烦,以下是合成方法。 电池的合成 你需要电缆、红石以及锡锭。两种矿石比较容易得到,红石需要挖的深一些。然后制作是电缆。 电缆 铜锭用铜矿石熔就行。橡胶是由树脂在石炉里烧制成的。

高三历史: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素材 旧人教版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 世界近代史的基本线索主要有三条,即: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兴起与发展;被压迫民族和人民反抗侵略和殖民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的开展。 (一)资本主义经济发生、发展,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并形成世界体系 14、15世纪,首先在欧洲的地中海沿岸,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接着,在英国等西欧一些国家也相继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和商业活动。商业的发展、利润的驱动,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不但为西欧国家掠取了大量财富,积累了丰富的原始资本,而且还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准备了廉价原料和广阔的市场。在欧洲资本主义发展的最初阶段,重商主义成为一种普遍采用的经济政策,即使是那些实行封建专制统治的君主,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实现富国强兵,也不得不推行重商主义的经济政策。在这个时期,各国一方面鼓励国内发展工场手工业,刺激出口;另一方面,在海外大肆殖民扩张,掠夺财富,赚取丰厚的商业利润。重商主义政策有利于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资本原始积累,客观上使刚刚兴起的资本主义经济受到保护。在对外殖民扩张的过程中,英国逐渐打败所有竞争对手,在18世纪中期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国家。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新兴的资产阶级意识到,要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还必须有一个适合自己的思想文化环境,建立自己的政权。于是,以人文主义为核心的文艺复兴运动兴起,并促进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形成,对封建思想文化进行了猛烈冲击。16世纪后半期,尼德兰的资产阶级发动革命,建立了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1640年开始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17、18世纪,以法国为中心,出现了资产阶级的启蒙运动,资产阶级继续在思想文化领域对封建势力进行猛烈的冲击。 18世纪60年代,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开始,蒸汽动力得到日益广泛的使用,机器生产开始取代手工劳动,工厂制逐渐取代了手工工场,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由于工业的发展而迅速壮大,对新兴的工业资产阶级来说,传统的重商主义不再有保护作用,反而束缚了它的手脚,于是以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和自由竞争为特征的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通过在海外掠夺廉价原材料、推销工业品,拓展了日益广阔的海外市场,逐渐地,世界各地都成为资产阶级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到19世纪60-70年代前后,世界市场开始初步形成,资本主义经济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宰。随着自由经济实力的增长,资产阶级对封建统治秩序发动了更猛烈的冲击,希望取得更多的资产阶级民主权利。在欧洲和北美,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兴起,各地都陆续发生了资产阶级的革命和改革,资本主义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站稳了脚跟。 19世纪70年代以后,以电气为特征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又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电力、电气、汽车、石油等许多新兴工业部门的出现不仅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且使资本主义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由于这些新兴工业具有高技术、高投入、高利润、大规模等许多特点,一方面它给资本家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巨大的资金投入和庞大的规模,促使资产阶级通过联合、兼并走向垄断经营,以便获得更多的资金,并有利于规模管理,由此,资本主义经济进入垄断阶段。同时,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也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并开始瓜分世界。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

人类历史发展过程(纵向和横向的结合) 原始社会军事民主制(土地公有集体耕种没有剥削。部落联盟三皇五帝尧舜禹;希腊罗马人的氏族) ——氏族封建贵族制带有奴隶制和农奴制倾向(前8、9世纪开始土地公有定期分配集体个体耕种并存出现温和的剥削并且逐渐奴役化向领主封建制过渡。夏商西周世卿世禄制;希腊罗马的贵族元老院制血缘官制时期) 大变革的时代(纯粹的公有生产血缘统治被地区划分国家和东方的封建地主生产与西方的奴隶制取代)前8到前2世纪 ——西方希腊农奴化进程被商品经济打破氏族封建制公有回流;东方氏族封建制被打破形成领主封建制农奴劳动,只有齐国开始分田保护小农。产生逐渐地主封建化(个体耕种对内剥削逐渐减轻。希腊罗马物产匮乏粮食需要进口——前6到前2世纪海上外贸发达——平民富人阶层兴起需要权力和债务奴役制血缘官职制矛盾平贵矛盾升级——平贵斗争导致民主化改革民主制产生财产划分取代了血缘划分公有残余在保护小生产和对外扩张中得到巩固同时开始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部落聚族而居,奴隶封建化血缘部落的统治被血缘贵族和工商业富人的统治取代,后两者在侵略中演变成奴隶主;西周后期陷入诸侯混战。中国为代表的东方物产丰富自给自足,铁骑牛耕兴起——新兴地主需要权力富国强兵和世卿世禄制井田制矛盾——新兴地主阶级和旧贵族矛盾激化开始了变法斗争专制化改革——军功爵制取代世卿世禄制公有残余被打破军功与贵族的统治开始打破了血缘的统治,按照地区划分人口打破了按照部落划分人口的分封制,农业文明下职能重农抑商获取财富以征伐 原始社会的早期阶级化 (奴隶制—领主劳役地租封建和地主封建) 前8—前2世纪阶级社会的出现。(农耕地区生产力发展较快氏族社会阶级化,奴隶制和贵族农奴制倾向同时出现,横向联系以战争和和平交往为主,西方由于地理环境商品经济海上外贸经历了农奴化和氏族民主化倾向后逐渐奴隶化;随着铁骑牛耕农业生产东方个体耕作形成脱离了集体耕作的井田制东方社会农奴化并最终确立地主封建制专制集权制下农业生产力起步铁器牛耕) 前2世纪——后5世纪阶级社会的扩展。农耕地区进一步农奴化,游牧地区开始农奴化(在民族迁移中推动了游牧地区和江南地区的氏族社会阶级化,横向联系以战争为主民族迁移促进了纵向联系,西方奴隶制在打过达到顶峰后瓦解农奴化,东方受到侵略农奴化后改革地主封建化,农业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并扩展到游牧地区) 5世纪——10世纪早期阶级社会的成熟化 (生产力的量变发展农耕工具成熟通车曲原犁,封建社会人身依附的弱化租庸调制和查理大帝代役租取代了劳役地租。东方分裂走向统一专制集权完善化中央和地方地主矛盾,西方统一法兰克王国走向分裂专制衰落化教权开始与王权矛盾。横向联系东方和平为主西方以战争为主,造纸术传入西方促进了纵向联系传播资产阶级思想) 10—13世纪蒙古人侵略—15世纪 (早起阶级社会的繁荣化并且为了对抗诸侯混战下的经济掠夺开始有了新因素市民经济行会手工业,汉萨同盟。) 西方市民经济催生了资产阶级的前身没有收到蒙古侵略从而进一步发展,王权开始和市民即早起资产者站在一起反对教权。东方南宋市民经济收到蒙古压制而倒退化没有掀起波浪。横

(发展战略)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考点提示 近代科学技术 (1)经典力学、相对论、量子论 (2)进化论 (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 知识清单 知识梳理 一、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一)近代自然科学产生的背景 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生产经验的积累。 思想准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放了思想。 个人因素——科学家具有科学精神。 (二)经典力学 1、伽利略——意大利文艺复兴后期伟大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 (1)主张: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地观察和实验。 (2)通过实验证实,外力并不是维持运动状态的原因,只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3)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 (4)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依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2、牛顿——17世纪英格兰伟大的物理学家、数学家、天文学家、自然哲学家。 (1)牛顿在其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中,提出了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把地球上的物体运动和天体运动概括到同一理论之中,形成了一个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的牛顿力学体系,即经典力学体系。 (2)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对解释和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的范例。 (3)数学方面,牛顿是微积分的发明者之一。另外牛顿还发现了太阳光的光谱,发明了反射式望远镜等。 (三)相对论的创立: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新问题。20 世纪初,德国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 2、内容: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狭义相对论——物体运动时,质量随着物体运动速度增大而增加,同时空间和时间也会随着物体运动速度的变化而变化,即会发生尺缩效应和钟慢效应。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中外历史基本线索框架 一、总体了解中国古代史进程: 1、原始社会:距今约170年万年前元谋人——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前 2、奴隶社会: 夏朝(建立)商朝(发展)西周(强盛)春秋(衰亡) 前2070年前1600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476年 3、封建社会:前475年—1840年(鸦片战争前) 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 前475年前221年220年589年907年1368年1840年 二、世界近代历史的总体框架 (1)时间:按现行教科书和考试说明的叙述,从16世纪前后(1500年前后)至20世纪初。现行教科书中大致分为两大时期: A、工业革命前的资本原始积累时期(思想解放:必修Ⅲ专题六第二、三、四课;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和初步拓展:必修Ⅱ专题五第一、二课;代议制在英国美国初步确立:必修Ⅰ专题七第一、二课)。 B、两次工业革命时期(思想解放:自由主义思想开始盛行必修Ⅱ专题五第三、四课;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必修Ⅱ专题五第三、四课;代议制的扩展:必修Ⅰ专题七第三课;社会主义运动兴起:必修Ⅰ专题八第一、二课,选修4第五单元第一课)(2)根本属性: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文化、政治)形成和发展的历史 (3)三条基本线索:资本主义发展史(主线,内容特别多);民族主义(民族解放)发展史(如北美独立战争必修Ⅰ专题七第二课,选修4第三单元第二课;中国近代前期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必修Ⅰ专题二第一、二课);社会主义发展史(必修Ⅰ专题八第一、二课,选修4第五单元第一课)。 (4)近代社会基本特征: A、商品经济取代了自然经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步形成(必修Ⅱ专题五); B、以法律为标志的国家权力取代了王室家族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必修Ⅰ专题七); C、自主命运的公民取代了效忠于人的臣民(必修Ⅲ专题六第二、三、四课)。这包含了经济基础、上层建筑和历史的主体——人本身。 三、总体了解近代中国历史( ...................中国近代史 .....)的框架结构

【名师整理】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2020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同步练习: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一、选择题 1.(2019·自贡调研)蒸汽动力在希腊化时代的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但却仅被用于开关庙宇的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这种需求引起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开发出商业用途的蒸汽机。这说明( ) A.英国人比埃及人更注重科研 B.英国科技推动了经济发展 C.社会生产需要激发科技创新 D.蒸汽动力认识有渐进过程 2.(2019·昆明模拟)1880年,美国建立了第一个发电站,90年代末,美国已有2 700座发电站,发电量已达到248亿千瓦时,而英国同期只有45亿千瓦时。各项电器发明广泛应用于美国的工业、交通和公共事业部门。材料说明美国( ) A.基本实现了电气化 B.取代英国世界第一的地位 C.成为工业革命中心 D.生产集中推动生产力发展 3.(2019·天津质检)1998年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接受采访的1 500人之中,有81%的人在此前一年里看过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而只有53%的人在同一时期看过历史题材的书籍。在网络和大众传媒普及的今天,这一比例更高(远高于81%)。这主要反映出( ) A.影视艺术飞速发展 B.文艺作品重视历史题材 C.科技影响人类生活 D.人们阅读意识不断增强 4.(2019·重庆诊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是为了在军事领域中快速进行弹道计算和控制防空火力的需要,在军事需求的刺激和牵动下,第二、第三、第四代计算机迅速发展并日趋完善。随着电子计算机功能的提高和数量的飞速增长,其应用范围不断扩大。材料主要反映了( ) A.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B.军事需求促进了现代科技的发展 C.现代科技的发展加剧了军事竞争 D.民用技术迅速地转化为军用技术 5.(2019·长郡中学选拔考试)1900年4月物理学权威开尔文勋爵指出,“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未来的物理学家只需要做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就行了”。开尔文勋爵得出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相对论体系日渐走向完善 B.现代物理学两大支柱已出现 C.科技革命加速物理学发展 D.近代物理学的门类较为齐全 6.(2019·榆林一模)“把能量的变化看成是跳跃式的进行,成功地解释了经典理论无法解释的某些现象,打

我的世界工业2实验版合成表及工具使用方法

我的世界工业2是玩家非常喜欢的MOD,这个MOD也是流传非常广泛的,这个MOD我们可以做出各种各样的东西,比如什么核电站啊,或者原子弹神马的,不过合成的东西和原版的有些差别,有很多东西都是这个MOD自带的,今天游戏园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我的世界工业2实验版合成表以及工具机械使用分析哦,想了解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橡胶树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想要找到橡胶树可以在平原沼泽找到,黄色的小点是提取橡胶的地方。打掉橡胶树的叶子可以得到树苗,之后可以用骨粉加速生长成橡胶树。 之后做出木龙头提取树上黄色的小点获得橡胶,炉子烧制即可获得橡胶球球~(橡胶球球是做电线的材料。 工业2实验版新增四种矿物如图。 多种发电机如下。下面是各种发电机的合成表 锡锭用锤子锤即可。铁板也是用锤子锤的,锡锭改成铁锭即可。 各种外壳都是用锤好的板子再锤出来的。 要做火力发电机必备铁炉! 下面是水力发电机 摆放姿势。上面那个是存电箱等等会说的。 风力发电机,貌似要放置在上空100M以上发电量会比较高。 下面是太阳能发电机 电路板合成表如下 黑色一小团的是煤粉,煤粉要用打粉机打粉,打粉机合成表后面再说。 下面是地热,LZ认为发电最效率的发电机。 空单元要用金属形成机来制作,合成表见下文 下面半流质发电机,LZ从来没用过。 有了发电机是不? 肯定要存起来啊! 下面是存电箱的样子与合成表。

存电箱最大输出端32EU(意味着白色的圆点是对着用电机械的) 2.中等MFSU(最大输出端512EU,意味着电压越来越高,用电器摆放姿势不对可能导致机械爆炸...) 中间的是基础机械外壳 金导线合成表 能量水晶合成表 能量水晶是用压缩机压缩的,压缩机合成表具体见下文 钻石粉用打粉机打粉而成。 3.最高级MFEU存电箱(最大输出端2048EU,也就是说圆点直接接线对着用常用用电器的话机械会爆炸,比如打粉机...) 下面是合成列表 蓝水晶合成表 蓝粉是用打粉机将青金石打粉而成 最下面的是高级机械方块 中间的是基础机械外壳,上面的是碳板 压缩机压缩 纤维摆放生成碳网 打粉机打出来煤粉摆放获得碳纤维 第一层铁板 第二层青铜板 第三层锡板 锡与铜混合成青铜粉,烧制即可获得青铜 压缩而成的高级合金 三种存电箱的存电量也有所不同 1. 2. 3. 好的有了电机械就可以运作了,下面介绍常用用电机械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完美版

2016届高考历史第一轮复习讲义:第20讲 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课标要求】 1.了解经典力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在近代自然科学理论发展中的历史地位。 2.简述进化论的主要观点,概括科学与宗教在人类起源问题上产生分歧的根源。 3.以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等为例,说明科学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4.知道相对论、量子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意义。 5.以网络技术为例,理解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备考指要】 1.结合科技革命的相关史实,认识当前我国走“科教兴国”之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意义。 2.要注意从整体上进行“抓线串点”,即抓住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基本线索,从物理学、生物学、蒸汽机和电力的创制、互联网的产生四个方面掌握本单元的内容。 3.要联系物理学、生物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学习;运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全方位剖析科技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巨大进步。 【自主学习】 考点1 物理学的重大进展 1.经典力学 (1)经典力学的重要奠基者──伽利略 ①背景:_______不仅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也推动了科学研究。 ②成就: 创立科学的研究方法:为了解自然界,必须进行系统的_______。 物理学:通过实验证明外力与运动状态的关系,发现_______等物理学定律。 天文学:自制望远镜观察天体并取得大量成果的第一人,证明了哥白尼“日心说”的正确性。 ③意义:大大改变了古希腊哲学家______以来有关运动的观念,开创了以______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为后来_______的创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2)牛顿创立经典力学

①标志:1687年牛顿出版《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提出_______和________等。 ②特点:以____为基础,以____为表达形式。 ③意义: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体系具有科学性和预见性,对解释和预见______具有决定性意义,根据_______,人们发现了海王星等。 2.相对论的创立 (1)历史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_____无法解释研究中遇到的一些新问题,面临着挑战。 (2)提出及主要内容: ①提出:______初,提出相对论。 ②内容:包含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 ①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思想的一次重大革命,它否定了经典力学的______,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 ②也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______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3.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的背景: ①19世纪末20世纪初,电子和放射性的发现,打开了原子的大门,人们对物质的认识深入到了_______。 ②大量的实验表明,微观的粒子运动不能用______的理论来说明。 (2)量子论的诞生、发展和量子力学 ①诞生:1900年,德国物理学家______提出量子假说。 ②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论成功地解释了_______;丹麦物理学家____提出了有关院子的量子理论;20世纪30年代,______建立起来。 (3)量子论和量子力学的影响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7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黑龙江省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47讲《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 (2017高二下·屯溪期中) 近代科学始于14—16世纪,随着大国的兴衰变迁,世界舞台上先后出现过五个科学中心,其中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①通讯领域遥遥领先,先后研制出有线电报、电话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②提出了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 ③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地 ④提出了发电机的理论基础,并研制出发电机 ⑤创立了自由落体定律 A . ①③④⑤ B . ①②④⑤ C . ①②③⑤ D . ①②③④⑤ 2. (2分) (2019高二下·南昌月考) “这一发现成为二十世纪物理学研究的基础,从那个时候起几乎完全决定了物理学的发展。要是没有这一发现,那就不可能建立起分子、原子以及支配它们变化的能量过程的有用理论。”这一被发现的理论的意义在于() A . 挑战了天主教会宣扬的创世说 B . 奠定了研制发电机的理论基础 C . 深化了人们对微观世界的认识 D . 否定了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 3. (2分)电视连续剧《天仙配》有这样的情节:唐朝张百胜得道升天,而后他的年龄基本上是恒定的,七仙女亦然,永葆青春。假如此情境成立,其科学依据最有可能的是() A . 相对论

B . 量子论 C . 转基因理论 D . 进化论 4. (2分)(2018·江苏) 牛顿认为宇宙是按照可测量的、可描述的机械原理进行运转的。1927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提出了测不准原理:没有人能够确知一个电子的运动轨迹,因为通过光来观测电子这个行为本身将会扰乱电子的位置。与这一认识变化相关的是() A . 经典力学的诞生 B . 进化论的传播 C . 电气革命的出现 D . 量子论的提出 5. (2分) 20世纪初,物理学本身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下列选项中推动这一变化的是() A . 电的发明和利用 B . 量子论的提出和发展 C . 经典力学的发展 D . 原子能在军事上的应用 6. (2分)如图为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 造成美国劳动力构成变化的原因是() A . 互联网时代,非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增加,体力劳动人员急剧减少 B . 经济危机导致大量体力劳动者失业 C . 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大力发展科技,非体力劳动者人员急剧增加 D . 第三次科技革命使得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7. (2分) (2016高二上·大连期末) 某一理论被评价为“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这一理论的创立者是() A . 伽利略 B . 牛顿 C . 爱因斯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